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深入推进的重要阶段。《纲要》明确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钟韵,分别对香港、广州、澳门的未来发展战略作了具体分析。
毛艳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激发香港城市国际化活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开放、创新和宜居宜业是国际典型湾区的基本特征。香港是自由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具有市场经济成熟、创新要素集聚、专业服务发达、法治健全、国际联系广泛等优势,在大湾区中心城市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这一目标愿景,有利于发挥香港在大湾区中的国际化功能和角色作用,不断激发香港的城市国际化活力。
发挥香港市场经济成熟的优势,助力建设富有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香港拥有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城市可对标香港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市场建设,建设富有活力的世界城市群。同时,有利于香港继续带头并带动技术、人才、科技、信息等高端资源要素参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打造成为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香港国际大都会的综合竞争力。
发挥香港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集聚了国际优质创新资源,多所大学及多个学科排名世界前列,基础科研力量强。随着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香港的创新资源优势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有利于打造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对服务业的增值推动作用,有利于香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推动香港经济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从而提升香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香港专业服务和法治完善优势,助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香港的专业服务业门类齐全,国际化程度高,实行普通法制度,广受国际社会认可。发挥香港在财务、设计、法律及争议解决、管理咨询、项目策划、人才培训、海运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等方面国际化专业服务优势,能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支持。依托香港的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优势,推动大湾区企业联手走出去,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粤港澳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大湾区产品、设备、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和管理服务等“走出去”。同时,在助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过程中,将不断拓展香港国际化新空间。
发挥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包括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多领域的合作。国际典型湾区都是多样文化荟萃之地,国际一流湾区建设离不开文化发展。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建设大湾区可以发挥香港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探索“一国两制”背景下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法律体系内的人文交流方式创新,丰富大湾区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增强大湾区文化自信。同时,大湾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过程中,将推动香港在影视、设计、潮流、时尚、娱乐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增强香港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魅力,更好地保持香港城市国际化的特色。
申明浩:广州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枢纽功能
《纲要》正式公开发布,标志着粤港澳开启了合作新阶段、开放新格局、市场新空间、产业新结构和科创体系的系列创新和改革。这个阶段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须携手共同承担起开辟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模板的重任。
《纲要》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要实现这些定位,需要做好内联外通的基础设施和规则体系建设。
广州是建设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核心枢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广州本身要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枢纽的引领作用。互联互通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广州南站与广州白云机场呼应形成地空立体式门户,与香港机场形成进出大湾区的南北两大门户,两个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约1.4亿人次。广州是中国高铁网络四大枢纽之一,广州南站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高铁客运枢纽,向北联通武广高铁、向西南联通贵广高铁,是泛珠三角九省的门户,也是港澳进入内地的门户。广东借助广深港高铁、广珠城轨,通过广州南站枢纽与香港、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珠海等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大湾区城市群形成1小时生活圈,带来跨区域同城效应,正在改变大湾区居民的出行方式,联通各种生产要素在大湾区内更便捷流动,有利于改善大湾区东西岸经济不平衡。
规则和机制的软联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切实解决好“钱跨境、税平衡、人往来”等问题,是湾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的措施,极大地便利化了内地与香港人员往来,也使得香港居民更便利地通过国家高铁网络直达内地更多城市。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自贸区“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事后监管”等改革措施,极大改善了营商环境。各种商事制度正在快速与港澳国际规则接轨,广州南沙将与港澳合作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国际交流平台,是大湾区建设中最有潜力与港澳全面对接、综合试点的区域。
广州在《纲要》中的定位还有“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重点应补足大湾区在基础研究、知识产权交易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用联通方面的短板。广州可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校研发方式和成果转化经验,一方面扶持高校提升基础研发水平,另一方面健全成果交易和转化的联通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尽快完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建设落地,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城众多高校,建设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促进全球研发资源向广州集聚,形成全球科技研发产业高地。同时,发挥广州高端要素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未来支柱产业和新型显示、高端医学诊疗设备、智能机器人、北斗卫星应用等15项重点战略性产业领域,建设未来高端制造运营总部,支撑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增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要求大湾区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珠三角进出口贸易总额约占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1/4,大湾区集聚了众多贸易和供应链龙头企业,新型贸易业态兴旺发达,连续多年召开的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一直是连接中国与海内外客商的对外贸易示范性窗口。在全球经贸格局变化的新时期,广州可以进一步发挥连接供应商和国际需求的传统优势,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纲要》要求,建设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和贸易投资规则,引领国内供应链和产业链与全球的衔接,提高中国产业全球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携手港澳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开辟路径。
钟韵:发挥澳门所长 服务国家所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年8月《全球经济展望》提到,澳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全球第二,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小体量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根据《纲要》,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4个中心城市之一,被赋予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任务。同时,澳门与珠海联合构成大湾区珠江西岸的极点,承担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的任务。与此任务相对应的是,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三项功能: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可见,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承担的功能,不仅是要促进本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也蕴含着发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的内涵。
澳门自回归以来,一直致力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纲要》对澳门的金融业、中医药产业、旅游业、航运物流、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多个行业提出发展指引思路,从中可预见澳门未来在大湾区中的地位与功能。以金融业为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0年已将澳门列为全球离岸金融中心之一;2017年,澳门银行营运利润较回归之初增长了近25倍。《纲要》中有关澳门金融业的发展思路包括: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中葡金融服务平台等。可以发现,澳门金融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将围绕其与葡语国家的联系而产生。由此可推测,澳门金融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金融业的发展体量,还在于其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联系这一独特功能的发挥。
中医药产业为理解澳门在大湾区的地位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澳门有着浓厚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及民众基础,中医药产业是澳门科技创新产业中的一大亮点,也是近年来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培育重点。2011年落户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目前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因此,中医药产业无疑是澳门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纲要》提出了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等多项发展思路。这关系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也有助于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角色与作用值得期待。
记者 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