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托起大智慧 共富滋养新文明
现代化美丽的花园村
——走高质量发展的共富路
第二章
卢凤君 张敏 金琰 沈泽江 等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化美丽的花园村
——走高质量发展的共富路
第二章
卢凤君 张敏 金琰 沈泽江 等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目 录
上篇 巨变之奇
第一章 品赏花园村
第一节 路中有道
第二节 村市联城
第三节 新型集体
第四节 富美智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解花园村
第一节 系统思想
第二节 发展演进
第三节 化融创强
第四节 融创突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读花园村
第一节 资本是经济的实力表
第二节 智本是追高的创新泵
第三节 人本是求远的能量池
第四节 信本是图强的增值器
本章小结
中篇 融创图强
第四章 产业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机理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化
第三节 红木家具产业现代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费业态城市化
第一节 消费业态城市化的机理
第二节 经常性消费业态城市化
第三节 耐用品消费业态城市化
第四节 高品质消费业态城市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能智慧全景化
第一节 智能智慧全景化战略
第二节 智慧工程平台体系化
第三节 智慧运营管理现代化
第四节 智慧花园体系生态化
本章小结
下篇 共富文明
第七章 共同富裕时代化
第一节 共同富裕时代化的系统认识
第二节 小花园阶段的共富道路探索
第三节 大花园阶段的共富道路实践
第四节 泛花园阶段的共富引领示范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文明融治生态化
第一节 生命生态的文明演化
第二节 图强高远的精神文明
第三节 谋局建序的治理文明
第四节 开放共享的文明学创
本章小结
图2-1 九屏幕图系统分析思维模型
本研究以基于“产业+业态+链网”的组织主体经济为切入点,叠加基于“城市+中心+市场”的时空载体经济,求解基于“方式+要素+机制”的驱动效应经济,体系化解码花园村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以本体论、系统论、生态论、数字论为指导,经过逻辑推理与案例实践演绎,创构了如图2-2所示花园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简称“四化”)深度融合的价值循环机理,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研究和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思路方法。
图2-2 花园村“四化”深度融合的价值循环机理
图2-3 基于化融创的富裕与同共的逻辑关系图
图2-4 基于组织机制智解花园村的系统分析模型
图2-5 “逻辑智库+花园”的131模式示意图
将花园村作为一种经济体、价值体、生命体、文明体的演化样板,综合运用归纳总结、凝练比较、因果分析、演绎推理、系统建模、场景模拟、研判预测等多种方法构成的逻辑智慧方法体系,围绕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等不同时期的化融创作用于富强美的作用过程、作用结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目标协同机制、驱动响应机制、传导转换机制、中介调节机制、循环反馈机制、支撑保障机制,解读中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路径模式,为花园村先化带动后化、先富带动后富、先兴带动后兴、先创带动后创、先智带动后智提供可参与的路径模式。
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是工业革命以来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指标体系覆盖人类文明的所有领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和个人(个人生活)。现代化的要义在于科技变革通过促进人类思想进步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的内涵逐渐丰富。从新中国的“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历经新时期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提高。
2. 农村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
现代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统一。农村现代化是农村由落后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它不仅是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空间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也是人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治理理念,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并最终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普遍规律的嬗变过程,核心思想是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如德国“城乡等值化”、日本“一村一品”、韩国“新村运动”、新加坡“都市农业”、俄罗斯“土地改革”等3。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对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把握是正确和成效显著的,但是城乡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以改变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目的,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城乡一体化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主旋律。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为了从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 花园村现代化的巨变之奇
地处浙江省中部的花园村,全域丘陵地貌,人均占有的耕地数量非常少。这个毫无区位优势且资源禀赋的小山村,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经过四十多年的创业拼搏,如核聚般释放出惊人能量:营业收入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61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87元增长至14.2万元,先后荣获浙江省级星火示范村(1994)、省级小康示范村(1995)、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99)、全国文明村(1999、2005、2009)、中国十佳小康村(2004)、中国旅游特色村(2009)、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2009)、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3)、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2019)、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等上百项省级和国家级荣誉,并且多年跻身中国名村综合影响力前三甲(2014、2016、2017、2020)。目前,花园村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环境洁美、治理有效、福利体系完备,实现了由传统落后向现代先进的转型。
对花园村4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全程回溯,并开展体系化地解码与推演可知,花园村的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动态历史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为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全面现代化。现代花园是花园人在“求实、创新、求强、共富”的花园精神指引下,在投资推动、消费拉动、业态驱动综合作用下,打开边界创新发展增值与封闭边界赋能减熵增效共生迭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一种生命生态,既是践行与时代同频、与世界同步的全面现代化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然结果。
过去四十年(1981-2020年)创新托起大智慧。花园村与时俱进,积极对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时代主题和发展主线,集团组织、集群组织、集体组织共生,产业经济、业态经济、消费经济叠加,持续推动基于“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的时空经济演化。在改革开放+思想智慧、市场需求+思维方式、环境巨变+精神哲学等内外结合与交互作用的驱动因素作用下,基于追求探索和创业创新改变生产方式,基于强信竞合与融治共富改变发展方式,基于危中求机与增值财富改变生活方式,依靠科技支撑和科学管理实现了从人工畜力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网络化和平台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转变,创造了具有多维一体的、对立统一的、复杂两重性的花园村现代化巨变之奇。
未来三十年(2021-2050年)智慧提质后现代。花园村将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花园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基于思想理念、创业创新、信任信用创设“世界花园”,基于组织治理、体制机制、资本融合提升“中国花园”,基于方式方法、文明共富、高质高效强化“浙江花园”。过程中,以建设村域小城市为契机,以建设智慧花园的硬支撑、强体系、软实力为抓手,强化小花园作为统一的党建领导核心的带动辐射功能,发挥大花园作为多元的组织队伍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泛花园作为智慧的治理服务芯心实现网络化推广,大做特做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的新业务、新业态、新产业,基于融合、创新、增值形成村内村外、国内国际两大双循环格局,协同提升花园村的创新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全面提质产业经济现代化、消费经济现代化和业态经济现代化。
工贸融合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支撑小花园现代化起步。伴随着我国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的成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一批批洗脚上岸的农民从手工操作的加工作坊起步,不断革新技术、扩大规模,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农村工业化大潮中。这一时期,邵钦祥抓住改革开放之初的政策机遇自己创业并带动村民创业,民营个私经济实现规模化发展。他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跑通渠道,获取信息,快速抓住市场的需求和空档,投资了一系列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包括蜡烛厂、服装厂、砖瓦厂、甜菊糖苷厂、磁钢厂、锁厂、电子器材厂、吹塑厂等等,用市场营销逆向拉动了工业的发展,孵化了一批企业,不仅促进了工业化发展,而且城镇化发展也加快了速度。
科技支撑促进高新化和标准化,驱动小花园现代化加速。有别于中国乡村工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的特征,花园村的工业特别注重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早在20世纪90年代,邵钦祥秉持追高新、追精强的先进经营理念,将技术进步因素作为推进花园村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下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花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花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如果说花园村现代化是从在短缺经济背景下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那么从1996年花园集团与中科院合作维生素 D3 项目开始,高新化和标准化就为花园村现代化装上了引擎,驱动花园村现代化与城市化接轨,走上了高等级要素、高能量资源、高价值资本的城乡融合道路。
并村筑城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支撑大花园集约化发展。在小花园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上,花园村先后于2004年和2017年两轮并村,并根据“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整体拆建、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了第二轮、第三轮旧村改造和土地整理工作。2007年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3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整理出土地700多亩;2017年整理出土地超过2000亩。花园村规划和建设了村民平安居住区、高效生态农业区、高科技工业园区、第三产业服务区等功能区块,形成了粮油商贸城、花园娱乐城、服装一条街、红木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建材两条街等专业区域,促进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和集约利用,优化了产业布局和生活配套,强化了大花园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商服中心、社会中心的功能。
集团集群推进国际化和品牌化,引动大花园高端化发展。从1981年东阳服装有限公司创立(花园集团前身)至今,经过40年的发展,花园集团形成了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军民融合与新动能、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多个产业发展格局,多家集团下属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包括维生素D3在内的多个产品已进军国际市场。花园村还借助数千家木制品行业个体私营工商户打造出了全国闻名的红木家具产业。花园村木材市场、花园板材市场、花园红木家具城、花园红木配套中心、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园等共同打造出花园红木家具的发展大平台,花园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称号。花园集团和红木家具企业集群的国际化和品牌化发展,吸引更多金融服务、更高端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在花园村聚集,应用先进科技,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更新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圈层链网促进平台化和网络化,促进大花园高质量发展。花园集团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效应、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配套服务的商家,并在花园村形成花园商业中心、花园粮油商贸城、花园商业中心、花园雷迪森大世界、花园大厦、花园娱乐城、服装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建材多条街、花园大排档等配套设施,共同形成花园村辐射区内外的商业圈层和产业链网。花园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红木家具产业的集聚、花园村商业圈的形成又为花园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由此,花园村形成了集团组织、集群组织与集体组织三种经济组织相互促进、共生共赢的局面。目前,花园村正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重点,从“大项目、大投入、大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重点抓好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益,推动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表2-1 智解花园村现代化的关键要项
花园人掌握了一套低成本、低风险、高价值、高机会、强资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涉及生产、管理、学创、智创、生活、发展等方面,在产业经济、消费业态、智能智慧联合推进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生命演化过程中,提高了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能级和效率,基于创富、同富和共富实现了现代化与富康美的良性循环,基于容、溶、融综合作用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积淀与传承。具体体现为:
小花园时期:生产方式最初是几乎没有科技含量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而后转变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带头人的经验式管理为主;学创方式从简单的业务学习培训、学中干和干中学,向“请进来、走出去”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素质转变,以学习创造为主。
大花园时期:生产方式由机械化、信息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变;管理上开始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由带头人的经验式管理主导逐步转向领军拔尖人才的科学管理方式主导;学创方式主要是创建学习型企业,以学习创新为主;随着产业集群和业态集群衍生、“村筑城”与“村市城”演化,形成了生产主导和消费主导的两种服务方式,村民的生活方式由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泛花园时期:随着“村市城”和“市联市”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智创方式、智服方式、生活方式将在传承的创新与创新的传承中不断演化,发展方式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发展。
小花园时期:主要是以邵钦祥为带头人的领导集体有基于智慧的新思想新理念,有敢闯、敢试、敢冒的首创精神引发的新战略新思路,有集体组织、集团组织、集群组织共生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主要解决了现代化的思想意识、战略选择、领导队伍、组合创新等问题,创业优于创新,但没有形成创新生态。
大花园时期:在小花园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组织新机制的基础上,叠加了基于各个时期的村庄规划或行动计划引导的产业结构新部署和功能空间新布局,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与智慧智能文旅等结合衍生出科教康、文旅农、文旅工、文旅商、文旅贸、文旅社等新业态新产业,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引入服务创新,不断改变方式方法,创业与创新结合逐渐形成系统化的创新生态,主要解决了要素聚集人口集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消费经济生活方式、中心市场吸引辐射、价值交换财富分配、现代化城市化道路模式等问题。
泛花园时期:为了实现花园村作为区域中心的先创带动后创、先富带动后富、先化带动后化、先兴带动后兴作用,需要在新思想新战略、新组织新机制、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和支撑下,以服务创新主导兼有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带动创业,进一步探索以“流链网”为投资载体的新路径新模式,构建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平台新生态,基于智力与智力成果投入主导的智果经济实现融合、创新、增值的新突破,推动花园村迈向“世界花园、中国花园、浙江花园”新征程。
比如,红木家具产业在集群化、龙族化、链网化的过程中,通过搭平台、建舞台、创机会,把走出去的能人和人才吸引回乡村并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了聚集和多创,整体上建立起了龙首+集体、平台+舞台、个体+群体的平台龙族化组织,为基于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为花园村围绕先富带后富、先化带后化、先兴带后兴、先创带后创、先智带后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扮演引领者和带头者的角色提供了可能。
小花园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花园人以资本投入与运营主导,主要依靠劳动和技术提高生产力,体现的更多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创造精神和创业理念,使花园村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配套的“一主多元”发展格局。
大花园时期:为实现产业从优到强的升级,花园人除了依靠资本运营解决生产力低的问题,开始引入智力资本来提升生产力,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参与创新的既有全国各地集聚而来寻找商机的创客,也有花园人诚聘的各行业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以及诚邀回乡创业的大师——比如中国木雕工艺美术大师胡冠军,智力资本与智力成果的碰撞不断衍生并汇聚创意,形成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创新生态。
泛花园时期:在现代花园向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演化的高级阶段,需要依靠智本驱动、智慧链接、智能支撑,引入以“流链网”为载体的创投,实现融合创新增值;基于“逻辑智库+花园”引入创服,解决模式渗透式推广的接口及界面、中介、传媒问题,向全国和世界输出花园现代化模式,更好地发挥先创带动后创、先富带动后富、先化带动后化、先兴带动后兴的作用。
花园村耕地有限,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乡村工业并无可利用的资源,仅靠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加工再销往大城市获得收益、积累资产和资本。从服装、木材、铜材到建筑包装、新能源、波纹管等,花园村做的好的产业几乎都在于选择了高品质材料,在行业内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与材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打交道时,解决了基于信任和信用结合的资信问题,在所在行业领域取得了较高资质。资信和资产可以抵押,信用等级越高,可对接的金融资本就越多。花园集团的资产是社会投资的结果,属于竞争性资产,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结合紧密,资本化程度越高、资信越高,其市场辐射的半径就越大,基于价值来源、价值形成、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价值循环与螺旋速度就越快。
小花园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花园村充分利用当地带头人和劳动力资源,敢于在材料上、工艺上、设备上下功夫,迈入了门槛高的行业领域,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为后续大投入大发展战略实施积累了资产和资本;进而,通过买、卖、并、租、参等多种资本运营手段,促进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移,实现了产权经营、资本运作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
大花园时期:第一次并村以来,花园村不断汇聚智力资本、利用金融资本、提升产业资本、对接政策资本、放大社会资本,通过构建资本的创新生态降低了资本运营的风险,提升了基于信用和信任的资信水平;在花园村营造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活消费、文旅教育氛围中,投资推动、消费拉动、业态驱动三维一体促进创新增值和融合增值,加快了产业经济、消费经济和业态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泛花园时期:智本取代资本成为产业链融合创新增值的关键因素。与资本主导的经济活动呈显性秩序不同,智本主导的经济活动偏向于隐秩序,智本投资大多是以知识流和信息流形式、以“流链网”为载体的投资。因此,泛花园时期的主体组织及智本投入更加需要代表知识产权水平、对知识创造尊重的资质来衡量。
1995年12月,花园村从浙江省内外邀请40多位专家、学者,帮助研讨、论证花园村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进而,1999年制定了“十五”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花园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争取在“十五”末实现公司总资产翻一番、利税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的“三个翻一番”。
花园村在2004年第一次并村之时就统一规划与建设,制定了《花园村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了“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比较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村里立即排出8项工作计划,即制定全村发展规划,上马村内改溪工程、原部分村整体拆迁或迁等。据统计,在并村后的几年时间里,花园村基本完成了全村的旧村改造工作。花园村先后建成了四星级的花园大厦、花园剧院、吉祥湖、花园田氏医院、花园老年公寓、南山寺佛教文化园、花园生态农业园、花园粮油商贸城、塑胶体育广场、大型音乐喷泉等各项基础设施,在十个小区内建设10个广场等。一个整整扩大了十倍,规划严整,美丽整洁、百业兴旺、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村镇以崭新的英姿站立在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前沿。
2008年,花园村制定了《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村庄规划(2009-2015)》。2010年,绘制了“十二五”的发展路线图:经过五年努力,主要工业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建筑房地产等营业性收入达到100亿,利润达到10亿﹔销售收入1亿以上企业达到10家,花园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销售收入10亿以上企业达到3家,上市公司达到3家。2020年制定了《东阳市花园村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坚持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统筹考虑村域内外功能布局,留足花园未来发展空间,发挥花园村带动辐射功能,稳步开展花园村控制性详细性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小花园时期以“品”主导,合作创新推进产业经济发展。早在创办花园工业区时就有了多品联动的先进理念。邵钦祥在苦心经营服装厂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先后又办起了吹塑厂、甜菊糖甙厂、华丽服装厂、时装面料批发部、砖瓦厂。到1991年年底,公司以“南花牌”为商品注册商标的产品,已形成了五大系列:即服装加工制造系列;吹塑系列;甜菊甙等食品、饮料化学添加剂系列;各式时装面料批发经营;以及砖瓦为代表的建筑材料。多年来,花园村瞄准市场需求“抓空档”、投资“短平快”项目,并通过产业资本运营进行业务扩张或收缩,形成了多品类品质产品的联动,产品载誉全国,培育了比较优势,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项目投资机会。1996年,花园集团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与中科院合作开展维生素D3产品的研发,产学研合作主导的创新开启了产业经济现代化征程。
大花园时期以“名”主导,自主创新推进业态经济发展。该时期的花园村实现了集团经济、集群经济、集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围绕新业务、新业态开展自主创新,在村域创造性实现了消费业态城市化,形成了竞争优势。比如,花园集团不断加大投入新产品研发力度,在持续提升维生素D3生产工艺水平及维生素D3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向上下游扩展,建成了完整的羊毛脂价值链;花园药业公司完成冻干粉针剂车间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和投产、固体制剂生产线扩产技改,并有两个新药获批。再如,花园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旅游景点,积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教育培训产业不断衍生相关联的文化旅游业态、设置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场景,并不断推出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呈现出名村党建考察游、职工康养度假游、中小学生研学游、乡村休闲观光游、红木家具鉴赏游、现代工业示范游等六大主题特色。花园村及花园集团的辉煌成就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所在行业充分肯定,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各类排行榜广泛关注,村庄和集团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创新力、服务力显著增强。
泛花园时期以“牌”主导,借势创新加快智慧经济发展。随着花园村的品牌、信用等无形资产的增加,相关主体借助国内外创新主体形成和转化的智果越来越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在发展智慧经济、输出“花园+”模式过程中,基于资本、智本、行本、信本、人本等联动与融合为品牌和组织赋能,形成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必将进一步强化浙江的花园、提升中国的花园、创设世界的花园。
花园村的产业发展,集团主导的产业对外“竞”走入红海,集群主导的产业对内“分”创造蓝海,基于“竞合”强化差异提高吸引力,基于“分合”让更多人参与提高效率,两者结合注重智能智慧形成紫海,解决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融合增值、创新增值、减损增值等问题,促进了相关主体在追求收益和效率提高、成本和风险降低、依存和贡献强化等多重价值目标过程中寻求动态平衡。
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花园人清醒地认识到生产技术的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花园集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要想进一步持续发展,要保住自己原有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花园集团实施科技先导型发展战略,在不脱离红海竞争的同时开创了蓝海,开始了崭新的发展跨越。1993年,花园村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时,花园集团就提出了“企业规模集聚化发展战略”和“科技先导型发展战略”,强调规模经济以结构优化为基础,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柱产业,发展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效益型企业,通过改组、改造去除没有优势的产品和产业。
再如,2002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花园集团确立了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方式的“两个创新”和医药化工、资本运作和房地产开发的“三大发展方向”的战略。通过实施扩张、收缩、联合等多种战略建立产业生态,确定每一业务领域及适当的市场占有率,局部作红海、局部做蓝海、局部做紫海,熵化与逆熵化同时进行,有效降低系统混乱度。
花园村红木家具产业集群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块状经济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商户聚集,涵盖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红木家具设计、生产、销售的所有产业环节。花园红木家具城作为红木家具产业链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龙头”,联合花园村木材市场、花园板材市场、花园红木配套中心、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园等共同搭建了花园红木家具的发展大平台,2019年又推出“花园购”新零售红木智慧市场,以“互联网+实体市场”为突破口,融合人才和资源,打通线下线上红木市场新零售渠道。由此,基于科技和人才支撑为入住商户提供交易、信息、监测、展览等方面的服务,打造出了花园村域乃至整个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的“龙首”;与此同时,又推动了花园村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衍生了规模庞大的“龙种”,形成了“龙首+龙头+龙种”的红木家具产业主体组织共生生态。
伴随着花园村“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时空演化,呈现出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区域化、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多化共生、融合创新、迭代演进的发展格局,形成了花园村经济社会发展巨变之奇。实践表明,围绕前瞻的思想理念、科学的方式方法、高效的关系治理,以人才科技村联城为主线统领产业链群现代化、消费业态城市化、智能智慧全景化,基于流链网、龙族群、圈层心三个层次进行融合创新突破,是花园人践行追求卓越、勇于跨越、敢于超越的图强精神的具体实践。如图2-6所示花园村融创图强的系统逻辑框架。
图2-6 花园村融创图强的系统逻辑框架
图2-7 人才科技村联城融创图强逻辑关系图
产科教融合聚集高才、创新科技、强化产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花园集团选择上马当时被国际上三家公司垄断的维生素D3项目,汇集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高级管理人员、设备专家、生产管理专家的智慧和智果,成功研发并将成果投入生产,打破了该产品的国际垄断格局,使花园集团成为生产维生素D3系列产品的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大型科技创新企业。这是花园村与大学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形成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科教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结果,补齐了花园村企业科技力量不足、科技创新难的短板,强化了学校和企业两类主体联合培养人才、加速科技人才孵化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此举初步实现了花园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未来需要以服务链、价值链接通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教育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专业化服务聚集人才、联动科技、强化乡村。花园村引入了红木雕刻大师胡冠军,开辟了红木大师艺术作品街,聚集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充分体现了花园村以优质的专业化服务聚集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的特点。花园集团以花园红木家具城为主体运用“互联网+实体市场”的方式搭建了服务平台,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为入驻的个私工商户提供交易、信息、监测、展览等方面的服务,使红木家具产业能够基于全球视野聚整资源、集配要素和联通市场。另一方面,花园村正在4A景区基础上建设申报5A景区,这意味着要将花园村打造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高品质消费业态,包括陶治人心的文化旅游业态、提升人的心智的教育培训业态、增进人的生命健康的医疗休养业态、增强人们感官体验的现代工业浏览业和生态智慧农业等。未来花园村需要以高品质消费业态为核心建立科技服务体系,融入知识信息、数字数据、智能智慧等元素,联动中国名村,为乡村振兴游学、研学、研修提供丰富的素材,向全国甚至世界展示中国乡村振兴的城乡一体的经典创作。
产业链增值与分配提高要素资源集配与融创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具有趋利性,其配置方式决定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花园村之所以能够聚集整合村域外部的大量要素资源,主要原因在于其在追高求远、图强融创的精神指引下,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为载体,积淀形成了一套能够基于人才开发与科技创新有效配置要素资源、开展融合创新、实现产业链增值的机理机制、组织模式和方式方法。并且,基于产业链增值既能够通过产业链环节利益分配为要素资源的供给者提供更多的回报,还能够通过公共组织支配集体财富为创新创业的个私主体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形成要素集配与转化、增值与分配、贡献与依存的良性循环。
市场联通赋予花园村产业、消费与业态等城市功能。市场既包括产业产品市场、消费业态市场,也包括土地、人才、科技、原料、能源等要素资源市场。在花园村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在村域范围内主要涉及消费业态市场和要素资源市场,并且作为关键变量对产业经济现代化和消费业态城市化起着重要的传导和调节作用。花园村围绕产业发展形成了无形的要素资源市场,通过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庄的土地资源使其得到高效利用,通过集配产业发展所需原材料和能源保障产业生产经营,通过集配城市的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高等级要素资源使产业提质升级;与此同时,围绕消费业态衍生打造有形市场,为花园人提供日常消费、耐用品消费和高品质消费,赋予花园村城市的功能,同时把交易形成的价值和财富留在村内。
良好的生态环境提质优化人才科技集配助力“村融城+村市城”。花园村通过高人引路和强人带头激活了个私主体发展产业经济和消费业态,依托公共组织投资基础设施和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基于同和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之丰厚的薪酬待遇、创新创业机会和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群关系,对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聚集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高等级的人才聚集带来了智力成果,又通过生产智力成果推进了科技创新,实现了人才科技主导的土地、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聚集与优化配置。如此,既弥补了花园村科技力量与创新成果不足的短板,又主动将城市以经济主导的关系治理引入花园村,通过创新生产关系进一步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基于“村融城+村市城”实现了城与乡的深度交融。
现代化产业链群创新推广要素集配模式促进“村镇城+村市城”。人才科技作为花园村生产力持续提升和生产关系创新变革的关键因素,推动了多个要素市场的联动及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创新,促进企业集群向产业链群、链族、圈网升级,实现了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此时,花园人拥有了更为高效的要素集配模式和组织治理方式,各类投入经过资本的转化实现融合创新增值,并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花园村以基础设施和现代产业联动南马镇和横店镇,实现园区、社区、景区、校区、城区等多区一体,既能够基于人口集中与功能集成强化教育服务和文化文明,又能够通过推广人才科技主导的要素集配模式,在更大范围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发挥先化带动后化、先富带动后富、先兴带动后兴、先创带动后创、先智带动后智的作用,进一步实现要素集约与产业集聚,推动花园村村域小城市建设。
1.经济规模由极小变极大
花园村的营业收入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610亿元。
营业收入增长实现了四次重大突破。2004年超过10亿元,2011年超100亿元,2014年超300亿元,2020年超600亿元。据《花园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显示,营业收入争取在“十四五”期末达到800亿元。
经济发展呈阶跃式、持续性增长。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存在三次爆发式增长:第一次是1980-1982年期间,经济规模总量虽小但增长率超高,198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一度高于200%;第二次是2004-2006年期间,营业收入年度增长率均高于50%;第三次是2010-2013年期间,在上百亿的经济体量上,除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低于50%外,其他三年均高于50%。可见,花园村的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先快几年、随后稳几年、再快几年的周期循环特征,如图2-8所示。
图2-8 1978-2020年花园村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变动图
2.集团实力由极弱变极强
花园集团从1981年创办蜡烛厂和服装厂开始,1993年成立浙江省首家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村级实业公司——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1995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经过40年的创业创新,花园集团已经成为国家级企业集团,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配套并带动花园村经济的发展格局,目前拥有50多家全资和控股公司。2020年,花园集团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04位、2020浙商全国500强第68位、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65位、2020浙江省百强企业第60位、2020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第39位、2020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第44位、2020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第86位、2020浙江民营企业就业100强第59位、2020浙江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第80位,还荣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强、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等权威榜单,曾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突出贡献企业”、“全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贡献奖”、“全省百家转型升级引领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
花园集团营业收入、总资产、净资产和利税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集团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随后仅用时四年就翻一番,在2017年超过200亿元。2020年,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是2013年110亿元的2.92倍;利税总额13亿元,是2013年7.52亿元的1.73倍;总资产266亿元、净资产135亿元,分别是2013年74.05亿元、36.19亿元的3.57倍、3.73倍。2013-2020年,花园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势如图2-9所示。
图2-9 2013-2020年花园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势图
花园集团具有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和运营、管理服务能力。2013-2020年间,总资产周转率除2016年为0.99以外,其他年份均大于1,远远高于对一般企业设置的总资产周转率标准值0.8。这充分说明花园总资产的周转快,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强,市场需求把握及销售能力强,在资本运作、生产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花园村以工贸企业集群为基础,通过发展集团经济搭建平台、孵化集体经济、提质集群经济,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信任、自信、信用、诚信、资信的水平,充分保障了服装、红木家具、维生素D3、铜材等行业的原料供给,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和销售成本,并将销售市场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过程中,花园村积累了大量的公共财富,并由集体代持投资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生态服务。花园村搭平台、建舞台,基于工贸商服等多种业态的融合、多信生态的构建、服务结构的优化,吸引越来越多的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人才流汇聚,基于创新、创业、创服、创意、创客持续做强名品和名牌,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链、现代新兴产业链、传统优势产业链延伸和网络拓展。
花园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过程中,通过给予高额薪酬、营造创业条件、提供优质管理服务,吸引了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工匠能人聚集,通过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亚洲领先乃至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并将之落地转化应用。高智人才的思想理念和智慧方案、智果生产及转化应用为花园村产业经济赋能,将维生素D3、铜铂、波纹管等产品主导的产业链做成了高链,将红木家具主导的产业链做成了涵盖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红木家具设计、生产、销售所有环节的长链,培育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花园村追高、求远、图强的目标实现。
在人才牵引和科技支撑下,花园村以花园集团作为带动村域经济发展的龙首,分别在高新技术、红木家具、生物医药、建筑材料等领域成立公司,这些公司作为产业链龙头带动不同行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和个私主体发展,同时拉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演化升级,基于产业链环节分工、统筹、融合形成“龙首+龙族+链群”发展模式。花园集团实质上是若干龙头企业的联合体,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平台,在智库策划形成的服务方案指导下,基于专业化人才与科技支撑为中小企业和个私主体提供专业服务,增加他们对接客户与市场的机会,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和个私主体聚集和成长,共创“龙首+龙族+链群”的价值空间。
花园村以其核心、中心、芯心三心一体,通过先化带动后化实现了花园村对周边区域乃至区外村庄的联动,形成了多化的差异起步、过程协同、最终一体,基于产业的龙族链群效应衍生出了圈层链网效应。小花园村筑城,主要是依托企业集群开放边界,将原料和市场主导的村域外部价值引入提升内部价值,使村民在家门口获得就业创业机会,打造了以人为本党建引领的现代高效治理体系,形成了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大花园前期村融城,通过一村并九村盘活土地和人力资源,依托花园集团带动高新技术、红木家具等产业链融合创新增值,构建了以信为本价值维系的高效组织管理体系,又将花园村打造成了区域的服务/展贸中心。大花园后期村镇城,再次一村并九村,通过统筹整合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联动南马镇、横店镇实现产城村园联动融合发展,形成以城乡资本与价值交换空间的模式,进一步将花园村打造成了区域的文化/文明中心。泛花园村市城,以智为本基于多流、多链、多网的平台贯通形成高质高速的网联体系,基于衍生的智能/智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推进“花园+”模式向及区外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村庄推广,带动更多村庄产业实现现代化,形成产业链发展的圈层效应。
1.消费能力由极低到极高
花园村通过发展产业经济、带动消费经济、衍生业态经济,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创造了脱贫致富奇迹,为提高消费质量、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提供了财力支撑。1978-2020年花园村人均年收入及增长率见表2-2、图2-10。
表2-2 1978-2020年花园村人均收入情况
单位:元
人均年收入实现了五次跨越式增长。从1978年的87元增长到了1986年上千元、1996年上万元、2010年上5万元、2013年上10万元、2016年达到最高值16万元。参照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提出的关于农村居民的小康社会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花园村在1986年人均收入已达1218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按照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关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标准,花园村早在1996年已进入小康社会,当年农民人均年收入8291元。
人均年收入存在两次回落再调整提升。由于两次并村人口总量增长,2005年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2万元回落至1.65万元,2017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16万元回落至12万元,随后又实现连续增长,2020年花园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4.2万元,是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万元的8.30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万元的3.24倍,实现了村民比市民富。
人均年收入存在三个超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1984年、1986年-1990年、2008年-2013年,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均超过20%。前两个阶段正处于花园村能人带头创业初期,创办了蜡烛厂、服装厂、砖瓦厂、甜菊糖苷厂等,人口总数及人均收入基数较小,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了不足100元到5000元的跨越。第三个阶段处于花园村大投入大发展战略显得显著成效,人均收入随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实现了2万元至10万元的跨越。
图2-10 1978-2020年花园村人均收入变动图
2.消费业态由极缺到极丰
20世纪90年代初,花园村村民在村内的日常消费还仅限于村内几家饮食店、买肉不出村,日常生活消费的基本需求还不能满足。2000年前后,花园村工业化加快了其城镇化建设进程,花园集团开始兴办宾馆、饭店、商场、物资公司等服务业,使不足500人口的小村庄发展到了拥有5000多外来人口、大小26家饭店和商店的小城镇。2006年,花园集市开市,满足了村民对服装、针织、百货、粮食、蔬菜、禽蛋等日常消费品交易的需求。
目前,花园村的农副产品经营、百货家电、服装鞋帽、住宿餐饮、五金建材、物流仓储等经常性消费相关业态繁荣发展,住宅租赁销售、经营性房产出租转让、汽车展贸交易等耐用品消费相关业态不断拓展,就连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智慧场景体验等高品质消费相关业态,也在需求挖掘过程中陆续植入或者在相关产业融合中不断衍生和创造。消费业态经济的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寻觅商机,在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的同时,也基本满足了6.5万多新老花园人对日常性消费、耐用品消费和高品质消费的需求。
为破解上述矛盾,邵钦祥以“村筑城+村市城”前瞻的思想理念和有效的破局思维指导,开始在花园村大造特造“市”,把村域范围内的供求关系做起来,而后通过提供相对固定、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高的交易场所持续筑“场”。花园村于2006年2月开始开设集市(每逢农历三、八日为花园集市日),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四月十八、七月二十八以及十二月初八举办四次物资交流会),不仅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花园人的日常需求,更重要的是吸引花园村及周边村民从事商业活动,基于市场人气快速激活与大幅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户和消费者向花园村聚集。同时,花园村还凭借开展赠送消费券活动、有奖销售活动,不仅聚集了市场人气,更重要的是使商户有了“创业在花园、致富在花园、消费在花园”的意识。
由此,花园人和周边人口的日常需求及各类经营商户提供的供给通过“市”聚集到花园,并通过村落实到“场”这一载体上;交易场所作为“场”,其类型增加、功能多元、设施完备、空间拓展,并且随智能智慧经济发展向虚拟场所拓展,持续进一步提升了“市”的供求能力、能量和能级,加快了村市城在空间上的演化。
花园村的人口快速聚集、村民收入增加提高了整体支付能力,使得日常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消费品类增加、质量水平提高。花园村通过陆续打造粮油商贸城、建材多条街、服装一条街、饮食一条街、花园商业中心等交易场所,促进花园村的日常用品消费空间由以集市为载体,向规划设立的第三产业服务区不断衍生和拓展,加快了消费业态集群的衍生和消费圈的完善,满足了当今6.5万多新老花园人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由“市”与“场”相互促进、匹配融合、不断迭代形成的消费业态集群,吸引大量花园村人及外来人员在服务领域创业和就业,将全国的乃至世界的日常消费商品、耐用消费品和高品质消费品及服务搬到花园村来销售,将城市所具有的经济活力赋予了花园村,增加人花园人创新创业与对外合作交流的机会,使花园人走上了从“主动村融城”到“互动村融城”的城市化道路。
2020年4月,花园村成为浙江省前四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中首个上榜的村级试点,标志着小城市培育开始由中心镇向经济强村扩容。目前,花园村作为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服务/展贸中心、文化/文明中心,无论人口规模,产业经济、消费经济、业态经济的总量和结构,还是社会发展水平,已然形成了建设村域小城市的基础实力和先发优势。随着以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的花园村培育村域小城市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基于景区、社区、园区、校区、城区等多区联动的“村镇城+村市城”模式将成为城市化的主导模式,消费经济与业态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内在扩张冲动。这对花园村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依托“智慧花园”这一管理服务平台贯通形成高质高速的网联体系,进一步承担起区域智能/智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破解村级管理体制和发展空间有限对消费业态做大做强的约束。
在“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的变迁过程中,以“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为时空演化载体,围绕核心引导、中心联动、芯心迭代形成了多化结构及生命生态,如图2-11所示。具体体现为以“信息化+现代化”融创起步发展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和产业集聚化,以“智能化+标准化”融创转型提质推进产业链群网络化和区域化,以“智慧化+品牌化”融创全景升级驱动产业科技化和品牌国际化,使花园村已形成的硬支撑、强体系、软实力的功效变得更强、质量变得更大、能量变得更高,为大花园向泛花园跃升插上智能支撑、智慧推广、实力(软实力)扩散的再腾飞翅膀。
图2-11 花园村的多化结构及生命生态的逻辑框架
信息化与现代化融合使花园村初步形成了产业经济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强化了工商贸服等产业在生产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了思想价值、知识价值、信息价值。不仅激发了花园村个私主体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和效率,而且通过营造更多的商机吸引更多村外创新创业主体向花园村聚集,促使工商贸服等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的产业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环节完备的产业更新换代和提质升级,促进了花园村产业的规模拓展、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加快了人口集中、要素集成、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有力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花园村作为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服务/展贸中心、智能/智慧中心、文化/文明中心,在花园集团这一龙头带动下,基于智能化与标准化的融合创新积极开展“花园+”模式的展示、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周边更多村庄实现产业经济的现代化。随着维生素D3、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链族、链群向村域外部空间拓展,以及村域外部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的联动构建外部网络,实现产业经济的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形成封闭边界赋能减熵增效、开放边界创新发展增值的良性循环。
智慧花园全景化实现多维空间的深度融合。花园村集体积极学习华为利用现代信息、数字数据、智能智慧创新创业的精神,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乡村和智慧园区等先进模式,以智谋局、智把位、智统筹、智建序的大智慧,重点推进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花园建设。以村镇市城和村社市城为载体加快推进花园智慧化,需要以智慧花园项目和智能智慧工程系统建设为抓手,支持“智慧村镇、智慧田野、智慧农园、智慧农旅、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居家、智慧社区、智慧工厂、智慧生命线”全景化建设,进而实现真实物理空间、数字信息空间和人类社会空间的深度融合与实时交互。
智慧化与品牌化的融合创新实现价值增值。将智慧化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关系治理渗透于花园人的品牌、花园集团的品牌、花园村的品牌培育与宣传中,与美丽花园结合打造生物芯心,聚焦产业族群强化科技芯心,围绕人本、人心、人发做强文明芯心。三芯迭代创构智能智慧全景化模式,发展区域性数字数据、智能智慧和知识信息的各类新场景,拓展影视文旅、健康医养、教育研学等多种新业态,基于多重场景下卖场景、卖体验、卖内容、卖服务的不同组合、结合、融合实现价值增值。
输出智慧方案提升软实力促进品牌国际化。以花园村名村模式数字数据支持云平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门服务产品,为名村模式解码、编码创设和复制、拷贝和推广提供服务,推动全国名村先进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以及路径模式、组织治理、体制机制等创新的成果转化,输出带化、带富、带兴、带创、带智的智慧方案,联动全国名村赋能全国乡村振兴。依托高质高速网联体系,运用场景营销、体验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营销等多种手段,以更快速度、更大范围、更加高效地传播以村市城为时空演化载体的城乡融合过程中的人文差异、自然差异和区域差异,面向全国和世界输出“花园+”模式,使花园村的软系统与承接地的硬支撑相结合提升软实力,激发智慧花园不同板块的流链网经济,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提升花园村的产业链族效应、集群效应、链网效应、圈层效应,促进花园品牌国际化,实现花园村的再次腾飞。
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目标协同机制、驱动响应机制、传导转换机制、中介调节机制、循环反馈机制和支撑保障机制,解码花园村在“改革开放+思想智慧、市场需求+思维方式、环境巨变+精神哲学”三对内外结合与交互作用的驱动因素作用下,基于追求探索和创业创新改变生产方式、基于强信竞合与融治共富改变发展方式、基于危中求机与增值财富改变生活方式的机理和机制。花园村发展机理如图2-12所示。
图2-12 花园村发展机理的逻辑架构图
图2-13 花园村巨变的本质关系模型
在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演化过程中,人才管理开发服务体系从不健全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通过用好人与吸引人、尊重人与留住人、服务人与发展人、培养人与造就人,实现了教育的人力资本、迁徙的人力资本、健康的人力资本的协同提升,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花园村在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带头人形成过程中,调动了人的内在文化素质形成的知识性、科学性、先进性,将三种内在属性与外在的科技创新、科学管理、组织治理等结合,并且在一定时间空间高度集聚,形成有思想理念、有组织治理、有方式方法的超高胜任力,成功应对了2008年金融危机、2017-2018年银行对民营企业收紧贷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环境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2-14花园村现代化演化路径及效果的双拥抱模型
花园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方式方法、标准流程、行为规范等,均是花园村现代化的副产品,是现代文明。经过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所积淀下来的用于开发市场需求、诱导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思维方式,用于顺应改革开放、追求探索、创业创新的思想智慧,用于应用环境巨变形成逆生长机制的精神哲学,均对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解码花园村现代化要充分体现“激活积沉谋局统筹、聚合关联建序协同、衍生溢出解困匹配、创造涌现破题融合”的核心思想,从产业经济、业态经济、时空经济、消费经济等经济现代化,以及村筑城、村融城、村镇城、村社城的村市城空间演化视角,体系化解析花园村形成一个生命生态共同体的演化路径。花园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逻辑分析模型如图2-15所示。
图2-15 花园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逻辑分析模型
在基于村市城的空间演化过程中,花园村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一是基于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人口集中扩大了使经济发展规模,包括基于市与场的共享空间拓展和支付能力提升的消费经济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主导的产业经济规模,基于消费经济和产业经济融合衍生形成的业态经济规模;二是基于集体、集团、集群等组织治理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三是基于区域内外组织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四是形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本研究将区域的核心、中心、芯心称为“三心”,将资本、智本、人本、信本称为“四本”,将智力、智能、智慧、智本、智信称为“五智”,三心、四本、五智合起来称作“心本智”。立足心本智之间的关系智解花园村高质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要以富强美为目标、量力能为支撑、化融创为路径,充分体现现代高效治理体系、高能高效组织体系、高质高速网联体系三大体系差异起步、过程协同、最终一体的系统演化逻辑,如图2-16所示。
图2-16 智解花园村的心本智321分析模型
党建引领实现五路、五富和九感。小花园的核心是以党心聚人心,以党建领导的组织引领带动大家,使大家既有财路和出路、又有退路和归路,实现脑袋、口袋、心态、生态、康泰的全面富,拥有基于组织的获得感、归属感、尊重感,基于事业的认同感、成就感、自豪感,基于社会的满足感、安全感、幸福感。随着花园村发展演化,核心要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民性、时代性,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多元化的人本结构演化支撑核心形成。以人文自然的人本为基础、党建引领的人本为导向、市场经济的人本为衍生的人本结构是花园村核心形成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市场得以放开放活,基于市场经济的人本持续释放,以邵钦祥为代表的农村带头人,他们的思想智慧、思维方式在体制机制改革、市场需求拓展和外部环境巨变中不断调整适应,进而主观能动的去开拓市场甚至扮演引领者角色。
关系治理提升经济社会系统的量力能。在三种人本和党建引领的综合作用下,花园村以劳才人为主线,以村市城和新集体为载体聚集人力资本、创造智力资本,基于法治/自治、德治/善治、智治/融治的交互构建现代高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创造力、服务力和影响力,进而向更高质量、更大能量、更强力量的经济社会系统演进。
以信为本是价值维系的基础。以价值维系的人本首先是让人信服,才能聚集和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产经资本、智力资本。个体之间要建立基于契约的信任体系,只要契约范围足够大、时间足够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信任,而后提高信用,进而获得诚信,基于第三方信用和诚信评估就可以获得资信授权。只有基于不同等级的资信水平、不同类型的功能属性分得清,才能将某项功能进行分离作为价值维系的载体。
组织支撑要素资源聚集与辐射。花园村村筑城以及过程中要素资源的匹配、协同、融合、集成、统筹,需要以组织为载体,基于要素资源由疏散到集中,解决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等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村融城、村镇城的空间演化过程中基于区域中心的聚变、裂变和飞地建设,解决由集中到辐射的问题。在聚集与辐射过程中,搭建平台和舞台,基于劳才人为更多的个私主体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构建组织体系促进中心功效发挥。花园村作为中心的功能是不断衍生和演化的。小花园时期,花园村仅仅是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大花园时期除继续作为创新/经济中心外,又增加了区域的服务/展贸中心、文化/文明中心,泛花园时期再衍生出智能/智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基于5个中心构建以信为本价值维系的高能高效组织体系,既能基于分与竞做专业性全国性的短期中心,又能基于复合与综合做区域性的长期中心,通过降低成本、创造差异、目标集中,进一步提升花园村的创新力、服务力、影响力。
以智为本是打造芯心的前提。随着小花园向大花园再向泛花园的发展演化,其发展的基本原则也必将会从以人为本主导、到以信为本主导、再向以智为本主导迭代演进。花园村的智涉及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具体体现以下40智:宏观层面的“智谋局、智把位、智统筹、智建序”、“智诊断、智解困、智疏通、智破题”“智发展、智生活、智生产、智文明”,中观层面的“智领导、智组织、智协调、智创造”“智引领、智带动、智转化、智辐射”“智平台、智族群、智链网、智圈层”“智界面、智接口、智中介、智媒介”,微观层面的“智集聚、智匹配、智集成、智融合” “智促进、智服务、智保障、智治理”“智方式、智方法、智流程、智工具”。
植入芯心带动区域发展增值。基于道法自然,与美丽花园结合打造生物芯心,支持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聚焦高新产业和红木家具集群,强化科技芯心,使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与数字数据结合、劳动工具智能化,支持花园产业经济发展。基于文化、教育、生活、生态等人的全面发展做强文明芯心,促进城乡文明文化增值。基于生物芯心、科技芯心、文明芯心打造融创芯心,与中心、核心基于流链网进行网联实现增值,共同带动区域集高融创智服。
构建网联体系强化三心四本五智。花园村打造四大芯心、构建高速高质网联体系,对生产思想所需的思维逻辑和创新逻辑的要求更高、更强,需要夯实知性、调动心性、利用智性,从而提高感性、理性和悟性,形成和转化更多更强的智力和智果。这样,花园村就能基于核心、中心和芯心三心迭代实现创新力更强、服务力更高、影响力更大,进而吸引更多知本、智本、资本、信本的汇聚,智力、智能、智慧、智本、智信的融合,使核心的势能、中心的动能、芯心的场能足够大,促使花园村向更高质量、更大能量、更强力量的经济社会系统演进。
上篇 巨变之奇
第一章 品赏花园村
第一节 路中有道
第二节 村市联城
第三节 新型集体
第四节 富美智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解花园村
第一节 系统思想
第二节 发展演进
第三节 化融创强
第四节 融创突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读花园村
第一节 资本是经济的实力表
第二节 智本是追高的创新泵
第三节 人本是求远的能量池
第四节 信本是图强的增值器
本章小结
中篇 融创图强
第四章 产业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机理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化
第三节 红木家具产业现代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费业态城市化
第一节 消费业态城市化的机理
第二节 经常性消费业态城市化
第三节 耐用品消费业态城市化
第四节 高品质消费业态城市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能智慧全景化
第一节 智能智慧全景化战略
第二节 智慧工程平台体系化
第三节 智慧运营管理现代化
第四节 智慧花园体系生态化
本章小结
下篇 共富文明
第七章 共同富裕时代化
第一节 共同富裕时代化的系统认识
第二节 小花园阶段的共富道路探索
第三节 大花园阶段的共富道路实践
第四节 泛花园阶段的共富引领示范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文明融治生态化
第一节 生命生态的文明演化
第二节 图强高远的精神文明
第三节 谋局建序的治理文明
第四节 开放共享的文明学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解花园村
改革开放以来,花园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由极低变极高、产业实力和集团实力由极弱变极强、经济规模和资本规模由极小变极大、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式由极后变极前、村民财富和生活消费由极穷变极富,基于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全面实现了智流、商流、财流、能流的通畅。本章提出了智解花园村的系统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总结了花园村现代化实践,解码了关键要项及其在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时期的演化路径,演绎了花园人面临长远、重大选择时的战略思考与选择;从思路逻辑、机理机制、方式方法、路径模式、体系系统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形成了一套研究花园村现代化乃至区域现代化的方法论,以期为智解现代化美丽的花园村提供发展哲学、价值逻辑、商业模式引导和支撑。第一节 系统思想
本节将九屏幕图系统思维方法用于智解花园村,构建了区域现代化的逻辑架构,提出了化融创驱动富强美的系统逻辑、花园村发展的组织机制和路径模式。一、九屏幕图系统思维方法
九屏幕图是TRIZ理论中典型的系统思维方法,能够立足整体考虑情境,从结构、时间及因果关系等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该方法以空间为纵轴来考察当前系统及其组成(子系统)和系统的环境与归属(超系统),以时间为横轴来考虑上述三种状态的现在、过去和未来。随着TRIZ理论的不断发展,九屏幕图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也逐步扩大,除了化工、机械、材料、治金、制药等领域外广泛应用外,逐步渗透到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一)九屏幕图的系统分析思维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任何技术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向前进化的,在九屏幕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花园村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其进化的九屏幕图是以现在的大花园及过去的小花园、未来的泛花园的一种进化关系形成的,如图2-1所示。在融创突破中,大量的解决方案产生于大花园、小花园、泛花园的系统、子系统、超系统中。(二)过去-现在-未来的分析思维
将九屏幕图用于分析花园村发展演进,要考虑去脉来龙、来龙去脉、迭代演进与共生当下。花园村的产业经济现代化作为共同富裕的支撑,侧重于历史解码,解读来龙去脉,强调制度自信;智能智慧全景化作为乡村振兴的趋势,侧重于未来设计,清晰去脉来龙,强调理论自信;消费业态城市化则立足当下进行迭代演进和共生当下的研究,强调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三)超系统-子系统-系统-的分析思维
在基于大花园研究小花园和泛花园的过程中,要以个私主体和公共组织的同和目标来引路;以基于思想价值论的“思想的劳动、劳动的价值、价值的资本、资本的回报”的思想来接天,对接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基于领导和队伍、治理和制度的组织来立地,包括集团组织、集群组织、集体组织;以机理为主进行贯通,进而机制和体系,最终形成生态的、系统的、本体的数字关系,实现系统与超系统和子系统的一体。二、区域现代化的逻辑架构
图2-2 花园村“四化”深度融合的价值循环机理
(一)区域现代化研究的逻辑思路
围绕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凝练区域现代化相关的理念、思想、战略并辅之以机理、原理、理论进行体系化解读,理念、思想、战略通过路径、模式、机制进行转化,依靠效能、投融、资本形成价值、利得、财富。反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利得、财富通过结构、体系、功能进行转化,能够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机制,促进区域现代化发展机理、原理、理论的创新,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理念、思想、战略的变革。顺向与逆向在不断交互过程中,价值和财富持续在“四化”深度融合的轴柱上沉积,形成价值循环和螺旋。(二)三大经济效应叠加及演化机理
花园村经济发展的组织主体涉及集体、集团、集群三类组织,并且三类组织主体相关的产业经济、消费经济和业态经济在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不同时期,规模结构质量和利得价值财富都不尽相同。将不同时期的组织主体经济落实到村域的功能模块、板块,以及更大范围的群落、轴带等空间载体上,解析他们在“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形成机理。基于不同时期的改革开放、市场需求、环境巨变三大外部驱动因素,思想智慧、思维方式、精神哲学三大内部驱动因素,以及驱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组织主体经济、时空载体经济、驱动效应经济形成的关联效应,解读花园村“四化”深度融合的演化机理。(三)花园村现代化的价值循环机理
花园村“四化”深度融合主要是在小花园基于核心引领“跑”起来、大花园基于中心带动“飞”起来、泛花园基于芯心辐射“飘”起来的过程中,以产业链网、创新链网、服务链网为载体,通过小花园的三流三品(流量、流速、流效;品质、品类、品牌)、大花园的三能三量(势能、动能、场能;质量、力量、能量)、泛花园的三芯三智(立芯、合芯、加芯;智能、智慧、智服)的迭加,实现价值和财富在以“四化”为核心的轴柱上富集,进而形成价值和财富的沉积和螺旋。三、化融创驱动的系统逻辑
解析小花园向大花园再向泛花园的发展演化,要反应化-融-创-智-本-心-同—共-富—裕-余等多维一体的机理机制,其循环反馈的逻辑关系如图2-3所示。(一)化融创的作用机理
“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或表示将某种事物普遍推广。区域现代化是一个差异起步、过程协同、最终一体的多化迭代演进过程,既包括空间范畴的城镇化、城市化、区域化、国际化,又包括经济范畴的工业化、高新化、品牌化、标准化,还包括综合范畴的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等等。“融”意指融合、融会、融通。“创”是开始、开始做之意,泛指创造、创意、创客、创服等。本研究所述“化融创”是指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多化迭代与要素融合,通过促进创造、创新、创意、创客、创服实现增值,进而通过分配增强主体多创与要素融合的动力,放大多化的可能空间的循环作用机理。(二)化融创与智本心驱动富并且协同放大富
花园村的富脑袋、富口袋、富心态、富生态、富康泰是创出来的,是创新、创业、创意、创服、创客等多创的结果。创源自于“劳才人”。劳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基于创的劳;人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求远问题;才解决追高的问题。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等多化主要是形成可能性的空间,融合、融容主要是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积淀。在化融创过程中,基于本心智的连通就会产生高质量,基于转换机制就会形成大能量,高质量和大能量聚集居中就会产生强力量,实现“五个富”的协同放大。(二)同创富裕和共创富裕循环反馈强化自信
富必须达到裕,达到了富足、有余才能对相关主体进行分配。基于余才会有同,有了同才会创,由此形成同创富裕循环;有了余大家才有公共的东西,才能持续创,由此形成共创富裕循环。同是方向,能把个私主体凝结在一起;共是大家的依存,能把大家连接在一起。同和共通过依存、方向、目标路径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也是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四、组织机制路径模式解读
站在超系统的系统与子系统和当下的未来与过去视角,花园村以村市城为载体、以新集体为核心、以化融创为抓手实现富强美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组织机制和路径模式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演化过程。大花园发展既吸收了小花园多化多创主导形成的精优、稳健,又通过多创多融实现了跨界、卓越。未来泛花园将基于多融多智主导形成跨越、超越,并且以“逻辑智慧+花园”为核心面向区内、区外、全国和世界输出花园村现代化模式,共创未来花园。(一)高效的组织机制是化融创驱动富强美的关键
在花园村发展过程中,包括个私主体和公共组织的化融创相关主体,以基于富强美的同和目标为引领,在基于精神意识的思想理念指导、基于机理机制的方式方法支撑、基于组织体系的关系治理保障下,通过形成高效的、协同互促的、可持续的生态生命型组织机制、联合集高式机制、平台龙族化组织机制,接通宏观层面的制度和政策,提升微观层面的个体和企业,进而转化成中观层面的区域产业经济效应、消费业态效应和社会生态效应,如图2-4所示。(二)创新的路径模式是发挥“先带后”作用的载体
以“逻辑智慧+花园”为核心,以现代化的方式方法手段贯穿财富、文明、智慧构建131模式,面向区内、区外、全国和世界输出花园村现代化模式,解决模式渗透式推广(而非喷泉式推广)的接口及界面、中介、传媒问题,协助承接载体形成现代化的战略与目标、路径与模式、组织与机制、布局与部署、策略与方式方法等,更好地发挥花园村现代化模式的带动、引领、示范、推广作用,如图2-5所示。将花园村作为一种经济体、价值体、生命体、文明体的演化样板,综合运用归纳总结、凝练比较、因果分析、演绎推理、系统建模、场景模拟、研判预测等多种方法构成的逻辑智慧方法体系,围绕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等不同时期的化融创作用于富强美的作用过程、作用结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目标协同机制、驱动响应机制、传导转换机制、中介调节机制、循环反馈机制、支撑保障机制,解读中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路径模式,为花园村先化带动后化、先富带动后富、先兴带动后兴、先创带动后创、先智带动后智提供可参与的路径模式。
(三)“逻辑智慧+花园”输出路径模式共建生命生态
无论是“逻辑智慧+”团队还是花园村领导集体团队,在思想理念意识、组织治理机制、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形成了深厚的积淀,这是支撑“逻辑智慧+”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花园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果资本。因此,“逻辑智库+”团队和花园村领导集体团队要一起共创未来花园,通过激活在区域发展领域深耕形成的思想理念、战略思路、组织机制、部署布局、业态产业、方式方法、路径模式、平台生态等方法论体系,过程中基于特定载体、主体和客体聚合相关联的机理、原理、理论,针对具体问题不断衍生溢出新方案、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创造涌现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区域经济的融合创新增值和高质量发展。第二节 发展演进
本节从梳理现代化及农村现代化概念及理论切入,基于花园村现代化实践研究和判断了花园村现代化的本质、规律和趋势,分析了化融创及其作用成效。运用泛演化逻辑透视了驱动花园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及其演化路径,运用战略体系演绎了花园人面临长远、重大选择时的战略选择。一、实践总结
(一)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与花园村现代化
1. 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是工业革命以来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指标体系覆盖人类文明的所有领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和个人(个人生活)。现代化的要义在于科技变革通过促进人类思想进步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的内涵逐渐丰富。从新中国的“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历经新时期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提高。
2. 农村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
现代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统一。农村现代化是农村由落后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它不仅是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空间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也是人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治理理念,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并最终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普遍规律的嬗变过程,核心思想是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如德国“城乡等值化”、日本“一村一品”、韩国“新村运动”、新加坡“都市农业”、俄罗斯“土地改革”等3。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对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把握是正确和成效显著的,但是城乡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以改变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目的,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城乡一体化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主旋律。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为了从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 花园村现代化的巨变之奇
地处浙江省中部的花园村,全域丘陵地貌,人均占有的耕地数量非常少。这个毫无区位优势且资源禀赋的小山村,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经过四十多年的创业拼搏,如核聚般释放出惊人能量:营业收入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61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87元增长至14.2万元,先后荣获浙江省级星火示范村(1994)、省级小康示范村(1995)、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99)、全国文明村(1999、2005、2009)、中国十佳小康村(2004)、中国旅游特色村(2009)、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2009)、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3)、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2019)、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等上百项省级和国家级荣誉,并且多年跻身中国名村综合影响力前三甲(2014、2016、2017、2020)。目前,花园村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环境洁美、治理有效、福利体系完备,实现了由传统落后向现代先进的转型。
对花园村4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全程回溯,并开展体系化地解码与推演可知,花园村的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动态历史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为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全面现代化。现代花园是花园人在“求实、创新、求强、共富”的花园精神指引下,在投资推动、消费拉动、业态驱动综合作用下,打开边界创新发展增值与封闭边界赋能减熵增效共生迭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一种生命生态,既是践行与时代同频、与世界同步的全面现代化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然结果。
过去四十年(1981-2020年)创新托起大智慧。花园村与时俱进,积极对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时代主题和发展主线,集团组织、集群组织、集体组织共生,产业经济、业态经济、消费经济叠加,持续推动基于“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的时空经济演化。在改革开放+思想智慧、市场需求+思维方式、环境巨变+精神哲学等内外结合与交互作用的驱动因素作用下,基于追求探索和创业创新改变生产方式,基于强信竞合与融治共富改变发展方式,基于危中求机与增值财富改变生活方式,依靠科技支撑和科学管理实现了从人工畜力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网络化和平台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转变,创造了具有多维一体的、对立统一的、复杂两重性的花园村现代化巨变之奇。
未来三十年(2021-2050年)智慧提质后现代。花园村将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花园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基于思想理念、创业创新、信任信用创设“世界花园”,基于组织治理、体制机制、资本融合提升“中国花园”,基于方式方法、文明共富、高质高效强化“浙江花园”。过程中,以建设村域小城市为契机,以建设智慧花园的硬支撑、强体系、软实力为抓手,强化小花园作为统一的党建领导核心的带动辐射功能,发挥大花园作为多元的组织队伍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泛花园作为智慧的治理服务芯心实现网络化推广,大做特做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的新业务、新业态、新产业,基于融合、创新、增值形成村内村外、国内国际两大双循环格局,协同提升花园村的创新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全面提质产业经济现代化、消费经济现代化和业态经济现代化。
(二)小花园:高新化标准化为现代化装上了引擎
1978年至2004年,小花园在邵钦祥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基于市场需求“抓空档”、基于项目投资“短平快”、基于产业转型“抓高新”的工贸商科产业发展道路,不仅促进了花园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产业向高新化和标准化转型为花园村现代化装上了引擎。工贸融合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支撑小花园现代化起步。伴随着我国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的成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一批批洗脚上岸的农民从手工操作的加工作坊起步,不断革新技术、扩大规模,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农村工业化大潮中。这一时期,邵钦祥抓住改革开放之初的政策机遇自己创业并带动村民创业,民营个私经济实现规模化发展。他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跑通渠道,获取信息,快速抓住市场的需求和空档,投资了一系列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包括蜡烛厂、服装厂、砖瓦厂、甜菊糖苷厂、磁钢厂、锁厂、电子器材厂、吹塑厂等等,用市场营销逆向拉动了工业的发展,孵化了一批企业,不仅促进了工业化发展,而且城镇化发展也加快了速度。
科技支撑促进高新化和标准化,驱动小花园现代化加速。有别于中国乡村工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的特征,花园村的工业特别注重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早在20世纪90年代,邵钦祥秉持追高新、追精强的先进经营理念,将技术进步因素作为推进花园村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下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花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花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如果说花园村现代化是从在短缺经济背景下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那么从1996年花园集团与中科院合作维生素 D3 项目开始,高新化和标准化就为花园村现代化装上了引擎,驱动花园村现代化与城市化接轨,走上了高等级要素、高能量资源、高价值资本的城乡融合道路。
(三)大花园:国际化品牌化为现代化对接了高端
2004年至2022年,大花园在多元的组织队伍中心的集聚化确立、体系化成长、网络化跃升过程中,基于国际化和品牌化对接区内区外、国内国外高端要素和市场,既利用了小花园形成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又通过拓展、植入、融合、创新提升了小花园,主要解决了要素聚集和人口集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消费经济和生活方式、中心市场和吸引辐射等问题,放大了产业链的圈层效应、集群效应、链网效应,加快了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并村筑城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支撑大花园集约化发展。在小花园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上,花园村先后于2004年和2017年两轮并村,并根据“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整体拆建、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了第二轮、第三轮旧村改造和土地整理工作。2007年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3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整理出土地700多亩;2017年整理出土地超过2000亩。花园村规划和建设了村民平安居住区、高效生态农业区、高科技工业园区、第三产业服务区等功能区块,形成了粮油商贸城、花园娱乐城、服装一条街、红木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建材两条街等专业区域,促进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和集约利用,优化了产业布局和生活配套,强化了大花园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商服中心、社会中心的功能。
集团集群推进国际化和品牌化,引动大花园高端化发展。从1981年东阳服装有限公司创立(花园集团前身)至今,经过40年的发展,花园集团形成了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军民融合与新动能、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多个产业发展格局,多家集团下属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包括维生素D3在内的多个产品已进军国际市场。花园村还借助数千家木制品行业个体私营工商户打造出了全国闻名的红木家具产业。花园村木材市场、花园板材市场、花园红木家具城、花园红木配套中心、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园等共同打造出花园红木家具的发展大平台,花园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称号。花园集团和红木家具企业集群的国际化和品牌化发展,吸引更多金融服务、更高端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在花园村聚集,应用先进科技,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更新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圈层链网促进平台化和网络化,促进大花园高质量发展。花园集团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效应、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配套服务的商家,并在花园村形成花园商业中心、花园粮油商贸城、花园商业中心、花园雷迪森大世界、花园大厦、花园娱乐城、服装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建材多条街、花园大排档等配套设施,共同形成花园村辐射区内外的商业圈层和产业链网。花园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红木家具产业的集聚、花园村商业圈的形成又为花园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由此,花园村形成了集团组织、集群组织与集体组织三种经济组织相互促进、共生共赢的局面。目前,花园村正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重点,从“大项目、大投入、大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重点抓好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益,推动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四)泛花园:智能化智慧化为现代化插上了翅膀
2022年至2035年,花园村村域小城市建设将进入功能完善、先化带动后化阶段,而后与东阳市区、横店小城市三个中心联动,进入影响辐射现代化、城市化、智慧化强市阶段。作为泛花园形态的花园村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质量、大能量、小空间特征的区域带动辐射力强的经济社会中心。这一时期,网络化与数字化、平台化与智能化、智慧化与生命化将为泛花园打造智慧的治理服务芯心、实现全面现代化插上翅膀,主要解决花园村先化带动后化过程中的设施配套建设、功能体系完善升级、带动辐射作用强化问题,既能够带动大花园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能够弥补小花园功能结构简单、复合效应偏低的不足。二、演化路径
从一定意义上讲,观察一种事物的演化性发展,就是理念对自身内在概念之发展的递归性认知(自我认知)。“历史概念类集”就是“概念的自身运动”的产物。本研究运用泛演化逻辑透视花园村现代化巨变之奇的成因,具体从方式方法、多新叠加、多创融合、多资汇聚四个方面(如表2-1所示),解码花园村现代化的关键要项及其在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时期的发展演化。通过清晰关键要项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以及通过作用于化融创、新集体、村市城、劳才人、本心智,进而影响富强美的作用方式及作用路径,为解析现代智慧花园、共富和谐花园、文明融治花园提供准则和依据。表2-1 智解花园村现代化的关键要项
相态 | 小花园 | 大花园 | 泛花园 |
方式方法 |
管理方式 生产方式 |
生活方式 学创方式 管理方式 生产方式 |
发展方式 生活方式 智创方式 管理方式 智产方式 |
多新叠加 |
新组织新机制 新思想新战略 |
新路径新模式 新业态新产业 新组织新机制 新思想新战略 |
新平台新生态 新路径新模式 新业态新产业 新组织新机制 新思想新战略 |
多创融合 |
创业 创造 |
创客 创业 创新 |
创服 创客 创业 创新 |
多资汇聚 |
资本 资产 资源 |
资信 资本 资产 资源 |
资质 资信 资本 资产 资源 |
(一)方式方法贯穿了现代化的演进过程
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是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一维到多维的不断体系化并推广扩散的过程。因此,花园村的现代化首先是方式方法的类型化、流程化、体系化、现代化。邵钦祥之所以能带领花园村走上现代化道路,其中关键原因在于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把握机遇并应对挑战,并且能够让大家看到过程和效果;进而,能够将成功的方式方法进行类化,由做一件事儿变成做一类事儿,将方式方法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思维逻辑、意识习惯和行为习惯,最终变成有效的工具手段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花园人掌握了一套低成本、低风险、高价值、高机会、强资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涉及生产、管理、学创、智创、生活、发展等方面,在产业经济、消费业态、智能智慧联合推进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生命演化过程中,提高了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能级和效率,基于创富、同富和共富实现了现代化与富康美的良性循环,基于容、溶、融综合作用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积淀与传承。具体体现为:
小花园时期:生产方式最初是几乎没有科技含量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而后转变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带头人的经验式管理为主;学创方式从简单的业务学习培训、学中干和干中学,向“请进来、走出去”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素质转变,以学习创造为主。
大花园时期:生产方式由机械化、信息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变;管理上开始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由带头人的经验式管理主导逐步转向领军拔尖人才的科学管理方式主导;学创方式主要是创建学习型企业,以学习创新为主;随着产业集群和业态集群衍生、“村筑城”与“村市城”演化,形成了生产主导和消费主导的两种服务方式,村民的生活方式由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泛花园时期:随着“村市城”和“市联市”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智创方式、智服方式、生活方式将在传承的创新与创新的传承中不断演化,发展方式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发展。
(二)多新叠加强化了现代化的能量能级
花园村现代化是以产业经济现代化主导,运用现代化的劳动工具、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发展生产力,通过技术结构变化获得机会、形成财富、积累资本,进而拉动投资经济、消费经济和业态经济的迭代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中,集团组织、集群组织、集体组织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决策质量、路径选择及实施效果,不仅要统筹考虑改革开放进程、市场需求导向、环境巨变影响等外在驱动因素,还受决策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力水平、组织形态、领导队伍与人才配置等内部条件的影响。花园村现代化是一个基于“多新”不断叠加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大能量和高能级的演进过程,并且通过脑袋、口袋、心态、生态、康泰等五个方面的富裕有余进行分配,实现现代化与融创、同创、共创和富强美的良性循环。小花园时期:主要是以邵钦祥为带头人的领导集体有基于智慧的新思想新理念,有敢闯、敢试、敢冒的首创精神引发的新战略新思路,有集体组织、集团组织、集群组织共生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主要解决了现代化的思想意识、战略选择、领导队伍、组合创新等问题,创业优于创新,但没有形成创新生态。
大花园时期:在小花园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组织新机制的基础上,叠加了基于各个时期的村庄规划或行动计划引导的产业结构新部署和功能空间新布局,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与智慧智能文旅等结合衍生出科教康、文旅农、文旅工、文旅商、文旅贸、文旅社等新业态新产业,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引入服务创新,不断改变方式方法,创业与创新结合逐渐形成系统化的创新生态,主要解决了要素聚集人口集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消费经济生活方式、中心市场吸引辐射、价值交换财富分配、现代化城市化道路模式等问题。
泛花园时期:为了实现花园村作为区域中心的先创带动后创、先富带动后富、先化带动后化、先兴带动后兴作用,需要在新思想新战略、新组织新机制、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和支撑下,以服务创新主导兼有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带动创业,进一步探索以“流链网”为投资载体的新路径新模式,构建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平台新生态,基于智力与智力成果投入主导的智果经济实现融合、创新、增值的新突破,推动花园村迈向“世界花园、中国花园、浙江花园”新征程。
(三)多创融合激发了现代化的生命活力
花园村在现代文明进步过程中利用了创造、创新、创业、创客、创服,建立了多创联动的生态生命型组织,形成了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基于统分结合做到了整体有保障,基于竞争合作做到了个体有激励,从而激活了社会化的人才、资本和智本,激发了花园村的经济发展活力,使富脑袋、富口袋、富心态、富生态、富康泰有了可能。花园村的产业集群和链网使多创有了主题、领地、领域,对人才、资本和智本形成滋养和赋能,而人才、资本和智本的赋能、滋养,反过来可以滋养多创的领地并为领域赋能。比如,红木家具产业在集群化、龙族化、链网化的过程中,通过搭平台、建舞台、创机会,把走出去的能人和人才吸引回乡村并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了聚集和多创,整体上建立起了龙首+集体、平台+舞台、个体+群体的平台龙族化组织,为基于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为花园村围绕先富带后富、先化带后化、先兴带后兴、先创带后创、先智带后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扮演引领者和带头者的角色提供了可能。
小花园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花园人以资本投入与运营主导,主要依靠劳动和技术提高生产力,体现的更多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创造精神和创业理念,使花园村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配套的“一主多元”发展格局。
大花园时期:为实现产业从优到强的升级,花园人除了依靠资本运营解决生产力低的问题,开始引入智力资本来提升生产力,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参与创新的既有全国各地集聚而来寻找商机的创客,也有花园人诚聘的各行业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以及诚邀回乡创业的大师——比如中国木雕工艺美术大师胡冠军,智力资本与智力成果的碰撞不断衍生并汇聚创意,形成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创新生态。
泛花园时期:在现代花园向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演化的高级阶段,需要依靠智本驱动、智慧链接、智能支撑,引入以“流链网”为载体的创投,实现融合创新增值;基于“逻辑智库+花园”引入创服,解决模式渗透式推广的接口及界面、中介、传媒问题,向全国和世界输出花园现代化模式,更好地发挥先创带动后创、先富带动后富、先化带动后化、先兴带动后兴的作用。
(四)多资汇聚加快了现代化的价值循环
花园村的经济现代化是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强资信、资信提资质的过程,是基于多资汇聚的顺向转化与逆向拉动的价值循环与螺旋过程。多资汇聚既是劳动创造财富的前提,也是基于富足有余进行分配、文明和谐开展融治,进而吸引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资源、资产、资本、资信、资质聚合的关键。花园村耕地有限,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乡村工业并无可利用的资源,仅靠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加工再销往大城市获得收益、积累资产和资本。从服装、木材、铜材到建筑包装、新能源、波纹管等,花园村做的好的产业几乎都在于选择了高品质材料,在行业内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与材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打交道时,解决了基于信任和信用结合的资信问题,在所在行业领域取得了较高资质。资信和资产可以抵押,信用等级越高,可对接的金融资本就越多。花园集团的资产是社会投资的结果,属于竞争性资产,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结合紧密,资本化程度越高、资信越高,其市场辐射的半径就越大,基于价值来源、价值形成、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价值循环与螺旋速度就越快。
小花园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花园村充分利用当地带头人和劳动力资源,敢于在材料上、工艺上、设备上下功夫,迈入了门槛高的行业领域,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为后续大投入大发展战略实施积累了资产和资本;进而,通过买、卖、并、租、参等多种资本运营手段,促进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移,实现了产权经营、资本运作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
大花园时期:第一次并村以来,花园村不断汇聚智力资本、利用金融资本、提升产业资本、对接政策资本、放大社会资本,通过构建资本的创新生态降低了资本运营的风险,提升了基于信用和信任的资信水平;在花园村营造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活消费、文旅教育氛围中,投资推动、消费拉动、业态驱动三维一体促进创新增值和融合增值,加快了产业经济、消费经济和业态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泛花园时期:智本取代资本成为产业链融合创新增值的关键因素。与资本主导的经济活动呈显性秩序不同,智本主导的经济活动偏向于隐秩序,智本投资大多是以知识流和信息流形式、以“流链网”为载体的投资。因此,泛花园时期的主体组织及智本投入更加需要代表知识产权水平、对知识创造尊重的资质来衡量。
三、战略选择
承改革春潮之涤荡,得开放土壤之滋养。四十多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发展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花园村及花园集团的决策层领导审时度势,视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存在问题、目标计划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选择并实施了不同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由部署布局战略、多品多创战略、三海汇聚战略、平台生态战略四大战略构成的战略体系。在该战略体系指导下,花园人基于多化、多融、多智迭加驱动,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治理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和重构生产关系,实现了花园村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动能培育壮大,形成了能量累积提升、资本沉积强化、价值螺旋放大的循环,加快了花园村现代化进程,基于共创、同创和融创一体持续推进花园村富裕、精强、美丽、健康、和谐、文明发展。(一)部署布局战略优化了现代化的路径
部署布局战略主要是依据上位规划、联动同位规划、指导下位规划,开展区域发展部署布局的调整优化,全面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匹配。自1995年开始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以来,花园村在关键历史节点和重要转折时刻都会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或计划。这些规划和计划使花园村的长远发展有了方向指引,阶段性发展有了明确目标,部署布局有了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其有效落实解决了产业经济、消费经济、业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部署布局问题,解决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流的汇聚和疏散问题,从宏观层面为花园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小花园创立核心、大花园打造中心、泛花园形成芯心提供了内在滋养和外在支撑。1995年12月,花园村从浙江省内外邀请40多位专家、学者,帮助研讨、论证花园村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进而,1999年制定了“十五”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花园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争取在“十五”末实现公司总资产翻一番、利税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的“三个翻一番”。
花园村在2004年第一次并村之时就统一规划与建设,制定了《花园村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了“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比较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村里立即排出8项工作计划,即制定全村发展规划,上马村内改溪工程、原部分村整体拆迁或迁等。据统计,在并村后的几年时间里,花园村基本完成了全村的旧村改造工作。花园村先后建成了四星级的花园大厦、花园剧院、吉祥湖、花园田氏医院、花园老年公寓、南山寺佛教文化园、花园生态农业园、花园粮油商贸城、塑胶体育广场、大型音乐喷泉等各项基础设施,在十个小区内建设10个广场等。一个整整扩大了十倍,规划严整,美丽整洁、百业兴旺、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村镇以崭新的英姿站立在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前沿。
2008年,花园村制定了《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村庄规划(2009-2015)》。2010年,绘制了“十二五”的发展路线图:经过五年努力,主要工业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建筑房地产等营业性收入达到100亿,利润达到10亿﹔销售收入1亿以上企业达到10家,花园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销售收入10亿以上企业达到3家,上市公司达到3家。2020年制定了《东阳市花园村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坚持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统筹考虑村域内外功能布局,留足花园未来发展空间,发挥花园村带动辐射功能,稳步开展花园村控制性详细性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二)多品多创战略实现了现代化的提质
多品多创战略是基于多品联动与多创融合协同提升产品、企业、产业和产业链影响力的一种质量战略,通过多创融合为产业组织赋能减熵,打造基于品类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基于品质的供应链运作组合体、基于品牌的服务综合体,实现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挖掘与供给增加,推动产业经济、业态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为可持续的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小花园时期以“品”主导,合作创新推进产业经济发展。早在创办花园工业区时就有了多品联动的先进理念。邵钦祥在苦心经营服装厂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先后又办起了吹塑厂、甜菊糖甙厂、华丽服装厂、时装面料批发部、砖瓦厂。到1991年年底,公司以“南花牌”为商品注册商标的产品,已形成了五大系列:即服装加工制造系列;吹塑系列;甜菊甙等食品、饮料化学添加剂系列;各式时装面料批发经营;以及砖瓦为代表的建筑材料。多年来,花园村瞄准市场需求“抓空档”、投资“短平快”项目,并通过产业资本运营进行业务扩张或收缩,形成了多品类品质产品的联动,产品载誉全国,培育了比较优势,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项目投资机会。1996年,花园集团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与中科院合作开展维生素D3产品的研发,产学研合作主导的创新开启了产业经济现代化征程。
大花园时期以“名”主导,自主创新推进业态经济发展。该时期的花园村实现了集团经济、集群经济、集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围绕新业务、新业态开展自主创新,在村域创造性实现了消费业态城市化,形成了竞争优势。比如,花园集团不断加大投入新产品研发力度,在持续提升维生素D3生产工艺水平及维生素D3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向上下游扩展,建成了完整的羊毛脂价值链;花园药业公司完成冻干粉针剂车间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和投产、固体制剂生产线扩产技改,并有两个新药获批。再如,花园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旅游景点,积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教育培训产业不断衍生相关联的文化旅游业态、设置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场景,并不断推出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呈现出名村党建考察游、职工康养度假游、中小学生研学游、乡村休闲观光游、红木家具鉴赏游、现代工业示范游等六大主题特色。花园村及花园集团的辉煌成就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所在行业充分肯定,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各类排行榜广泛关注,村庄和集团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创新力、服务力显著增强。
泛花园时期以“牌”主导,借势创新加快智慧经济发展。随着花园村的品牌、信用等无形资产的增加,相关主体借助国内外创新主体形成和转化的智果越来越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在发展智慧经济、输出“花园+”模式过程中,基于资本、智本、行本、信本、人本等联动与融合为品牌和组织赋能,形成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必将进一步强化浙江的花园、提升中国的花园、创设世界的花园。
(三)三海汇聚战略促进了现代化的增值
三海汇聚战略主要是跨区域乃至全国和世界布局的产业组织在不脱离红海竞争的同时,开辟蓝海形成新的价值增长点,基于常态化的竞争红海与阶段性的创新蓝海交织进入暂时性的紫海;通过构建全链闭环增值、全息网联服务、全域协同运营的战略运作体系,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加持续增长动力,促进能量积累提升、资本沉积强化、价值螺旋放大。花园村的产业发展,集团主导的产业对外“竞”走入红海,集群主导的产业对内“分”创造蓝海,基于“竞合”强化差异提高吸引力,基于“分合”让更多人参与提高效率,两者结合注重智能智慧形成紫海,解决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融合增值、创新增值、减损增值等问题,促进了相关主体在追求收益和效率提高、成本和风险降低、依存和贡献强化等多重价值目标过程中寻求动态平衡。
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花园人清醒地认识到生产技术的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花园集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要想进一步持续发展,要保住自己原有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花园集团实施科技先导型发展战略,在不脱离红海竞争的同时开创了蓝海,开始了崭新的发展跨越。1993年,花园村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时,花园集团就提出了“企业规模集聚化发展战略”和“科技先导型发展战略”,强调规模经济以结构优化为基础,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柱产业,发展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效益型企业,通过改组、改造去除没有优势的产品和产业。
再如,2002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花园集团确立了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方式的“两个创新”和医药化工、资本运作和房地产开发的“三大发展方向”的战略。通过实施扩张、收缩、联合等多种战略建立产业生态,确定每一业务领域及适当的市场占有率,局部作红海、局部做蓝海、局部做紫海,熵化与逆熵化同时进行,有效降低系统混乱度。
(四)平台生态战略加快了现代化的融合
平台生态战略是基于宏观组织驱动和微观组织响应创新或求解中观组织,促进服务力体系化提升的一种组织战略,对部署布局战略、多品联动战略、三海汇聚战略实施起着组织支撑、服务助力、联通强化的作用。花园村实施平台生态战略,主要是基于“龙首+龙头+龙种”的龙族、基于“集中+疏散+聚集”的链群、基于“平台+生态+网络”的圈网三种组织的融合,在小花园向大花园再向泛花园演化过程中构建一种不断迭代演进的关系生态。最终,这种关系生态将以平台型生态组织主导,依托平台聚集智慧,高品质孵化领导队伍、组织机制、工程项目,借助舞台调节赋能,体系化地提升方案、智慧、模式,通过打造供需链与消费链对接的价值链,缩短各环节主体交互的路径并加快交互的速度,使创新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更容易实现,最终实现收益和效率提高、成本和风险降低、依存和贡献强化的价值目标。花园村红木家具产业集群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块状经济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商户聚集,涵盖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红木家具设计、生产、销售的所有产业环节。花园红木家具城作为红木家具产业链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龙头”,联合花园村木材市场、花园板材市场、花园红木配套中心、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园等共同搭建了花园红木家具的发展大平台,2019年又推出“花园购”新零售红木智慧市场,以“互联网+实体市场”为突破口,融合人才和资源,打通线下线上红木市场新零售渠道。由此,基于科技和人才支撑为入住商户提供交易、信息、监测、展览等方面的服务,打造出了花园村域乃至整个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的“龙首”;与此同时,又推动了花园村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衍生了规模庞大的“龙种”,形成了“龙首+龙头+龙种”的红木家具产业主体组织共生生态。
第三节 化融创强
图2-6 花园村融创图强的系统逻辑框架
一、人才科技村联城融创图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开发是推动科技创新、生产力变革和生产关系改善的重要因素。花园村以追高求远升能量、以自信圆梦强力量、以融创图强高质量、以文明美康优保障,基于人才开发与科技创新集配要素资源,基于要素与产品和服务联通国内外市场,基于个私主体与公共组织的同和目标驱动实现生产力持续提升和生产关系创新变革,支撑“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时空演化,基于差异起步、过程协同、最终一体形成城市强(村域小城市)、产业强、乡村强、文化强、生态强和教育强的图强生态。人才科技村联城融创图强的逻辑架构如图2-7所示。图2-7 人才科技村联城融创图强逻辑关系图
(一)人才开发与科技创新持续提高生产力
花园村以村市城的时空演化为核心,以产业经济现代化、消费业态城市化、智能智慧全景化为载体,立足教育和生态开发人才,基于与城市的人才、资金、信息等高等级要素匹配推动科技创新,基于投资的集团化、管理的科学化、服务的标准化提质软系统、强化硬支撑、提高软实力与硬实力,形成生产力提升与生产关系创新双螺旋,带动村镇市城,影响村社市城,实现城市强、产业强、乡村强、教育强、生态强、文明强的正向螺旋与反向螺旋的协同提升。产科教融合聚集高才、创新科技、强化产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花园集团选择上马当时被国际上三家公司垄断的维生素D3项目,汇集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高级管理人员、设备专家、生产管理专家的智慧和智果,成功研发并将成果投入生产,打破了该产品的国际垄断格局,使花园集团成为生产维生素D3系列产品的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大型科技创新企业。这是花园村与大学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形成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科教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结果,补齐了花园村企业科技力量不足、科技创新难的短板,强化了学校和企业两类主体联合培养人才、加速科技人才孵化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此举初步实现了花园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未来需要以服务链、价值链接通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教育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专业化服务聚集人才、联动科技、强化乡村。花园村引入了红木雕刻大师胡冠军,开辟了红木大师艺术作品街,聚集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充分体现了花园村以优质的专业化服务聚集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的特点。花园集团以花园红木家具城为主体运用“互联网+实体市场”的方式搭建了服务平台,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为入驻的个私工商户提供交易、信息、监测、展览等方面的服务,使红木家具产业能够基于全球视野聚整资源、集配要素和联通市场。另一方面,花园村正在4A景区基础上建设申报5A景区,这意味着要将花园村打造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高品质消费业态,包括陶治人心的文化旅游业态、提升人的心智的教育培训业态、增进人的生命健康的医疗休养业态、增强人们感官体验的现代工业浏览业和生态智慧农业等。未来花园村需要以高品质消费业态为核心建立科技服务体系,融入知识信息、数字数据、智能智慧等元素,联动中国名村,为乡村振兴游学、研学、研修提供丰富的素材,向全国甚至世界展示中国乡村振兴的城乡一体的经典创作。
(二)要素资源集配与市场联通支撑村联城
就区域而言,土地、人才、科技资本、原料、能源等要素资源聚集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供需的规模足够大、类型足够多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消费市场则是产业经济发展和消费业态形成的保障,也是乡村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表征。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花园村从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要素资源极度贫乏、消费业态基本空白的小山村,演化成为整合利用周边土地、人才扎堆、科技高端、资本富集、原料充分、能源充足,以及能够满足6.5万人口消费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村庄,主要源于基于人才科技和市场联通实现了各类要素资源聚集整合、优化配置、融合创新,为基于村联城的城乡关系融合提供了基础支撑。产业链增值与分配提高要素资源集配与融创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具有趋利性,其配置方式决定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花园村之所以能够聚集整合村域外部的大量要素资源,主要原因在于其在追高求远、图强融创的精神指引下,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为载体,积淀形成了一套能够基于人才开发与科技创新有效配置要素资源、开展融合创新、实现产业链增值的机理机制、组织模式和方式方法。并且,基于产业链增值既能够通过产业链环节利益分配为要素资源的供给者提供更多的回报,还能够通过公共组织支配集体财富为创新创业的个私主体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形成要素集配与转化、增值与分配、贡献与依存的良性循环。
市场联通赋予花园村产业、消费与业态等城市功能。市场既包括产业产品市场、消费业态市场,也包括土地、人才、科技、原料、能源等要素资源市场。在花园村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在村域范围内主要涉及消费业态市场和要素资源市场,并且作为关键变量对产业经济现代化和消费业态城市化起着重要的传导和调节作用。花园村围绕产业发展形成了无形的要素资源市场,通过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庄的土地资源使其得到高效利用,通过集配产业发展所需原材料和能源保障产业生产经营,通过集配城市的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高等级要素资源使产业提质升级;与此同时,围绕消费业态衍生打造有形市场,为花园人提供日常消费、耐用品消费和高品质消费,赋予花园村城市的功能,同时把交易形成的价值和财富留在村内。
(三)村市城双向螺旋演升建设村域小城市
花园村以人才科技村联城为主线实现融创图强,出发点是基于追高求远做到城市强(村域小城市)和教育强,落脚点是基于自信追梦达到乡村强与文化强,过程中依托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集配人才科技助力“村融城+村市城”,基于现代化产业链群创新推广要素集配模式促进“村镇城+村市城”,形成以村市城为界面实现文明美康和融创图强的双向螺旋演化路径,促进花园村村域小城市人口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提质优化人才科技集配助力“村融城+村市城”。花园村通过高人引路和强人带头激活了个私主体发展产业经济和消费业态,依托公共组织投资基础设施和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基于同和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之丰厚的薪酬待遇、创新创业机会和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群关系,对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聚集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高等级的人才聚集带来了智力成果,又通过生产智力成果推进了科技创新,实现了人才科技主导的土地、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聚集与优化配置。如此,既弥补了花园村科技力量与创新成果不足的短板,又主动将城市以经济主导的关系治理引入花园村,通过创新生产关系进一步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基于“村融城+村市城”实现了城与乡的深度交融。
现代化产业链群创新推广要素集配模式促进“村镇城+村市城”。人才科技作为花园村生产力持续提升和生产关系创新变革的关键因素,推动了多个要素市场的联动及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创新,促进企业集群向产业链群、链族、圈网升级,实现了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此时,花园人拥有了更为高效的要素集配模式和组织治理方式,各类投入经过资本的转化实现融合创新增值,并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花园村以基础设施和现代产业联动南马镇和横店镇,实现园区、社区、景区、校区、城区等多区一体,既能够基于人口集中与功能集成强化教育服务和文化文明,又能够通过推广人才科技主导的要素集配模式,在更大范围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发挥先化带动后化、先富带动后富、先兴带动后兴、先创带动后创、先智带动后智的作用,进一步实现要素集约与产业集聚,推动花园村村域小城市建设。
二、产业链群现代化融创图强
花园村产业发展具有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属性和特征。花园人统筹整合土地、人力、资金、政策等多种资源,依靠人才牵引和科技支撑提高生产力水平,利用人本、资本、智本、信本等多本生态转化增值,打造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大树”、现代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森林”的产业生态。基于流链网汇聚、分统融协同形成了以花园集团为区域龙首、多个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群,实现了规模结构提质的现代化、资本财富增值的现代化、效益效率促进的现代化。基于“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的时空演化,花园村集核心、中心、芯心三心一体,先化带动后化,通过在区域内外推广“花园+”模式形成了产业链群的龙族效应、集群效应、链网效应和圈层效应。(一)经济规模由极小变极大,集团实力由极弱变极强
改革开放以来,花园村以产业立村、以产业强村、以产业名村,创造了举国闻名的产业经济现代化奇迹。1978年,花园村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贫穷落后小山村,到2020年已发展成拥有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军民融合与新动能、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六大产业的全国经济强村。1.经济规模由极小变极大
花园村的营业收入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610亿元。
营业收入增长实现了四次重大突破。2004年超过10亿元,2011年超100亿元,2014年超300亿元,2020年超600亿元。据《花园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显示,营业收入争取在“十四五”期末达到800亿元。
经济发展呈阶跃式、持续性增长。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存在三次爆发式增长:第一次是1980-1982年期间,经济规模总量虽小但增长率超高,198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一度高于200%;第二次是2004-2006年期间,营业收入年度增长率均高于50%;第三次是2010-2013年期间,在上百亿的经济体量上,除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低于50%外,其他三年均高于50%。可见,花园村的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先快几年、随后稳几年、再快几年的周期循环特征,如图2-8所示。
图2-8 1978-2020年花园村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变动图
2.集团实力由极弱变极强
花园集团从1981年创办蜡烛厂和服装厂开始,1993年成立浙江省首家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村级实业公司——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1995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经过40年的创业创新,花园集团已经成为国家级企业集团,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配套并带动花园村经济的发展格局,目前拥有50多家全资和控股公司。2020年,花园集团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04位、2020浙商全国500强第68位、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65位、2020浙江省百强企业第60位、2020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第39位、2020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第44位、2020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第86位、2020浙江民营企业就业100强第59位、2020浙江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第80位,还荣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强、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等权威榜单,曾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突出贡献企业”、“全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贡献奖”、“全省百家转型升级引领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
花园集团营业收入、总资产、净资产和利税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集团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随后仅用时四年就翻一番,在2017年超过200亿元。2020年,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是2013年110亿元的2.92倍;利税总额13亿元,是2013年7.52亿元的1.73倍;总资产266亿元、净资产135亿元,分别是2013年74.05亿元、36.19亿元的3.57倍、3.73倍。2013-2020年,花园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势如图2-9所示。
图2-9 2013-2020年花园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势图
花园集团具有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和运营、管理服务能力。2013-2020年间,总资产周转率除2016年为0.99以外,其他年份均大于1,远远高于对一般企业设置的总资产周转率标准值0.8。这充分说明花园总资产的周转快,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强,市场需求把握及销售能力强,在资本运作、生产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二)市场开拓与原料保障,工贸商服融合构建流链网
销售市场与原料处于产业链的两端,关系到产业链的价值来源与价值实现两大环节。花园村人口少、资源贫瘠,不具备丝棉、木材、矿产、能源等资源禀赋,发展乡村工业既缺乏本地市场,亦不能保障原料、能源供给。在这样的背景下,邵钦祥凭借其破局思维带领大家在全国闯市场、跑渠道,锁定一系列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从区外快速组织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并逐步倾向于高科技含量和高质量水平定位开始创业创新,大幅度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花园村用市场营销拉动工贸企业发展,建立起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通过培育企业集群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与同行竞争中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花园村以工贸企业集群为基础,通过发展集团经济搭建平台、孵化集体经济、提质集群经济,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信任、自信、信用、诚信、资信的水平,充分保障了服装、红木家具、维生素D3、铜材等行业的原料供给,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和销售成本,并将销售市场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过程中,花园村积累了大量的公共财富,并由集体代持投资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生态服务。花园村搭平台、建舞台,基于工贸商服等多种业态的融合、多信生态的构建、服务结构的优化,吸引越来越多的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人才流汇聚,基于创新、创业、创服、创意、创客持续做强名品和名牌,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链、现代新兴产业链、传统优势产业链延伸和网络拓展。
(三)人才牵引与科技支撑,区域龙首服务打造龙族群
小花园时期以工商贸服等业态为载体的企业集群,因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链条短,相应产业链大多为快链和短链。在产业链融合创新过程中,人才和科技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通过人本、资本、智本、信本等多本转化促进产业链增值,尤其是对产业链“两头在外”的花园村更是如此。花园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过程中,通过给予高额薪酬、营造创业条件、提供优质管理服务,吸引了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工匠能人聚集,通过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亚洲领先乃至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并将之落地转化应用。高智人才的思想理念和智慧方案、智果生产及转化应用为花园村产业经济赋能,将维生素D3、铜铂、波纹管等产品主导的产业链做成了高链,将红木家具主导的产业链做成了涵盖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红木家具设计、生产、销售所有环节的长链,培育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花园村追高、求远、图强的目标实现。
在人才牵引和科技支撑下,花园村以花园集团作为带动村域经济发展的龙首,分别在高新技术、红木家具、生物医药、建筑材料等领域成立公司,这些公司作为产业链龙头带动不同行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和个私主体发展,同时拉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演化升级,基于产业链环节分工、统筹、融合形成“龙首+龙族+链群”发展模式。花园集团实质上是若干龙头企业的联合体,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平台,在智库策划形成的服务方案指导下,基于专业化人才与科技支撑为中小企业和个私主体提供专业服务,增加他们对接客户与市场的机会,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和个私主体聚集和成长,共创“龙首+龙族+链群”的价值空间。
(四)价值驱动与生产提质,先化带动后化衍生圈层心
纵观花园村40余年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具有以融合创新图强支撑价值驱动、以现代方式方法支撑生产提质、以高效治理体系支撑管理服务的典型特征。基于人才牵引、科技支撑、村市城空间演化,花园村产业经济实现了从人工畜力到机械化和自动化、高新化和标准化、国际化和品牌化、龙族化和链网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演进,创造了具有多维一体的、对立统一的产业经济现代化巨变之奇。花园村以其核心、中心、芯心三心一体,通过先化带动后化实现了花园村对周边区域乃至区外村庄的联动,形成了多化的差异起步、过程协同、最终一体,基于产业的龙族链群效应衍生出了圈层链网效应。小花园村筑城,主要是依托企业集群开放边界,将原料和市场主导的村域外部价值引入提升内部价值,使村民在家门口获得就业创业机会,打造了以人为本党建引领的现代高效治理体系,形成了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大花园前期村融城,通过一村并九村盘活土地和人力资源,依托花园集团带动高新技术、红木家具等产业链融合创新增值,构建了以信为本价值维系的高效组织管理体系,又将花园村打造成了区域的服务/展贸中心。大花园后期村镇城,再次一村并九村,通过统筹整合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联动南马镇、横店镇实现产城村园联动融合发展,形成以城乡资本与价值交换空间的模式,进一步将花园村打造成了区域的文化/文明中心。泛花园村市城,以智为本基于多流、多链、多网的平台贯通形成高质高速的网联体系,基于衍生的智能/智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推进“花园+”模式向及区外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村庄推广,带动更多村庄产业实现现代化,形成产业链发展的圈层效应。
三、消费业态城市化融创图强
花园村消费业态城市化的演化过程与“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的时空演化同步。2006年,当时的消费场所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老花园人的多元化消费需要成为花园村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花园人在先造市后筑场、市与场共生迭代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下开始实施“村筑城+村市城”,将开设花园集市和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作为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此基础上,花园人规划了市场群、专业街、消费圈等,开启了“村融城+村市城”,通过为创业者搭平台建舞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到花园村,通过业态植入衍生与融合创造形成了消费业态集群。花园村正在结合村域小城市建设,基于科学的管理服务探索“村镇城+村市城”,“核心+中心+芯心”一体、“景区+社区+园区+校区+城区”联动实现消费业态的融合创新,做强消费业态的经济实力。(一)消费能力由极低到极高,消费业态由极缺到极丰
解放以前,花园村没有一个杂货店,生活必需用品须赶到南马集市去买。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花园村才出现了第一家小吃店。目前,花园村已经从昔日消费业态颇为贫瘠的贫穷小山村,一举发展成为南马镇的商业中心,市场群、专业街、消费圈遍布整个村庄。1.消费能力由极低到极高
花园村通过发展产业经济、带动消费经济、衍生业态经济,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创造了脱贫致富奇迹,为提高消费质量、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提供了财力支撑。1978-2020年花园村人均年收入及增长率见表2-2、图2-10。
表2-2 1978-2020年花园村人均收入情况
单位:元
年份 | 人均收入 | 增长率 | 年份 | 人均收入 | 增长率 | 年份 | 人均收入 | 增长率 |
1978 | 87 | —— | 1993 | 7384 | 13.10% | 2008 | 27600 | 24.89% |
1979 | 107 | 22.99% | 1994 | 8291 | 12.28% | 2009 | 36200 | 31.16% |
1980 | 235 | 119.63% | 1995 | 9123 | 10.03% | 2010 | 51600 | 42.54% |
1981 | 377 | 60.43% | 1996 | 10047 | 10.13% | 2011 | 68000 | 31.78% |
1982 | 482 | 27.85% | 1997 | 11035 | 9.83% | 2012 | 82000 | 20.59% |
1983 | 628 | 30.29% | 1998 | 12192 | 10.48% | 2013 | 120000 | 46.34% |
1984 | 754 | 20.06% | 1999 | 13148 | 7.84% | 2014 | 140000 | 16.67% |
1985 | 831 | 10.21% | 2000 | 14020 | 6.63% | 2015 | 150000 | 7.14% |
1986 | 1218 | 46.57% | 2001 | 15000 | 6.99% | 2016 | 160000 | 6.67% |
1987 | 2103 | 72.66% | 2002 | 17260 | 15.07% | 2017 | 120000 | -25.00% |
1988 | 2900 | 37.90% | 2003 | 19579 | 13.44% | 2018 | 126000 | 5.00% |
1989 | 3826 | 31.93% | 2004 | 20000 | 2.15% | 2019 | 135000 | 7.14% |
1990 | 4785 | 25.07% | 2005 | 16520 | -17.40% | 2020 | 142000 | 5.19% |
1991 | 5652 | 18.12% | 2006 | 19260 | 16.59% | |||
1992 | 6529 | 15.52% | 2007 | 22100 | 14.75% |
人均年收入存在两次回落再调整提升。由于两次并村人口总量增长,2005年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2万元回落至1.65万元,2017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16万元回落至12万元,随后又实现连续增长,2020年花园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4.2万元,是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万元的8.30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万元的3.24倍,实现了村民比市民富。
人均年收入存在三个超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1984年、1986年-1990年、2008年-2013年,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均超过20%。前两个阶段正处于花园村能人带头创业初期,创办了蜡烛厂、服装厂、砖瓦厂、甜菊糖苷厂等,人口总数及人均收入基数较小,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了不足100元到5000元的跨越。第三个阶段处于花园村大投入大发展战略显得显著成效,人均收入随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实现了2万元至10万元的跨越。
2.消费业态由极缺到极丰
20世纪90年代初,花园村村民在村内的日常消费还仅限于村内几家饮食店、买肉不出村,日常生活消费的基本需求还不能满足。2000年前后,花园村工业化加快了其城镇化建设进程,花园集团开始兴办宾馆、饭店、商场、物资公司等服务业,使不足500人口的小村庄发展到了拥有5000多外来人口、大小26家饭店和商店的小城镇。2006年,花园集市开市,满足了村民对服装、针织、百货、粮食、蔬菜、禽蛋等日常消费品交易的需求。
目前,花园村的农副产品经营、百货家电、服装鞋帽、住宿餐饮、五金建材、物流仓储等经常性消费相关业态繁荣发展,住宅租赁销售、经营性房产出租转让、汽车展贸交易等耐用品消费相关业态不断拓展,就连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智慧场景体验等高品质消费相关业态,也在需求挖掘过程中陆续植入或者在相关产业融合中不断衍生和创造。消费业态经济的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寻觅商机,在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的同时,也基本满足了6.5万多新老花园人对日常性消费、耐用品消费和高品质消费的需求。
(二)造市筑场与强化供求,人口集中引动多元市场需求
人口在城市集中居住是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花园村第一次一村并九村筑新城,依托工商贸服等企业集群吸引外来人口就业,使花园村从500人口的小村庄发展到了拥有3万多外来人口的小城镇,通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但花园村此时的消费场所已完全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老花园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要。为破解上述矛盾,邵钦祥以“村筑城+村市城”前瞻的思想理念和有效的破局思维指导,开始在花园村大造特造“市”,把村域范围内的供求关系做起来,而后通过提供相对固定、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高的交易场所持续筑“场”。花园村于2006年2月开始开设集市(每逢农历三、八日为花园集市日),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四月十八、七月二十八以及十二月初八举办四次物资交流会),不仅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花园人的日常需求,更重要的是吸引花园村及周边村民从事商业活动,基于市场人气快速激活与大幅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户和消费者向花园村聚集。同时,花园村还凭借开展赠送消费券活动、有奖销售活动,不仅聚集了市场人气,更重要的是使商户有了“创业在花园、致富在花园、消费在花园”的意识。
由此,花园人和周边人口的日常需求及各类经营商户提供的供给通过“市”聚集到花园,并通过村落实到“场”这一载体上;交易场所作为“场”,其类型增加、功能多元、设施完备、空间拓展,并且随智能智慧经济发展向虚拟场所拓展,持续进一步提升了“市”的供求能力、能量和能级,加快了村市城在空间上的演化。
(三)植入衍生与融合创造,搭平台建舞台形成业态集群
在先造市后筑场、市与场共生迭代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下,花园村秉持主动融入城市的发展理念,开始就规划了市场群、专业街、消费圈,通过为创业者搭平台建舞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花园村寻觅商机,不仅植入并衍生了经常性、耐用品等消费业态,而且通过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形成了文旅、农创、教育、疗养等业态,形成了消费业态集群,实现了从“村筑城+村市城”向“村融城+村市城”的演化。花园村的人口快速聚集、村民收入增加提高了整体支付能力,使得日常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消费品类增加、质量水平提高。花园村通过陆续打造粮油商贸城、建材多条街、服装一条街、饮食一条街、花园商业中心等交易场所,促进花园村的日常用品消费空间由以集市为载体,向规划设立的第三产业服务区不断衍生和拓展,加快了消费业态集群的衍生和消费圈的完善,满足了当今6.5万多新老花园人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由“市”与“场”相互促进、匹配融合、不断迭代形成的消费业态集群,吸引大量花园村人及外来人员在服务领域创业和就业,将全国的乃至世界的日常消费商品、耐用消费品和高品质消费品及服务搬到花园村来销售,将城市所具有的经济活力赋予了花园村,增加人花园人创新创业与对外合作交流的机会,使花园人走上了从“主动村融城”到“互动村融城”的城市化道路。
(四)管理优质与服务增效,内聚外联促进多区融创图强
在村筑城、村融城、村镇城的村市城时空演化过程中,花园村既发扬传统乡村治理优势,又吸收现代城市管理服务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管理服务现代化推动消费业态城市化的特色道路。花园村以村务、政务、商务的管理服务现代化作为投资推动、业态驱动、消费拉动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支撑保障,以景区、社区、园区、校区、城区为载体向内汇聚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依托花园集团向外拓展实现要素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市场的联动,基于“多区”的迭加联动和村内村外的价值联通,实现经常性消费业态、耐用品消费业态、高品质消费业态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周期的业态融合创新,达到消费业态市场规模拓展、结构调优、品质升级的目的,增强消费业态经济发展实力。2020年4月,花园村成为浙江省前四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中首个上榜的村级试点,标志着小城市培育开始由中心镇向经济强村扩容。目前,花园村作为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服务/展贸中心、文化/文明中心,无论人口规模,产业经济、消费经济、业态经济的总量和结构,还是社会发展水平,已然形成了建设村域小城市的基础实力和先发优势。随着以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的花园村培育村域小城市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基于景区、社区、园区、校区、城区等多区联动的“村镇城+村市城”模式将成为城市化的主导模式,消费经济与业态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内在扩张冲动。这对花园村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依托“智慧花园”这一管理服务平台贯通形成高质高速的网联体系,进一步承担起区域智能/智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破解村级管理体制和发展空间有限对消费业态做大做强的约束。
四、智能智慧全景化融创图强
图2-11 花园村的多化结构及生命生态的逻辑框架
(一)“信息化+现代化”融创,核心引导加快城市化集聚化
花园村的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融合发展的过程。在以村两委为核心的方向引导、资金补贴支持、培训服务助力下,2001年花园村成为金华市首个“信息化示范村”,每百户家庭的电话普及率达到130.6%、电脑普及率达到48%,花园网站建设并投入运营,村民上网已成为一种习惯。花园村的信息化建设,为个私主体和村办企业了解国内外原料和设备、甄别合作伙伴、发布供求信息、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缩短交易时间、节省沟通成本、提高要素质量和投入转化效率,加快了产业经济现代化进程。信息化与现代化融合使花园村初步形成了产业经济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强化了工商贸服等产业在生产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了思想价值、知识价值、信息价值。不仅激发了花园村个私主体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和效率,而且通过营造更多的商机吸引更多村外创新创业主体向花园村聚集,促使工商贸服等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的产业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环节完备的产业更新换代和提质升级,促进了花园村产业的规模拓展、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加快了人口集中、要素集成、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有力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二)“智能化+标准化”融创,中心联动推进网络化区域化
随着工商贸服主导的传统优势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新兴产业的转型,花园村实施了信息化向智能化、数字化跨越的全新战略,突出体现为集成运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以高标准改造和创新工艺设备、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实现了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效率提高和企业效益攀升。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推广,花园村组织各行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也越来越广泛。花园村开始在某些领域参与制定和使用标准,通过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在产业链环节上保证上下游的匹配集成,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花园村作为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服务/展贸中心、智能/智慧中心、文化/文明中心,在花园集团这一龙头带动下,基于智能化与标准化的融合创新积极开展“花园+”模式的展示、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周边更多村庄实现产业经济的现代化。随着维生素D3、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链族、链群向村域外部空间拓展,以及村域外部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的联动构建外部网络,实现产业经济的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形成封闭边界赋能减熵增效、开放边界创新发展增值的良性循环。
(三)“智慧化+品牌化”融创,芯心迭代驱动科技化国际化
小花园实施信息化、大花园推进智能化为泛花园智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泛花园加强智慧化与品牌化的融合创新,将基于科技芯心、生物芯心、文明芯心的迭代驱动产业经济科技化和花园品牌国际化。智慧花园全景化实现多维空间的深度融合。花园村集体积极学习华为利用现代信息、数字数据、智能智慧创新创业的精神,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乡村和智慧园区等先进模式,以智谋局、智把位、智统筹、智建序的大智慧,重点推进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花园建设。以村镇市城和村社市城为载体加快推进花园智慧化,需要以智慧花园项目和智能智慧工程系统建设为抓手,支持“智慧村镇、智慧田野、智慧农园、智慧农旅、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居家、智慧社区、智慧工厂、智慧生命线”全景化建设,进而实现真实物理空间、数字信息空间和人类社会空间的深度融合与实时交互。
智慧化与品牌化的融合创新实现价值增值。将智慧化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关系治理渗透于花园人的品牌、花园集团的品牌、花园村的品牌培育与宣传中,与美丽花园结合打造生物芯心,聚焦产业族群强化科技芯心,围绕人本、人心、人发做强文明芯心。三芯迭代创构智能智慧全景化模式,发展区域性数字数据、智能智慧和知识信息的各类新场景,拓展影视文旅、健康医养、教育研学等多种新业态,基于多重场景下卖场景、卖体验、卖内容、卖服务的不同组合、结合、融合实现价值增值。
输出智慧方案提升软实力促进品牌国际化。以花园村名村模式数字数据支持云平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门服务产品,为名村模式解码、编码创设和复制、拷贝和推广提供服务,推动全国名村先进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以及路径模式、组织治理、体制机制等创新的成果转化,输出带化、带富、带兴、带创、带智的智慧方案,联动全国名村赋能全国乡村振兴。依托高质高速网联体系,运用场景营销、体验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营销等多种手段,以更快速度、更大范围、更加高效地传播以村市城为时空演化载体的城乡融合过程中的人文差异、自然差异和区域差异,面向全国和世界输出“花园+”模式,使花园村的软系统与承接地的硬支撑相结合提升软实力,激发智慧花园不同板块的流链网经济,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提升花园村的产业链族效应、集群效应、链网效应、圈层效应,促进花园品牌国际化,实现花园村的再次腾飞。
第四节 融创突破
本节秉承“逻辑智慧+”团队激活积淀、聚合关联、衍生溢出、创造涌现的核心思想,以“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为时空演化载体,围绕花园村产业经济现代化、消费业态城市化、智能智慧全景化、共同富裕时代化、文明融治生态化,体系化分析花园村现代化的驱动因素和机理机制,创新性解码花园村现代化的多维驱动,跨时空推演花园村现代化的路径效果,大格局创设花园村现代化的心本智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研究中国乡村振兴和区域现代化和的方法论体系。一、体系化分析花园村现代化的机理机制
图2-12 花园村发展机理的逻辑架构图
(一)外源驱动与内生因素的共同作用
驱动花园村现代化进程的首先是属于市场范畴主导的动力。花园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带头人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把握市场需求“抓空档”、基于项目投资“短平快”、基于产业转型“抓高新”,走上了工贸商科产业发展道路。其次,是改革开放范畴主导的动力。花园村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人口、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红利,基于长期累积形成的思想智慧改变了生产方式,从刚开始创业时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转化,进而向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第三,是环境巨变范畴主导的动力,花园人在应对环境巨变培育了逆生长机制,平稳度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银行对民营企业收紧贷款、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通过长期积淀形成了精神哲学,改变了花园人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满足花园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联合体-共同体-综合体的一体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花园村以两次并村形成的村域空间为基础,在“村筑城+村市城”“村融城+村市城”“村镇城+村市城”的时空演化过程中,推动构建行本主导的共富发展的联合体、资本主导的高质循环的共同体、智本主导的智服增值的综合体,践行着先富带动后富、先创带动后创、先兴带动后兴、先化带动后化、先智带动后智的道路。(三)市场主导与集中决策的生动实践
花园村在现代化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跨区域、跨产业配置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和优势;又更好的发挥了村集体和花园集团集中决策作用,在关乎花园村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战略制定、重大决定实施、重要科技创新、重要工程建设、重要项目落实、重大活动举行过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贯穿始终。二、创新性解码花园村现代化的多维驱动
花园村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面对市场需求、环境变化以及外部竞争的威胁挑战,既需要基于“劳才人”形成有思想理念、有组织治理、有方式方法的胜任力,也需要基于“治智慧”强化智力资本,基于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信任信用提升,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政策资本等融合实现软系统与硬支撑的结合,在促进产业经济、消费经济、业态经济在融合创新增值中实现高质高效发展。花园村巨变的本质关系模型如图2-13所示。图2-13 花园村巨变的本质关系模型
(一)体制改革为花园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要通过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企业不能跨地域、跨组织管理界限去配置资源,从而导致在有限的时空里资源严重不足,限制了企业发展潜力的发挥;农民也不能从事个私经济,仅靠生产大队的集体劳动得到有限的产出,无法摆脱贫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些敢闯敢试的农村带头人开始创业,逐渐形成了个私经济、集体经济、集团经济等多种工商经济。因此,花园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红木家具产业并不是必然在农村发展的,而是因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材料、劳动力和产品等的市场供求关系对带头人创业创新、新业态衍生起了主导作用。基于市场供求的思维方式又促进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发展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了农村现代化。(二)人力资本体系构建驱动花园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生产大队或者工业企业班组构建是来自自上而下的计划力量,耳熟能详的大都是生产标兵、质量标兵、安全标兵等业务榜样,基于本体论配置的劳动者只有有限卓越,没有跨越和超越。改革开放以后,企业的组织治理制度是基于市场需求自下而上形成的,大多构建了由核心、重要、骨干三种角色,发挥领军、拔尖、带头三种作用的人力资本体系。在小花园、大花园、泛花园演化过程中,人才管理开发服务体系从不健全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通过用好人与吸引人、尊重人与留住人、服务人与发展人、培养人与造就人,实现了教育的人力资本、迁徙的人力资本、健康的人力资本的协同提升,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花园村在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带头人形成过程中,调动了人的内在文化素质形成的知识性、科学性、先进性,将三种内在属性与外在的科技创新、科学管理、组织治理等结合,并且在一定时间空间高度集聚,形成有思想理念、有组织治理、有方式方法的超高胜任力,成功应对了2008年金融危机、2017-2018年银行对民营企业收紧贷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环境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资本行本智本融合加速花园村现代化
花园村在现代化过程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益于资本、行本、智本三者在企业、业态、产业发展过程中高度融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任何经济体的发展,不仅依靠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政策资本、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支撑来;还需要知识型人才、技能型和智力型人才基于先进思想和深度思考,在生产经营中产出智力成果、形成智果价值、沉积智果资本;与此同时,相关人才基于行为动力、行为能力产生行为,基于行为成果创造行为价值、积淀行为资本,并且作为中介实现资本与智本的相互转化和融合互补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本研究提出的资本、行本、智本三者关系,大大丰富了资本研究的多样性、独立性、结构性,形成了多维的、对立统一的、复杂演化的一体。三、跨时空推演花园村现代化的路径效果
运用泛演化逻辑及理论,基于花园村现代化发展中方式方法的积淀、聚集、衍生、创造、创新、溢出,解读小花园核心孵化、大花园中心加速、泛花园芯心放大的机理,研究现代花园加强服务的融合增值能力、创新的创造创业能力、影响的资本价值能力的机制及效果。如图2-14所示花园村现代化演化路径及效果的双拥抱模型。(一)基于方式方法衍生的现代体系和现代文明
在花园村现代化过程中,方式方法的决策选择日益科学化、研究创造持续多样化、运用管理愈发精细化。方式方法体系在小花园依托统一的党建领导核心孵化建构,实现了节约节本效应、质量竞争效应、品牌效应,以增强创造力为主,兼有影响力。方式方法体系在大花园依托多元的组织队伍中心加速完善,借助中心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进行推广,以放大影响力为主,兼有创新力。方式方法体系在泛花园依托智慧的治理服务芯心优化升级,以提升服务力为主,兼有影响力和创新力,形成能力与功能、资本与价值的良性循环。花园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方式方法、标准流程、行为规范等,均是花园村现代化的副产品,是现代文明。经过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所积淀下来的用于开发市场需求、诱导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思维方式,用于顺应改革开放、追求探索、创业创新的思想智慧,用于应用环境巨变形成逆生长机制的精神哲学,均对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经济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共生迭代与演化
图2-15 花园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逻辑分析模型
在基于村市城的空间演化过程中,花园村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一是基于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人口集中扩大了使经济发展规模,包括基于市与场的共享空间拓展和支付能力提升的消费经济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主导的产业经济规模,基于消费经济和产业经济融合衍生形成的业态经济规模;二是基于集体、集团、集群等组织治理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三是基于区域内外组织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四是形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应对村域小城市建设挑战
从经济视角研究花园村现代化,要以时空经济为载体,基于产业经济、业态经济、消费经济的融合衍生创造现代服务业务、业态、产业,最终形成现代服务业。当前,城与乡、市与市的区别就在于,该区域是否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是否能够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因此,能否在村市城的空间演化过程中形成现代服务业,是花园村建设村域小城市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四、大格局创设花园村现代化的三心体系
图2-16 智解花园村的心本智321分析模型
(一)核心:以人为本党建引领的现代高效治理体系
大到全国和区域,小到城镇和村庄,都需要以安全和稳定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依靠党建引领构建现代高效治理体系,基于法治/自治、德治/善治、智治/融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党建引领实现五路、五富和九感。小花园的核心是以党心聚人心,以党建领导的组织引领带动大家,使大家既有财路和出路、又有退路和归路,实现脑袋、口袋、心态、生态、康泰的全面富,拥有基于组织的获得感、归属感、尊重感,基于事业的认同感、成就感、自豪感,基于社会的满足感、安全感、幸福感。随着花园村发展演化,核心要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民性、时代性,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多元化的人本结构演化支撑核心形成。以人文自然的人本为基础、党建引领的人本为导向、市场经济的人本为衍生的人本结构是花园村核心形成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市场得以放开放活,基于市场经济的人本持续释放,以邵钦祥为代表的农村带头人,他们的思想智慧、思维方式在体制机制改革、市场需求拓展和外部环境巨变中不断调整适应,进而主观能动的去开拓市场甚至扮演引领者角色。
关系治理提升经济社会系统的量力能。在三种人本和党建引领的综合作用下,花园村以劳才人为主线,以村市城和新集体为载体聚集人力资本、创造智力资本,基于法治/自治、德治/善治、智治/融治的交互构建现代高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创造力、服务力和影响力,进而向更高质量、更大能量、更强力量的经济社会系统演进。
(二)中心:以信为本价值维系的高能高效组织体系
在基于村筑城、村融城、村镇城的村社城空间演化过程中,基于核心支配和管控中心,由中心产生追高求远的功效,其关键在于构建以信为本价值维系的基于多个中心的高能高效组织体系,充分体现花园村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道路自信。以信为本是价值维系的基础。以价值维系的人本首先是让人信服,才能聚集和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产经资本、智力资本。个体之间要建立基于契约的信任体系,只要契约范围足够大、时间足够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信任,而后提高信用,进而获得诚信,基于第三方信用和诚信评估就可以获得资信授权。只有基于不同等级的资信水平、不同类型的功能属性分得清,才能将某项功能进行分离作为价值维系的载体。
组织支撑要素资源聚集与辐射。花园村村筑城以及过程中要素资源的匹配、协同、融合、集成、统筹,需要以组织为载体,基于要素资源由疏散到集中,解决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等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村融城、村镇城的空间演化过程中基于区域中心的聚变、裂变和飞地建设,解决由集中到辐射的问题。在聚集与辐射过程中,搭建平台和舞台,基于劳才人为更多的个私主体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构建组织体系促进中心功效发挥。花园村作为中心的功能是不断衍生和演化的。小花园时期,花园村仅仅是区域的创新/经济中心,大花园时期除继续作为创新/经济中心外,又增加了区域的服务/展贸中心、文化/文明中心,泛花园时期再衍生出智能/智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基于5个中心构建以信为本价值维系的高能高效组织体系,既能基于分与竞做专业性全国性的短期中心,又能基于复合与综合做区域性的长期中心,通过降低成本、创造差异、目标集中,进一步提升花园村的创新力、服务力、影响力。
(三)芯心:以智为本平台贯通的高质高速网联体系
依靠思想、创新、智力、智能、智慧、智果、智本、智信等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泛花园时期,花园村将全面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智慧化,并且各个建设领域相互作用形成网络生命生态。因此,以智为本基于多流、多链、多网的平台贯通形成高质高速的网联体系是打造芯心的关键。以智为本是打造芯心的前提。随着小花园向大花园再向泛花园的发展演化,其发展的基本原则也必将会从以人为本主导、到以信为本主导、再向以智为本主导迭代演进。花园村的智涉及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具体体现以下40智:宏观层面的“智谋局、智把位、智统筹、智建序”、“智诊断、智解困、智疏通、智破题”“智发展、智生活、智生产、智文明”,中观层面的“智领导、智组织、智协调、智创造”“智引领、智带动、智转化、智辐射”“智平台、智族群、智链网、智圈层”“智界面、智接口、智中介、智媒介”,微观层面的“智集聚、智匹配、智集成、智融合” “智促进、智服务、智保障、智治理”“智方式、智方法、智流程、智工具”。
植入芯心带动区域发展增值。基于道法自然,与美丽花园结合打造生物芯心,支持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聚焦高新产业和红木家具集群,强化科技芯心,使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与数字数据结合、劳动工具智能化,支持花园产业经济发展。基于文化、教育、生活、生态等人的全面发展做强文明芯心,促进城乡文明文化增值。基于生物芯心、科技芯心、文明芯心打造融创芯心,与中心、核心基于流链网进行网联实现增值,共同带动区域集高融创智服。
构建网联体系强化三心四本五智。花园村打造四大芯心、构建高速高质网联体系,对生产思想所需的思维逻辑和创新逻辑的要求更高、更强,需要夯实知性、调动心性、利用智性,从而提高感性、理性和悟性,形成和转化更多更强的智力和智果。这样,花园村就能基于核心、中心和芯心三心迭代实现创新力更强、服务力更高、影响力更大,进而吸引更多知本、智本、资本、信本的汇聚,智力、智能、智慧、智本、智信的融合,使核心的势能、中心的动能、芯心的场能足够大,促使花园村向更高质量、更大能量、更强力量的经济社会系统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