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ECO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4-03-15 18:23 《河北农业》杂志  主页 > 关注 > 深呼吸数据库 > 深呼吸乡镇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插播导读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可持续发展
 
《河北农业》杂志 2020年1期 
 
王艳娜
 
(作者单位:邯郸市邯山区农业农村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农业是立国之本,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发展是减少农业污染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一、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纵观人类一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呈现一味追求高产值而产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特点,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侵蚀了土壤,肆意滥养造成了土地荒漠化,不科学的种植方式造成了水土流失,大量畜禽粪便又对水体造成了污染,农业废弃物也造成了二次污染等等。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简称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缩写,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用大量的有机化肥等,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另外,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过量的农药、化肥等会在降雨后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河流,引起生态污染和破坏。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及农业的生态环境,较少使用农药、化肥、矿物原料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发展中,综合考虑到市场、供求、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种植农作物较为单一,农作物种类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供求波动的影响,造成农民收入波动较大,灾害年份农民收入锐减,影响到基本的生活需求。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考虑到市场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减少农民遭遇灾害时的损失,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民较少使用化肥等有机矿物原料,减少了农作物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农产品品质较好、质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健康问题。发展生态农业,农作物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较少,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供无公害、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大大降低。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一是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糙,不仅影响农业产量,而且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往往农民收入较低,地力贫瘠,农作物产量不高,于是开荒造田,长此以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二要融入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例如,在坡地造梯田,减少水土流失;在水稻田进行渔业的养殖,有利于减少虫害,增加稻田土壤的养分,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气温等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既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又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2、统筹兼顾,综合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利于稳定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农业和农村农民的收入,更要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农作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市场供求原理、交通运输距离、农作物生产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种类、规模和质量。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