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首邑闽侯与福州大学城【背景资料】
闽侯概况
闽侯素称“八闽首邑”,地处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会福州市区,土地面积2126.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1.5万(含高校师生),现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共329个行政村(社区),是著名的“中国根艺之乡”“中国橄榄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喜娘根艺之乡”。(1)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两千多年来,这里历为省、郡、路、州、府驻地,近现代以来就走出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民主革命者林觉民、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这里人才辈出,闽侯籍“两院”院士就达16名。现大学城入驻有13所院校,高校师生23万人,为这里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创新创业动力。(2)山川秀丽,生态优美。这里融“山河湖泉林”于一体,境内44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延绵起伏、气势磅礴,闽江、乌龙江、大樟溪三大流域穿境而过,金水湖等湖滩点缀其间,光明温泉、双龙温泉、汤院温泉等温泉闻名遐迩,森林覆盖率达60.52%,更有“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方丛林第一”雪峰崇圣禅寺、与鼓山齐名的旗山,以及闽都民俗园、江滨湿地公园、千家山公园等众多名山、名寺、名园。(3)统筹发展,宜居宜业。今年来,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进一步发挥“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区位近主城”三大优势,加快建设“科教名城、产业强城、宜居新城”,全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同时,闽侯客运中心、闽侯八中、洪塘大桥等第一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均衡优质。(4)交通便捷,互联互通。境内高铁、国道、省道纵横交错,9座跨江大桥(不含跨江高铁高速桥)将于福州主城连为一体,城乡路网四通八达,现有高速出入口14个,数量全省县级第一,福州地铁5号线也已开通运营、滨海快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构建形成了适度超前、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是全省第一个通地铁的县。(5)幸福和谐,荣誉满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县”,以及省级“双拥模范县”“卫生应急示范县”“文明县城”“森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闽侯气候
境内年降水量1200~2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其中上街镇土溪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2152.6毫米,南屿镇葛岐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1258.9毫米。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北部和西南部中山地区,海拔900~1200米,形成一个多雨层,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2000毫米;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1700毫米;闽江沿岸平原区,年平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上街、大湖为全县两个降水中心。上街极端最大年降水量曾达到2850毫米(1961年土溪站);大湖的雪峰站平均降水量为1954毫米。南屿、祥谦是本县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2毫米。
全县年平均雨日150天,占全年日数41.8%,晴天42天,占11.5%。一年中,降水量多集中在3~6月份,尤以5~6月为多。根据降水变化特征和成因,全年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
春雨季(2~4月) 降水量约290~420毫米,占全年的22%。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出现阴雨低温,降水强度弱。
梅雨季(5~6月) 降雨量在400~58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的30%,6月份为全年降水高峰期,约210~310毫米,占全年的16%。其特点是雨时长,范围广,雨量多,强度大,常出现大雨到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台风、雷雨季(7~9月) 雨量分布不均,降水量在500.6毫米左右,约占全年的36%。其特点是降水年际变幅大,受台风影响,时常出现暴雨,炎热天气常出现午后雷阵雨。多雨年份易发生洪涝灾害,少雨年份易出现干旱。
少雨季(10月至翌年1月) 降水量在140~330毫米,占全年12%。其特点是雨日少,降水量小,晴好天气多,经常是干冷天气。
境内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7毫巴,平原地区在18~20毫巴之间,山区在16~17毫巴左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极端最大绝对湿度40.7毫巴(1967年7月19日),极端最低绝对湿度20毫巴(1963年1月27日)。一年中绝对湿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1月最小,月平均值在9.7毫巴;7月最大,月平均值31.4毫巴。日变化情况是:凌晨(4~6时)绝对湿度最小,最大值出现在13~14时。
相对湿度分布,平原地区年平均在75%~80%之间,高山地区在81%~85%之间。分布趋势与气温相反,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一年中最大的月平均值出现在阴雨连绵空气湿润的5、6月份,其值高达84%~86%,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75%。日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仅为11%(1963年1月25日)。
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9小时,日平均5.1小时。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冬季最少;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达281小时,2月份仅98.7小时。境内的太阳总辐射为107.3千卡/厘米2·年,闽江两岸为109.7千卡/厘米2·年,北部高海拔地区为103.7千卡/厘米2·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日照的年际变幅度较大,1963年最多,达2524.6小时;1954年最少,仅1179.4小时。
中国橄榄之乡
“南方丛林第一刹”雪峰崇圣禅寺
中国金鱼之乡
福州大学城所在地
《福州大学城上街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 规划修编》规划简介
一、区位与规划范围
区位:本区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西侧,现闽侯县上街镇 境内,东面隔乌龙江与福州金山新区相望,距金山新区 6 公
里,至福州中心城区 12 公里。
规划范围:北至邱阳河,南至国宾大道,东临乌龙江, 西至国宾大道和邱阳河路交接处,规划总面积约 986.43 公
顷。
二、功能定位
发展定位确定为: 以居住、商业商务、公共服务、双创
为主导功能的科学城综合服务中心及福州市门户形象区。
三、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总人口规模为 12.5 万人,其中居住人
口 12.0 万人,省委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 0.5 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 986.43 公顷,其中城市建
设用地规模 806.47 公顷。
四、规划结构
本片区总体形成“两心、两轴、两廊、三区”空间结构:
“两心”:即结合金屿地铁站,打造科学城综合商业服 务中心,结合金峰溪,在侯官大道两侧打造上街片区的文化、
体育、商业等公共中心。
向和南北向城市发展轴;
“两廊”:依托乌龙江和邱阳河生态水系,营造两条滨
水景观绿廊;
“ 三区”:以侯官大道、六合桥路、国宾大道为界划分 形成三个功能区,即侯官文教智慧区和上街、厚美两个居住
生活区。
五、用地布局
落实上位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本片区处于位于《福州市 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建设用地范围,规划建设用 地不涉及侵占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围绕侯官大道 与学城河交汇区域,优化公服设施布局,将原文化和体育设 施用地由学城河北侧调至新峰河东侧,并结合多处文物古厝 的活化利用,增加商业用地和公园绿地,打造滨水文化休闲 空间。落实教育和养老专项规划要求,布局中学、小学和养 老设施。结合学城河和新峰河景观带,相应调整沿线绿地布 局。加强地铁 2 号线 2 个站点周边用地综合开发利用,布局
商业商务和商住用地。
六、道路交通规划
与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相协调,确保对外交通的顺畅、 区 间交通的便捷,强化区位优势;构建了规划区 “ 四横两纵” 干路系统,“四横” 由北往南分别为荆上大道、侯官大道、 源通东路和国宾大道,“两纵” 由东向西分别为六合桥路和
国宾大道。规划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七、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区内绿地系统形成 “ 三横三纵”的带状网络的绿地 骨架,贯穿渗透全区。“三横”指利用荆上大道、侯官大道、 国宾大道控制两侧的绿带形成两条东西横向带状城市绿化 景观带。“三纵”指利用乌龙江、学城河、国宾大道两侧控
制的绿带形成三条南北纵向带状城市绿化景观带。
八、公示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