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遂宁张氏家风探本溯源
《炎黄地理》杂志 2023年11期 作者:张欣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一个个家族凝聚而成的宗法社会。古人向来有着浓重的家族观念,因此对家教、家训、家风的传承十分看重。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在清代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以及在政治、文化上都有着重要影响的蜀中望族。遂宁张氏家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严谨的族训家规分不开。遂宁张氏家族形成了勤俭建业、养志崇学、清正廉洁、孝悌传家、和睦乡里的优良家风,并使其通过诗文家书、家规、族谱、匾额等方式世代传承,构成了巴蜀文化极具特色的一部分。
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二年(1369),迁入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入川始祖为张万,至今已繁衍23代,广泛分布于四川遂宁、蓬溪、安居等地。至康乾时期,张氏家族重新崛起,达到鼎盛,出现了千古贤相张鹏翮、一代诗豪张问陶等,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本文总结了对张氏家族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五条家风,选取了张氏族人的事迹、著作、匾额、家规等来描绘其家风脉络,探究家风对家族发展的作用。
勤俭建业
勤俭即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建业指的是建功立业。《遂宁张氏族谱》中的《家规辑要·勤俭第七》云:“老氏三宝,俭居二焉。然则勤俭者,起家之本,不信然乎?士农工商,各习其业,当各励以勤。至于俭者,人生福分,各有限制,若饮食衣服,日用起居,须存一有余不尽之心,乃可养福。”遂宁张氏家族的第一代张万与其子张永成都为白衣,勤于耕作,到第三代张赞时,家境才逐渐好转。勤俭乃是张氏家族的起家之本。《遂宁张氏族谱》中的《家规辑要·本业第六》开篇便写了“仁庙圣谕十六条内载,务本业以定民志”。“盖以士农工商皆有恒业以赡其生。失业则俯仰无资,勤力则衣食自裕,故士者则须先德行,次文章。”不管是哪个职业都要有固定的产业收入,正如孟子所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恒产有助于守住自己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不建业者,家规中也指出了其危害:“在国为游民,在家为浪子,最终还可能沦为匪徒,锒铛入狱。”
张烺在《烬余录》中记载了其祖父张惠对子孙的告诫:“人家子孙,要从艰难困苦中出来,方肯勤俭成家,立志上进。若有先业可守,衣食丰足,享用惯了,不知稼穑艰难,必至奢费;费尽无继,必至流落。”张惠处家严而有度,家中不闻有嬉笑喧杂声,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张烺的儿子张鹏翮也曾如此告诫子孙:“凡我子孙,务须屏除恶习,力于勤俭,然后家道可兴。”遵守家规,不犯禁戒,恪守勤俭的家风,这样家族才能兴旺。在张氏先人的躬亲实践下,张氏家族形成了耕读传家、勤劳节俭的优良家风。张氏族人平日里生活简朴、克勤克俭,把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遂宁县志》中载:“遂宁张氏,子孙皆积行深厚,理家勤俭,日课耕织。”
养志崇学
养志,即保摄志气、涵养心志;崇学,即尊重知识、崇尚学习。读书治学对张氏家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烺,字冲寰,号松龄,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著有《烬余录》《松龄老人笔记》等书。张烺是张氏家族在明末清初大战乱后家族复兴的关键人物。其作《烬余录》中载:“劫运后,逃散死亡,靡有孑遗,独余从万死一生中,得延余生。”又载:“尝闻祖父言:‘读书要学为圣贤,未闻其学举业也。先生笑而颔之。”张烺的祖父是张惠。从中可以看出张氏家族长辈想让族中子弟树立“学为圣贤”的志向。读书治学不是为了举业成为达官显宦,而是修身养性,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所以张氏家族家风中的“养志”应是读书治学以追慕圣贤之志。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上(康熙)南巡,周视河工,赐御制《淮黄告成诗》,并赐鹏翮父张烺“鲐背神清”“养志松龄”匾额。康熙帝亲洒宸翰,表明了对张鹏翮治河的认可和对其父张烺志气的褒奖,并以颁赐御制匾额的形式光耀家族,影响着后世子弟。
遂宁张氏家族长辈鼓励族中子弟读书治学。张烺在《烬余录》中写道:“(大父)时复怡颜问:所读何书?所习何业?”可见家族长辈十分关心族中子弟的学业。张顾鉴在给其子张问安、张问陶的家书中曾这样写道:“吾家之子弟,尤以读书为第一件救急而修福远害之切身要事也。”张顾鉴点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又指出读书的作用。“子弟读书,气质自雅驯而恭敬和平,知礼知义,事上处众,取友亲贤,即与泛泛人接,亦知爱众也。”从中可看出家族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
在养志崇学家风的影响下,张氏族中子弟兢兢业业,耕读不辍。从明初入川到之后清代的400余年中,家族中有考中进士者7人、举人19人、贡生18人,为官者70余人,可谓是科第联绵。同时,张氏家族也是文学家族,名家辈出。据清代及民国《遂宁县志》《遂宁张氏族谱》等书籍统计,张氏家族有诗文著述流传至今者50余人,撰有诗文集40余部,现存诗作6000余首。除了诗歌,张氏族人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散文。在张氏家族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张氏族人展现出了蓬勃充沛的艺术创作力,其在艺术审美上也有自己的追求。张问陶是“性灵派”的代表人物。张氏家族成员在诗歌理论和文学创作观念方面的成就使得张氏家族呈现出显著的文学家族特色,在蜀北独领风骚。
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指为人清白正直、廉洁无私。《遂宁张氏族谱》中《家规辑要·禁戒第八》:“凡为家务须整齐约束,督率家人子弟习于正道,毋令即于邪僻,惑于异端。”首先言明家中事务要有秩序、条理,有一定的限制和管束,长辈要监督率领族中子弟学习走上正道,不与品行不端的人结交,不迷信异端邪说。接着提出“六不许”“四禁”“五戒”“八规”共23条规定,从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对族中子弟进行管束,体现了家规的严格和细微。提出这些规定为的就是让张氏家族子弟能够走上正道,做一个正直的人。
张氏家族中“清正廉洁”的代表人物就是张鹏翮。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康熙九年(1670)进士,累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以清节闻名天下,以“贤相”享誉当世,康熙帝曾称赞他“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清代大学者黄宗羲誉其为“当代正人”。张鹏翮为官五十载,恪尽职守,保持清廉本色。张鹏翮曾任兖州太守,一介不取,平反冤民多达30余人。当时,江南科场考试学生舞弊、考官徇私的现象十分严重。康熙帝认为必须“择第一清官以司学政”,才能肃清考场的不正之风,于是命以廉洁著称的张鹏翮就任江南学政。他上任后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终其任无一幸进者”。康熙帝贊道:“卿非常清操,朕甚敬重。”
康熙十四年(1675)张鹏翮将“懋勤顾问,知遇崇隆,清正仁厚,进德立功”十六字作为子孙字派。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追求,也能看出他对子孙后代寄予的厚望。张鹏翮晚年回老家作《大樟祖居》,诗云:“三派辛勤躬稼穑,百年清白事诗书。宅心忠厚贻谋在,传世醇良积庆余。”从中可看出张鹏翮除了自身因素,还受到忠厚勤劳、清白正直家风的影响。
雍正三年(1725),张鹏翮在口述的《遂宁张氏家乘·序》中明确要求后代子孙:“存孝悌之心,行仁义之事,出为忠臣,处为端人,为士者诗书,为农者勤俭,使称为清白吏,子孙不亦美乎?”一月后,张鹏翮溘然长逝,他一生廉洁勤俭,为国为民。《遂宁县志》载:“张鹏翮孝友持躬,遵循礼法。终身一茧衾,食无兼味,亦无田庐。仅御书楼数间,荒田数亩而已。”《遂宁张氏族谱》载:“二月十九,张鹏翮病逝于京邸……张鹏翮性恬淡,不事产业,殁之日,家无余资。”长子张懋诚在得到雍正帝赏赐的千两白银之后,才得以将灵柩运回遂宁治丧。雍正帝被张鹏翮的两袖清风所打动,亦称赞其“秉性贞介,持身廉潔,卓然一代完人”。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张问莱和张问陶前往庆元山拜祭张鹏翮祠墓,作诗云:“五世承馀泽,瞻依倍凛然。家风贫尚守,相业史重编。”“有德留黄沁,无财累子孙。”不喜产业的张鹏翮留给后代子孙的更多的是精神财富,融于家风之中并不断延续。
张懋诚,字孟一,张鹏翮长子、张问陶曾祖,贤良方正,读书时即不趋奉豪贵。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举人,出任安徽怀宁知县十年,抑豪强,处衙蠹,救穷民,……称铁面御史。后升通政司通政使,不避宰相私人,必行参奏。署工部侍郎,一清积案,官吏肃然,有古良吏风。子张勤望作《通奉公行述》赞扬了其父高洁的品行:“府君自幼读书,即以立品为先,尚气节,绝奔兢,勇于从义,清白自坚,一尘不染,唯知上报主恩,下体民隐,孤踪劲节,落落寡合。”
张氏家族为官者众多,且累世以清节著称。如张鹏翮、张懋诚、张懋中、张勤望、张顾鉴、张问莱、张问陶等人都是以廉洁立身、为国为民、勤勤恳恳为吏民称颂的官员。虽然张氏族人世代为官,但却“贵而不富”,守得清贫,这与清正廉洁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孝悌传家
孝悌即善于孝敬父母长辈、尊重爱护兄弟姐妹。张氏家族历来十分重视孝悌。《遂宁张氏族谱》中《家规辑要·祠墓第一》:“祠为祖宗神灵之所依,墓则祖宗体魄之所藏,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人之有身,固无一不自祖宗来也。”指出了重视祠墓的原因。重视先人的祠墓既体现了尊宗敬祖的原则,也体现出了对孝道的坚守。《遂宁张氏族谱》中《家规辑要·孝弟第二》:“孝顺父母,弟于兄长,为百行之首,万善之原,凡有父母兄弟者,不可不及时勉力。”直接讲明了孝悌是百行之首、万善之原,不能不勉力而行。《遂宁张氏族谱》中《家规辑要·职分第五》:“族中子孙需恂恂孝友,毋僭毋踰。父母有命,宜速行无怠。”当父母有了过错时,应从容谏止,避免父母犯错才是孝。要是父母“有过而不谏,或谏而言语相激,皆为不孝”。对于悌,家规中也有明确规定。“凡诸弟见兄长,坐必起,行必以序,应对必以名,毋或竞尔我相称。”哪怕长一日也为尊长。“卑幼坐,而尊长过之则必起。遇尊长于途,则拱手下面俟立道左;有问则敬对,必俟其过而后徐行。”族中子弟刚开始学习时就要教之以恭敬尊长。不敬尊长者要施以惩戒,“如有不知礼法,欺侮尊长者,则严词禁之。其父母故纵而不禁者家长罚之”。遂宁张氏家族就是“以功德显,以文章著,以孝友称”的典型代表。
张氏祠堂,又名张公祠,位于金簪子坡下祠堂湾。康熙五十九年(1720),张鹏翮撰《家书》云:“我年老矣,屡次陈情,国有师命,未蒙放归,夙夜所关心者,先人之祠墓耳。途长纸短,书不尽言,统惟心照。”可见张鹏翮对张氏祠墓的重视程度。
张顾鉴给子问安、问陶的家书中写道:“学孝悌忠厚之人。上承祖训,自淑其身。”希望别人能够称赞自己的儿子为某人家好子孙,张顾鉴就觉得这是显亲扬名之实了。张问安听闻船山离世噩耗后,作诗云:“怪底近来消息断,可知魂早返乡闾。”“到死倍伤离别久,关怀总是弟兄真。最怜旅殡留元墓,何以高堂慰老亲?犹有春前音问在,一回展看一沾巾。”其诗发自肺腑,可见兄弟真情。
族谱是中国古代主要记载宗族事迹的书,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张问安在嘉庆本《张氏族谱·序》的末尾这样写道:“观吾谱者,孝悌之心,亦可油然而生矣。”表明家谱不仅具有凝聚族人的重要作用,还能将孝悌的家风传承下去。明代张氏家族从入川至今,先后修谱8次之多,其通过家谱传递优良家风,让后辈通过阅读家谱学习先辈的光辉事迹,领悟先辈的不朽精神。
和睦乡里
和睦乡里指邻里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和睦团结。张氏家族素来乐善好施、赈济乡里,与乡邻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秉承先辈“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方为子孙悠久之计”的思想,后来福报深厚、子孙绵延,可称得上是积善之家。
张惠虽有才志,但晚明社会动乱,故隐居不仕。其乐善好施,赈困济贫,扶伤送棺,名著远近,乡民爱戴敬仰。张应礼,官怀远将军,不惜罄家资财,募士勇,修守备,以抗贼,保一城乡民之平安。张烺也是敬宗睦族、仗义疏财之人。康熙二十八年(1689),遂宁学宫在战火中被损毁,张烺捐资重修大成殿,作《重修大成殿碑记》,云:“余家叨沐诗书之泽,膺科甲者代不乏人,及余身而长子谬列补衮,兹之重新殿宇,分所宜也。”这不仅体现了张烺本人的仁德好施,也体现了张氏家族的责任与担当。康熙末年,张鹏翮多次给家人写信:“闻黑柏沟世产,被楚人侵占。十里周围之田地,虽难以尽复,然祖茔之山前后及大湾,祖基两河口交汇处,两地田土关系风水,斯不可轻失。”时任户部尚书的张鹏翮,老家祖茔还被湖广来的移民侵占,无计可施。可见其对待乡邻不以势压人,以和为贵,后来其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收回土地。张顾鉴给子问安、问陶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待人宜真;御下宜爱;要做一个真诚仁爱之人。”平日里行善事积德行,个人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家风和子孙。张氏族人皆积德行善,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乡邻称赞,形成一片和睦之景。
明清时期,遂宁张氏家族中共有10人受到崇祀,他们是张赞、张惠、张应礼、张烺、张灯、张鹏翮、张懋诚、张问安、张问陶、张知迪,多为乡贤祠和忠孝祠。乡贤祠用来祭祀供奉当地有崇高德行的贤达之士。张氏家族多人得入乡贤祠,这与他们恪守和睦乡里的家风,平日里积德行善、大行义举是分不开的。
遂宁张氏家族繁衍至今已有600余年,其家风对家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家风都是经过历史和现实反复验证的优良家风,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高尚的道德文明风貌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融汇成国风,整个民族的优秀风貌才得以形成,中华民族才能在新时代书写壮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