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筱农 胡安霞 吴迎春】宣城市避暑气候资源分析

2019-12-15 17:51 安徽农学通报杂志  主页 > 关注 > 气候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宣城市避暑气候资源分析

 

   原载: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9期

 

 

摘 要:分析避暑气候资源,可以为当地避暑旅游地建设,发展当地避暑旅游经济提供参考。利用2013—2015年宣城市夏季(6—8月)相关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体感温度,分析宣城市避暑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宣城市避暑旅游资源丰富,夏季凉爽舒适,非常适合避暑。

关键词:避暑;气象资源;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P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9-0144-02

炎炎夏日,人们对舒适凉爽的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活动。而避暑与气候舒适度息息相关,并在1966年W.H.Terjung提出了气候舒适度指数的概念。2007年召开的中国首届避暑旅游经济论坛,提出了“避暑旅游”、“避暑产业”以及“避暑经济”等概念。当前,全国各省市气象局也正积极开展避暑旅游气候资源的研究。

近年来,安徽气象部门大力推进生态气象服务,积极开展气候旅游资源评估,发掘优质的避暑旅游资源。“寻找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已连续举办了3届,打造了一批以避暑为内容的旅游目的地,助力乡村暑期旅游经济发展,“避暑气候”成为了很多入选地区1张闪亮的生态名片。宣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市气象局积极开展避暑旅游气象服务,助力当地乡镇和景区参与申报,目前已有11处经过官方认定的“避暑胜地”,约占全省总数的1/4。本文在综合参考国标《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和全国气象行业标准《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基础上,根据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气象条件标准,对宣城避暑气候进行了分析。

1 宣城市的地理概况和气候特点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跨北纬29°57′~31°19′、东经117°58′~119°40′,下属1区1市5县,总面积12340km2。地貌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3.5%,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200~1700m,中部多丘陵,海拔15~100m。北部绝大部分为平原和河湖,圩区海拔为7~12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丰沛、雨热同步,山区小气候多。近30年来,宣城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最高温度21.5℃,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2 资料来源

因区域自动站建立时间短,2013—2015年6—8月温度、湿度、风等资料都齐全的只有32站,选取宣城市所辖7个县(市、区)气象站(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宁国、旌德、绩溪)和这25个区域自动站2013—2015年6—8月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宣城市夏季避暑气候资源的分析。

2.1 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S=T+15Ta-Ti+RH-7015-(V-2)2      T≥28℃T+RH-7015-V-22            17℃<T<28℃T-RH-7015-V-22       T≤17℃]

式中:TS:体感温度;Ta为日最高温度;Ti为日最低温度;T为时刻温度;RH为时刻相对湿度;V为时刻风速。

2.2 舒适度等级的划分 详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感温度和舒适度的时间分布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宁国、旌德、绩溪和25个区域自动站2013—2015年6—8月各月的体感温度以及6—8月平均体感温度,其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整个宣城市6月份的各站体感温度最高为26.4℃,最低为24.3℃,6月份的舒适度等级为舒适和较舒适。7月份各站体感温度TS值:最低27.9℃,最高31.8℃,其中7个站28℃以下,舒适度等级为舒适,大部分为28℃以上,不舒适。8月份各站体感温度TS值:最低26.6℃,最高31.6℃,28℃以下有16个站,达到舒适等级。夏季6—8月的平均体感温度,最低26.7℃,最高29.9℃,28℃以下有25个站,达到舒适等级。经分析可以看出,宣城市6月份和8月份最适宜避暑旅游。

3.2 避暑气候资源空间分布 运用ArcGIS软件,用栅格插值法,对宣城市上述32个站点6—8月体感温度数值进行栅格插值,对宣城夏季避暑气候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宣城大部分地区6—8月的体感温度低于28℃,达到舒适等级,泾县、旌德、绩溪等山区相对广德中部、宣州区等地人体感觉更舒适。皖南山区由于高海拔和森林覆盖率高,體感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整个夏季都达到舒适等级,是避暑旅游的好去处。宣城除北部小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存在较好的避暑气候资源。

4 结语

本文只是从避暑所需的气象条件来分析宣城市的避暑气候资源,从气象条件来看宣城夏季凉爽舒适,非常适合避暑。若要进一步衡量避暑旅游资源,还应从生态环境、服务配套、交通、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挖掘和发挥避暑气候资源优势,可以为旅游者出行和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气象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科普价值以及经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小峰,孙健,高学浩.现代气象服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2]王小凤,林建斌,徐海燕,等.永春县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8,8(05):62-63.

[3]郑薇薇,孟茹.汉中市避暑旅游气象条件分析[J].陕西气象,2015(4):36-38.

[4]薛刚,孙根年,余志康.我国避暑胜地形成机制及旅游竞争力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01):149-156.

[5]林婉莹.气候舒适度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6]程佳.太湖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旅游气象服务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1:5.

[7]宋卫恒.巢湖生态旅游气候资源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8.

[8]李青,单福彬.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06):1479-1482.

[9]郑燕清,傅志军,薛甜甜.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3):4497-4500.

(责编:张宏民)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