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花园共富路
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村庄影响力课题组组长)
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张杨、李浩
邵钦祥:美丽花园的缔造者
金光强 王江红
宽敞的马路,连片的别墅和高档多层住宅,影剧院、科技馆、游泳馆、图书馆、大型商场、四星级酒店等设施一应俱全……花园村是个村,但徜徉其间,却感觉这里更像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花园村隶属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以前是一个相对偏僻、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
沧海桑田的巨变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人——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里,他从一个蜡烛厂起家,把创办的花园集团发展成为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全村实现经营收入520.6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是40年前的1380倍。花园村也荣获“中国十大国际名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上百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
“农”字不等于只抓粮食
1979年,邵钦祥当选为花园大队大队长。那时,花园人是穷够了,穷怕了,一心想脱贫致富。1981年5月,邵钦祥便伙同二哥和老支书筹集1500元,在村祠堂里办起了蜡烛厂。说是工厂,其实仅仅是三个人加一台制蜡烛的小机器。没想到,仅六个月时间,工厂就赚了1500元。当年10月,邵钦祥等人又筹集几千元钱办起了高档服装厂。利润连年突破,第四年就达到了50万元。这对于贫穷的花园村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办厂能赚钱!”“办厂可致富!”这一铁的事实,让全村人的观念一新,激起全村村民要求入股办厂和自己动手办厂的热情。全村140多户,一下子办起了50多家户办联办企业。
以工富农的实践让邵钦祥悟出了一个道理:“农”字不等于只抓粮食,“村”字并不意味着圈定自己一辈子就刨这一片土地。他相继又创办了花园吹塑厂、花园洗衣厂等十多家企业。1991年,邵钦祥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花园工业公司。1993年,邵钦祥成立了浙江花园集团公司。从家族制、家长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迈出了第一步。
创新就要发展高科技产业
“花园集团必须实施高科技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铸造企业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赢来辉煌的明天!今后的发展,花园集团一定要上高科技项目。”早在1993年,花园集团总裁邵钦祥在多次出国考察后提出了这一响亮的口号。
高科技带来高回报,但也同时伴随着高风险。1996年,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的推介下,邵钦祥从十多个高科技项目中,挑中了维生素D3项目。从此,维生素D3项目历经艰辛,一步步走上了不平凡之路。如今,维生素D3产业已经成为花园集团的主导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高科技上市企业。花园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50家全资和控股公司、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配套的国家级企业集团。2017年,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0.63亿元。
建设大花园,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事业
2004年10月和2017年3月,花园村面临两次行政区调整。“并村先并心”,在邵钦祥为首的村党委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如今,新老花园人实现全面小康,并享有31项福利:老年人有高龄补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有创业基金,村民看病自费部分村里支付一半,村内开通免费公交车,村民实行上学16年免费教育制……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花园村建设成世界上最富有、最美丽的农村,让花园村民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农民!”邵钦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