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花园共富路
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村庄影响力课题组组长)
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张杨、李浩
多元主体参与的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摘 要:建设美丽乡村,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本文通过研究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面临的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村民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挑战,提出“集团主导”、多元参与、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多元、文娱活动多样等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 多元主体参与 花园村
2017年,中国乡村常住人口为5亿76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1.48%。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加快乡村的发展,改善乡村的环境,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管理水平。使得乡村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从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与生活幸福感。
一、相关概念
(一)“美丽乡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在“美丽中国”大背景下,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文化是美丽乡村的魂,物质精神双开花是美丽乡村的样子,村民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创造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的内涵所在。
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浙江省全面推广安吉经验。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建设美丽乡村。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指南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三大支柱。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物质财富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才能彻底改变农村面貌。
(二)多元主体参与
多元主义指事物的发展,到了一个很丰富的境界,有多种理想观点和主张,同时也有多种分歧意见的总称。多元主义的两位重要思想先驱是O.von吉尔克和F.M.梅特兰。他们认为,国家是多样性的社会团体之一,后多元主义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多元主体参与就是多个元素的参与,即多个主体互相合作,共同参与。意思就与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的各个组织、村民等都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美丽乡村建设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需要政府、村民、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让参与者得到回报,不断提升乡村环境与村民生活。
二、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研究
从2012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金华市开展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美化专项整治等工作,95%以上的村庄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98%以上村庄实施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一大批曾经“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了“水清、路平、灯明、村美”的美丽村庄。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金华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7年金华共有28个村被列入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特色精品村名单。
为了进一步了解村民在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与度等情况,课题组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48份,问卷有效率为95.38%。调查者基本情况:男性104人(41.94%),女性为144人(58.06%);年龄构成为:18—26岁共46人(18.55%),26—35岁共82人(33.06%);36—45岁共48人(19.35%),46—55岁34人(13.71%);56—65岁共26人(10.48%),65岁以上共12人(4.84%)。调研的对象构成较为合理,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
(一)乡村环境得到改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金华市的“三治”行动(治污水、治垃圾、治乱美化)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金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完成4000多个行政村,占规划保留行政村的95%。
在被访的村中,93.55%村民表示村里建立公共垃圾池、垃圾收集桶。95.16%村民表示家里的水源为自来水(深井水3.23%,溪水0.81%,其他0.81%)。在询问对村庄及周边环境是否满意时,有69.35%的村民表示满意(54.84%)或者是非常满意(14.52%),也有30.65%的村民表示不太满意,总体满意度较高。
(二)农民收入增加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经济得到有力的推进和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稳定。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金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96元。“美丽”产业成为乡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年,金华市新增乡村旅游综合体、精品民宿项目40多个,农家乐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8%。2017年,金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22元,同比增长9.3%。此次调查的村民中,月收入超过5000的,占比达到了41.13%(见图1)。
(三)重視乡村文化建设
在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金华也注重乡村文化建设,池塘、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金华市政府提出的美丽乡村“三个标配”。文化是美丽乡村的魂,文化礼堂具有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是助推乡村振兴以及和美乡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自2013年,浙江省启动文化礼堂建设以来,截止2017年,金华市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发展,共建成文化礼堂784家,共投入4.59亿元。文化礼堂是村民聚会聊天,观看表演、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礼堂的建设,极大的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此次受访村民有55.65%表示村里的文娱活动丰富(15.32%)或者较丰富(40.32%),也有部分村民表示业余生活的丰富度不够。
三、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美丽乡村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成功的,不少乡村在乡村面貌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却存在着村子空心化严重、经济发展不足、文化传承不够等问题。
(一)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结合存在的生态、产业、文化等,有的村边建边规划,有的村重复规划,而有些村则缺少规划。在调查对村里有无不满意之处时,如下图2所示,约有41.94的被访者表示村镇的规划不合理。此外,也有少数村民表示村中的卫生条件较差(5.65%)以及饮用水不达标(4.84%)。
(二)村民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有些村的村民参与度不够,村民存在“被参与”甚至是无参与的情况。这些村的做法往往是政府主导,通过设定目标,再层层落实。从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到实施,村民参与的程度很低,甚至只是形式上的参与;往往仅在村民代表大会这个环节参与和提出意见。本次受访村民中,有20.97%表示对美丽乡村建设不太清楚,有39.52%表示听说过,十分了解(15.32%)和比较了解(24.19%)的不超过一半。对于是否参加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种会议,有48.39%村民表示没有参加,几乎没参加相关会议的占20.97%,部分参加的为24.19%,全部参加的仅为6.45%(见图3)。
(三)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有些村在建设时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等层面,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引起重视。调查中村民最希望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卫生所、文化站等(见图4);村民希望建的其他基础设施有健身活动场所、污水处理所、公交站等(见图5)。
四、多元主体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以花园村为例
金华花园村是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2017年,花园村的营业收入达到了520.6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万元。花园村一直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花园村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并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时重视规划,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了建设目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其多元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值得学习和探讨。
(一)“集团主导”、多元参与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包括村民、村委、地方政府、开发规划组织或人员(如开发公司、设计师或村庄规划委员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意为各主体协同合作,共同参与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多元主体参与有不同的模式,如政府主导、村委主导、开发公司主导等。花园村则属于“集团主导”,花园村成立了花园集团,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任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花园集团下属多家企业,如东阳市花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2017年,花园集团的营业收入为230.63亿元。花园集团带动花园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花园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花园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集团主导,进行统一部署,由专业旅游规划公司进行相关设计;在改造规划的过程中,由村委负责管理,由村民配合和参与。集团、村委等都以村民利益优先,所以村民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多元主体形成了共同利益体,使得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良性发展。如花园村实施的红木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之一就是对花园村261间沿街商铺的800米红木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属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改造提升了花园的形象和美誉度,而且有利于推动传统红木产业。项目的实施改造由村民同意,并给予村民补贴,项目实施后,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增加了商机,店铺的租金也有所上涨,村民进一步获利。有的村庄在建设时则忽略村民的参与及利益,不利于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先行,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应当综合乡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整体安排,并且规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建设美丽乡村,既需要高起点、宽视野的规划,也需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明确镇村整体形象设计;各村要总结和提炼自身在环境、产业、村落方面的特色。
花园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全面的规划、合理的布局、不断的建设,做到了村中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中的生态绿化、环境美化。结合花园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全村被分成了不同的区域,有居住区、产业区、服务区、农业区等。村民居住区由原来的村改为小区,农房改造是花园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搬迁、拆建以及旧村改造等方式,花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大花园村。
(三)基础设施完善
教育、医疗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1976年到2016年的四十年间,共有91.6万所小学在中国消失。而其中消失的基本都是农村小学。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很多村民前往城镇居住发展的重要原因,花园村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花园村内交通通畅发达,生活饮用水统一消毒净化,学校、医院、商场等一应俱全。在花园村村民子女上学实行16年免费教育制,从幼儿园到高中学费全免,解决了村民教育的问题。医疗方面,花园村村中建有二甲医院;医保、养老等保障体系也比较健全,村民拥有醫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解决了村民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产业多元
此次受访的村民中,有64.51%的村民表示村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多或者较多(32.26%的表示不多,很少2.42%及几乎没有0.81%);人才回乡后没有合适的岗位也是不少村空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花园村的发展则与时俱进,不仅有当地传统产业如火腿食品、红木家具、建筑房产等,也涉及现代高科技产业如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电子科技等。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村民不用出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此外,对于回村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花园村也给予奖励,回村创业的博士生奖励达到5万元每年。各种优待政策吸引着人才回乡,参与到花园村的建设中,让花园村越建越美。
(五)文娱活动多样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为了村民的美好生活,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花园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努力打造先进花园文化,村里成立了多支娱乐健身队伍如舞龍队、秧歌队等,并经常性地举办文体活动。村里还组建了花园艺术团,经常为村民进行节目表演;村里每两年会举办一次大型体育运动会;每年春节都举办节目丰富的乡村晚会“村晚”。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村民能做到全体总动员,几乎人人都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多样、丰富的娱乐活动,让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五、总结
各个乡村有各自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等,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应选择适合自身的特点。按照各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性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等。不管是哪种模式,都需要政府、当地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是当地居民群众的乡村,当地居民参与显得尤为重要,花园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切实以村民利益出发,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为花园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客户,使美丽乡村建设和花园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花园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花园集团带领村民们30年努力的结果,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要以当地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盲目跟风,要量力而行,不能超出农村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结合实际借鉴其他存在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向群.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设计[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02).
[2]彭博,张雪旸,彭雄,姜中天.北京市村镇农宅传统风貌现状研究[J].城市住宅,2017(12).
[3]邱晓稳.建设美丽乡村,奏响振兴号角[J].中华建设,2018(02).
[4]吴志敏.既有村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提升改造的实践[J].建筑节能,2018(07).
[5]马跃峰.美丽乡村,看“颜值”更看“气质”[N].人民日报,2016—01—24.
[6]季丽琛.论集体劳动争议的现状及处理机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5.
[7]李宗云.中国多元参与式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8]王龙玉.市领导向市级老领导通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N].金华日报,2017—11—2.
[9]潘周清.美丽乡村创建,让大农村成了大花园[N].金华日报,2017—10—13.
[10]肖琳.文化礼堂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7(08).
[11]潜莎娅,黄杉,华晨.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美丽乡村更新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乐清市下山头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6(04).
[12]顾绍耕.坚持发展村级经济 建设幸福美丽家园——赴浙江东阳市考察报告[J].上海农村经济,2015(01).
[13]风帆,马云云.2014中国经济强村峰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N].宝鸡日报,2014—09—16.
[14]陈润羊.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04).
〔本文系金华市社科联一般课题“多元主体参与的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以花园村为例”(项目编号YB2018187)阶段性成果〕
(周鑫蓉,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