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文化学刊》杂志 2019年10期 作者:张志平 商建辉
2016年3月,人机围棋大战在韩国上演,谷歌AlphaGo以4∶1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这也预示着人类在引以为傲的围棋项目上完败于人工智能。因此,2016年也被称之为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AlphaGo之所以能够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关键就在于其背后的大数据、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的能力,而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而言,人工智能的“智慧”也将成为颠覆性的因素。
一、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现实困境
201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沿岸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层次较低。大运河作为活态的线性文化遗产,文化类型繁多,状态各异,既有文物古迹、古城古街古巷、码头桥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俗民风、老字号、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由于运河文化遗产庞杂,各地文物保护部门受资金、人力限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以整理发掘为主,而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修复、再现工作则难以进行[1]。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形式更为严峻,如北京市通州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面人汤面塑,由于传承人过世,技艺失传。
其次,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承力度不够。在大运河申遗期间,为了申遗成功,各地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对大运河宣传力度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掀起了大运河文化的热潮。但是,申遗成功后,热潮逐渐褪去,各地对于大运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宣传力度则远远不够。在内涵挖掘上,过度注重挖掘物化遗产的文物价值,而往往忽视了对遗产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容的解读,对运河故事挖掘不够;在文化宣传上,由于大运河沿线流经8省,既有京津文化、燕赵文化,又有齐鲁文化、淮扬文化等,尚未形成统一的运河文化品牌,使得运河文化的传承处于割裂状态,难以形成真正的文化带品牌。
最后,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水平较低。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部分地区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在未进行文化挖掘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借助申遗成功的“热度”,仓促上马旅游项目,大兴土木,制造伪古迹,最终造成仿古建筑千城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浪费资源,也造成运河原貌被破坏。随后,由于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知名度较低,大部分景区在“热度”消失过后逐渐被人们遗忘。以清口枢纽为例,其作为中国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之一,由于利用开发水平不高,遗址区内铁门紧锁、荒草丛生。
二、人工智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全新路径
以AlphaGo为代表的第三代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算法及深度学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三代人工智能是通过归纳-演绎的算法,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适应,灵活处理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出接近于人的智慧。而人工智能的“智慧”也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首先,大数据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大数据”一词最早来源于《第三次浪潮》一书,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大数据与传统的数字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大数据是人、机、物协同作用下,不间断、无领域限制的数据产生方式[2]。大数据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根据数据相关性联系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运河文化遗产而言,大数据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处理,将会形成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动态数据库,不仅能够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相应决策,而且能将其资源化,最大程度地发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其次,智能算法实现文化遗产传承精准化。智能算法,就是在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为达到某个深度学习目标而处理大数据的数学模型。在智能时代,文化遗产传承的媒介已经实现了智媒化,在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画像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智能算法数学模型,根据用户基本信息、偏好、习惯等挖掘用户需求,对特定受众人群进行精准化的内容推送。而对文化遗产传承而言,智能算法能够通过为用户画像,为可能对大运河感兴趣的受众提供精准的内容推送。不仅如此,智能算法还能够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意象、风俗等进行深刻剖析,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另外,在传承过程中,各类文化遗产素材也可与VR、AR技术充分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产品,如人民教育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推出的《千年长河——京杭大运河上的文化地标VR》项目,开启了沉浸式的阅读场景,让受众能够在虚拟世界里领略当年京杭大运河的盛况。
最后,智能终端实现文化遗产利用场景化。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与算法的支持学习下,终究是要通过各类终端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行为。在智能时代,最主要的智能终端就是穿戴设备。学者彭兰认为,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3]。穿戴设备既让人成为接收各类大数据、算法提供信息的终端,同时人本身的各种身体状态、活动、情绪、思维等信息也全面数据化,形成“数字孪生”。与物联网、定位系统相关联后,智能终端将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共同构筑用户的具身场景,场景化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用户体验和消费的基本特征。
在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中,智能终端与物联网、定位系统的关联,为用户构建了一个万物互联的场景。VR、AR、全息影像等沉浸式技术将成为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持,在虚拟和现实交叠中生成全新的用户体验场景[4]。例如:南昌绳金塔景区利用各类感知设备智能识别、立体感知景区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至景区管控平台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景区内,游客可通过AR新技术,让景点“立起来”“讲出来”,更好地了解景区人文历史和金塔文化。景区还有5G+VR实时全景直播,现场通过360度全景摄像头实时采集现场美景,由5G网络传送到大屏幕同步投影出来,游客即可通过VR眼镜进行全景体验。
三、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智能化策略
首先,建立运河遗产保护智能大数据平台。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对大运河流经8省各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大数据系统进行分类整理和数字化转化、存储,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除了对现有文物遗产的数据整理外,还要挖掘大数据库中的相关关系,在智能算法的深度学习中,既要知道过去的文物遗产数据,也要能够预测未来文物遗产受时间、气候、环境等变化造成的数据变化,进而采取更加适当的保护措施。另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充分利用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对传承人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转化、存储。
其次,打造运河文化传承智能传播平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打造运河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通过大运河智能大数据平台,利用智能算法实现智能深度学习,对运河文化遗产数据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内涵挖掘,在智能算法基础内容生产的基础上再由人工进行加工创作,形成人机协同生产机制。二是打造运河智能化内容分发平台。运河文化内容产品的分发,既要依据线上的用户网络行为感知、背景信息资料,也要依据线下具身动态感知、场景定位等信息资料,从而实现算法基础上的精准化分发。
最后,构建运河旅游开发智能终端平台。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在运河旅游区实现5G全覆盖,以VR、AR、全息影像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为主,可以尝试开发以下几类项目:再现大运河VR项目,对古代大运河通过360度的影像采集与场景合成,经过计算机进行电脑图形、仿真和显示等技术处理,让游客在VR中感受当年运河的繁华;遇见·大运河AR实景表演,利用AR技术借助大运河的实景进行表演,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间感受大运河的沧桑;智能运河博物馆,AR的文物复原、VR的运河故事沉浸以及全息影像讲解员,让游客在场景中实现万物互联的感受,打造具有“智慧”的运河博物馆。
四、结语
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算法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也必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各地政府要主动作为,搭上智能时代的列车,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保护、传承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