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国土群经济研究:产业集群理论

2022-10-13 01:45 360百科  主页 > 关注 > 国土群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国土群经济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产业集群理论 360百科

所属类别 :
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产业集群理论

  • 理论提出者

    麦克尔·波特

 
  • 时间

    20世纪80年代

 
 

折叠编辑本段具体内容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郭金喜

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首先大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产业集群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考查,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本文的产业集群观点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家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政府制订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业集群规模经济竞争力创新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文献回顾

1.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亚当.斯密目睹了工业化初期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产生的效率。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他在《国富论》中分析到: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不仅一般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深入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企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的目的,否则,资本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当事实证明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时,采取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就成为资本家的普遍行为,以便利用分工的优势降低成本。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产生合力效应原因是:第一,协作性的集体生产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比分散生产节约了占用的空间;第二,有利于在交货期临近或其它紧急情况出现时,集中生产能完成较大的生产量;第三,在集体生产的环境中,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劳动效率间的差异表现出来,努力争先的竞赛,提高了生产率;第四,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容纳在一个企业中,有利于管理和控制,可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比例性;第五,协作性的集体生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总之,对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

2.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是指在特定区域的由于某种产业的集聚发展所引起的该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同样具有产业组织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马歇尔对导致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因为,大工厂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机械,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的经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是小工厂难以企及的。大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而且大批量运输保证了对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因此有着较低的运输成本。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协同创新的环境也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3.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ber)在其1909年著作《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他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企业集群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技术设备发展的专业化、搜寻劳动力的相关成本的降低,也都促进了企业集聚。他把集聚带来的好处视为成本的节省和收益的增加,正是成本的节约促使企业产生了集聚的动因。专业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批量购买规模和销售的规模,使企业享有购买原材料的便利和顺利实现产品交易,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效率。企业集聚有利于道路、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从而促进了企业集聚。

新产业区理论从企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在对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意大利爱米利亚-罗马格纳等高技术产业综合体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新产业区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资资本的数量与质量,而是与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因素。正如长期研究硅谷特征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森宁所说:"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是因为硅谷有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此后,又出现了欧洲学派,它是由法国、意大利、瑞士区域科学家组成的GREMI(GroupementdeRechercheEupopeensurlesMilieuxInnovalieurs)小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他们的主要概念是文化环境(Milieu)。这个概念把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使该理论流派相当有影响力。5创新环境理论认为产业的本地化包括提升整个社区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加辅助的贸易和专业化服务,满足众多公司的需求,为采用更加专业化的机构创造条件。企业聚集使大家可以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生产和技术以及组织创新的好处。创新环境研究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强调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强调社会根植性。Capello(1999)、Hart&Simmie(1997)等人研究发现,在创新地区中,创新厂商群聚在特定区域,但通常保留他们彼此独立运作,群聚区域内厂商运用的是区内良好的环境特质。

4.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也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紧密相关。增长极概念及其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在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时,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者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者是有关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而所谓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特点:(1)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2)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3)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增长极同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5.技术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因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幷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倾向于、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熊彼特在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除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外,创新的群集和增长的非周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上述认识,有两点是极为重要的: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要艰难得多,一旦突破入门障碍,对后来者的启迪,包括观念、认识、信心及行为都有极大激励;创新是一个学习过程,首次创新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都会给后来者提供少走弯路,快速实现创新成功幷较快获得超过社会平均赢利能力的机会的借鉴。两点重要性造成的结果将是客观诱导后来者蜂拥而至,即形成技术创新的群集现象。历史上有颇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由于合成材料在化学上的相似性,某公司的首次创新肯定会增加下一项发明的可能性;计算机问世后引发的多次再创新和换代产品的周期迅速缩短,正是群集的功绩。

6.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市场战略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但运输成本的降低幷未使许多公司不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clePorter)率先提出全球经济下的产业集群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产业集群现象。10产业集群在竞争日趋复杂、知识导向和动态的经济体中,其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波特提出了由四种关键要素所形成的"钻石体系"理论,从竞争力角度对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虽然群内企业的惨烈竞争暂时降低了利润,但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企业却建立起竞争优势。

7.其它与集群相关的观点

(1)钱颖一(1999)运用"栖息地"(habitat)的概念来解释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集群区是创业公司的"栖息地",它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因素:①开放型的生产结构;②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的情况常有发生;③法律环境较为宽松,使跳槽变得容易;④容许失败;⑤生活和工作观;⑥外国移民多;⑦美国的全国创业板股票交易系统(NASDAQ)市场。

(2)台湾学者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台湾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集群关系是台湾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陈慧娟、吴秉恩,2000)。这种集群关系是建立在群内企业之间彼此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的(王如玉、曾淑婉;1992),而这种承诺与信任则是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建立,因此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维持群内企业安定的主要力量。由同家庭、同民族、同乡、同学、同事等所形成的关系在无形中规范幷维持了集群区内的运作次序(陈介玄,1994)。

(3)内地学者对于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与广东一带,特别是在江浙地区。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在江浙的迅速发展,江浙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从区域经济(方民生,1997;张仁寿,1999;武云亮,2003)、产权制度(应焕红,2001)、制度变迁(朱康对,1999;林毅夫,2003)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也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广东学者则更着重于从企业网络或者企业家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集群,同时也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李新春,2000;吴国林,2001);北京大学王缉慈(2001)把企业集群看成是适合创新的空间,幷将其中原由归结为地理邻近和社会根植两组效应。

(4)日本学者青木昌彦(MasahikoAoki,2001)从创业投资者对创新企业的控制权角度入手,提出了"只能在一群创新式企业和一组创业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背景之下才能理解硅谷模式",幷提出了锦标赛制度的创业资本治理机制。青木主要从企业治理角度探讨企业集群的发展问题,开创了企业集群研究的一个崭新思路。但他过分强调代理人市场对企业治理机制形成的影响而忽略了其它方面。

(5)Dunning(1988)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区域优势取决于要素投入和市场的地理位置状况、基础设施等,而这些正是聚集效应的体现。Dunning(1993)又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要素及其成本,又要考虑聚集经济交易成本、动态外在经济性"。

(6)Krugman(1991)从区域经济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工业活动的集中性,聚集效应的关键是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经济,聚集能导致生产某一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进而产生递增的规模效应

折叠编辑本段理论观点

1.产业集群理论简评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产业集群,但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外的研究偏重于实证分析幷在此基础上的归纳。而且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出现,缺乏系统研究的专著。归纳起来,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依据:

(1)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从单个企业来看,规模也许幷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不断出口到区域外的市场,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

(2)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灵活性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产业集群现象相对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3)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它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2.后续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1)我国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上述理论均是从某一个方面或角度对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幷且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情况。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集群理论无论从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来说,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表现在对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上。Poter等人对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的研究,进行的深入、具体、系统而富有成效,幷且实现了资源共享。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受到产业集群实证研究的复杂性和企业信息披露的不规范性等因素的制约,深入的实证研究很难开展,即使有也仅限于宏观资料的处理和再加工。国外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成果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研究我国的产业集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这也是二十一世纪产业集群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集群研究资源亟须整合

产业集群的研究涉及到集群的概念、分类、背景、条件、机制、行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理论分析,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地理分布、统计、经验教训等实例分析,还有相关政策与战略的探讨,是十分庞大的工程,必须发挥集体智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信息交流平台欠缺,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和整体布局,低水平重复劳动现象还较多,有些研究流于形式和表面文章,欠缺理论深度和实际指导意义。亟须整合资源,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机制,利用集群研究的热潮,形成有效的"集群式"研究新局面。

(3)注重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统一

竞争优势理论非常强调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是很难出现的。首先,如果一个产业不符合经济的比较优势,完全的民间投资就难以持续赢利,进而也就不会出现足够的民间投资来进入该产业。由于国家能够建立的或是能够得到国家补贴的企业是有限的,这样赶超企业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相关和支持性企业来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直接进入或者扶持又必然涉及相关企业的计划协调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计划协调的成本可能会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产业集群是很难出现的。相反,在那些符合经济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利的可能性高,投资的企业会很多,分工也就可以比较细,新的相关或者支持性企业将不断出现,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事实上,江浙、广东出现的产业集群,都属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其原因也在于此。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出现。

(4)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产业集群政策

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都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企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其核心是通过区域治理,把增强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利用国际资源结合起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更深地融入全球化大潮。此时,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产业群战略特别值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历至少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期间要经过残酷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持续创新能力的磨砺,不断适应挑剔客户的需求。国内企业集群也不例外,初级的"企业扎堆"必须经受市场的洗礼,长期的信用培育最终才能修成正果。若不顾产业集群客观发展规律,急功近利,势必适得其反,造成资源和信息的浪费,损害国家和地方的利益。因此,企业和政府的决策人员应具有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推动和培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5)老工业基地振兴要与产业集群结合起来探寻新思路

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而且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强。老工业基地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的内部大而全,小而全,企业之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着大批企业,但专业化的分工程度很低。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与产业集群有着实质性区别。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和升级,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制造业的发展、装备工业有很大可能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但这种机遇是否就一定属于老工业基地,恐怕还很难说。如果老工业基地不能通过改革、市场发育、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实现由传统工业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转变,将会与这一机遇失之交臂。因此在进行产业发展时,一定要考虑产业集群效果,在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上要从产业集群创新方面探寻新思路。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