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深呼吸共同体
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深呼吸小城专家组组长
栏头拓制:乔杨(燕桥小学)
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
-
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9天,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居全国第13位 呼和浩特:有一种幸福叫“青城蓝”
-
2023年06月08日 09:15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如今在呼和浩特,有一种幸福叫“青城蓝”。蓝天常驻、空气常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衡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位推进、多点发力,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普遍感到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生活更美好了。
一组亮眼的数据见证着骄人的成绩。2022年,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9天,达标率90.1%,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位列全国第13名。
要想打赢蓝天保卫战,好的指挥和谋划必不可少。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头号工程,修订并积极推进《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制定了燃煤治理、扬尘防控、机动车尾气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防治4个行动方案、6个专项实施方案及3个配套考核办法,构筑起大气污染防治“1+10+3”的政策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定下高标准环境保护目标,坚定信心、增强定力、抓细抓常。全市生态环境、公安、住建、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分工,认真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责任,上下共奋斗、齐行动,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积小胜为大胜,从污染源头从严从实抓治理。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铁肩膀才能担起新使命。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从市区到农村,从散煤管控到扬尘整治,从淘汰污染企业到围剿“散乱污”,把源头,重监管,强减排,促发展,有力促进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污染问题表象在天上,根本原因在地上”,如何从根源着手深度治理?该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建筑工地、柴油货车、散煤使用、重点行业等重点领域,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策”并举,严格落实控煤、控车、控尘、控气、控排、控烧“六控”措施,铆足劲、绷紧弦,强力攻坚,奋力突破。
“控尘”方面,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大力提升管理质效。2022年,全市195处扬尘治理施工项目全部纳入智能化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划定建筑垃圾运输线路,保证建筑垃圾收集、清运、倾倒、处置工作全过程监管。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从源头遏制渣土遗撒、违规运输、随意倾倒等问题,全年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212份,依法停工整改53起,施工扬尘污染管控得到了较大提升。
“控排”方面,重点针对“散乱污”企业整治,对各级督查交办的“散乱污”问题全面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死灰复燃,对新发现的“散乱污”企业,露头就打,抓早抓小,坚决整治到位。大力实施清洁取暖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清洁取暖累计配套电网117公里、安装变压器450台、配套燃气管网300公里,有效保障“煤改电”“煤改气”项目正常运行。完成5.27万户散煤燃烧综合整治、11处26台燃煤锅炉替代及和林格尔县大众热力公司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新增55公里互联互通供热管网,逐步实现全市供热“一张网”。
重排放企业、重型运输车辆是PM2.5的重要来源。生态环境、交通等部门对VOCs治理设施逐个进行排查、检测,凡是达不到治理标准的,一律停产整改。加强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管控,完成3000辆在用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设备安装任务。印发夏季高温月份臭氧污染管控方案,多部门通力协作、高效推进,加大工业企业、建筑等5个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力度,2022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596次,出动执法人员1430人次。
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施策和量化管理,呼和浩特市开展了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测系统建设。结合网格化划分原则和全市重污染区域,建设了60个网格化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已形成间隔2公里一个微型子站监控分布,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体系。利用卫星遥感、智慧监管平台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重点围绕秸秆、荒草、露天焚烧等面源污染加强管控,第一时间推送属地予以处理,基本消除大范围露天焚烧产生浓烟现象。
今后,呼和浩特市将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蓝天白云、满天繁星。(记者 郑学良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