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关注】郭明亮: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2020-06-06 17:47 新西部杂志下半月 (2019年07期)  主页 > 关注 > 第六产业 >

打印 放大 缩小

乔惠民书:六次产业融合发展         天下口碑插播


作者:郭明亮


【摘 要】 日本六次产业发展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启示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投入;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价值,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日本;六次产业发展;中国; 三产融合发展;启示

一、农村三产融合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三产融合,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此指导下,基于各地資源禀赋的三产融合实践蓬勃开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央再次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由此可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深度发展与全面实施乡村战略息息相关,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即生活富裕,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国外对产业融合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产业融合概念就开始出现。从技术角度看,产业融合是指同一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推广和扩散,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从产业角度看,产业融合是指产业链不断延伸从而导致产业边界消失或模糊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农村领域三产融合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属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教授在 1996 年提出的农业“六次产业”的概念,因为一二三无论是相加或相乘都等于六,故叫“六次产业”,但实际上日本的六次产业更加强调的是三次产业之间的乘数效应。即通过构建完整产业价值链,鼓励农户在发展好一产的基础上不断向二三产业进行延伸,从而实现六次产业的溢出效应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国内对三产融合的系统性研究起步稍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赵海(2015年)认为,三产融合即农业各类组织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使农产品的产、加、销融为一体的产业形态。延边大学农学院教授崔振东认为,三产融合在我国发展缓慢,关键在于农村社会内生力量不足,受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限制,应加大城乡资源要素流动,通过外部植入型经营主体来带动本地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叶兴庆认为,三产融合关键在于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条延伸关键在于创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避免使农民利益边缘化。国家前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认为,三产融合应把握当前产业变革和科技发展趋势,把互联网和文化创意元素融入其中,丰富其内涵。

二、日本六次产业的主要做法

21世纪之后,为改善农业、农村衰败景象,2008年日本民主党在其内阁会议中提出了《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第六产业”首次出现在了政府政策施政大纲中。在各方努力协作下,农业迅速由第一产业变为综合性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内涵不断丰富、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跨越式、可持续不断发展。总结其经验做法,主要包括:

1、重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为促进“六次产业”良性发展,日本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纲要性文件,如《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农工商合作促进法》、《农业六次产业化》等等,从各个方面为“六次产业”发展进行了详尽规划,涉及农产品附加值、农工商业合作、饮食文化、生物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化战略等,通过部门力量整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推进机制和保障体系,不仅与政府前期推行的城乡区域一体发展一脉相承,而且为“六次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提供了详尽指导和法律法规。

2、重视打造“地产地消”农产品流通模式

“地产地消”,简单说即本地或邻近生产的农产品尽可能优先由本地消费者进行消费。通过“地产地消”,可大幅节约中间运输成本、确保农产品新鲜、安全,具有成本节约、市场信息完备、农产品质量可靠等特点。“地产地消”非常重视本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其类型多样,包括旅游观光促销型、公立机关供给型以及产地集聚批发型等等。在“地产地消”流通体系中,主要为直销模式,即 “生产者—直销所—消费者”模式,其中直销所作为中介和桥梁,发挥了重要作用,直销所的开办权和选址权归地方政府所有,作为聚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主要交易地点,直销所的经营主体一般为农协、生产者联盟、企业、地方团体等等,在直销所一般实行面对面现货交易,不仅为本地农产品销售减少了流通环节,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安全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3、重视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的支撑

为促进“第六产业”健康发展,日本政府持续加大政策补助和金融支持,尤其在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力度更大。除此之外,政府还为农户设立了自然灾害保险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日本农林水产省通过农林水产技术会议制定了“农林水产技术基本研究计划”,对重点领域的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包括推进革新性技术、环保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对知识产权进行了严格保护。除此之外,日本还非常重视对农业教育的投入,在全国成立了一大批农业院校、建立了全国农业科研试验网,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配套建有附属农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

在日本第六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农协发挥的作用最大。日本农协全名称为日本农业协同工会,分为综合性农业和专业性农协两种,本着成员间互帮互助的宗旨,日本农协除对农户的农产品进行代理生产和销售外,还对协会成员的农业教育、农村生活、公共基础设施、保险、金融、社区建设等一系列事务进行帮扶。除农协外,日本还具有其他一些农民合作组织,比如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集体栽培组织、畜牧生产组织及其他各类经营组织等等,这些组织也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发展六次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日本六次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差异明显,区域间农业类型各异,适合各种经济和非经济作物生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既要坚持顶层设计,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政策导向和结合地方实际,先期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和亮点特色,发挥好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对三产融合发展较好的区域,在财政、税收、金融、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尤其对于农业主产区来说,更是要坚持以农为本,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发展好第一产业这个基础,在一产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神加工,并不断把产业链条延伸至三产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

2、加大农业科技、人才投入

只有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三产融合才能健康、深度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红利,对制约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其次要不断加大良种普及率、提高全产业链条机械化程度,为产业链延伸注入科技元素。加大农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潜本地人才、种地能手、经营好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又要更好发挥企业、科技院所、中介机构等科技和专项人员在技术和渠道等方面优势,鼓励他们来农村传道授业、推广最新技术、包地创业。

3、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日本六次产业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农协的强大和组织能力。在我国,农民分散经营、一家一户面对日益集中统一的市场,更需要集中起来抱团发展,解决信息渠道较少、抗风险能力差、谈判地位较弱等困难,但是由于2007年我国才颁布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的组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要加大建设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彻底解决农民合作组织在资源配置、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加大与行业协会及各级村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次,要不断规范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向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合,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高端化。

4、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价值,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由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农业价值除了经济功能之外,在其他方面的价值也在不断凸显,比如生态功能、外汇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以及休闲娱乐文化功能等等,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为我国三产融合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條件。各地区要不断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周边中高端市场,打造寓多功能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综合体,促进三产融合健康、良性发展。其次,在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农民在整个产业链条当中由于资金、技术、渠道等要素的短缺,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农民利益边缘化,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各个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构建起以农民增收为导向的利益链条,促进农民内生力量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分析[M].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蓝建中.日本六次产业化[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3)31.

【作者简介】

郭明亮(1983—)男,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治经济学.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