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 北晚新视觉
2020年北京空气质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PM2.5浓度首次实现“30+”,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同时,2020年北京蓝天“含金量”持续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为PM2.5优良天,全年的“好天儿”比2019年多了36天。
PM2.5年均浓度 创历史新低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本市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其余三项污染物保持达标。2020年,北京市PM2.5、PM10、NO2和S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其中,PM2.5浓度首次实现“30+”,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PM10、NO2自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达到国家标准(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稳定达到国家标准(60微克/立方米)。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同比明显改善。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较明显,较2019年分别下降9.5%、17.6%、21.6%;SO2持续保持个位数的极低浓度水平。
“一级优”较上年 增加21天2020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较上年增加36天,优良率达到75.4%,增加9.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06天,较上年增加21天,“二级良”天数为170天,较上年增加15天。2020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发生重度污染日10天,其中7天首要污染物为PM2.5,3天为O3。
同时,全市各区域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从空间分布分析,2020年全市PM2.5、PM10及NO2虽仍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但浓度梯度减小;其中,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区域范围显著扩大,PM10及NO2在全市达标基础上整体持续改善,SO2全市各区域均保持极低的个位数浓度水平。
刘保献说,截至2020年,全市已经有8个区空气质量率先达标,约占全市面积的80%。而在2019年仅有密云和怀柔两个区达标。
近年来全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与2013年相比,2020年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PM2.5、PM10、NO2、SO2分别下降57.5%、48.2%、48.2%、84.9%。
平均每7天 有6.3天优良天数据显示,2020年,本市PM2.5为优良的天数达到33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0.2%,较2013年增加126天,相当于2020年平均每周7天中有6.3天为PM2.5优良天,而在2013年仅不到4天。
刘保献说,2020年空气质量呈现“优增劣减”两显著。近年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显著增加,2020年达标天数276天,较2013年增加100天;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2020年为106天,较2013年的41天增加65天。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2020年重污染天数为10天,较2013年减少48天,降幅为82.8%。
目前,北京夏季秋季已经基本消除了PM2.5重污染。2013年至2020年,本市PM2.5空气重污染显著缓解,2020年连续322天无PM2.5重污染,而2013年中最多连续87天无PM2.5重污染,连续无重污染日增加了235天。
此外,PM2.5南北差距逐步缩小。2013年至2020年,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整体显著下降,空间分布虽一直呈现“南高北低”特征,但各区域之间浓度逐步均匀化,南北差异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20微克/立方米左右。
北京本地减排贡献最大 约占50%据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北京市始终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5年。
2020年,全面实施国六(B)机动车排放标准,出台实施了新一轮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绿牌”工地管理办法等政策;修订大气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并向重点区域倾斜。通过一系列硬招实招,有效保障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
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到底得益于什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表示,根据2019年和2020年排放量测算结果,2019年到2020年,北京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幅在5%至20%之间,其中PM2.5的降幅在10%左右,“从数据上看,地面上排放量的变化和天上浓度的变化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张强说,从大范围监测来看,不仅是北京,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是在持续同步改善的,污染的高值也在降低。从数据来看,京津冀区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等污染物,分别下降 5%至15%之间。整个区域的排放量减少,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也有相应贡献。
从客观因素来看,2020年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总体来说比2019年有利,秋冬季冷空气比较频繁,强度比较大,风速总体也偏大,对污染物下降有积极的贡献。不过,从初步研究结果来看,2020年,北京市本地减排对PM2.5浓度的贡献还是最大的,占比在50%左右,周边区域协同减排贡献率大约是20%至30%,气象条件贡献率在20%至30%。“总体来说,贡献率排名,本地减排还是第一位的。”张强说。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也表示,虽然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当前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复合型”“区域型”污染特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环境治理仍然艰巨复杂、任重道远。
李翔表示,2021年北京将坚持PM2.5和O3治理相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以VOCs和氮氧化物(NOx)深度减排为抓手,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骆倩雯
流程编辑 吴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