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我家故事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儿时的记忆:钉马掌和父亲的修脚刀
云南昭通 乔建民
退休几年事少了,没有了压力,犯了老同志的职业病,好回忆往事。无论是白天和夜晚静下心来,就会像看电视一样收索曾经的我和我的故事。有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也有同学情、战友情、父子情、兄弟情……很多回忆已显得支离破碎,有的情景却是那么的清晰和完整,仿佛就在昨天。
有一段儿时的回忆,至今弥足珍贵:
六十年代刚上小学时——我家居住在绥江县府大院,院里马队“钉马掌”和父亲常用“修脚刀”修脚的情景,总让我难以忘怀。绥江地处云南昭通最北端,山高水远,那时交通十分艰难匮乏,所有物资只能靠人背肩挑,板车拉,骡马驮。县城很小却有不少专门钉马掌的地点。在县府大院,离家不到五十米就是政府专用马厩,父亲他们这样的县领导,经常下乡都是骑马或步行来回,很少坐车,县委和县府同在一院办公,只有一台老式吉普车,专跑地区行署昭通或省城昆明,很少开动。
当时,我尚幼小,出于好奇,最喜欢看大人们钉马掌。每匹马个把月就要换一次新掌。掌和掌钉都是铁匠铺定打的,规格不一。换掌时先用工具取下旧掌,再用镰刀修平老茧和脚指,最后钉上与脚底相合的新掌。父亲常说他骑的大黑马,用坏的掌钉最多。一些马钉掌时就像做保健,很安详,比如父亲爱骑的那一匹黑马,一钉马掌时就乖乖地低下头,慢慢嚼着嘴里的马草,特别温顺。也有个别马儿性子特别烈,难以控制,甚至伤人。这些马儿至今想起来十分可爱,年纪大一点的老百姓现在还在议论当年这个“马背上的县委会”。
每当想起钉马掌的情景,不由得会同时记起伴随父亲走南闯北的四把修脚刀。刀大小不一、形状相同,形像小铲子又像手术刀,特别锋利。那时父亲很忙,成天都住在县里的各区、乡和村庄,下了马,又迈腿,走山走水走农家,十天半月才回一次县城与家人相聚。记得父亲最爱骑的是一匹大黑马,每当大黑马“踢踏踢踏”的蹄声在屋外停住了,我就知道准是父亲回来了。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脚、泡脚、修脚,而每一次总要用一两个小时,修理他那厚厚的老茧和大大小小几十个鸡眼。
父亲修脚时总要把我们兄妹召集在一起,问学习、问生活、问劳动,更多的是给我们讲述他的脚的故事。他讲过他和八路军武工队在阳泉城搞敌后侦察,三人曾用电灯点旱烟点不着的搞笑故事;讲过他参加若干次战斗如何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的故事;讲过他六次光荣负伤是日本人、国民党、土匪给他留下的纪念品;还讲过老家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到解放新中国就牺牲了两万人的壮举。面对他那伤痕累累的脚,我和家里的兄妹总一阵阵心疼,而他却非常乐观,一边洗脚、修脚,一边总是那么一句话:“看看我这双脚有多宝贝,这就是革命的本钱”,“我这双脚像修马掌一样,钉上新掌又能行百里”,“一个战士就是马前卒,部队指向那里,我们只能勇往直前从不息脚”。那时幼小的我很喜欢听父亲讲故事,也会主动给父亲洗脚、捏脚,甚至学着给他修脚,逐渐明白人生的一些道理。
回家-修脚-钉马掌-下乡......这是父亲刻在我脑海里不可磨灭的印象。
父亲抗战时期参加革命,身经百战。曾在太行山上、冀中平原打过日本人,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来到昭通。他一生秉持为天下百姓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双脚行军数万里,解放后仍然迈开双脚跋涉、穿越在高高乌蒙山上、金沙江畔,走出了厚厚的老茧和数不清的鸡眼,这就是他的人生,就是他的军功章。
(作者:昭通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