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历代名人二十四节气诗章与《时间之书》

2021-12-22 10:10 快资讯 天下口碑数据库  主页 > 走全球 > 我的中国心 >

打印 放大 缩小

桂强芳“我的中国心万里行”主题行动见人民资讯http://www.cppc-bj.com/pl/thsp/zoubianquanqiu/2021/1212/3883.html
(天下口碑数据库插播导读)


乔惠民书:人类非遗代表作二十四节气与历代名人诗章



          
 陆游诗与立春     赵熙诗与雨水    陈三立诗与惊蛰


        
白居易诗与春分   苏东坡诗与清明  王世贞诗与谷雨


        
刘筠诗与立夏      邵定翁诗与小满       张子翼诗与忙种


        
韦应物诗与夏至     查慎行诗与小暑      范仲淹诗与大暑
 

        
杜甫诗与立秋     李锴诗与处暑      诗经与白露


        
乌尔恭阿诗与秋分   黄省曾诗与寒露      叶梦得诗与霜降


        
陈维崧诗与立冬    党怀英诗与小雪    李隆基诗与大雪


        
张华诗与冬至    乾隆诗与小寒    司马光诗与大寒

天下口碑注:
《人类非遗代表作二十四节气与历代名人诗章》
1)陆游诗与立春   
2) 赵熙诗与雨水   
3)陈三立诗与惊蛰
4)白居易诗与春分   
5)苏东坡诗与清明 
6)王世贞诗与谷雨
7)刘筠诗与立夏     
8)邵定翁诗与小满       
9)张子翼诗与忙种
10)韦应物诗与夏至     
11)查慎行诗与小暑     
12)范仲淹诗与大暑
13)杜甫诗与立秋     
14)李锴诗与处暑     
15)诗经与白露
16)乌尔恭阿诗与秋分   
17)黄省曾诗与寒露     
18)叶梦得诗与霜降
19)陈维崧诗与立冬   
20)党怀英诗与小雪   
21)李隆基诗与大雪
22)张华诗与冬至   
23)乾隆诗与小寒   
24)司马光诗与大寒
“走遍全球第一人”桂强芳、《世界旅游之最》丛书主编牛崇荣
与天下口碑诗林墨海记忆遗产名录课题组合作采集遴选古诗原作,
指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国土经济名片工作委员会首席评价员、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写,
由天下口碑数据库收藏并推介阅读。
桂强芳、牛崇荣以专家学者身份,应邀为天下口碑诗林墨海记忆遗产名录库及中外节庆库栏目特别顾问。



余世存著科普与文化背景读物】

一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时间之书》

   快资讯https://www.360kuai.com/pc/94b188b3bff574fa4?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点击 ► 播放,音乐响起,阅读开始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在叫好称快之余,你是否也开始反思,“节气”这个熟悉又陌生、古老又现代的词汇,已经有多久游离在我们的生活之外了呢?

对此,余世存老师这样说: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跟其他大多数中国的非遗文化如昆曲、京剧、宣纸制作技艺、珠算、剪纸等有所不同,节气是关于时间的文化。

 

 

一般的非遗文化多指一门古老学问、技艺,是“地方性知识”,即使仍传承下来,但也属于遗老遗少或说小众的。节气的不同在于,它在今天的生活中仍起作用。因此,节气不仅只是遗产,它也是“旧邦新命”的生活和文明模式

 

 

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人不仅日用而不知,而且很多人也淡忘了节气之于文明的本体意义。事实上,节气是鲜活的存在,它不是只属于“地方性知识”,不仅只与民众的生活世界有关,也跟全球的时间演变有关,跟文明有关,就是说,它跟所有人的时空感相关。

 

 

节气时间已经超越传统农耕生活,而进入到现代大都会生活,让人在节气时间中认识自我、获得安顿。处在一个远离自然(即天人相分)的现代世界,节气所蕴涵的天人相印相应思想、知识及其实践,极有利于校正现代性的异化和危难。

 

 

节气是中国人、北半球人进而人类文化中的时间花实。现代化以来的几代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我个人相信,从节气时间开始,中国对人类贡献的时间开始了。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余世存老师,在“节气”中走过四季光阴,品味时间之美。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天文学上说,这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的时空。“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太阳沿周天划过,到此之际算是有了决定性的转折。

 

 

春天的本质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发的职能必须有水,故立春之后,水行以雨水的节气方式呈现,为春天加持壮行。

 

 

惊蛰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打令枪一样。一枪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状态蛰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壮大。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中国人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北半球的很多人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的春天。

 

 

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

 

 

古代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说,民间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天雨谷粒,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

 

 

中国先民对夏的理解是一个空间意义,字的本义是“面向南方”。古人观念以南为生,以北为死;以南为阳,以北为阴;以南为前,以北为后。即正南方是中国人的基准方向。

 

 

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的意义。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

 

 

芒种节气催生了一种农民身份,麦客,即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

 

 

在东西方文明的历史上,夏至都是最早确定的时间或节气之一。对热的感受方面,东西方人是一致的,人们观察到,夏天热得狗都吐出了舌头,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

 

 

夏至之后的几十天,就被先民形象地称为“暑”。暑字,从日者声。日者,此时大地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日者,都是为太阳照耀的人。

 

 

大暑一般是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桑拿”天。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极为盛大。

 

 

“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云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即“出游迎秋”。

 

 

因为白露节气,有人以为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秋白是来源于白露,还是白露得名于秋之色白。

 

 

古典中国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意味着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寒露时节中,有一个节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在易经中是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又称“重阳”或者“重九”。

 

 

霜降日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的本义是终结,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会针线活儿的人在线两端都打上结,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后来借用,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小雪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天空中的降雨也变成了雪花。

 

 

人类在大雪面前变成了风雅之士,无数人的手和心灵感受过大雪。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

 

 

调时定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本领。立人身为尺度,立竿见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长的日子即是冬至

 

 

小寒是春天前的严寒,是黎明前的黑暗。它是艰难的,也是躁动不已的。欲望、力量、才华、正义在这里屯聚,终有喷薄而出的时候。

 

 

大寒的日子,天地间经历了漫长的封冻,有心人已经听见了震动的消息。无论天上的雷震、地震、社会动荡,都在释放大量能量的同时,给予时空新生的机会。

(配图:赵向前 老树)

首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著丨余世存

绘丨老树

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

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

时 间 之 美 不 舍 昼 夜

选题策划丨这儿有好书

图丨网络

编辑,整理丨修宏烨

END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或发邮件至xiuhy@xiron.net.cn

点击标题,直达阅读:

↑点它

谢谢关注

Hey Zher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丨艺窝疯核心成员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