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点睛导读 |国土经济、自然资源、空间优化研究文选要目(七)

2023-05-20 10:37 政府、学术、期刊网要目摘选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国土经济数据库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题点睛:国土经济
   栏头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采录整理:国土名片网小编组
   数据用途:推荐国土经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空间优化、土地利用有关专家参阅


国土经济、自然资源、空间优化研究文选要目(七)


  • 我国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等8则
    关注我国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7月11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迈入法治化轨道。同步印发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方案》明确,从2019年起,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完善的方式逐步实现全国全覆盖。《办法》共分总则、自然资源登记簿、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自然资源登记一般程序、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管理与应用、附则等6章34条,将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部发布2019版基础测绘成果近日,2019版国家1∶5万、1∶25万、1∶100万地形要素数据(DLG)已经通过验收,于7月18日起向社会提供。2019版地形要素数据(DLG)包括三种:一是1∶5万地形要素数据(DLG)(2019版),其采用基准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覆盖全国范围,图幅数为24185幅,现势性达到2018年。二是1∶25万地形要素数据(DLG)(2019版),其采用基准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覆盖全国范围,图幅数为816幅,现势性达到2017年。三是1∶100万地形要素数据(DLG)(2019版),其采用基准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覆盖全国范围,图幅数为77幅,现势性达到2017年。数据的提供和使用按照基础测绘成果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用于政府决策、国防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无偿提供。中国北斗应用大会9月将在郑州举办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将于9月9日~12日在郑州举办。大会将通过研讨交流与展示展览等方式,充分展现北斗应用产品和“北斗+”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成果,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本届大会主题为“北斗服务全球融合创新应用”,由自然资源部与中国科协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郑州市政府联合主办,共设立12个分论坛及项目对接活动,专题研讨卫星导航,特别是北斗系统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跨越发展。大会将围绕主题邀请院士、专家带来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应用、政策解读、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大会期间将表彰2019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获奖单位和个人、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获奖个人等,并颁发北斗七星奖等。科技星载在轨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区域协同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技术体系”项目发布了最新成果。该项目由武汉大学牵头承担,提出了星载在轨处理应急响应技术体系,突破了目标监测与跟踪、高性能处理、多任务调度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该项目在“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上进行了在轨试用。今年3月21日,项目组开展了森林火点自主识别试验,在星上每秒处理500平方千米的中波红外图像,对高温火点进行识别。星上在轨处理13秒后,地面终端接收到信息,结果显示湄公河流域发现多处高温火点,经卫星图像人工比对验证结果正确。6月8日,项目组又在某海域进行了船舶自主搜寻试验。星上在轨处理3分钟后,地面终端接收到信息,显示获取一艘大型船舶信息,通过地面比对验证,证明系统工作符合预期。星载在轨智能处理技术成果在“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上的成功试用,提高了系统存储和数据传输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了遥感应急信息获取的时效性,为未来卫星遥感应急响应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全球首个北斗智慧停车项目亮相西安8月8日,在西安市举行的“北斗智慧停车应用试点项目”顺利启动,让西安市率先迈入车位查询、停车引导、即停即走、无感支付的智慧化停车管理时代,并为西安市系统性地协调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有效缓解停车困难和交通拥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是全球首次将北斗技术应用在城市停车管理之中。“北斗智慧停车项目”针对在城市停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时间和空间位置,由“智慧管理云平台+北斗停车卡+高精度北斗差分站+微信公众号”共同组成。项目将路面停车位数据采集后生成电子围栏,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北斗停车卡,利用北斗技术精确判断车辆进出电子围栏(车位)的位置和时间,并通过车主绑定的电子支付手段自动扣费,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无感支付、自动停车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团体标准发布7月19日,经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审查批准,《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团体标准发布,于8月3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第一个团体标准。该标准于7月5日通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为组长的标准审查组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对于推动我国三维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及深入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团体标准定义了一种开放式可扩展的三维地理空间数据格式——Spatial3DModel(S3M),对倾斜摄影模型、人工建模数据、BIM、点云、三维管线、二维/三维点线面等各类数据进行整合,适用于海量、多源异构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和Web环境下的传输与解析,为多源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在不同终端(移动设备、浏览器、桌面电脑)地理信息平台中的存储、高效绘制、共享与互操作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数字首批300辆搭载北斗芯片的共享单车投用可实现厘米级定位近日,国内首批300辆搭载有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投入场景应用测试。该北斗芯片在接入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强网后,可实现厘米级定位。据介绍,搭载有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实行“入栏结算”管理,只有把单车停在指定的地面停车点上,手机App才会正常结账,否则系统会发出警告,并收取惩罚性额外调度费用。通过高精度定位实现单车定点停车和入栏结算,能有效约束用户规范停车,一定程度上缓解单车乱停乱放的社会管理问题。后期根据测试情况,运营平台还会申请在东湖高新区投放更多装有北斗芯片的共享单车,服务市民出行。29家世界500强企业官网问题地图被整改8月6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上半年,自然资源部与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不断完善地图管理政策,在地图监管上持续发力。目前,自然资源部完成了对29家世界500强企业官方网站“问题地图”的核查整改工作;完成了国务院组成部门、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会议和展览徽标使用地图情况的核查及“问题地图”标识整改工作,并对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新闻、“一带一路”有关互联网网站书刊存在的“问题地图”进行了核查整改。在全覆盖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基础上,自然资源部指导各地落实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有关承印、进出口经营单位地图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广东、山东等地依法查处一批“问题地图”案件,销毁29万件产品。在日常监管上,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互联网地图监管系统已实现国家级节点与省级节点联动,切实发挥对相关网站涉及地图的网络图片进行监管与捕捉的作用。目前,2019互联网地图监管系统在国家、省级已部署完成,并将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提高日常监管力度与效率。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杂志发表 2019年8期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唐伟,王英,杨振宇,杨学作,姜玥(1.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250101)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基本完成转型,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常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但是,困扰发展与保护矛盾的耕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开发成本与难度不断加大,难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政策。国家明确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科学划定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范围[1],同时禁止三种类型开垦耕地行为,包括严重沙化、地形坡度25°以上,以及违规毁林等。2021年7月,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科学、全面、准确地摸清全国补充耕地潜力状况是此次工作的重要目的,为下一步科学、合理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和高效、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奠定基础。2000年和2014年,我国进行了两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本次为第三次全国范围内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3],建立“多规合一”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开展实施监督,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和效率,转变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4]。本研究对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如何开展好此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参考性。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进程1.1基本概念耕地后备资源,是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施工建设、生物措施或其他技术手段,所有可以转化为耕地的其他土地资源[3,5],通常包含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其他草地、沼泽地、盐碱地、裸地、沙地、废弃工矿用地等。随着技术经济水平的进步与发展,耕地后备资源的范围会有所变化。因此,耕地后备资源应包含可复垦土地与可开垦土地两大类。可复垦土地主要是指对废弃工矿用地等通过采取施工建设等措施将其恢复至可耕种状态的土地类型,主要包括砖瓦窑场、采石(沙)场、盐田、采矿用地等;可开垦土地主要是指对未利用土地类土地通过采取施工建设或生物措施等开发至可耕种状态,主要包括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其他草地、沼泽地、盐碱地、裸地、沙地等。随着国家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等的发展与变化,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对象也在变化(表1)。本文采用的调查评价类型与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一致,即其他草地、盐碱地、沙地和裸土地,不涉及可复垦土地类型。表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比较1.2调查评价工作开展情况2000年4月,国土资源部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6],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由此展开,随后又接续中部、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制定了《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第一次对工作内容(范围、目标、任务与成果)、工作原则、技术路线和工作进度等进行了规定,使该项工作目的明确、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于2003年全面、准确地查清了能形成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基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和质量状况并做出了科学评价,形成一大批成果,其中部分沿用至今。例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第二次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始于2014年,国土资源部要求[7],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成果为基础,结合补充“二调”中“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的调查评价分析,全面、科学清查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分布、类型和权属情况,分类标注且具体落实到地块,提出耕地保护等相关政策,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第三次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以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及现势性最强的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调查评价对象也有明确的范围,即限定在其他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四类,调查评价底图由国家统一制作;达到评价指标要求,而不在国家下发底图范围内的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其他图斑,同步进行补充调查与评价,按照“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分10项指标逐地块对国家下发图斑开展宜耕性评价,形成是否具有宜耕性的明确结论。1.3调查评价工作情况分析本次调查评价工作的调查基础由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到“二调”再到“三调”,强调的是调查工作基础的现势性与准确性;调查对象由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土地逐步转变为其他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四类可开垦土地,体现的是调查工作的生态性与精确性;工作任务与调查成果都产生了变化(表1),这些变化是为了确保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成果宜用、可用、能用。就评价工作来说,其中的评价原则从注重比较经济效益等,到限制性、主导性等,再到生态优先性、限制性等,将注重保护生态提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评价方法由主导因素定性评价为主到“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再到“自上而下”“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体现的是评价方法科学合理性的进步,以及评价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演变;评价单元、评价指标等也发生了变化(表2),这些变化表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工作的演化与进展,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保证了调查评价的成果质量。表2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工作比较2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逐图斑调查评价、补充调查评价和综合评价分析等。“自上而下”是指自然资源部统一制作调查评价底图并下发至各县市,由各县对所有下发图斑开展调查评价相关工作;逐地块调查评价,是指按照“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下发图斑的每一图斑地块开展宜耕性评价,得到每一图斑地块的宜耕性;补充调查评价,是指对自然条件等因素达到评价指标要求,而不在下发图斑底图范围内的耕地后备资源,同步开展补充调查评价,其评价方法同下发图斑的要求一致;综合评价分析,是指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数据成果,应在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并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保证调查评价成果达到国家要求的质量。2.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耕地后备资源真实情况的衡量标尺[10],在选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主导性、差异性、综合性、可比性和易获取性等原则,从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土地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选择对分析评价耕地后备资源影响较大的指标,最终确定采用生态条件、地形坡度、年积温等10项指标构成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表3)[11-12]。表3新时代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表2.2数据收集根据调查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要求,对矢量、文本、表格和数据库[13]等数据进行分类收集汇总,同时注意时效性与标准性,数据分类详见表4。表4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所需数据资源分类2.3评价指标数据矢量化收集的数据来自不同部门与不同领域,其格式、基准、清晰程度不一,需要对其进行整合和矢量化工作,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统一数据基准,以“三调”要求的2000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为目标,将所得数据进行转换;二是统一矢量化,对收集的纸质图件、文字描述和表格数据等进行矢量化,利用GIS平台将图形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对像素过低的以500DPI进行重新绘制,并与底图进行套合、配准;三是统一数据格式,按照标准规范要求的数据格式进行一致性处理。对补充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同样按照上述的三种方式进行处理,最终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指标矢量基础数据成果集。2.4逐地块开展宜耕性评价针对待评价的国家下发图斑和补充调查图斑,分别以图斑为单元进行分析评价。国家下发图斑的评价。首先,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套合国家下发的“三调”底图,并结合现势影像资料,将明显不属于其他草地、盐碱地、沙地和裸土地的地类删除,得到准确的待评价国家下发图斑。其次,依次将标准矢量化后的10项评价指标体系成果与前一步得到的图斑进行空间叠加、数据分析,结合空间规划与经济社会等数据成果,逐图斑进行指标的属性标注。再次,严格按照不宜耕(表3)评价指标的标准要求,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标注后的图斑逐一进行宜耕性评价。当同一待评价图斑的评价结果出现两种有效结论时,采用面积大于50%的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最后,标注评价结果并维护图斑属性,评价结果所有指标数据均为宜耕的在图斑属性中标注为“耕地后备(GDHB)”;反之则标注为“非后备(FHB)”。依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标准、规范、格式的要求,全面维护图斑属性,确保属性信息完整、合规、无误。补充调查图斑的评价。以省级单位为统筹,图斑从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提取,经过内业与外业结合的方式进行确认后,采用与评价国家下发图斑一致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图层,其图斑属性要求同上。2.5成果汇总以县级为单位,汇总调查评价数据成果。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矢量数据,统计调查评价分类型统计表,撰写调查评价分析报告,建立调查评价数据库,采用上下统一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进行自检,经自检质量合格后,按照成果提交格式要求组织目录文件,经市级汇总后上报省级。省级负责对县级调查评价所有成果进行核查,核查的主要内容有成果齐全性、数据标准规范性、地类一致性、矢量数据属性内容等[14],质量核查合格后,汇总编制省级调查评价分析报告与数据分类型统计表,并以县为单位统一上报国家。国家采用内业核查的形式对上报成功的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核查矢量数据库成果,包括成果是否齐全、下发图斑是否逐一响应、补充调查图斑范围是否一致、地类是否一致、评价指标属性与评价结果是否一致、成果数据是否符合标准规范、面积与数据间逻辑性是否一致等;根据核查情况,如有必要可追加进行实地调研核实,从而确保数据成果全国统一。待所有数据成果质检合格后,建立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潜力数据库,编写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分析报告,成果信息对应挂接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管理系统,付诸各项应用。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保障措施要保障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需要从组织、技术、法律和实施等方面予以支撑,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形成调查评价的工作合力。3.1组织保障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其整体部署、组织实施、制定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都由国家层面统一操作,并在数据成果验收阶段最后把关;工作的具体开展则以地方为主体进行,以国家统一的工作与技术方案为根本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分析评价,可采取省级统筹、县级实施,或省、市统一进行的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分析评价标准均不能低于国家统一的方案要求,确保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整体要求统一、实施口径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成果质量统一“四统一”,从工作组织的方式上保证最终调查评价各项成果的质量。3.2技术保障调查评价底图制作、数据资料处理与矢量化、矢量数据叠加与空间分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等,都需要借助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如GIS、5G、云计算、遥感解译等。在保证调查评价各项工作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也能保证所有最终成果的质量符合要求且真实可用,达到查清全国补充耕地潜力状况的目标,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提供科学、翔实的数据支撑。3.3法律保障建立健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系,是促进调查评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律层面有效支撑,更是落实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常态化制度、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等的政策依据,同时也是耕地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依法治国理念的积极体现。3.4实施保障调查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由国家层面制定,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则由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全面负责。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是关键,多方参与、协同验收是保障[15],协同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对本辖区的调查评价成果进行论证、质询与验收;上一级负责依据技术方案要求做好成果质量的审核把关,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成果审核验收、数据汇总等,全面、共同做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全部工作。同时,应适时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行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管理目标责任制,确保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16]。4结语2021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十四五”期间将沿用此主题,充分说明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是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1998年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政策以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成为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11],2017年后实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政策。进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时代,新形势需要耕地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因此,全面摸清耕地后备资源“家底”重要且必要,事关国家的总体治理方略,也关乎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统筹谋划。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有关要求进行,做好组织、技术、法律、实施等方面的保障,确保调查评价工作顺利实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应在充分发挥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的同时,站在国家粮食安全和总体安全观的高度上,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做好耕地后备资源的系统规划,因地制宜、梯度有序开发。在实际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到实时监测、全程监管,积极探索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情报杂志发表 2022年3期

  • 摸清家底,交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明白账
    作者:王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青海省政府关于向同级人大报告有关资产管理情况的文件精神,2021年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发展改革、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部门高质量完成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以下简称《专项报告》)编制工作,顺利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首次亮出了青海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向全省人民交出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完整账”“明白账”“放心账”,青海省专项报告呈现亮点特色,得到了全国人大预工委的高度肯定。第一,党建促业务。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将编报《专项报告》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总体要求,会同省人大财经委举办了全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专项报告编制业务培训班,对专项报告的范围、数据来源、报告重点内容、统计报表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开展专项报告编制工作提高了认识,为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打牢了基础。同时,对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方的业务进行了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切实做到了全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一盘棋、一本账。第二,研究夯基础。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各类统计数据口径依然存在不统一、基准时间不一致等问题,2020年底在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基础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专项报告的重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开展详实的前期调研和关于报告内容框架、报表体系和报告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确定了“资源+资产”“国有+集体”“管理报告+统计报表”的工作思路,并向省人大财经委、自然资源部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充分肯定。第三,率先建制度。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关于建立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在全国层面率先构建了“专项报告+子报告+报表”的报告制度,开创性构建了“1+2”(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和水利部门、林业草原部门编制的子报告)的报告体系和“1+1”(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表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和收益情况表)的报表体系,会同省发展改革、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和草原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度全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的通知》(青自然资〔2021〕168号),首次实现了报告的全口径、全覆盖,为向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夯实了基础。第四,切实摸家底。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体系,优化统计标准,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契机,通过编制《专项报告》首次亮出了青海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向全省和全国人民报出了一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明白账”“放心账”。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有土地6841.40万公顷;共发现矿产种类137种,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11种;水资源总量1011.91亿立方米;整合优化后共有自然保护地79个,总面积达26.61万平方公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42种。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价款152.36亿元,矿业权出让成交总收益24.14亿元,收缴水资源费3.29亿元。第五,实干显成效。机构改革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两统一”职责,有效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规划、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所有者权益管理等制度体系,高质量完成“三调”,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逐步完善有偿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我们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时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张光荣、青海省人大副主任吴海昆给予了高度评价,相关人大代表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第六,谋篇明思路。通过《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下一步将继续围绕构建统一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积极推动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改革,启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强化科学布局、整体保护、系统修复、高效利用、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一体化修复。不断加强和改进青海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更好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深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专项报告在形式上创新性地将青海省土地资源分布图、青海省矿产地分布图、青海省森林资源分布图、青海省草原资源分布图、青海省降水等值线图、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图以及青海省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等图列入报告附件。同时,结合青海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现状,选取了28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个三级指标,形成2020年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表和2020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收入情况表。专项报告在内容上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加大了青海省在作为“地球第三极”和“中华水塔”方面开展工作的相关描述,进一步凸显了青海省“生态大省”的地位和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青海国土经略杂志发表 2022年2期

  • 5G背景下山东省智慧交通发展研究
    作者:宁娜  李冰  王兰红      摘要:在大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城市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使城市的运作模式更加高效率及高效益,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慧城市发展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交通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也作为影响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目前5G网络发展迅速,作为一项革命性的信息技术,5G技术将驱动一系列的前沿科技,例如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会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基于此背景,文章指出不断加强大数据时代智慧交通的研究,将有利于城市交通方面的发展水平,能有效地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提高人民的出行安全和便利。关键词:5G;智慧交通;智慧城市0引言目前我国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汽车保有量,在全球均居首列,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也是前所未有。不仅如此,汽车运行产生的污染,也是城市空气污染主要的来源之一。基于此,发展智慧交通,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约百姓出行时间,缓解城市中出现的交通拥堵,减少车辆运行所带来的尾气排放,已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交通是城市的重要枢纽,将5G技术充分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创建智慧交通,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智慧城市的发展。1山东省城市交通现状(1)城市道路交通供给与交通工具增长速度不平衡。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2.81亿辆,其中山东省青岛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临沂、济南、潍坊也均超过     200万辆,烟台、济宁等城市汽车保有量均超过100万辆。同时,除汽车外,自行车、电动车等一些非机动车也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交通方式。面对日益增加的汽车保有量以及非机动车的与日俱增,城市道路增长已跟不上交通工具的增长速度。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尤其是中心城市,已逐渐成为全省大部分城市的重要交通问题。(2)山东省在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认识水平上,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受普遍认可,但实际行动却相对滞后,目前山东省城市的公交系统承担大约20%,而发达国家的公交系统分担率能达到60%左右。另一方面,在平均运营时速上,公交平均速度较低,难以吸引人们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1]。(3)山东省城市交通规划与布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山东省的交通管理一体化机制还不够健全,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的功能布局不匹配,同时由于空间资源有限,加密路网的优化空间不足,由此城市产生“职住分离”以及中心化的特点,钟摆式交通现象比较突出。基于以上交通现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智慧交通已得到多方面重视和支持[2]。2研究发展智慧交通意义传统的智能交通强调的是硬件方面的建设,但是在具体实施控制策略过程中,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等资源,并且其过程需不断反复优化,自动化程度较差,存在交通管理的滞后效果。智慧交通则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在相对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基础上,将这些技术融合在传统的交通系统中,从而使传统交通运输系统从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和管理上发生根本改变,形成一套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使人、事物、时间、运输方式和运送地点相互连接的智慧型交通运输系统[2]。面对当前城市前所未有的出行压力,以及顺应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为智慧交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建设智慧交通已成为时代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构建的必然之路,也将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从繁重的业务处理中解脱,创造立竿见影的管控效益,成功解决交通问题。3 5G背景下山东省智慧交通发展方向在5G的科技发展红利下,山东省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的发展方向,主要在5G在车辆上的配置、5G在交通领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数据共享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几个方面。3.1 5G在车辆上的配置5G在车辆上配置主要体现在5G通信技术对车联网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发展车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交通的重要途径。车联网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车载传感装置,通过网络平台、移动通信技术、车辆导航技术等,实现车、路、人、城市之间实时互联,进而实现对车辆、道路、驾驶员及乘客、基础设施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管理。车联网其本质就是一个庞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一般而言一辆汽车可同时装备多种传感器,例如内外部温度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等,形成以数字通信、导航定位系统和无线语音为平台,通过无线定位和通信,可及时地向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当前的交通状况、并且提供应对紧急情况的可供选择的对策、实现远距离车辆诊断等服务。车辆本身做为一个高速率的通信节点,连入互联网[3]。另外通过5G建立车辆之间以及车辆和路边站之间的稳定可靠的链路,实现交互车辆的驾驶信息,甚至可以实现车辆间的协同控制,能够让自动驾驶模块更安全地自动操作车辆,这个技术的落地对城市的改变将也将是颠覆的。辅助驾驶解放司机的同时,还能提高整车的通行效率,有望大大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3]。5G通信技术可以作为车联网发展的催化剂,降低通信延迟,大幅提升汽车数据集传输的速度,进而加快车联网行业的发展。5G通信技术可以解决车联网技术的一些问题,促进车联网技术的快速落地。3.2 5G在交通领域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配套建设上,在精度和可靠定位服务层面,北斗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致力于实现高精度地理地图,不断整合系统的交通运输数据,从而为交通规划、管理、服务等提供支撑,同时推动高分辨率观测系统在基础设施上的应用。此外,还需进一步推动基站资源的共享共建,为城市交通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和决策服务。3.3数据共享融合将5G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要推进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衔接,进一步优化应急及车辆疏导服务,促进交通服务数据的共享融合。促进整个交通数据资源开放,推进联网购票、智能停车、无线支付、交通状况实时检查等服务。完善数据中心,实现分类分层管理,促进数据有效融合共享,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应做到运输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共建共享需在不同层面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具备一定规模和体系的行业大数据集,只有数据库数据足够充分,才可以进一步制造更加完善的策略。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政府机构、一些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等的数据资源,促进交通行业大数据的进一步创新应用,以大数据推动城市交通健康发展。3.4科技研发注重交通运输领域的科研基地建设,寻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融合,或者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些重要机构,政府应鼓励社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同时推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长期性能观测网,并逐步开展一些长期性能观测项目,为监测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及分析运行规律提供支持,建设出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维护。此外从高校和政府层面继续鼓励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高水平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出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鼓励这些高水平人才对自动驾驶、智慧工地、智能航运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结语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规划,面临日益增加的汽车保有量和各种非机动车交通工具的壮大以及交通道路资源增加缓慢性及滞后性,顺应当前5G网络的发展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興起,发展智慧交通,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及智慧城市的发展。[参考文献][1]孙涛.山东省应对城市交通发展问题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8(18):168-170.[2]董莹,董鹏,唐猛.我国智慧交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8):264-266.[3]贺小花.车联网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柱[J].中国公共安全,2013(Z1):105-109.(编辑傅金睿)

    无线互联科技杂志发表 2021年20期1

  • 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实现北斗对交通运输领域全覆盖 等8则
    关注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实现北斗对交通运输领域全覆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实现自主化先进技术装备加快推广应用,实现北斗系统对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全面覆盖。展望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规划》提出,将推动先进交通装备应用,促进北斗系统推广应用,完善交通运输北斗系统基础设施,健全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提升北斗短报文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北斗系统在铁路、公路、水路、通用航空、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全球海上航运、国际道路运输等领域应用,推动布局建设融合北斗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开展民航业北斗产业化应用示范。《规划》明确,建设交通安全应急卫星系统工程,优化综合导航服务功能。稳步推广使用带有北斗卫星应急示位功能的救生衣、救生艇(筏)等。《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白皮书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天”空间望远镜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推进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地面通信网络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秩序,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外空全球治理体系等。《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印发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战略基础作用。《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3年,基本建立多规合一、统筹协调、包容开放、科学适用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由基础通用、编制审批、实施监督、信息技术等4种类型标准组成。未来3年,将加强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各项标准制修订的整体安排和路线图。其中,在信息技术标准方面,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数据采集、汇交、应用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相关标准的研制,明确空间数据采集和数据汇交方式;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技术规范,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应用与服务。2021年度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圆满完成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2021年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查结果的公告》,标志着由国土测绘司组织实施、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具体负责的2021年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圆满完成。2021年,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随机抽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家甲级测绘单位完成的项目成果作为受检对象,随机抽派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验专家库成员组成7个检查组,突出对重大建设工程测绘项目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据了解,为顺利推进项目实施,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坚持质量第一、安全为本,通过抢抓时间窗口开展集中现场检查、配备北斗通信终端保障高海拔无人区作业安全、加强现场检查监督指导和技术审核等措施,确保任务安全有序实施和检查结果权威可靠。科技我国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1月20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利用高分多模卫星0.5米分辨率全色、2米分辨率多光谱数据产品,可进一步满足大比例尺国土调查与测绘、重点区域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灾害风险与应急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精细化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森林和草原动态监测与评估等领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该星实现4个“首次”:首次突破同目标同轨多角度成像、任意向主动推扫成像等敏捷成像技术;首次具备我国民用卫星大气同步观测以及高分辨率图像地面大气校正处理的业务化应用能力;首次在轨实现星-星-地全链路中继数据传输,卫星应急响应能力大幅提升;首次实现星上特定区域图像的快速提取与处理技术在轨应用。在轨运行期间,卫星实现了新一代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首飞及各项技术在轨验证,提升我国高分辨率敏捷成像卫星研制与应用水平。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成功发射1月26日7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据介绍,该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模式、多极化等特点,可满足国土资源、地震、防灾减灾、测绘、林业等基础地理信息获取需求,加快形成重大灾害快速反应能力,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目标提供空间观测技术支持。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由A、B星组成,运行于约600千米高度的准太阳同步轨道。双星均配置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具备多种成像模式,最高分辨率3米,最大观测幅宽可达400公里。L波段雷达波长长、在植被区具有穿透能力等特性,可为条件复杂、地面调查难以到达地区的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提供覆盖范围广、测量点密度大、重复观测频率高的长波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此外,双星在轨可开展跟飞、绕飞两种飞行模式。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计划2月底择机发射。我国所有北斗导航卫星完成健康“体检”2022年春节前夕,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我国在轨运行的52颗北斗导航卫星进行了逐个“体检”,结果表明,所有卫星关键技术指标均满足正常提供各类服务的要求。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北斗卫星管理机房可以看到,一份份“卫星体检报告表”详细记录了科技人员针对卫星部件、分系统、整星运行状态等方面,以及电源、测控、载荷等分系统的关键指标因素、评价结论、参考标准等内容的研判分析。此外,科技人员还为每颗卫星制定了个性化维护保养计划,确保卫星持续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据了解,除了每半年对全部北斗导航卫星开展健康评估工作之外,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每季度还要对在轨运行时间超设计指标的卫星进行健康评估,坚决守护好所有“中国星”,全力保证每一颗卫星健康在轨运行。数字10年2022年1月9日,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实现在轨稳定运行10年!据了解,资源三号卫星于2012年1月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此我国拥有了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填补了自主民用立体测绘卫星的空白。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发展和应用,实现了我国1∶5万测图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使我国一举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之一,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资源三号卫星与其在轨接续业务卫星资源三号02星、资源三号03星,组成我国首个立体测绘卫星星座。10年来,资源三号卫星为我国逐步构建1∶5万~1∶1万比例尺光学立体测绘卫星星座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和宝贵经验,也见证了自然资源陆地卫星观测体系与应用的发展历程,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我国经济社会相关领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高精度自主卫星数据源和基础性数据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杂志发表 2022年1期

  • 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需求分析
    作者:宋瑞凤马丽近年来,国家土地资源违法滥用现象突出,各种土地合理利用问题日益显现,土地利用不当,导致各类地质灾害不断加剧,良田受损,森林资源遭到乱砍滥伐,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并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违法建筑物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各类违法建筑、违法用地、违法开采等事件的及时发现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已经迫在眉睫。《国土资源执法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79号,2017年12月27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第四条规定:县级及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强化遥感监测、视频监控等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发挥现代科技对执法监督工作的支撑作用,提升执法监督效能。一、目前现状分析目前,土地监管的主要方式仍停留在纸质文件管理和人员现场核查阶段,对于批地、供地及项目管理缺少现代化的手段。由于信息获取不及时,致使违规情况判定困难,查处力度不够。目前牡丹区国土监控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人工巡查为辅,缺乏智能化监测手段,尤其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数据更新周期长,执法滞后;监测覆盖范围受限;无法实现常态化全天候作业;人工巡查耗时长,成本高;随着违建治理的强力推进,执法部门与违建业主的矛盾激化,社会舆情事件随之产生;跨部门协作困难;执法队伍手段单一、事倍功半;社会规范与法律制度存在偏差。二、采用技术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基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GIS),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区域、全方位一体化协同办公与联网审批;基于电子政务和移动智能技术,为审批管理各环节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基于二维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简便、快捷的图文一体化管理。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器集群技术(平台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分析服务器等),使用最新视频压缩处理技术、分布式存储、核心网络技术,组建了系统化的视频监控平台,核心网络采用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专属网络不被攻击入侵,配套使用省统一的僵木蠕漏洞扫描系统定期扫描,确保网络绝对安全(见图1、图2)。本系统采用C#进行搭建,C#(读作“SeeSharp”)是一种新式编程语言,不仅面向对象,而且类型安全。开发人员利用C#生成在.NET生态系统中运行的多种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的指挥调度是基于Flutter框架开发的,Flutter是Google推出并开源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主打跨平台、高保真、高性能。开发者可以通过Dart语言开发App,一套代码同时运行在iOS(本套系统未开发)和Android平台。Flutter提供了丰富的组件、接口,开发者可以很快地为Flutter添加native扩展。同时Flutter还使用Native引擎渲染视图,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违建算法使用yolo算法作为基础,YOLO(YouOnlyLookOnce)是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对象识别和定位算法,其最大的特点是运行速度很快,可以用于实时系统。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有效改进了策略:首先,使用逻辑回归来预测每个boundingboxes的对象分数,每个boundingbox与groundtruth的匹配策略为1vs1。其次,每个boundingboxes使用多标签分类法预测包含的类,采用二元交叉熵(sigmoid)取代softmax进行类别预测。再次,采取金字塔网络来进行多尺度的boxes(多层featuremap[132652])预测,同时提取网络较早的featuremap(特征图),与之前经过两倍上采样的featuremap进行element-wiseaddition合并,进行更精确细粒度预测(类似SSD思想)。最后,数字化的远程视频传输应用得到广泛普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国家重点矿区、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行为易发区24小时不间断监管。三、系统功能结合牡丹区国土资源监管工作的现状,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采用高空视频覆盖,后台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告警的模式打造独一无二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系统设计采用48个高空球型摄像机安装到35-45米的基站铁塔上,对牡丹区域的重点区域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单个球机可以实现水平360度,垂直-20度—90度的自由旋转,覆盖方圆2-3公里土地面积。后台通过智能分析国土资源变化情况,实时把告警信息传递给相关区域责任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大屏、电脑、pad、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实时获取到告警信息,及时定位、及时处理。同时,后台存储系统可以将全部视频资源存储30天的时间,便于事后的追溯和回查。四、实现功能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充分依靠信息技术进步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为基准点,实现牡丹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提高自然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实现资源动态监管,为构建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监控人员可以全天候、全角度地观测安装点周围2-3公里左右范围内的违章搭建,违法占地、用地、挖地等违法行为。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利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及机器自主学习的检测算法技术,能自动分析检测违法事件,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区域负责人,及时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平台自动记录相关内容,并能生成報表及考核区域责任人,为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查处提供了有力证据,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以国土侵占相关违法行为监测为主线,从监测感知报警、数据传输、视控决策到应急指挥调度,各部分紧密结合,真正实现违建行为检测一张图,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可视化管理。五、实现效果图3为一处告警。系统检测到有建筑起重车,产生了起重车辆告警。图4为一已经处理的告警:经核查此处为合法建筑用地,已取得建设许可。图5为系统根据告警点位位置,经算法得出的大致违法地点经纬度,可调用导航软件进行地点导航。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牡丹区智慧国土监管系统”包含前端48个高空视频信息采集点位、后台视频监控管理存储系统、国土资源智能检测分析系统、实时大屏显示系统和移动告警终端、手机APP等处理设备,每年可协助处理违法行为,节省人力、物力,而且省时高效,能及时处理违法,减少上级处罚。在及时处理违法的同时,保护了基本农田,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进一步完善了“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宣传执法、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构建了对土地违法行为“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作者单位:宋瑞凤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数据中心马丽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自然资源局

    中国信息化zzfb  2021年11期

  • 5 G与北斗互相赋能,应用前景取决于想象力
    近日,全国首个边坡监测领域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项目落地广西。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5G网络建设全面铺开;2020年,随着2颗地球静止轨道北斗三号卫星在太空部署,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卫星组网将全面完成。两大国之重器看似天地相隔,却注定产生交集。它们的深度融合,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风景。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所说:“北斗+5G将充分发挥北斗系统的天然特性,实现北斗系统在信息领域深度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万屹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5G+北斗”相关的基本技术和理论已经具备,目前已进入标准化阶段。假以时日,相关应用将全面铺开。5G与北斗有天然的渊源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2019年12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北斗系统和5G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冉承其说,北斗本身是国家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5G和北斗具有融网络、融科技、融技术、融终端、融应用的天然优势。同时,北斗可以构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技术体系,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都离不开北斗,也离不开5G。两者在融合的同时,也将相互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曾在报告中指出,5G是智能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其“极高速率、极大容量、极低时延”的特征,可为满足未来虚拟现实、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应用需求提供基础支撑。但要实现这些应用,单凭5G显然孤掌难鸣。刘经南表示,解决问题需要新的基础设施,这就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北斗系统能实现全球时间的精确同步,可以在广域甚至全球范围内,通过5G将导航、定位、授时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智能赋给机器和网络环境。北斗与5G相互赋能、彼此增强,可以产生感知、学习、认知、决策、调控五大能力,让广域或全球性分布的物理设备,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具有计算、通信、远程协同、精准控制和自治等功能。给生活带来更多可能5G与北斗深度融合将实现什么样的应用?前文所述边坡监测系统,依托5G物联网技术,将大量用于探测地质松动、细小位移的监测传感器接入监测网,实现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智能分析、预警;同时将5G与北斗技术融合,实现优于1mm的高精度定位,一旦发生异常位移,可精确定位隐患位置,便于迅速排查和第一时间处置。对于未来的更多应用,万屹表示:“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万屹介绍说,卫星定位技术的优势在于覆盖面广,但在室内或是有建筑物遮挡的地方,定位精度会有一定偏差。我国正在开展基于5G基站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并致力于将其与卫星导航系统融合起来,形成无处不在的定位网络。届时,商场导购、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将大有改善,许多基于定位功能的新业务也将发展起来。“我们相信,北斗和5G的融合将会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将会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家庭、智慧农业等未来的新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冉承其说。当然,要实现“5G+北斗”,目前还需要一个标准化过程。万屹表示,这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现阶段我们发布的5G标准主要还是在做宽带,提高传输速率。从下一个版本开始,跟物联网、定位以及一些增强技术相关的标准都会跟上。所以从标准化角度来说,目前还差一个版本。”万屹说,当标准化工作完成,大家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网络、统一终端,整个业务便能快速铺开。可以想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G+北斗”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汽车零部件杂志发表  2020年2期

  •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解析
    作者:陈会乐 临沂市莒南县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山东临沂276600        信息化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用于实时监控国土空间规划和利用情况[1]。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动态采集和深入分析,即可及时发现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不足之处,不断优化现有体系和方案,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得到贯彻落实,进而大幅提高国土空间利用率,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同发展,为人民群众创建舒适、美丽、健康的居住家园。1智慧土地空间规划思路1.1总体框架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以人本理念为原则,以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注重协调好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达成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这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思路,具体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时应该尽可能的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坚决不能打着开发土地资源的幌子大肆破坏环境,而是应该从国土空间大数据中积极挖掘环境保护工作的缺陷和漏洞,主动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实施全方位的保护,以达成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目标,推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各个地区的群众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不尽相同,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时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获悉群众的真实想法,根据群众的意愿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提高社会公众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认同度,国土空间规划就能够迅速落实,发挥应有效用。1.2技能要求为了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稳定高效开展,需要将多元化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各个环节之中,拓展数据收集渠道,致力于采集到真实完整、时效性较强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主观因素引起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可以得到准确结论,为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提供可靠依据。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所用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有利于收集、处理、分析国土空间大数据,动态监控国土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人们的活动轨迹,清晰的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使之能够随时随地的掌握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监督国土空间规划执行过程,及时发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促使国土空间规划更加开放、透明,将会得到有力践行[2]。2智能土地空间规划方法分析2.1数据驱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国土空间大数据,数据体量庞大,结构类型多样,对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如何能够采集到完整的数据信息,对其加以深入分析,挖掘出信息的潜在价值,是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难点所在。信息化背景下,各种智能化技术涌现而出,大大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发展进程,更新了工作理念和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与其他数据集成,专门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因而变得更加有的放矢。2.2协同计划所谓协同计划指的是国土空间规划要与其他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打造平台,促使数据信息在平台上可以快速传递,每个部门都能充分了解到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共同解决实际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社会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可以说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大突破。比如说,当发现国土空间规划不能满足城乡建设要求时,就可以在平台上提出整改意见,要求责令相关工作人员立即修改,改正过后的方案也要上传到系统平台上,由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审核,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2.3智能仿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给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构建国土空间仿真模型,模拟人与土地的关系,科学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是以人为本理念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必由之路。MAS是进行智能仿真不可或缺的一个系统,可以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精准划分城市边界,将如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加以反馈,城市中的国土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分布情况就会一目了然,为国土空间的优化给予了信息方面的大力支持,相比于传统工作模式取得的效果更加理想[3]。2.4动态监控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监控是极为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对国土空间规划加以改进,防止类似情况重复出现,之于国土空间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大有助益。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监控,要落实到土地资源的审批、利用现状、目标指标等方面,在系统平台上对实际数值和目标值进行比较,是纠正偏差的重要举措。将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监控工作予以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化,可以顺利达成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目标。定期评估: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评价主要依靠长期监测数据库,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评价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没有充分展现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建议引入国土空间大数据进行定期评估,例如,根据我国人口的动态分布,使用网格人口数据与先前的计划数据相结合,使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来评估当地文化、教育和卫生设施的分布模式,判断是否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3结语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是信息化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创新思路,能够显著提高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利用率,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平台的主要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希望能够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优化和创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商品与质量杂志发表 2021年5期

  • 凝心聚力 谱写自然资源大文章
    丰收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的物质基础,科学管理好自然资源,社会与民生才会有基本保障。2021年末,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要立足“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到突出重点、务求实效。陈建军厅长从向海经济、粮食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住房供给等方面,对广西自然资源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诚然,广西自然资源厅已经从顶层设计对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做出了全面的计划、部署和安排,关键就在于怎样科学、有效地实施了。要全面做好自然资源这篇大文章,必须依靠系统广大员工的努力,人人自觉主动地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核心要义、内涵与实践要求为指南,结合本职工作,用心掘智,研究探索创新的思路与技术路径。对陈建军厅长提出的“补短板,强弱项”,一定要特别重视、特别用心。只有找准了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才能有的放矢,寻找到新方法快速突破。要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完成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实践证明,集体的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体现。发挥个人的智慧与努力固然重要,但在大时代面前,在庞大而繁杂的自然资源管理面前,就势单力薄了。因此,局与局、处室与处室、单位与单位、人与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做好充分的沟通,互相通气、互相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团结协作,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只要各自都挖掘出潜在的智慧加以充分发挥,凝心聚力,任何难解的题、难办的事,都会迎刃而解,才能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推动自然资源工作跨上更高的台阶。虎年,愿自然资源系统虎虎生风,虎出精彩,虎出辉煌。

    南方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2年2期

  • 5G+北斗,社会变革的下一个风口
    作者:张弛  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科技观察员      5G技术与新产业自从人类有文明史以来,通信就是在人和人之间进行的。当5G出现之后,通信的主体由人变成了物,这是5G的革命性进步。人和人之间的通信依靠语言,对话有100毫秒的延迟是感觉不出来的;4G时代手机到基站间的延迟是几十毫秒,这对于远程操作,比如远程驾驶、远程手术等来说是很长的;而5G带来了更高的流量密度、连接密度以及更短的时延。2018年12月6日中国5G预商用,2019年6月6日开始正式商用。站在运营商的立场上来说,更新换代的背后是高成本,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动力。但5G是国家战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如今,中美正在进行5G主导权的激烈争夺,谁先抢占市场谁将会更有优势。为了提高传播速度,5G的关键是要提高带宽;为了提高带宽,核心办法就是提高频率。频率的提高代表着波长的降低,其透射、折射、散射特性都会变差。与4G基站相比,5G基站有三个劣势:一是5G由于能够传播的距离缩短,因此基站数是4G的3倍;二是5G的单位比特能耗虽然降低了,但是其速率提高了20倍,导致功耗是4G的3倍;三是5G的价格是4G的3倍。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都说5G改变社会,但这并不是5G本身能够做到的,更多的是构建在5G基础之上的五大新科技,5G是这些新技术改变社会的基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诞生约70年,但是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5G将是其大展宏图的基础和契机。5G首先会改变人类社会关系,那么下一步,人工智能(AI)就会改变人类本身;而没有5G,AI就是搁浅的船。基于5G的AI首先会改变人类的职务结构,简单说,低智慧、经验型、无感情交流的工作将来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样将面临大量底层员工失业问题。但华为的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说:“失业不怕,社会总财富增加就是积极的。”如随着5G的发展会产生新的职业,就像今天利用各种视频软件也能赚钱。物联网如今,物联网产业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低功率广域网络(LPWAN)技术是专为低带宽、低功率、远距离和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的,市场已形成窄带物联网(NB-IoT)和Lora无线技术(Semtech公司创建的低功耗局域网无线标准)两大技术阵营。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需要通过基站接入的NB-IoT技术,中国有700万个基站,占世界的70%,这是NB-IoT应用的巨大优势资源。云计算在2010年的深圳IT高峰论坛上,大家问李彦宏和马化腾关于对云计算的看法,李彦宏说云计算其实是“旧瓶装新酒”,马化腾认为云计算有可能实现,但是要在几百年以后。但是台下第一排有个人对云计算充满信心,那个人就是马云。基于5G的AI将会改变人类的职务结构当时的主流观点是与李彦宏和马化腾的观点相似的,因为云计算对服务器的依赖过大,集中需求难以处理。但是马云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他通过服务器池改变了云计算,简单来说就是构造一个云,包括十万个以上的服务器,里面不可避免每天会坏几个,坏掉的服务器加个标签就可以退出服务器列,但并不会影响整体性能。就好比将游泳池的水抽出一部分,还会有其他水的流入一样。云计算的奥秘就是虚拟、动态、粒计算。大数据以前做数据统计的第一步就是抽样,现在科技发展到我们可以做很大数据量的调查,因此大数据的第一个优势就是我们不再需要抽样,由抽样引起的统计偏差就消除了。大数据如今正在为各行各业增加很多利润,比如中国的滴滴已经通过大数据收获了财富。在4G时代,掌握客户就是掌握财富;而在5G时代,掌握数据才是掌握财富。大数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消除不确定性,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边缘分布式运算(雾计算)边缘分布式运算具有实时、高效、安全的特点。其类似于我们买空调时,全国各大城市都会有一个存储空调的分仓,从距离客户最近的分仓发货就能提高效率。边缘分布式运算实际上就是分仓,能够让远在西藏的用户很快就能下载到想要的资料,时效性得以提高。也可以把网络想象成一片云,用户分布在地面,想登云就必须通过雾,这个“雾”就是边缘分布式运算。在边缘分布式运算中接入网络切片,本质就是按照功能性或需求特性将5G网络在逻辑层面上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虚拟网络,从而应对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比如自动驾驶切片强调时延,视频下载切片强调带宽,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调度。北斗的前世今生我国的北斗一代源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的GPS导弹震惊世界,决策层深刻意识到以后没有导航定位系统无法打仗,于是在1995年前后制定了相应的政策。2000年,美国的卫星系统已经有了30颗卫星,位于运动中轨道;我国的北斗一代只有两颗,而且位于很高的静止赤道轨道。而轨道越高,定位精度越差,但因祸得福的是,静止轨道具有天然的通信能力,因此“北斗一代”具有双重功能:既能通信又能定位。不过,事实上这两种性能都比较差。当时欧洲也正在实施伽利略工程,他们的优势是技术领先,但是缺少资金。中国与欧洲一拍即合,中国加入了伽利略计划。中国向伽利略计划投资了2亿欧元,可根据比例获取相应收益;同时中国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运作过程中可以提升技术,学习市场开发的经验,为开发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印度和日本也加入了伽利略计划,由于他们投入资金少,但享受同样的战略资源,最后中国退出了伽利略计划,开始了北斗二代的研究。因为卫星轨道和空间频率是人类共享的资源,遵循先占先得的原则,因此只要轨道和频率没有被占用就可以申请。当时欧洲和中国有些卫星的频率是重合的,并且都得到了批准,谁先发射谁就将占用这些频率。2007年,中国的北斗二代第一颗卫星上天了,并且一年发射了好几颗。北斗二代的快节奏给欧洲带来了紧迫感,中国也继续按照自己的既定节奏发射卫星。我国首先将北斗二号运用在渔业上,其双向短信功能在搜救中得到了完美应用:渔船遇到险情后一键求救,终端会自动把附带着定位信息的求救短信通过卫星发送给岸上的救援队,短信最多可编辑140个字,每条仅需0.3元,实现了卫星导航+海事卫星电话的功能。按照原计划,我国应在2020年发射55颗卫星,到目前我们还没完成这个目标。因为在北斗二代卫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突然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用的铷原子钟是美国进口的,一旦美国制裁,我们就会失去主动权;二是我们缺乏海外基地,地球背面卫星的导控是个难题。于是,我国在北斗二代卫星的基础上做出了两项重大调整:一是用我们自主研制的氢原子钟代替了国外进口的铷原子钟,精度是原来的10倍;二是增加了星际链路功能,我们只需要把导控信息发射到一颗卫星,就可以在35颗卫星中互相转发,形成对所有卫星的导控。2017年11月5号,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三代卫星,可距离2020年只剩下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了,全部换成三代卫星,时间来得及吗?北斗卫星团队的“小宇宙”爆发了,两年时间发射了20多颗。也许,未来全球组网后的北斗系统将是全世界最好的定位导航系统。中国正在筹划北斗二代的地面基站增强系统,通过在路灯杆、信号塔等地方架设北斗基站设备,与基于天上基站的卫星相互配合,实时通过北斗测量位移,将偏差传送给所有用户,减去偏差用户就能获得精准信息,可以达到“米级”以下的实时定位精度,这将对我们的军事作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我认为,导航定位的未来在中国。5G+北斗的革命5G加上北斗会引发什么样的变革?上帝视角的自动驾驶近年来驾驶车辆的数量和速度都有所增加,如果我们的感官来不及反应就会发生危险的事情,未来自动驾驶将会是趋势。虽然特斯拉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但是它是典型的“单车”视角,车上装了很多传感器用来模仿人的眼睛和耳朵,这样的安全性还不够高。未来基于5G+北斗的无人驾驶将从“上帝视角”带来更高的安全性:智慧的车,聪明的路,强大的网,以及故障导向安全模式。如前方的红绿灯或者路边的传感器可以发送电波指挥驾驶,车和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同时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的负逻辑策略,即网络一旦出现故障或意外就会导向安全的结果,如靠边停车或慢速行驶,从而保证驾驶安全。负逻辑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之道。自动驾驶有两个场景,第一种是在无人的矿山、港口和码头,这类无人自动驾驶现在正在普及之中。例如无人区装沙石的大卡车的司机很贵,一辆车连续运作需要4个司机,年人工花费就需要100万。为了保证安全,司机驾驶限速为15公里/小时,而无人驾驶速度可以高达35公里/小时,并且只需要一个人在大屏幕前监督,而不是操作,这方面的程序已经非常成熟。第二种是载人自动驾驶,这种技术面临很多安全性的问题,预计2030年进入6G时代将会有一个超越,届时载人自动驾驶才能真正进入实验。生产资料和工具入云北斗三代卫星的精准定位对国计民生有非常大的作用。例如,江苏一个铁路局和铁塔公司合作的“双铁”项目,解决了一个重大的隐患。夜间工人背着20多公斤的工具巡轨,铁路局特别害怕工人把工具落在铁轨上,这可能出现重大事故。于是铁塔公司在每个工具上装了一个北斗精准定位模块和一个物联网模块,可以把它的实时位置上传到云上,每一个工具都是动态显示,如果一个工具离堆马上就会报警,这比人工检查可靠得多。危险工矿的远程操作在2019年6月底的上海世界移动大会的华为展厅,展示了这样一个远程操作:河南洛阳的一个矿山上有一个5G基站,矿车和挖掘机里没有人,人在展厅中通过远程操控完成作业(前面的屏幕相当于挖掘机的挡风玻璃),这样挖掘就不需要在严寒酷热的环境下工作了。4G时延高,看到的东西是两秒前的,无法满足这一应用的安全实现,而5G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场景。拖拉机农机自动耕种现在已经有了5G+北斗的设备产品,当拖拉机顶上安装了这样的设备,拖拉机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机械操作比人精准得多。武器装备的无人作战坦克可以实现1+N操作,将来数辆坦克可能只有一辆由人来操控,其他都可以通过5G+北斗技术进行管理。未来展望未来的6G会怎么样?5G网络还没使用上,就开始研发6G网络了?没错,现在就要开始前瞻布局进行研究了!最近国际电信联盟(ITU)召开了“网络2030”研讨会,焦点组主席做了压轴发言,初步确立了6G的三大场景,分别是极大容量与极小距离通信、超越“尽力而为”、融合异构网络。6G时代的VR不需要戴头盔和眼镜,极大容量能支持裸眼3D成像,如舞台上您能很真实地看到邓丽君在演唱。现在的网络资源是共享的,使用Wi-Fi的人一多网速就会变慢,这就是“尽力而为”。“尽力而为”在日常使用可以,但是在工业控制上这就是“噩梦”。6G网络的速度几乎能达到1Tb/s,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管理下,将能提供带宽、接入量和时延的指标保障,这就是超越“尽力而为”。6G之后,运营商网络和卫星网络等可以全面融合一体化。美国目前已经废除了运营商中立政策,要大力发展5G,因为5G代表国家战略和未来科技的制高点。工业革命落后,我们长期追赶;现在我们正面临信息之战,信息革命是一场国运之战,中国必须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世界科学杂志发表 2020年1期

  • 北斗芯片为何追求22nm?
    作者:沈丛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我国北斗芯片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那么在北斗芯片进入22nm后,北斗系统将如何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并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领域?为何要向22nm演进?在北斗芯片进人22nm的同时,质疑声也不断涌来。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导航定位芯片对先进工艺的要求并不高,当前采用40nm工艺的导航芯片较多,例如GPS运用的均是40nm芯片,那么北斗芯片因何在先进制程方面频频提升呢?事实上,北斗系统并不单单应用在导航定位方面,在其他应用领域也被给予厚望,赋能各行各业。因此,对于北斗芯片的要求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卫星导航芯片,对于先进制程的要求不言而喻。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葛晨介绍说,目前一些较为成熟且性价比较好的导航定位芯片工艺采用的是40nmCMOS工艺,可以为导航定位芯片带来低功耗、低成本、低风险等诸多优势,但是若想与各行各业进行更好的融合,芯片需要在更先进制程上进行演进。北斗芯片进人22nm后,意味着能够在单一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模拟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外围接口等,具备集成度高、功能强功耗低、尺寸小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电子/信息系统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芯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北斗芯片集成度越高,功耗越小,意味着北斗系统能够更好的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应用范围也会更广。例如,北斗在小型无人系统中的应用,需要北斗芯片在全系统全频点基带射频一体化SoC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视觉以及场景识别等小型智能处理器,因此采用22nm工艺制程是最为合适的。”中国卫星导航协会秘书长张全德说道。着力构建“北斗+”新业态《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为了能够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同时涌现出更多北斗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对于北斗芯片的要求也将更加严苛。为了满足更多应用需求,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对于北斗芯片的要求除了工艺制程、定位精度、芯片功耗等典型技術指标的升级外,达成“北斗+”相关技术的融合,也将是未来北斗芯片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这也是目前北斗芯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张全德介绍,北斗系统着力构建“北斗+”新业态,推动了北斗与各项技术的融合发展,也推进卫星导航技术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服务于社会民生。因此,北斗芯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功能集成,使其能够融合通信、物联网和各种传感器,成为推动智能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北斗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技术融合、应用融合、产业融合的新阶段。因此,如今北斗芯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功能集成融合问题。如何能使北斗芯片更好地融合于移动通信芯片、物联网芯片等,对于北斗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22nm级的芯片不单单是在制程上有所突破,更多的是在功能集成以及融合上更上了一层楼。未来将向通信导航一体化发展北斗组网的完毕伴随着5G商用元年的到来,由于通信与导航均用到无线电波,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融合性。随着5G的大力发展,它与北斗系统融合后将催生出哪些新的应用领域?“5G的发展对时间和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5G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5G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无人机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这也对北斗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为了能够使北斗系统在高精度导航与通信方面性能均得到极大提升,22nm北斗芯片在高精度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模块面积方面,从30mmX40mm缩小到12mmX16mm,面积减少84%,模块功耗比前代削减67%。”赛迪顾问分析师说道。北斗星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北斗除了定位授时等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双向通信能力,这是GPS等其他定位导航系统所不具备的能力,是北斗的独特之处,因此对于像中远海渔船等这类没有通信基础设施的应用场景,北斗系统将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同时,随着如今5G的加速发展,通信领域也在不断升级,通信与导航一体化发展趋势将愈发明显。为顺应这样的趋势,北斗芯片也将开发出更多高性能的应用。例如,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将北斗多系统兼容的定位技术,融合到手机的主芯片中去,可大力促进北斗在通信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在未来,随着北斗及5G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未来定将催生出更多智能化的应用场景。

    中国电子报杂志发表   2020年59期

  • 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融合纳入“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的技术路径与难点
    摘要:“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各类应用服务体系的数据基础,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本文探讨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仅是“一张图”的组成部分,但依然有着复杂的数据构成。实景三维是三维空间构架和底座,国土空规划是用地管控和实施监督的基础。二者的融合需从数据库最底层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入手,逐步解决数据生产、归集、入库、应用各阶段的诸多难题。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时空维度的“两级升维”,结合无人机逆向建模技术获取地理实体实景三维数据,通过数据归集初步建立“协调共享、上下联动、时点追溯”的空间大数据;其次,按照“统筹设计、逻辑集成、物理分散”的原则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横向联动城市信息模型搭建“一张图”主数据库,构建“全域时空模型”,开展仿真模拟、态势预测、推演验证等工作;最后,以场景应用为开发导向形成前端管理平台,最终实现城市高质量和精细化治理的目标。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实景三维城市信息模型城市数字孪生数字中国1背景概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引领建设数字中国。《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1]指出,自然资源数据是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支撑,“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是国家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和三大应用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回望“一张图”的前世今生,是为解决国土与城规部门数据的互通障碍、打破规划设计与审批监管的隔阂而提出的。原国土部“土地二调”(2007)和原住建部“城乡规划法”(2008)出台之后,各自启动了基于自身规划事权的“一张图”系统的工作。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2019)提出了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一张图”实践进入快车道,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根源上破解传统规划弊端的关键[2]。《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2021)的印发,标志着“一张图”进入“三维立体”阶段,对打造数字中国统一的空间基底具有重大意义[3-4]。按照当前主流理解,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尚停留在“二维平面”阶段,下文所探讨的“一张图”特指“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作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各类应用服务体系的数据基础,是运行在保密内网上的庞大数据库集。笔者认为,“一张图”应该是以地理实体和地理场景的实景三维为基础,搭载其他实体和物联感知数据,叠加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社会经济、测绘地信等数据,跨部门协调共享、上下联动、时点追溯的空间大数据体系。2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2.1“一张图、一平台、一张网”总体构架“信息化建設总体方案”提出了“一张图、一平台、一张网”总体构架。“一张图”汇集多部门数据,是陆海相连、集成融合、持续更新的大数据体系;“一平台”是以一张图为支撑的、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业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一张网”是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海量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的基础网络系统和设施;“三大应用服务体系”是基于一张图和一张网构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监管决策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见图1)。2.2“一张图”中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其主要任务包括,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实景三维是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是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产品,其数据由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两部分组成。纵观信息化总体框架,自然资源监测九大库是“一张图”的基础数据底图,以实景三维为代表的数据库是“一张图”的三维空间基底,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侧重用地管控和实施监督。不难看出,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数据都是“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把“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看作数字中国空间数据的“星辰大海”,那本文所探讨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仅仅是其中的“星海一粟”。即便如此,二者依然各自拥有复杂的构成和数据集。2.3实景三维与城市信息模型、城市数字孪生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数字中国”目标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此目标指导下各部委都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空间建模领域除了自然资源部的“实景三维”外,住建部印发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工信部信标委发布了《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城市信息模型[5]强调对城市物质空间对象的数字化表达,以数字三维模型为载体关联社会实体、建设行为、监测感知等信息构建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城市数字孪生[6]则是运用数字化技术融合城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创建城市物理实体的虚拟映射,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空间数据以及算法模型进行仿真、预测、交互和控制城市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过程。由此可见,城市信息模型和城市数字孪生都是“城市”为工作对象,以智慧城市为专业目标的,这与“实景三维”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不管是进展进度、囊括信息,还是终极目标,融合实景三维的“一张图”显然拥有更大的理想和完整的数据体系,有望最终真正成为未来“数字中国”的统一空间基底。3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的数据融合和应用当下,“一张图”的构建并非从零开始,自然资源部继承了原国土部的成果,各职能部门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数据,如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基础地理数据、自然资源和不动产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国土调查数据、测绘地信数据、规划及管控数据等。“一张图”的应用会根据场景不同采用B/S或C/S不同模式,对于“公共云”主要通过B/S提供查询服务和政务服务,地图API等少量公共服务也会采用C/S模式。对于“私有云”(涉密内网)主要以C/S模式为主来完成数据归集、查询比对、联合审批等工作。2019年以来,各类数据库方案和标准密集出台,为构建统一坐标系、统一标准、统一时点和融合开放的“一张图”提供了基础保证。3.1数据生产、融合和应用笔者结合实践和规程,对“一张图”数据生产流程进行梳理,主要是通过数据生产、归集、清洗入库三步形成核心数据库、扩展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进而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见图2)。3.2数据分类、结构和内容3.2.1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考虑到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实际特点,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汇交成果数据库主要由要素表格和要素图层两个部分,采用分层的方法组织数据库成果[7],因此便于通过WebGIS技术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可视化。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包括现状数据、规划数据和管理数据3个部分。其中,现状数据以国土三调和历年变更调查为基础,同时融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核心结论。规划数据主要包括三线管控、规划分区管控等各类控制线及控制要求。管理数据是指涉及用地审批、规划许可、项目许可、土地供应、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和海洋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行政事务和证照库(见图3)。3.2.2实景三维数据库实景三维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生产方式和存储方式皆不同,首先结合实际需求确定地形级、城市级和部件级实景三维测绘范围,然后分步实施测绘获得基础数据,而后内业完成模型匀色、单体分割、模型细修、标注入库等环节。实景三维的文件存储是采用地图瓦片技术的金字塔文件格式,由此DEM、DOM、TDOM等数据需分层加载、分层管理。通过单体模型库与城市信息模型的横向有机结合进行跨部门数据整合,真正实现“一张图”索引各部门数据(见图4)。3.3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的融合路径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结构和设计的要素、类、层和属性字段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结构体系。而实景三维生产方式和存储方式决定了还需要后期加工方可入库,如模型单体化、模型数据化等,对于数据的深化和完善尚有较多细节需探讨[5]。总体思路是,以地形级和城市级实景三维为基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信息模型逐层叠加展示,在此思路基础上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核心在于用统一的网络编码对实体数据进行编码,主要字段继承国土三调和自然资源监测数据,统一新增时点(TIME)、状态(STATE)、来源(SOURCE)等扩展字段,其他字段扩展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确定。数据库物理设计需根据数据类型、存储模式、软件支撑、硬件环境等要素来综合确定,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主要以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形式存在,实景三维数据主要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按照LOD分级进行分片存储,然后采用R-tree空间索引算法与其他空间数据建立关联以支持二维和三维查询。3.4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的融合难点“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目前整体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单就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的融合而言也有较多难点尚未完全解决。3.4.1数据生产阶段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地形级和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采集都可以依靠无人机来实现[8],后期使用大疆智图、ContextCapture等倾斜摄影建模软件制作DEM、DOM和实景三维模型,该方法即“逆向建模法”。为实现实景三维B/S网页端调用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将其转换为金字塔以保障加载的顺畅。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无人机大尺度倾斜摄影建模成为可能,但依然要面临海量影像采集、运算和存储难题,后续模型匀色、模型单体化和建库入库等需要持续较大的投入,建设过程中要还要解决实景三维数据资源的局部性、滞后性、质量不统一等问题。前文所述,国土空间规划多理解为二维空间尺度,与实景三维的融合就需要解决二维信息“升维表达”的问题,一方面是将“二维”转为“三维”,另一方面是增加“时间维度”。前者通过对二维的点、线、面结合数字高程数据(DEM)转换为三维点、线、面,后者主要是通过扩展数据库时点(TIME)字段来实现。因自然资源实体形态、变化周期存在巨大差异,时点数据采用多大的“颗粒尺度”还需要考虑数据获取频度来统筹确定。3.4.2数据归集阶段城市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界定尚缺法律法规的约定,因事权分工导致部分数据沉淀在不同的部门和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的协作机制也未完全建立。实景三维、城市信息模型与城市数字孪生,从数据上来讲是存在交叉重叠的。不难设想,以业务为导向采用“统筹设计、逻辑集成、物理分散”原则推动“一张图”建设是较为务实可行的方案。如何实现数据的纵向和横向互融共通、协同运作依然是当前亟待破局的难题。3.4.3数据应用阶段探索阶段的“一张图”对使用场景预判有限,目前主要以静态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主,融合性、动态性、时效性应用较为缺乏。需要以场景应用为开发导向,引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动态监测,结合过往时点构建“时空模型”开展仿真模拟、态势预测、推演验证方能最大化挖掘“一張图”在未来城市治理中的价值。另外,“一张图”分布存储技术是物理上分散各数据库到具体职权部门,依托涉密内网进行集成和整合,形成逻辑一致的“集成数据库”来实现“一张图”的跨部门应用。该设计思路必然面临数据可用和数据安全的考验,因此需要设计一套专业管理系统来实现数据调度、权限管控和运维监管。4“一张图”构建的思考“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是庞大的数据体系,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一张图”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漫长的打磨过程。首先,体系构建标准先行。“一张图”建设工作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和规则缺失现象较为突出。相较于国土空间规划,实景三维、城市信息模型尚停留在大的构架搭建层次,还有较多技术细节和标准需要不断完善。若前期数据标准不统一,后期很难实现互联共通,也会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内耗严重等诸多问题,难以形成科技和技术创新合力。其次,应用导向技术创新。“一张图”整体技术复杂度较高、城市级大数据归集和跨部门行业应用尚不成熟,算法模型与动态数据融合不够,数字空间的模拟仿真、态势预测等价值还未释放,关键技术融合应用亟待加强。“一张图”的建设通过融合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推动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定能实现推动城市高质量和精细化治理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1]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11/23/content_5454833.htm.[2]罗瑶,莫文波.“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0(1):40-44.[3]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主数据库设计方案[EB/OL].http://gi.mnr.gov.cn/202110/t20211013_2684557.html.[4]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EB/OL].http://gi.mnr.gov.cn/202108/t20210816_2676831.html.[5]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EB/OL].http://www.fangchan.com/policy/34/2021-06-01/6810406747564741452.html.[6]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EB/OL].http://www.cesi.cn/cesi/202201/8208.html.[7]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07/5598163/files/8eaa633aa0bb4905bbf11e1674156e08.pdf.[8]韩科成,耿玉秀.无人机低空摄影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3):24-25,28.作者简介:韩科成(1985—),男,硕士,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从事法定规划编制工作。

    科技创新导报发表 2022年2期

  • 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构建初探与应用实践
    作者:林浩顺(福建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福州350001)0引言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1]。从近年的大数据体系建设实施层面看,有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真正树立以“用”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应用效果不佳;没有全面持续地将自然资源“一张图”核心理念贯穿到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各个环节,让数据“用起来、动起来、串起来”。机构改革初期,福建省自然资源系统也存在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分散、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2-3],造成了部分数据“不好用、不管用、不敢用”的局面,尤其在自然资源辅助决策、审批自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系统建设时,遇到了数据支撑的“瓶颈”问题,并且这种局面难以通过一次数据治理工程得到彻底改变,需要通过持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改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按照“万事万物皆数据”的理念,重点阐述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框架下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从而有效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现势性。1大数据体系建立1.1大数据体系架构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由设施、数据资源、支撑、应用四层架构及支撑其运行的标准规范体系与运维保障制度构成,如图1所示。图1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架构(1)设施层。主要包括政务信息网、互联网及存储、服务器集群等,由福建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层、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PaaS)层的软硬件设施组成。(2)数据资源层。包括通过各种途径汇聚的栅格、矢量、切片、属性、文字等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参照自然资源部数据分类体系划分现状、规划、管理、外部四大类,在此基础上按照指标和评价模型抽取、分析、计算得到监测监管、辅助决策等数据。针对质量不好、影响管理和系统运行的数据,开展专项数据治理。(3)支撑层。由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成,实现统一资源目录、统一资源运维及统一应用服务。(4)应用层。主要由两类对象构成:一是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的各类应用系统,应用系统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双向”自驱流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自动沉淀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是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巡查等专项工作,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专项业务工作提供数据服务、自动或人机交互专项分析,同时,专项业务工作产生的数据成果回流大数据体系。1.2实施路径2019年,按照上述大数据体系架构,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在福建省政务云平台申请了自然资源专区,搭建了设施层,统一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aaS层和PaaS层),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GIS等,为后续的系统整合和信息互联互通创造了条件。同时,按照《福建省自然资源空间数据目录体系》《福建省自然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统一了数据存储物理层、逻辑层;按照《福建省自然资源一张图服务标准规范》,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期建设中统一了数据服务,按统一架构对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改造,迁移部署到云平台。基本框架搭建后,对标新职能、新目标,按照大数据思维,坚持以“用”为核心,通过定标准、汇数据、业务系统全覆盖与强关联、多途径数据清理等措施,初步构建了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1.2.1“树”理念与“重”应用树立“万事万物皆数据”的理念,以数据能记录、能比对、能分析、能关联为目的,将自然资源“一张图”标准化、规范化理念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建成各类调查、评价、规划结果规范数据库,各项审批、管理业务网上全程办理,尽可能表单化、结构化材料,尽可能从文本和扫描件中提取审批规则及依据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指标,建成各类审批规则数据库,从人工审查逐步过渡到机器智能审查,对沉淀的各类管理数据均进行标准化、结构化。以“用”为核心,重视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针对每个业务系统出台一个系统应用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福建省土地使用权出让系统应用管理办法》《福建省自然资源厅GNSS远程监管管理办法》《福建省矿政综合管理系统应用管理办法》等十几个系统应用管理办法,以应用促进系统的完善,以应用驱动数据的治理和质量提升。1.2.2“立”标准与“铸”保障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作用[4]。机构改革后,在自然资源部相关数据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福建省自然资源部门修订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的标准规范。根据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要求,修订了《自然资源空间数据目录体系》(DB35/T1999—2021),该体系已列入福建省地方标准。建立了福建省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数据库规范,制定土地“批、供、用、补、查、登”,矿产“探、储、采、治、查”,海洋“批、用、验、查、登”业务数据库规范。在制度保障方面,编制了《福建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管理办法》《福建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管理机构和职责、数据生产和汇交规定以及数据审核、保管、更新、利用等各项要求,保障了数据汇聚工作的持续开展。在资金保障方面,每年预留充足的数据运维经费,保障数据运维工作的持续开展。1.2.3“全”业务与“强”关联围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社会服务等所有业务信息化全覆盖,各类申报材料、审查规则等关键业务信息数字化、标准化、结构化,实现自动分析、自动对比、自动验证。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和成果要求,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等工作;新建海域审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自然资源权益等业务系统;持续完善已有的用地报批、矿政综合管理等系统,充分应用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OCR)、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原来各类资料中的关键信息、核心指标提取到业务表单,在自然资源大数据的支撑下,调用结构化的审查规则,减少了审批的自由裁量权,极大提升了业务管理数据质量。自然资源数据相互验证是避免数据“打架”、保证数据质量、促进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段。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先按业务域梳理业务全景图,再逐步实现土地“批、供、用、补、查、登”,矿产“探、储、采、治、查”,海洋“批、用、验、查、登”各项业务钩稽关联。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坚守业务“关联”底线,及时开展数据查漏补缺,协调解决数据“打架”等问题,对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历史数据问题做好备忘录。业务“强”关联初期会遇到较多困难,但随着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业务系统会越用越顺畅。1.2.4“重”数治与“贵”持续数据清理以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为主,技术人员配合工作,通过批量的数据清理、辅助决策系统应用“倒逼”数据完善等途径,持续开展数据清理工作。(1)数据清理。数据清理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问题数据背后的自然资源管理问题,例如:采矿权重叠问题,确定采矿权退让方;批地与供地空间范围不一致问题,确定协调一致的规则等。2016年,福建省启动了矿业权数据清理项目,对全省1979个矿业权数据进行了清理,重点解决矿业权之间重叠,部分矿业权与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冲突的问题,具体工作思路如图2所示。图2矿业权数据清理工作思路按照上述数据清理思路,清理后的数据成果在应用中有效避免了矿业权重叠、露采矿区占用基本农田及坐标不统一等问题,但仍存在“三合一”方案只是文本信息、部分矿业权属性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支撑矿政综合监管应用。在矿政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时,通过“强”关联验证[5],持续提升数据质量,达到支撑监管应用的要求。实施过程中,按照“数据完善一宗办理一宗”的原则,坚持“标准化、结构化、数字化”的要求,业务办理前必须补充完整信息。对于数据完善工作量大且严重影响业务办理时效的个案,允许其先办理业务,后补充完善数据。(2)数据应用。自然资源辅助决策系统的运行,“倒逼”业务系统“全覆盖”及业务数据的持续完善。在第一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102项基础数据中的16项数据需要手工录入,手工录入数据项占比16%[6];2022年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12项基础数据,仅8项数据需要手工录入,手工录入数据项占比7%,其余数据均从系统中自动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会直接影响辅助决策系统的评分,所以各地非常重视数据的完整和质量,主动发现并反馈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在各业务系统中及时填报、更新相关信息,对全省进行全方位管理绩效评价的同时,间接地提升了各业务的数据质量。2应用实践及成效2.1应用实践2.1.1福建省自然资源辅助决策系统围绕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职能、新目标,以构建完善大数据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各类自然资源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自然资源实时监测及管理行为的监督、监管[7],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1)实时监测,自动评价。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利用ETL、数据仓库等数据抽取、清洗、加工、组织技术,通过各类数据的对比、叠加和综合,对各类信息进行分层次、全覆盖、全过程实时监测,及时反映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动态,实现各级各类管理行为全程全网可查、“一张图”遍览。系统自动从监测指标中提取参评指标,自动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和权重赋值与计算打分,支持以同比、环比、综合排名等方式显示输出标准化评价报告,以量化数据实现自然资源部门管理工作的科学考评。(2)精确指导,辅助政策。在定量、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监测、评估和预警结果,深度剖析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行定人、定点、定向指导;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管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制定订单式评价专题,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适应性。(3)定量分析,精准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说明事实、预警、辅助决策,实现从指令性、粗放式、定性为主的管理向指导性、精细化、定量为主的管理转变;从依靠经验、感觉的模糊管理向依靠海量数据研究、定量分析决策的精准管理转变;从“一刀切”政策管理向差别化政策管理转变;从注重审批审核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提升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决策水平、履职能力和工作效能。2.1.2审批自检系统为规范用地、用矿、用海申报和审批行为,提高报批质量,福建省自然资源部门在原建设用地报件市县自检信息系统基础上,依托自然资源大数据,开展了用地、用矿、用海审批自检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功能。(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检。突出规划控制线和详细规划监测要求,将管控依据、行为、要素和指标量化与规则化[7],在现状地类、主要管控边界、保护区、违法图斑、污染地块、安全控制区、详细规划七大类数据的支撑下,设置23项自动化检查规则,建立以过渡期各类规划许可管控为核心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平台。(2)用地自检。将用地报批中的规划管制、节约集约用地、征地补偿等要求细化、量化、前置,设立37个自检项,供市县用地报件上报前自检,检查结论作为省自然资源厅的主要审查依据。(3)用矿自检。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矿业权审批监管相关政策要求量化,设置27项自检项,报件自检通过后,将以短信等形式通知审批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业务审批。如自检不通过,将一次性告知业主所缺材料及原因,从而避免矿业权申请者反复修改材料,同时有利于矿政业务阳光审批。(4)用海自检。将海域海岛管理要求规则化、量化、智能化,在用海调查、用海规划、用海用岛审批、海域管辖界线、动态监测、土地管理六大类数据的支撑下,设置23个自检项对空间落位、材料完整性及指标控制、海域现状、规划管控、权属、疑似违法用海六个方面进行智能审查,自动生成自检结果,不得办理未通过的强制性指标,且必须说明预警性的不过原因。2.2主要成效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各类自然资源数据的日益丰富与完善,持续提升了应用支撑能力。(1)数据更加丰富。目前,体系已拥有现状、规划、管理和社会经济等100多类数据,总量达120TB,每年至少新增10TB数据,加工产生500多个数据服务。(2)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加工生产数据产品,为便民利民服务的“阳光规划”“招商一张图”提供数据产品支持。(3)推动建立“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2019年,辅助决策系统改版并在全省投入应用,省自然资源厅应用系统通过完整的体系、量化的指标、精准的数据,准确查找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的优点和不足,深入分析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市县级相关部门人员也通过系统了解指标、查找差距、补足短板。3总结与展望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的构建不是单一的工程项目,是一个紧紧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在大数据采集、存储及计算技术构建平台框架基础上,整合数据、理顺关系、建立关联、持续推进、逐步完善的系统化工程[8]。目前,福建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已基本成形,数据的迭代更新与应用支撑的延展相互促进,数据现势性和质量持续提升,有力支撑了自然资源调查、规划、评价、利用、保护、修复管理全过程和辅助决策等综合性应用。下一步,对标更高的自然资源管理目标和要求,秉承“万事万物皆数据”的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完善大数据体系。(1)持续丰富数据资源,提升数据共享支撑能力。加强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省政府大数据汇聚平台对接,基于省域公共数据“一体化汇聚治理、一体化共享应用、一体化开发服务”的框架,解决与发展和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政府相关部门数据在线联动、更新共享问题,持续丰富自然资源管理所需的各类数据。同时,建立跨行业、跨层级的大数据应用服务新模式,面向“数字福建”建设需求提供地理信息框架和自然资源管理数据,提升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服务各行业应用。(2)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审批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审批报件和方案等文本、图片数据转换成结构化数据,便于定量分析,进一步提升智能审查水平,最终实现按规则无需人工干预的“一键”自助审批。(3)持续推进省市县一体化,从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视角进一步促进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深化“数据一体化管理、业务一体化关联、基础设施一体化保障、决策一体化支撑”,推进信息化各层面、各要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大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

    自然资源信息化杂志发表 2022年5期

  • 智慧环境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实践创新,而且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理论创新,但是经过五年的实践试点和理论研究,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文章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整体出发,以“大智移云物区”为新引擎,以数字治理为着力点,以自然资源资产分类、核算和编报为主线,围绕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从六个方面、两个维度提出建立科学完备、运行高效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机制,以期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智能化、平台化和共享化,构建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一张网”“一个底图”。【关键词】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智慧平台;协调治理【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20)22-0142-06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简称智慧环境或“大智移云物区”环境,下文同),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加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能。2013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015年开始试点,经过五年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效果很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运行高效的协调治理机制,造成数据治理碎片化、治理体制分割化和治理能力弱化,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质量差,致使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无法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新时代……,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1]。因此,建立运行高效的协调治理机制不仅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而且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关键和前提。本文站在“五位一体”的高度,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整体出发,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遵循生命共同体理论、协调治理理论、会计理论,以“大智移云物区”为新引擎,以数字治理为着力点,以自然资源资产分类、核算和编报为主线,围绕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臺,从六个方面、两个维度创造性地提出建立运行高效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智能化、平台化和共享化,构建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一张网”“一个底图”,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一、建立协调治理机制遵循的理论(一)生命共同体理论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机结合共同形成生态系统,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和谐共生、动态平衡规律,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及其内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共生互补、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所以,应把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2],不应单纯地为编表而编表、为统计而统计。(二)协调治理理论治理原义是控制、引导和操纵,现在又赋予了新的涵义,治理从公共事务统治转向管理,又从管理进步到更高一级形态。协同治理是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发展而来的第三代治理,是主体各方探求高效治理结构的过程,虽然也强调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竞争,但更多的是强调他们相互之间的协作、协商,包含了“多主体共治”和“多中心治理”的理念,改变了过去以单一主体为中心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协调治理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完全彻底“竞争”,是多元主体在平等基础上通过相互协调有效处理公共事务的全过程的协同治理。因此,必须改变政府主体单一治理模式,建立多主体全过程协调治理机制。(三)会计理论资产负债表是采用会计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理论,借助“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理,资产核算既要对资产的形态及其变化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还要对附着于资产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变化进行全面、详细的反映,二者分类汇总的核算数据必须相等,否则就会出现“有权无产”或者“有产无权”的情况,造成会计信息不可靠、核算结果不正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遵循资产负债表的逻辑范式,按照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理论对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借助会计原理进行自然资源管理的有益探索,实现“明晰家底,明确责任,确认红线,考核绩效”的目的。二、建立协调治理机制的时代意义自然资源(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下文同)核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政府于2006年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因实践效果不好而“流产”。2012年,联合国颁布了第一个国际核算标准——经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SEEA-2012),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却与制度建设初衷相背离。为破解自然资源核算的瓶颈,我国首提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借助会计学复式记账理论,遵循“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将负债与资产分别核算、列示,以负债反映对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以资产反映资源现状及其增减变化,破解了自然资源核算的难题,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而且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实践创新,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政府部门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多年实践试编表明,建立协调治理机制不仅是提高生态文明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而且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前提和关键,具有国家治理功能[3],时代意义重大。三、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2015年11月在我国开始进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经过五年的实践试点和理论研究,仍然处于研究探索、各自为战的试点阶段,实际效果差,导致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生态文明制度无法落地。(一)数据治理碎片化1.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体系不统一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尽管在《宪法》《物权法》和《民法》中都阐述了自然资源分类,但相互之间不一致。由于自然资源分类繁多,且不统一、不全面、不系统,相关管理部门在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时,仅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分类标准,造成自然资源分类重叠、遗漏和交叉现象严重[4],比如在所有分类中均未反映地下空间资源、海洋资源,又如陕西省延安市林业部门提供的林地面积比国土部门提供的数据多39%。因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核算的数据各自为政、互不衔接,缺乏可比性与完整性,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核算数据,造成自然资源家底不清。2.自然资源类别缺乏统一的核算口径、内容、技术与方法国家机构改革前,自然资源归不同部门管理,因各部门采取的核算口径、技术、精准度、底基数不同,导致获得的数据不统一,差距较大。机构改革以后,该职能统一划归到自然资源部,至今没有组织制定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类别核算口径、方法和技术,而确权登记、空间规划等工作已经按各自的分类标准、核算口径开展,获取的数据仍然不一致,成果无法共享,最终难以形成国家统一的“一套数据”“一张底版”。(二)核算体系不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缺失国内外对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主要采用通用的SEEA-2012统计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使用统计方式核算其实物量,并利用经济学估价方法进行价值量计算[5],没有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因SEEA-2012核算的目标是测算出一个国家和地区完整的最终产品总值,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衷不是通过GDP做“减法”来核算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代价,而是通过核算一个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存量与流量以及对应的环境责任,来反映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状况及其环境责任情况,二者目标不同导致采取的核算方法有差异。由于依据SEEA-2012进行的统计核算既不能保证发生的每一项资产及其权益事项都能夠得到如实反映并保持报表的平衡关系,也不能保证精确地确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形成对应的环境责任,还存在错报漏报、重复计算、及时性不足以及勾稽关系缺失等统计核算问题,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据此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真实性、实用性差,无法满足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以及复式核算和过程核算要求。需借鉴SEEA-2012统计核算体系精华,汲取我国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现实要求,创新核算方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和核算体系。(三)治理体制分割化,治理能力弱化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碎片化背后蕴含的是治理体制分割化、治理能力弱化。1.职能边界不清晰机构改革后,国家明确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分别承担自然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职责与监管者职责,然而因自然生态系统复杂性,仍有自然资源管理、监管职能边界不清晰问题。比如两个部门都需要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进行评估,那么二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2.治理体制不健全一是在自然资源部内部缺乏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机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控以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职能分别由不同的司(局)承担,但司(局)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机制,相互之间数据标准、核算口径不统一。比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是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的基础,而调查评价监测又是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前提。在测绘地理信息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没有提供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核算口径的情况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已经于2019年根据各自的分类标准和核算口径在全国开展,这样获取的自然资源数据无法一致,相互之间不能共享,不能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本底图”。在缺乏有效、统一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于2020年1月在全国开始试编,其结果可想而知。二是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缺乏衔接融合机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负责全国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但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负责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由于相互之间的核算口径、方法体系有差异,造成数据不一致,不能共享。三是自然资源部负责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生态环境部负责的生态环境评价监测的分类标准、核算口径不一致,相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图”。四是国家统计局负责牵头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职能,在2019年颁布的《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实际上已经划归为自然资源部,由所有权司具体负责,但它们仅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二者差距很大,缺乏整体性。四、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的总体思路在智慧环境下,“大智移云物区”等新兴技术已经渗透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所有部门、领域、环节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提高治理效能的新引擎,极大提升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颠覆了传统自然资源核算方法、手段,成为加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本文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以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以提高协调治理效能为目标,吸取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站在“五位一体”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整体性的视角,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的总体思路,即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遵循生命共同体理论、协调治理理论和会计理论,以“大智移云物区”为新引擎,以数据治理为着力点,以自然资源资产分类、核算和编报为主线,围绕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从六个方面、两个维度建立运行高效、科学完备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见图1),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智能化、共享化,建成纵向的多元主体协调、各级政府部门协调以及横向的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全领域、全过程协调治理的新格局。五、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实施机制(一)建立数据协调治理机制1.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体系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必须基于资源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的科学研究成果,根据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自然资源的发展趋势,科学界定自然资源本质涵义,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体系,借鉴现有分类的优点,做到分类科学合理、明晰准确、体系完整、逻辑有序[6],类别之间界定清晰,不能出现漏分、重复、交叉现象。2.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核算口径、方法体系和规范流程在国家统一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各自属性特征、指标及其管理的需要,确定每种自然资源不同属性或指标全国统一的核算口径、内容、技术、方法以及分辨率和精确度,尽可能满足不同部门对自然资源属性特征或指标的需求。(二)建立理论支撑协调治理机制1.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和核算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前提是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准确的记录、反映、汇总,及时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7]。由于自然资源统计核算体系无法满足编制高质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高度,借鉴国内外生态资源核算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实践经验,充分考虑自然资源资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创新核算方法,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和核算体系,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数据信息。(1)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假设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是对其特定的时空环境做出科学合理假定。应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借鉴会计学理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运营假设和价值计量假设。(2)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保证所发生的每项自然资源事项都能按照复式记账法理论及时记录反映,实现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全面、系统、及时的记录、核算,保障其反映的信息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及时性,遵循会计理论,根据自然资源资产的特殊性,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真实、客观、连续、系统地反映核算主体的自然资源现状及其变化[8]。2.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首提,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理论框架可供学习,所以要站在自然资源资产特殊性的角度,借鉴资产负债表理论,遵循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科学合理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特殊涵义以及在表中的编排项目,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及其附表体系。(三)完善治理体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协调治理机制1.建立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协调治理机制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治理机制,在各级政府之间构建充满活力、权责明确、运行顺畅的管理体制。明确划分中央和国务院的统筹责任、中央国家机关部门责任、省级党委和政府的總体责任、市县党委和政府承担的具体责任,清晰确定中央和地方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的财权和事权,形成稳定的制度。2.建立全领域、全过程的协调治理机制一是建立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职能和职责的高效协调治理机制,保证各部门及其内部职能、职责优化协同高效,避免出现责职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实现高效衔接。二是建立国家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制定协调机制,即建立由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参与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制定领导组,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标准体系,确定每种自然资源类别所有指标的核算口径、内容、技术和方法等。三是成立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协调治理机制。建立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局等部门参与的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制定领导组,制定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和核算体系,确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结构及其附表体系[9],统一规范自然资源资产的记录、汇总和信息披露。(四)建立技术攻关协调治理机制1.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技术攻关机制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对其进行核算涉及会计学、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公认的价值核算方法,价值核算难度很大,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质量评定方法。所以应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广泛吸收社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组成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攻关组,及时解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疑难问题。2.建立信息技术攻关机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不仅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全要素调查监测技术,而且面临着基于异构、多类型、海量、多尺度等多源数据的快速获取、变化发现、自动分类、时空统计、动态建模、质量控制等技术难题[10],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是建立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所以,应由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牵头,充分发挥第三方信息技术公司作用,采用市场手段,成立信息技术攻关组,及时解决信息技术难题,形成高效的信息技术攻关机制。(五)建立多元主体协调治理机制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过程中出现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共存现象,表明仅仅依靠政府、市场、社会、公众中的任何一个主体都是不科学的,多元主体协调治理才是提高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所以,需改革政府部门单向的治理机制,综合运用经济、市场、行政、舆论等手段提高治理效能,从单一政府主体转变到多元主体平等协同,建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支撑、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平等协商的协调治理机制。(六)建立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协调治理机制在智慧环境下,“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作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机制的新引擎,依托自身的信息整合和分析评估能力,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海量、异构、多语义、时序、多尺度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共享、关联分析、深度挖掘,构建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为自然资源数据集成、融合、管理、共享、分析和应用提供统一服务。平台具有数据传输交换、可视展示、管理监控、分析挖掘、共享开放、存储查询功能,可动态完成数据批量处理、大数据关联分析、流式数据处理、趋势分析、分布式计算、空间分析等工作,实现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统一确权登记、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生态环境监测,构建天地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一个底图”。该平台包括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平台、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数据平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数据平台三个子平台。1.建立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平台采用先进的北斗三号、航空航天遥感、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实现陆海空全天时、全方位的空间数据获取,对这些结构化、非结构化、弱结构化的物联网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实时监控数据、互联网等“多流汇聚”数据,融合数值模型和数据统计模型分析框架,融合关系型数据处理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融合客户端和移动互联的数据可视化实现,建立“多流汇聚”“多源融合”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平台,对每一种自然资源类别的属性或指标,打破部门、区域和上下层级之间壁垒,按照全国统一分类标准、核算口径、方法体系进行全面、及时的记录,全方位、多层次、多结构、多主体、多区域反映不同种类、不同区域、不同权属、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存量和流量信息以及自然资源的等级或质量信息。该平台是国家层面天地空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平台,既要反映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存量与流量信息,也要反映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效果与环境保护收益等环境信息,实现信息统一管理、动态记录、实时共享,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国土规划、用途管制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信息高效融合,形成全国统一的“一套数据”“一张网”。建立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平台最终目的是在统一分类标准和核算口径的基础上实现由“部门网”向“生态网”的跨越,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视角,统筹天地空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统筹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跨层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控和数据获取,保证自然资源数据的“真、全、准”和实时性,是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的核心。2.建立全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数据平台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平台在全面反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时,既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分类标准、标准体系及其核算口径进行记录,还要遵循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和核算体系的要求,在对应的会计科目中记录、反映自然资源资产数量的变动和权益债务的变化,会计科目与自然资源的分类标准和体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会计科目分类、分种反映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对于直接能够确定价值的既要记录数量,也要反映价值;对于不能够直接确定价值的,按照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确定价值;对于当前无法确定价值的自然资源资产,仅反映其数量和质量,等条件成熟后再反映其价值。同时对发生的每一项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变动,都要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及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中反映,并保持会计恒等平衡。在自然资源基礎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数据平台。3.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数据平台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同时,平台系统自动遵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权益”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理论框架,自动生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在智慧环境下,建立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平台运行治理机制是一个全新的治理理念,通过数据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标准体系治理机制建设,从组织、技术和管理三个维度以及战略层、执行层和管理层三个层次,对数据资源实行高效、全面的治理,强调各治理主体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效融合、有效衔接以及信息的关联、融合和共享。该平台既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整个治理机制的核心,也是实现四个治理主体协同发展的关键,还是提高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效能的新动能。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数字治理碎片化、治理体制分割化、治理能力弱化,以数字治理为着力点,以自然资源分类、核算、编报为主线,以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为中心,从六个方面、两个维度提出建立运行高效、科学完备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智能化、共享化,构建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张网”“一个底图”,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参考文献】[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2]韩冬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顶层设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6(6):20-22.[3]王世杰,杨世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国家治理功能和机制保障研究[J].财会月刊,2019(23):3-7.[4]韩冬芳.破解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瓶颈的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8(21):79-82.[5]陈玥,杨艳昭,闫慧敏,等.自然资源核算进展及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启示[J].资源科学,2015,37(9):1716-1724.[6]徐琪霞,韩冬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2017(2):35-38.[7]方恺,朱优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9(3):24-30.[8]闫慧敏,杜文鹏,封志明,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界定及其核算思路[J].资源科学,2018,40(5):888-898.[9]肖序,王玉,周志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5(19):21-29.[10]桂德竹,程鹏飞,文汉江,等.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作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1):97-100.

    会计之友杂志发表 2020年22期

  • 国土空间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场景应用
    作者:郑新奇,肖飞,3(1.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14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40083;3.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0引言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IDC)统计数据,全球数据每18个月会翻一番,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预计达175ZB[1],时空数据规模增长非常快速。相关证据表明,80%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2]。随着对地观测、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新型时空数据层出不穷,如视频监控、手机信令、位置服务等数据,不断丰富和扩展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内涵。国土空间大数据是国家管理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等国土空间本体及其各类要素的数字化表达,是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数字世界映射的客观记录。国土空间大数据除了具备普通大数据大量性、高速性、多样性、价值性的“4V”特征,也具备丰富的时间、空间属性特征,为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数据结构复杂多样,国土空间大数据具有类型多样、高度非结构化、大单体、多维度等特征,使得一体化数据管理和高效查询检索变得困难。(2)数据动态变化对高维度分析计算提出要求,以人类活动为代表的时空移动对象动态数据越来越多,需要提供时空建模、索引、分析计算的能力。(3)大数据和大规模计算场景性能不足,大数据时代下空间数据的体量小则百吉字节、大则太字节,对系统的存储成本、弹性能力、读写效率提出更高要求。(4)智能化应用需求对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提出挑战,单模态数据智能化无法有效支撑复杂业务知识发现并探寻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的需求。国土空间大数据技术旨在全方位采集空间位置信息,高效存储与管理空间数据,对空间本体和要素的时空属性进行分析挖掘,涉及国土空间对象表达、数据建模、空间存储和索引、空间处理和优化、空间数据挖掘、空间数据应用等方面。本文研究了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未来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发展进行了展望。1国土空间大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技术1.1国土空间大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一切信息处理活动的起点。当前数据采集设备呈现小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泛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为国土空间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从时空方面看,人们对国土空间数据的采集从局部、片段向全域、连续发展,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发展;从参与主体和采集模式看,政府、企业、个人都参与了数据采集活动。1.1.1空天地一体化采集技术当前地面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空间网络不断融合,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它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陆、海、空、天等物理空间,为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础设施[3]。空天地一体化采集技术是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基础,对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地球系统运动进行观测的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空间信息获取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空间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定量化和实时化,空间信息分发与应用的网格化;研究的核心是解决地球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问题[4]。通过空天地一体化采集与集成,能够有效扩展传统对地观测系统的能力,从而实现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1.1.2基于数据中台的采集技术随着数据资源管理科学理论技术发展及人们对数据与业务细化分离趋势规律的不断认识,数据中台概念被广泛接受,主数据及主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建设基础数据库的基本方法。数据湖和湖仓一体是数据中台建设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依托各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和计算引擎实现统一管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真正实现了多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在为上层应用提供事务处理、联机分析等不同类型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如图1所示。图1中,ETL(extracttransformationload)为抽取、转换、装载。在各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成为各类现状、规划、管理、管控数据汇集和共享的核心[5],依托其数据中台作用,能够有效完成政府内部数据的采集治理。在各类企业应用中,数据中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了企业数据的采集治理与共享服务。图1数据仓库、数据湖和数据中台架构的演变1.1.3基于众包的采集技术工程测量、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传统的时空数据采集方法具有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存在工程耗时长、成本高等不足。随着互联网的全民普及和智能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包采集模式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在兴趣点(pointofinterest,POI)、空气质量、电子地图等空间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众包采集是指将传统上内部员工或外部承包商所做的数据采集工作外包给一些没有清晰界限的个人或群体的模式。在技术上,众包数据采集需要建立众包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任务的管理和推送、数据的采集和上报、数据质量控制和检查等功能。1.1.4基于人类行为的采集技术人们参与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时刻处于国土空间的运动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时空信息。如果这些运动能够被实时准确记录,将为人类活动数据采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一种新的理念认为,人类自身作为传感器,可以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采集数据[6],如人们使用社交软件或手机导航服务时发布和产生的数据。从人与传感器关系的角度看,人类行为的采集技术可以分为传统传感测量、被动人群感知和参与式感知。(1)传统传感测量通过人工安装在环境中的传感器收集数据,例如,道路上设置的车辆检测传感器采集交通流量。(2)被动人群感知指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在无主动意识的情况下采集数据,例如,手机通信过程采集的位置信令。(3)参与式感知则带有主动采集数据的意愿,积极获取周围信息,贡献自己的数据。基于人类行为的采集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土空间大数据的获取带来便利,但是也存在隐私数据安全问题、样本缺乏控制或分布不均衡、噪声较多、隐性知识难以发现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在数据处理和挖掘等方面深入研究。1.1.5基于权籍数据的采集技术权籍是反映资源或财产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档案,包括地籍、不动产权、矿业权等[7]。权籍数据采集通过运用各种测量方法和手段明确其位置、大小、权属界址点等。传统的权籍调查主要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测绘仪器进行数据采集,人工实地测量工作量大、作业效率低、调查成本高。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装备的发展,倾斜摄影、激光雷达等技术逐步被应用到权籍测绘中,同时配合无人机、手持和车载等平台,能够提高外业生产效率,适合大面积权籍数据采集。另外,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等手段,还可以实现权籍对象的三维立体数据采集,以适应数字孪生时代权籍信息化的管理需求。1.2国土空间大数据存储空间数据库是物理存储介质上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总和。传统的空间数据库主要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空间化扩展,并对空间数据存储、查询、索引等进行优化,例如,PostGIS基于开源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QL)进行扩展,OracleSpatial基于甲骨文(Oracle)数据库进行扩展。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多源异构、多模态、时空立体等特点使得传统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处理需求。例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受强关系模式的设计限制,在扩展性、并发控制等方面遇到瓶颈,以静态数据为主的存储方式难以适应大数据流质性带来的挑战[8]。各种非结构化查询语言(notonlystructuredquerylanguage,NoSQL)数据库的出现,为解决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存储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NoSQL数据库以键/值、列族、文档等非关系模式为基础,没有固定的表结构,突破数据库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atomicity-consistencyisolation-durability,ACID)的约束,具有灵活的水平扩展性,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基于NoSQL数据库扩展实现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借助分布式计算框架提高空间数据计算性能成为研究热点。1.2.1存储引擎针对非结构化、大单体的空间大数据特点,空间大数据存储引擎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切分,将其存储到集群中的节点,实现分布式的读写功能,目前主流的实现方式包括如下3种。(1)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如阿里云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在单机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上进行分布式扩展,将多台物理机资源组织起来,整体作为一个数据库为应用提供服务,实现高并发场景下计算、存储、网络压力在物理机之间均衡。(2)分布式文档型数据库如MongoDB,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存储为GeoJSON对象或传统坐标对,再以BSON(类似JSON)作为数据模型,通过B树索引将数据组织到多个逻辑容器,提供高可用、高可靠、弹性伸缩和自动故障转移的数据库服务。(3)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HDFS),是一种经典的大数据存储引擎,将大文件分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块(默认为64MB),作为独立的单元以多副本的形式存储到集群中的节点,并实现高可用、高吞吐的数据存储。但由于其缺少对于空间数据模型、空间索引、空间查询等的支持,需要用户自行实现相关功能。1.2.2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索引是从空间数据库中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可以快速访问一条或一组特定查询的数据,无需遍历整个数据库。常见的空间数据索引实现思路包括空间映射方法和空间分割方法等。由于空间索引的实现与其使用的空间存储引擎直接相关,不同的大数据存储引擎需要相应实现。例如,SpatialHadoop建立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之上,使用MapReduce计算引擎的空间扩展,建立了较完整的索引和访问功能,包括空间高级语言、两级空间索引结构、基本空间组件和范围查询、k近邻查询(k-nearestneighborquery,KNN)工具等。2国土空间大数据的表达与可视化建模2.1国土空间大数据时空立方体时空立方体是二维空间运动在时间维度上的当然扩展,是由二维的空间坐标系(X轴和Y轴)和一个时间维度(Z轴)组成的三维立方体,时间维度以离散或连续的形式表示。时空立方体可以按照时间或空间维度进行切片,最小的每个立方体被称为条柱。按时间维度切片后形成一系列时间片,按空间维度切片后形成条柱时间序列,如图2所示。时空立方体模型为国土空间大数据的表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开展新兴时空热点分析、局部异常值分析和时间序列聚类等时空模式挖掘提供了新的工具。图2时空立方体模型2.2国土空间大数据时空变化动态可视化技术当前,时空变化的展现和表达主要以文字、报表、图片、地图等单一形式为主,导致人们对时空变化过程的分析限于局部、表面,难以获得全局和深层的时空信息认知。时空变化动态可视化技术在传统的静态视觉变量表示基础上,综合运用动态的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对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进行展现和表达[9]。从时间动态角度看,对自然资源总量、结构等方面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分析,桑基图提供了一种对时序数据流动方向、数量和结构变化关系的可视化表达。例如,根据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基于桑基图的变化路径可视化能够分析两个年度地类之间的转换变化关系。从空间动态角度看,可视化技术从二维向二三维一体化升级,需要重新搭建以三维(threedimensions,3D)数据模型为基础的显示引擎,并借助图形显卡的计算能力解决国土空间大数据场景下海量数据加载、图形场景计算、显示特效渲染等方面的技术瓶颈。2.3国土空间大数据MR技术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技术,是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和虚拟增强(AugmentedReality,AR)技术融合基础上的最新发展,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合成一个无缝衔接的虚实融合世界,核心保证物理实体和数字对象满足真实的三维投影关系,实现“实幻交织”,用户难以分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10],如图3所示。MR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更加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方式,涉及用户界面形态、交互对象注册跟踪、动作手势识别、3D交互、触觉反馈、眼动跟踪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同时,受交互技术、界面范式、社会认可等方面的约束,能够更加真实地虚拟表达自然资源现状,开展基于远程MR交互的资源评估、交易和开发利用活动,全面拓展资源流通和管理的时空限制,促进自然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图3MR与AR、VR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3国土空间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3.1时空变化分析技术时空变化过程是生态与环境、社会经济和地理系统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11],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利用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描述和建模,如土地利用变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改变等。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准确理解和刻画时空变化过程非常困难,需要针对性的分析技术。从驱动机理角度看,时空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对于确定性的变化过程,相关研究可以基于相对确定的作用机理,运用基于数据的时空过程因子识别、多元线性回归、空间连接检验、莫兰(Moran)散点图等方法,分析变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2)对于尚无明确作用机理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分形、空间元胞自动机、随机过程等方法建立时空仿真模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对时空变化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3.2智能挖掘技术由于时空信息具有复杂性和隐含性,深层的时空知识往往难以被简单发现。智能挖掘技术从海量、多维、高噪声和非线性等特性的时空数据中提取潜在隐含、事先不知道但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及知识,包括时空模式发现、时空聚类、时空异常检测、时空预测、时空分类、时空推理等[12]。时空模式发现需要找出隐藏在大型时空数据集中的有意义时空联系,包括频繁模式、周期模式、共现模式、关联模式等,例如,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分析群体的通勤出行规律。时空聚类根据数据在空间、时间和属性上的相似度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分组,使得组内相似性尽量大、组间相似性尽量小,例如,通过分析台风活动数据对其类型和影响进行评估,辅助预测台风运动特征。3.3地理空间深度学习技术深度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一种研究信息最佳表示和获取方法的技术,是在神经网络或信念网络的情况下对基于深层结构或网络表示的输入输出间映射进行机器学习的过程。从信息表达的概念看,深度学习可以根据特定任务的需要,将高维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行极限压缩。例如,在图片分类任务下,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图神经网络(graphneuralnetworks,GNN)等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将包含几千万个像素的图片信息压缩为若干个类别标签。在地理空间领域,特别是遥感方面,很多应用问题都可以在计算机视觉方面找到与之对应的深度学习方案,如土地利用分类(语义分割)、森林砍伐和洪水监测(变化检测)、冰川流动(像素跟踪)、飓风跟踪和强度估计(回归)以及建筑和道路检测(对象检测、实例分割)等。与传统的深度学习相比,遥感影像通道数多、存储容量大,并经常会进行数据的扩充和光谱指数的转化[13],因此地理空间深度学习需要考虑多波段、大尺寸、多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深度学习问题,并且将经典的遥感统计方法和知识与计算视觉领域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融合,开辟地理空间深度学习的技术体系;需要考虑构建标准化的地理空间样本数据集和模型评测基线,方便模型重现和性能比较;还需考虑如何以自监督学习的范式,在大数据样本集上构建迁移性较强的预训练模型,实现跨图像模式(光学、合成孔径雷达、多光谱)、跨卫星平台等的学习能力。4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场景应用4.1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及应用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是《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形成地上地下、陆海相连、集成融合、可持续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体系[14]。“一张图”的概念由来已久,它是为满足自然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资源监管、形势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和社会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所必要的政策、机制、数据及其管理、技术、标准、应用、基础和服务的总和[15],在建设用地等各类审批中作为空间合规性辅助审查的重要依据[16]。“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监督实施提供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并为自然资源决策支持提供基础数据支撑。4.2国土空间规划机器人在建立“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将大数据和空间智能技术交叉融合,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机器人,是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智能化服务水平的关键。规划编制环节在“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和统一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基础上,通过GIS与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SD)模型、元胞自动机(cellularautomate,CA)模型及基于智能体建模(agent-basedmodeling,ABM)的整合集成,构建基于时空动力学的复杂系统仿真模型[17],实现规划问题的自动识别、规划方案的智能生成、规划效果的高精度模拟仿真。规划审批环节利用计算机自动实现设计条件提取、建筑规划方案“图审”等智能审批工具,提高用地规划审查等审批效率。面向规划社会服务,国土空间大数据通过互联网为开发单位提供智能规划选址工具,提升全社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国土空间规划机器人的构建还需要突破语音识别、语义检索、智能问答、规划知识图谱等一系列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难点。4.3城市体检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城市病”问题,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制度,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要求,并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试点开展城市实时体检评估。城市体检是指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进行现状分析与评价[18]。从数据可获取性角度看,国土空间大数据为城市体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城市中广泛分布的各类主动和被动式传感器为全面感知人类活动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提供数据。从信息传导角度看,城市体检工作涉及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分析与挖掘、表达与可视化等技术,需要国土空间大数据全过程的技术支撑。4.4国土开发利用碳足迹跟踪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关注数量的变化,也要关注空间格局的变化,建立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相关研究运用国土空间大数据技术,建立土地利用时空动力学模型,实现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和碳汇之间的时空耦合分析[19]。在碳源部分,测算土地利用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所产生的碳排放情况,得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双碳”目标的相关联系。在碳汇方面,测算绿地、耕地、园地、水面等产生碳汇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汇系数。通过细分碳源、碳汇用地类型,建立碳排放计算方法与相关系数,对未来中国碳排放进行定量耦合计算。可以通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碳足迹跟踪,分析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多政策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结果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影响。4.5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建立服务于长期部署、中期防范和短期应对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预警工作机制是自然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国土空间大数据是地质灾害“技防”的重要支撑手段,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InSAR)技术和激光雷达(lightdetectionandranging,LiDAR)技术实现对地球表面毫米级位移的全天候全天时监测,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立体观测体系对潜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针对性排查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20]。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裂缝计、雨量计等地面传感器和坡体内部传感器,对发现的隐患点进行精准密集监测,通过位移、应力等监测指标及时准确预警,提前采取转移或加固等措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5结语自然资源工作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管理对象的空间化,建立空间思维、掌握空间状况、保障空间底线、协调空间关系、提高空间效率、打造空间品质是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土空间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有效应对国土空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每时每刻都产生并为社会贡献海量数据,同时也享受着通过数据的真知灼见带来的生活便利,政府部门也在努力利用这些数据优化公共政策。在数据采集获取方面,传感器小型化、轻量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测绘人员可以使用手机的激光雷达开展室内测绘;智能汽车通过安装更多的激光雷达,应对更加复杂的自动驾驶场景。在数据表达建模方面,国土信息模型(territorialinformationmodel,T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加速融合,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已经被社会认同,数字孪生也不再是静态的3D模型或对物理世界单体的独立映射,而是对物理对象、资产或系统进行动态、持续更新地表达,这就需要多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源输入,通过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联系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判断和预测。在数据分析挖掘方面,人工智能空间分析未来还将加速演进,并且带来国土空间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等方面能力的持续提升。目前,空间分析和挖掘模型大都以机器执行固定的计算逻辑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空间知识的深度表达和底层编码表示,跨尺度、跨任务、跨数据类型且具有良好迁移和泛化性能的地理系统基本模型还有待研究。

    自然资源信息化杂志发表 2022年5期

  • 辽宁省省级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工作底图制作方法研究
    作者:杨冬(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32)按照国家关于对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的部署要求,辽宁省政府对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江河湖泊、重要湿地和草原、重点国有林区等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以及全民所有单项自然资源开展统一确权登记工作,要求到2023年年底之前,对全省重点区域自然资源完成确权登记工作。为辅助辽宁省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单位开展省级自然资源确权调查试点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辽宁省省级重点自然资源调查及确权登记成果依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进行入库,建立辽宁省省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标准数据库。对自然资源、林草、环境保护、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自然资源成果进行汇总收集,制作辽宁省省级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工作底图。一、工作底图制作要求1.工作底图制作标准工作底图的空间参考采用投影坐标系,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3°分带,空间坐标系统采用国家最新2000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2.工作底图制作来源制作工作底图的数据来源主要基于自然保护地界线、生态保护红线、不动产登记成果、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成果、水流界线及公共管制界线等资料汇总成果。3.工作底图要素工作底图的基本要素包括:现势性较好的DOM遥感正射影像,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的行政区划与境界线、地类图斑,地类图斑界线、注记,区域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区域内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不动产权属界线,以及区域内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界线、用途管制、特殊保护规定范围界线等。二、工作底图制作流程省级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工作底图制作流程包括影像数据收集、影像检查与预处理、数据叠加处理、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1.影像检查与预处理收集辽宁省范围内不低于1:10000的最新正射影像图数据,对收集到的影像进行影像全覆盖检查以及影像质量检查,在保证影像全覆盖工作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择优选择使用,进行影像配准、坐标转换等影像预处理,形成坐标统一覆盖全省的高质量的影像底图。2.数据叠加处理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成果、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成果、不动产登记的成果、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的成果、自然保护地界线、生态保护红线、水流界线及公共管制界线等资料汇总成果,与处理好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进行叠加,形成辽宁省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工作底图。3.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数据叠加处理完成后,接下来进行输出前的图面整饰工作,根据规范要求将重要注记显示出来,注记字体颜色和大小应以清晰、在图幅范围内且尽量互相不压盖为前提,若存在压盖情况应逐个调整到合适位置。图幅内容调整完成后就需要制作图框、图例,做好出图前的准备工作。工作底图的图例通常包括以下几项:行政界线、调查范围线、各类专题调查成果范围、界线等,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类别的工作底图而定,图例要素参数应与图面内容一致。三、制作方法1.自然保护地工作底图工作底图基于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作为基础,将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自然保护地管理或保护审批范围界线、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界线等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2.水流工作底图工作底图以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将水利管理范围线、堤防线、征地范围线,水库正常蓄水位线和洪水位线;国土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界线等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3.重点国有林区工作底图(国务院确定)工作底图基于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数据;全国林地一张图林地界线成果数据;国家批准的重点国有林区界线;国有林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中国有林地使用权界线等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4.森林、草原、湿地、荒地工作底图工作底图以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将国土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数据;全国林地一张图林地界线成果数据;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界线等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5.海域工作底图工作底图基于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将海域外围界线;全国海岸线修补测成果界线;全国海域勘界数据库中的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中,位于海岸线陆地一侧的各类图斑界线;区域内海域使用权权属界线;自然保护地范围界线;无居民海岛岸线等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6.无居民海岛工作底图工作底图以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将无居民海岛岸线;领海基线及领海外部界线;无居民海岛的使用权属边界线;海域行政管理界线;自然保护地范围界线等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7.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工作底图工作底图基于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将国土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已设探矿权、采矿权的范围;自然保护地范围界线;储量数据库导出的矿区范围;储量评审备案文件明确的矿产资源估算范围界线;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明确结果认定的范围界线等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然后进行图面整饰及制图输出。四、结语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是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制作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工作底图是开展辽宁省省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重要基础,因确权单元复杂多样、标准各异,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和草原、重点国有林区、江河湖泊等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以及全民所有单项自然资源等,所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应具有较高完备性,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工作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制作满足开展不同类别自然资源确权调查的工作底图。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1年8期

  • 强化担当 忠实履责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测绘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交流会上的报告(摘要)
    作者: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不断夯实“两个责任”。围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业务工作和党建党风廉政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保障属性,积极融入自然资源工作大格局,进一步拓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范围,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共提高,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徐光副省长指出,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作呈现出发展快、亮点多、势头好的态势。陈润儿省长也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进行批示,要求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大创新力度,为我省百城提质、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高质量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我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面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改革创新发展还需继续深化,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继续提供基础性、公益性、高质量的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任务还很繁重,切实需要我们继续深化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工作站位,创新工作方法,遵循“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自然资源工作思路,发挥好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支持”作用,为自然资源管理的“看、管、判”做好支撑保障。“看”就是围绕自然资源的调查确权做好支撑。发挥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优势,精准确定各类自然资源的数量、类别、性质、空间分布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清“有什么,在哪里”,分清“归谁管,谁负责”这些问题,为自然资源工作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准和测绘规范,绘制好自然资源“一张图”。“管”就是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做好支撑。做好各类空间基础数据的坐标转换,为建立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库奠定基础。科学辅助“三区三线”的划定,做好空间规划底图的绘制。复制借鉴省级和鹤壁市空间规划试点中的经验做法,高效搭建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开展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自然资源要素的综合管控。“判”就是围绕生态修复的客观监测与评估做好支撑。快速、准确获取指定区域的遥感影像,通过综合统计分析和挖掘,动态监测相应的国土空间变化,客观、准确地评估变化情况,有效提升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测绘地理信息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局之年,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今年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聚焦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职能,聚焦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技术支持角色定位,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保障支撑作用,切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助力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为一张蓝图保发展做好技术支撑按照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确立的构建“三大体系”工作内容,全力推进测绘地理信息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一是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提供技术保障。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迭代升级,研究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为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提供辅助决策。二是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支撑。积极推进鹤壁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系统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做好焦作、开封、济源、平顶山、虞城等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建设。三是为全省空间规划统一地理信息基础提供保障。围绕全省空间规划试点任务,做好省辖市的数字城市更新和数字县域建设工作,全面保障我省空间规划的基础数据、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的统一衔接。四是不断提升遥感影像获取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商业卫星公司的协调,提升全省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获取频次。开展遥感影像自动化处理、智能化解译等新技术的吸收转化,提升卫星遥感影像的自动化处理分析能力。积极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业务,开展地表信息自动解译、提取、变化检测和分析,不断提升对自然资源管理的保障能力。(二)为一体共治建生态提供决策支撑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优势,全面、精准、客观地获取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的空间分布数据,实现自然资源微观与宏观的一体化管理。一是开展基础技术支撑研究。以南阳为试点开展时空基础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专题数据的融合标准研究,建立适应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管理的数据模型和标准体系。二是积极做好生态修复“六大工程”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地理信息新装备的优势,开展LiDAR航空摄影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技术体系,积极为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期调查、进度监测、工程节点、修复后的遥感评价提供服务。围绕绿色矿山、露天矿山、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工程,对矿山及生态治理提供设计和修复地理信息支撑。三是探索开展生态修复动态评估工作。统筹全省已有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相关数据,探索构建覆盖全省的三维立体自然资源数据库,发挥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的技术、装备、人员优势,对全省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实现变化快速发现,实时掌握自然资源数量和分布状况,对生态修复变化情况进行空间综合分析,形成全省自然资源生态修复年度报告,辅助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三)做好新型基础测绘服务保障围绕服务保障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要求,认真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现代时空基准。持续做好全省247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运行维护,全面完成省卫星导航基准服务中心建设和全省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实现全省高精度高程的快速获取。二是加快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继续做好全省1∶1万基础测绘数据的更新,持续开展全省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加快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三是探索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与基础测绘协同更新。面向全省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需要,开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要素内容和分类方式的研究,逐步实现一个地理实体只测一次的目标,做好驻马店驿城区、确山、遂平、项城等地的农村房屋一体化不动产登记项目,提升基础测绘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服务的能力。四是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向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升级,推进市县时空数据库建设。加快应急测绘保障能力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四)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9版)》要求,推进全省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建设。一是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继续做好智慧郑州、平顶山、宝丰的建设工作,做好智慧济源、开封、商丘的试点申报和启动工作,开展数字罗山、淮滨、方城、淮阳、浚县、淇县、沈丘、博爱、沁阳等数字县域建设。推进数字乡镇建设,开展一村一图测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二是开展基于智慧城市数据共享研究。总结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开展数据共享标准规范研究,推动基于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协同创新,助力我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三是推广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建设。总结分析全省智慧(数字)城市标杆应用示范,推动在国土空间规划、违法用地快速发现以及教育、环保、交通、水利方面的应用,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影响力。(五)加强科技创新提能增效面向自然资源管理和事业发展需求,积极发挥河南省时空地理信息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十三五”地理信息科技专家委员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一是开展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生产流程、技术标准、数据规范的研究。围绕地理信息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开展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的快速获取与处理、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一体化公共服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自然资源数据库向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的升级改造路径。二是做好省级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预研工作。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的管理需求和基础测绘保障职责,开展省级基础测绘“十四五”期间发展思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的调研,并做好重大基础测绘项目的预研工作。三是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实好军民融合规划纲要要求,深化测绘导航领域军民融合工作,会同中部战区共同开展我省军事区域的航空摄影,共同推进测绘基础设施的共建共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六)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应用示范建设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开放我省公益性地理信息资源,推进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结合我省在卫星导航定位、遥感影像获取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北斗+高分”的信阳新型智慧环保、旅游资源调查、全省农业保险绩效监管、烟草种植面积监测、公路资产管理等示范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地理信息应用范围,提升服务水平。支持郑州、驻马店、焦作结合各自优势,开展地理信息应用示范园区建设,扶持培育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地理信息全域应用,不断促进我省地理信息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的领导下,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的新定位,把准方向,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强化创新,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为测绘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杂志发表 2019年4期

  •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自然资源综合治理的构想
    作者李元奎【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话题,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关系着人类命运的重要内容。在各族人民关注下,我國在推进生态文明、环境和谐做出巨大努力并获有成效,尤其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自然资源综合治理两方面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和进展,但其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究和解决。为此通过分析当前资源利用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程度,根据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意见看法。【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综合治理;构想【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25环境破坏和资源匮乏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恶化,成为当今世界必须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这一问题不仅阻碍着社会进一步发展,还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中国作为构建生态保护的倡导者之一,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不少努力,尤其在国土规划和自然资源治理上,充分发挥了本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虽然现阶段的发展并不成熟,仍存在着一些难题,但资源治理的战略方向是不可逆的。1、国土空间规划现状1.1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空间规划的物质基础[1]。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着我国各类生产发展和体制机制的正常运行,合理的、科学地进行空间规划,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我国提出一系列举措,例如201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四体系”建立。而2020年也编制了中国第一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年)》。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体现出我国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视力度,以及解决现阶段问题的治理能力水平。1.2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实施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土地合理分配,但当前的状况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农业用地规划分配、教育用地分配、工业生产用地分配等。农村的土地分配问题是现阶段一个大难题。如何分配农、林、牧、副、渔的专业用地;如何减少农村土地浪费问题;如何减少工业废料对农业用地的污染问题等,成为当前农村土地空间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2、自然资源治理现状2.1自然资源治理取得的有益成果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能量源泉和空间载体,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体制保障[2]。自古以来我国凭着地大物博的优势占领世界领先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推进我国维持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增加、生产生活发展,传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石油煤炭等燃料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面对资源浪费、原料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也采取节源、节流两方面措施,加大对资源的综合治理。对于当前发展来说,资源保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治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成效。2.2自然资源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当前自然资源治理力度加强,自然环境也随之得到改善。但现阶段的组织机构和政策实施还是不完善的,资源浪费和破坏问题依然存在,生产、生活资料分配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资源利用排除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国家继续对其采取的措施政策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推进各族人民对节约资源意识的加强。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构想3.1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是人的需求导致人与自然、资源发生关系,重点是协调三者的关系[3]。加强国土资源利用率,合理规划国土空间,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前规划国土空间工作的重心。首先,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建立完整的治理体系。面对当前政策实施情况看出我国采取的部分举措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尤其是对农业用地规划上,科学分配农业生产和居民用地的占比,合理划分土地区域减少农村因土地分配不合理造成的一系列争端问题。同时建立有效反馈体系,杜绝出现人民投诉无门的情况。其次,加强国家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和对国土使用的实时检测监管。为使政策有效实施就必须要加强监督力度,对这一方面国家应加强监督机构的完善,同时要及时掌握国土空间使用实时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应,第一时间实现人民所求。3.2加强自然资源综合治理能力自然资源是维持一切生产生活的基础,面对当前资源浪费、污染、短缺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对自然资源综合治理能力,坚定不移走以习总书记为核心党的中央正确引导,坚持我国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第一,坚定正确思想指导。新时代自然资源治理及其体系与能力建设,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4]。建立资源治理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助于治理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生产协调发展,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改善自然资源治理机构组成,尤其是监管部门建设。为使治理能力更有效地实施,就需要更加完备的组织体系建立,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加强对资源利用监管力度,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实施机构,尤其是监管部门的建设,对自然资源储量和动态流动进行实时监测,使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上合理分配,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浪费。第三,加强资源治理宣传力度,发动广大人民力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相关政策有效实施都离不开群众支持,仅靠国家加强监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对各企业要做到科学引导,节约开采;对广大居民,应正确引导低碳环保生活;环保更应从孩子抓起,进行灌输、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结语;总之,我国在生态治理上充分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有效的治理举措。尽管现阶段发展仍存在不足,但对资源治理和国土规划的总体趋势是前进不可逆的。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改善了当前资源利用程度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加强了人民对资源保护的意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稳步发展和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参考文献:[1]彭兵根.国内外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经验与启示[J].国土资源,2017(08):50-53.[2]诸艳.新形势下关于自然资源监测的思考[J].科技风,2020(03):130.[3]宋一楠,程明.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探讨[J].园林,2020(07):31-35.[4]谷树忠,吴太平.中国新时代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理论构想[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08):1802-1816.

    中国房地产业杂志发表·下旬刊2021年5期

  •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描绘壮美广西新画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许多涉及自然资源领域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大部分。近年来,广西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一、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安全底线全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广西自然生态地理格局独特,地形地貌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同时广西也是生态与民生高度交织、与人文高度符合的区域。广西处于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南方丘陵山地带,是华南地区的“绿肺”和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全国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是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是广西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一是科学开展“双评价”,摸清生态保护家底和自然资源本底。建立由“自治区统筹、市县核实深化”的上下联动“双评价”工作机制,构建分布式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形成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综合评价“一张图”,及时开展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等评价,深化识别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脆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二是强化全局统筹优化,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经过评估调整,较好地协调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落实了国家和自治区生态安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增强了生物地理单元的保护有效性,生态功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妥善处理了各类矛盾冲突。三是构建广西生态保护安全格局。在开展“双评价”的基础上,基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治理导向,筑牢生态屏障,连接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功能区,从而构建全区“一屏六区一廊一片海”的生态保护格局。同时,推进桂滇越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北部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与区域生态保护协同,以流域为单元加强国土空间保护和修复,构建自然、生态、文化、景观交织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网络,着力提升生态空间质量和品质。二、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建议》提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自治区党委深改委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引领作用。没有高水平规划,难有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规划,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的基本依据。要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把国家和自治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2019年以来,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西加快推进全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已获取了包括21个重大专题研究在内的初步成果,构建了涵盖460个专题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各市、县基本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期核心专题研究,8个市、11个县、4个乡镇和750个村庄规划已获取初步成果;同步推进19个自治区级专项规划中已基本完成7个。广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得到自然资源部的认可。三、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构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确保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建设精确落地,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厅有序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开展主体功能区研究,积极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协调工作,建立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评估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细化主体功能分区。以“双评价”为基础,结合各类主导因素判别,衔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初步提出了调整优化和深化细化的思路。对部分主体功能有较大变化的县(市、区)进行调整,如将昭平县、上思县等从农产品主产区调整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内部主导功能差异较大的县(市、区)进行乡镇级的细化,如灵川县、大新县和沿海县区。同时结合广西实际,拟设置自然保护地、战略性矿产保障区、边境重点发展区、资源枯竭地区等几类特色名录,将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精准落地。二是配合各部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针对主体功能分区及特色名录,形成以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为核心,结合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下一步,广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全区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共绘国土空间规划壮美广西新画卷。

    南方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1年2期

  • 浅谈北斗卫星导航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作者|杨菠王瑞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关键字:北斗卫星导航;北斗短报文;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融合一、前言2020年7月,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着眼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研制、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陆、海、空、天高精度、全覆盖、全天候、全天时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起步较晚,但北斗系统几十年来却已经逐渐赶超,并且具有自己鲜明的技术特色。北斗系统的特色在于短报文服务,是通信系统与导航系统的结合。北斗短报文服务具备地面4G/5G无线通信网络和传统通信卫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如连续覆盖、价格低廉、抗干扰强、实时可靠等,将大大推进卫星通信服务经济生活进程。覆盖全球具备高精度定位、授时、导航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的核心支撑和创新驱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自身安全能力和功能拓展能力,并与北斗系统融合发展、互相促进。以下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方向。二、北斗系统与5G融合,构建天地一体的时空安全体系当前5G移动通信网络已确立为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肩负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双重任务,5G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运营必须坚持走自主可控的道路。获取准确可靠的时空信息是5G网络建设必要前提。GPS卫星信号受到无意或有意干扰导致失效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5G通信基站还依赖GPS获取时空信息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首先,地基的5G通信网络同步、授时和定位应尽早采用北斗导航完全替代GPS。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5G通信网络时空服务监测评估网络来确保5G网络“端到端”的时钟同步、网元位置信息的准确可靠,感知各种干扰与恶意攻击,从而提高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内5G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为特殊情况做好准备。其次,天基的北斗时空基准网络为5G通信网络提供高精度的同步、时钟和位置基准服务的同时,地基5G通信网络可以对接收到的北斗信号进行监控,将监控结果数据通过5G通信网络的传输网络发送到“北斗时空服务监测数据中心”存储历史数据,形成大数据资源,通过机器学习对当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早预警,建立一个广域北斗服务监测体系,构建天地一体时空安全体系,将中国国家时空安全提升到全球领先地位。三、北斗系统与人工智能融合,加速推进智能化、无人化平台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天基定位导航授时系统,也是重要的时空信息感知手段。当前人工智能的热点是深度学习,机器通过对数据的学习,获得类似人类的能力如态势感知、语言识别、图像判断等。从更加深远广阔的角度看,两者均为现代化的时空信息技术与服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结合两者的优势已在诸多行业和方向中有了一定的探索发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多种多样的无人应用平台提供精确时空信息;人工智能则是基于图像信息、雷达信息、地形地貌等对无人系统所处周围环境进行目标检测,并结合精确时空信息和储存的地图信息为控制决策提供基础,并可以基于强化学习等实现无人系统的控制决策。精准可靠的时空信息在智慧城市领域同样不可缺少,车辆交通信息,地下管网位置,物流调度信息,人员流动信息都要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工智能系统代替人类来实时处理智慧城市的海量数据,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和绿色减排,比如智能决策对交通灯时长进行调控提升交通效率;智能系统自主定位地下管网故障节点降低故障处理时间;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使出行安全快捷;基于个人定位终端预测人流走向,评估风险。四、北斗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利用云技术管好用好北斗大数据亚马逊AWS、微软Azure已开始部署卫星云计算市场,云计算将是各国空间实力的一个赛点。2018年亚马逊AWS就与多家卫星公司合作,采用其提供的地面云计算基础设施来存储、分析和传输卫星数据,大幅度减少了数据传输延时,同时提供了充足的算力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云计算、大数据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不仅能为卫星网络提供虚拟化资源,还将以云原生为技术体系全面提升网络和算力能力水平,“北斗在天,服务在地”。北斗系统运营服务每时每刻产生着海量数据,如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数据、北斗星间链路传输数据、北斗星地互通数据、北斗地面设施之间传输数据、终端用户上报信息和终端行迹数据等。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流处理、数据存储形成高价值运营大数据,再通过各种数据分析手段(如运筹优化、人工智能等)将其用于“可视管理”“调度决策”“资源优化”“异常预警”等领域提高北斗系统的运行管理能力,更大程度发挥北斗卫星资源使用效率,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千行百业。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分散于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数据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的统一纳管,高效利用,服务的弹性伸缩、按需获取,管控的体系运维、智能提升。五、北斗系统与物联网融合,短报文撑起覆盖全球物联网数据回传短报文是北斗注册用户通过北斗星座与其他用户建立无线通信链接。不同级别的北斗卡可得到不同类别的服务,普通用户通信频率是120汉字/次;三级北斗卡发送短报文的时间频率是1分钟一次。根据需求,可选择两种数据类型的短报文服务,一种为通常汉字通信采用ASCII码的方式,另一种是BCD码方式。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开通,短报文通信服务也迎来功能全面升级,区域服务容量提高到每小时1000万次,信息发送能力从120个汉字/次提升到了1000个汉字/次,此外,北斗三号系统还可支持发送图片与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物联网指通过各种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信息传感器、定位装置、射频识别等各种装置和技术,实时采集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和过程,采集其电、力、化、声、光、热、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通过各种可用接入网络,实现物与人、物与物的泛在互联,从而实现实物与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及管理。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正在推动世界迈向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就是如何把采集的数据回传到物联网数据中心,如NB-IoT、LoRa、Wi-Fi6这些先进无线传输技术单个发射基站只能覆盖从几十米到几千米,如果要做到超大面积覆盖如一个城市,就只能采用蜂窝方式建设基站网络,此方式成本巨大,并且在无人荒漠和海洋无法实施。北斗系统通信导航结合的短报文为全世界独有,随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也迎来功能的全面升级,将高容量、大传输量、小型化、低功耗的北斗三号短报文服务用于广泛覆盖物联网数据回传,可提供一种高可靠,低成本,易部署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只要北斗系统信号覆盖的区域就可以快速部署物联网,这就解决了在广袤无人区、海外基地和海洋部署物联网的难题。六、北斗系统与区块链融合,夯实我国网信安全时空基石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区块链技术纳入信息基础设施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中。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一方面,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下的数据要素流通,有效解决了数据要素流通的数据确权和数据共享、共治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块链能够提高“新基建”中网络安全能力,利用身份验证保护边缘设备、提升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目前区块链已在航天、环保、金融、司法、行政执法、公安等领域使用,为各行各业守护全流程数据真实。当前区块链技术推广中最大风险还是其安全性,区块链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融合,不仅使用精准时间戳记录数据产生时间,而且可以同时采用北斗定位芯片来记录数据产生服务器所在的空间坐标,即同时在时空两个维度证明上链前后数据的真实性。在区块链时间戳上添加北斗定位信息,这一做法的确能大大提升数据真实性,区块链技术与北斗定位结合是首创,是两大中国技术相结合的一大创新。七、结束语目前,北斗系统在应用和产业化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随着5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北斗系统正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及新一代通信等新技术快速融合,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产品正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水文监测、测绘地理信息、气象预报、海洋渔业、森林防火、电力调度、通信时统、应急搜救、救灾减灾等领域,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血液。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新基建的守护者,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提高人们获得感的新抓手,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示科技实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卫星应用杂志发表 2021年9期

     

    • 生态国土,迈向新时代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
      生态国土,迈向新时代——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议题、新表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报告中单独成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等目标给生态国土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的课题。辽宁国土部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全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的全过程,重点突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强化国土资源源头保护,以实际行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时代课题。开展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的重要批示精神,依据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一系列通知要求,辽宁启动了全省各级各类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工作责任主体,辽宁省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张雷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省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正式发布了省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1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核查工作,清查出矿业权93宗,并会同环保、林业、海洋等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初步拟定了“注销、变更、退出”三类分类处置建议;初步掌握各级各类保护区2398个,其中国家级、省级967个,市级、县级约1359个,其他72个。各部门实际提供1021个,符合数据汇交要求的213个,已纳入全省各级各类保护区底图框架,对不符合要求及未提供的2185个,提出了5类督导意见。全省各级各类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有效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落实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为矿业权依法稳妥有序退出保护区工作奠定了基础。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在十九大报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为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控制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根据国家有关部署,我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通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辽宁省新增了基本农田149万亩,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资源基础。而优先将城市(镇)周边、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和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不仅提高了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也强化了永久基本农田对优化城市(镇)用地空间的刚性约束。这也意味着城市建设要跳出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现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倒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更有效地控制了城市盲目蔓延扩张。划定是基础,坚守是关键。下一步,辽宁省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快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与土地利用调查相结合,结合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推进基本农田严格保护。同时加大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的财政补贴力度,推进基本农田连片保护、连片建设,以保证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加优化。加快建设绿色矿山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升级,提升矿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国土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我省也迅速建立了国土、财政、环保、质监、银监、证监等部门工作协作机制,联合制定并印发了《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力争到2020年,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要求;建设5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新途径不断创新,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有序建立,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初步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战略部署,努力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重要制度,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省政府要求,根据发改、财政、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海洋等部门提供的实施方案及落实措施,形成了初步实施意见,拟定了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原、海岛等方面落实措施。到2020年,全省建立“全面覆盖、主体明确、权能完整、规则完善、监管有效”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产权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资源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所有者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使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有机统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资源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美丽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着力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关于省级国土规划。启动《辽宁省国土规划(2016-2030年)》编制工作,开展了19个专题研究;细化落实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目标任务,设置了5项约束性指标和7项预期性指标;初步构架10章26节规划文本内容,绘制54张规划图件。规划到2030年,全省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1.6%以内,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800万亩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200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辽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大幅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契机,依据二次调查成果数据,适时调整主要规划指标,优化规划空间布局,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内容,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划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902万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5522万亩以上。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70万公顷以内。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控“两高一低”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用地。加强土地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协同推进全省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沃土工程和农村环保工程,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规划到2020年,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耕地、园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自然保留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发展。关于矿产资源规划。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十三五”期间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总体遵循和主要依据,对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提高部分矿种最低开采规模,规划到2020年,新建煤矿从9万吨/年提高到30万吨/年;新建铁矿从5万吨/年提高至露天开采15万吨/年,地下开采10万吨/年;菱镁矿从3万吨/年提高到10万吨/年。严格执行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国家标准,规划到2020年,全省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0%以上。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到2020年,生产矿山(改扩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达到50%,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达到可恢复治理的30%,矿区土地治理复垦面积完成2万亩。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理念,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的环境目标、空间布局、环境准入条件、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优化建议及对策措施,有效预防和减缓了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17年12期

    • 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研究与思考
      作者:郑慧媛(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4)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化,亟需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覆盖全部国土空间的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国土空间变化。新的“三区三线”规划要服务于全域全类型用途管制,管制核心要由耕地资源单要素保护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护转变;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有关用途管制职责,逐步统一到一个部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强化空间传导实施,是新时期自然资源系统的核心要求。一、内涵及目的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对自然资源载体进行的可持续利用管制,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空间用途及开发利用限制条件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土空间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持续保护与优化配置,通过利用国土空间准入许可、用途变更许可和开发利用监管等法规政策及空间规划的强制力,对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海域等所有国土空间利用或功能所实施的一系列管制活动。从广义内涵看,用途管制不仅指空间规划体系最底层的地块用途管制,而应包括贯穿于整个空间规划体系、层级传导、逐级深化的土地使用约束过程。它是控制型规划层级传导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空间规划体系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不同层级规划用途管制对应的基本单元和深度也不同。国家级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单元是区县,相应的管制工具是主体功能区;县级以下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管制单元是地块,相应的管制工具是土地使用许可。用途管制的手段则包括功能管制、强度管制及相应配套制度。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目的国土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国家在国土空间管理中必须协调开发与保护的矛盾。2018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必须以绿色、高质量、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发展为前提,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理念,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实施绿色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既要考虑严守底线、保护资源环境、强化落实自然资源保护,使国土空间得以可持续利用,又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发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这两点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目标取向,是协调新需求新业态与自然资源保护平衡的主要机制。二、主要问题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长久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体系逐渐成熟,耕地保护执行效果显著,为国土规划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国务院于2017年1月发布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作为首个国家级空间规划,为健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指导省、市县级空间规划的编制指明了方向。自然资源部于同年4月下发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将全部自然生态空间纳入用途管制范畴。这些制度措施完善了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但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1.各类用途管制制度并存,相关规划各自为政各类用途管制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指导各类空间规划的依据,在其对应的空间开发保护活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制衡、协调、管制等作用。但由于各规划各自为政,致使制度分散、多头审批、效率低下,未能形成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进而导致空间交织、功能错配、无序开发、粗放浪费等现象,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的现实需求。2.各类规划重编制轻实施在多规合一编制过程中,存在将多个规划简单地合为一个规划的现象,不能满足各个单项规划的专业化要求,影响了各个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履行各自专业职能。另一方面,市县“多规合一”没与规划管理、用途管制制度紧密衔接,试点侧重点放在了不同规划之间如何对外表述统一上,而规划实施机制的统一仍需突破。3.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分立分治,系统性、协同性差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实行多部门管理的模式,“政出多门”,这不但导致职责交叉、权责不一、协同性不够、管制政策不协调等现象,还由于认识的不统一,存在某些地方在施政过程中,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或某几个生态要素系统,忽视其他生态要素系统的现象。这不但割裂了生态系统之间各个要素的联系,导致不少重要自然资源被“合法合规”的占用或破坏,还难以形成空间管制的合力。新时代用途管制制度的行政运行体系亟待优化和重组。4.国土空间保护局限于总量管控,未能建立全面的管控体系当前由于对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对土地的多功能性、多宜性考虑不足。现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主要依靠对总量指标的管控,未能建立全面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类型、强度的管控体系,既没有形成凸显生态保护的相应地类,不能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要求,又没有适度可控的利用机制和完善的准入办法。5.地方利益最大化导致国家整体空间布局失衡地方规划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导向,造成决策失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优质耕地大量退耕、过度开发、超标建设等现象日益严重,国家战略性资源保护得不到落实,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三、相关建议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应兼顾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适应改革要求并破解现实问题。1.整合用途管制制度,实现复合利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建立需要通过对现有规划管理制度的整合来实现。一方面,在立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前提下,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陆海到地上地下,充分考虑各类要素的功能和保护需求,形成要素类型范围全覆盖、空间功能差异与复合利用并存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优势,在统一的规划编制决策基础上,整合城乡建设、农林、环保等各部门规划管理制度,形成统一的规划执行与监督机制。2.细化管控要求,建立管制规则差别化和动态更新机制在统一的规划空间体系中,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根据规划设定管控类型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自然属性,合理分区,再分区制订管控要求,差别化制订用途管制规则,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实现空间用途刚性管控下的项目弹性管控方式。一方面在空间层面,严格坚守空间规划分区、边界及主导功能不变,制定各类国土空间用途转用政策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在项目层面,通过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环节的把控,根据具体项目特征进行项目管控,协调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前的矛盾。3.创新用途管制路径,构建协同管理模式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管理的背景下,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创新用途管制路径,探索构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协同管理的模式,共同推进“美丽国土”建设。首先,应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统一各部门公认和共同遵守的技术标准体系,明确耕地、林地、草原等各类国土空间地类标准,统筹各类国土空间保护与合理利用,避免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或某几个生态要素系统而忽视其他生态要素的现象;其次,应建立覆盖全部国土空间的联动共享空间信息平台,实现用途管制与项目审批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基础数据和各类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和集成化空间规划管理,为政府空间规划治理提供基础支撑;最后,制定明确的管理权限和管理程序,整合协调部门职能与分工。通过管控要求与责任主体的对应,既保障了规划管控的层层传导得益有效落实,又提升了国家空间治理的效率和能力。4.对资源利用综合评估,加强全过程监管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需要对资源利用过程中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强化全过程的监管,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公平的可持续发展。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的全过程监管,改变只考虑总量指标的管控方式。一方面设定空间准入办法,中央政府通过制定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建设规模、强度、布局、环境保护等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件,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进行严格项目预审和审批,确保执行部门具备依据管制规则开发利用国土空间的能力和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项国土空间的综合监管,对各项约束性指标进行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考核。5.强化落实国家意志,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调查、确权、审批、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对国土开发利用进行严格监管,约束偏离国家利益的开发利用行为,强化落实国家意志,让地方意识到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利用的理念,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的预期目标。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9期

    • 青岛市即墨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资源用地布局探索
      作者:邓晓阳  肖政 宫震  周兆强(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00)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由国土、林业、水利、海洋、环保等不同部门分别进行,缺少有效衔接,可能导致各类自然资源在用地布局方面存在冲突矛盾,阻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以及《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出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实现“多规合一”。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行政体系、法规体系和运行体系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多个规划间的有效协调。德国纵向构建“联邦-州域规划-地方”3个级别,英国实行“区域空间战略-地方发展框架”体系。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编制内容、技术标准、工作组织、改革模式等方面论述,少量研究同步开展规划实践。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更多从宏观、中观层面进行理论性研究,对不同规划之间用地布局冲突矛盾的解决问题研究较少。本文结合青岛市即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工作,借鉴相关研究经验,主要从微观视角对自然资源用地布局进行实践探索,对存在冲突矛盾的用地图斑进行合理性地研判,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界定与相关研究进展1.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结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市级指南》)的规划指标体系,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本文研究的自然资源范畴涉及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主要包括耕地资源、林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1.2现有自然资源空间类规划的用地布局存在矛盾即墨区现有自然资源的空间类规划10多种,系统地梳理各级各类规划中自然资源情况,发现陆域与海洋之间的界限不清,导致两者间的模糊地带存在用地重叠现象,涉及用地45km2,占陆域面积2.6%;陆域范围内在不同规划中,同一地块被规划为不同类别的用地性质,涉及用地99km2,占陆域面积5.5%。2自然资源用地布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即墨区各类自然资源不同规划中原有底图底数不统一、规划用地存在冲突。在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必须坚持“一优三高”(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全面实现高水平治理、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文章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资源的用地布局,采取“夯实基础、构建格局、制定规则、落实指标、划定方案”的技术路线。自然资源用地布局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图1自然资源用地布局技术路线3即墨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资源用地布局实践3.1夯实基础进行基数转换,确定各类自然资源的底图底数。依据《山东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数转换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等,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将13种一级类、73种二级类的用地性质转换为国土空间规划的24种一级类、106种二级类、39种三级类用地用海性质,基数转换后形成用地“一张底图”,底图底数较为准确,为自然资源用布局提供规划基础。3.2构建格局依据自然地理格局、双评价等,构建自然资源的空间格局。“双评价”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区域的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环境禀赋特点。“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陆域生态保护重要区占陆域面积的11%,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山体、河流等区域;农业生产适宜区占陆域面积的7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大沽河流域、东北部莲阴河流域等区域。以“双评价”为基础进行研判,全域构建“一心两带,多点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和“一带三区”的农业空间格局。3.3制定规则依据相应的规范管理要求,制定处理冲突矛盾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坚持底线思维,依据山水林田湖草海的相关规范管理要求,遵循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原则,提出协调不同类型冲突矛盾的规则。生态优先原则方面,在长时间内必须保证原有用地的生态功能属性,各类自然资源用地布局划定的优先级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河道管理范围线等。安全为重原则方面,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马山等地质遗迹保护区范围内,对生产、建设活动进行避让和限制。因地制宜原则方面,从实际出发,立足区域所在地的自然禀赋和发展特征。3.4落实指标基于空间格局,结合地方实际,落实下达的规划指标。现阶段,国家、省、市等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均未下达各类自然资源的规划指标,暂定林地保有量为170km2,上级下达规划指标后,深入分析和用地布局。3.5划定方案结合规划指标和处理冲突矛盾的规则,进行用地空间布局。以用地布局中较为复杂的林地资源为例,阐述国土空间规划中林地资源的用地布局划定思路和主要流程。(1)划定思路。在三调重点保障林地数据的基础上,依次叠加自然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陆域)、山体坡度大于25、河湖湿地、矿产、三调其他林地等数据;依据制定的处理各矛盾冲突原则和规则,划定林地空间分布初步方案,不断调整完善,优化林地资源空间布局方案。林地资源用地布局划定思路如图2所示。图2林地资源用地布局划定思路(2)划定主要流程。确定重点保障Ⅰ、Ⅱ、Ⅲ级保护等级的林地图斑,总面积为112km2,属于强制性管控;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自然保护地中森林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和山体25度坡以上数据中的林地部分,全部划定为林地范围,叠加去重,林地面积119km2;结合生态空间格局和林地保有量指标,将位于林地空间布局中东部沿海防护水土保持林区等区域的“三调”中非重点保障林地,优先划入林地范围,作为完成林地保有量的储备区,增加部分的林地属于引导性管控,叠加林地面积264km2。添加规划河湖湿地、矿产(地上部分)数据,与上述初步划定的林地的交叉重叠区域为6km2,将冲突矛盾的林地调出,调整林地面积257km2。其中,强制性管控林地119km2。利用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实际情形,分析研判每一块“三调”种植属性标注为“即可恢复”“工程恢复”的林地图斑,在保留强制性管控林地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农业空间格局和耕地保有量,形成林地布局初步方案,划定林地面积178km2,不考虑建设用地占用的情况下,达到暂定的林地保有量(170km2)。其他自然资源的划定思路和流程与上述林地资源类似,经过整合优化形成自然资源用地布局方案,下一步为建设用地布局进行统筹衔接、相互协调。4结语本文聚焦自然资源用地布局,为各类自然资源存在的冲突矛盾制定相应的处理原则和规则,并以青岛市即墨区的林地资源资源为重点,演绎具体的用地布局的划定思路和流程。目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处于研究摸索阶段,自然资源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同步制定中。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审视与检验,建议自然资源用地布局的划定应结合后续实施以及监督管理等要求进行优化完善,真正形成用地边界明确、权责明晰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一张图”。

      智能城市杂志发表 2022年7期

    • 北斗,正式开通!
      图/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回首来路,北斗一号系统从无到有,北斗二号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三号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北斗蹚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导航领域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宇宙浩瀚,探索不止;北斗升空,服务全球。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三号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有能力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四大实体之一。6月23日,伴着山呼海啸般的巨响,北斗三号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发射。作为北斗全球系统的“收官之星”,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过去,北斗星辰如宇宙中一座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方向;今后,北斗卫星在浩瀚星空闪耀,将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北斗就在你我身边很多人知道我国发射了北斗卫星,却不清楚北斗早已经提供给人们使用,并向全世界开放。如果你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你的智能手机总是能够精准报时,几乎不会像手表那样,偶尔会“走快了”或是“走慢了”,帮助你“对表”的,正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世界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ALILEO)、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除此之外还有区域系统及增强系统。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就是上述四大系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康国华表示,“北斗”不仅仅是发射到天空的一颗颗卫星,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看似遥不可及,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世界都一直在用美国的GPS。有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GPS在全球卫星定位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现在我们大部分手机都已开始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每一颗重约850千克,载荷重量为300千克,承载着3项功能——定位、授时和短报文。康国华说,定位是导航的基础,导航是定位的应用;定位是“告诉你在哪”,导航是“告诉你如何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你想要去的地方”。授时,顾名思义就是“给出准确的时间”,对一些仪器设备来说就是进行时间的校准,只要用了北斗授时功能,即使分布在全球不同地方,依然可以保持时间的“同步”。康国华表示,时间同步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障,如高铁、电网、计算机网络通信等,都需要以“同步时间”作为基准。依靠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高铁从时速350公里一次制动到停车,最后停准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之内。短报文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有特色,与GPS接收机只能单向接收卫星信号不同,北斗接收机不仅可以实现定位,而且可以类似手机收发短信,通过卫星进行双向的文字信息传递。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中,当时地面通信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救援部队正是利用北斗短报文,发出了来自灾区的第一条信息,将灾情和受灾位置准确地报告给救灾抢险指挥部,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当时北斗一号系统的精度其实还不够高,其双向通信功能已经大显神通,挽救了无数生命。20多年织就一张“天网”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几代北斗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走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历程。业内专家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三步走”,是结合我国在不同阶段技术、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发展路线。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又叫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2000年,我国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2003年,我国又发射了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北斗一号系统的建成迈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初步满足了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定位、导航、授时需求。据了解,当时采用的是有源定位体制。即用户需要发射信号,系统才能对其定位,这一过程要依赖卫星转发器,所以有时间延迟,且容量有限,满足不了高动态的需求。但北斗一号系统巧妙设计了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北斗一号系统的建成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创新构建了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到2012年,完成了14颗卫星的发射组网。据了解,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有源定位体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源定位体制。即用户不用自己发射信号,仅靠接收信号就能定位,解决了用户容量限制,满足了高动态需求。静待发射的第55颗北斗三号卫星(图/中新网)北斗二号系统的建成,不仅能服务中国,还可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实现全球组网。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20年,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这30颗卫星中,有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此次发射的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它将和其他北斗卫星一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和其他特色服务,北斗系统也将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目前,北斗的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年后,将平稳过渡到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北斗系统对标世界一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和能力水平,对标的是世界一流。”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之前29颗北斗三号卫星的测试,系统能力已达到预期。北斗三号系统星座部署完成,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终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三号系统比北斗二号系统的服务能力提升约10倍,成为了全球最精准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作为国之重器,北斗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3种轨道卫星组成了混合导航星座,这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以给出精准的定位。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的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都基本分布在单一高度轨道上。“处在中圆轨道的北斗卫星,能够绕着地球‘满场飞’,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处在地球静止轨道的北斗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便于实现区域服务。而位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北斗卫星,则始终聚焦服务亚太地区。”陈忠贵说。“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北斗三号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服务。”杨长风说,在应急情况下或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区域,装有北斗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紧急通信。北斗三号系统的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也进一步提升,从50万用户能力提高到500万用户。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信号在轨连续稳定是重中之重。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后,将利用在轨卫星、地面、用户评估等海量数据,设计一体化智能管理的卫星在轨技术支持平台,确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北斗赋能各行各业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正式开通,北斗将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又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70%以上中国智能手机已有北斗服务“高大上”的北斗卫星,已经不知不觉“飞入寻常百姓家”。杨长风透露:“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已经有70%以上提供了北斗服务。”如果仔细留意,其实不难发现,天上的北斗不仅与手机相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相伴。自200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以来,历经20年建设发展,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各个领域。当你还在为找不到共享单车或不确定哪里能停车而烦心,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已经在帮你。哈啰出行数据算法首席科学家刘行亮表示,目前,全国超过360座城市的哈啰单车已全线适配北斗。每辆哈啰单车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智能锁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向哈啰数据中心发送车辆定位信息。未来,“中国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也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斗系统在大众服务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电子商务领域,国内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应用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实现了车、人、货信息的实时调度;在智能穿戴领域,多款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学生卡、老人卡等特殊人群关爱产品不断涌现,得到广泛应用。北斗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经过多年发展,北斗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2纳米。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30%和90%的份额。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图为梦芯芯片和模块展示(图/《长江日报》)每辆哈啰单车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图/《潇湘晨报》)随着北斗等技术的升级,导航精度从米级跨越至厘米级(图/《经济观察报》官方微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系统公司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卫星定位授时技术与自主研制的高精度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为电信设备制造商、基础设施管理部门、银行和金融企业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时技术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该公司累计开发北斗多模导航芯片6代10余款,形成了高精度授时、差分定位和组合导航等多样化产品型谱,已应用于交通、物流、司法、公安等众多领域,年出货量超200万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小到一顶安全帽,大到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北斗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在福建厦门220kV李林变电站建设现场,现场工作人员戴的安全帽和以往不同,帽檐下方多了许多小按钮,这是集成了北斗高精度授时定位模组的安全帽。北斗高精度授时定位模组让包括安全帽在内的一批传统安全工具都拥有了强大功能。工作人员介绍,安全帽还集成了包括一键拍照实时上传功能,可让后台安全监督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施工情况,还有紧急状态自动报警、一键求救、照明等许多实用的安全功能。此外,我国电网设备分布广泛,许多电力设施都在无通信公网地区,电网公司一线员工在这些地区进行电网建设或者巡检作业时,往往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与后方人员取得联系。有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电网公司的员工在无通信公网地区作业时,只需要携带一个小小的“短报文通信终端”,通过蓝牙与手机相连后,就可以让普通的手机具备了发送北斗短报文的能力,将现场情况和位置信息发到后方人员的手机里。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在农林渔业方面,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实现农机远程管理与精准作业,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农机油耗节约10%。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北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精准测绘中立下功劳。在救灾减灾车辆的运输方面,北斗也提供了高精度的基准服务。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起垄、覆膜(图/《内蒙古日报》)一流服务世界共享深度应用未来可期北斗翱翔星空,服务惠及全球。随着系统一步步升级完善,北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体验到“中国智慧”。目前,北斗已开始向上百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用户数量达到“亿级以上”水平。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印尼的海上集成应用……北斗还分别与沙特、阿联酋、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制定推进措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永远在路上,建设在路上、应用在路上。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以后,我们已经着手下一代北斗建设发展。”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2035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应该如何理解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它将有哪些绝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以后,我们已经着手下一代北斗建设发展。简单来说,要在2035年前建设一个从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立体服务覆盖更强、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统。”冉承其介绍,我国即将建设一个天基低轨星座系统,有望在2025年前建成,届时全世界都会享受到北斗厘米级定位服务。“设想一下北斗在全球提供厘米级服务,这是多么大的成就。”另外,卫星导航有天然脆弱性,信号弱、容易被干扰,室内导航、水下导航会碰到很多困难。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PNT体系)将以卫星导航作为核心和基础,融合各种现有技术,解决水下、室内导航信号弱问题,并将为火星等深空探测活动提供更好的导航服务。冉承其表示,未来还要进一步推动卫星导航和新兴技术融合,比如5G、移动通信、大数据等一定会带来新的更多模式、业态和经济增长点。“5G是未来移动通信的新标杆,随着5G的到来,对时间和位置会提出更高要求。在目前可以认知的未来,只有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所以,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天然融合性。”冉承其认为,北斗和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一定会催生出新兴产业、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杂志发表 2020年29期

    • 自然资源从五方面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新办就自然资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钟自然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介绍自然资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陆昊在发布会上介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贯彻党中央顶层设计,推动重大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我们牵头起草并报经中央研究审定、印发文件,建立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天然林保护修复、林长制、严格管控围填海、不动产登记、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湿地保护修复等10多项重大制度。二是强化重大基础性工作。第一,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全面反映地下资源、地表基质、地表覆盖和管理要素四个层面信息,通过统一坐标分层叠加。第二,统一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分类标准,统一用地用海分类标准,解决各类标准不衔接的问题。如陆海分界不明确、湿地分类不明、林地草地地类认定标准不一致导致的重叠交叉问题。针对矿产资源储量概念较多、内涵不够清晰,修改了储量分类标准。第三,组织开展一批重大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精心组织完成了第三次国土调查,部里上百次研究部署,汇集了2.95亿个图斑,成果已经公布。同时开展了基础测绘、海岸线修测、地质灾害隐患、矿产、森林、红树林等调查工作。第四,加大地质调查力度,与市场主体共同努力,“十三五”期间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5个千亿方天然气田、5个千亿方页岩气田、311个大中型矿产地。三是稳妥推进重大改革。第一,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统一确权登记,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第二,落实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解决以往规划内容交叉重叠、执行时相互冲突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五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条控制线上下贯通落地,努力做到国家的“数”与地方的“线”和“图”一致。第三,推进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对规划编制中的利益平衡、入市用途、市场调控、市场主体意愿、农民选择权等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审慎稳妥推进意见。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优化竞拍规则,向市场全面公开各类住宅用地存量信息和土地出让过程中关联地块重要信息,维护市场公平。全面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根据技术原理将油气探采一体化制度推动实现,同时积极推进“净矿”出让,推动解决以往市场主体拿到矿权后仍要到很多政府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可能办成也可能办不成的问题。第四,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8个省级政府土地审批试点,解决审批周期长的问题。结合机构改革职能并入,土地、规划、测绘实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第五,创新政策助力脱贫攻坚,通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土地流转,提供资金4400多亿元支持脱贫攻坚,通过国土绿化、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助力贫困人口增收。四是整治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努力止住新的问题,积极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第一,针对“大棚房”、破坏生态环境建“私家庄园”、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一方面出台政策,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保障农村村民合理的宅基地用地需求;同时开展清查整治,深入摸排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情况,研究制定了上百条分类处置政策,将通过试点稳妥推进。第二,针对过去无序围填海,导致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明显减少的情况,严控新增围填海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第三,针对土地利用忽视存量的问题,通过建立机制,与地方共同努力,2018至2020年三年全国共消化处理批而未供的土地104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90万亩,这也是“十三五”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41%。五是深入研究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重大问题的技术逻辑搞透了,我们的行政决策就会有科学的依据。比如,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多年冻土面积减少、活动层厚度增加对地表径流量和生态系统有哪些重大影响?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到底是过度放牧、是禁牧,还是由于冻土层变化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化导致的?再比如,有的地方出现了“小老杨”的问题,到底是树龄到期,还是在本应种草的地方种树,由于蒸散耗水量增加长期积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比如,如何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水平衡,主要是大气的降雨、不同地表植被的水蒸发、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对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的影响?再比如,碳元素在大气、海洋及陆地不同的地表基质和覆盖中的积累和循环到底如何确定?我国海域辽阔,如何利用滨海湿地中的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生态系统发展蓝碳并科学计量?碳捕集、碳封存在技术和经济性上如何有新的突破等?“当然我们也深知,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把同一主题下差别化的国情搞清楚,对我们是挑战,把不同领域支撑行政决策所必需的技术逻辑搞明白,对我们也是挑战。如何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我们更好的、更加全面的、完整的、准确的领会贯彻党中央精神,同时吸收全社会的智慧。”陆昊表示,下一步,我们考虑更好地坚持系统观念,在守住底线、集约节约、多目标平衡和推动共同富裕中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全社会一道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中国矿业报)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1年11期

    • 2019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召开自然资源部将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
      作者|李卓聪记者从2月25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获悉,自然资源部将启动全国“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并将通过提高测绘资质许可审批效率、修订行业管理政策等方式创新管理政策机制,切实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提供测绘支撑,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好保障。据了解,过去一年,全国国土测绘系统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力推广,部系统建成3040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完成25078幅各种比例尺数据生产并分批上交更新成果,各省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平稳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城市总数达50个,基础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年获取各类遥感影像116万平方千米。测绘资质资格管理日臻完善,全年审批核准135个单位取得甲级测绘资质,105个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新增专业范围,审批数量较2017年提高约44%。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国家层面对40个测绘项目成果质量和50个单位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与信用体系关联。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表示,在落实“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中,都提出了对建立“一张图”“一个平台”“时空信息数据库”和卫星遥感等技术的需求,服务于这些需求既是测绘工作技术优势和数据优势所在,也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切入点所在。据悉,自然资源部将于今年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在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精化、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海洋测绘、内陆水下测绘等方向凝练形成大项目、大工程。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协同更新”的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模式,推动传统单一比例尺数据库向实体化、一体化时空数据库转变。稳步做好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今年将在全国范围新增8个左右试点城市,并完成4个试点城市验收。此外,还将通过加强测绘项目管理、强化国家大地基准动态维持、建设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高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我们将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下,持续创新测绘行业管理政策机制。贯彻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要求,强化数据共享,提高测绘资质许可的审批效率与透明度;以大幅减少分级分类、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审批要件、压缩审批时限等为目标对《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进行修订,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行业准入限制,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武文忠表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等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各海区派出机构,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有关试点城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资源导刊发表 2019年3期

    • 强化使命担当 推进国土自然资源绿色发展
      作者:刘爱民摘要:生态国土建设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观阐述。本文通过论述生态国土建设与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在关系,阐明了生态国土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典型重点地区以及城市生态国土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未来我国生态国土建设的四点考虑;在梳理部门工作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态势,提出新时代生态国土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工作。关键词:国土资源;绿色;发展一、国土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的意义为加快国土矿产资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函通知,各地要按照政策引导、地方主体,一区一案、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的原则,择优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到2020年在全国创建50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将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打造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地和谐的模范区、矿产资源管理创新的先行区,引领带动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传递着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国土资源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能量来源和构成要素,国土资源工作在绿色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触摸发展新脉动,国土资源部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在升温,制度在构建,行动在加快,变革在不断孕育。二、国土资源绿色发展的推进总体来说,我国生态国土的科学研究,慢于实践发展。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生态国土建设多侧重于生态环境的营建,如“三北防护林”“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21世纪以来,针对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倾向于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与生态廊道的建设等,同时,注重顶层设计与生态国土制度的建设;微观层面上,则以人居环境营造、品质社区打造为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城市更新与棕地改造利用等。绿色发展,全世界都在探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这无疑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张,煤炭、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粗放浪费的资源利用方式,加剧了环境约束,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还有1亿左右的贫困人口需要通过发展来走出困境,发展的脚步不能停歇。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规划要先行。“因为规划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定位着坐标和方向,对布局、结构、功能发挥着引领作用,规划要引领未来的发展。”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负责人这样看。2017年年初印发实施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以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和底线,进一步严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构建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描绘了2030年我国美丽国土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格局,即建设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美丽国土,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三、经验和教训从已有实践基础看,生态国土是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于一体,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维要素,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影响持久性等特点。根据经济学、生态学和规划学等基本理论与发展实践,未来我国生态国土建设应重点处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生态国土建设的本质是提升国土发展的生态功能与质量,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更是对以前国土开发建设过程中“非生态化”不可持续性的一种修正。2.生态国土建设是一个“点-线-面-网”兼顾的空间体系。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国土空间不是孤立体,是存在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影响区,是与周边区域有着广泛而深刻联系的。因此,在规划及工程建设方面,应该要高度注重规划区对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管理方面,各类考评指标不应仅止步于规划区范围,要做到既包括腹地核心区,也包含外围辐射区。3.国土空间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具有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正视中国现阶段的总体发展特征,我国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国土建设必须要顾及这一国情。生态国土建设不仅追求先进性,积极探索技术与制度创新,而且要注重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不能因投资、技术与政策的“高门槛”,而失去区域性的示范功能。多年来,国土资源部不断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国家标准,并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制度。让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要借助市场的充分竞争来确定价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国家的资源,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证这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便是题中应有之义。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全面建立覆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嚴禁无偿或低价出让。四、结语“绿色国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概念定义、机制途径、构成间的耦合互动等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本研究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量化评价方案,但未对如何系统建设“绿色国土”、如何实现内部良性互动等进行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13(24):3-11.[2]孙绍骋.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J].中国土地,17,(12):4-7.[3]魏铁军,马永欢.生态文明旗帜下的海绵国土建设[J].中国学院院刊,2016,31(11):1253-1260.

      农家科技杂志下旬刊发表 2019年7期

    • 深化自然资源重点改革要有新突破
      作者:黄鹏   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重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深化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改革,实现重点改革新突破至关重要。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将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作为领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以严守底线为前提,以空间重塑为核心,以效益提升为导向,以市场赋活为手段,发挥区域发展优势,重塑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提高自然资源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构建起“生态优先、存量为主、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和制度体系,探索走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二要遵循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落实节约集约战略,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形成以强度换空间、向存量要增量的高质量利用模式。坚持市场主导、政府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策调节与监管的作用,做到放活与管好结合、监管与服务并重,引导有限资源向高效集聚,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按照“试点先行示范,逐步全面推开”的思路,定方向、给政策、优机制,强化分类指导,确保改革有序稳妥推进。三要明确重点突破任务。以“三创一流”为改革突破目标,重点突破以下任务:一是构建一体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在优化“三生”空间、镇村规划布局,规划战略留白用地,为重大项目预留空间等方面下功夫。二是实行空间用途双向管控。在加强规划全周期管理,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措施,构建“全覆盖、大联动”执法体系,探索实施规划空间统一布局等方面下功夫。三是改进增存空间配置规则。在建立土地资源要素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产业项目“快、好、高”门槛、分地区分行业门槛和基础准入门槛等方面下功夫。四要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共同责任。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四是建立党建联盟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同时做好改革政策的解读、说明和宣传,引导社会各界转变发展理念,让生态优先、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共识深入人心。全区自然资源系统要自觉把自然资源重点改革新突破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壮美广西做出新贡献。

      南方自然资源杂志 2022年10期

    •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2023年工作会议召开
      作者:陈庆贺栗荣晓张新雨明确六项重点任务2月3日上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在郑州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会议要求,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找到工作落实的切入点,发挥核心竞争力,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在特色优势服务上做优、做精、做大、做强。会议明确了2023年六项重点工作,即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基础保障、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正确导向、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坚持从严治党,全力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政治引领,建设政治机关。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筑牢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线,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强化基础保障,提升支撑能力。完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进行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北斗三号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建立河南省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豫北分中心,研建北斗物流送货线路优化管理系统;统筹全省遥感影像,做好“河南一号”等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分发服务和深层次推广应用。持续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作,完成郑州都市圈约5万平方千米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和建库;充分利用1:2000航摄数据资源,开展新型基础测绘探索,做好实景三维河南建设顶层设计,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2023年河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组织做好省辖市的节点建设技术支撑,扩大平台应用领域和深度;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完成济源、鹤壁验收,推动智慧洛阳、智慧周口时空大数据平台启动。持续推动县级开展智慧城市(县域)时空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推进安阳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搭建全域地形级、市建成区城市级的实景三维应用场景,形成数据共享、决策支持、协助治理的安阳市数字孪生平台;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快应急测绘资源共享能力和快速传输能力建设,形成共享数据更新和共享系统改进的机制和方案,加强“应急+5G”的技术研究,开展实时图传和应急传输的技术能力研究,持续提升测绘应急保障时效性。坚持创新驱动,助推行业应用。成立科技创新团队,持续开展新型基础测绘、遥感影像解译和变化发现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推动科技项目立项,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以及地市的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完成河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项目验收,持续深化自然资源领域内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深入推进“河南一号”等卫星数据成果在自然资源执法、调查监测等方面的深层次应用,建设河南省遥感综合服务平台。坚持正确导向,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对干部配备提前规划、提前谋划,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相应岗位;统筹规划干部队伍建设,对现有干部队伍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有计划地进行多岗位、多平台锻炼,着力培养管理和业务技术并行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各单位学术带头人作用,深入开展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引进自然资源领域非测绘专业人才。严守安全生产底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编制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督导督查;强化保密安全意识,加强对纸质涉密文件、办公内网的安全保密、资料档案的管理;完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方法,加强完善舆情监测、处置机制,不断提升科学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坚持从严治党,筑牢防范堤坝。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班子成员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坚持精准问责,完善平时动态考核、年底实地考核、年度述职考核“三位一体”的全面从严治党考评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后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约谈。会议还传达了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2022年度先进工作者表彰决定。中心机关各处(室)、所属单位负责同志递交了2023年工作目标责任书。

      资源导刊 2023年2期2023-04-06 09:30:22

    • 基于数字中台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探索与分析
      作者:何宗耀,赵东升,杨斌(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36)1国土空间规划1.1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与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要“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目标是通过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1.2国土空间规划的“五级三类四体系”总体框架国土空间规划的构建是按照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要求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构建,简单归纳为“五级三类四体系”[1],如图1所示。图1“五级三类四体系”总体框架图“五级”是从纵向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划分五个层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体现“纵向到底”的空间资源管控策略。其中,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规划侧重协调性,市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三类”是指规划的类型:分为总体规划(偏重“三生”空间的总体管控)、专项规划(偏重多种类型的发展需求)、详细规划(偏重城乡建设的具体实施)。“四体系”是从规划运行方面,按照规划流程分成规划编制审批体系、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其中,规划编制审批体系重在治理能力提升和管理流程优化,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包含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等双评价内容;从支撑规划运行角度有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两个技术性体系,其中包含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电子政务标准化、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及信息技术(安全)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简称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的赋能将成为智慧城市、数字社会以及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2.1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体,DigitalTwin)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09年美国空军实验室提出的“机体数字孪生体(AirFrameDigitalTwin)”。2010年NASA在《建模、仿真、信息技术和处理》与《材料、结构、机械系统和制造》两份技术路线图中直接使用了“数字孪生”。2013年美国将数字孪生列入《全球科技愿景》[2]。2017年佐治亚理工学院提出数字孪生城市,标志着数字孪生技术由制造领域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2018年信通院发布《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9年ISO成立数字孪生特别工作组并发布了《数字孪生体技术趋势》,标志着数字孪生技术进入扩展应用期。佐治亚理工学院定义智慧城市数字孪生体为:一个智能的、支持物联网、数据丰富的城市虚拟平台,可用于复制和模拟真实城市中的变化,以提升城市的弹复性、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2]。智慧城市数字孪生体提出了一种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等技术智慧城市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映射模式,为智慧城市框架下的各种智慧项目实施明确了方向和技术框架。2.2数据采集之物联网智慧城市是一个以海量数据为支撑的巨系统,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其中的一个智慧项目,其编制及实施将成为一个更加庞大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存的巨型系统工程[3],其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数据、测绘数据、经济数据、社会活动数据的采集成为其智慧的基础。来源于政务公开、开放共享和遥感遥测等途径的数据不在本论文关注之列,论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物联网(IoT)是数字孪生体的载体,为数字孪生体的数据流和信息流提供参考框架。数字孪生体是物联网的底层逻辑和发展应用新阶段,能降低物联网生态系统复杂性并提高效率。物联网通过传感器、RFID、GPS、激光扫描器等实时采集和监控相关实体和过程,实现对实体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在4G时代囿于组网方式、覆盖度、大连接、低功耗等需求的技术能力,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尚未得到充分的扩展。在5G时代,随着超密集型网络架构、自组织网络、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宽带增强(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三大应用场景的实现,将带动物联网的加速落地和应用扩展。2.3数据存储之数据湖数据湖(DataLake)概念首次于2010年被JamesDixon在其博客帖子(https:/jamesdixon.wordpress.com/2010/10/14/pentahohadoop-and-data-lakes/)中提及,其把数据集比喻为瓶装水,经过清洗、包装和构造化处理后便于饮用,与之相反,数据湖则管理从各类数据援引接汇聚来的原生态数据[4]。数据湖是一个能够将多源、异构、海量的原始数据、模拟数据、应用数据、文本数据和文档数据以原生态的方式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系统[5]。数据湖提供从异构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和元数据、数据集转换、清洗数据集以及用于检索和查询数据湖数据和元数据的接口。2.4数据治理之数字中台在数据治理迭代过程中,面临着数据集开发重复、存储和计算资源浪费、数据资源沉淀机制缺乏、数据割据、数据质量低下、数据产品灵敏度不够等问题[6]。数字中台是在市场、技术、需求多方面综合影响下,IT治理自然演进的结果。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艾瑞咨询定义为:数字中台是将企业的共性需求进行抽象,并打造为平台化、组件化的系统能力,以接口、组件等形式共享给各业务单元使用[7],使企业可以针对特定问题,快速灵活地调用资源构建解决方案,为业务的创新和迭代赋能。简言之,数字中台是企业数字能力共享平台,是平台的平台,与平台相比数字中台具有面向业务、响应敏捷、高内聚低耦合、以API方式提供服务的重在数据治理、资产管理和统一服务等特点和优势。图2数字中台体系结构图当前华为、阿里均在部署自己的数字中台,并成功运用到相关应用中。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数字中台包含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为数据中台提供业务数据支持,数据中台定位为数据资产化管理和数据价值转化的承载平台,通过聚合和治理跨域数据,将数据抽象封装成服务,为业务中台提供数据资产并赋能前台服务[8],相关关系如图2所示。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共享的要求、数据驱动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响应敏捷度的要求,在数字中台建设过程中一般会优先考虑数据中台,以便为业务的敏捷部署提供支持和服务。2.5数据可视化之虚拟现实数据资产的价值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传递和增值。所以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成为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HTML5规范实现了异构智能终端的可适应性显示和便携显示,WebGL规范和3D-GIS与VR/AR/MR的推广应用等让数据从二维界面显示拓展到三维空间。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混合现实(MR)等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沉浸性、多感知性和自主性技术特征使三维场景的可视化变得可行。通过对规划设计成果、工程建设模型、建筑信息模型(BIM)、实景三维模型等有机整合形成三维城市信息模型(3D-CIM),实现城市三维可视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分析评估、运营治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让传统的仪表盘、驾驶舱等可视化方式变得更加直观、可感知、可交互,使其成为城市“仪表盘”、规划“预演室”和城市仿真决策的智慧“大脑”,其不仅能够提高规划管理效率,而且可以提升规划管理的科学性[1]。3国土空间规划系统研究3.1新基建条件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现状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的重大部署,众多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技术体系、方法体系和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李德仁院士引领大数据和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构建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王鹏探讨了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和空间治理的技术路径(2016);龙瀛提出了数据增强设计(DAD,DataAugmentedDesign)全数字化城市设计(All-DigitalUrbanDesign)的概念,并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研究。从中国知网的统计分析来看,“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与“大数据”正相关且关联度达到0.4左右,如图3所示,且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图3国土空间规划与大数据相关度3.2基于数字中台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架构设计论文提出了参考数字孪生系统参考框架[2]:基于数据中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图4基于数据中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构第一层为物理域,关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相关物理实体,包括地理信息、地质与灾害、城乡规划、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活动、人口、交通、BIM、CIM等。第二层为测量与控制实体,通过GIS/ArcGIS、IoT(RFID、基于5G的移动宽带增强(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以及3G停用后释放的频段所支持的LTECAT1等)等对物理与相关实体属性数据和动态行为进行感知、定位、采集和数字化,形成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等相关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异构、海量、价值密度等需求,该层采用数据湖[9]进行存储,为第三层提供数据支持。数据湖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第三层为数字孪生体层,采用数字中台构建,如图6所示,实现数据和业务分离以及业务的快速部署和响应。图5数据湖体系结构图图6数字中台体系结构图第四层为人机接口层,通过HTML5、WebGL、3D-GIS和广义虚拟现实(VR/AR/MR)等技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业务跨平台、多维度、可感知的可视化。4结论在分析相关D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参照数字孪生体结构体系,提出了基于数字中台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架构,并对架构中的数据湖和数字中台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鉴于数字孪生体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发展和成熟度还不够充分,数据湖多在电商和电信行业应用,尚未形成一致标准和规范,因此架构的设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另外,考虑到国产替代化的需求等客观实际,具体系统实现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研究。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发表 2020年4期

    • 京信通信与山东能源集团北斗天地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信通信”)与山东能源集团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天地”)在广州科学城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结成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拓5G+智慧煤矿的广阔市场。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亓玉浩先生、京信通信集团总裁徐慧俊先生、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铁龙先生等领导、嘉宾出席签约仪式。正式签约前,双方回顾了5G+智慧煤矿的前期项目,并对现有产品的优化改善、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双方的合作模式等进行了交流。签约仪式上,徐慧俊表示,在5G+垂直行业,煤炭行业将最有可能率先实现5G规模应用,矿井地下没有信号覆盖,对于安全可靠及进一步智能化的网络建设有刚需。北斗天地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煤炭行业真正的实际需求。此次战略合作,双方一起把最终为用户带来价值视为使命,相互成就,相互理解,对方的成功是自己最大的成功。此次战略合作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京信通信将组织更紧密、更专注的项目团队,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的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和把握机会,坚定合作的方向,通过持续的投入和付出,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亓玉浩表示,煤炭行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对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有迫切的追求,为双方的合作创造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同时5G时代也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京信通信作为北斗天地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双方在5G战略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速,北斗天地把能源行业领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京信通信一起共同面对,并服务煤炭行业,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将双方资源转化为合作的动力,坚定不移地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将前期项目的优势转为胜势,将共同开发的5G产品和5G方案转化为智慧煤矿的整体方案,形成煤炭能源行业数字转型的新模式,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此次京信通信与北斗天地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同理念,充分整合资源,广泛开展5G+智慧煤矿的研究,推动项目规模化建设。

      矿山安全信息杂志发表 2020年39期

    • 关于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
      作者:彭定萍,袁林(重庆市九龙坡区林场,重庆401329)0引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要严格落实全国范围内土地、矿产以及海洋、森林等资源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是查实、查清我国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同时,还能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动态性指标。除此之外,通过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我国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必要前提,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1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做好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组建自然资源部的重点不仅体现在“自然”上,还体现在“五位一体”方面,重点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原国土资源部而言,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其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出发点是如何做好资源的利用。比如,通过开展水资源调查监测,以往主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开发、利用方面,并且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关注的地表水、整个水资源量等方面。同时,重点监测地表、地下、液态水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工作而言,不是简单的延续以往的各类调查监测工作,而是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作做出全面分析,根据科学、简明以及可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大力开展改革创新与系统重构[1]。现阶段,在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时,应当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着手,创新以往的工作理念与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工作。此外,还可以满足系统修复以及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需要。调查监测工作应当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加强对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在此期间,要全面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而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职责与要求,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图1所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3个格局构建。图1生态文明建设的3个格局构建2坚持标准统一,积极做好第三次国土调查以往国内的自然资源采取分头管理的方式,各个部门分别组织相关的专项调查工作。不同的调查标准侧重点不同,且调查期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交叉性工作。对于调查成果而言,数据重叠、差异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耕地、园地以及林地、草地等数据,存在着严重的交叉、重叠问题。因此,在进行调查数据的统一使用和集成共享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到自然资源统一监管与系统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机构改革之后,通过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既有助于摸清国内自然资源的基础,同时还能全面地掌握到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组建自然资源部,可以打破行政机构分条、分块监管等不利局面,并且在开展各个调查工作期间,能够实现责任主体分散。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次国土调查期间应衔接处理好各种类型的调查标准与方法,还要制定出统一、可行、完善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如此一来,便可全面的查清国内自然资源的具体情况,并得到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成果,这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2]。3坚持“一张图”思维,构建统一完善的应用体系就自然资源而言,其具有分层分布的特点(图2)。在空间位置上存在重叠的现象。因而,应当对这种自然状态予以全面的考虑,并根据分层的要求做好调查,实事求是的将这种重叠关系表述清楚。第一层为地表基质层,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孕育森林、草原以及湿地等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第二层为地表覆盖层,该层能够客观的反映出自然资源在地表的实际覆盖情况,比如林木、水、作物以及草等。第三层为管理层,该层可以全面反映出自然资源的利用管理状况。第四层为地下资源层,主要为地表以下的矿产资源以及地下空间资源。上述4层借助统一的坐标系建立起相应的联系[3]。图2自然资源数据空间组织结构通过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和规范,才能创建一个集遥感影像、土地类型、土地面积以及权属关系等信息为一体,并且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行政单位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创建调查成果共享应用平台,可以实现从国土调查向自然资源调查的有序过渡。比如,每年定期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以及“季度+年度”卫片执法等相关工作,对遥感监测内容做出调整与完善,提升监测内容的完整性,可以准确的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变化状况,并查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除此之外,借助自然资源调查与监管信息平台,积极创建自然资源“一张网”,能够实现网络联通,进而可以为调查监测成果的共享应用提供网络通路。另外,创建自然资源“一张图”,还有助于自然资源信息应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后续的自然资源监管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帮助,为自然资源的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以及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如图3所示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基本框架。图3所示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基本框架4落实“两统一”职责,强化自然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统筹方面的管理对于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而言,一方面是指统一行使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另一方面是指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及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对于第一个“统一”设计而言,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以及确权登记环节,同时还囊括了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以及开发利用环节。就第二个“统一”设计来说,主要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以及生态修复这3个不同的环节。从国家层面上来看,需要对所有国土空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做出全面的监管,属于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并且行使用途管制等方面的职责。国家既要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进行监督,如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的监管。此外,还要对自然资源资产的配置情况与处置情况做出合理的监督与制约。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将山、水、林、田、湖、草视作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并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严禁对其进行人为割裂。此外,管理工作中要提高生态环境管理质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4]。为实现这一目的,要积极做好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并注重监管方法的升级与改进。如此一来,便可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提供精准的信息保障,同时还能促进自然生态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做好调查监测还能提高国土开发的质量,改善国土空间格局的动态化、综合化监管效果。借助调查监测结果,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进而可以为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对国土空间开发工作做出优化,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的监管水平。5强化技术融合,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时,技术体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现阶段,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5G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项高新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并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措施如下:①对于各项数据的获取,需要利用航天卫星遥感技术,进而能够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与资料,并实现数据的定期覆盖。当前,自然资源部正在积极发展遥感卫星技术,并且遥感卫星的在轨运行数量达到了18颗。因而,能够获取高频次、大规模、业务化的卫星影像,进而为数据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并且可以对周期性的调查监测工作提供支持。②通过对各种无人机航空遥感平台的应用,能够实现局域化动态监测和精细调查。③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与巡查工具,能够快速完成地面场景的取证、样点监测等工作。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构建起“天—空—地—网”完善的技术体系,进而使得调查质量与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全面实现了动态监测的目的。④在进行信息的提取时,综合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北斗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地表覆盖信息的自动化提取,且数据精度较高。6加强信息化保障,促进调查成果的全面共享对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工作而言,信息化技术是极为重要的支撑。为提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的应用和共享水平,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期间,应当对自然资源管理、政府部门应用等方面的需求做出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信息化支撑体系的建设,应中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①应当注重自然资源“一张网”建设。上文中提到,“一张网”应当具有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等方面的特点与优势。除此之外,还应提高涉密内网、业务网以及互联网之间的网络联通效果,确保自然资源部门可以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进行持续、稳定的信息交换与传输。②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作为基底,把调查工作和监测工作中获取到的各类信息,合理的集成、叠加到基底中。如此一来,就可以将自然地理格局信息、国土空间规划信息以及自然条件信息、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既可以满足自然资源部对调查监测成果的应用与共享。同时,还能满足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于调查监测成果的应用。③通过创建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提高对各类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在部内应用方面,借助于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性,对各项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帮助。在部门之间的共享应用方面,借助于接口服务、数据交换以及主动推送等相关途径,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有效解决“数据孤岛”以及重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化服务而言,应当结合大众需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的相关发布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时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成果与数据服务。在此期间,应当积极鼓励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各类数据产品的研发工作中,进而提高调查监测数据的应用水平与效率。④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有效推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政务服务以及监管决策等方面的工作[5]。7结语做好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与保护,对于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当前应积极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有序开展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与第三次国土调查等工作。同时,还应注重自然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统筹方面的管理。在此期间,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融合,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与帮助。

      大科技杂志发表 2023年4期

    • 浅谈GPS+北斗双时钟系统在5G基站上的应用
      作者:汪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23)1GPS应用背景与原理1.1时间同步时间信号是带有年月日时分秒时间信息的时钟信号。目前业界使用的时间信息是UTC(UniversalTimeCoordinated)时间信息,UTC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时间同步又称时刻同步,是指绝对时间的同步。全网时间同步是指全网设备时间息和UTC时间同步,即时间信号和UTC时间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如图1所示,信号A和B是时间同步,信号C、D与A不是时间同步。图1全网时间同步示意图1.2GPS同步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提供的全球定位卫星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地面目标提供精确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GPS作为一个高精度时钟源,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可以支持基站实现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当同步源为GPS时,基站通过带卫星星卡的单板与外接的GPS天馈系统相连,从卫星同步系统中获取同步信号。GPS天馈系统在1575.42MHz接收GPS信号,并将信号发送到GPS星卡。gNodeB正常情况下要求至少同时追踪到3-4个卫星。GPS星卡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将其发送到主时钟模块。GPS时钟可提供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GPS同步组网方案如图2所示。图2GPS同步组网方案图1.3北斗同步北斗(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原理和功能与GPS类似。当同步源为北斗时,gNodeB通过支持北斗功能的单板与北斗天馈系统相连,从同步卫星系统中获取同步信号实现gNodeB同步功能。北斗天馈系统接收北斗信号,并将信号发送到北斗星卡进行处理,最终发送到主控板的主时钟模块应用。gNodeB正常情况下可同时追踪3到4颗卫星。北斗时钟可提供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北斗同步组网方案如图3所示。图3北斗同步组网方案图2基于5G基站的GPS+北斗双时钟方案2.1技术描述基站支持双时钟用于防止当出现一个时钟异常时(如收到干扰),系统能够很快地倒换实现另外一个时钟同步功能,并且不影响小区间的切换且时钟倒换期间业务不中断,保持良好的移动用户的业务体验。本方案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基站在北斗与GPS卫星同步双时钟系统下,触发时钟异常时(如触发GPS异常)基站是否成功地倒换为另一个时钟(如北斗时钟),在时钟倒换期间查看基站S1链路,小区状态,用户上下行数传业务及用户移动性等功能是否正常。2.2双时钟配置GPS与北斗系统时钟原理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支持的频段及硬件模式不同。因此,如果系统配置GPS+北斗双时钟时,如果存在其中一个系统受到影响无法工作时,将自动选用另外一个系统作为主用系统并生效时钟,保证业务正常无损。北斗时钟与GPS时钟的差异仅体现在配置和硬件方面:在配置方面,北斗时钟源需要把参数工作模式配置为北斗模式;在硬件方面,北斗同步特性的开通需要支持北斗功能的单板。2.3硬件说明基于5G基站的GPS+北斗双时钟方案,主要应用的硬件如下:(1)星卡:现网gnodeb使用UMPTe3和UMPTg3主控板,支持GPS&北斗双模星卡。(2)GPS天线:GPS天线同时支持GPS和北斗频段。2.4验证场景双模星卡工作模式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用、全球定位系统主用,处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用时,处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信号;处于全球定位系统主用时,处理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联合搜星:均衡判断两种系统模式,且以一种系统为主。表1双模星卡工作模式验证3双时钟部署实施在5G基站上部署GPS和北斗双时钟,GPS与北斗均生效场景,查询北斗与GPS分别的搜星数量,均满足要求。当其中一个系统异常时,搜星个数为0,另外系统正常,GPS工作状态依然正常。图4双时钟部署效果检查截图4结束语GPS与北斗系统时钟原理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支持的频段及硬件模式不同。因此,如果系统配置GPS+北斗双时钟时,如果存在其中一个系统受到影响无法工作时,将自动选用另外一个系统作为主用系统并生效时钟,保证业务正常无损。后期,将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对当前的方案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方案论证,从功能、性能、实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另一方面,选择一定的应用场景,在某的企业或某个地区进行试点应用,力争促进现有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电子测试杂志发表 2021年10期2021-07-03 04:16:02

    • 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整合建设思路
      作者:张永利(朝阳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辽宁朝阳122600)为了全面履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的“两统一”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将标准不一、存储分散、业务类型多样的自然资源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组,需要探讨自然资源多源数据的整合原则、技术路线和方法,形成可持续更新的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体系,从而全面支撑自然资源业务,促进了自然资源数据在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一、数据资源现状分析机构改革前,长期的管理分割、不统一的标准规范、信息化建设水平等使自然资源数据在规范性、完整性、现势性、一致性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1]。1.数据标准和建库规范不统一不同部门在数据调查、建库、管理阶段参照自有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在空间参考、数据标准、数据库及GIS平台、数据结构、数据质量方面等都存在较大差异。2.各部门管理依据不同、管理不规范导致数据多样性和重叠混乱在不同时期,管理侧重点不同或依据不同的标准规范等,导致多次调查和重复测绘;不同部门间关于要素分类及认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如草原、林地的类型及范围,导致数据间矛盾较大。3.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导致数据现势性、数据共享和服务能力不足因信息化建设水平、人员技能等制约数据采集、数据更新及入库管理等应用,导致数据现势性差或产生大量冗余、冲突数据问题;网络环境、涉密等限制了数据共享和社会化服务能力[2]。二、数据整合建设思路各类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数据、数据产品,通过服务的方式接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强数据的全面汇聚、融合、联通,促进信息互通共享,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体系,统一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共享应用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整合建库总体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急用先行、建用并举”的建设原则,建立标准、统一、全面、规范的“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主要建设过程(图1)可分为数据收集分析、数据目录编制、数据整合处理、数据入库管理4个过程[3]。图1数据整合技术路线1.数据收集分析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是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的数据基础,数据收集是“一张图”数据库的建库前提。依据项目建设目标,明确需要整合的数据范围、种类、来源、使用对象及需求,保证核心数据库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与现势性。(1)数据收集准备了解相关部门职责范围、职责分工,定位数据来源;收集已有的国家或行业认可的标准规范;根据《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的“核心数据资源目录(一级)”的基础框架,编制收集清单,主要包括数据分类、数据格式、空间参考、数据年份、存储介质、覆盖范围、更新频率等。(2)科室/部门对接请信息中心或者主导项目科室组织相关科室协调会,会上确认各科室专项对接人员;依据数据收集清单,逐部门/科室进行沟通,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分析反馈,并在沟通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科室职能和日常业务办理情况,关注涉及数据的相关业务流程、应用场景、相关材料、表单、共享部门等。(3)数据分析确认针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从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以及差异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数据内容的分析,判断数据的质量状况。以满足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数据要求为准则,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对数据情况进行初步分类,确认补充收集、先行整理的数据类别。(4)数据收集阶段性成果对收集的数据按照数据资源分类目录,建立原始数据资源成果存储目录,在目录中做好和数据库的对应标识,如数据库名、存放路径等。及时根据补充数据收集的情况,对原始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和数据库进行动态维护和更新。2.数据目录编制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横向涵盖国土、测绘、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不同行业;纵向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参考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将数据资源目录分为四大类:现状数据、规划管控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将目录层级分为4级,前三级参照《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核心数据资源目录构建,结合当地情况进行扩充和完善,按专题进行第四级目录构建,最终建立各类数据的分层分级索引。各级目录编码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一级目录现状数据、规划管控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依次按照10,11,12,13进行编制,其他层级目录在上一层级下按照01,02,03等进行续编。3.数据整合处理通过数据分析与检查、数据映射与抽取、数据预处理、对象编码与关联关系建立、质检审核等操作,对现有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库。(1)空间数据分为有标准成果库与无统一标准的数据,标准成果库指有国家或地方统一数据标准的成果数据库,例如土地变更调查库、地形数据库、地理国情数据库、工业调查库等。无统一标准数据是由业务需求形成的各种格式的矢量数据,例如CAD和MapGIS等业务成果数据。(2)业务审批管理数据指在业务审批过程中产生的审批过程数据,例如受理申请信息、审批审核信息、基础信息以及产生的簿证等信息。(3)档案数据指在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文本文档、扫描图件、审批材料、档案扫描文件等。(4)共享数据指业务办理中涉及的外部单位共享数据,上级单位下发的数据等。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规整化处理,建立数据入库秩序,保证数据的有序存储和便捷使用。参照现行相关数据标准规范、数据库质检规范,结合收集的数据资源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建立标准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质量检查规范,包括质检内容、质检类型、质检方式、质检细则和质量评价标准,分别对现状数据、规划管控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4.数据入库管理(1)入库规范制定数据入库的管理规范,规范内容包含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等命名规范,数据更新机制、版本管理方案等。命名规范:按照分层分级管理的规则,规范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的命名,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方便数据的统一展现与应用。数据跟新机制:包含局部更新、增量更新、整版更新等3种更新方式,对不同的更新方式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形成机制保障。(2)数据应用整理规范的数据通过发布服务、服务注册、定制服务等一系列过程,进入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支撑一体化业务审批系统。服务发布:地图服务发布采取动态服务与静态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服务通过动态获取数据库图形及属性信息实时展示地图数据;静态服务以地图切片的形式进行展示。更新速率频繁的数据选择发布动态服务,更新频率低的数据发布静态切片服务,提高传输速度。服务注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的资源中心支持已有的图形服务、文件服务、报表服务、接口服务、数据库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的注册,便于数据的统一管理。服务定制:同一个服务数据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需求,包括基本的展示目录、挂载资源的授权控制功能,即对加入展示中心展示的服务资源,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角色进行访问控制,以及属性识别、信息查询、分析统计、统用分析、多时相对比等定制。三、结语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整合建库是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充分调研、梳理、分析数据资源现状,围绕编制和完善自然资源数据目录体系,进行数据分析梳理、数据映射与抽取、单元编码与建立关联关系,以及质检、入库等环节,完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的整合处理,建立形成了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库。通过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等应用系统,实现了海量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集成整合、动态更新和高效应用,全面提升、发挥数据资源资产利用价值。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2年7期

    • 解惑北斗产业应用下的“智慧”落地
      作者/本刊记者汪玚     解惑北斗产业应用下的“智慧”落地文/本刊记者汪玚智慧城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智慧城市理念为未来城市发展,展现了一个美好蓝图,而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则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织就了科技的羽翼。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绘制了路线图,并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原则与要求。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务虚、畅想、造势、试点开始脚踏实地进行规划建设。信息的开放互联、技术的融合发展、管理的服务变革正在成为推动智慧城市有序发展的动力。为解惑北斗产业应用下的智慧城市落地,记者走访了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智慧”何解?2008年,“智慧地球”理念即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并作出智能化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并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智能传感、通信、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结合,将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从而使地球达到“智慧”状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这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无疑将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落脚点,并成为北斗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支持北斗企业发展的力度,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深入推进,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解决了何人、何时、何地的问题,这就是北斗的特色服务。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是基于卫星导航的两个广阔市场,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数字城市正是建立在地理信息和位置服务基础之上。这将是近几年国家推进行业应用之外,北斗导航产业在民用领域最有潜力的市场。“智慧”落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能够发挥基础性、重要性的作用。数据显示,日常生活中各类信息的80%到90%都与位置和时间有关,这些需求恰恰是卫星导航、授时服务的优势。吃饭、购物、打车……通过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可以简单快捷地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各种需求满足点北斗系统在中国区域内具备的有源定位服务是北斗系统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是其将来在智慧城市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城市应急方面,北斗系统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发挥的作用就是最好的例子。地震中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全部瘫痪,救援人员依靠北斗系统及时传递出灾区信息。此外,在精确的地理信息服务方面如城市主要的设施、建筑物的形变等监测,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服务也能对其提供支持。现在,北斗系统的应用在智慧城市各个领域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并从“天上”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国各地驾校考试系统都在升级换代,改用北斗驾考系统;在上海,智慧城市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已经启动,市民可以便捷地使用“智能呼叫”、“智能交通导航”等服务;在江苏无锡,“4G+北斗导航”的车联网等民生应用项目即将进入普通市民的生活。苍穹数码认为,建设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北斗产业,需要积极发展、冷静思考。有些IT专家指出,不管是IBM提出过的“智慧地球”还是现在我国的“智慧城市”,目标定得很高,但实际产业整合的难度却很大。导航定位很重要,但不能无限夸大。同样,智慧城市的概念很大,北斗企业更需认清自身定位再行动。因此,对于充满产业诱惑的智慧城市,北斗也需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冷静地分析新应用领域给北斗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推动北斗产业的发展。为什么要提倡发展北斗产业链?在我国,GPS已经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而北斗系统产业化的帷幕刚刚拉开,面对的就是“主流”的挑战。于是,一些疑问开始指向北斗系统:产业链成熟了吗?芯片、终端能否跟上产业推进的脚步?使用成本会不会过于高昂?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快速应用的阶段。北斗系统的服务能力、服务方式、服务条件、应用条件等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各类终端的生产能力已经具备,自主研制的芯片模块也已经基本完成,并在不断自我提升中;与之配套的应用软件、应用方式也都已经成熟,具备了很好的应用发展条件。中,系统的服务能力是关键,北斗系统的建设团队在保障其持续运行和提升服务能力方面仍在做不断的努力。此外,国家层面的推进、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及人们认可度的提升,又为其产业化的推进加了一把劲儿,可以说,北斗系统正面临产业化发展的好时机。政府主管部门高度关注这一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这一点可以从相关部委的政策规划中得到体现。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共同起草了北斗产业中长期规划,对未来10~20年的北斗产业进行总体部署。工信部正在联合相关部门抓紧建立技术标准、体制标准等与北斗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移动通信领域北斗系统标准的完善工作,下一步将快速推进大众领域的北斗应用。此外,科技部、交通运输部也对北斗系统的推进工作进行了规划。现状与问题1994年,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北斗系统。这套系统由我国独立自主建设并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整个建设共分为三个阶段,现在已经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建设目标。第一个阶段是建立双星定位系统,这套系统于2003年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第二阶段是建立区域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12月完成建设并正式启用。目前,这套区域系统能够为东经55度到180度、南北纬55度区域内提供连续的卫星导航和授时服务。具体而言,北斗系统目前服务的区域东临中途岛,西至阿联酋的迪拜,北抵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城,南达新西兰的奥克兰群岛。除了上述区域,北斗系统在我国及我国周边区域还能提供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此外,目前基于北斗系统的地基增强技术已经获得突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能实现米级卫星导航服务。同时,在测绘等高端应用领域,基于北斗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可实现厘米级的卫星导航服务。可以说,使用北斗终端和服务的成本不会和使用GPS的成本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在国家的支持下,北斗终端和服务的使用成本还将低于GPS。目前,北斗系统的终端和服务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规模化的优势还未出现,使用成本高昂的现象暂时存在。而随着个人消费者的认可和重视,终端、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说,使用北斗终端和服务的成本不会和使用GPS的成本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在国家的支持下,北斗终端和服务的使用成本还将低于GPS。考虑到北斗系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助推作用,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当地北斗系统产业链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这方面,上海市走在了前面。该市成立了北斗卫星导航平台,这一平台催生出“上海北斗启东产业园”,通过园区模式,促进整条产业链的全面化、规模化发展。上海市还启动了智慧城市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工程,以更多的实践经验推动产业化的进程。此外,根据上海卫星导航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到2015年,该市要率先建成卫星导航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产业特色比较鲜明、产业规模相对较大、应用示范全面领先的城市,使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成为上海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载体。标准化水平2013年11月,《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标准体系框架包含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运维5大类别标准,分4个层次表示,涵盖16个技术领域,包含101个分支的专业标准,总体涉及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共3255个。这是目前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标准方面最新、最具权威性的文件。2014年8月19日,新修订的《北斗民用服务相关规章及配套技术标准》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标准充分借鉴国家相关行业管理先进做法,紧密结合北斗导航应用服务特点,注重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旨在提高北斗资源使用效率,确保服务质量,促进北斗行业公平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具体到北斗在公共信息服务、智慧交通等应用层面,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制定(或细化完善)一系列应用标准、操作规范等。应用蓝图在国家安全大战略环境下,北斗已经在军用市场爆发,民用市场将紧随其后。截至2013年底,我国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已超过130万套,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北斗民用市场爆发明显。7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年)》预计,到2015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有望达到5亿台左右,2020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亿台。有专家预计,2020年北斗系统应用将占据国内市场80%、国际市场20%的份额。而按照《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估算,未来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复合增速将达22%,而北斗及其兼容产品的复合增速将达67%。我国已有311个地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并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斗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继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数字生活等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到来。按照《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估算,未来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复合增速将达22%,而北斗及其兼容产品的复合增速将达67%。GIS变电站的带电检测

      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发表 2014年19期

    • 国土资源部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
      国土资源部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1月13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协调推进会,部署试点工作任务,要求试点完成明确自然资源登记范围、梳理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体系、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强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四项任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根本载体,是重要的资源性资产。王广华强调,制定出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并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明确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1.要在不动产登记的基础上,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四个”边界,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支撑自然资源有效监管和严格保护。通过1年左右时间的试点,探索解决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修改完善《办法》并在全国全面推开。2.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要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统筹兼顾、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等基本原则。3.试点要完成明确自然资源登记范围、梳理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体系、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强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四项工作任务。4.各试点地区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试点任务要求,大胆探索创新,力求试出成效。5.试点要统筹协调与其他改革的关系,有效衔接与不动产登记的关系,妥善处理于法有据和改革创新的关系。会议要求,切实抓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落实,各地要抓紧建立试点工作机制,抓紧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并于2017年2月底前报国土资源部。王广华表示,国土资源部将加强对试点跟踪指导和督查评估,尽快细化试点要求,明确试点方案审查报批规则,及时组织培训座谈,推动经费解决。会上,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通报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有关情况,试点省份和地区的同志进行了发言和讨论。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2个试点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不动产登记局(处)负责人,齐齐哈尔、徐州、厦门、宜都、芷江、浏阳、澧县、渭南8个具体试点市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部机关相关司局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国国土资源报)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17年2期

    •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安全智能管控技术研究
      作者:朱晓伟,刘成峰,吴荣基,许智贤,伍中校(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阳江529500)采取有效手段及措施做好对大型工程安全的全面和及时管控是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智能建造[1]、智慧企业[2]、智能建设[3]等智慧化的管理理念发展迅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工程质量及进度等相关目标正逐渐加快由数字化管理向智能化管控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工程安全管理更要与智能管理概念相结合,在实际需求的导向作用下,基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实现工程安全由数字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的转型。作为一种智慧管理手段[4],智能安全帽对定位[5]、识别[6]以及预警[7]等相关功能进行有效集成,将它们统一应用于工程领域,为工程安全管控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其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北斗+”服务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8]。BDS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9],本文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设计一种安全帽系统,并分析系统中的安全智能管控技术,以期为大型工程现场安全运行提供切实保证。1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安全帽的安全智能管控框架图1所示为安全智能管控框架示意图。基于现场监测数据信息,将目标定位为工程现场的安全管控,安全帽系统与工程现场的各种类型风险相结合,执行对动态电子围栏的构建任务,针对现场风险巡查路径构建静态电子围栏,通过对定位技术的合理运用,对成功佩戴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安全帽的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同时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达到准确与实时传输定位信息的目的;在对人员定位和各类型电子围栏空间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达到对人员及现场安全智能化巡查的目的,在安全帽相关语音信息的支持下,针对现场安全管控进行高效把控。图1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安全帽的安全智能管控框架示意图2安全智能管控技术2.1安全帽全过程北斗高精度定位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定位,通过建设北斗高精度GNSS监测站,实现关键区域全覆盖定位。另外,以5G移动通信网络为支持实现对北斗高精度智能安全帽定位信息的实时传输,基于相应的网络接口,达到对定位数据的集成与整合目的。图2所示为安全帽全过程北斗高精度定位示意图。图2安全帽全过程北斗高精度定位示意图北斗高精度GNSS监测站的监测设备主要是北斗GNSS检测仪,其包括GNSS定位天线、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主机箱3大部分。仪器最顶端是GNSS定位天线,功能为接收北斗定位信号,位于下端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再往下即主机箱,内有蓄电池、北斗定位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数据天线等。在数据传输模块内部有一张5GSIM卡,通过数据天线的协同作用,对监测数据进行无线传输。2.2基于5G的信息传输5G移动通信是通过相应的链接进行通信,实现对远、近程的实时控制以及大量数据的传送。一条5G通信链路中主要包括3个模块,分别为5G通信网、地面通信方舱车以及通信指挥中心。5G通信网主要用于5G通信,此模块的任务载荷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子模块,分别为5G通信、组网以及能量管理。其中,5G通信子模块采用的技术主要有2种,即全双工双向中继技术以及定向天线覆盖技术,从基础层次上对5G信号进行覆盖;组网子模块对组网功能进行集成,以全向天线技术[10]为支持,建立组网链路和智能组网;能量管理子模块则主要用于供电。地面通信方舱车针对5G宏基站以及5G核心网设备等作具体的配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前者会借助于光纤向后者接入回程信号,后者则利用光缆连接最近的通信台。通信指挥中心包括5G网关与通信保障子模块,前者采用的架构为B/S架构,在用户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输进去之后,可实现登录功能,进而执行对相关数据的通信和调度任务;后者的重要功能则在于为指挥中心的正常通信提供保障。在构建安全帽全过程北斗高精度定位信息5G通信网时,采用高低频协作组网方式,以达到有效覆盖5G基础信号的目的,同时可规避频率干扰情况的发生。通信链路的频率设定为3.5GHz,用以对5G信号进行覆盖,组网链路则借助于5.8GHz的频率达到组网的目的。2.3动静态电子围栏智能生成1)静态电子围栏的构建。以对安全风险距离和定位精度的全方位掌控为基础,得到静态电子围栏安全智能管控区域半径计算公式:(x-a)2+(y-b)2=r2(1)式中:x,y为基于静态电子围栏安全智能管控区域半径坐标轴的横、纵坐标;(a,b)为风险源的实际坐标;r为静态电子围栏安全智能管控区域的半径。2)动态电子围栏的构建。以现场监测结果为依据,基于分级预警状态获取动态电子围栏。安全监测平台将数据异常设备坐标、风险类型与等级等风险预警信息发送至智能安全帽,待安全帽获取预警信息之后,自动构建电子围栏,动态电子围栏安全智能管控区域半径计算公式为:(x-a′)2+(y-b′)2=r′2(2)式中:(a′,b′)为异常设备的具体坐标;r′为动态电子围栏安全智能管控区域半径。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可进行不同范围告警区域的设置,公式为:(3)式中:Ⅰ、Ⅱ、Ⅲ分别表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电子围栏的范围会随着预警等级的上升而扩大。待风险解除之后,电子围栏也会随之自动解除,在此过程中,亦可采用人工方式将电子围栏解除。2.4基于电子围栏的危险源巡查技术1)安全监管人员固定巡查。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时统计并分析人员进出电子围栏的具体时间,同时构建履职监督指标体系,以完成对有效工作天数以及月总工作时间的智能化分析任务。月有效工作天数D以及总工作时间T计算公式分别为:(4)(5)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状态S计算公式为:S=(D≥22)∧(T≥22×5)(6)如果S为true,意味着工作状态为正常,如果S不为true,即为不正常。由此可得到安全监管人员工作情况的智能统计结果。2)危险源巡查率指标构建。以危险源责任清单为依据,进行巡查点位和路线图以及动态电子围栏的构建,通过对人员巡查到位与否的判断,执行预警分析任务。以定位信息为基础的危险源巡查率指标构建如公式(7)所示:(7)式中:p为危险源巡查率;N为等待巡查的危险源的总数量;m为已经巡查完毕的危险源的数量。若p2.5安全信息预警如果定位信息满足如公式(8)所示条件:(x-a)2+(y-b)2≤r2(8)则意味着基于北斗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的智能安全帽平台监测到有佩戴安全帽的人员闯进电子围栏,此时平台会通过安全帽将警告信息发送给闯入人员,以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其快速撤离现场。3实际工程应用在2中所述技术的支持下,以电力工程为例,面向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构建,表1所示为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智能安全帽参数。基于对系统的应用,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到位情况得到了切实的保证,人员工作效率增加了18%,对安全隐患的排查覆盖率也达到100%。表1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智能安全帽参数4结束语本文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将智能安全帽作为载体,完成了对人机交互式安全管理预警模型的设计。借助于北斗高定位技术,实现了智能安全帽定位;通过对现场数据的收集,完成了对动静态电子围栏的构建;通过对现场人员的智能监管,进行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最终实现对工程现场安全的智能与高效管理及控制。由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是一项复杂的前沿技术,因此要求展开更加细致、深入和系统化的研究,持续性地对相关模型予以优化。在今后研究过程中,北斗高精度定位应将更高的准确性以及实效性作为其不断追求的目标。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杂志发表 2022年9期

    • 中国北斗 服务全球
      6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的收官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此刻,中国北斗已点亮世界卫星导航的天空。从中国到亚太再到全球,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三步走方案,充分结合了中国国情,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速度和中国精度,为世界卫星导航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今日之北斗已成为世界的北斗,服务全球用户。?5,4,3,2,1…Старт!?23июняКитайуспешнозапустилпоследнийспутник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3?набазеСичан.Это55-йкитайскийнавигационныйспутник?Бэйдоу?,иегоуспешныйзапускзнаменуетсобойзавершениеглобальногоразвертывания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3?.Вэтотмомент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осветилнебомировой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и.Насегодняшнийденькитайскаяспутниковаянавигационная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завершиласвоиуникальные?тришага?: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1?былапостроенав2000годудля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услугКитаю;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2?былапостроенав2012годудляоказанияуслугв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мрегионе;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3?построенав2020годудля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услугвсемумиру.Отнулядополногозапуска,отактивного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допассивного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отобслуживанияКитаядообслуживания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горегионаидоглобальныхсетей...отидей,предложенныхв1980-хгодах,доофициальногозапуска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Бэйдоу-1?в1994году,благодарянесколькимпоколениямисследователейза30летпрактикиипоисковточность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еестабильностьикомплексностьфункцийпостоянносовершенствуются,чтополностьюподдерживаетпотребностинациональнойбезопасностии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развития.?Отоднойстраныдо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горегиона,далеедомировойарены,трехэтапныйплан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иразвития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полностьюучитываянациональныеусловияКитая,имеетмаксимальныекитайскиеособенности,подчеркиваякитайскуюмудрость,китайскуюскоростьикитайскуюточностьивносявкладвразвитиемировой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и?,-сказалЯнЧанфэн,главныйконструкторкитайской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Сегодняшний?Бэйдоу?сталмировым?Бэйдоу?,обслуживающимглобальных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й.Первоклассный?Бэйдоу?: проложилКитаюпутьнезависимыхинноваций一流的北斗:走出自主創新的中国道路?План?прорисовываетсядоконца,а?звезднаясеть?освещаеткосмос.Одинзадругим,навигационныеспутники?Бэйдоу?исследуютземлю,каккристаллизациянезависимыхинновацийКитая,онапредоставляетпервоклассныеуслуги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идлячеловечества.Глобальнаяспутниковаянавигационная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3?состоитизтрехразличныхспутников–спутниковнакруговойорбите,наклонныхспутниковнагеосинхроннойорбитеиспутниковна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ойорбите,включая24спутниканакруговойорбите,3наклонныхспутниканагеосинхроннойорбитеи3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ыхспутника.ПосравнениюсдинамическимиспутникамискруговойорбитойЗемли,изящнымиинаклоннымигеосинхроннымиспутникамиснаклоннойорбитой,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ыеспутники,запущенныенаэтотраз,ласково называли?Счастливойзвездой?.Эти?СчастливыезвездыБэйдоу?расположенывысоковнебенарасстоянии36000километровотЗемли,сияянаднашейголубойпланетой,ипредоставляютуслугидляулучшениятехническихпоказателе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Большойспутникимеет?большоетело?.Вэтомпоследнимпостроенномспутнике"Счастливойзвезды"используетсяспутниковаяплатформа?Дунфанхун-3?B(навигационная),ионаявляетсяоднойизсамыхкрупныхспутниковыхплатформвдействующейслужбевКитае.Мощное?телосложение?даетемунавыкинавигациииопределения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передачикороткихсообщений,улучшениянаосновеспутниковиточного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воднойточке.Это?звездаинноваций?,прорыв,которыйоблегчаетсвязь.Инновация–врожденныйген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госпутника?Бэйдоу?.Активное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еиобменкороткимисообщениями–новаторскаядеятельностькитайск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ЛюТяньсюн,заместительглавногоконструктораспутника?Бэйдоу-3?Китайскойкорпорации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ой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рассказал,что,используятехнологиюрадиоопределенияидве?Счастливыхзвезды?вместе,онможетнетолькоотвечатьпользователюнавопрос?Гдея??,ноисообщать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мсторонам,которыеобеспокоеныместонахождениемпользователя,?Гдеты?,широкоиспользуемыйвпоисково-спасательных,рыболовныхидругихсферах,является?умнымглазом?дляобеспечениянародногоблагосостояния.?Крометого,способность?Бэйдоу-3?обмениватьсякороткимисообщениямибылазначительноулучшена,аспособностьпередаватьинформациюбылаувеличенасо120китайскихиероглифовдо1200зараз.Нетнеобходимостивзвешиватькаждоеслововслучаечрезвычайныхситуаций,чтодостаточнодлятого,чтобыразговорсразубылпонятен,атакжеможноотправлятьфотоизвуковыесообщения,чтопохоженакосмическийWeChat?,-сказалЛюТяньсюн.—Это?Звездадолголетия?,проектныйсрокслужбыспутникадостигает12лет.?Бэйдоу?—этооткрытаясистема,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мировой?Бэйдоу?.Развитие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технологиивКитаеявляетсяважной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ойнациональнойэкономики,атакже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ой,котораяобеспечиваетвременные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ыекоординатыдлявсегочеловечества.Непрерывностьистабильностьуслугоченьважны?,-говоритЧиЦзюнь,главныйкомандирспутника?Бэйдоу-3?Китайскойкорпорации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ой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Подобнотому,какперебоивподачеводыи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влияютнагородскуюжизнь,такисбои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лужбысильновлияютнанормальнуюработустраныиобщества,поэтомудляобеспечениянадежностиинепрерывностиспутник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итребуютсястрогиепроектныетребования.ЧиЦзюньрассказал,чтодляповышениянадежностиспутниковойслужбынаорбитедля?Бэйдоу?былпринятрядмерпообеспечениюнадежности,чтобыпроектныйсрокслужбыспутникадостиг12лет,достигнувпередовогоуровня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навигационныхспутников.—Это?Звезда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имытвердопойдемпопути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а.Ключевыеосновныетехнологиинемогутбытьприобретеныпутемзакупкиипрошения.Являясь?завершающейзвездой?глобальн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этотспутникпридерживаетсяидеиотом,чтоисследованиеиразработка?Бэйдоу?всегдатвердостоятнапутилокализации.Этонастоящийшедевр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а.ЧэньЧжунгуй,главный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путника?Бэйдоу-3?Китайскойкорпорации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ой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рассказал,чтонавигационная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обеспечиваетвременные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ыеориентирыдлянациональнойбезопасности,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развитияижизнилюдей,оказываетогромноевлияниенастрануиуровеньжизнинаселения.?Вкачествеориентиравовремени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еслионопредоставляетсястороннимиисточниками,вчемтогдасмыслбезопасности?Например,текущееявлениепоновой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е,вызывающеемассовоевнимание,такжебудетважнымнаправлениемдляследующегоэтапа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иразвитияКитая.Критериивременииориентиры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расположенияявляютсякритическиважнойоснов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ая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это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ановой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ы,основаоснов?,-сказалЧэньЧжунгуй.От?Бэйдоу1?длярешенияпроблемы,до?Бэйдоу-2?дляпреодоленияиностраннойтехническойблокады,преодолеваяобщуютехнологиюнавигационныхспутников,высокоточныхспутниковыхатомныхчасовиряддругихключевыхтехнологийдо?Бэйдоу-3?,которыйсталлидером,Китайпрошелпутьнезависимыхинновацийвпостроении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Группаразработчиковспутникавзяланасебяинициативупопредложениюпервой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гибриднойновойсистемымежспутниковойлиниисвязинавысокойисреднейорбитах,сформировавпротоколмежспутниковойлиниисвязиснезависимымиправами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автономнымопределениеморбиты,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ейвремениидругимисистемнымирешениями,заполнивпробелывнутристраны.Построена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аясистема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аотразработкидеталейустройств,проверкидоприменения,чтополностьюсломалодолгосрочнуюзависимостьосновныхкомпонентовотимпортаизависимостиотиностранцев,став?китайскойдушой?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системы?Бэйдоу?.Благодарянезависимымправам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иосновнымтехнологиямпроцент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аодиночныхнавигационныхспутниковиключевыхкомпонентов?Бэйдоу?достиг100%.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можетсгордостьюзаявитьмиру:?Мымировойидажепервоклассный?Бэйдоу?!Мировой?Бэйдоу?:становитсявсемирноизвестнойкитайскойвизитнойкарточкой世界的北斗:成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Завершениесоздания?Бэйдоу?–этонациональноеусилие,применение?Бэйдоу?необходимодляобеспечениянародногоблагосостояния.Назвездномнебевсенасвоихместах,а?Бэйдоу?такжеглубоко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всоциальнуюжизнь,априменения,связанныесмасштабированием,индустриализациейи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изацией,продолжаютвыходитьнановыйуровень.Нетакдавно,27мая,китайскиеальпинистывновьподнялисьнавершинусамойвысокойгорывмиреЭверест.?В2005годуспутниковаясъемкаGNSSвосновномосновываласьнасистемеGPS.Авэтомгодумыссылаемсяначетыреосновныенавигационныесистемы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ииспользуемданныеиз?Бэйдоу?вкачествеосновы!?-сказалЛиГопэн,капитанпервойгеодезическойкомандыМинистерстваприродныхресурсов.Успешноеприменение?Бэйдоу?вэтом?пиковомиспытании?такжеявляетсяослепительнойотметкойнаегонепрерывномподъемеипутиксовершенству.Впоследниегоды?Бэйдоу?играетвсеболееважнуюрольвовсехсферахжизни:отуменьшенияпоследствийстихийныхбедствийиоказанияпомощивЧПдотранспорта,отсельскогохозяйстваирыболовствадотуристическихуслуг.-Сделатьжизньиимуществолюдейболеебезопасными.Врайонах,подверженныхгеологическимибедствиями,?Бэйдоу?можетотслеживать,прогнозироватьопасностьврежимереальноговремениисвоевременносообщать.-Значительноповыситьэффективность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оститруда.Наобширныхполях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гоКитаяиСиньцзян-УйгурскогоАР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техникаустановилатерминалы?Бэйдоу?,чтопозволилоповыситьточностьпересадкидо100%исэкономить40%пестицидов.-Сделалдвижениеболееконтролируемымибезопасным.Более70000рыбацкихлодокиболее6,5миллионовдействующихтранспортныхсредствустановилитерминалы?Бэйдоу?.Гражданскаяавиациятакжебудетполагатьсяна?Бэйдоу?длясозданияглобальнойсистемыслежениязасамолетами.Втечениенесколькихпоколенийрыбаки,которыеискалиуловвволнахдалекихморей,сложилипесню?Япоклоняюсь богинеМацзу,япоклоняюсь?Бэйдоу?...Вначале2020годавКитаеначаласьбитвапротивэпидемиикоронавируснойинфекции.Наэтомособомполебоя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отреагировалбыстроиполностьюинтегрировался.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больниц?Хо-шэншань?и?Лэйшэншань?людинаблюдалисовсехсторон.Именно?Бэйдоу?добиваетсявысокоточного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иточногокартированиядлясложнойместности.Онлайн-платформабеспи-лотников?QianxunLocation?повсейстранеможетобеспечитьточноераспылениедезинфекторовбеспилотникамиидругиеоперациипопрофилактикеэпидемий,а?Бэйдоу?предоставляетвысокоточныеданные.Врежимереальноговремениконтрольи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транспортныхсредствдляперевозкиматериалов,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ыероботыбыстроотправятмедицинскиематериалывзоныизоляцийбольниц,асистемаподдержки,стоящаязавсейэтойработой–?Бэйдоу?.Великоеоружиестраныприноситпользустранеинароду.Снаступлениемкоммерческойэры5G,сбыстрымростомчислатерминалов,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разрушаетмонополиюистановитсявсеболееблизкимкнароду,ивскорестанетболеезаботливым,удобныминадежнымпартнером.ВКитаеболее70%смартфонов,подключенныхкИнтернетувКитае,ужепредоставляютуслуги?Бэйдоу?.Навигационныеуслугинаоснове?Бэйдоу?былипринятыплатформамиэлектроннойкоммерции,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ямимобильных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ыхтерминаловиуслугамиопределения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онивошливсферумассовогопотребления,разделяютсферыэкономикиинародногоблагосостояния,глубокоизменилипроизводствоиобразжизнилюдей.Сновымпоколениемком-муникаций,блокчейнов,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интеллектаидругихновыхтехнологийдляускоренияинтеграции,постояннопоявляетсяприменениеновыхмоделей?Бэйдоу?,новыхформатов,новойэкономики.Вновыхобластяхприменения,такихкакпромышленныйИнтернет,ИнтернетвещейиИнтернеттранспортныхсредств,постояннопоявляютсяинновационныеприложения,такиекакавтономноевождение,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парковкаи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логистикаидр..?Применение?Бэйдоу?ограниченотольковоображением?.Уверенныеигордыесловалюдей?Бэйдоу?показываютболеемудрое,удобноеилучшеебудущее.?Бэйдоу?паритсредизвезд,егосервисприноситпользумиру.Померетого,каксистемапостепеннообновляетсяисовершенствуется,?Бэйдоу?базируетсявКитаеисмотритнамир,постояннорасширяязонуобслуживанияипозволяявсебольшемуколичествустранузнать?китайскуюмудрость?.Всеболеесовершенный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ускоряетсвою?интеграциювмир?.Впоследниегоды?Бэйдоу?совместносGPS,GalileoиГЛОНАСС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оздалимеханизм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основанныйнасовместномконсенсусе,ивместеониимеютперспективусозданиясовместимогоивысокоточногоспутниковогокластера.?Посравнениюсединственнойсистемой,совместимостьисуществованиенесколькихсистемфактическиповышаетнадежность?,-сказалЖаньЧэнци,директорофисаКитайскогоуправленияспутниковыминавигационнымисистемами,чтоэтичетыресистемынеявляются?конкурентными?,какдумаютнекоторые.Онипредназначеныдлятого,чтобыпредоставлятьглобальнымпользователямболееточныеинадежныеуслугиопределения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инавигации,атакжесодействовать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юмира.Послезавершениясозданиясетикитайский?Бэйдоу?также?привлечетмир?.Фактически?Бэйдоу?началпредоставлятьуслугиболеечемвстастранахвдоль?Одногопояса,одногопути?,аколичество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йдостиглоболее100миллионов.ТранспортныеперевозкииуправлениепортамивПакистане,землеустройствоинадзорзаречнымтранспортомвМьянме,земледелиеиборьбасвредителямииболезнямивЛаосе,модернизациягородовиумныйтуризмвБрунее,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еморскиеприменениявИндонезии...крометого,?Бэйдоу?разработалмерыпопродвижениюсСаудовскойАравией,ОАЭ,Египтом,Тунисом,Алжиромидругимистранами.ОбъятияКитаяиеговкладпостояннорасширяютсявместес?Космическимшелковымпутем?.Внастоящеевремяболееполовиныстранмираиспользуютсистему?Бэйдоу?вовсеммире.Пустьдостижениявобластинаукиитехнологийбудутдоступныбольшимстранамилюдямдля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инаслаждения.Китайскаясистема?Бэйдоу?являетсябольшимстимуломдлялюдейвовсеммире,которыестремятсякулучшениюжизниспомощьютехнологий.?Совместное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по-китайскитакжесделаетмирлучше.

      伙伴杂志发表 2020年7期

    • 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肖飞,刘文超,曾建鹰,张玉韩,王娜萍(1.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100812;2.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0引言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1-2]、完善社会治理[3-4]、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5-6]正成为趋势。社会大数据从概念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社会大数据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可公开获取的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统称,而狭义的社会大数据一般是指互联网舆情数据。社会大数据①本文使用狭义的社会大数据概念。作为一种新型战略资源,是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应用水平彰显了信息时代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运转效率。国家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要求,运用大数据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强化互联网数据资源利用,加强与政务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为政府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及转变发展方式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互联网是媒体报道、专家意见、民众舆情表达的网络空间[7],存储和聚集了海量的舆情内容。这些内容是社会大数据获取、监测和分析的主要对象,其数量、时序、来源、地域等要素分析及蕴含的观点、态度、意愿、情绪等信息挖掘,有助于政府实时感知社会动态变化、充分掌握社会关注热点、全面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升行政效率和执政水平。目前,社会大数据已在多个政府和行业得到应用,如食品安全[8]、公共卫生[9]、应急管理[10]、公益诉讼[11]、文化旅游[12]、警务管理[13]、宏观经济[14]等。但社会大数据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土空间规划[15]、新闻宣传[16]等方面,缺少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1系统设计1.1业务需求自然资源部承担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以下简称“两统一”职责)。自然资源部根据“两统一”职责,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方面设计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4个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方面设计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3个关键环节;另外,还承担耕地保护、地质矿产、海洋、测绘等管理职责。社会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全面支撑自然资源部各项职责,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社会大数据来源极度分散、实时性强,难以全面系统地获取全量的完整信息,需要着重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性。(2)社会大数据主要是文本数据,具有抽象性、语义组合性、歧义性和进化性等特点,同时理解语言通常需要背景知识和推理能力,这为自动处理和分析其中蕴含的语义信息带来了困难[17]。(3)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词语、概念和上下文语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通过通用语料库训练得到的语言模型不一定适用于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需要用于模型训练的专门语料库资源。面对以上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获取和处理中的问题与挑战,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管理职责领域和相应的语义特征,运用大数据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实时采集获取、统一加工处理、智能分析决策”一体化的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应用技术体系,深入分析互联网海量舆情信息,理解和挖掘社会大数据蕴含的语义内容,探索基于社会大数据的自然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大数据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1.2设计思路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面向互联网海量文本数据资源,以社会大数据实时在线获取为基础,建立覆盖多类型数据源的数据采集管理机制。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核心,从数据清洗、语义处理、文本挖掘等方面深化社会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为支撑实时处理及离线、在线分析对系统计算和存储方面的需求,集成多种大数据计算和存储技术,并建立社会大数据知识图谱。面向14类自然资源业务领域,建立社会大数据分类分析体系,开展通用及专题分析,提供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舆情监测、热点发现、在线分析、专题定制、舆情报告等各类分析功能和产品。1.3系统架构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架构从下到上分为数据采集层、分析处理层、分布式存储层、系统应用层,如图1所示。图1系统架构1.3.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运用分布式爬虫技术,实现对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博客、APP、电子报等多类型上游数据源的实时自动采集。通过对采集目标网站及相关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的集中管理,采用多节点采集任务并行调度技术,实现集群化部署和目标站点全量通用内容的高效采集。同时也支持用户通过自定义的采集任务,对定向采集目标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定制化采集。1.3.2分析处理层分析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基础语义处理和文本语义挖掘。(1)对采集的原始页面数据根据URL和内容进行去重,对页面进行标签过滤和清洗,去除其中的超文本链接置标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标签和异常字符。应用基于行块分布函数的网页正文抽取技术[18],从原始网页提取核心的正文内容。(2)建立用户自定义的自然资源专题词库,对采集的文本数据进行中文分词、分句、词性标注、相似度计算等基础语义处理操作,应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对文本进行嵌入表示,将高维空间的文本数据编码成低维度的文本向量。(3)建立一系列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文本语义挖掘算法和分析模型,从正文内容识别命名实体,提取关键词、实体关系和事件要素信息,对文章进行分类标引,自动生成文章摘要,评估文本中表达的正负向情感倾向,基于原始数据和提取信息对文章进行聚类分析,生成热点话题。1.3.3分布式存储层为了支撑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对TB/PB级别海量存储系统高并发、低延时访问的性能要求,同时考虑采集数据实时写入、语义处理、聚合分析,以及历史数据批量导入和处理、全量数据全文搜索、知识图谱存储和推理等不同数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分布式存储层集成了消息中间件、文档型数据库、搜索引擎、图数据库等多种分布式数据库,实现非结构化大数据的统一存储、实时处理、传输和增量更新及高效的检索和语义关联。1.3.4系统应用层面向自然资源部管理人员和分析研究人员,提供社会大数据的监测与分析决策功能。(1)自然资源舆情分析专题。提供法律法规、调查监测、确权登记、所有者权益、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矿产、海洋、测绘、执法督察、科技与国际合作14项自然资源业务领域舆情的自动分类和热度排名,并且对每类业务进行舆情趋势、信息来源、媒体占比、热点话题、专家观点、情感倾向、空间区域、最新最热新闻排行等分析。(2)自然资源政策分析专题。定向采集自然资源部公开发布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实现发布的政策法规相关联舆情的聚合展现。(3)在线分析专题。根据用户自定义的多关键词和时间、地点、业务领域、情感倾向等信息,实时检索并聚合分析内容,从而实现用户按需对舆情数据进行定制化分析和监测。(4)房地产调控舆情分析专题。提供土地情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数据、房企动态、地方动态、宏观政策7个方面的房地产调控和土地市场舆情专题分析,既包括舆情、来源、情感等通用内容分析,又对舆情中提取的房地产企业、出让地块、房地产机构和专家观点等方面进行专题分析。定向采集国务院、各部委、各地方发布的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和调控政策,实现政策数量、政策内容、发布地区、政策相关舆情的查询展示,并提供政策类型、发布趋势、效力等级、发布机构等方面分析。(5)“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专题。检索并聚合全国各地公开发布的有关“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舆情信息,从中抽取召开会议、工作部署、调研巡查、奖励表彰、处罚惩戒等事件类型、事件论元和角色,以及工作内容、创新做法等相关信息,提供国家、省、市、县四级部署开展工作的全景式、实时性分析。(6)智能搜索模块。依据对文章进行语义处理和信息提取的结果,根据预先定义的舆情分析概念图谱,生成以舆情文章为中心的知识图谱,包括文章、业务领域、关键词、地区、情感倾向、数据指标、机构、专家等内容及相互的关联关系。知识图谱既能够为用户提供舆情要素信息的语义级查询,也能够通过检索图谱中的实体与关系,为用户提供耦合语义信息的搜索结果内容聚合和智能推荐。基于上述功能模块,系统实现了社会大数据实时监测、热点发现、在线分析、专题定制、舆情报告生成5个方面的分析决策能力。2关键技术2.1分布式爬虫技术分布式爬虫技术是解决海量社会大数据实时获取的关键,由调度器、解析器、分布式采集集群和采集数据库构成,如图2所示。图2分布式爬虫采集过程(1)调度器从采集库中获取一条待采集的链接,并将任务分配给采集集群。(2)分布式采集集群根据目前负载情况,将任务分配给某一采集器。(3)采集器将页面请求发送至目标站点。(4)目标站点将发送响应返回采集器。(5)解析器解析返回的页面内容,将数据存储至原始网页库,并更新URL库,同时将此任务状态同步至调度器。爬虫架构在实现上由一个调度器主节点和多个采集器工作节点及负责通信和数据储存的Redis和MongoDB数据库构成。调度器负责爬虫任务调度、采集器节点管理和通信、爬虫部署和执行任务。采集器节点根据调度器分配的任务,负责执行爬虫任务和储存抓取数据与日志,并且通过Redis的发布和订阅功能与主节点通信。通过增加采集器节点数量,系统可以实现横向扩展,不同的爬虫任务被分配到不同的节点并得到执行。2.2海量文本数据集成存储技术面向文本数据实时采集、语义处理和处理结果高效查询等多种应用场景,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构建了海量文本数据湖架构,集成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及MongoDB、弹性搜索(elasticsearch)、OrientDB等多种NoSQL数据库,提供多类型一体化的数据存储方案。同时,建立了流、批混合的数据处理管道,实现同一文本数据在采集库、处理结果库和知识图谱库中的实时同步更新,保证采集过程高吞吐量、处理过程高并发量、检索过程高速响应。2.3预训练语言模型语言概率建模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文本由于具有先天的上下文序列化特征,可以使用序列化模型方法。对于长度为T的文本序列x1:T=[x1,x2,…,xT],语言模型的目标是估计联合概率p(x1:T)。链式法则如公式(1)。式中,x0为文本序列开始标记。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技术弃用了循环神经网络结构,直接建立输入序列单元之间的依赖,解决了以上问题。假设查询向量个“键-值”对(k1,v1),…,(km,vm),其中,注意力汇聚函数f可以表示为值的加权和,计算方式如公式(2)~(3)。式中,α(q,ki)为查询向量q与ki的注意力权重系数。通过注意力评分函数a(q,ki)(一般为缩放点积注意力)计算两者相似度,再经过softmax函数进行归一化计算。一方面,注意力机制可以通过计算输入序列之间的注意力权重,表达两个距离较远时刻的关系,从而彻底解决长距离依赖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一步计算不依赖上一步的计算结果,所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并行度,从而加速训练。文本的有序性及词与词之间的共现信息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天然的自监督学习信号[20],可以通过遮罩处理等生成高质量的学习语料,并根据预训练得到的语言模型,生成具体任务文本对应的语义向量,参与下游任务训练。在下游任务学习中,对预训练参数进行更新。以生成式预训练(generativepre-training,GPT)模型、双向编码器表示(bidirectionalencoderrepresentations,BERT)模型[20]为代表的深层Transformer表示模型,依靠其亿级的参数量、动态语义表达、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实际效果,使得预训练语言模型被广泛熟知,进而成为目前主流的语言模型。本系统以谷歌开放的中文BERT-Bas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文本主题分类、住宅用地交易事件抽取的语义挖掘模型。BERT-Base模型拥有12层网络,隐藏层维度为768,头数为12,模型参数约1.1亿个。3自然资源语义挖掘3.1文本主题分类系统建立了14类自然资源业务领域的文本分类模型,如表1所示,对爬虫采集的网页内容主题进行识别分类。模型以BERT-Base为基础,在BERT输出层上面增加了一个全连接层,通过softmax函数输出各类别的概率,对文本进行识别预测。表1自然资源业务领域分类及关键词3.2住宅用地交易事件抽取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涉及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特定事实,通常可以被描述为状态的变化[21]。事件抽取的目的是检测文本中的事件实例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识别事件类型及其参与者和属性。自然资源部负责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承担建立土地资源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组织开展土地市场调控、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和动态监测等职责。本系统利用社会大数据监测数据,自动抽取住宅用地交易事件及地块编号、所在城市、位置、出让面积、建筑面积、受让人、成交价款、溢价率等信息,如图3所示,构建了基于社会大数据的住宅用地交易事件在线监测网络,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土地市场动态信息、开展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图3住宅用地交易事件及事件元素系统通过基于BERT的预训练语言模型,构建了篇章级的住宅用地交易事件抽取模型,如图4所示。模型由输入层、BERT语义提取层、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randomfield,CRF)层、输出标签层构成。通过预训练的BERT对文本字符进行动态语义编码,从输入层抽取丰富的上下文语义关系,并输出每个字符对应的一组事件元素标签概率。这组概率被接着输入CRF层,并最终输出每个字符的预测标签。由于CRF层引入了标签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可以排除类似(B-受让人、B-成交价款)等错误情况,提高预测的整体准确率。图4住宅用地交易事件抽取模型4应用情况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依托“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进行部署并业务化运行,对全国520家电子报刊、100余家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自然资源领域舆情进行常态化监测,提供6个方面、66个功能模块的舆情分析应用服务。系统依托强大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和分析功能,支撑管理人员和信息研究人员精准跟踪自然资源管理热点,及时获取社会对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舆论反馈,快速掌握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情况,并形成专题工作舆情分析报告。面向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运行和住宅用地“两集中”政策实施,系统开展了全国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与交易信息和房地产舆情的大数据监测分析。定向采集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和成交公告,从房地产舆情中智能提取全国地级城市住宅用地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和流拍等异常交易情况,形成重点城市住宅用地监测日报、周报和房地产每日舆情信息共400余份,为自然资源部及时、精准掌握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房企动态、专家观点等信息,分析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提供技术支撑。5结语自然资源社会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的建立运行,是对社会大数据支持下的自然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模式的初步探索和应用尝试,为开拓自然资源管理专业领域下的文本语义分析挖掘和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经验。随着互联网进入语义互联的Web3.0时代,未来系统需要进一步扩展社会大数据采集和监测能力,增加国际多语种舆情采集和处理功能,扩展深化自然资源语义挖掘和信息抽取技术,面向全国自然资源统一大市场监测监管、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开源情报信息,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求。

      自然资源信息化杂志发表 2022年5期
       

      • 5G时代下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及框架构建
        作者:祁朋志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5G技术成为当前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最关键元素,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高质量工作生活的需求,还逐渐成为各个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最主要选择。智慧城市背景下,将5G技术融入智慧交通的建设中,将各类庞大的交通数据进行整合转化,有助于辅助人们对实时交通路况的分析与判断。同时,5G技术还能进一步完善交通建设,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分析5G时代下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并就其构建内容和应用途径等展开探讨,旨在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帮助。一、概念阐述(一)5G技术5G技术是当前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支持体系,“Gbps用户体验速率”是5G技术的标志性能力指标[1]。5G技术具备超密的集组网络技术和新型的网络结构,属于第五代核心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实现了低时延,还扩大了传输容量,为各个行业提供全面优化的上网效率。5G技术满足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5G技术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同时指出了5G技术的八大关键性能指标,主要面向了智慧城市、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不同行业应用需求。(二)智慧交通智慧交通也被称之为智能运输,其是建立在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信息领域基础上的,且这些领域在不断地优化融合。智慧交通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特征,能够对各个先进的信息技术展开有效充分的应用,通过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方面实现全过程管控,强化了对城市区域的感知、互联、分析等能力,进而持续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了交通安全,以此辅助交通领域的发展,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二、5G时代下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一)高效利用下一代无线宽带传输技术从5G网络技术出发构建智慧交通,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将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实现有机整合与应用,由此合理确定交通运输工具,实时分析交通路况,保障各个交通参与者的正常进行,构建出开放的动态化交通管理系统,持续提高管理水平[2]。同时,应用5G网络技术,还能实现对交通环境的及时分析和协同处理,预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交通安全,并为所有的交通参与者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智慧交通还会重视应用下一代无线宽带技术,也就是通过5G无线宽带网络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如此不仅能实现人工智能和宽带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价值,还能合理应用虚拟化思维,在系统中搭建多元化的模型,有效地对各个交通组织实现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避免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持续提升交通通行质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二)进一步提高智慧交通发展水平首先,5G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智慧交通系统,由技术人员结合现实发展需求,检核更具完善性的智慧网络系统,不仅能够对交通管控合理控制,还能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方便人们的出行,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高质量、稳定性的服务。其次,在5G技术的应用中,通过智慧交通和其他领域的联结发展,可以拓展智能技术的覆盖面,提高其影响力,进而构建全面的管理格局,推动智慧城市的构建提升。将5G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整合起来,能够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海量数据实时收集和分析计算,将各类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在该模式下,对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车联网的应用效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依托5G无线技术对智慧交通进行组网设计,在云存储的支持下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也能让5G技术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交通领域的持续发展[3]。三、5G时代下智慧交通的框架构建(一)智慧交通的作用依托5G技术,将其和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相整合,实时采集和分析交通数据信息,为高质量的交通管理工作提供强力的数据支持,方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智慧交通体系的作用可以细化如下。1.提供数据支持。在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中,5G技术对于各类数据的处理能力是十分出色的。智慧交通的顺利运行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才能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有效减轻交通管控的负担,不断提高管控能力。依托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开展准确度更高、时效性更高的活动。2.提供统一模式。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复杂性、突发性的特点,若不对交通运输行业加以管控,则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增加很多安全风险。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模式,将交通运输行业和其他领域关联起来,共同构建智慧城市,从顶层优化设计,细化各个板块,并为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运转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3.提供多样化服务。在智慧交通体系的支持下,智慧城市的水平不断提升,智慧交通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能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服务。企业单位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直接查询相关信息,同时各类交通服务也能即时下单顺利开展,将智慧交通体系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二)智慧交通的框架构建依托5G技术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5G下智慧交通体系架构基于这一架构,又可以将智慧交通体系细化为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应用平台三大板块。其中,数据中心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其不仅能够对智慧交通体系的各个功能提供支持,发挥功能的应用优势,还能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将各个社会资源实现整合与分析,不仅能够为智慧交通业务的顺利运行提供参考借鉴,还能满足不同等级业务的现实需求,方便智慧交通体系内部开展合理的监控与管理,并全方位保障交通运行的顺畅与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板块中,为了能进一步提高智慧交通体系架构的规范性,技术人员必须要关注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置独立的安防技术,并辅以各种密码和用户授权机制,规避数据中心故障,避免数据在传输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丢失和损坏,确保智慧交通体系的各项功能不会受到负面影响。业务系统涵盖了视频联网系统、指挥应急系统、诱导服务系统、北斗监控系统。其中,视频联网系统是依靠各个监控点,对各个区域实现视频监控间的联网,方便相关人员随时查阅信息、调取资料,并为交通管理提供支持。视频整合平台和视频联网系统共同组成指挥中心,相关人员可以在该指挥平台上对各个区域的交通突发事件进行监管,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指挥应急系统负责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并通过数字化的处理模式显著提高智慧城市的应急能力,有效降低交通运输风险。诱导服务系统则是通过定位浮动车辆,对不同的车辆基本信息、位置、时间点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由此实时反映各个路段的交通状况,还能对交通状况进行预判,科学分析诊断交通流量[4]。北斗监控系统则是对不同交通工具的所处位置、载重、行驶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进行收集和监控,能够跟踪对应交通工具的运行轨迹,由此夯实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为城市中的其他部门提供资料。应用平台也涵盖了四大板块:基础管理平台、地图信息平台、资源整合平台、视频整合平台。其中,基础管理平台是通过开展一数一源的设备基站基本管理,保障设备基站的顺利运行,循序渐进地提高其运行效率,并定期对其开展保养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在该平台的应用中,能够正确识别和控制访问用户的身份,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地图信息平台则是方便相关人员查询地图信息,方便交通参与者定位查询,分析路线。通过对交通状况的评估和预测,展现出不同城市、不同时间点、不同区域的交通状况。资源整合平台则是对相关交通运输工具进行资源整合,收集其地理位置、调度等信息,将数据信息采用统一规定的格式上传,从而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参考。视频整合平台则是将智慧交通周围的一切环境和条件,以视频整合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不仅能够避免传统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失真、损坏等情况,还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交通情况,使得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5]。四、5G技术在智慧交通体系中的应用路径(一)交通信息服务在5G技术的支持下,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可以实现对各个控制区域的信息传输功能,依托各类传感器的支持,将各项数据信息传输到指定的网络平台中,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同时,依托各类信息化设备传递关键有用的信息,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如该路段的交通是否拥堵、今天天气情况如何、公交的换乘方式和实践等等,人们可以在这些信息的指引下,提前制定出行计划,灵活调整出行方案,最终到达目的地,获得满意的服务。此外,建设智能停车场,融合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提高车辆管理效能。优化杠杆调节模式,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有效缓解了停车困难等问题,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支持。(二)智能交通管理智慧交通管理的三要素是路、车、人,将5G技术和其他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等整合起来,能自动识别交通管理的目标,还能自动检测出各种违法行为,并在第一时间上传到相关部门系统中,做出警示。例如,十字路口常常会设置红绿灯,若红绿灯的单次时间很长,则会容易出现道路拥堵的情况,造成道路资源浪费。所以,智慧交通体系就可以设置专门的智能信号灯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道路状况自动检测,结合现实需求,发挥自适应功能的优势,灵活调整红绿灯的持续时间。如此,减少了道路堵塞情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三)自动驾驶5G技术在车辆自动驾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以往的车辆运行中,人们长时间的驾驶会增加疲惫感,加重身心压力,增加不安全风险隐患。自由驾驶的形式,能够达到高效、环保、可靠、便捷的目的,这在智慧交通体系下得以实现。通常情况下,自动驾驶涉及感知、决策和执行,自动驾驶汽车对周围的环境自动感知,提取关键数据,结合5G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如自动驾驶车辆和周围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范围等。此外,交通管控中心还可以通过广播发布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参考和服务,进而帮助驾驶员全面了解前面路况的综合情况,减少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四)应急管理城市交通的发展速度飞快,近年来,人们的出行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交通运输的管控工作也有着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为了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重视交通业的应急管理。应用5G技术,实现对各个交通路段的全面覆盖,实时上传并分析各个数据,一旦数据接近预设值,则需要立即做出处置措施。辅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交通路段的温度、烟雾、有毒气体、火灾、危险品等自动检测,若出现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报警,由此相关部门可以在短时间内派遣救援力量,也能对人流量的密度进行监控,及时疏散,缩小事故的负面影响范围。(五)公共交通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板块。将5G技术应用于智慧公共交通中,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不仅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对出行人群的动态行踪进行数据采集和上传,还能通过对客流量情况的掌握,更好地改善城市交通现状。应用大数据技术展开数据分析工作,智慧交通系统可以自动发布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换乘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自己想要前往的目的地,并了解乘坐公共交通的方法和路线,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六)辅助监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个企业都增加了运输车辆,这也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挑战。尤其是一些承载重、型号大的商用车辆,若不加以管控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应用5G技术对这些大型商用车辆的信息实时获取,并了解驾驶员是否存在异常驾驶的行为,从而及时自动的对其行为作出警示,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6]。(七)安全管理安全是交通运输业的生命线,若发生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还会危及人的生命。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和车速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智能交通建设中,5G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车辆的车速实施动态化监测。基于视频流量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判断不同路段车辆的速度和安全值,并能及时提醒驾驶员,要求其降速、稳定行驶。如此不仅能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八)电子支付5G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交通运输工具的电子支付场景中,在交通运输工具上安装ETC车载器,电子收费卡中不仅记录了车辆的基本信息和车主信息,还能形成数据记录,方便后续数据资源的追溯。车辆通过各个需要收费的地段时,ETC装置可以和5G技术联系,ETC和读卡装置的信息交换,由此能够自动完成扣款流程,不需要车主及时减速或等待。5G技术在电子支付中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繁忙交通地段的拥堵现象,不仅降低了现金收费成本,减少了人力资源,还有效规避了停车缴费过程中的尾气和噪声污染。结语5G技术应用于智慧交通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智慧城市构建的必然要求。在本文中,依托5G技术构建了智慧交通体系,阐述了智慧交通体系的应用价值,并探讨5G技术的具体应用途径。为了保证智慧交通体系的功能优势得以凸显,未来还必须要从绿色、和谐等视角展开深入探究,以此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智慧交通运输管控的效率和成效,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好优质服务。

        消费电子杂志发表 2022年9期

      •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实践分析
        作者:贺丹,尹珊(陕西华地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0)0引言基数转换作为一张底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空间布局的依据,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科学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的关键。规划基期年各类用地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是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和依据。随2020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开展,“三调”成果与2020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相比,后者现势性更强。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依据“三调”工作分类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的划分标准不同,为合理确定规划基数,必须对“三调”地类进行相应转换。自2019年以来,各地方逐渐形成各自相应的用地分类转换关系,为实现全国“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调查监测、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用地审批及执法监管的管理要求,满足城乡差异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1],体现主体功能,自然资源部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指导各地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数转换工作,从而形成全国统一、自上而下的一张底图[2]。文中采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简称“变更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以西北某市为例,在“三调”工作分类与规划用地分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基数转换实践,分析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总结经验,望能共同探讨优化方案。1规划基数转换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按照实事求是、用途管制、依法核定、衔接可行和综合平衡原则[3],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用地分类的衔接关系,依据用地用海分类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期年的各类用地基础数据(简称“规划基数”)[4]。1.1基数转换面临的问题1.1.1现状调查与土地管理存在差异。变更数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情况,无法反映土地管理的情况,而土地管理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或计划,以建设用地审批为主,涉及土地的“批、供、用、查、登”全过程,通过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用地审批和管理[5],从批准到供地、再到用地,各环节之间都需要时间,另外这些环节也会因无效统筹、规划调整或者其他某些因素导致审批、供地、登记后出现土地闲置或者未达到建设条件的现象,所以出现批而未建设现象在所难免。对于已批准建设,目前现状仍处于闲置状态或者未施工状态的情况,从土地管理角度看应按照建设用地对待,而在“三调”中仍是按实地现状调查为非建设用地,故而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协调建设用地管理和调查的差异性,形成真实可靠的规划底图底数。1.1.2用地分类标准不同。变更地类认定是依据“三调”工作分类,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存在不同,尤其是建设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三调”分类对建设用地划分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空闲地等22个二级类,而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中建设用地则分为城乡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三类,涉及11个一级类、53个二级类、37个三级类。两种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变更数据无法直接转换到规划用地分类的标准,也就无法直接形成规划现状底图。1.2用地分类的衔接要解决调查与管理之间的差异,确定统一的规划基数,就必须做好用地分类的衔接转换。依据《XX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技术指南(试行)》中“三调”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衔接对照表,梳理各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和转换方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将衔接关系可划分为“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3类。“一对一”和“多对一”无需进行空间解译判断,也不用借助辅助数据或资料就可以进行对应关系否认直接转换和归并转换;而“一对多”转换也叫细分归并转换,主要体现在建设用地的细分归并,这类转换无法直接转换,需要借助卫星遥感影像、城乡用地监测数据、用地审批、建设用地确权发证、土地供应、详细规划现状等辅助数据,通过内业影像判读和外业补充调查对“三调”地类进行细化归并。1.3管理属性用地类型为满足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的要求,对变更数据未能“合理”反映用地真实情况的地块,在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管理类数据进行补充调查,对这些地块进行用地类型或属性调整,主要针对以下三种情况涉及的用地,结合相关的管理数据进行规划用地分类转换[6]:(1)已审批未建设用地。已审批未建设用地按照审批、供地或登记的范围和用途认定为建设用地的地类,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基数,在规划实施期间则不会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具体可划分为3类:①已完成农转用手续,但尚未供地,转换类型为11类;②已办理供地手续但尚未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的,转换类型为12类;③已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登记的,转换类型为13类。(2)未审批已建设用地。未审批已建设可细分为规划基期年保留现状建设和不保留现状建设两类。保留现状建设是指“二调”为非建设用地、2020年变更调查为建设用地,且2020年12月31日以前已经补办了用地手续,按照变更地类认定,其中包括“二调”以来扩建或改建的农村道路,2020年变更调查为公路用地的,按公路用地认定,转换类型为21类,此类转换需要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基数,后期不计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保留现状建设的则是指“二调”为非建设用地、2020年变更调查为建设用地,然而2020年12月31日以前未补办用地手续,需要恢复原“二调”地类,转换类型为22类,这类转换在后期规划实施中计入新增建设用地,最终纳入规划目标年的建设用地总指标。(3)已先行拆除、尚未建设的原建设用地。此类按照拆除前的建设用地地类认定,在规划基数里应该纳入建设用地总规模,在规划期间不再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待。主要是由于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矿山关闭后再利用、原拆原建等多种因素影响先行拆除,2020年变更调查为非建设用地,而“二调”或年度变更调查为建设用地的且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的,此类转换类型定为30类。1.4规模统计立足于用地管理视角,根据以上所述的不同转换类型,构建管理类数据归并统计模型:管理类用地规模=11类用地+12类用地+13类用地+21类用地+30类用地-22类用地。综合考虑现状调查和用地管理,管理用地可依据未来发展方向和周边相邻图斑的城镇村属性情况,归并至城镇用地或者村庄用地。根据国土空间功能结构与规划用地分类衔接规则和要求,对建设用地基数进行归并统计[7]:建设用地规划基数=城乡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和村庄用地)。2基数转换实践根据2020年变更调查数据显示,西北某市国土空间总面积6887.26平方公里,全市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82.18平方公里,占4.2%;农用地3161.55平方公里,占46.6%,自然保护和保留用地面积3343.53平方公里,占49.2%。2.1基数转换分析2.1.1“一对一”和“多对一”转换。根据用地分类的衔接关系,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陆地水域、其他土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地类可依据地类名称直接完成转换,可调整类地类采用归并转换。全市共有126882个地类图斑通过“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完成转换,由39类变成37类,将转换可再次细分为3类(图1),其中直接对应类有31个,名称转换类有4个,地类归并转换类有4个。图1“一对一”和“多对一”转换比例分布2.1.2“一对多”转换。结合实践研究,全市有42717个地类图斑需要采用“一对多”方法进行地类细化,需细化图斑分为9类,分别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05H1)、公用设施用地(0809)、公园与绿地(0810)、科教文卫用地(08H2)、城镇村道路用地(1004)、交通服务场站用地(1005)、农村道路(1006)、设施农用地(1202)、特殊用地(09)。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少数零星分布在全市域。2.1.3管理类转换。对全市未能“合理”反映用地真实情况的地块,在地类转换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数据修正后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全市涉及管理类转换的图斑有25641个,具体分为已审批未建设6100个,未审批已建设19349个(包括2020年12月31日以前补办手续继续保留“三调”建设用地的有16873个,无手续的有2476个),先行拆除尚未建设的有192个,各类转换面积见表1。表1管理类转换统计表2.2基数转换结果由于全市的基数转换仅用于市、县级规划层面,故分类转换仅转到了二级类,由现状分类的48类转换为规划用地分类71类,涉及全市域内所有地类的转换,全市基数转换成果如图2所示,其中图2A表示基于“三调”工作分类的2020年度变更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2B则是通过管理数据修正和衔接转换后的规划用地分类成果,统计国土空间功能结构现状见表2,其中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37.76平方千米。图2基数转换成果表2国土空间功能结构统计表2.3基数转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国土空间用地分类转换,形成初步的基数转换成果,但转换过程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关于地类误判。存在两种地类误判的情况:第一种是非建设用地调查为建设用地,比如看护房,按“三调”工作分类的定义应该属于设施农用地(1202),而变更调查为农村宅基地(0702),这种情况会影响建设用地规划基数统计。在不更改2020变更成果的前提下,现状是建设用地,如果属于违法图斑,则需按照“二调”地类认定,那么对建设用地基数影响不大;如果不属于违法图斑,那无疑会使建设用地规划基数变大。第二种是建设用地内部各大类之间调错,如商业服务业用地(05H1)调查成工业用地(0601)。此部分属于建设用地内部地类的变化,不影响建设用地总规模,因此针对第二种情况仍旧按照2020变更成果进行转换。(2)关于用地性质调查有误。如“三调”和变更调查为村庄(203),实际已经是城镇用地,这部分虽然已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基数里,但是在规划实施期间无疑会增大城镇用地的新增指标。(3)掌握的数据或材料与实际管理不符。由于管理属性数据来源不同,存在基础较差、数据不规范、坐标不统一、信息不完善甚至材料缺失等情况,导致收集到的管理属性用地范围、性质以及分类与实际管理存在差异,导致上报的基数转换成果与用地的实际情况不符。(4)辅助数据图层之间存在数据年份多,各年份数据间又有空间交叉重叠和坐标不统一等问题,不同类型的数据间存在误差和缝隙,分类更新后导致产生大量的细碎图斑、对基础成果数据的破坏程度较大。(5)基数转换工作涉及数据多、工作量大,特别是“一对多”的细化类与规划用途分类转换中的第三大类(即原拆原建类),相关外业人员实地踏勘和补充调查必须到每一个具体的地块,也容易出现遗漏现象。2.4优化建议2.4.1涉及地类、属性与实地不符的,必要时结合外业实地调查,建议要坚持有错必纠,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相关规范按照实际情况认定,随后在规划基数中予以纠正。2.4.2为保证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原则上是管理数据的证明材料与矢量图斑必须一一对应,无证明材料的目前无法认可。针对信息或资料不全的管理数据,建议可以用其他相关的证明资料举证或者允许地方出具相关的证明,保证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4.3针对地类细化及原拆原建类,建议外业实勘时做好解译标本,方便内业判读,同时也可对相关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增强图像辨识度,充分做好内业筛选工作,减少外业工作量,缩短基数转换过程。2.4.4针对细碎图斑处理,可按照建设用地最小上图面积(200平方米)的精度要求,将涉及转换分割图斑出现小于200平方米的小面与周边图斑进行合并处理。细碎小面处理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ArcGIS软件的消除工具,通过近邻面的最长公共边或者是最大面积法进行消除融合处理,此方法优点是快速高效,缺点是无法完全保证图斑边界的规整性;第二种方法是管理数据套合“三调”现状图斑边界,综合考虑未来土地利用和管理,结合遥感影像、专项补充信息等辅助数据通过人工对图斑边界进行整饰和小面处理。该方法准确度虽高、但由于数据量大导致效率低、耗时耗力。3总结文章从现状调查与用地管理角度出发,分析基数转换面临的问题,梳理“三调”工作分类与规划用地分类的衔接关系与转换方法,通过内业判读和外业调查,利用管理类用地修正2020年度变更调查现状数据,同时阐述了管理属性用地的认定依据,表明后期规模统计可能出现的情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实践,列举了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提供了两种细碎图斑的处理方法并总结优缺点,望能为其他地方的基数转换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基数转换与功能分类,可以解决土地利用现状与建设用地审批情况不符造成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实问题,摸清低效利用以促进高效建设,同时促进相关指标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和变更调查相衔接,满足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需求。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发表 2023年2期

      • 中国北斗走向世界舞台
        作者:周文      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新华社记者鞠鹏摄)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启动至今,中国用26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北斗系统的建成,不仅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对标国际,迭代升级、实施增量工程,功能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一是系统功能强大。北斗三号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二是性能指标先进。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2018年刚建成北斗基本系统时全球服务可用性为95%;如今北斗全球系统建成后,全球服务可用性99%以上。实测的导航定位精度都是2至3米,比公布的指标精度更好,所以应该讲北斗是特别好用的系统。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北斗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災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人民周刊发表 2020年15期

      • 智慧平顶山,再造一座“城”
        本刊记者王敏通讯员李鹏    这是一座流淌着浓浓古韵的城市。它曾是西周武王宗室应侯的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故它有“鹰城”之美誉。这是一座因煤而兴,却不唯煤而生的城市。新时代产业的转型,全球一流的千亿级“中国尼龙城”项目的落地,让这座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城转向以尼龙为主的新材料城。这还是一座洋溢着无限魅力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曾荣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称号。在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它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工作,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标杆”。这座城,就是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年2月,平顶山市正式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成为全省继郑州后获批的国家级试点城市。经过近三年的攻坚克难,平顶山研制了空间数据目录及数据交换体系,建设了10座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成了河南省首个时空信息大数据库体系,搭建了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并面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社会公众开展了典型示范应用,为政府宏观决策、部门监管、数据共享和信息惠民等提供了时空信息服务,一座智慧宜居的“新鹰城”正在冉冉升起。统筹谋划打造智慧城市的“平顶山模式”如果说平顶山从传统煤焦产业发端,逐渐转型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尼龙“航空母舰”而备受瞩目;那么,智慧城市建设的“平顶山模式”无疑是鹰城的另外一张亮丽名片。而这张名片并非一朝一夕打造的。早在2007年,国家测绘局、河南省测绘局、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三方就共同签署了数字平顶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协议,标志着河南省首个国家级数字城市试点落地实施。2012年,数字平顶山地理空间框架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这为后来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河南省第一个“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平顶山一直在探索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型升级。2014年3月,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党组针对“智慧城市”召开专题研究会,谋划开展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工作;2015年3月,又会同平顶山市委政研室开展了智慧城市调研工作,到郑州、鹤壁、洛阳等试点城市观摩学习,编写的近万字调研报告,全文刊登在市委《领导参阅》2015年第5期,扩大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政府领导层的影响力。2015年、2016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推进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建设,完善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工作目标。2016年,平顶山启动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工作,时空信息平台被列为顶层设计四大强基工程之一。2016年9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批复,将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列入国家试点计划。项目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提供技术支持并实施。2017年2月,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实施。项目启动以来,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与省遥感测绘院统筹联动、团结协作,以“再造一座城”为工作目标,大力引进高分遥感、北斗导航、时空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数据感知等高新技术,进一步完善时空基准,全面整合数据资源,接入物联网感知设备信息,关联与整合政务信息,把真实的城市搬进了数字网络空间,构建了时空信息大数据库和时空信息云平台,成功打造了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智慧城市“平顶山模式”。2019年8月10日,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领衔的专家组的预验收。“一体三面”的平台服务模式、“活数据”更新体系、“跨系统”数据协同、“云租户”市县共享、边建设边服务……项目特点突出,亮点纷呈,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回首建设历程,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郭秋敏感叹:“领导统筹谋划、省市联动机制、技术支持单位全过程前置服务,是项目顺利推进的‘三大法宝’。”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在组织层面,成立了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魏建平副市长任组长,成员单位有21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推动市级空间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和长效服务应用机制建设,破解共享难题,打破应用壁垒;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梁成斌多次向省、市领导进行专题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协调项目资金,并亲自带队前往潍坊、衡阳等地考察调研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工作,收集多个省份的技术资料,为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落地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在顶层设计层面,将“智慧平顶山”项目列为全省国土改革创新平顶山试点工作十项主要任务之一、《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五项重点工程之一。在实施层面,技术支持单位省遥感测绘院成立省级专项组,由院长挂帅、首席工程师担任组长,选派优秀干部以挂职锻炼形式现场把控需求,派驻技术骨干现场保障实施。从调研论证到申请立项,从研发校验到对接需求、应用服务,技术人员全过程驻场运维,产生了服务前置前驱作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利用自身影响力,联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城建学院、超图集团、南方测绘等国内多家“产学研”团队共同参与项目实施,推动国内先进经验在平顶山市的落地。同时,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与省级专项组共同推动项目建设。良好的“省市联动”机制和全过程前置服务模式,让项目质量可控、成果可查、版本可追溯,助推了整个项目的高质量交付。●技术人员驻场工作构建时空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的“超级大脑”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探路者,平顶山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在数字平顶山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再上一层楼,由空间基准提升为时空基准,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升为时空信息大数据库,由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为时空信息云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成了由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实时数据组成的覆盖全市域的时空大数据资源池项目构建了宏微观、地上下、室内外、动静态、二三维、历史现状“六位一体”时空大数据资源体系,在时间上,数据涵盖了历史、现在和未来,即通过存储海量空间数据来“记忆”城市的历史信息,通过接入物联网传感设备来“感知”城市的现状信息,通过时空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来“预见”城市的未来信息;在维度上,数据范围涉及地上地下、室内室外、水上水下、二三维,实现了空间信息的三维化、可视化和共享化;在类型上,包含平顶山多年度、不同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昭平台水库水下地形、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地段监控视频、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公交车辆轨迹信息等智能感知实时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城市总规、生态红线等部门专题数据,以及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等7大类10个年份400余小类、横跨13个部门的时空大数据,接入公交、水利、环保、气象等10多类实时物联网数据,空间化企业法人等数据21万条。真可谓天下数据,尽入彀中。——建立起静态、动态、实时融合的时空大数据更新模式,实现了“活数据”的有效汇聚项目通过卫星影像、航空摄影、城市修补测、专项调查、网络抓取等技术手段,建成了空、天、地、网一体化的时空数据采集体系,根据不同数据更新频率,实现平顶山时空大数据的定期更新、动态更新、按需更新和实时更新。比如,利用平顶山市规划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并编号,对新变化的主要地物通过季度卫星影像进行更新信息每季一结,平台电子数据及时更新,对三维、地形及地下管线等变化保持定期更新;紧跟平顶山市每年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利用高分遥感卫星动态监测、审批业务数据抓取等技术,对地名地址和主要地物变化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基于互联网在线抓取技术对旅游、房价、城市公共服务等多类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室内激光建模——构建了“一体三面”的平台服务体系,实现“云租户”市县共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恰逢新一轮机构改革启动,测绘正式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在新的机构体系下,项目从原来面向全社会的普适性服务,转化为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这个中心,做好技术保障与支持。同时,还要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继续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测绘保障。“为了更好地落实自然资源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时空大数据等多个方面的建设要求,我们创新项目建设模式,提出了‘一体三面’的平台建设体系。”省遥感测绘院派驻平顶山的项目负责人李鹏介绍说。“一体”,即以统一的时空大数据作为支撑基底,搭建了通用版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矢量、影像、地形、地名地址、三维等静态数据服务,提供视频位置、公交路线和实时位置、空气监测站位置和监测信息等实时数据服务。“三面”,即面向自然资源管理、政务服务、社会公众三个服务方向,依托自然资源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分别建设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期)、时空信息政务服务云平台和政务空间信息惠民公众平台。其中,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期)以时空大数据、国土审批数据、国土三调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数据为主,建立了现状、管控、管理、社会经济共4大类300余类国土空间数据资源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底图”以及业务应用支撑。时空信息政务服务云平台,汇聚平顶山市各部门可共享的数据资源,为“放管服”改革等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测绘保障。政务空间信息惠民公众平台,主要是抓取与清洗互联网数据,建设政务惠民微信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图浏览、便民服务、查询定位、精准发布等功能。“立足于‘一体三面’的服务体系,时空信息云平台还可以对省市县三级用户提供时空大数据,并通过统一的授权体系,实现一套数据一个平台市县两级‘云租户’共同使用的服务目标。”李鹏介绍说。——实现“跨系统”数据协同,提高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有些地方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比如,交通部门负责智慧交通,城管部门负责智慧城管,水利部门负责智慧水利,各自为政,往往形成数据孤岛,导致大部分数据被束之高阁。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系统”数据协同,是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面对的严峻问题。平顶山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项目创新应用数据自动化抓取与清洗技术,将平顶山时空大数据中分散在垂管系统、科室业务系统的部门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自动化汇聚与建库更新,以及平顶山市各部门“跨系统”专题数据的自动化协同共享,使部门工作各环节实现有效衔接;整合平顶山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物联网数据、实时数据、部门专题数据等信息,依托云环境向各部门提供其所需的数据、接口、功能、基础设施等服务,有力推动国土、规划、交通、环保等各行业智慧化工程,缩短各部门智慧化应用建设时间。“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后续涉及地理空间信息的行业应用系统建设可节省软件购置、地理信息数据制作及整理、系统部分功能开发与维护的费用与时间,避免了重复测绘,节省了政府的信息化投资。”李鹏向记者估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全市20个单位考虑,每一个单位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1个时空信息相关智慧应用,相较于单独建设行业系统可以节省约500万元费用。”边建设边服务当好党委、政府的决策助手为落实项目成果服务平顶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项目打破传统工程“交钥匙”的实施模式,通过迭代式项目建设成果交付机制,以“边建设、边交付、边服务”为原则,以“突出实用”为导向,大力推动项目成果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公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力争在全市“晋位次、争上游、走前列,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工作中发挥创新作用。●制作专题地图服务党委、政府领导——面向自然资源领域,深耕行业示范应用2019年4月,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打响了露天矿山整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百日会战。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主动作为,基于时空大数据,对全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矿业权信息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归类整理,并将137座整治矿山一张图整合。同时,围绕市级领导巡山责任制工作需求,派出骨干力量,花费近两个月时间,利用无人机全景技术对露天矿山进行高清影像采集,并将影像数据上传至云端,为百日会战工作提供可靠的实景影像基底。负责矿山的领导只需用手机扫描《平顶山市露天矿山全景地图》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快速查看和收藏自己所负责的露天矿山全景图,有效提高了巡山巡矿督导的工作效率。在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方面,《平顶山市露天矿山全景地图》只是一个应用缩影。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还积极服务全市2537个村的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利用时空信息云平台里的最新高分遥感影像、国土“三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基础地形图等数据,历时一个月,为全市2537个村庄绘制了《村域空间规划图》和《村庄居民点规划图》,解决了村庄规划编制无底图数据支持的急迫问题,满足了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提出的2个月完成编制工作的时间要求,节省了编制工作数据成本投入。在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光明的领导下,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还积极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业务,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期)汇聚的国土“二调”数据、国土“三调”初步成果、近五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地理国情调查和监测数据等核心专题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支撑,极大节省了以往编制单位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的人力物力成本和工作时间。在土地利用综合改革工作中,利用地理国情、高分遥感、国土业务专题大数据分析、判读解译,历时22天完成全市残次园、林地等耕地后备资源以及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的潜力摸底调查工作;全面分析统计了平顶山市中心城区106平方千米规划区内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资源总量和分布家底,为科学调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参考依据。为解决自然资源系统条块管理产生的信息烟囱问题,项目还利用数据在线抓取关键技术,横向打通部、省垂管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审批备案数据自动抓取、回流入库、图数关联,以及土地、矿产、执法、不动产等自然资源业务管理数据的实时鲜活汇聚展示。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研建了自然资源综合服务系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评价系统、城市地价三维会商系统、土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批应用示范系统。其中,自然资源综合服务系统将土地利用、土规城规、地质矿产、耕地保护等多方面数据集中在一起。“有了这些数据支撑,只需要在高清监测图像上划定范围,短短几分钟,就可以把多规分析、利用现状、拆迁量、周边配套等信息准确统计,并将分布、面积展示出来,实现了数据全三维可视化展示和管理。”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张兴辽厅长的指示要求,协调好自然资源部门内部支撑与社会化外部应用,赋予时空信息云平台新的内涵,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为新形势下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履行提供保障。”陈光明如是说。——面向政务服务,促进信息互联共享●三维实景大数据服务社会公众集空天遥感、三维城市、信息分析技术为一体的领导会商决策“三维”一张图系统,是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项目中政务大数据服务的重要成果,已在平顶山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的办公室安装运行,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时空信息大数据支撑。●利用自然资源综合服务系统进行多规分析在该系统的三维立体地图上,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围绕组团式、跳跃式发展思路,会商研究全市7个拟开发片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和规划思路;“北环、南环沿线双违拆迁是否到位?”“重点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度如何?”在系统的分米级高清监测图像上,可以看清楚南北环沿线、凤凰路、铁路沿线和老城区杨楼、辉岗等6个城中村棚改项目拆除的成片瓦砾堆,短短10分钟就可以全面巡查近50平方千米的范围,为政府领导事中、事后监管节省了大量时间;利用2014年、2017年现有时空信息资料和无人机动态遥感监测成果,对平顶山市委党校拟选址区域的4个村庄建筑物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并将影像数据整合更新至领导会商决策“三维”一张图系统,72小时内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会商用图和决策依据……面向政务服务,项目还助力脱贫攻坚,为市扶贫办研建掌上扶贫助手,贫困户信息、帮扶记录、贫困村一键导航等功能简单实用,成为市领导督导脱贫攻坚工作的好帮手;应市水利部门主动邀请,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研建了智慧水利防汛抗旱信息系统,实现水利水文水情、水库监控视频物联网数据、防汛抗旱人员物资调度管控、水体水质监测管控等的全方位融合;利用时空大数据为全域循环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全市域7882平方千米亚米级正射影像图、重点区域1200余平方千米数字地形图、全市1∶10000更新数据库成果;为非法采砂整治工作提供应急保障,将时空信息云平台中的2017年和2018年沙河、荡泽河共200平方千米流域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和制图打印,为国土执法部门判定取证采砂、堆砂侵占耕地执法提供近五米的超宽幅面指挥工作用图。此外,项目成果还为平顶山市数字城市管理中心、市自来水公司、市公交公司、市住建局、市公安局等单位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时空大数据支撑,不仅节省了上千万元的资金投入,更解决了互联共享更新难的问题。——便民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在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创建信息惠民微信公众号,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实时公交出行、天气预报、停车场、公厕等信息定位推送,通过与市政公共服务部门合作,实现停水、停电、停气信息精准图上发布和信息推送;将三维实景城市应用于不动产登记中,老旧小区房产土地权籍关系在办事窗口大屏上就可以核查,省去了现场核查的过程,加快了发证速度,得到办事群众的点赞;创新地图服务模式,实现了三版同一(公众版天地图、微信端、印刷版专题地图)同时上线的专题地图更新模式,为公众提供主题丰富的每月一图,编制旅游购物、农家乐、扶贫产业特产、历史文化、各县典型产业等特色地图20余期,并利用纸质地图双面印刷特性积极宣传《土地管理法》《测绘法》等自然资源部门法律法规,向社会发放各类地图数万份。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杂志发表 2019年9期

      • 浅谈国土调查中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作者:高翔(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32)由于我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多次变革和权利人权利意识薄弱,土地权属依据缺失,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难度大,土造成地权属争议一直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突出问题。在国土调查中,辽宁省发现土地权属争议数量有1300余件。然而,根据年度土地权属争议统计数据,辽宁省土地权属争议仅500余件。两者数据差异很大,笔者对数据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国土调查中土地权属争议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一、国土调查中土地权属争议数量大的原因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为依申请调处。在年度土地权属争议统计工作中,争议案件的数量统计标准为权利人申请并经争议调处机关确认为土地权属争议的案件。而在国土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土地权属争议很大一部分为权利人并未提出确权申请,因在权属调查中,涉及权属认定及指界过程中,权利人对权属提出异议而确定为权属争议,因此造成两者统计数据差异。从一般角度讲,土地权属争议的表现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模式,显性土地权属争议一般是由于经济利益等原因,权利人对土地权利诉求产生的权属争议,由权利人主动向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确权申请,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进而开展争议调处和确权工作,显性土地权属争议随着法定调处程序的完结,将逐步解决;隐性土地权属争议一般是土地权利归属不明确,但由于土地经济价值显现及权利意识不强等原因,土地权利人暂未提出土地权利诉求,而未形成土地权属争议。随着国土调查开展,土地权利人对权属不明确的土地提出争议诉求,此类争议一般随国土调查结束而搁置,留下矛盾隐患。二、国土调查中土地权属争议特点1.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国土调查中,受调查时限影响,一般工作重心在地类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建设方面,对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放在较为次要位置。主要原因国土调查工作量较大,而行政管理人员少,主要工作依赖作业队伍,作业队伍人员业务能力突出在地类认定和测绘等方面,缺乏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经验。为了保证其它工作的进度,放缓了土地权属争议调查的进度等。发现争议后,采取搁置、拖延等方式处理。2.缺乏有效的衔接管理机制国土调查中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很多争议只在权属调查中而显现出来,土地调查结束后,权利人不会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确权申请,根据土地权属争议依申请调处的原则,管理部门无法对争议进行彻底解决。总结来说,可以将原因定义为“价值效应”与“私利心理”。“价值效应”就是争议地暂时没有可见的经济价值,如不进行土地调查对权属的确认,权利人对争议地处于遗忘状态,但国土调查中,将土地权属落实到法定确认层面上,权利人基于对未来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从而不会放弃己方可能的土地权利,但又不愿在土地确权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经济资源,从而不进行确权申请。“私利心理”是争议地具备可利用的经济价值,并且处于实际利用中,而这类土地利用人往往是本地较为强势的个人,而土地权利又是集体所有,一般个人或者集体经济组织出于利益考虑,在不侵害个人利益或者个人获利不足的状态下,无人提出权属诉求。3.管理部门缺乏主动作为意识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开展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费时、费力,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容易给政府带来大量的信访和诉讼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行政管理部门往往避讳土地权属争议问题,只要能暂时保障稳定,不产生社会影响,权利人不申请或者诉求不够强烈,行政主管部门往往不主动研究如何彻底解决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问题,一句话总结就是不愿碰、不出事不碰。国土调查中争议宗地确定后,随着调查工作的结束,土地权属争议往往被搁置,如争议双方不提出争议申请,权属争议进入“休眠”状态,从而留下隐患。三、建议1.加大土地调查中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力度要做好国土调查中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首先要提高对土地权属争议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力度。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是依法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利,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在国土调查工作中,应该设置专门的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人员,并从经费保障、专业培训、工作制度等多方面加强工作,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不能与其他调查工作一起完全交于作业队伍完成,必须由行政管理部门专门人员全程负责,作业队伍按要求完成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行政管理部门专职人员负责政策、法律和程序行工作,确定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责任制,并建立工作考核评价体系。2.规范调查中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程序国土调查中,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在调查规程等国土调查政策文件中,相关规范和工作要求都比较简单,调查人员在工作中可依据的操作规范等文件缺乏,因而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只依据一般程序开展,如土地权属来源资料齐全,土地权属无争议情况下,工作可以顺利完成。但一旦出现土地权属来源资料不齐全或者土地权属有争议情况,调查人员在不能尽快调解解决的情况下,一般只能组织双方签订争议原由书,从而完成国土调查程序。因此,建议制定规范的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程序性文件,明确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工作程序和标准,最大程度上保证土地权属争议解决。3.建立合理有效的工作衔接制度由于国土调查工作时限的原因,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争议往往签订争议原由书后便宣告工作结束。如争议权利人不提出确权申请,土地权属争议处于搁置状态,留下工作隐患。因此,建议建立与国土调查相衔接的争议调处工作制度,明确国土调查中未解决的土地权属争议的后续管理和工作衔接,确保土地权属争议不因调查工作结束而“休眠”,对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进行长期的“监控”,并研究在非申请状态下如何逐步解决,实现每一宗土地权利归属的明确,解决土地权属争议隐患,提升土地权属管理工作水平。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1期

      •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秉承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念
        作者:王蔚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秉承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念王蔚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当沿用资产负债表的理念和理论,要明确不同级别政府是报表主体,需分析各种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要素确立会计科目,需要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进行估价计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分类实物量资产负债表部分与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部分组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政府报表主体;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要素;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评估计量;分类实物量资产负债表;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用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将区域内的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与负债进行分类加总而形成的报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核算自然资源资产与负债的期末值和期初值,通过存量及其变动情况的定量分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当延续会计学中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属性,应当承续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功能,而不是突出自然资源的属性而背离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念。对自然资源的计量和反映有多种格式和形式,既然选用了资产负债表,就应沿用会计的理念和理论来编制,而不是延续绿色GDP等统计学的方法。把自然资源的状况用资产负债表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运用会计的理念理论来明确报表主体,分析各种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要素确立会计科目,需要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进行估价计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和可操作原则形成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不断补充完善,不断与时俱进。1 政府主体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四个基本假设首先是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初衷是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因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会计主体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地方政府,是对本级政府控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核算。产权属于中央的自然资源,因为地方政府不能控制,不应因为属地原则列入地方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环境污染作为自然资源的减项也应计入负债,纳入核算范围。我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国家可以出让或转让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自然资源的核算范围应以本级政府实际控制为原则划分核算范围,已经出让或转让的自然资源使用权和收益权,由于政府已不实际控制,不应列入核算范围。例如土地使用权已出让进行房地产开发,仍然纳入核算范围,显然是违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初衷。我国的自然资源有全面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集体所有制不是政府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征用变为政府直接控制。对列入征用计划的集体所有制自然资源,也应视同政府控制纳入核算范围,和全面所有制自然资源一起核算。对集体所有制的自然资源计入资产的同时,对未来发生的自然资源征收费用应当计入负债,体现会计核算的匹配原则。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多元的,使用范围是开放的,但政府会计主体假设不能变,以政府控制为原则划分自然资源核算范围的标准不能变。2 会计科目确定资产负债表需要确定会计科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森林、草原、海洋、渔业、矿产资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自然要素,以及阳光、风力、地热、潮汐等能量。这些自然资源的会计科目名称需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资产方还包括相应的债权,比如政府可以出让但未出让的排放权。但排放权由于自然资源的存在而产生,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相伴而生,各种排放权计量和自然资源计量的范围需要界定,应该避免重复和交叉,以免虚高资源的价值。环境保护投入可以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但要分析是补救受损的自然资源,还是增加自然资源资产,是否形成资产,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主要包括政府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支付的修复成本等。负债方反映的项目不仅是已经造成的损失,还应当包括未来还将产生的损失。政府治理环境污染已支付的修复成本不应计入负债。对集体所有制的自然资源计入资产的同时,对与其匹配的未来发生的自然资源征收费用应当计入负债。3 会计科目计量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无到有的创立中需要探索的细节很多,尤其是会计科目的计量还远不成熟,可以借鉴国际组织、美国、英国等在计量方面的积累和经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联合国、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致力于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ystemof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简称SEEA)的理论和实践研究。SEEA中心框架(2012)为自然资源和土地提供了价值评估指南。美国联邦政府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在2000年以后提出了八类自然资源资产,陆续发布了相应的具体准则来规范上述八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问题,例如《文物资产和土地》、《联邦油气资源会计》、《油气资源以外的自然资源会计》[1],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核算可以借鉴这些规定。英国自然资源计量的抵减因素具体包括:(1)大气排放,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酸雨前体排放、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其他污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2)环境税;(3)环境保护支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核算可以借鉴这些规定。在开展自然资源综合核算时,不同资源的核算方法与参数要协调统一。污染物排放权定价借鉴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路径还需探讨。生态价值纳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计量需要从技术上探讨。环境污染和修复成本密切相连,修复成本是环境质量达到正常值需要支付的成本,应计入负债。环境污染期初值和环境正常值比较的修复成本计入期初的负债,环境污染期末值和环境正常值比较的修复成本计入期末的负债。通过该负债期初值和期末值的比较,分析环境污染的流量和趋势。在集体所有制的自然资源计入资产的同时,对未来发生的自然资源征收费用应该计入负债。这类集体所有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计量和国家所有制的自然资源同等计价,对未来发生的征收费用按照现在法律的规定作出计量,还要根据法律的修订和市场标准的变化对征收费用的期末值不断作出调整。4 报表体系构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当把价值计量与实物计量相结合,把单一资源的报表与全部资源的综合报表相结合,因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分类实物量资产负债表部分与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部分。由于资源的多样化、不同资源的实物计量不能叠加用一张表格体现,实物量资产负债表只能是单一实物资源或分类实物量。有些单一资源,如土地资源由于不同用途和多样的物理形状,这些单一资源实物报表怎样形成同一的报表还应该探讨。自然资源种类众多,自然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不能变化,自然资源实物报表可从关键资源的实物报表试点起步积累经验,再不断扩宽单一资源实物报表的种类。国家层面的自然资源普查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经常化采集,实现数据的经常更新。地方政府开展地方性的专门资源调查和研究收集数据。不同层级和不同职能政府部门采集的数据实现共享,在交互中排查数据的真伪,实现数据的精准和兼容。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现在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由于许多会计科目计量路径和标准不成熟,由于参数选择不同会造成巨额偏差,探索中的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附注要备注价值计量的路径、参数、适用范围,可能的偏差等情况,对价值计量的精度还不能过度依赖。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编制是发展趋势,也是资产负债表的本质要求。但现在编制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在技术等条件上并不成熟。因此要把分类实物量资产负债表部分与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部分相结合,从多方面分析和把控资源环境状况,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现状。在国际旅游岛的整体战略中,自然资源和环境起着先天的决定作用。三亚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一次探索,已初步完成编制工作。探索刚刚开始,需要探讨的问题已经开始批量浮现。海南省应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积极积聚条件,在更大范围全面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试点工作,以海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为全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率先探索。[1]王泽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国际经验与区域策略研究.商业会计杂志,2014(17).(2016-08-11收稿刘晓佳编辑)ThebalancesheetofnaturalresourcesshouldbethebasicideaofthebalancesheetWANGWei-jun(HainanVocational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Naturalresourcebalancesheetshouldbeusedinthebalancesheetoftheconceptandtheory,toclarifythedifferentlevelsofgovernmentisthemainbodyofthereport,needtoanalyzevarious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factorstoestablishaccountingsubjects,needtouseavarietyofassessmentmethodstoevaluate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factors,naturalresourcebalancesheet,includingtheclassificationofnaturalresourcesandtheoverallvalueofassetsandliabilities.Themainbodyofthegovernmentreport;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factors;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factorsassessmentmeasurement;Theclassificationofphysicalquantitybalancesheet;TheintegratedvalueofthebalancesheetF205;F231.1A1003-7853(2016)04-0031-02王蔚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教师,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森林资源估价师、律师。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发表 2016年4期2016-03-17 00:54:28

      • 关于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思考
        作者:任佳(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北京10003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自然资源部被赋予“两统一”的新职责,土地整治也逐渐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开启了新的探索发展道路。1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的背景1.1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是国土空间开发失序导致的现实需求国土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国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长期不受约束的开发活动也导致了国土生态系统的破坏、国土空间开发失衡失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突出问题。部分地区生态功能不断退化,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经济布局与人口、资源分布不协调,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地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亟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质量也亟需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求必须全面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指导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2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要求部署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编制实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分区域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以主要城市化地区、农村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及海岸带(即“四区一带”)和海岛地区为重点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开展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乡格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人居环境;农村地区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高耕地质量,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定加快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综合整治重大行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要求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部署了10项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等。国土综合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提高国土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已然是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综合平台和重要抓手[1]。1.3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是自然资源部履行既定职责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由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全面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部署的重要平台和实现路径,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平台、总抓手[2]。根据“两统一”职能定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自然资源部要结合机构改革后的业务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充分发挥国土综合整治平台和抓手作用,稳步推进国土生态保护修复。2国土综合整治的概念内涵根据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略,面对统一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历史重任,土地整治的内涵外延发生了新的变化,向更高层次的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2.1从土地整治到国土综合整治《土地整治术语》中规定[3],土地整治是指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需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对未利用、低效和限制利用、损毁和退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的统称。土地整治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拓展,实施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日益显化,在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扶贫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建设生态国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背景下,推动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升级,是促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路径[4],应当进一步扩充内涵、提档升级,实现从农田到国土、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到生态的拓展转变[5]。2.2国土综合整治的概念内涵《土地整治术语》明确[3],“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是针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综合采取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修复国土空间功能,提升国土空间质量,促进国土空间有序开发的活动,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生态国土的总平台。有的专家认为[6],国土综合整治是指人类采取综合措施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国土进行综合性治理,对已经遭受破坏或潜在受到破坏的国土进行修复性治理,以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地理建设活动。也有专家认为[7],国土综合整治是指人类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通过整治、开发、修复、治理和保护等一系列手段,以达到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保障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目的的过程。笔者认为,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从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国土空间品质。3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3.1科学编制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科学编制国土综合整治规划,把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探索以“国土综合整治+”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转型发展新模式。统筹国土综合整治格局、区域定位、整治措施等,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安排,构建生态系统源头保护的网络体系。合理安排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镇和重大工程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新途径、新模式,全面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国土综合整治,扎实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环境保护。3.2因地制宜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镇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统筹开展农村地区建设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围绕京津翼、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区域,在东部和部分中西部经济发达区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坚持“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原则,立足多目标多功能定位,通过全域统筹和整合整治,实现乡村地区生态空间重塑、生产空间重构、生活空间重建。针对各地区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典型特征,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村镇土地综合整治方式。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综合考虑地理、民俗、发展水平和农民关切,探索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等模式,科学确定村镇整治目标任务,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以点带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实施模式,推动全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镇建设。3.3分类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部署,根据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不同时期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等继续支持地方深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在矿产集中开发区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在海岸海域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布局。3.4加强监测监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有关要求,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以实行综合调查评价制度、加强动态监测为基础,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实行限制性开发。健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动态监测体制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变化监测体系,完善调查监测指标和网络,对国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围绕提高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调查监测的新目标,完善国土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及时报备国土整治项目的审批、实施、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等信息,实现国土综合整治活动全程动态监管。4国土综合整治的工作基础4.1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经过多年的标准化建设,土地整治领域已经形成包括调查、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施工、监理、验收和评价等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在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和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变,目前的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国土整治事业发展需要。下一步,要系统梳理、分析、整合现行标准,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补充完善融合生态建设方面的国土综合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后期管护等技术标准,构建完善国土综合整治标准技术体系。4.2强化政策保障措施2000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部)与其他部委就土地整治下发了多项文件,对土地整治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管理、资金管理、土地整治规划以及土地权属管理等内容分别进行了规定,并不断修改完善,逐步构建了土地整治的制度体系。土地整治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复垦规定》和一系列制度文件等为基础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但是,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建立体现国土综合整治生态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强化国土综合整治的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完善国土综合整治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国土综合整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监测预警体系[7]。探索建立多元融合的投资机制,设立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基金,吸引信贷资金、发行土地债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产业政策,通过联合经营、参股经营以及分配激励机制等多种产业政策,激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国土综合整治。4.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成立了各级土地整治机构2000多家,形成了总量十数万的土地整治从业队伍,为土地整治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经过多年努力,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国民教育本科招生目录,为土地整治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下一步,要结合国土综合整治的新要求,进一步建设有完整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国土综合整治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土综合整治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撑和人才保障[8]。

        自然资源情报杂志发表 2019年7期

      • 智慧环境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机制研究
        作者:曹文德、吕宪军【摘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简称智慧环境或“大智移云物区”环境,下文同),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加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能。2013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015年开始试点,经过五年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效果很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运行高效的协调治理机制,造成数据治理碎片化、治理体制分割化和治理能力弱化,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质量差,致使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无法落地生根。【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机制【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00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举措开启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大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如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定了编制指南,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的核算体系,初步建立了核算账户,并统一了自然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计规范,随后湖州、承德等地开展负债表的试点编制研究,至此,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进入了实践探索阶段。尽管我国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自然资源核算的方法研究上仍然较为薄弱。因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在试点地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常用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自然资源核算方法研究的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帮助。1、建立协调治理机制的时代意义自然资源(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下文同)核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政府于2006年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因实践效果不好而“流产”。2012年,联合国颁布了第一个国际核算标准——经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SEEA-2012),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却与制度建设初衷相背离。为破解自然资源核算的瓶颈,我国首提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借助会计学复式记账理论,遵循“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将负债与资产分别核算、列示,以负债反映对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以资产反映资源现状及其增减变化,破解了自然资源核算的难题,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而且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实践创新,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政府部门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编制要素确认2.1关于数据基础现有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价值(价格)评估、资产清查、统计核算以及委托代理机制都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也是设计报表体系和内容框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此外,还应与现有《自然资源综合统计调查制度》有机衔接,整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数据,从自然资源资产的权属、数量、质量、价格、收益、委托代理情况等各方面属性信息揭示其特性,为报表编制提供基础数据。2.2关于核算方法核算方法分为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一是实物量核算。各类土地资源实物量以土地面积计量,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准,在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之前,采用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矿产资源实物量以储量计量,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和《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20)做好对接。林木资源采用林草部门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干草资源采用林草部门调查统计数据。水资源实物量分别核算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采用水利部门调查评价数据,地下水采用自然资源部门数据。海域和无居民海岛资源实物量以海域海岛面积计量,采用海域海岛动态监管系统、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等数据,二是价值量核算。考虑到社会和生态价值核算方法争议大,编表的初期先考虑经济价值核算,经济价值核算方法将采用基于体现资产所有者权益内涵、相对稳定的、宏观尺度的价值核算方法,即实物量与其对应的价格相乘。3、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实施机制3.1建立数据协调治理机制1)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体系.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必须基于资源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的科学研究成果,根据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自然资源的发展趋势,科学界定自然资源本质涵义,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体系,借鉴现有分类的优点,做到分类科学合理、明晰准确、体系完整、逻辑有序,类别之间界定清晰,不能出现漏分、重复、交叉现象。2)制定国家统一的自然资源核算口径、方法体系和规范流程.在国家统一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各自属性特征、指标及其管理的需要,确定每种自然资源不同属性或指标全国统一的核算口径、内容、技术、方法以及分辨率和精确度,尽可能满足不同部门对自然资源属性特征或指标的需求。3.2建立负债核算的标准化体系目前,对于自然资源负债的核算范围大体分为资源过耗、环境损害、生态破坏三方面,但是三者所存在交叉部分的内容无法明确区分,因此会造成负债核算结果超出实际结果。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自然资源负债不是GDP的减法,而是超过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部分损耗才算负债。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负债的核算范围,统一各类自然资源负债的分类和统计规则,建立负债核算统一的标准化体系,这样才能明确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3.3建立多元主体协调治理机制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过程中出现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共存现象,表明仅仅依靠政府、市场、社会、公众中的任何一个主体都是不科学的,多元主体协调治理才是提高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所以,需改革政府部门单向的治理机制,综合运用经济、市场、行政、舆论等手段提高治理效能,从单一政府主体转变到多元主体平等协同,建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支撑、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平等协商的协调治理机制。结语: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数字治理碎片化、治理体制分割化、治理能力弱化,以数字治理为着力点,以自然资源分类、核算、编报为主线,以自然资源数据智慧共享为中心,从六个方面、两个维度提出建立运行高效、科学完备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协调治理机制,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智能化、共享化,构建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张网”“一个底图”,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参考文献:[1]王书宏,李小慧,李腾超,边晶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体系研究[J].中国矿业,2020,29(12):22-25.[2]韩冬芳.智慧环境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治理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2020(22):142-147.[3]杨世忠,谭振华.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5):33-44.[4]李杏茹,申文金,于常亮.編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标准化问题与建议[J].标准科学,2019(12):94-97.[5]范振林.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思考[J].中国矿业,2019,28(S2):24-27+31.

        中国房地产业杂志·中旬刊 2021年1期2021-06-15 03:02:19

      • 基于5G无线专网的海上风电场智慧运维方案探讨
        作者:李丕范,刘中国,曹童杰(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1概述过去10年,我国风电市场迅速扩容,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风电运维需求。相较本就不易运维的陆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的运维工作还存在难到达、长作业、高危险等难点。同时,由于过分暴露在盐雾、潮湿等环境中,海上风电场的故障率也要高于陆上风电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华南沿海的某海上风电场提出进行智慧运维技术探索,该风电场位于某海岛南部海域,距离大陆大约25km,其运维工作依赖人工现场进行,运维方式较为传统。当前5G、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日趋成熟,本文结合该电场在日常巡检、人员培训、运维船安全辅助、现场作业辅助等多方面需求,研究海上风电场的智慧运维方案。2风场专网所谓专网是为特定用户提供网络通信服务的专用网络,而专网是海上风电场实践智慧运维的基础。和其他行业应用类似,海上风电场的智慧运维对专网的覆盖场景多样化、网络部署局域化、网元资源定制化、网络性能可配置、网络运维可管可控等方面的支持能力都有要求,而5G专网可以给企业定制化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根据使用场所、工作类型提供不同的配置,在隐私和安全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因此组建以5G网络为主、4G网络为辅的专网可满足海上风电场智慧运维的相关要求。本次预规划7个站点,其中规划部署1个站点用于运维航道覆盖,6个站点用于海上风场覆盖,为海上风电场智慧运维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保障。3智慧运维本文依托规划建设的5G+4G混合专网,按无人风场巡检、离岸现场维护2个维度对海上风电场的智慧运维应用进行探讨。3.1无人风场巡检海上风电场由于环境特殊,运维人员无法长期驻守,需借助视频和传感器实现日常的远程运行监控;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分布较为离散不易达到、且水下情况难以监测,也需要无人机和无人艇来辅助巡检;加之风机内部构造复杂,一些区域人工到达不易甚至难以到达,这时可以通过特种作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相关作业任务。3.1.1风电机组及升压站智慧监控风电机组及升压站智慧监控是基于4K视频监控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等手段实现的,是最基础的海上风场智慧运维手段,主要满足风电场远程巡检场景下“能看”“可感”的直接需求。具体实现上,4K摄像头可部署在风电机组及升压站等区域,通过导轨移动,实现对部署区域的全面监控,视频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同时数据采集主机收集回传风机的相关运行数据,具体如图1所示。图1风电机组及升压站智慧监控方案3.1.2风场无人机巡检风场巡检无人机系统是一套软硬件结合的全自动飞行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海上风电场的升压站部署自动机库和无人机,连接风电场专网即可远程控制无人机全自动起降、自动更换电池、连续执行任务,实现全自动化和真正“无人化”。风场无人机巡检流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一是无人机任务路径规划,二是无人机巡检任务执行,三是巡检任务报表生成。整体方案如图2所示。图2无人机风场巡检方案组成3.1.3海上风电场特种作业机器人3.1.3.1风机叶片检测机器人风机叶片是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机巡检的盲点之一,风机叶片巡检包括叶片内腔和表面检测2个方面。依靠人员爬进内腔观察、判断,是叶片内腔检测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既存在高空作业风险,又因叶腔内部空间有限导致部分区域难以到达;风机叶片表面的检测虽然已经出现了无人机检测的方式,但大部分仍以人工为主,在海上环境中存在更大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针对风机叶片内腔检测已经有专用的内窥检测机器人出现。机器人采用双电机、六轮驱动、搭载2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工作时由爬行器携带摄像头进入风电叶片内部,在叶片的前缘、后缘、大梁腹板之间的空间内行进,可深入叶片内腔达叶片长度的85%以上,对前梁、后梁与壳体之间的粘接胶及腹板内补强胶的空胶、裂纹、开裂,腹板内侧蒙皮及中间主梁帽的裂纹、泛白、褶皱等缺陷进行检测。针对风机叶片表面的检测,日前在苏格兰某海上风电场的一台7兆瓦海上风机叶片上,一只专门为维护和检查海上风机叶片而设计的智慧运维六足履带式爬行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次行走测试。研发人员将真空粘合装置安装在机器人的每只足末端,用于完成在风机叶片表面的吸附和灵活爬行;同时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对表面的裂缝和变形进行扫描,地面技术人员通过现场专网接收扫描数据和实时视频流,从而完成海上风机的全自动检查和维修。3.1.3.2风机塔筒清洗机器人塔筒是风机的主要支撑部件,表面会粘附灰尘和酸腐物质,严重时甚至会威胁风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经多年运行后需要清洗维护。而目前的运维作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清洗和维护塔筒,隐患大、强度高、周期长、成本高,亟需进行改造提升。塔筒清洗机器人由左右履带和中间连接结构组成。履带由多个强磁铁排列而成,通过强磁吸附在金属塔筒表面。通过网络控制遥控器操作人员可控制左右履带进行上下移动或是拐弯,配合机器清洗工具,完成塔筒表面的清洗作业。3.1.3.3海上升压站巡检机器人作为海上风电场的电能汇集中心,海上升压站是其输变电的关键设施。海上升压站电气设备如果出现问题,小则一条回路上的风力机停运,严重时整个风电场将面临瘫痪。由于运维人员到达升压站现场的次数有限,因此通过视频和传感器对升压站进行监测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这些终端都是固定安装或者只能通过导轨覆盖升压站的小范围场所,存在监测盲区。而活动的巡检机器人则可以有效增大巡检覆盖范围,进一步降低海上升压站发生故障的风险。海上升压站的巡检机器人主要有轮式和四足式2种。轮式巡检机器人可实现升压站内全自动智能巡检,支持搭载智能图像云处理系统精准识别各类仪表,支持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历史数据分析、远程视频联动等。而四足式巡检机器人,又称“机器狗”绞轮式巡检机器人则具备更出色的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可在陡坡、阶梯、狭小管道等轮式巡检机器人无法进入的区域完成巡检任务,进一步扩大机器人在海上升压站的巡检范围。3.1.4风场水下无人艇监测位于海洋环境中的海上风电场,其水下环境的监测是运维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水下环境监测一般只包括海底线缆排查,而且需要依靠人工探摸,风险高、周期长。搭载高精度实时三维声呐和浅地层剖面仪等仪器的无人艇能够避开人工巡检的弊端,自动对风电机组周边水下区域进行探测,检测风电机组桩基冲刷情况、风电机组周边水下地形地貌、风电海底电缆冲刷与掩埋状况、海上升压站基础冲刷情况等,根据调查结果评估桩基与线缆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海上风场后续的检测作业和维护性施工提供依据,为海上风电日常运维提供可靠支撑。作业时,无人艇可从码头出航或随母船(运维船)作业,可通过公网、5G专网、卫通或借助升压站与陆地部分通信链路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工作人员在岸端或母船上即能实现海上风电检测运维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图3海上风电场无人艇水下监测作业流程3.2离岸现场维护海上风电场智慧运维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风电场“无人化”运行,但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仍然需要人工离岸到达风电场进行现场维护。这就需要对整个人工维护作业流程进行全链条的智慧运维技术赋能,包括离岸前的人员培训和作业模拟、航行中的安全保障和作业中的智能辅助等。3.2.1风电VR实训系统运维作业前的培训质量会直接影响海上风电场运维的成效。目前,风电行业的人才培训及教育,主要采取图文、视频、参观、实训等方式,图文视频略为枯燥,参观只是走马观花,很多场所无法进入,而实训又无法在正常运行的设备上进行操作,限制众多,培训效果大打折扣。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还原现实场景,模拟实际操作,体验者可以置身虚拟环境中,进行高仿真的虚拟培训,运维人员不离岸即可模拟海上风电场环境,从而提高每次现场运维的效果。3.2.2运维船舶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运维人员需搭乘运维船舶前往海上风电场进行作业。海上航行环境复杂,运维船舶驾驶员对船舶自身状态、周围航行环境、碰撞风险预警等有天然需求,引入船舶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可以使驾驶员更好地感知船舶自身状态,了解周围航行态势,消除驾驶员的感知不足,补充驾驶员的判断不足,避免因视野盲区或者能见度较低出现船舶碰撞风机基础的情况。一套船舶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一般包括监控测距模块、远距离监控声光模块、红外在线测温模块和控制系统,监控测距模块设置在船舶的船身四周,远距离监控声光模块设置在船舶的船顶位置,红外在线测温模块设置在船舶的船舱内部,监控测距模块、远距离监控声光模块和红外在线测温模块均与控制系统连接。3.2.3北斗海上人员落水安全救援系统为进一步保障运维传输人员安全,可通过部署北斗海上人员落水安全救援系统,确保人员落水后能得到及时救援。系统可实时获取船舶位置和落水人员位置,船上人员一旦落水,北斗个人救生示位标立即自动开始向监控中心上报人员位置,保证及时救援。本系统使用快速稳定的5G网络和宽带卫星通信链路,保证数据互联互通的及时性和可靠性。3.2.4运维人员智能穿戴设备海上风电场作业环境较为艰险,许多运维工作需要双手操作,在进行复杂作业时,作业人员无法随时查阅作业手册,影响运维作业效果。智能安全帽、AR眼镜等智能穿戴可以通过内置语音助手解放作业人员双手,调阅作业手册辅助作业人员按规定流程完成相关运维作业,甚至可以发起远程求助,请求未到达现场的专家协助,有效解决运维过程中的难点。4结束语当前,伴随着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逐渐成熟,部分产品已经在海上风电场的日常运维工作中得到应用,使海上风电场日常运维工作实现“少人化”甚至在部分工作中已经能够达到“无人化”。但是要全面实现真正的“无人化”还需要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并针对海上风电场的场景进行优化,比如,5G专网组建能否更便捷,能否搭建一个综合位置服务平台对这些智慧运维装置进行统一管理以及各类作业机器人能否再进行针对性的定制等,这些都是后续工作中需要考虑的。笔者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海上风电场运维“无人化”。

        邮电设计技术杂志发表 2021年7期

      • 服务自然资源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
        作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治胜
        2015年以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五个国土”建设,落实“六抓”举措,努力实现“六个全覆盖”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三块地”改革,积极破解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全力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测绘地理信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创新驱动更具活力、法治建设逐步加强、产业活力有效彰显,成绩突出、成效明显,在2017年度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绩效考核中荣获“优秀单位”,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展新机遇(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带来新动力。一是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高度重视《测绘法》修订,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多次就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等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连续多年对测绘地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地图管理条例》。二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长陈润儿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听取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和成果报告,同意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和应用长效机制。时任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翁杰明批示省发改委将地理信息产业纳入河南省新兴服务业战略。副省长徐光多次听取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汇报,审定《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三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加大经费投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向前发展。(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提出新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息息相关。但目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尚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旺盛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供需脱节的问题依旧存在,“五大业务”存在薄弱环节,“五大能力”有明显短板,地理信息资源丰富程度、服务力度不够等。我们要准确把握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站在宏观角度和战略高度,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供给能力,全面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大局,助力河南聚焦“三区一群”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实施,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提供更高层次的地理信息服务。(三)机构改革将测绘地理信息职责提升新高度。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这次机构改革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职责上升到自然资源部层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强化了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职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将在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和监管,空间规划,“六个全覆盖”“五个国土”“三块地”改革等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四)新《测绘法》实施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营造新环境。新《测绘法》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突出了“保安全”的主线,维护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突出了“促发展”的动力,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激发了地理信息产业活力;突出了“转职能”的举措,更加强调对地理信息市场和从业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放管服”改革;突出了“强保障”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测绘地理信息法治环境,为事业改革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作出新贡献2018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要自觉提高站位、切实扛起责任、紧盯关键环节,把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去。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对机构改革要有新认识。要坚决拥护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部署,坚持党性原则和全局观念,服从组织安排,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统一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工作要连续、队伍要稳定、观念要转换、思想要创新,以最好的状态坚守岗位,不懈努力,为深化机构改革交上满意的答卷;要依托测绘地理信息优势,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基础性、先行性、科学性作用,做好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支撑“五个国土”“六抓”“六个全覆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三块地”改革,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不动产登记、空间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撑。(二)在重点工作中要有新突破。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以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国家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等为抓手,以智慧城市建设、地理国情监测、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等应用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重点任务落实,确保主要指标顺利实现,推动重大工程实施和重点领域目标落实,进一步加快地理信息开发利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地理信息面向各领域技术应用与服务保障全覆盖。(三)在“地理信息+”应用中要有新举措。要以河南省时空地理信息院士工作站、省“十三五”地理信息科技专家委员会等平台为支撑,充分发挥战略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作用,以地理信息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为目标,推进“地理信息+”应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地理信息服务,切实抓好“三块地”改革、省级空间规划、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大宗商品交易、精准扶贫等示范项目落地实施,满足大众对地理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四)在依法行政中要有新思维。要全面推进新《测绘法》贯彻实施,认真履行新《测绘法》赋予的各项职责,扎实推动各项制度落地生根;要做好《河南省测绘管理条例》及《河南省地图审核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法律规范体系;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测绘资质动态巡查,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监管水平,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要持续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以及安全保密监管等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五)在产业发展中要有新作为。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地理信息产业政策引导,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要推动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多元化地理信息投入机制,加快形成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集成性、高附加值的深层次应用;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扶持,鼓励企业通过融资、并购等方式做强做大,推动河南省时空信息产业园、驻马店静脉产业园、北斗应用产业园等“地理信息+”示范园区落地实施,实现产业整体提升和健康发展。三、谱写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新篇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要提高思想站位,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首要任务扛牢坐实,提高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二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三要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办法,防止和纠正“四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四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好选人用人关,建设一支党性坚强、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测绘地理信息干部队伍,为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杂志发表2018年4期

      • 基于多源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
        作者:赵万森(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地全面推进,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加剧,国土空间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开发利用保护的统筹。国土空间规划是依据国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及战略,实现开发利用管理和布局优化的总体方案。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是政府部门统筹区域空间发展、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抚顺市区域特色显著,煤炭资源开采引发的现实地质灾害隐患、生态环境恢复、工业污染防治以及由棚户区改造对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形态的影响等问题,为抚顺市国土空间规划带来了严峻挑战,急需通过总体规划修编,理清思路,主动适应周边城市发展环境,抢抓发展机遇。基于多源多维数据的抚顺市国土空间规划有助于保障区域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研究目的(1)提取多源多维数据的信息,进行多角度的统一分析,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构建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清晰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融合抚顺市具体情况,通过因地适宜地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功能分区、产业分工、城镇体系、交通系统、设施共享以及生态共建等方面的协调发展。(3)对区域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调节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萧条地区人口、经济、社会等区域问题,为抚顺市自然、人口、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方案。(4)利用多源多维数据,丰富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方法,建立三维智慧国土系统,便于直观、全面、准确、有效进行管理与监测,实现国土规划的科学化、可视化。(5)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其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特征,为其他城市规划提供一定借鉴。二、研究方法与结论(1)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对抚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规划》的研究,了解了抚顺市的城市定位和基本自然地理状况。抚顺市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沈阳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以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工业遗产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必须围绕积极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沈阳经济区建设等发展战略,有效推动辽宁东部生态屏障区保护、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沈抚同城化建设。抚顺市市区人口密度较大,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处于河流的上游,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2)综合考虑试验区土地利用、土壤、地形、水文、植被、气候等因素,利用生境丰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地形湿度指数、水源涵养指数以及植被覆盖度指数评价试验区的生态服务能力。试验区生态服务能力差异显著,生态服务能力最高区是最低区的近26倍。空间分布上主要体现为试验区中部地区的高生态服务能力以及西南部和中东部为主的低生态服务能力。(3)空间句法有五个值,这里选取空间句法的整合度,整合度代表着空间可达性,它衡量了一个空间吸引到达交通的潜力。通过计算发现有的城市道路整合度的不高,但是周边建设用地很多,房屋建筑也很多,这样的地区应该适当增加道路的通达性,增强交通的便利性。有的乡村道路其位置很好,但是公路等级是乡村道路,同时周边建筑很少,是大片的草地,这样的地区应该考虑如何合理利用。(4)选取试验区抚顺市某县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耕地、房屋、道路、园地、林地、草地、水域、泥土地表、堆掘地、构筑物地类,做景观指数计算。统计地类面积发现,研究区草地和耕地面积最大;计算斑块个数,房屋、草地、林地斑块个数较多,耕地斑块个数相对少些,结合面积对比,在此区域,耕地的破碎化程度较低,而房屋破碎化程度较大,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进行后续评价。同样是反映景观破碎化程度,通过平均斑块边缘,除了道路这一类,其他地类的平均斑块边缘值相差不大,其中房屋的值最小,充分说明研究区房屋的破碎化程度较高,居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的探讨。边缘密度与景观优势度相关,通过边缘密度统计,草地在此区域处于优势,耕地、房屋、道路、构筑物相差不大,水域与泥土地表的值都比较低,这两类处于劣势,尤其泥土地表面积非常少,说明当地的土地利用程度很高。三、结语目前,我国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层面和省域层面,相较而言,对于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成果较少,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多源数据的整合处理,将地理国情数据、地形数据、生态信息、建设用地信息、产业结构信息、人口分布信息等多源数据叠加整合,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提供全方位综合的数据,对城市的建设提出合理规划建议,使城市土地利用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1期

      • 国内动态
        内蒙古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全面开展服务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消息,从2016年开始建设的内蒙古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NMGBDCORS)现已布设161座参考站,并全面开展相关服务。内蒙古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由参考站、通信网络、数控中心、用户服务四大子系统组成,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优势,建成以北斗为主的多模多频综合卫星导航服务系统,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资源三号03星成功发射7月25日,资源三号03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资源三号03星是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将在轨与资源三号01、02星组网运行,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数据,将为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资源调查、防灾减灾、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应用服务。(新闻来源:新华社)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应用成效显著7月20日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卫星观测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支撑构建现代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监管体系,卫星影像获取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自然资源部主体业务、开展省级卫星应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卫星应用规模不断壮大,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新闻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交通运输部推进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推进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应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建设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新闻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我国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8月2日7时0分,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s,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新闻来源:《人民日报》)高分九号04星成功发射8月6日,高分九号04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高分九号04星为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新闻来源:新华社)

        卫星应用杂志发表 2020年8期

      • 智慧水文应用数字孪生5G专网用户自运营管理实践研究
        —— 以曲靖市5G智慧水文面店示范站项目为例
        作者:张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云南曲靖655333)近年来,国家水利部加大力推广“数字水利”“智慧水文”等水文水资源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动传统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与5G、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融合应用,促进产业信息化水平提升[1-2]。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运营商,践行以5G专网赋能千行百业社会责任,深入云南省水文水资源行业挖掘潜在需求,为全面提升水文测报现代化水平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对助力“5G+智慧水文”信息化项目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3]。1研究背景水文监测目前主要采取水位、水流量等专业检测设备进行监测数据采集,通过物联卡传输监测数据到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各业务管理系统长期成为信息孤岛。监测站普遍地处偏远地区,工作人员只能到现场实地查看监测运维情况,人工查看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监测数据,而且水文工作人员不知道网络传输状况。智慧水文项目只有将5G、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融合到水利专业设备检测数据采集中,深入分析寻找业务切合点,才能有效地助力智慧水文信息化发展[4]。2实践内容简介中国移动为助力云南省曲靖市智慧水文项目开展,经过多次深入水文监测站现场勘查及与基层人员沟通,挖掘分析客户需求与各种新技术契合点,结合曲靖水文分局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客户制定了5G+智慧水文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遵循“顶层设计,分布实施,先基础,后扩展”的设计原则,分三期项目实施。本次实践是云南省水文水资源曲靖分局面店水文站一期示范项目,该项目融合5G+北斗+移动云+5G数字孪生运用管理平台+软硬件集成,将完成曲靖水文面店新技术应用示范站的水文及气象多要素监测自动采集、5G基站企业专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水文要素集成RTU、5G通信设备模块、5G+北斗双传输通道、云平台软件开发、5G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以曲靖面店水文站打造示范标杆,实现水文监测数智化5G专网用户自运营管理。该项目主要是基于中国移动OneLink平台和OneNET平台进行5G连接管理,由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支撑开发5G专网运营平台数据集成以及数字孪生,实现业务数据有机整合和可视化展示的一站式支撑管理系统。基于View数据可视化提供的数字孪生能力,以三维可视化结合二维图表与触发交互的形式对水文站的物理设备、数据、监测状况等内容进行统一可视化展示,实现设备数据一张图概览,打造智慧水文统一门户,为运营单位提供可视化运营、监控,为领导者提供辅助决策分析。项目实践完成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访问5G数字孪生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远程可身临其境地查看监测情况,系统自动显示各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告警、监测数据、5G网络传输状态等在线实时展示,并可进行操作管理,实现了用户自运营管理。该项目是云南全省首例革新了水文行业监测管理方式,以5G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方式,通过5G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使用户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数据、5G网络传输运行状态等进行自运营管理。3实践总结分析曲靖市5G+智慧水文面店示范站项目开发的5G数字孪生综合运营管理平台落地实践,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亮点。(1)实现了NB/2G/3G/4G/5G网络传输状态可视化管理。创建示范站前曲靖分局对于监测数据主要通过物联网NB网络传输,当接到问题时无法远程判断是网络问题还是设备问题,对于监测站运维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通过该项目实现了对于监测数据传输NB/2G/3G/4G/5G多种网络传输状态的可视化管理,为5G专网等网络用户提供了用户自运营管理平台,为用户自行监测运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2)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监管,数据统计可视化管理。通过该项目实现了曲靖分局对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监管,可监测设备接入数量,实现了设备在线、设备离线预警、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显示等信息可视化展示,便于水文站监测运行管理。(3)实现了监测采集数据,大数据分析形象可视化展示。通过该项目实现了测站监测数据的形象可视化展示,水文、气象多要素全自动采集后,监测数据以实时动态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可视化展示,便于曲靖分局进行监测趋势分析监管,及时预警报送水文信息。(4)实现了多系统融合接入,打破各业务系统信息孤岛。通过该项目实现了对曲靖分局使用的水情通报业务系统、水情监测管理系统、整编系统、气象多要素监测系统、三角堰测流系统5个独立系统的统一融合接入,集成展示并实现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打破各系统的信息孤岛。(5)实现了互联网访问云计算平台,可多终端移动便捷使用。该项目的5G数字孪生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搭载在中国移动云计算服务器上,配备云服务器安全防护功能,通过互联网访问云平台,实现了对曲靖分局水文气象多要素全自动监测数据的多终端移动便捷登录使用。(6)实现数字孪生虚实双世界管理,节约客户运营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客户单位降本增效。该项目实现了对监测站以数字孪生三维立体模型展示虚拟数字世界,同步水文站物理世界,云平台的数字化双管理,节约了购买硬件服务器、机房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现场运维研判故障等人财物费用开支,实现了曲靖分局综合管理降本增效。4实践价值分析4.1效益分析该项目实践按照广义效益分类分为经济效益、产业效益、社会效益,具体如下。(1)经济效益:该实践项目对于中国移动为推广5G赋能水文水资源行业奠定了成功的标杆示范基础,5G+智慧水文项目的逐步深入进行预复制推广为中国移动带来巨大的业务收入,经济效益可观。同时,5G+智慧水文项目的实践落地促进了云南全省乃至全国水文水资源行业信息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水文水资源基本监测工作的成本开支,使水文信息得到更充分的互访共享,在农业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管理方面,将进一步发挥水文数据潜在的经济效益。(2)产业效益。一是在该实践中,5G数字孪生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5GDICT项目推广中成功树立标杆示范,便于中国移动5G赋能千行百业,将5G网络与数字孪生融合推广;该项目实践的成功落地验证了5G、云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水文行业及数字孪生产业可形成规模效益。二是该项目以OneNET+OneLink5G专网运营平台为底座,是云南全省首个网络自运营管理平台落地项目,在工业互联网为主的客户群体将形成产业规模效益。(3)社会效益。一是该项目赋能智慧水文,对社会水情水利有效促进,能及时为防汛抗旱部门做出减灾决策及农业生产等提供技术支撑,使人们的防汛、抗旱活动有的放矢,财政投入目标更精准,提高防汛、抗旱减灾的工作效率,减灾综合效益也将显著提高。降低灾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的破坏,进而体现出促进社会稳定运行的社会价值。二是该项目实施将5G数字孪生远程自运营管理推广到社会各界应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为社会产生更大的效益。4.2先进性分析(1)技术应用先进性。一是使用目前商用最先进的5G通信技术,使用移动云服务器,搭配云安全服务。二是使用目前新技术——数字世界的代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物理与数字双世界应用管理。(2)市场应用先进性。一是该标杆示范项目将引领新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的信息发展新趋势。二是该标杆示范项目对各行业数智化管理水平提升具有引领与借鉴复制作用。4.3可推广性分析本项目以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曲靖分局的面店水文监测站为5G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应用示范站;二期将进行全市推广复制现有的390个水文站点,十四五规划中还将增设1700个水文监测站点;三期将对接其他各相关部门。“数字水利”监测站信息化专项资金充足,全国各省各地市水文监测站众多,复制推广的市场容量非常巨大。5G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开启了5G网络三维立体可视化传输管理,开启了网络运营远程在线监管的用户自运营模式,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工矿、园区、社区等将提供可复制推广的企业自运营设备网络运营管理示范效应。5结束语在各行各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大浪潮下,如何利用5G专网、数字化、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曲靖市5G智慧水文面店水文示范站项目是云南省首个开展试点的水文监测项目,曲靖5G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的成功落地,给各级政府,尤其是环境监管等部门提供了良好的融合云计算、数字孪生、5G专网技术的用户自运营管理示范和借鉴作用,对行业数字化升级和5G专网用户自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数字通信世界杂志发表 2022年2期

      • 北斗系统的超强本领
        作者:周军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北斗系统研制以来,北斗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服务定位精度、系统稳定性、功能全面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全面支撑了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0年6月23日,我国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这意味着,中国北斗正式走向世界,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北斗系统部署的全面完成极大地消除了我国在军事、通信、金融等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安全隐患。北斗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是最为迫切的。导航的核心功能其实就是定位和授时,导航主要用于部队机动、武器发射、边防巡逻和生命救援等,这就要求导航的过程中必须能够实时提供载体的位置、速度、姿态等状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发生偏差,就相当于武器裝备没有了眼睛,部队失去了方向。短报文通信可谓是北斗系统的“独门绝技”,它是指北斗的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在“北斗三号”系统中,短报文通信的能力显著提升,从最初一次发送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发送1200个汉字。用户遇到突发情况时无须字斟句酌,足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有源定位也是“北斗三号”的一大创举。其原理就是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通过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联手,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儿”,还能告诉关注着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儿”。这项技术在搜救、渔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在交通运输上,北斗系统也在为更多车辆的安全行驶护航。它可以为车辆提供实时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内的北斗终端设备可以记录行车信息,得出车辆行驶的里程、速度、行车时间、路线等信息,防止出现超速或疲劳驾驶等危害安全的违规驾驶情况。在北斗系统等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构建智慧森林防火、扑火基础设施,基于北斗系统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大型重载、长航时、远距离、智慧化、全系统的消防无人直升机可以快速、准确地抵达火灾现场,充分利用北斗系统及其短报文通信功能为救火队员提供位置共享等重要信息。当前,国内不少汽车厂已经在广泛就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展开研发,目的是让人、车、路能够“说上话”。近年来,一大批从事北斗应用的企业致力于打造数字时代北斗应用的最佳实践方案,已经在自动驾驶、行业升级、测量测绘、智能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有了诸多应用落地。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系统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系统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还将不断涌现。

        阅读杂志发表(科学探秘) 2020年11期

      • 山西:15条措施支持“北斗”产业 “起飞”
        杂志:王龙飞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近日印发了《山西省推进北斗衛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加快山西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应用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推动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北斗大规模深化应用推进北斗在关键行业领域全面应用。山西省将在能源、电力、通信、广电、交通、金融、公安、水利、自然资源、地震、气象、测绘、农业、林业、粮食等领域涉及到定位导航授时(PNT)等功能需求时,实现以应用北斗为主,开展示范应用,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治理能力。把北斗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支撑,打造基于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体系的示范标杆。推进北斗在大众消费领域普及应用。加快教育科研、健康养老、住房建设、旅游出行、特殊群体关爱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北斗普及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紧贴百姓生活的新兴领域推广北斗应用,营造基于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体系的智能、便捷、精准、高效的现代生活空间。鼓励在营运车辆、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轨道交通上应用北斗,多渠道服务公众出行。支持北斗产业示范应用。支持省内企业申报国家级北斗应用示范项目,对获得国家资金支持的企业按有关规定予以配套。鼓励企业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对山西省企业与省外签订北斗产业合同的,按合同完成金额的5%给予奖励,同一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扶持北斗产业化发展开展协同创新。山西省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北斗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北斗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对通过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军民融合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交易科技成果并在省内转化的省内北斗企业,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以转账凭证为依据),给予技术输出方5%的奖励,单个科技成果最高奖励100万元。对省内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省内转化、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额(以转账凭证为依据),给予省内购买企业5%的奖励,单个科技成果最高奖励100万元。完善产业链条。吸引、鼓励国内北斗产业头部企业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加强与我省合作,争取中上游企业来山西省进行产业布局,推动全省北斗芯片、模组、器件、终端、系统及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集聚。支持建设集办公、科研、中试、加工制造、典型应用、数据服务于一体的北斗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对首次认定的“北斗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给予项目投资补助。对在年度运营中引入企业数量多、带动就业明显、示范引领作用强的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给予项目投资补助,单个产业园区(产业基地)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北斗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引进专业化运营服务团队,对引入方按照支出服务费用的50%给予奖励,每个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每年不超过200万元。推进产业融合。推进通信、导航、遥感产业融合发展,为山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支持。推进北斗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基于“北斗+”的智能化服务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融合应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北斗全产业链和北斗融合产业,引进国内头部企业与山西省开展资本层面合作,培育省内北斗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性中小企业发展,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技改等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我省北斗产业企业创新发展,对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北斗产业中小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小巨人”北斗产业企业。对山西省企业北斗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全省现有的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建立全省统一的基准服务系统,规范统一数据源头,建设具备高稳定、高可靠、高连续、可扩展及服务多样性的高精度信号服务网络,保障全省室外实时定位精度优于1米,重点区域优于5厘米,并支持相应企业做好高精度定位服务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高精度定位数据保障。落实金融财税支持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提高对北斗产业企业授信额度,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特别是对国家及我省重大北斗研发和产业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北斗产业企业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原则上不得上浮利率。鼓励企业多渠道融资。鼓励各类政府基金、社会基金支持北斗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以及股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服务。支持北斗产业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发展私募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推动高新园区内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对以专利质押贷款方式融资达到300万元及以上的北斗产业企业,一次性补助贷款利息、担保、评估等费用总额的50%,最高补助20万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北斗产业企业,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及军民融合类企业支持等政策。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北斗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加强产业发展人才支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解决来晋工作的北斗产业高端人才及其团队的分类认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科研立项、经费支持、薪酬待遇、服务保障等事项,实现即时申报、限时认定。对当选“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和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者,一次性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特殊津贴;对来晋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一次性给予20万元安家费、10万元项目资助;其他高端人才享受我省现行人才支持政策。加大应用型人才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北斗产业相关课程或专业,培养专业性基础型人才。鼓励产学研协同建设北斗产业学院和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对院校建设北斗产业实训基地的,按照我省现行财政支持政策执行。对其他单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根据建设情况,择优按照其建设费用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开展公益性交流培训的,经审核后按培训费用的50%给予奖励。

        科学导报杂志发表  2021年9期

      •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新《土地管理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的改革精神,将“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写入法律,首次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并对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之间的衔接做出规定。2021年7月2日发布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进一步细化落实新《土地管理法》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的具体路径。一、进一步明确土地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强化空间规划意识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新《条例》进一步规定,土地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土地是国土空间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的要求,新《条例》特别强调在土地管理领域应当强化空间规划意识,发挥好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布局作用,对土地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做出科学安排。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严禁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国土规划一经批复,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决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政府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坚持按法定条件和程序修改规划,严格审批。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二、进一步明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三条控制线”的要求,构建空间管控边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新《条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首次将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写入法规,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底线约束方式体现了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的要求。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安全底线,对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是粮食安全底线,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必须对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实行永久特殊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体现了国土安全底线的要求,划定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框定总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镇无序蔓延。目前,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全国自然资源系统正在牵头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下一步,要运用全国统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切实落实好以“三条控制线”为基础分类分空间的管控措施。三、进一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内容,细化空间约束指标近年来,全国自然资源系统持续加快推进“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条例》修订案进一步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的内容、要求、目标等,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首先要按照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基础上科学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的重要目标。《条例》修订案特别细化了土地管理有关的规划指标,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应当明确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禁止开垦的范围等要求,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这一规定既细化了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管理方面的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又指明了在土地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目标,即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的建立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新《土地管理法》和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迈出了空间规划改革在法律制度顶层设计方面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要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和实施“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建立统一的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同时,抓紧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加快构建上下协调、科学有序的国土空间法律制度体系,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国土空间。(i自然资源全媒体)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1年8期

      • 北斗之光 中国智慧
        作者|李朝全       龚盛辉著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年12月定价:48.00元  龚盛辉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是一部令人期待已久的作品。这部作品以时间为基本线索,生动讲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艰难曲折的研制过程,刻画了一批勇于攻坚克难、甘于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技术人员等群体形象,有力地彰显了新时代的北斗精神,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中国北斗》题材重大,内容新颖。卫星导航系统是大国重器,涉及一个国家的生存命脉,关系到国家安全,被称为“国家的生命线”。拥有自主研发、自己主导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兴旺发达强盛的重要标志。因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1994年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走过了20余年的艰辛历程,它实际上体现和代表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家实力,既是中国科技、中国航天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也是一项大国重器。除了在科技领域、军事领域的应用外,卫星导航系统,既关乎国家安全,也关乎国计民生,更多地还被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用于造福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北斗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强国富民的工程。因此,用文学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中国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系统的历程,无疑是新时代的一个重大创作选题,既具有史录价值,亦具有文学价值。作者通过深入的采访和细致的打磨斟酌,精心构思谋篇布局,用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北斗导航系统研发艰辛曲折的历程,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以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推进叙事的方式有效地吸引读者阅读。整部作品充满了探险性、曲折性,令人手不释卷。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前沿科技题材的报告文学,重在刻画一位位爱国报国、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形象,彰显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的北斗精神,这就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北斗精神与严谨求实、锐意创新的科学家精神相辅相成,贯穿其始终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为了体现这种伟大的精神,作者注重将其置于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作中去呈现和表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精神,正是因为艰苦卓绝的北斗导航系统研发这项宏伟的事业,这件关系国家命脉的大国重器,催生了与之相匹配的北斗精神。北斗精神又与“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一脉相承,这种精神的血脉代代相传,业已成为立国、立族之本,兴国、强国之魂。作品在表现北斗精神时,突出的一点是将科研人员放在具体的家庭、社会和工作环境中来塑造,在家与国、个人与祖国、“小我”与“大我”的矛盾冲突中凸显科研人员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精神。譬如,孙家栋这位大总师,“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始终甘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国忘家,为国无我,不负祖国,不负人民。同孙家栋一样,每一名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研发的科研人员,几乎都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然而,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坚定的信念:为国效力,为国铸剑。他们都是为了国家而舍弃了小家,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北斗精神,诠释了爱国、奉献、担当的崇高精神。如今,北斗组网已经顺利成功。无数人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回报。伟大的成就凝聚着他们无限的心血和牺牲,他们的成就凝聚成了伟大的精神。中国北斗,这是伟大祖国的“大国之眼”,它让中国更加自信、更加强大。那些在天上璀璨闪耀的卫星,代表的是中国科技的成就,彰显的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而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孙家栋、谭述森、周建华这样的科研人员的忘我工作和无私付出,才托举起了这一大国重器,托举起了中国的北斗之光。因此,《中国北斗》既是一部及时、生动、有力的文学报告,也是献给新时代奋斗者、奉献者的一曲壮丽的赞歌。■

        出版人杂志发表 2022年6期

      • 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建设研究
        作者/屈金超(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临沂)[提要]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倒逼着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着“智慧国土”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本文从政务信息化发展、土地伦理道德要求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中进行“智慧国土”建设的必要性。针对“智慧国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正迈向“智慧国土”建设阶段,以期实现对土地资源高效便捷的管理,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智慧国土”建设过程中,我国尚未对土地资源智慧化进行深入探讨,导致存在的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如何处理“智慧国土”建设中的问题,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智慧国土”建设理念去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土地资源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化,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智慧国土”建设概述(一)“智慧国土”的概念。“智慧国土”是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由“数字国土”到“智慧国土”的转变,提升整体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智慧国土”依托现有的国土资源数据库,借助当前先进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构建起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数字服务系统,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平台化、规范化和智能化。(二)“智慧国土”建设的内容1、智慧国土“一张图”数据库。作为国土资源数据库的核心,“一张图”数据库是建设“智慧国土”的重要基石。国土资源“一张图”主要包括数据的查询、浏览和分析等操作,通过集成和整合各类国土资源信息,为各类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信息的展示和分析提供了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依托统一地理空间坐标和高清晰遥感影像,叠加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形成完善的国土资源数据体系。“智慧国土”依靠电子服务、信息监管和信息服务三大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AI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智能化。2、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成果,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智慧化。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海量的国土资源信息数据筛选、分类和整合,云计算技术能够使信息的获取变得轻松方便。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智慧国土”功能的实现必须有新型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它不仅可以使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和整合变得便捷,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办事效率,保证信息数据安全。3、“智慧国土”服务平台。为实时更新和高效接入各种专题数据库与物联网信息,分析、挖掘和提取海量数据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就必须做好“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可以采用三层架构体系构建,该架构体系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层。“智慧国土”服务平台通过实时接入传感器数据等外部系统数据,通过该平台制定各种标准化数据服务,挖掘并分析数据中隐藏的有用信息,建立一个集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和指挥于一体的“智慧国土”监管平台。二、“智慧国土”建设必要性分析(一)政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智慧国土”建设必将驱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进入新阶段。随着国家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审批监管服务由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政府角色由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换。政府只有顺应智慧化和便利化的需求,才能推动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服务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智慧国土”建设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时代之需,它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信息共享,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智慧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管理费用,提升现代化运作水平。土地资源数据库标准化的建设和运作,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数据共享。“智慧国土”建设也可以极大便利办事群众和企业,让“少跑腿、多办事”成为常态。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使得“智慧国土”建设势在必行。(三)土地伦理的道德要求。土地伦理反映着一种生态学意识的存在,这种意识又反过来会反映一种对土地健康负责的确认。“智慧国土”关于高效节约利用土地的观念正是对土地伦理的回应,它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实现土地资源的健康利用和智慧利用。因此,“智慧国土”建设具体体现了土地伦理的道德层面,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保护和利用土地伦理价值观的理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健康、合理利用。三、“智慧国土”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完善。国土资源的信息共享对于“智慧国土”建设至关重要,数据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和便捷。但是,在信息共享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范围和共享程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共享数据后的保密和管理等由于缺少可参考的政策文件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因此,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时,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其次,共享数据需求不明确。被调用数据与所需单位的需求不匹配,最基本的情形是数据信息“供大于求”,导致国土资源数据冗余。这样做既不利于数据的保密,又增加了冗余数据的维护工作。如果能够做到需求明确,则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递,进而保证数据的信息安全。(二)部门之间协同有待加强。随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实现了“智慧国土”数据的上下联动。但是,随着国土数据类型的不断增加和丰富,对相应的数据设备的数据计算处理和存储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各种类型的设备需要承受高负荷运转,而各级设备所能承受的负荷程度又不同,导致基础设施需要不断更新换代。一是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在信息系统的维护等方面权责划分不明确,县级设备常常疏于维护和定期更新,导致市级和省级的国土部门工作任务加重;二是各级单位掌握新技术和新理念能力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三级部门间的协同存在问题。(三)数据安全机制尚不健全。“智慧国土”建设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和保密机制,保证相关涉密数据的绝对安全,避免对国家安全和居民信息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然而,有些地方的国土部门在智慧国土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内部国土资源数据缺乏专业人才参加管理,没有专业人才进行数据安全管理。如果没有专业队伍进行针对性的数据管理,那么就会造成数据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国土资源数据从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政府行政权力产生的垄断性资源,从数据中可以挖掘、分析和整合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国土部门同其他部门在进行数据共享时,还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数据安全分级机制,形成监管的盲区,极易滋生“灰色地带”和产生“灰色收益”。(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足。由于“智慧国土”建设的工作量大且对数据共享程度要求高,这就要求专业人才既要熟练掌握国土资源业务,又要掌握“智慧国土”建设所需的信息技术。但是,有些地方的新技术(诸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国土资源部门的技术人才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在职的工作人员仅仅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的。相关部门缺乏对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使得能有效挖掘数据的人才更加匮乏,信息化工作的繁重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矛盾日渐突出。四、“智慧国土”建设提升策略(一)完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国土资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是“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目标,数据信息共享对促进部门间协同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国土资源数据部门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应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对数据信息共享的范围和程度做出具体详细的操作流程。比如,人民法院在查封土地和房产等数据时、税务局在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缴纳税款时,均需要用到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但是他们的关注点只是与其业务相关的数据,而不是全部的数据信息,因此国土部门在信息共享时,可以先进行数据资源的剔除,使其不包含其他无效数据,只提供与其业务相关的信息。同时,国土主管部门对于非涉密资源数据应进行主动公开,对于涉密的数据应严格控制管理。进行数据信息共享时,必须与相关部门签订保密协议。当然,国土部门也可以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数据加工和定制服务。(二)明确“智慧国土”系统运维模式。健全“智慧国土”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省、市、县三级运维资产分配建议,由省级国土部门负责统筹,市级国土部门负责数据维护,县区级国土部门负责具体操作。其中,市级国土部门制定、完善规范和标准,实行线上和现场相结合的数据信息维护等,保障县区级智慧国土系统正常运行。县区级部门统计所需更新和维护的硬件、软件信息,确保信息系统、主机、存储设备等资产设备始终最新。当县区级国土部门的“智慧国土”系统出现问题时,市级国土部门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在线处理主要采取的是计算机远程操控的方法,解决系统、办公软件等运行维护遇到的问题。在线处理简单便捷、效率高;现场处理则是派出技术人员到基层去解决在线无法处理的问题。通过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联动,有效解决智慧国土系统的运行维护问题。(三)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智慧国土”建设需要做好数据安全和保密工作,明确需要保密的范围和层级,避免保密信息被泄露和发布。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中心,全面负责“智慧国土”建设的数据保密领导工作。同时,负责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数据保密意识。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数据信息被窃用。做好重要信息数据的备份,确保数据信息不丢失和可追回。国土部门在同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时,必须按照数据安全等级处理。对涉密数据的共享要与协同单位签署数据保密协议,保证协同单位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共享数据。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专职专岗专人负责,确保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因此,建立健全国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四)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支撑“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无论是系统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工作,还是后期的系统运营维护工作,都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国土部门应该建立吸引、激励和培训人才的机制,促进“智慧国土”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拓宽人才进入渠道。比如,通过每年公开招聘吸纳相关专业的人才,可以迅速投入到智慧国土建设当中,负责国土系统维护和数据网络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比如,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专业学者和教授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也可以现场教学。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后,将所学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建设一支术业有专攻的人才队伍。综上,“智慧国土”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落后地区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区建设现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发表 2022年12期

      • 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困境解析
        作者:李艳晶(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建设生态文明系统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制度原点,唯有明确自然资源归属及其监管职责,才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监管,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面临着资源紧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问题,自然资源管理权限不清、责任模糊使得自然资源被滥用和破坏。笔者尝试分析这项工作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案,以期对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一、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面临的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在产权制度体系、产权登记范围、对象等方面有诸多问题,完善自然资源产权相关法律体系,做好自然资源所有权工作,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产权分散,《宪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方式都有具体规定。《宪法》明确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由国务院统一管理,地方政府作为行使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但安排给地方政府后,部门权责相对模糊,导致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没明确归属于一个政府部门,出现滥用或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没有具体部门承担责任。自然资源滥用和破坏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由此而导致的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结构调整进程。2.产权维度下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其产权归国民共有,共同管理保护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产权主体缺位,法规政策层面产权界定模糊,由此导致自然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全民保护意识得不到本质提升的情况下,自然资源从公共财产沦为无主财产。对资源使用人的监管缺失,使得自然资源失去有效保护,实际使用人往往追求短期利益,无视可持续发展,竭泽而渔,破坏性开发利用资源导致资源枯竭,在短时间内可实现巨额利润,但长此以往国家自然经济势必走向衰竭。3.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不规范随着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自然资源的空间坐标和面积测绘已基本完成,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支撑却存在一定难度。以辽宁某国家公园登记为例,涉及该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的登记包括森林质量、森林数量、森林完整性等。一是自然资源质量界定上缺乏统一标准,森林质量指标涵盖森林结构、森林生产力、森林分布、利用率等,同时考虑森林的年龄结构、树种结构及虫害情况,在对于这方面的监测上,目前还缺乏有效力的技术支撑,只能依靠人力。二是森林数量监测存在难度,森林中的树木大小各异,对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树木的数量登记,无法依靠技术完成。三是对于森林的完整性等特征的监测缺乏有效技术手段。4.确权登记范围存在争议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目的在于明确国家所有自然资源、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和个人所有自然资源间的关系和界限。要实现目的就要明确各类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和范围,落实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国家所有自然资源要通过国家确权登记由各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代为行使所有权,集体自然资源所有权应进行确权登记。空间是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范围应涵盖自然生态空间,根据现阶段国家对土地自然资源确权的规定,确权范围是国有生态空间范围,并非国有自然资源范围,而此前存在一定差距,有些地区在落实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时将二者混在一起,这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确权工作范围一直按国有自然资源,必然会出现一些漏洞,例如借山造林,将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林木资源混淆在一起,但二者所有权归属不同,地方政府借林地进行造林。因此,自然资源确权工作中,一定要明确确权范围,避免借山造林的发生。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工作的有效策略1.明确自然资源确权工作对象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时,对于自然资源的定义相对模糊,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漏洞,引起权属纠纷。我们可以借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即在一定时间和技术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总称。综合考虑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管理状况,对于自然资源确权工作中自然资源应当有天然性和可利用性特征,同时涵盖产权归属和部门监管职责问题,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价值,缺少其中任一因素,均不能视为自然资源。在确权工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对象值得商榷,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国家出台的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政策,充分理解好自然资源定义,减少工作误差,清晰权属界定。2.明确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特殊性在落实确权工作时,必须明确自然资源产权的特殊性,区分不同自然资源、资源属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高效的产权制度,根据资源的天然性、复杂多样性,构建多样化的自然资源确权技术路线,才能达到明确资源产权归属目的。例如国家林权所有权制度,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应保持共有产权划分。3.依法确定自然资源确权范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应依法依规确定权利范围,确定国家土地上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属。确权工作必须依法开展,依法明确个人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依法保护个人所有权,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基础,通过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明确自然资源归属。4.完善统一登记工作技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正在实行阶段,亟待相关部门出台并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明确自然资源确权工作需要,借鉴现有技术规范,进行类似法规清理的工作,满足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需求。同时考量各地区的地域差距、环境差距,结合自然资源实际用途,进行差异性登记。在国家资源中还有诸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在落实确权工作时,应将这些自然资源纳入重点保护对象,实现有效监管。三、结语综上所述,保护生态资源问题迫在眉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可以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统一确权登记中的问题,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故此笔者对上述问题一一列举并尝试探寻对策,以期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6期

         

        • 杨汝坤总结自然资源“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重点工作
          作者:康维海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汝坤作了题为《主动作为,继往开来,奋力开启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工作报告2月22日,2021年青海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杨汝坤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20年和“十三五”自然资源工作。2020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一优两高”,克难奋进、勇毅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决胜收官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十一个方面,一是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二是全力推进木里地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综合整治;三是全力做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工作;四是扎实推进各专项工作,继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面推进耕地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全面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五是不断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基础;六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七是持续推进绿色地勘工作;八是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九是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系统性改革;十是积极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十一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副省长刘涛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2021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五年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认真履行“两个统一行使”职责,在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效发挥了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生力军作用。始终坚持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统筹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显著提升;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杨汝坤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观大势、谋长远,践行新发展理念育新机、开新局,围绕新发展格局找定位、求突破,走出全新的、生态的、高质量的青海自然资源发展新路子。一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规范占补平衡,确保补充耕地质量,明确耕地利用优先次序,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措施。二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围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三要加强生态整体保护和修复,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完善生态修复制度,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扎实推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四要提高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科学谋划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加快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推进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矿产勘查开发。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向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水工环地灾防治拓展,积极为城乡发展提供地质服务。做好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保护,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全面形成绿色和谐勘查开发新局面。五要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持续推进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落实和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贯彻落实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六要从严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执法机制,提高执法公信度和规范化水平,建立执法部门与业务部门、省级与市县自然资源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执法监察制度机制,努力开创“大督察”“大执法”工作格局。七要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测绘地理服务保障,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系统化,增强科技引领能力。杨汝坤指出,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大局观念系统观念,加强部门之间的融合沟通,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党建、业务“一盘棋”“两促进”。

          青海国土经略作杂志发表 2021年1期

        • 全面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作者:黄鹏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在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自然资源资产底数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制约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和系统修复。全面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一要理清思路。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重点,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以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为基础,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监督管理,注重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基础支撑。二要明确任务。重点在9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在构建分类科学和内容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相关改革等方面下功夫;二是厘清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和权责,在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落实农村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等方面下功夫;三是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在完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等方面下功夫;四是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在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提高信息管理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五是强化自然资源整体保护,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保护衔接、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六是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开发利用,在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标准体系和产业准入政策等方面下功夫;七是推动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修复和合理补偿,在健全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激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下功夫;八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在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自然资源资产执法等方面下功夫;九是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法规体系,在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法律法规、及时研究印发配套政策、依法处理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案件等方面下功夫。三要狠抓落实。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改革工作;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有益探索,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政策解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改革顺利落实。

          南方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1年11期

        • 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协调性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
          作者:杨洋,马梓钧,张杨,2*(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2.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0)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推进,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来看,在建设空间快速扩张的同时、自然空间正在持续减少,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在不断加深。所以如何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了优化现有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规划人类活动与自然保护空间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和命题。在国土空间保护方面,国内外学者围绕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展开,主要包括如下研究:Regier等[1]对整个系统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持续性、承载力及其保护进行研究,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Holling[2]对自然生态的脆弱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Sleeser[3]重新定义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且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上结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定量计算资源承载力提供新的视角;王宇峰[4]开拓性的搭建一种评价模型来衡量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水平;刘晓丽等人[5]综合考量了全球范围内区域资源环境综合要素承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以城市群落为研究对象的综述,认为对于城市群的研究应该综合多种影响因素,要充分考虑和重视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在综合测度上要强化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测算,在借助GIS、RS等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复杂系统的方法;LiHongwei等[6]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搭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相应地区的生态安全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据不同条件和情况最终评估出生态系统的结果;封志明等[7]在阅读和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文献后表示要以满足国家需求为总目标,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应着重强调技术的规范和衡量标准的统一,加强系统综合研究与定量评价;王坤岩等[8]研究设立了一套同时兼顾反映生态系统支持能力和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用灰色关联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态承载力三个层次23项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程度展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杜红悦等[9]凭借模糊数学法完善了FAO,提升了现有的土地评价方法在农业生态带上的应用,优化了作物的农业生产结构,搭建了全新的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将GIS技术和土地评价方法相结合;曲衍波等[10]在构建指标时综合了生态条件、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3个方面,运用GIS技术,根据单因素量化分析和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住用地分为4个等级。(2)城镇生产适宜性评价。邵丽亚等[11]搭建全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综合地形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态安全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齐增湘等[12]构建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秦岭山区聚落为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综合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生态三个方面,借助AHP法和GIS、RS等技术的支持,对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五个等级逐级考察。在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目前有如下进展:在定性研究方面,张忠国等[13]表示土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二重效益是土地利用所兼备的;李边疆等[14]应用系统动力学与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系统耦合关系。在定量研究方面,目前研究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耦合情况,大多借助动态耦合模型对国内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研究,如梁红梅等[15]对深圳市和宁波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研究,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耦合关系研究土地利用的协调情况;宋成舜等[16]首先对湖北省咸宁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耦合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陈伟等[17]以浙江省南浔经济开发区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构建了包括集约程度、经济效益、经济规模的指标体系,借助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土地效益;窦玥等[18]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出发,对广州市花都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人为因素)耦合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估,在空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地区的脆弱性进行研究。当前学者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研究大部分只是沿用前人的指标体系,对于指标的选取也并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范式,创新研究较少,并且多集中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单类评价上。从政策文件出发,在指定指标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耦合协调性研究鲜有涉及。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性研究是帮助我们分析现有空间开发格局的合理性的重要思路,洛阳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洛阳市为例,对洛阳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情况进行协调性分析,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益、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利用系统耦合模型从数据角度进行分析,使其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7月发布了《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但是指标体系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因此在《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价指标进行归并,划分为开发和保护两大类,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较性等因素,最终选择了10个国土空间开发指标和5个国土空间的保护指标。选取的指标如表1、表2所示。表1国土空间开发指标表2国土空间保护指标2开发和保护耦合协调性模型构建2.1主成分分析模型首先对国土空间开发指标和保护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应用SPSS降维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洛阳市九个县市和中心城区国土空间开发指标和保护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在得出每个县市的方差贡献率后,利用公式Fn=f1*f1的方差贡献率+…+fn*fn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计算出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两大类指标的综合因子得分,以便下一步耦合协调度的计算。2.2协调度分析模型耦合协调模型是用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可借用该模型分析国土空间开发系统和保护系统的紧密程度,计算公式为:式中,C代表耦合度;U1和U2分别代表国土空间开发系统和国土空间保护系统综合得分。U1<U2时,为国土空间开发滞后型;U1>U2时,为国土空间保护滞后型;U1=U2时,为国土空间开发与国土空间保护同步型。为进一步判别二者的协调和互动程度,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计算公式为:式中,D代表耦合协调度;T为协调指数;α和β代表权重,在这里我们认为国土空间开发系统和国土空间保护系统的权重相等。耦合协调度反映了国土空间开发系统和国土空间保护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对城镇化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耦合协调类型进行划分,评价准则如表3所示。表3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3各市县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分析3.1国土空间开发指标分析因子综合得分的计算。通过SPSS计算开发-保护耦合协调度需要利用因子得分,用因子分析对洛阳市的国土空间开发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并得到方差贡献率,然后计算开发指标的综合因子得分,通过公式Fn=f1*f1的方差贡献率+…+fn*fn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计算得出九个国土空间开发因子的综合得分,见表4。本文基于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产品层面数据研究了垂直专业化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有:(1)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企业出口的边际成本和加成率,从而降低了企业出口价格;(2)企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加成率的汇率弹性,进而提高出口价格汇率弹性;(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影响主要基于边际成本而非加成率的作用渠道,同时,垂直专业化对出口价格汇率弹性的调节作用也主要来源于边际成本方面。显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汇率调整之谜”,更清晰地了解汇率变动影响企业出口价格的微观作用机制。表4国土空间开发指标综合得分由于计算耦合协调度需要综合得分数据在0~1之间,再对国土空间开发指标综合得分进行归一化,可得到如表5的数据。表5国土空间开发指标综合得分(归一化)通过计算开发指标的因子综合得分可知,洛阳市中心城区和洛宁县的国土空间开发指标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县市,表明其开发水平较高,栾川县的国土空间开发指标综合得分最低。基于选取的国土空间开发指标数据(见图1)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交通和教育等方面都在洛阳市属于较高的水平,洛宁县的人口数量在洛阳市属于中等水平,但是该县的医疗、教育、休闲、体育等设施的建设在洛阳市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交通水平十分发达,开发水平较高。栾川县的各项基础设施如公园绿地和广场的覆盖率、社区医疗设施、体育设施的分布和救援水平在整个洛阳市都属于较低的水平,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医疗、休闲和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栾川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开发强度。图1各县市开发指标3.2国土空间保护指标分析因子综合得分的计算。采用同样方法,通过SPSS用因子分析对洛阳市的国土空间保护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并计算出方差贡献率,然后利用SPSS的转化功能计算因子综合得分,通过公式Fn=f1*f1的方差贡献率+…+fn*fn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计算出10个国土空间开发因子的综合得分,见表6。表6国土空间保护指标综合得分由于计算耦合协调度需要综合得分在0~1之间,再对国土空间保护指标综合得分进行归一化,可得到数据,见表7。表7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指标综合得分通过因子综合得分的结果可以看出,孟津县的国土空间保护综合得分远远高于中心城区和其他县市,国土空间的保护水平最高,相反栾川县的综合得分最低。综合各项国土空间保护指标来看,孟津县的耕地保有量在整个洛阳市虽然属于中等水平,但河湖水面率和森林储蓄量都遥遥领先;栾川县的指标普遍在洛阳市处于中等水平,但耕地保有量则在全市垫底,严重影响了国土空间保护综合得分,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耕地红线的监管力度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情况,提升洛阳市的国土空间保护强度。4洛阳市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协调性分析开发与保护在国土空间上存在冲突,但开发和保护间的冲突是维持一种动态平衡。探寻开发和保护协调,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同时兼顾保护,使生态破坏较低至最低程度,同时运用政策、技术和经济等手段持续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从冲突到协调的转变。根据上文计算得到洛阳市的九个县市及中心城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综合得分,计算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见表8。表8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汇总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因子得分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洛阳市各县市和中心城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类型,见表9。根据表9结果可以看出,1~10分是描述耦合协调度的10个等级,中心城区和1个县市达到良好协调,4个县市达到中级协调,1个县市达到初级协调,1个县市达到勉强协调,1个县市达到濒临失调,1个县市达到极度失调。总体来看洛阳市的绝大多数的县市和中心城区都属于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协调的状态。目前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情况较好。表9洛阳市各城市开发保护协调性分类洛宁县和中心城区的协调等级较高,达到了良好协调,但是中心城区的保护水平排在第3位,开发水平却排在第1位,洛宁县的开发水平排在第2位可是保护水平却处于第5位,都是属于国土空间保护滞后型地区,其中孟津县的交通和体育设施建设、伊川县的交通和宜阳县的休闲设施以及医疗的开发水平相对不足;嵩县、宜阳县、伊川县和孟津县四县属于中级协调,其中只有嵩县属于国土空间保护滞后型,其他都属于国土空间开发滞后型;偃师县的协调等级属于初级协调,该县的开发保护协调度排名第7位,协调度排名也在第7位,说明国土空间开发水平与保护水平同步,要开发和保护的程度提升才能有一个较好的协调度,否则即使开发与保护的水平相近,开发保护的协调度也并不会高;汝阳县和新安县都属于国土空间保护滞后型,分别处在勉强协调和濒临协调的状态;在洛阳的几个县市和中心城区里只有栾川县处在极度失调的状态,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综合分数都很低,协调程度处于极度失调状态,结合之前在对国土空间开发指标和国土空间保护指标分析时的结论,下一步对于栾川县的规划,应该加大教育、医疗、消防等方面的投资建设以及耕地红线的监督与保护,同步提升栾川县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综合水平,达到较好的协调水平。五建议对洛阳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的国土空间开发、国土空间保护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协调性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以下建议:(1)建立国土空间保护激励机制。洛阳市的各个市县以及中心城区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国土空间保护相较于开发水平滞后这个问题上,洛阳市应该建立一套国土空间保护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同时抑制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加大对国土空间的保护,以达到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2)改善生态品质、农业保量提质。以沿黄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全面综合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结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和生态保护的实施,提升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努力贯彻国家和上级政府下达的要求,严格耕地保护、指标的落实,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高产、低耗的农业生产方式,达到农业保质提量。(3)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惩罚体系。加大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和污染产业的监管力度,设立完善、严格的惩罚体系,严格控制在规划中已经列为保护的国土空间,严禁私自改变土地性质及用途的现象发生;鼓励高污染企业转型,争取从源头上降低环境污染,提升洛阳市的生态水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4)制定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宜阳县、伊川县和孟津县属于国土空间开发滞后型,对于这三个县市在制定国土空间开发的相关战略时要尽量在不破坏其国土空间保护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县市的情况合理制定战略,在医疗、道路网密度和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发表 2022年6期

        • 新时代自然资源领域数据中心发展建设
          作者:赵楠  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山东济南250000      1自然资源信息化成就1.1数字化的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初步建立持续努力开展覆盖全国区域范围内的数字遥感土地监测,实现了全国遥感土地监测数据和全国土地地质调查应用数据的全年度实时更新;基本建成了一个覆盖重要城市地区的重点城市住宅地价数据动态信息监测服务网络;开展数字野外地质监测调查应用系统在涉及全国1000多家大型地质、煤炭企业、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和矿业公司广泛应用;成功开展了基于我国北斗观测卫星的野外数字地质调查应用系统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初步实现了自然资源调查资源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全方位数字化和信息流程化,自然资源调查数据采集获取的信息全面性和数据时效性不断稳步增强。1.2自然资源用地综合利用监管服务平台基本设施建成并广泛应用31个试点省(自治区、市)、部分县级市辖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基本建成土地综合利用监管服务平台,监管服务范围基本覆盖农村土地、矿产资源用地开发综合利用主要关键环节。自然资源管理执法监察管理系统、在线公用土地执法督察管理系统全面投入应用,初步基本实现了公用土地和国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可利用用地全程执法监管和土地动态全程跟踪。建立了一个面向开展地质环境灾害、地下水防灾业务的国家地质环境灾害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应急抢险处置救灾能力逐步增强。1.3办公和行政审批基本功能实现网上远程运行全部省(直辖区、市)、大多数直辖市、县三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审批业务网点实现网上系统运行和电子数据交换,所有省级以上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全部上线集成运行,基本健全形成了一个贯穿四级、协同管理办公的网上政务办公、网上业务审批管理新模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省的自然资源部的官网也基本构建完成,官网不仅仅更有助于群众对官方文件的查询,还有方便群众对资源的汇报,更有助于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一体化,进而会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化、高效化。2自然资源领域数据中心的基本框架2.1总体架构数据中心总体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和功能应用层。基础设施层具体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光闸、安防设备等硬件设施和运行在硬件之上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ArcGIS平台、入侵检测系统等软件设施。基础设施层内网环境与外网物理隔离,使得数据在安全方面得到保证。同时,将基础设施层中的核心-服务器虚拟化部署,内网的业务系统部署在虚拟化资源池上,而传统的安全防护与虚拟化的安全防护不同,虚拟化的安全防护要求更高,安全风险也更多,所以为了确保服务器及虚拟化平台安全,部署能支持虚拟化的安全防护产品。数据层为数据中心的核心资源,为数据中心运行提供数据内容和数据服务支撑,存放各类成果数据和制作成果数据时产生的过程数据,为数据的多版本、多层次的分析比对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源。数据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包括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等。通过分布式架构,出现性能瓶颈可动态增加数据库节点,解决性能问题、存储容量问题、以及故障异常时自动服务切换与接管,保障良好的扩展性、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通过两套单向导入系统采用文件单向传输功能在内外网之间进行数据安全的传输;在实现业务数据物理单向传输的前提下,保障内网的安全性。功能应用层可以体现出数据中心存储、管理、计算、监测、分析、比对、三维建模和展示等功能,将数据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服务于自然资源领域相关部门,为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卫片执法等专项工作的决策提供最有力的保障。2.2物理组成部分数据中心可由四大物理部分组成,即:存储室、控制室、研展室和作业室。其中存储室就是数据中心的机房部分,主要包括服务器、磁盘阵列、光闸、入侵检测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烟感控制器,负责数据中心的运行和数据存储。控制室用于数据中心操作人员在数据上传下载和存档、记录等日常管理工作。研展室部分主要用于集中学习研究和大屏展示。作业室用于作业员对内网数据进行计算、比对、分析和内业处理。这四部分构成闭环系统,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最大价值。2.3基本功能存储和管理是数据中心最基本的功能,而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可视化功能。加工处理包括计算、比对、分析,可视化包括GIS的二维和三维建模。数据分析功能可提供流量分析、叠加分析、零星地物处理、线状地物处理,以及读取各种图斑图层,并且加以分析。版本比对功能可实现同类型的多版本数据比对分析,提取变化图斑。可视化功能包括二维可视化和三维可视化,二维可视化在业内已经普及,而三维可视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无人机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无人机进行低空摄影可采集多角度的高分辨率影像,将多角度影像加工处理,得到三维的可视化模型,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更加直观的做出判断。3结语新技术的发展,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中心要满足自然资源系统各种各样的功能,必须持续发展进步,数据中心的计算和应用能力必须大力提升,以应对复杂、海量的数据,所以数据中心的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随着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特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自然资源数字化资源,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中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数据三维可视化已经开始逐步开展,以后将进一步研究自然资源数据中心在三维数据中的发展应用。

          商品与质量杂志发表 2020年25期

        • 基于铁塔视频的自然资源智能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左天惠,袁菱,周映彤       1.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广西南宁5302192.自然资源部北部湾经济区自然资源监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219为加快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广西重点打造“天—空—地—人—网”自然资源立体监测网,为全区自然资源管理监测监管提供全覆盖、高频次、多渠道、立体式的多源数据保障[1]。铁塔视频数据作为实时感知网中地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易受到云层遮挡等自然因素影响、全天候实时获取视频信息和主动获取远程控制等特点,可有效填补航空航天遥感与地面观测网络之间的尺度空缺,因此,如何利用铁塔视频数据实现无人值守全天候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2-3]。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已开展基于铁塔视频的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工作,并开发了智能监管系统。其中,江苏省“慧眼守土”系统、浙江省嘉兴市“国土天眼”系统、山东省聊城市高空瞭望“电子眼”系统等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3]。智能监管系统的视频融合化程度和智能感知水平,直接影响了视频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其中湖南省、江苏省等地的系统初步实现了自然资源监测智能化,支持视频数据与业务数据融合,支持自然资源疑似违法目标及行为特征等自动识别与预警,应用场景较为丰富。研究小组通过借鉴国内各省、市铁塔视频应用经验,围绕广西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问题图斑发现与识别智能化、疑问图斑远程举证等需求,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数据底版,对视频数据与业务数据、综合监测监管成果数据融合进行初探。1系统设计与实现1.1系统总体架构研究小组基于综合监测监管已有业务流程及框架,利用已建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的成果及已有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采用5G、移动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铁塔视频有机融入到综合监测监管“天—空—地—人—网”一体化监测网络中[4],建设全覆盖、多场景、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实现自然资源要素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标准与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7大版块(见图1)。图1系统总体框架图支撑层主要包括铁塔视频硬件环境支撑和平台支撑。基于大数据GIS引擎及视频GIS引擎,支撑层为智能监管系统提供高性能的加速引擎,硬件环境则按照云服务模式和云架构,形成按需动态扩展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通信资源,结合视频监测需求,可动态调整、扩展视频分析设备和视频存储资源等硬件资源。数据层根据自然资源监管业务需求,整合了现有的自然资源年度变更数据、规划数据、行政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数据层利用坐标转换技术,将自然资源地理信息数据与视频监控数据套合,为监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服务层包括数据服务、功能服务、接口服务和成果服务等,是系统的核心层。重点是实现并提供视频监测数据动态采集服务,基于视频监测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扩展视频智能分析服务,提高自然资源监管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应用层以数据层和服务层为基础,按照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业务需求建设智能监管系统,将区域内全部铁塔视频数据、数据层数据和服务层数据集成并展示在系统中,实现自然资源违法事件自动识别、判定及预警信息推送,视图联动举证等,减少人为观察和数据备份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监测监管能力。1.2系统业务流程研究小组按照变化发现、研判分析、视频调度、核查举证4个方面来构建系统业务流程。首先,基于视频监控自动识别并推送预警信息,根据业务适配规则,将内容与土地利用、行政管理等自然资源管理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过滤无效预警信息;其次,对剩余预警信息进行智能化定性分析,确定最终问题清单并推送至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再次,利用“以图找摄像头”功能,对航天航空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的变化疑问图斑进行快速定位,找到最近的铁塔视频点;最后,通过铁塔摄像头视图联动、视频远程控制、自由调焦等功能,快速定位并调整合适的拍摄角度,进行远程举证。系统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图2系统业务流程图1.3智能研判业务规则设计灵活制订铁塔视频智能识别预警成果研判规则,是提高铁塔视频监测监管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研究小组根据综合监测监管作业经验,对不同的监测监管对象,制订相应的研判业务适配规则,具体规则如表1所示。表1铁塔视频的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业务适配规则表1.4系统功能实现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HTML5+JavaScript开发,主要围绕监测预警与远程举证业务进行功能设计开发,实现视频监测分析预警、监控综合展示及运维等3大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铁塔视频智能监管系统如图4所示。图3系统功能架构图图4系统网页版主界面图1.4.1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模块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图斑研判、远程控制、拍照及视频录制等功能。该模块是系统核心业务模块,利用双坐标转换、电子围栏和视频行为智能监测与识别等技术,实现了视频监测分析预警、智能研判等业务需求,形成“视频主动监测—问题图斑自动识别—智能综合研判”的全流程信息化支撑体系。监控中心通过“以图斑找摄像头”功能,快速定位疑问图斑周边的铁塔视频,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摄像头远程控制,快速调整外业举证的拍摄角度,完成对疑问图斑的远程举证拍照及视频拍摄,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外业举证。1.4.2展示中心展示中心模块主要包括统计查询、设备接入展示、电子地图、预警信息等功能。该模块围绕自然资源监管重点事项,利用可视化数据大屏集中展示铁塔视频接入情况及其状态、视频监测问题清单、处置情况台账等,用户和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直观地了解铁塔视频智能监管系统运行情况及成效。1.4.3运维中心运维中心模块主要包括后台数据管理、视频成果管理、规则配置、电子围栏管理、用户及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系统管理人员利用该模块进行数据管理、服务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等,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1.4.4应用实例2022年6月系统试运行期间,研究小组利用南宁市邕宁区、横州市和贵港市等28个铁塔视频,对周边2km有效范围进行全天候、全要素监测。研究小组对系统自动产出的预警信息及研判结果逐日、逐图斑地进行人工分析,不断更新视频识别样本库和修正研判规则,逐步提升预判信息和研判结果的准确性。期间,研究小组共利用系统识别并发现问题图斑28个,其中合理变化图斑15个,疑似违法图斑9个。叠加自然资源业务管理数据分析后,确定并形成问题清单并下派图斑5个。同时,远程核实卫星影像发现的“非粮化”“非农化”疑问图斑,完成远程举证图斑2个,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外业举证(见图5)。图5铁塔视频远程举证图2关键技术2.1视频极坐标与地理坐标双转换算法视频图像数据虽然能够逼真地展示空间信息,但是缺少地理属性,因此不能直接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融合。视频极坐标与地理坐标双转换算法作为铁塔视频监测落地的核心技术,可为视频图像数据赋予地理空间属性,确保视频图像位置与地理空间位置的一致性,提高视频坐标精度[5-6],解决监测定位、定界等问题。其算法主要采用视频监测与铁塔周边正射影像结合的方式。首先,提取同名特征样点,对摄像头内方位元素进行标定;其次,以摄像头为圆心,将摄像头360°视域按等角分为3个方向,每个方向构建50m、200m、400m的3个焦距面,并提取6~8个均匀分布的同名点;最后,利用同名点对坐标双转换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实时解算铁塔摄像头姿态变化情况下的坐标,实现地理坐标与视频极坐标的精准双向转换(见图6)。图6铁塔视频与正射影像融合图2.2电子围栏技术电子围栏技术通过坐标转换,将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等矢量数据二维地理坐标映射到视频监控中,实现两者坐标的相互统一。铁塔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对摄像头抓拍照片中的挖掘机、建筑物材料等各类目标开展行为监测分析,准确判定视频监控发现的事件坐标,并根据预制的业务适配规则自动进行研判,从而确定违法性质(见图7)。图7电子围栏图2.3视频行为智能监测与识别技术视频行为智能监测与识别技术能够对视频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并自动识别。研究小组利用动态目标检测算法建立各类工程要素等样本库,运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目标检测算法对视频图像中敏感的地物及工程设备等进行逐帧分析[7],提前发现脚手架、无门窗的房屋和塔式起重机等施工设备,特征要素触发预警后可进行行为跟踪分析(见图8)。图8智能识别与预警成果图3结语研究小组在调研广西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全区铁塔视频建设情况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业务需求,研究并设计了铁塔视频智能监管系统总体架构、业务流程和业务智能研判规则等,同时开展了铁塔视频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及功能实现研究。实例证明,该系统能够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监测服务,从而有效降低自然资源执法成本。下一步研究应结合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充分考虑铁塔的位置及其高度和信号传输方式等因素,让铁塔的布设更为合理。

          南方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2年12期

        • 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解读《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操作指南》),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旨在更好地指导全国各级登记机构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操作指南》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起草过程?从哪些方面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组织实施工作进行了细化规定?对水流登记单元划定等具体问题如何明确?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负责人。记者:请问《操作指南》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负责人: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建立和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2019年7月,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办法》。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明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更好地指导全国各级登记机构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我们会同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和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在专题研究、实地调研,组织专家座谈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办法》,研究起草了《指南》。记者:《操作指南》的起草,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负责人:2018年11月,在修订《办法》的同时,即启动《操作指南》起草工作。在起草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对三江源、祁连山、湖南南山、福建武夷山、东北虎豹等5个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甘肃、宁夏湿地确权登记试点,福建、贵州、江西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确权登记试点,湖南省单项重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福建、贵州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确权登记,宁夏、甘肃疏勒河流域以及陕西渭河、江苏徐州、湖北宜都水权确权登记试点等,进一步归纳提炼,形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工作流程,并征求有关试点地区的意见。2.针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围绕登记流程、登记单元划定、地籍调查等重点问题深入研究,探索实现路径、操作流程、技术路线,修改完善自然资源登记簿样式设计,制定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代码编制规则和地籍调查技术要求,增强《操作指南》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组织开展实地调研。结合组织开展2019年度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对实践操作中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与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业务支撑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对接、座谈研讨,深入了解实践需求、操作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先行先试,及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体现在《操作指南》中。4.广泛征求意见建议。2019年10月以来,我们以部办公厅函形式书面征求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林草局办公厅(室)以及部相关司局意见,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并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操作指南》逐条研究修改完善。记者:对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组织实施工作,《操作指南》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负责人:《操作指南》立足于指导各级登记机构做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组织实施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办法》确定的目标原则和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方法,细化技术要求,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技术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对于首次登记工作流程,在《办法》规定的通告、地籍调查、审核、公告、登簿等五个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收集处理资料、制作工作底图、预划登记单元、开展通告、开展地籍调查、进行登记审核、开展公告、进行登簿发证等八个步骤。对于变更登记、更正登记和注销登记,在《办法》第28条规定的基础上,区分依嘱托和依申请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了相应登记类型的适用情形、一般程序、所需材料等内容,细化操作要求。在登记单元划定方面,细化了划定规则,明确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管理或保护范围优先划定登记单元;水流以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划定登记单元;湿地按照自然资源边界划定登记单元;森林、草原、荒地按照国有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封闭的空间划定登记单元;海域依据沿海县市行政管辖界线,自海岸线起至领海外部界线划定登记单元;无居民海岛按照“一岛一登”的原则,单独划定登记单元,进行整岛登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固体矿产以矿区,油气以油气田划分登记单元。对于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范围相互重叠的,按照集中连片、保持生态功能完整性的原则,规定了不同登记单元类型的划分顺序,明确同一登记单元内的国有自然资源只能包含一个所有权直接行使主体或代理行使主体的原则。为明确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方法和程序,《操作指南》规定了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自然状况调查、公共管制调查、调查成果核实、调查成果编制和成果检查入库等。1.规定了权属调查的方法和内容。明确了采用内业为主、外业补充调查为辅的工作模式,依据登记单元权属来源资料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单划定成果,查清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代表(代理)行使主体和行使内容;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为依据,获取登记单元内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的权利人、空间范围等权属状况;通过与不动产登记数据,以及取水许可、排污许可、勘查和采矿许可等信息关联,获取登记单元内不动产登记和行政许可信息。2.规定了充分利用全国国土调查和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查清自然资源的空间范围、面积、类型等自然状况;3.规定了通过关联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用途管制范围、生态保护红线、特殊保护区范围线等管理管制成果,直接获取登记单元内相关管理管制信息。4.规定了调查成果核实的主体和内容。明确调查成果核实以县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核实内容包括登记单元界线、权属状况、自然资源类型和公共管制情况等。5.规定了自然资源地籍调查的成果要求,包括自然资源地籍调查表、自然资源地籍图和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图等。6.规定了自然资源地籍成果的调查机构自检、自然资源登记机构或授权机构专检制度。按照“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具有唯一编码,编码规则由国家统一制定”的要求,充分吸收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中有关分层编码的经验,在《操作指南》附件中明确了《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代码编制规则》,规定了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编码采用三层15位层次码结构,由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代码(6位)+自然资源特征码(3位)+登记单元顺序号(6位)组成。既保证了登记单元编码的唯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清晰表达了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在行政区域和登记单元类型,便于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管理、查询及统计等。《操作指南》对自然资源登记簿样式和记载的具体指标作出规定,明确将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等内容记载于自然资源登记簿,并关联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用途、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等管制要求及其他特殊保护规定等信息;进一步细化规范登记簿的管理、数据库建设和登记原始资料查询的方式,在技术层面对工作开展的数学基础、计量单位和精度进行了统一要求。同时,对首次登记通告和公告、自然资源地籍调查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审核表、异议处理告知书等表格样式等作出具体规定和明确规范。记者: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操作指南》是如何明确的?负责人:针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以及2019年部启动开展的国家公园、长江干流、太湖等重点区域确权登记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认真研究,并在《操作指南》中予以明确。1.加强与相关领域改革的协同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行使,以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重大改革工作密切相关,为确保改革相互衔接,《操作指南》明确,要充分利用全国国土调查、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等调查成果划定自然资源类型边界,避免重复调查产生自然资源类型划分交叉重复;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登记单元边界的划定,要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规划和勘界定标等工作紧密结合,确保自然保护地登记单元界线与管理范围界线的一致性;自然资源权利主体的确定,要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分级行使所有权职责的资源清单划定充分衔接,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2.对于已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权利,通过不动产单元号、权利主体实现自然资源登记簿与不动产登记簿的关联,划清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边界,实行全国四级登记机构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统一管理、实时共享,实现与水利、林草、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互通,与不动产登记、公共管制信息关联,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产权保障。3.关于水流登记单元划定,在与有关部门多次座谈、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我们结合2019年自然资源部开展的长江干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和有关部门开展的水域岸线划界实践探索,在《操作指南》中进一步细化了水流登记单元划定的具体操作规范,即:有堤防的河流、湖泊、水库,原则上在堤防和护堤地一定范围内划定登记单元界线;无堤防的,原则上在设计洪水位范围内、以地方政府确认的水域岸线划定登记单元界线。同时,为兼顾水域岸线保护管理需求和耕地保护、城镇开发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历史原因和利用现状,《操作指南》中明确登记单元划定界线原则上要避免与城镇开发边界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交叉。在实际操作中,登记单元划定要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核实确认。此外,针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流程中涉及的地籍调查、数据审核和数据库建设等重要环节,我们会同部信息中心、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等单位研究制定了数据库建库标准、数据库核查规则、地籍调查(自然资源)数据管理软件和质检软件等,目前正在测试使用。下一步,将组织开发全国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系统,集成整合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数据库标准等待修改完善后,作为配套的技术规范和工作标准分送各地掌握使用。(中国自然资源报)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3期

        • 简析智慧城市建设中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作者:邓晓光 廖兴国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自然资源信息化展开研究,通过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中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重点总结了几点完善措施,主要包括统一电子政务基础、注重工作流程运行平台的优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旨在实现自然资源与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从而满足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信息化现阶段,在智慧城市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有效落实了智慧城市项目,其中,对于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来说,旨在加强智慧城市基础应用平台的应用,以此来使传统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出现变化,促进自然资源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时代发展脚步保持高度的一致和协调。因此,基于智慧城市建设角度,加强自然资源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1智慧城市建设中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1.1信息沟通的畅通性不足目前,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很难与平台信息集中共享需求相符,而且相互协作和配合也难以实现,很难对复杂化的工作流程进行妥善处理。首先,一旦系统出现割裂现象,对信息沟通的畅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信息化工作初始阶段中,仅仅依从工作流程需求来进行,统一的规范标准尚未构建,而且统筹设计的明确性也严重不足,再加上工作流程条块化的影响,信息系统割裂现象经常出现,各个条块工作流程信息的独立性突出,所以很难实现工作流程之间信息数据的关联性[1]。其次,由于系统没有有效衔接在一起,所以也会对信息沟通的顺畅性造成影响。信息化工作的统筹性有待提升,而且在各级建设主体方面,工作流程的重点也是千差萬别,系统建设的交叉和重复现象愈发严重,各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目标严重受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录入工作的难度性,所以重复录入又会再次发生。1.2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在信息化工作中,信息系统对于数据自动化生产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支撑性作用,地政工作流程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力度较强,但是矿产和地质灾害等工作流程,在信息化方面则有待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数据信息管理工作中,过渡借助人工方式来进行,所以很难将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发挥出来。1.3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缺失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其系统性特点显著,需要整理庞大的数据资料,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后,需要及时提交与房产相关的各类数据,确保自然资源管理库了解情况,然后借助该数据库,确保资料分类和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在该管理过程中,各类信息处理技术与现有的信息安全的矛盾比较严重。一般来说,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要想确保信息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必须要对各种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应用,然后还要注重信息安全的优化。2智慧城市建设中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发展措施2.1统一电子政务基础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智慧城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各级部门来说,应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对自身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予以调整,从而推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对于市级和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来说,应对工作流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不断升级和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良好的外部环境得以顺利构建,不断提高工作流程的运转水平,使服务和管理之间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2],再借助布局的合理性,实现管理框架的顺利构建,体现出开放性特点,使各个部门的政务基础平台得到顺利构建,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实时性,争取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做到轻松应对,使系统管理模式的简便性、通用性得到验证。2.2注重工作流程运行平台的优化其中,应对加强矿政管理信息系统予以高度重视,而且还要进一步明确统一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高度整合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借助统一的工作流程平台,将各自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完善运行服务体系,确保合作机制的构建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求。在完善电子政务系统方面,应积极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融合交易监管系统和地籍管理系统,给予项目审批强有力的保障,从各个项目流程实际需求出发,借助统一平台,加强集中化审批方式的应用,并强化监督力度,实现各个部门的高效融合,从而确保工作流程管理质量的稳步提升。2.3加强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来说,要想确保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应加强门户网站的积极建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对各种高新技术进行应用,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实现信息服务平台的顺利构建,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从而推动技术驱动创新目标的顺利达成[3]。同时,基于全流程视角,加强在线办理模式的应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然后服务于用户,确保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充分彰显出一站式便捷服务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应践行公平性和公开性原则,这对于提高自然资源信息的透明度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将资源覆盖面积拓展开来,从而优化利用和配置自然资源。借助构建数据资源共享目录,不断提高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效率,从而使服务效率得到明显增强。3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开展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中,必须要加强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加大创新力度,确保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体系的顺利构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从而推动自然资源行业数据融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参考文献[1]马照亭,刘勇,沈建明,等.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问题思考[J].测绘科学,2019,44(6):279-284.[2]赵亮.智慧生态城市的理念发展梳理与实践路径解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3):72-76.[3]李潇,于喆,郑桂森,等.智慧地质建设的初步探讨[J].城市地质,2019,14(1):15-20.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发表 2020年22期

        • 北斗卫星导航助力智慧城市
          本刊记者童淳强     卫星导航北斗卫星导航助力智慧城市■本刊记者童淳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实际应用的逐渐普及,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一种新兴信息服务模式——位置信息服务被催生了出来。位置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位置信息服务是由卫星导航技术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组织、个人或者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服务。位置信息服务业务实现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位置的获取和信息的提供。而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位置信息服务产业的位置获取环节的基础产业,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将极大提升位置服务信息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并成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基于卫星导航的位置服务通过智慧城市中位置信息服务应用建设,政府可实现资源调度管理、移动现场指挥、重大事件快速响应决策、城市公共智慧服务;企业可以实现对车辆、流动人员、货物等资产与移动资产的智慧管理、指挥和调度;人们可以在出行、交友、购物、餐饮、家人关爱、财产和人身安全等多方面获益。未来位置信息服务产业将有望在以服务为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对带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制造业、移动通信业等多个产业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位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元素将无所不在。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公交精细化营运管理、海事智能化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三方面作用显著。基于RFID的公交精细化营运管理系统它主要针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的运行轨迹、行驶状况、车辆情况等信息,通过在公交车辆上安装RFID芯片,在公交站点、停车场、交通信号杆柱等设施上安装RFID识别设备,采集公交车辆运行数据,形成运营情况的动态数据库,同时结合车辆信息静态数据库、GIS信息库、GPS系统等其他信息系统,从而形成对公交车辆运营情况的实时、精确掌握。通过RFID技术来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城市道路条件下,GPS等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存在盲区的情况,如高架、隧道、地下车库等,并且数据的即时性、精确性更强。而且,系统通过与公交车载智能终端的整合,实现了采集公交车辆营运业绩指标数据和司乘人员信息,公交行业可以对车辆营运数据进行精确统计,从而实现车辆监控、能耗监控、科学调度、合理排班、班次线路稽查、规范行驶等功能。而系统的信息既可以与城市综合交通管理平台对接,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提供给行业主管部门,为公交行业的管理、监督以及给予公交企业财政补贴等工作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海事智能化综合信息平台它主要是对内河航道、航船进行实时智能监控、海事执法动态监管、航道管理、运输安全监控等综合信息监控、事务管理的平台。系统可以通过GIS系统、RFID系统和船载AIS等系统数据的调用,以及重点河道、河段的视频监控设备,对内河运航行船只、航道运行情况实现实时监控和及时调度。特别是对特种运输船只(如危险品运输船、内河泥浆船等)可以实现行船路线的精确监控,从而保证航运安全,以及偷倒泥浆和偷倒建筑垃圾等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海事执法过程中,即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指挥,也可以运用手持式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服务,在现场巡查、执法过程中及时、精确的获得需要航道、航船的各类船务信息。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系统它主要为政府地下空间管理部门(主要是民防部门)提供一个整合现有区域地下工程信息资源,以城市地理信息为基础,运用网格化管理思想对地下空间工程信息进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地下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巡查过程中,依靠地下空间专业GIS平台,借助北斗卫星定位、RFID等定位技术,在对地下空间的巡查、维护、管理过程中,通过专用手持式移动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服务,可以根据北斗卫星定位和RFID定位确认巡查路线和具体位置,也可以根据系统数据库及时、精确的获取地下空间、地下工程的信息,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置,改善地下工程管理中的协调联动不佳的现状,增强地下工程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未来发展重点随着智慧城市的应用深入,如能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结合通信网络技术,以位置信息服务为基础,对传统相关领域与行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在物业管理、办公楼宇室内导航、特定人员个性化信息推送、交通应用(包括静态交通管理应用、动态交通管理应用、特种车辆综合管理应用、公交智能调度与管理应用、内河航运综合管理与执法应用、区域物流智能运输管理应用、出租车智能调度应用)等多个领域,都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直接提高政府、社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未来尤其会在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居家养老应用以及静态交通管理三方面重点发展。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位置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石之一。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是整合政府各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应用平台,主要用于对城管重大疑难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工商、食品药品监督、文化执法等需要全区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案事件的接报和管理,并统一调度指挥。其核心应用点有:第一、卫星定位服务:卫星定位服务作为基础的服务进行提供,即:由平台本身提供对外发布的卫星定位服务后台管理服务接口,有需要的子系统可以进行调用,应用卫星定位服务的后台管理。第二、无线巡防:无线巡防提供巡防人员的定期巡防,采用了卫星定位技术来对巡防人员进行定位和实时监控,确保巡防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第三、应急指挥调度:在应急管理功能中,为应急调度的对象提供基于终端或者基于移动APP应用的位置信息服务,提供调度过程中的导航、地图定位和地物查询等功能。居家养老应用针对民政部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带来的位置信息服务的技术优势,构架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需求,“以社区为依托,老龄人群为服务对象,企事业服务机构为网点,社区义工为补充,结合北斗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服务,并以服务网络中心为支撑,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核心应用点有:第一、老人定位:主要用于外出老人迷失方向、突发疾病无法找到老人的位置时,通过位置信息服务可以快速的锁定老人所在位置,也方便子女或护理者主动查询老人的当前位置信息,并设置紧急位置报送按钮,将老人报警的位置信息及时的发送到相关人员或机构。第二、信息推送:可以根据老人的活动范围,定位老人的位置,并将位置范围内的生活信息(超市促销、文娱信息、社区活动信息)推送给老人。第三、安防报警:适用于家中或小区中的各种事故报警,包括煤气泄露、盗窃、火灾等,出现意外时,服务中心能第一时间得到报警,并将事故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位置信息服务共享给需要的第三方系统进行应急处置。静态交通管理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区域政府层面搭建了统一的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整合利用停车资源、提高停车系统的利用效率,现道路停车的停车、收费、支付、管理、服务和信息共享的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减少驾驶员停车逡巡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效交通量、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创新城市道路停车管理的新模式,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保障。其主要应用点有:停车场室内导航和车位信息展示等。在提供位置信息服务的同时,还应结合GIS系统,将空间地理数据、业务属性数据和位置信息数据项结合,进而实现停车资源管理、信息发布等应用。多说一句,“电子政府创新体验中心”由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创建,是一个集技术研发、理论实证研究、技术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研发服务平台。中心以创新的技术理念,搭建一个开放、互助的“智慧城市”研发服务平台,通过全面解读“智慧城市”全景图,努力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结语据悉,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这是国家针对新兴信息产业发布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勾划出2020年的产业发展蓝图,计划部署包括基础工程、创新、安全、大众和国际化等五大工程。同时规划又再次强调至2020年产业的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的目标。资料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有显著的区位特点,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华中鄂豫湘、西部川陕渝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各自向特色化方向发展,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西安等重点城市相继推出专项产业促进政策,产业群体比较活跃。此外,在国际上,北斗系统2014年在泰国落地使用,是中国北斗第一次在国外落地使用,迈出了北斗进入东盟的第一步。中泰北斗项目总投资额达100亿元,涉及两百多个基站建设、灾害预测系统建设、石油管道巡检等行业应用以及北斗产业园建设。目前,中泰北斗项目在泰国已经建设了40至50个基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不确定。这种移动性和不确定性给以卫星定位技术为代表的各类定位技术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为位置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多种产品和功能的融合已经成为电子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网络化、个性化和信息化也成为服务行业的发展总趋势。因此,融合多项技术于一体的位置信息服务实际上并不只是用于定位、跟踪、导航管理,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公共应用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用于物流、安防、移动定位、公共信息、电子商务、出行服务、智能交通等许多方面,从而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强劲动力,对于增加运输工作效率、创造舒适的出行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均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发表 2016年12期

        • 5G如何改变生活
          作者:陈冰      5G时代即将登场。在一个无处不网络的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于网络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从4G到5G时代,最大的变革在于我们即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迈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无缝连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高速连接就在不远的未来。高速率、低时延和网络容量大将是5G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5G是什么?”“我手机都是64G的,区区5G算什么?”有网友说。在老百姓眼里,5G就是一个网速的发展和提高,但事实上,5G与4G远远不同,网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在多种智能领域、互联网领域的充分运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5G的投入和布局将会是一场崭新的产业革命,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5G技术还有些“高大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畅想5G将会给未来生活带来哪些超越想象的改变。5G让眼球high起来2019年1月初,在全球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CES上,5G应用成为大热门,相关论坛更是近20场。有机构做过相关实验,5G的峰值接近20Gbps,这意味着在现实中高密度的使用环境下,依然能使速率达到家庭宽带的5倍以上,足以满足4K高清直播的需求。除了使画面更清晰,视频流畅度也不再受限于延时。5G的高速率将普及VR设备的使用,为全新的VR体验解开限制。因此,VR、AR等酷炫新品在CES上扎堆亮相也就显得顺理成章——4K、8K分辨率的高清虚拟现实头显(头戴式显示设备)、仅有85克重的增强现实眼镜以及各家厂商推出的大尺寸消费级8K电视。4G时代,我们可在线流畅观看1K高清视频节目。5G时代,下载速度从每秒约20兆字节上升到每秒50千兆字节——相当于在1秒钟内下载超过10部高清影片。美国韦里孙(Verizon)通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卫翰思(HansVestberg)这样总结,“5G的特点就是快、稳、密,与3G到4G的变化不同,5G更像是一种‘量子跃迁。”对于手机不离身的现代人而言,更想知道5G手机什么时候面世。随着华为首款巴龙5G01基带芯片,最新5G基带芯片巴龙5000以及天罡基站核心芯片的发布,华为的5G似乎比其他家要来得更快一些。2月24日,华为将在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上发布5G折叠屏手机。三星、苹果、小米、中兴等厂商的手机要么还在实验室里,要么离商用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实际上,当前运营商的基站还没铺设好,5G网络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大规模覆盖,所以,要想真正享用5G网络下的5G手机恐怕还要等上一两年。实际上,5G支持的设备远不止是智能手机,它还支持智能家庭设备、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1月初,《南华早报》报道了中国一名外科医生利用5G技术实施了全球首例远程外科手术。这名医生在福建省利用5G网络,操控48公里以外一个偏远地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切除了一只实验动物的肝脏。通常情况下,当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设备或机器时,都会出现延时。延时越久,发送数据所需时间越长。使用4G网络实施同样的手术意味着延时长得多,因而会增加出错几率。而5G网络把延时降至接近即时,医生通过传输真实场景的信号,超越空间差异,为患者提供高精度的医疗服务,利用5G技术的远程医疗将给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实施机器人手術带来很大希望,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现有技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进一步解决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实际上,当前运营商的基站还没铺设好,5G网络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大规模覆盖,所以,要想真正享用5G网络下的5G手机恐怕还要等上一两年。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乔德礼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指出,5G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很可能是改善视频通话质量和游戏体验。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视频会议和工作,记者可以轻易抵达比较偏远的地区采访,即使远在天边也能够与家里的老人孩子无缝交流,甚至可以在虚拟空间里拥抱、亲吻。“以前,我们都把家里的电器当作毫无生命的物品,如果在家用电器上安装一些仪器、传感器等,包含一些软件开发以后,可以形成一个拟人化的表示,目前一些应用中,有可以根据花的水分、土壤、颜色等指标来判断植物的心情,未来它们很可能能够进一步感知主人的情绪变化。”或许在2020年的清晨,枕头、被子或床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将你从睡梦中唤醒,窗帘自动缓缓打开,不用起身就能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5G加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打破了常规的导航应用,上至军事国防对定位的需要,下至互联网购物的实时跟踪,5G将大大改善因为阻挡而找不到信号的尴尬。5G+北斗,打造智慧城市钢筋混凝土结构对GPS有屏蔽能力,LTE定位精度也超出100米范围,而5G为高精度定位提供通信基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定位能力中心主任张毅在2018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指出,过去,我们的手机导航主要依赖美国的GPS或者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不过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北斗凭借其优越性,成为了5G通信的时空标签。“5G加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打破了常规的导航应用,在图书馆、机场、商场、停车场、下井等复杂的室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5G和北斗的无缝衔接获得准确定位。随着基站、组网的密集组建,将有利于多基站共同协作为用户实现高精度定位。上至军事国防对定位的需要,下至互联网购物的实时跟踪,5G将大大改善因为阻挡而找不到信号的尴尬。”2018年8月的一天,上海市郊的一片空地上,湖南卫视“快乐小子”马思超正在等待一杯外卖咖啡。不同寻常的是,这份咖啡外卖由自主飞行的“无人机骑手”配送。“把咖啡一滴不洒送到桌子上”是马思超的期望,不过他并不确定这是否能实现。“越来越精准的定位技术让无人机物流的应用场景获得更多的扩展。”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臧朝晖觉得马思超的担忧实在没有必要,运送咖啡的“无人机骑手”正是他们的产品。一飞智控物流无人机能够根据系统智能规划的航线及飞行参数,实现全自动飞行,并能精准定点卸货,将降落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如果是普通定位,无人机自主降落时的位置偏差至少在5至10米;正因为有了厘米级定位的支持,无人机才能在这个仅有1.5米直径的桌子安全降落。”臧朝晖解释道。及至2018年年底,物流行业开启了一项“新时空智慧物流计划”,基于这项计划,使得车载智能终端具备了亚米级定位能力,从而实现对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导航,使物流平台能更准确地判断车辆离开和到达指定区域的时间,从而精准引导车辆到达指定停车点或月台装卸货物。实际上,在5G和北斗共同加持下的智慧城市里,能够精准到达的不仅仅是24小时待命的无人机或物流车;高精定位的网约车将再也不用我们电话沟通就能准确到位……汽车、无人机、红绿灯、摄像头都能获得亚米级甚至厘米级实时定位能力,所有终端都能获得统一基准的精确时间、空间信息标签。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城市数据交融、贯通,共同组合出一张更真实的“城市画像”。5G和云计算等技术联合,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传输彼此的位置、速度、行事路徑,避免交通拥堵,还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预测模型。依据5G的智能交通体系将更为联动,能够提升社区交通功率,削减阻塞的发作。对于公共交通,5G可以帮助减少乘客等待时间,优化公交车库存,提供实时更新的乘客信息、车辆信息,甚至支持动态公交路线;车辆、路灯等设备的信息互通还能帮助智能泊车,避免停车位的拥堵和闲置,提高27%的停车收入。公共安全是智慧城市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依据5G的智能城市安防体系,将不只供给高清、实时的视频信息,还能够完成主动的面部辨认,违法犯罪行为将更加无处可藏。此外,还可以运用无线传感器进行气象系统部署,发出气候预警,在龙卷风、洪水等气候事件中为司机提供路线导航,避免极端气候造成的死亡。智能电网是5G的重要应用之一。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事务流高度交融的明显特点,能够协助更好地检测动力消耗,猜测运用需求,支撑负载平衡,削减用电高峰和停电、修理时刻,然后增强电网运转的安全性、牢靠性和灵活性,完成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无人驾驶到来车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无人驾驶真正普及。车辆通过强大的5G网络支持,可以通过卫星的监视以及车里安装的电子电视,实时播报周围的情况,如红绿灯、是否修路等等,车里机器也几乎可以做到实时计算周围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也会自动检测车里的零件是否有问题。换言之,5G时代的车联网将会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利用5G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特性使汽车自动规划路线,更合理地转换驾驶风格,隔绝造成交通事故的不良人为因素。得益于5G的服务,未来的无人驾驶技术能够减少拥挤和车祸发生,让我们的生活迈向更美好的状态。

          新民周刊发表2019年6期

        • 条条大路参北斗
          作者:毛颖  杨震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着该卫星成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预示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号工程于1994年1月10日立项,2000年10月31日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到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人”排星布阵长达26年。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北斗也迈入了全球服务新时代。我们就来说一说,北斗卫星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斗转星移和过洋牵星——天文导航在夜间光源不那么多的地方或是较早年代,星星是寻找方向的重要帮助.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北斗星。北斗由7颗亮星构成勺形,勺口连线在天幕上延长约5倍远处是北极星,即大体上的正北。北斗七星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整体随季节绕北极星旋转,如秋季斗柄指西,每一年北斗恰好旋转一周,这就是常说的“斗转星移”。星星能指引方向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将其与地图、几何测量等手段结合,就发展出天文导航技术。天文导航依赖自然信息源一星光的导引。也称“星光导航”。我国是最早应用天文导航的国家之一。在《武备志》中收录了《郑和航海图》,其中附有四幅《过洋牵星国》,表明郑和船队在远洋航行中使用过天文导航。如今,在航空、航海、登山、宇宙航行等领域,当获取人工导引信息遭遇困难时。天文导航仍有用武之地,它也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必须要学习的基本技能。从磁场到电波——更多导航手段星光易受天气、光污染等环境的影响,在白天也难以看到。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叉开发出更多导航手段,如指南针、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等。指南针导航大家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它的指针两端能自动指向南北极。它所依赖的,是自然信息源地磁场。惯性导航这种导航手段通过测量载体的运动加速度,通过轨迹推算定位,不依赖外部信息,但每次推算都要从上次结果出发,误差会逐渐累积,需要其他手段校正。無线电导航无线电发明后,以电渡为信息源的导航技术迅速得到应用。早期无线电导航通过天线测向来建立接收机与发射机间的连线,称为“测角”法。这种方法受天线的方向敏感性等因素影响,精度较低,目前常用于协助飞机降落,此时也称为无线电导引。受地球曲率影响,地面无线电导航台的有效距离通常只有几十干米。将发射机建在山上能增加有效距离,但提供全球导航仍需很多导航台接力。把发射机搬上人造卫星,结台天文和无线电导航,就是卫星导航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开展卫星导航研究.于1964年建成“子午仪”系统并交付海军,1967年开始民用。当时苏联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和建设。1995年,美国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建成世界第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GPS”。此后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印度等相继开展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代号正是“北斗”。导航卫星的秘密以卫星为信息源,用户必须能收到来自卫星的电波,通称“看到”卫星。目前国际标准卫星导航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2.5与GHz,只能直线传播,因此用户和卫星的连线上不能有障碍物。包括地球本身。而且,为了精确定位.用户须同时看到至少4颗星,所以导航卫星的轨道决定了服务的覆盖面。由于卫星导航的本质是用已知的卫星位置来定位用户.为保证卫星轨迹稳定,目前使用的导航卫星轨道普遍为圆形,有地球静止同步、倾斜地球同步和地球中圆三类。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StationarvOrbit,简称GEO)这类轨道位于赤道上空约36OOO千米高,通信卫星也常使用这条轨道。卫星沿该轨道环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卫星相对地面静止,较易查询,但在高纬度地区视角偏低易被遮挡。尤其在靠近两极处,受地球曲率影响无法看到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这类轨道高度也约为36000千米,环绕周期也与地球自转相同,但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即轨道倾角不是O°,所以卫星相对地面并不静止,而是在一定南北纬度范围内往复运动。采用这种轨道能让高纬度地区用户较易看到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它的高度低于前两种同步轨道。以GPS的卫星为例,轨道高度约为20200千米,环绕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一半,即每天恰好环绕两周。GPS星座由24颗卫星按间隔60°的6条轨道分布,轨道倾角约55°,可覆盖全球。北斗二号、三号里的MEO卫星和欧盟的“伽利略”轨道倾角相同。为照顾俄罗斯广阔的高纬度地区,“格洛纳斯”选择了64.B°倾角。和无线电导航一样,从卫星到用户可得到一条连线。如果知道卫星位置,单颗星能指出方向;两颗星到用户连线交点构成的圆与已知海拔高度的球面相交,可得到两个候选点,实现初步定位;三维定位须至少3颗星,考虑误差消除,最好是4颗。测角法精度较低,现代卫星导航并不采用,而是通过测定用户到多个卫星的距离,求解空间解析几何方程组来得到用户坐标。由于光速是常数,这又转化为测定信号从发出到抵达接收机所用传播时间,即“时间测距法”。卫星信号通常包含发出时刻,理论上将收信时用户时钟的示数减去该时刻即得到信号传播时间。但是,这样得到的结果必然包含用户与卫星时钟的偏差,影响定位精度。因此,如果能同时看到4颗以上不在同一平面的卫星,往往把收信时刻也作为未知数,建立4元方程组,一次解出用户的三维坐标和时钟偏差,同时定位和授时。GPS、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都有这个能力。在进行定位时,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除了作为信号源向用户发送信号之外,还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信号。据此我们还可以把卫星导航系统分成有源定位与无源定位两类。无源定位以GPS為代表的大部分卫星导航系统为无源定位,用户不发送信号,只接收卫星导航信号即可完成定位。有源定位有源定位方式仍然基于时间测距,在用户发送出信号后,由地面中心站测量出信号从用户到卫星的往返时间,算出二者距离,进而获得用户坐标,再经卫星发回用户。比起无源定位,有源定位的优点是只需两颗卫星就能定位,因此在定位条件不好(用户“看不到”足够颗数的卫星)的紧急情况下也能进行定位。还能发送短信息,让导航卫星兼职通信卫星。最初,GPS是为军事目的开发,在导航信号中加入了密码,对不能解密的民用接收机这等于干扰,降低了精度。2000年后,GPS改为在不同频点分别发送军用和民用码,其中民用码符合国际标准,不再附加干扰,定位精度提升,北斗也采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编码。影响精度的不只有人为干扰.还有电磁扰动等自然因素。利用已知位置的地面站,接收带干扰信号并解出“伪”坐标,再与实际坐标对照得到偏差量.把它发给附近能收到同一组卫星信号的用户,可消除偏差,提升精度,这就是“差分GPS”技术。进一步的,通过测量基站与卫星距离,以及两站间卫星信号载波的相位差,能得到更精确的修正值,实现厘米级定位。以上统称地面增强技术,已随GPS系统的普及在全球广泛应用。强大的心——原子种为实现定位。卫星必须提供精确时间信息。光速约30万千米/秒,为使定位精度达厘米级,时钟分辨率要达到300亿分之一秒。普通电脑主频约3GHz,时钟分辨率约30亿分之一秒,且有严重累积误差,无法提供精准时间,只有用原子能级跃迁周期标定的原子钟才能满足卫星导航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它的分辨率可达百万亿分之一(10-14)秒。传统原子钟体积庞大,还要安装在地下室以减少环境干扰,把它搬上卫星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难点之一。因此星载原子钟应运而生,它就是主要应用于导航系统的原子钟,分为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三种。其中铷原子钟体积小、重量轻,而铯原子钟、氢原子钟长期性能优异。一般导航卫星系统会采用不同原子钟混合搭配的开发方案。北斗的前世今生北斗工程从一号工程1994年的立项,到2020年7月1日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北斗之前的卫星导航系统要说到卫星导航系统,就不得不提20世纪发生在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冷战。自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之后,对此深感警惕的美国就被打开了思路。美国人提出了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全球定位的构想,当时这种构想是基于军事应用的。有了理论上的构想,美国人凭借他们的科技实力与执行能力,很快就把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了,而且一搞就是前后两套:1964年,美国首先搞出了一个“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Transit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这个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复数颗卫星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到了20世纪70-80年代,他们在“子午仪”的基础上改进了缺陷,提出了由24颗卫星为基础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并在90年代初部署完成。也就是前面提过,为我们所熟悉的GPS系统。作为美国的冷战对手,苏联也针锋相对地在1976年提出了格洛纳斯(Globalnavigalionsatellitesystem)计划,并在1985年发射了酋颗卫星。可惜这一系统还没完成。苏联就被美国拖垮。之后俄罗斯虽然继续了这一计划,但格洛纳斯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应用覆盖方面,都无法与美国的GPS抗衡。于是乎,GPS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几乎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虽然它在服务美国的军事应用之外,也开启了民用功能为全球的定位与导航提供了便利,但对于我国来说,也提出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正式立项。“北斗”的三级阶梯跨越从1994年北斗—号卫星导航系统立项,到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26年时间里,“北斗”一共发射44次.将59颗(含4颗试验卫星)卫星成功发射上天,这其中经历了三步走的阶梯式跨越。北斗一号北斗一号作为中国从无到有开发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尝试.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因此从立项到第一次发射用了6年时间,2000年两颗GEO试验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再次成功发射一颗GE0试验卫星,宣告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顺利建成。也宣告我国成了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北斗一号是世界首个有源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可以主动发送信号进行定位,并能发送12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在地面通信信号盲区或其他通信手段失效后,率先抵达现场的救灾部队就是通过北斗一号发出第一份紧急报告,北斗一号成了当时震区人民与战士们生命安全的最后保障。目前北斗一号系统卫星虽然已经退役,但是它们为北斗系统之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斗二号在北斗一号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我国启动了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初步完成组网时有14颗卫星,而且除了GEO卫星之外.还增加了IGSO以及MEO两种卫星。因此北斗二号比起北斗一号覆盖更广,抗遮挡能力更强。这个系统可以服务整个亚太地区。通信机制上也开始采用了有源定位与无源定位相结合的机制。有趣的是,在北斗二号系统开发过程中,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射技术也取得了突破。2012年,“长征三号乙”火箭一次性将北斗第12、13两颗MEO卫星成功发射上天,这也是中国首次成功实现“一箭双星”。北斗三号在2009年,北斗二號尚未完成的时候,我国已经开始了北斗三号的布局,并计划让它的服务可以覆盖全球。它同样由GEO、IGSO、MEO三种轨道的卫星组成。比起北斗一号和二号,它在多项功能上有所提升,例如它的短报文发送能力从120个汉字提高到1000个汉字,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而且能实现40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除此之外,它在前面提到的地面增强技术、原子钟等多项技术上也有飞跃性的突破。地面增强技术北斗三号首次配备的星间链路,能对运行在地面测控站视野外的卫星进行监测,并在卫星间双向精密测距和通信,自主计算和修正卫星轨道位置与时钟,大大减少对地面测控的依赖,即使地面测控失效,通过星间链路仍能为用户提供定位和授时。原子钟北斗一号与二号采用的原子钟是单纯的铷原子钟.而北斗三号的卫星不但装载了新一代铷原子钟,比前代产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精度更高,而且还首次装备了氢原子钟,使其授时功能频率稳定度、准确度更高,而且还能提高组网卫星的使用寿命。“北斗”离我们并不远大家可能会思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虽然值得骄傲,但是那些高大上的技术,更多是运用于军事或者科研方面的,离普通人生活好像很远。那么,这个系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事实上,北斗不但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抢险救灾前面已经讲到过,北斗一号在汶川地震时期,为救灾部队立下了大功。事实上,抢险救灾一直是北斗卫星系统的最重要应用之一。中国幅员辽阔,同时自然灾害较多,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对灾情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与预警,压力非常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在天空的卫星组网,加上中国境内接近3000个地面站所,构成了—个地面增强网。这个地面增强网能够达到实时处理精度厘米级.事后处理精度毫米级的监控精度。就是靠这套地空相结合的系统,加上相应的辅助设备,北斗系统才可以进行实时监测。诸如对水灾或者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控.北斗系统通过实时的形变监测,在铁路、边坡有泥石流的地方,可以提前预警、转移人员,为抢救赢得时间。在今年南方水灾过程中,北斗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北斗监控系统在今年预警监控到了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出现的泥石流滑坡,提前转移了60多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图导航如今我们不管是驾车出行,还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免不了打开手机里面的地图导航软件。因为美国GPS系统在全球的影响力,许多人认为我们手机导航软件用的就是GPS系统,甚至直接把手机导航称为“GPS”。实际上,北斗导航系统早在2012年底就已经开放了民用服务功能。而现在国内绝大多数手机以及导肮软件,也同时支持北斗系统。特别是在北斗三号系统开发过程中,北斗相关产业链已被打通,安装在接收端的芯片、板卡、天线等实现量产化,支持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在高精度应用的手机的支持下,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在开车时甚至可以实现车道级的导航。综合管理除了我们的个人日常生活之外.社会要顺利运转,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农林渔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而北斗也早就披应用于这些领域。以交通运输为例,早在2013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就发出过通知:旅游包车、大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需要更新车载终端的.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所有新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鼓励农村客运车辆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而北斗系统不但可以实时监控保障交通运输安全,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的数据反馈,获得交通运输相关的大数据。而在生产管理方面,北斗导航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案例,以水产养殖为主业的獐子岛公司,为了虚报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数据,曾多次对外宣称他们养殖区的扇贝因各种客观原因绝收,被业界戏称为“扇贝跑路事件”。证监会在对獐子岛公司进行调查过程中,求助了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通过提供獐子岛公司扇贝捕捞船只的海量导航定位信息,确认捕捞船活动轨迹与獐子岛公司对外公告的养殖捕捞区域范围出入很大,从而还原了事实真相。所以,依托北斗系统卫星组网以及覆盖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地面增强站网,北斗导航系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默默地为大家服务。它离我们一点也不远。北斗的未来在哪里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那么北斗在迈进全球化服务的新时代,未来将有什么发展计划?在北斗三号开发过程中,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不过北斗导航系统尚有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例如卫星导航有天然的脆弱性,信号弱、容易被干扰.在室内导航、水下导航时会碰到很多困难。而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PNT体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它能融合各种现有技术,解决水下、室内导航信号弱的问题,并将为探测火星等深空探测活动提供更好的导航服务。能够与北斗导航系统融合的新兴技术.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种融合还可能带来新的行业增长点,诸如在自动驾驶、无人机应用等方面产生革命性变化。对于未来在北斗系统架构上的拓展,“北斗人”们也早有计划。新一代北斗卫星组网系统正在酝酿。预计在2025年之前,北斗将建成一个天基低轨星座系统,届时可以实现覆盖全球的厘米级定位服务。到2035年前,通过前面讲到的技术融合,要建设一个从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立体覆盖的定位系统。

          科学Fans 杂志发表 2020年10期

        • 北斗系统的超强本领
          作者:中国科技智库周军     2020年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门县潘坪村所处的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区突发山体滑坡。由于灾害发生前,当地有关部门已接到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发布的预警并组织村民疏散,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以来,北斗系统发展经历了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服务定位精度、系统稳定性、功能全面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全面支撑了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这意味着,中国北斗正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将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导航的核心功能其实就是定位和授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时间和空间基准信息全部由他人来提供,那么无论是军事、通信还是金融等都将面临巨大安全隐患。北斗在军事上的应用是最为迫切的。导航主要用于部队机动、武器发射、边防巡逻和生命救援等。这就要求导航的过程中必须能够实时提供载体的位置、速度、姿态等状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发生偏差,就相当于武器装备没有了眼睛,部队失去了方向。在交通运输上,北斗也在为更多车辆的安全行驶护航。北斗系统可以为车辆提供实时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内的北斗终端设备可以记录行车信息,得出车辆行驶的里程、速度、行车时间、路线等信息,防止出现超速或疲劳驾驶等危害安全的违规驾驶情况发生。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对导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北斗系统等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构建智慧森林防火扑火基础设施。基于北斗系统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大型重载、长航时、远距离、智慧化、全系统的消防无人直升机可以快速准确抵达火灾现场,充分利用北斗系统及其短报文通信功能为救火队员提供位置共享等重要信息。当前,国内不少汽车厂已经在广泛就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展开研发,目的是让人、车、路能够“说上话”。以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为例,今年内,该公司将为多达6个不同品牌的车型搭载基于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能力的千寻位置Findavto时空引擎并正式量产上市。近年来,一大批从事北斗应用的企业致力于打造数字时代北斗应用的最佳实践方案,已经在自动驾驶、行业升级、测量测绘、智能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有了诸多应用落地。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还将不断涌现。短报文通信可谓是北斗系统的“独门绝技”,它就是指北斗的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在北斗三号系统中,短报文通信的能力显著提升,从最初一次发送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发送1200个汉字。用户遇到突发情况时无需字斟句酌,就足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有源定位也是北斗三号的一大创举。其原理就是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通过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联手,不仅能告诉用户“我在哪”,还能告诉关注着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这项技术在搜救、渔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杂志发表  2020年9期

        • 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问题解析
          作者:姜囡(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资源紧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问题。同时,自然资源管理权限不清、责任模糊使得滥用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监管。建设生态文明系统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制度原点,唯有明确自然资源归属及其监管职责,才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监管,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迫在眉睫,笔者尝试分析这项工作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案,以期对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一、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面临的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在产权制度体系、产权登记范围、对象等方面有诸多问题,完善自然资源产权相关法律体系,做好自然资源所有权工作,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1.现阶段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产权规定分散于《宪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中。《宪法》明确了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由国务院统一管理,但具体有国务院统一安排工作,由地方政府作为行使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但安排给地方政府后,具体由政府的哪一个部门没有定论,部门权责相对模糊,导致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没有明确归属于一个政府部门,出现滥用或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没有具体部门承担责任。自然资源滥用和破坏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由此而导致的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唯有明确管理职责,落实部门责任,方能对症下药,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产权维度下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生活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失去自然资源保障,无论是经济生产还是国民生活都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自然资源产权国民共同所有,共同管理保护势在必行。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自然资源产权主体缺位,法规政策层面产权界定模糊,由此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全民保护意识得不到本质的提升情况下,自然资源从公共财产沦为无主财产。对资源使用人的监管缺失,使得自然资源失去有效保护,实际使用人往往追求短期利益,无视可持续发展,竭泽而渔,破坏性开发利用资源导致资源枯竭。上述使用方式在短时间内可是实现巨额利润,但长此以往国家自然经济势必走向衰竭。只有落实好全民自然资源所有权工作,开展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充分履职尽责,对自然资源实现有效监管,才能解决上述问题。3.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不规范随着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自然资源的空间坐标和面积测绘已基本完成,这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却存在一定难度。一是自然资源质量界定上缺乏统一标准,以辽宁海棠山国家公园登记为例,涉及该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的登记包括森林质量、森林数量、森林完整性等。森林质量指标涵盖森林结构、森林生产力、森林分布、利用率等,同时考虑森林的年龄结构、树种结构及虫害情况,在对于这方面的监测上,目前还缺乏邮箱里的技术支撑,只能依靠人力。二是森林数量监测存在难度,森林中的树木大小各异,对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树木的数量登记,无法依靠技术完成。三是对于森林的完整性等特征的监测缺乏有效技术手段。4.登记范围存在争议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目的在于明确国家所有自然资源、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和个人所有自然资源间的关系和界限。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明确各类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和范围,落实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国家所有自然资源要通过国家确权登记由各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代为行使所有权,集体自然资源所有权应进行确权登记。空间是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范围应涵盖自然生态空间,根据现阶段国家对土地自然资源确权的规定,确权范围是国有生态空间范围,并非国有自然资源范围,而此前存在一定差距,有些地区在落实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时将二者混在一起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确权工作范围一直按国有自然资源,必然会出现一些漏洞,例如借山造林,将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林木资源混淆在意七,但二者所有权归属不同,地方政府借林地进行造林。因此,自然资源确权工作中,一定要明确确权范围,避免借山造林的发生。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工作的有效策略1.明确自然资源确权工作对象如何定义自然资源是确定确权对象的关键。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时,对于自然资源的定义相对模糊,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漏洞,引起权属纠纷。借鉴联合国环境规划部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即在一定时间和技术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自然环境因素总称。综合考虑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管理状况,对于自然资源确权工作中自然资源应当有天然性和可利用性特征,同时涵盖产权归属和部门监管职责问题,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价值,缺少其中任一因素,均不能视为自然资源。例如氧气,可供会呼吸,但无法确权,故不能定义为自然资源。在落实确权工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对象值得商榷,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国家出台的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政策,充分理解好自然资源定义,减少工作误差,清晰权属界定。2.明确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特殊性自然资源产权涵盖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交易权,具备明确性、排他性、可分离性、可分割性、稳定性等财产权特征。因此,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要在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下,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工作,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落实确权工作时,必须明确自然资源产权的特殊性,区分不同自然资源、资源属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立高效的产权制度,根据资源的天然性、复杂多样性,构建多样化的自然资源确权技术路线,才能达到明确资源产权归属目的。如国家林权所有权制度,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应保持共有产权划分。3.依法确定自然资源确权范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应依法依规确定权利范围,确定国家土地上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属。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涉及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法律有《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确权工作必须依法开展,依法明确个人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依法保护个人所有权,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基础,通过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明确自然资源归属。4.完善登记工作技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正在实行阶段,亟待相关部门出台并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明确自然资源确权工作需要,借鉴现有技术规范,进行类似法规清理的工作,满足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需求。同时考量格格地区的地域差距、环境差距,结合自然资源实际用途,进行差异性登记。在国家资源中还有诸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在落实确权工作时,应将这些自然资源纳入重点保护对象,实现有效监管。综上所述,保护生态资源问题迫在眉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可以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统一确权登记中的问题,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故此笔者对上述问题一一列举并尝试探寻对策,以期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8期

        • 构建数据标准体系 提升空间治理效能
          ——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解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
          作者:朱彧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这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制定的首个用途管制技术规范。为何制定《规范》、《规范》有何亮点、该如何应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履行核心职责全面梳理业务流程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建立健全分类管控机制。”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提出“四统一”的要求,其中的一个“统一”就是统一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用途管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其数据标准规范的统一也是落实“四统一”的应有之义。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这是自然资源部“两统一”核心职责之一。自然资源部的“三定”规定中明确,要拟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方法体系。部组建3年多来,在用途管制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掌握了大量管理数据和资料,为制定统一规范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效路径。按照2021年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计划,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空间规划局以及部信息中心,组织科研机构、行业专家和部分省份和城市一线工作人员启动了《规范》制定工作。按照“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原则,全面梳理用途管制业务流程;围绕建设用地审批(许可)的各个管理环节,逐项清理业务办理指南、申请表单、报件材料和审批文书;以制定统一数据标准为目标,明确各项业务数据的分类组织和结构化描述。经广泛征求地方意见,形成《规范》成果。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多规合一”、上下贯通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根本目的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能。通过信息化手段,理顺管理流程,打通管理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管理数据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数字营商环境。建立框架体系有效集成核心数据上述负责人表示,用途管制涉及的数据内容多、业务关联度高,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规范》以现行管理运行中比较成熟的核心必要数据为基础,建立具备普适性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框架体系。将用途管制全流程划分五个阶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在乡村地区,可按规定包含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按照分类管控要求,逐级、逐层、逐步丰富数据,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形成智慧国土的组成部分。《规范》兼顾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要求,区分地方事权和国家事权,以不同形式,对不同阶段产生数据作不同要求。对地方事权,记录和反映许可与审批结果;对国家事权,记录和反映许可与审批结果,以及记录报件运转的各个过程。以建设项目为单元,通过统一编码的电子监管号将各个管理阶段数据串联起来,对用途管制各环节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实现用途管制审批(许可)的全联通可追溯。《规范》在时间序列上体现了建设项目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单元上的逐步落地过程,是国家、省、市、县四级实施空间治理、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统一时空数据标准。通过明确用途管制全周期数据内容,完整描述建设项目信息,形成分类组合、前后传递的数据流,防止出现各环节数据之间技术标准不一致、无法有效传导,各环节数据重复生成和录入、降低管理效能等现象。开放兼容可扩展全面对接系统应用“应用是数据的生命。”上述负责人强调,《规范》以能用、管用、好用为目标,指导国家、省、市、县四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打破区域和层级限制,共建共享用途管制基础数据,加强互联互通,统筹数据应用,实现与现行各类业务管理系统的相互融合。《规范》以框图形式,描述了5个阶段和4个层级的用途管制核心内容和基本数据框架,描述了与相关业务数据和平台的关联关系,描述了为后期业务事项预留的拓展接口,描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交换和共享的运行体系和实现方式。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规范》除了将建设用地审批、规划许可、土地核验和规划核实等用途管制事项进行了全过程对接外,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还与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的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进行了衔接;在用地审批阶段与成片开发方案、前期征地工作、征地批后实施进行了衔接;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与土地供应阶段进行了衔接;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土地核验和规划核实阶段与土地供后监管和不动产登记进行了衔接。该负责人表示,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能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运用《规范》。一是履行管制职责,规范业务管理。长期以来,有些地区存在职责履行不到位、审查规则不统一、管控深度不够的情况。《规范》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底线标准,各地应对照梳理管控内容和审查规则,找出差距,完善业务制度。面向行政、事业、项目建设和设计等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统一认识,逐步实现各级管理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审批(许可)。二是开展数据治理,奠定应用基础。过去,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用途管制数据内容、数据结构和空间数学基础不统一,行政区划名称代码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全面,存储分散,各项业务之间数据不关联或者关联错误,这些问题影响了管理效能的发挥,影响了精准分析和准确决策。各地要依据《规范》,全方位开展用途管制数据整理,汇集分散数据,改善数据质量,补齐缺失的数据内容,高质量转换和加工数据,建立数据间联系,实施数据融合,高水平建设用途管制数据库。三是完善系统建设,提高治理水平。经过多年努力,信息化建设为用途管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仍然存在业务不全、系统分散、纵向和横向业务协同不够、管理分析决策难以深入等问题。各地要依据《规范》在实施数据治理的基础上,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底,新建或改造原有信息系统,满足“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要求,建立涵盖用途管制各类业务的用途管制信息系统,与部级系统纵向连接,与相关系统横向关联,实现业务协同。从便民利民和提高空间治理水平出发,探索开展多级联审、异地通办、证照分离、三维信息模型应用等工作,全面推进管理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四是构建信息模型,实施动态监管。《规范》内容贯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全流程,各地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覆盖“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国土空间时空演化模型,实现数据横向和纵向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同步汇集,实施数据治理和融合。构建以人为本的空间治理指标体系、分析模型和预警响应机制,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能分析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空间治理信息,探索提升治理水平的解决方案,达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和用途管制目标。五是加强数据共享,改善服务效能。数据共享是开展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数据对接不上、同步不及时、接口不全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各地应切实加强系统对接,建立数据共享制度,探索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共享应用的覆盖面和技术水平,提高数据利用率,真正发挥数据作用,形成数据共享常态化机制,增强数字化转型驱动力,不断创新应用服务。此外,《规范》试行期间,各地应注意总结试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积累应用经验,整合信息化解决方案,为《规范》的修改完善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考虑改革背景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其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区分地方差异,自然资源部选择工作基础较好的9个省(自治区)和11个城市作为《规范》试行的示范单位,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实践,积极探索,部将适时组织专家和示范单位开展交流,尽快形成经验进行推广。

          青海国土经略杂志发表 2021年4期

        • 北斗系统“亮剑”GPS
          作者:李星     人们已经习惯把定位和导航叫做“GPS”,这是一种惯性。6月23日,随着北斗三号卫星组网收官,北斗系统完成全球卫星导航部署,人们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改口叫做“BDS”(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作为“大国重器”,北斗系统此前就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领域之中广泛应用;由于终端芯片更加便宜、定位误差更小、精度更高、支持短报文、无源定位等功能,目前已有70%的国产手机采用北斗系统,大部分运营车辆及渔业、海事、移动通信、民航等终端设备均采用北斗系统。让人自豪的是,北斗系统还是中国向全球输出的公共服务产品,这不仅是中国“去依附”的科技成果,也将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本文试图梳理出北斗系统如何在GPS系统主导定位导航天下之下被迫独立探索,并形成自身的核心实力开创新的基础产品格局的大致过程。GPS的国安隐患、伽利略计划的排斥,逼出了北斗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这样对北斗的功能和作用做出说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北斗诞生的渊源要追溯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中,以GPS为信息战的“眼睛”发起对一个国家外科手术式打击震惊了世界,也刺激我国进行军事变革;尤其是遭遇了1993年“银河号事件”事件之后,让国家意识到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紧迫性。北斗系统部署分为“三步走”战略,从1994年北斗一号的研制到2003年完工的“北斗一号”,让我国初步摆脱了对GPS的依赖。彼时,欧盟正在联合搞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曾试图投入巨资入伙,但发现很多核心技术并不开放并果断退出了伽利略計划,推进“北斗二号”。“北斗二号”的申请轨道和频率和欧洲伽利略系统一致,按国际规则,卫星轨道和频率谁先占了算谁的,虽然伽利略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比我国早两年上天,但只占了轨道没开通频率,欧洲不慌不忙的捣鼓给北斗二号的部署时间。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就占了卫星轨道和频率,随后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打卫星,后来还发展到一箭双星。2018年是“北斗创业史”上开挂的一年,一年10箭18星,创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快组网纪录,2018年这一年也是“北斗三号”提供全球服务的开始。当6月23日,北斗三号组网成功之后,孙家栋院士祝贺到“北斗是中国几代北斗人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的骄傲,希望北斗全球系统稳定运行,服务中国,服务世界。”北斗系统与GPS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据欧盟2018年的统计、GPS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伽利略约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市场份额的25%,而北斗系统占据11%,该统计由于一些应用领域的保密性只能作为大致参考。至今在国内依然有一些朋友认为北斗不如GPS精准,这实际上是由于北斗系统在营销和宣传上此前保持低调有关。实际上,北斗使用了GEO和IGSO卫星,再加上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相比于其他系统仅使用中轨道的MEO卫星,是更为复杂、先进的星座系统。GPS卫星作为中轨道卫星东西旋转,要保障精准度必须在全球设站,除美国以外的地区很难做到全球分布,而北斗的轨道高度比GPS高,为增加覆盖面积,增加了卫星间链路系统,可以让卫星互相“打电话”,使卫星定位的精度大幅度提高。并且,北斗是全球第一个实现三频发播的卫星导航系统。三频本是由美国最先提出来的构想,但由于美国卫星发射相对较早,当时美国通过实验发现单频系统无法消除电频层的干扰,极易造成误差,而双频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三频就一直没有难以全面付诸实施。美国的首颗GPSIII卫星在2020年1月13日投入使用,而GPS要实现更新换代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这给了北斗系统迎头赶上充足的时间。北斗系统从一开始就应用三频系统,其优势是北斗就可以更准确掌握地面终端的位置信息,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没有网络的地方,装有北斗系统终端的手机、车船等就可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能够向外界发布短报文信息。除了导航以外,北斗系统形成的星基增强、精密定位、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能力、已提供地基增强完全服务能力有利于商业化扩展。此外,北斗系统相比于GPS来说还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北斗芯片和设备终端要比GPS便宜,虽然不能全面赶超GPS,但是在特定区域内要比GPS新更能更优越。当然,有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现阶段北斗若想增加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自身服务力,兼容GPS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从实验测量数据上,GPS和BDS集成后的精度要远远大于其中任何一方;从商业角度看,国家间双边和多边合作,需要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之间的兼容互操作。但是,在中美两国竞争的大背景以及“脱钩论”盛行之下,鉴于卫星导航关系国家和地区安全重大问题,北斗与GPS之间此消彼长的局面将难以避免。中国竞争最大的市场优势在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市场。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导航产业超过3000亿人民币,北斗对产业的核心产值贡献率达80%,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1947亿元;随后2019年国内导航产业已经超3500亿人民币。2020年,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预计会超过4000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北斗的声名早在全球的远播,服务全球不是空话我国自2012年12月27日宣布北斗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后,泰国是首个应用北斗的国家,而当时在泰国建设的北斗示范站可以连续观测和接受14颗北斗卫星信号,而同一区域的GPS信号仅为5~6颗,因而北斗精度在亚太地区普遍高于GPS。以泰国为示范样板,北斗系統逐渐被东盟10国以及更多亚非国家采纳。北斗采用“第三世界包围第一世界”的策略,比如巴基斯坦北斗卫星被用于军事系统,突尼斯则用于无人驾驶,包括中东在内已有超过30个国家实际使用北斗系统,而“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则为北斗的重点对象,而北斗在这些国家的卫星定位标准,中国将在推行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占据优势。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在海外承担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相关的基建任务时,使用的多是北斗设备,北斗的应用和服务被广泛推广,中国北斗/GNSS导航型芯片、模块和高精度板卡和天线已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首都上空每天可以观测到的北斗卫星数量已经超过其他导航系统;并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应用,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系统等活动。北斗做到了不仅属于中国人,还属于全世界。结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追赶关键领域的技术的典范,也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新模式,尤其是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可穿戴成以及汽车前装、智能手机定位服务、高精度专业化应用、室内外定位联合应用服务和国际市场开拓等多个迅速应用。除了地球上的应用外,北斗系统也将是人类迈向太空的“新大航海时代”的向导。实际上,作为NASA投资的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实际上是美国对轨道和频段的“跑马圈地”,我国也有虹云工程搭建类似“太空WIFI”计划发射156颗卫星,计划于2022年完成组网。而卫星网络与5G组合实际上就是“6G”技术,在5G的基础上集成卫星网络来实现全球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快速、精准的定位导航标识、多媒体与互联网等综合服务,有望在2025年初步进入商用。“北斗系统”的胜利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国体制的胜利,而“北斗+”需要军用转民用,需要更多民营公司参与以及配合航空航天产业链的产业化转化,既让技术让人类造福,也能形成生生不息创新产业体系,北斗系统组网成功代表了新的起点。

          数字商业时代杂志发表 2020年7期

        • 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设计与实践
          作者:王垚,王腾,郑迎春,袁永卫,杜凯(1.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8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设计与实践王垚,王腾,郑迎春,袁永卫,杜凯(1.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8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针对国家对智慧景区的建设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体系架构,并深入分析了广域连续覆盖定位技术、广域连续覆盖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内涵。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试点,开展了九寨沟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的研制与布署,该系统将北斗导航技术、伪卫星增强技术、差分高精度增强技术和智能位置服务技术相结合,具备游客位置服务、景区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事件处理三大应用服务。通过实际测试,满足50000用户的同时接入,响应时间小于2s,已全面支持九寨沟景区的日常化管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智慧景区;位置服务;景区管理0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不仅市场广泛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对周围经济有很好的带动效应,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1]。然而随着发展景区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跟不上、导游信息匮乏和游客管理困难等问题不断突出出来,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发展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2],以高科技手段为游客和景区提供智慧的服务和管理措施,力争把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成为集高科技和高信息含量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对智慧景区的建设需求为设计输入[3],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架构,具备“双向、团队、信息推送、远程交互”等技术特征[4],并已在九寨沟景区实地布署与运行,提高了景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该系统是我国北斗系统在景区的首次应用,是北斗系统产业化推广的重要一步,未来可形成统一的标准,推广到其他国家级智慧景区[5-6]。1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1.1系统体系架构北斗智慧景区的体系架构设计体现多网络集成、多业务融合、双向可交互、可配置与可扩展的特点。采用开放式、“云+端”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底层包括广域定位网络与广域通信网络,解决景区内人、车、物的定位与通信问题,即在通信方面,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北斗RDSS短报文通信技术;在定位方面,采用BDS/PLS双模兼容定位技术[7-8]和RTK高精度定位技术,提高在森林、山地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图1北斗智慧景区系统体系架构在后端的旅游服务平台方面,建设云存储、大数据挖掘与预测、位置服务和搜救服务[12]等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关口与各种电商平台、地图服务商、社交媒体、其他运营商进行连接,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位置服务信息。按照服务对象,终端可分为大众用户终端和专用终端两类。大众终端一般基于个人智能手机或平板,享受一站式注册、移动支付和智能推送等服务。1.2广域连续覆盖定位技术广域连续覆盖定位以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融合北斗伪卫星技术和北斗差分增强技术等,以满足各种用户的(室内外)的定位需求[8],如图2所示。其中北斗伪卫星是为了解决终端定位连续性与定位精度而提出的一种技术。伪卫星是指一种能发射导航信号的设备,其组成主要包括伪卫星同步接收机和伪卫星信号发射机。与空间卫星相比,伪卫星具有相似的信号发射能力,不同的是伪卫星的模块自由度更大,可以安装在各类模块上,且可以具有更灵活的可控性及相应特点。图2广域连续定位技术1.3广域连续覆盖通信技术为了保障用户终端在景区通信的连续性,尤其是应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智慧景区广域通信技术融合移动通信、WIFI通信以及北斗短报文通信,形成“天地一体”的通信网络,如图3所示。图3景区广域通信网络在正常情况下,大众终端通过WIFI或3G、4G与后台进行信息交互,专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与后台进行信息交互。而在应急情况下,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移动通信网络不稳定或瘫痪,则终端自动通过北斗RDSS实现与后台的信息交互。其中,由于大众终端不具备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其可通过蓝牙与附近的北斗RDSS基站进行配对,把交互的信息通过该基站经北斗GEO卫星发送到后台中。若景区指挥中心不具备接收北斗短报文通信能力,则可由北斗景区应急报务中心把终端上报的通信内容经过有线通信网传输到景区指挥中心,从而保障终端与后台通信的可用性。2北斗智慧景区的建设实践2.1系统组成基于九寨沟景区对位置服务、智能管理和应急搜救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构建位置服务网络,结合景区无线通信网络,与智能管理与搜救平台集成,实现景区内人、车辆管理调度需求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系统主要由位置服务网络、综合数据处理中心、增强系统和用户终端四大部分组成,如图4示。图4九寨沟北斗智慧景区管理系统2.2系统布署情况2.2.1北斗增强网北斗增强网包括北斗伪卫星网络和北斗CORS站,如图5和图6所示。在盆景滩和老虎海等7个点位安装了北斗/GPS伪卫星,在沟口与诺日朗中心站分别安装了2台北斗CORS站,从而提高了整个景区卫星导航定位的可用性、连续性和定位精度。图5北斗直发式伪卫星图6北斗CORS站2.2.2节点定位服务终端分别在游客服务中心、沟口车站、扎如寺车站和双龙海车站等19个车站安装了60台节点定位服务终端,如图7所示。具备RFID定位[9]和信息推送等功能,可覆盖整个景区,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游览信息。图7公告式节点定位服务终端2.2.3景区专用终端景区专用终端分为管理类终端和搜救终端,如图8和图9所示。管理类终端用于日常情况下对景区工作人员、车辆、环境的管理,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搜救类终端用于处理突发事件,具备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10]。图8管理类终端图9北斗搜救终端(指挥+手持)2.2.4系统后台布署系统后台采用C/S架构[11],服务端硬件组成包括1台数据处理服务器、1台数据存储服务器和1台GIS服务器。客户端硬件由2台电脑客户端组成。以上设备已布署在九寨沟管理局数字信息中心机房。客户端软件主界面如图10所示。2.3系统提供的服务2.3.1面向游客的位置服务(1)一卡式服务游客在景区游客中心领取RFID卡片,并与游客的个人信息进行绑定。操作交互式节点定位服务终端,查询整个景区的景点分布与介绍、人员与团队位置信息、观光车位置信息和游客密度信息,自动规划导览线路,并可实现应急情况报警等。游客在车站等候观光车辆时,节点定位服务终端通过读取游客RFID卡片信息[9],把游客当前位置上报给位置服务平台,并为游客手机中推送团组其他人员位置等个性化定制信息;同时,节点定位服务终端可显示整个景区游客密度信息、即将到站观光车信息、附近景区点信息、公告信息以及游览小贴士等,方便游客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如图11所示。图11公告式节点定位服务终端位置服务(2)智能手机服务游客扫描二维码如图12所示,下载“智慧九寨行APP”,分为印象、攻略、导游、求助和公告五大类型,并可与多个家人及好友绑定为团组,随时查询团组成员的位置信息,避免人员走散。可查询整个景区的密度分布和观光车位置信息,从而可在整个景区全程享受智能位置服务。图12手机APP位置服务2.3.2面向景区的智能化管理景区管理人员利用综合数据处理平台实现景区内的智能化管理,包括游客流量统计、智能环境监控与数据统计、报警与应急搜救、景区信息发布、车辆调度和工作人员考勤管理。景区管理综合态势界面如图13所示。图13景区管理综合态势(1)游客流量与分布统计通过九寨沟景区内的票务系统与门禁系统实现对实时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进行统计;通过景区内节点定位服务终端、移动通信基站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多系统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对景区内游客密度的统计,从而为景区内游客分流限行提供参考。(2)智能环境监控与数据统计景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台高精度环境监测终端,利用其实现环境参数(服务区域的水文、虫害、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地表等)的实时上报。景区管理平台获得环境监测信息并存储,数据长期积累后,实现数据的统计,为景区管理人员保持景区生态环境提供支撑。(3)车辆监控与调度系统对景区内的观光车、工作车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可实现对车辆的语音调度。同时,可实现对车辆位置数据的二次处理,统计观光车每天跑的总里程、往返次数等,为制定合理的调度策略提供基础数据。(4)报警与应急搜救[12]工作人员通过系统中任意终端实现报警,应急搜救平台收到报警信息并核实后,启动应急预案。结合出事地点附近工作人员位置信息,制定搜救方案。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与搜救人员(指挥型/手持型搜救终端)实时双向通信(当3G无法工作时,利用RDSS短报文),最终实现搜救人员到达报警位置并采取救援。(5)工作人员考勤管理景区工作人员配备手持管理终端,包括保洁人员和车辆服务人员等。开始工作时,使手持管理终端接入示范系统中,以一定时间间隔上报其位置信息,工作结束后发送出网信息。景区管理平台根据上报的位置信息,完成工作量统计。3结束语景区的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制了“九寨沟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实现了景区内人、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无缝连接与协调,对提升九寨沟景区旅游服务、精细化景区管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国内其他景区的智能化进程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当前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旅游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只有将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1]陶云,朱芳.基于游客体验的智慧景区建设探讨一以自然景区为例[J].当代旅游,2013,3(10):34-39.[2]裴盈盈,袁国宏.智慧旅游浅析[J].当代经济,2012,8(5):356-371.[3]章小平,吴必虎.智慧景区管理与九寨沟案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冯刚.景区旅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5]YUBaoguo,YEHongjun,GANXingli.TheResearchonMulti-ModePseudoliteNetworkanditsenhancementtechnology[C]∥ChinaSatelliteNavigationConference,2011:38-42.[6]李雅宁,蔚保国,甘兴利.北斗室内导航伪卫星信号传播效应分析[J].测绘科学,2015(12):116-120.[7]何成龙.地基伪卫星系统多址测距误差的校正算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5(5):8-14.[8]张春海,何成龙,王垚.基于蜂窝构型的空基伪卫星定位网络[J].无线电工程,2012,42(10):1-3.[9]王永超,郭瑞,包贵浩,等.低功耗有源RFID标签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0(7):30-33.[10]敬铅,孔新兵.基于北斗和物联网技术的指挥旅游应用系统设计[J].移动通信,2013(15):15-18.[11]吕倩.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计算机科学,2011,38(B10):18-21.[12]吴才聪,苏怀洪,褚天行,等.基于北斗的移动应急监控与指挥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11(12):60-63.王垚男,(1983—),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导航与位置服务。王腾男,(1980—),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管理、数据库、位置服务。DesignandPracticeofBeidouSmartScenicSpotLocationServiceSystemWANGYao,WANGTeng,ZHENGYing-chun,YUANYong-wei,DUKai(1.StateKeyLaboratoryofSatelliteNavigationSystemandEquipment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050081,China;2.The54thResearchInstituteofCETC,ShijiazhuangHebei050081,China)Inviewofnationaldemandfortheconstructionofsmartscenicspot,thispaperproposesasmartscenicspotlocation-basedservice(LBS)systemarchitecturebasedonbeidounavigation,andanalyzesindepththeconnotationofsuchkeytechnologiesaswide-areacontinuouspositioningtechnology,wide-areacontinuouscovercommunicationtechnology,etc.TakingJiuzhaigouscenicspotasapilotproject,asmartscenicspotLBSsystemisdevelopedanddeployed.Thesystemcombinesbeidounavigationtechnology,pseudoliteaugmentedtechnology,GNSSdifferentialtechnologyandintelligentLBStechnology.Itcanprovidesuchthreeapplicationservicesastouristlocationservice,finemanagementandunexpected-eventhandling.Theresultsofpracticaltestshowthatthissystemcanmeetthesynchronousaccessof50,000usersandtheresponsetimeislessthan2s.ItcansupporttheroutinemanagementofJiuzhaigouscenicspotatpresent.Beidousatellitenavigationsystem;smartscenicspot;LBS;scenicspotmanagement10.3969/j.issn.1003-3106.2016.11.01王垚,王腾,郑迎春,等.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设计与实践[J].无线电工程,2016,46(11):1-4,21.2016-08-17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DFA1054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5AA124001)。TP39A1003-3106(2016)11-0001-04

          无线电工程 杂志发表2016年11期

        • 青海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召开王建军信长星提出工作要求
          2月22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省自然资源厅,各市州、县(市、区、行委)设分会场。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以及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谋划部署“十四五”和今年重点任务。会上传达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对全省自然资源工作提出的要求,副省长刘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通报了2020年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刘涛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2021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陈小宁、省政协人环资委驻会副主任王萍出席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杜平贵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汝坤作了题为《主动作为,继往开来,奋力开启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工作报告。王建军强调,自然资源既是生产要素也是生产力,自然资源工作是保护生产要素、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特殊、责任重大。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的工作也极不平凡,特别是围绕推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冰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持续推进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青海省副省长刘涛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杜平贵主持会议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汝坤作工作报告信长星强调,过去一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新的一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认真履行“两个统一行使”职责,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好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作用,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刘涛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省自然资源工作取得的成效,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及新发展阶段面对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了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抓好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要进一步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统筹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和执法监督,以系统观念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完善绿色勘查开发机制,构建全过程监管机制,坚决打击自然资源领域各类违法行为;要全力推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决完成种草复绿任务,稳妥推进矿业权分类处置,确保各项任务达到整治要求;要坚持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努力开创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杨汝坤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20年和“十三五”自然资源工作,2020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一优两高”,克难奋进、勇毅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决胜收官做出了积极贡献。杨汝坤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观大势、谋长远,践行新发展理念育新机、开新局,围绕新发展格局找定位、求突破,走出全新的、生态的、高质量的青海自然资源发展新路子。青海省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青海煤炭地质局分管负责同志,青海省林草局主要负责同志,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班子成员以及厅系统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的负责同志及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州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各县(市、区、行委)政府负责同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在各分会场参会。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分别在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市会场参加会议。

          青海国土经略杂志发表   2021年1期

        • 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作者:谢军,庄建楼,康成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1]。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过程与技术。物联网技术融合了感知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在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网络覆盖无所不在的基础之上。作为能够使万物互联的一个全新技术,物联网正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时空信息是物联网领域智能感知的刚性需求,卫星导航作为时空基准的空间基础设施,具有统一、精确、易用及廉价的独特优势,起到了统一时空基准下获取用户或物体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并以其覆盖范围大、精度高、应用领域广和获取成本低等优势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时空信息支持。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的建设和物联网的发展几乎同时起步,成为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包括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三号系统)。2020年7月31日,中国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开通服务,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基本定位、导航和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andtiming,PNT)服务和其特有的高精度与短报文通信等特色服务,已经广泛融入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各类核心基础设施中,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信息社会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基础。北斗系统建设初期就有学者提出北斗系统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构想。2011年潘程吉等[2]对北斗系统在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赵凯等[3]提出了以北斗系统作为网络传输层的物联网体系架构设想。但是,早期研究尽管认识到北斗系统PNT服务和信息传输在物联网体系中可发挥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但尚未系统提出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技术架构。随着北斗系统建设的推进,具有北斗特色的物联网在建筑、海洋渔业、智能交通、野外勘探、物流监测、农业种植及能源电力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下,北斗系统仅提供了物联网所必须的PNT信息,并未深度参与网络的构建。这些应用场景根据所采用信息传输手段的不同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第1种采用非北斗系统的移动通信、Wi⁃Fi、Zigbee等通信技术[4⁃5];第2种采用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技术[6⁃8];第3种则兼有前两种类型的信息传输手段,以移动通信等为主,以短报文通信为辅[9⁃11]。本文结合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服务类型及物联网应用北斗的主要模式,分析了物联网架构和关键技术,提出了融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北斗物联网技术架构;总结了北斗各类服务在物联网各个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物联网+北斗”的应用模式;分析了北斗物联网技术的挑战并给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初步建议,展示了北斗系统在促进各行业提高生产水平、加快信息化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1北斗系统及其服务功能1.1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结合航天科学技术和时空基准要求,利用空间分布的多颗卫星组成星座,在统一时间和位置坐标系中,通过地面站对卫星位置与轨道精确测量,将卫星作为标准位置与时间的导航台站,以播发无线电导航信号为载体,将时空基准信息广泛传递给覆盖范围内的无限用户。可以说,卫星导航系统是信息社会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基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原则,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12]。按照全球范围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特色服务的要求,在北斗二号系统区域星座基础上,北斗三号系统设计采用“3GEO+3IGSO+24MEO”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13⁃14]。北斗三号系统星座构型如图1所示。图1北斗三号系统星座示意图Fig.1SketchoftheBDS-3constellation1.2北斗系统的基本服务目前,北斗系统已提供PNT和信息传输两大类7种基本服务[15]。PNT类具体包括基本导航(RNSS)、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BAS)及精密单点定位(PPP)四种服务;信息传输类具体包括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搜索救援(SAR)三种服务。其中,RNSS、GSMC、SAR三种服务覆盖全球,SBAS、GBAS、PPP和RSMC仅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提供的服务性能如下:(1)基本导航服务:在地球表面近地空间1000km以下范围,北斗三号系统可以提供基本导航服务,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m;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m,测速精度优于0.2m/s,授时精度优于20ns;亚太地区定位精度优于5m,测速精度优于0.1m/s,授时精度优于10ns。北斗三号系统基本导航服务于2018年12月正式面向全球开通[16]。为了确保从北斗二号系统到北斗三号系统的平稳过渡,北斗三号系统在区域范围内保留了北斗二号系统B1I、B3I等导航信号,与全球系统设计的新型导航信号混合播发,保证已有北斗二号系统用户的正常使用和升级[17]。北斗三号系统按照与GPS、GLONASS、Galileo等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信号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互操作的要求,优化设计了其播发的导航信号体制。目前,北斗三号系统播发的B1C、B2a和B3I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已在中国北斗官网正式发布[18]。(2)星基增强服务: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配置卫星导航增强信号转发器,向用户播发星历误差、卫星钟差和电离层延迟等多种修正信息,实现对于原有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改进和提升。系统按照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建设,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支持单频及双频多星座两种增强服务模式,实现一类垂直引导进近(APV⁃I)指标和一类精密进近(CAT⁃I)指标。目前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即将开展民航应用验证评估工作,定位精度实测值水平优于1.13m,高程优于1.81m。(3)地基增强服务:通过在地面按一定距离建立的若干固定北斗基准站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经通信网络传输至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处理后产生北斗导航卫星的精密轨道和钟差、电离层修正数、后处理数据产品等信息,通过卫星、数字广播及移动通信等方式实时播发,并通过互联网提供后处理数据产品的下载服务。目前已在中国范围内建设155个框架网基准站和2200余个区域网基准站,可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增强定位服务。(4)精密单点定位服务:通过北斗三号GEO卫星播发北斗三号系统和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精密轨道和钟差等改正参数,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系统已通过3颗GEO卫星播发精密单点定位信号,定位精度实测值水平优于15cm,高程优于30cm,收敛时间优于15min。(5)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入站容量可达到1200万次/h,出站容量可达到600万次/h,用户机发射功率降到1~3W,单次报文长度达1000个汉字。同时,通过在部分卫星上配置可动点波束,使得服务范围拓展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目前基本完成区域短报文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短报文与移动通信有机融合,进一步发挥北斗系统导通融合服务优势。(6)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利用北斗系统“全球覆盖、星间互联”的特点,通过在部分中轨道卫星配置基于处理转发体制的报文通信接收机,将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拓展到全球,实现对全球范围15°仰角双重覆盖、30°仰角单重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试用服务,支持报文通信、位置报告和应急搜救等业务。系统服务业务容量为入站34万次/h,出站22万次/h;每条报文的最大长度不超过40个汉字(560bit),用户机终端的发射功率为10W左右。(7)搜索救援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部分卫星上搭载国际海事搜救载荷设备,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共同组成全球中轨搜救系统,同时提供北斗特色的返向链路服务,极大提升搜救效率和能力。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的起源可追溯到1993年,此后经过长时间的酝酿,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中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即“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时至今日,物联网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之间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可以视为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人们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可以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即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的沟通联接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联接。物联网的概念包括3层含义:(1)物联网现阶段的基础还是互联网,只是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2)物联网用户端扩展和延伸到了任何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和通信;(3)在前两点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与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物联网的架构可划分为3层[19],从下到上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如图2所示。图2物联网架构示意图Fig.2SketchofIoTarchitecture感知层包含各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组成的传感网络,如射频识别(RFID)、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自组织网(AdHoc)、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WMSN)、无线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WSAN)、传感操作系统(如tinyOS)等。网络层又分为接入网和传输网,前者用于实现物理层的接入,如近场通信(NFC)、超宽带(UWB)、以太网、卫星通信等,后者是物联网的基础,即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力通信网等在内的信息网络。应用层可划分为云计算、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应用3个层次:云计算可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具体提供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物联网中间件用于对各种公用的计算能力进行统一封装;物联网应用包含各类与具体行业需求结合的智能应用,例如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物联网关键技术需要跨越物联网架构的多个层次,其关键技术分布在如下几个方面:(1)物体信息感知技术:包括标识、寻址及可供感知的信息等,在感知层涉及芯片、RFID、二维码、传感器、识别器、定位、授时和低功耗等技术,在网络层则利用了IPv6技术,具有区别每一个硬件的能力。其中,RFID由于具有标识物体的能力,曾是早期物联网的技术基础。(2)物体信息传输技术:包括传感网络、卫星通信、互联网及机器对话(M2M)等技术,也大量利用了传统网络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技术。其中传感器网可视作是物联网的代名词,机器对话贯穿了物联网的所有层,是物联网现阶段最普遍的应用形式。(3)物体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包括模糊识别、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对海量感知数据的分析处理。物联网的感知和智能,是对人类智力的仿生,也是物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以上技术中,一部分是采用传统网络和计算的通用技术,另一部分则是物联网所独有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识别技术、定位技术、传感技术、传感网络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由于物体处于时空之中,物体所处的空间坐标和时间信息是物体在标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属性。移动通信蜂窝网络定位、卫星定位、室内定位(如Wi⁃Fi、蓝牙、UWB)等技术在物体定位(授时)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开发和利用。其中,基于GNSS的卫星定位技术可提供全球性大尺度的时空基准,能够为物体提供定位和授时等基本的感知信息,还能够为某些物联网应用提供频率基准和信息传输等功能,日益成为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对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技术据统计,当今信息化社会中80%以上的信息数据都与位置和时间相关。北斗系统本质上是全球化的天基时空基准,是构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提供者。北斗系统提供的精准时间和位置信息可为广泛的用户提供定位、授时、授频等可感知信息,是信息时代最为核心的关键基础数据。自北斗系统2012年底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应用逐步推广,继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和渔业等传统行业之后,北斗应用也走向普通民众生活,如共享单车、双频北斗高精度智能手机等。2020年7月31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形成了包括基础产品、应用终端、运行服务等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局面。同时,北斗系统还是中国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全球短报文通信、星间星地链路等数据传输手段,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服务,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天基时空基准感知信息以及其他各类感知信息的传输手段。因而,北斗系统能够在物联网架构的感知层和网络层都发挥作用,并在应用层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形成基于北斗的物联网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图3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技术架构示意图Fig.3ArchitecturesketchoftheIoTtechnologybasedonBDS在感知层,北斗定位终端、授时终端、授频终端和常规传感器构成了传感器子层,RTK网络、常规传感器网络等构成了传感网络子层。在网络层,北斗系统的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地链路和国际搜救业务等构成了北斗卫星接入网;接入北斗系统的时空感知信息或业务数据信息通过北斗星间链路覆盖全球,可以作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一起构成了传输网。在应用层,对时空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的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构成了北斗智能子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北斗”应用子层,孵化出大批以“+北斗”为特征的物联网应用,如“交通+北斗”“智能穿戴+北斗”“物流+北斗”“电力+北斗”等。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端接入、感知和计算能力不断提升,人类对于北斗高精度服务的需求正从事后走向实时和瞬间、从静态走向动态和高速、从粗略走向精准和完备。特别是当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以来,由北斗高精度服务提供的时空信息成为了智能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将北斗系统取得的位置点、位置关系、时间统一和时空分析这些时空元素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必将对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起到巨大的支撑和推进作用。北斗系统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感知和网络两个层面体现出优势。在感知层方面,北斗的定位和授时功能可完成精准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感知;在网络层方面,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可实现感知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全天候、全天时及无缝传递。根据有关研究统计,当前物联网应用主要可划分为10大领域[20],即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慧能源(智慧电网)、智能医疗、智慧建筑、智能制造(智能工业)、智能家居、智能零售和智慧农业,此外智慧城市和智能防灾等新的应用也在不断地丰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北斗系统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能够密切地参与到多个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形成了“物联网+北斗”的应用模式,如图4所示。4“物联网+北斗”的典型应用4.1“物联网+北斗”构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并且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图4“物联网+北斗”的应用模式Fig.4Applicationmodeof“IoT+BDS”“物联网+北斗”的融合创新,是实现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技术创新和社会价值完美融合、构建“智慧城市”新格局的最佳途径之一。随着穿戴设备、智能制造以及其他各种智能硬件的兴起,“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步清晰和物化,涌现出了“北斗时空表”(某可穿戴产品)、“北斗魔盒”(某高精度定位终端)、“北斗约车”(某网约车APP)、“北斗菜”(某蔬菜物流APP)、“货车帮”(某物流平台网站)等融合北斗定位技术的产业新生态,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改革,让应用从传统走向智能。此外,采用北斗IP核的华为等国产手机已投放市场;装有北斗接收芯片的老人、儿童智能手表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养老机构和小学展开应用。“物联网+北斗”正在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触手可及的应用服务。4.2“交通+北斗”实现智能交通交通运输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用户。智能交通是将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的一种物联网应用技术,对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导航授时和通信功能有着较强的需求。截至2020年底,国内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超过30000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1400艘公务船舶已应用北斗系统,综合交通管理效率和运输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下降93%,死亡率下降86%。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推广各型号北斗终端近8000台。约300架通用飞行器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占比11%,运输航空器上成功实现了北斗首次应用。此外,已有10万只集装箱安装北斗定位终端,1万只应用于中欧班列。由中国交通运输部设立的“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网站”如图5所示。图5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网站Fig.5Websiteofpublicsupervisionandserviceplatformforroadfreightvehicle中国建造的首条智能高铁线路——京张高铁的智能动车组也采用北斗系统,其高精度定位技术还被用于京张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对沿线桥梁、隧道、钢轨及路基等实行高精度、24小时全天候自动化监测,大幅降低巡检成本与难度。4.3“5G+北斗”领跑车联网“车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及静态、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发送。车联网系统一般具有实时实景功能,利用移动网络实现人车交互。车联网还能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及控制技术实现智能驾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智能驾驶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其中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是智能驾驶发展的3大重要方向,北斗技术和服务在其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感知技术与北斗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关键。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不可或缺,一般需要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但目前就室外来说,如卫星信号接收不到或卫星信号不稳定的高架桥下、隧道、林荫遮挡和城市峡谷等各类复杂场景,容易导致定位不精准。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相对于4G技术,5G将以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峰值10Gb/s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实现网络性能新的跃升,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为了提高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未来北斗与5G结合为必然趋势。通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5G基站辅助定位构建“5G+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能够提供厘米级定位服务,极大地扩展导航的范围,有效提升时空信息的精确度,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还可以进一步构建和丰富5G生态应用,以此打造全场景、高精度的位置感知,从而实现在这些复杂场景下的稳定、可靠、精准的定位。未来车联网与“5G+北斗”相结合,既能够通过“5G+北斗”实现高精度实时定位与智能驾驶,又能够通过5G实现高速视频信息传输、行车信息和控制信息实时交互。因此,车联网成为“5G+北斗”的重要应用场景。4.4“海洋渔业+北斗”扬帆远航中国从事海洋渔业的渔船有一百多万艘。这些渔船出海后,离开了岸基通信与导航设施的覆盖范围,必须借助卫星导航进行航行。不同于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除了能够播发PNT信号,还能够通过短报文把渔船位置信息发送给地面运控中心,或者向渔民推送天气海况信息,实现渔业监控中心对渔情的掌控,为渔民提供生命安全保障,对促进渔业现代化管理和维护国家海洋渔业权益意义重大。通过地面运控中心接入互联网,渔民还可以用短报文发微博。可见,以北斗系统为基础建立的海洋渔业监控管理系统已经具备了简单的物联网的形态。目前海洋渔业主要使用的是覆盖中国周边海域的区域大容量短报文通信服务,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的逐步普及,海洋渔业的安全保障将扩展到全球,并在北斗扩展服务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与海洋运输、物流等产业结合,共同促进智慧渔业的发展。4.5“物流+北斗”开启智慧物流物流行业是最早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行业之一,促进了RFID等技术的发展。而RFID由于其所具有的标识物体的能力,也奠定了早期物联网的基础。智慧物流的目的是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因此通过北斗系统获取物品的位置信息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配备了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以北斗系统应用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无线通信、现代物流配送规划等技术研发的基于北斗的电子商务云物流信息系统可实现对物流过程、交易产品、运载车辆的全面管理,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4.6“农业+北斗”加速智慧农业发展智慧农业是指传统农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北斗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监管等一系列新兴技术让起垄播种、土地深松、作物收割、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工序充满了现代科技的魅力,节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上输入数据和方位,拖拉机就能在田间实现精准作业。与传统农机相比,单台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日均作业量提高30%,作业后的条田接行准确、播行端直,精度可达2.5cm,同时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舒适化操作。目前,“农业+北斗”智慧农业应用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北京、黑龙江、辽宁、新疆、山西、湖北、江苏、上海及浙江等省、市、自治区,逐渐享受到北斗带来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便捷。4.7“电力+北斗”保障电网安全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具有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决策系统的物联网应用技术。电网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是电网企业的“头等大事”。北斗系统可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导航定位、精密授时、短报文通讯服务等基础技术支撑,是中国能源战略发展的有效支撑手段。在北斗授时方面,电力调控领域及管理信息领域已全面应用北斗授时信号。在北斗授频方面,频率同步骨干网已全部接收北斗授频。在北斗导航及定位方面,试点建设了基于北斗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切实提升输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动应对暴雨洪涝诱发地质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威胁。另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大力开展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用于高精度服务,截至2020年底,已建设完成了约1700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短报文方面,北斗系统在浙江、宁夏、甘肃及陕西等地进行了用电信息采集的试点应用,解决了偏远无公网覆盖区域通信手段匮乏及用电信息采集难问题,在河北秦皇岛开展了北斗系统支撑配网自动化试点应用,让“被动报修”变为“主动抢修”,试点区域故障发现时间同比缩短8min,到达现场时间同比缩短10min,抢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北斗系统用于电力领域,解决了部分省市无通信信号覆盖区域电力信息采集难的问题,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公网通信瘫痪的难题;降低了供电故障率,电网运行更加安全;提高了电网系统的服务效率,缩短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时间;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供电成本。5北斗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建议北斗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应用生态,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应看到,要真正发挥好北斗系统的作用,释放技术进步带来的创新动力,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在于:(1)很多行业的北斗物联网应用仅仅是利用了北斗系统的PNT服务,并未广泛应用北斗系统特有的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如果把其替换为GPS,无本质上的不同;(2)北斗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各自为战,缺乏标准体系的规范,同时造成一些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3)北斗系统已经建成,但物联网技术仍在不断演进发展,例如与5G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衔接,北斗系统面临地面应用与其他热点技术融合、在轨运维升级和下一代北斗建设规划的压力。对于上述挑战,本文给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对于第1个问题,应认识到北斗系统具有物联网技术特征的重要因素是其具有信息传输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北斗三号系统拥有全球短报文通信及高速骨干网星间星地链路,其信息传输能力比北斗二号系统大大提升,满足物联网用户低速和中高速信息传输的各类需求,充分利用信息传输服务可以丰富中国物联网产业内涵,并促使新的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由于北斗三号系统的这些新的服务对于社会行业用户来说还不够熟悉和了解,如何有效地推动北斗系统信息传输服务的应用,提升用户使用北斗系统信息传输服务的体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第2个问题,应该进一步加强北斗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北斗系统通过公开一系列服务的标准,自身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技术规范,并且通过行业标准化逐步被民航、铁路、航海等行业接纳。物联网技术也形成了一套标准体系,例如RFID、M2M、云计算等技术标准均被纳入,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应该推动北斗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总结和归纳成熟应用模式的经验和成果,让北斗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摆脱低水平重复,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应该推动北斗物联网应用中间件的开发,把基本的应用模式通过封装,接入云计算平台,使各行业用户能够直接调用相应接口,获得标准化的服务;推动建立北斗物联网技术开源社区,积聚开发者,使北斗物联网技术的开发趋于标准化。对于第3个问题,应该准确把握物联网技术演进的脉搏,结合北斗物联网技术在地面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融合各类热点技术(如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提升北斗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水平,并进一步形成北斗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持续发展的态势。中国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已提上日程,将包括高中低3种类型轨道,尤其是低轨导航增强星座的规划,将以智能驾驶等物联网应用的商业价值为导向,发展高精度定位和信息传输技术,为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物联网产业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6结论本文结合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的基本服务,分析了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技术,提出了“物联网+北斗”的应用模式,并总结了各行业的典型应用。可以预期,“物联网+北斗”是对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深度整合和利用,将促进各行各业加速产业升级,发挥巨大作用。2035年前,中国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全球用户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PNT服务,也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的万物互联提供核心支撑。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北斗系统定位精度提升,北斗终端小型化和电池续航能力提高,以及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日臻成熟,北斗系统将融入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基于北斗系统PNT服务和信息传输服务的“物联网+北斗”应用模式,将帮助更多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必将为大众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带来深刻变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 辽宁省全面开启省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省自然资源厅确权登记处负责人就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答疑
          作者/郝洋  侯放       近期,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全国范围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至此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辽宁省迅速部署开展工作,省政府第一时间下发《辽宁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总体方案》,明确利用5年时间,在全省全面铺开、分阶段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重点区域的确权登记。日前,记者采访了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确权登记处相关负责人,就辽宁省开展此项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记者:在机构改革中,自然资源部门整合了原国土、海洋、测绘、地质、林草等部门工作职能,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实行统一保护管理,显然,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就十分必要,请谈谈开展这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哪?负责人: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管理中存在权属不清、主体虚位、权利和责任无法落实等痼疾,一方面导致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破坏。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现实需要,是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基础支撑。通过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能行之有效地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记者:工作中遵循的原则和目标是什么?负责人:我省工作总体方案强调,确权登记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充分利用前期开展试点的经验及国土调查、水利、林地、湿地等专项调查成果,对全省各类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以及全民所有单项自然资源开展统一确权登记。确权登记工作坚持自然资源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坚持物权法定,依法依规确定自然资源的物权种类和权利内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和行使代表。确权登记以自然资源所有权范围为基础划定,并与已登记的不动产物权边界做好衔接。不同行使主体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空间,应分别划定登记单元。同时,在坚持集中连片、保持生态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上,做到应划尽划、不重不漏。通过确权登记,逐步实现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全部国土空间内的自然资源登记全覆盖。清晰界定全省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逐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记者:本次确权登记的自然资源都涵盖那些内容?我省具体情况怎样?负责人:本次确权登记按照分级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登记管辖。国家层面,自然资源部会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大江大河大湖和跨境河流、生态功能重要的湿地和草原、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海域、无居民海岛、石油天然气、贵重稀有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确权登记工作。省级层面,各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由中央委托地方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确权登记工作。包括除自然资源部直接开展确权登记之外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水流、森林、山岭、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的确权登记。我省在工作总体方案中明确开展以下八方面工作:配合国家完成中央直接行使所有权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确权登记;开展江河湖泊等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湿地、草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海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确权登记;开展森林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建立全省自然资源登记数据库,与国家自然资源登记管理系统对接。记者:据了解,此前国家已在福建、贵州、甘肃等省开展了试点,请问这项工作的难点在哪?我省情况怎样?负责人:自然资源部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选择12个省(自治区)开展了8项试点工作,积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我省为做好工作准备,于2017年开始在盘锦市开展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典型区域研究工作,针对我省自然资源管理及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构成、自然资源权属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初步探索我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难点,更准确的将是下一阶段工作的突破点在于:一是对于登记质量的要求很高。这项登记工作立足于保护产权、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其成果要为建立涵盖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和公共管制要求等内容的自然资源登记“一个簿”、产权管理“一张图”和信息“一张网”,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因此登记的质量十分关键;二是对于登记成果的日常管理也很重要。操作指南印发后,明确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首次登记,也包括了日常的更正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等。日常登记的准确和及时,是实现行全国四级登记机构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统一管理、实时共享,与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相关部门信息互通,与不动产登记、公共管制信息相互关联,向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共享自然资源权属动态变化信息,有效提高自然资源监督管理的效能等一系列功能的重要前提。记者:我省这项工作时限及今年重点工作是什么?负责人:我省明确,从2019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全省全面铺开、分阶段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重点区域的确权登记,此后再通过补充完善的方式逐步并最终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今年,我省在省人民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权的自然资源清单中,选取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伙房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以及浑河、小凌河等重要江河湖泊,率先开启省级层面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辽宁自然资源杂志发表   2020年3期

        • 创新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促进国土空间全域保护
          严士寅  陆钦网  1.南京鑫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2.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江苏南京2100091
          辨析自然资源监管的主要问题1.1管理碎片化现行自然资源监管主要依据单行法,按资源要素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同一自然资源,按照不同的管理事项或具体的功能用途归口不同的部门管理,且易受城乡差异、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1.2目标差异化不同类型的资源往往集聚在同一空间载体上,但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部门在编制各类资源利用保护规划时,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不足,有时同一空间内存在多样不够一致的监管目标约束、规划引导和管控要求。1.3空间叠置化在海陆、农牧、河滩湿地等交错地带,由于地理界限和管理空间边界划分不清,使得资源管理职能交叉重复或存在管理空白。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管理存在“一地多牌”的情况,影响自然保护地的综合统筹管理。1.4信息错位化不同部门调查登记和规划的空间分类标准多元化、不统一,造成基础数据、规划目标等的信息差异、错位和冲突,实际工作中不够协调协同。2透视自然资源监管问题的根源2.1全民所有者与监管者合体设置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仅行使自然资源监管的公权力,还拥有部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收益权,影响了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力,还容易导致资源监管部门设租寻租。2.2分类管理经过多年的运行,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已基本形成区分资源类型、依单行法自成体系运行的管理架构。不同管理部门的职责通常围绕政策制定、规划计划、调查统计登记、等级评定、征收、产权纠纷调处、利用监管、保护修复、监督监测、行业督察等来组织。部门立法、部门行政容易导致公共利益部门化,实践中各行政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不够清晰。2.3多方参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提及土地发展权,但其实质性地存在,无论是城乡规划实施的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许可,还是土地管理中的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土地发展权。我国土地发展权管控体系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社会个体两级管控体系。现实的焦点及管控重点是对建设和非建设行为的管控,对非建设用途的自然生态空间如何管护、内部用途如何调控,受市场机制、经济因素、行为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尚未形成全域、全种类用途管制的有效机制。但是,不同部门针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所具备的管理实施手段存在一定差别,对应的规划可分为“落地型”、“准落地型”和“非落地型”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都属于“落地型”规划,“落地”实施管理的成熟度最高[1]。3创新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促进国土空间全域保护的设想依照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前提,在整体实施两级土地发展权管理的情况下,设想构建“一总四专、五级三类”的空间规划体系。具体包括:1个总体规划、4类专项规划,其中,总体规划由前述的“五级三类”规划构成,内容涵盖指标、边界、名录等管控要点,服务于规划编制、实施、监管等职责;专项规划包括:(1)资源保护利用类规划;(2)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类规划;(3)重大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类规划;(4)保护地类的保护利用规划,等等。具体可以对应各级总体规划,根据需要编制。国家、省级的总体规划为战略性规划,重点是明确目标、任务与责任并对下分解,落实重大空间布局,明确专项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在形式上,需要融合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和“XX省(或区)国土空间规划”。市、县总体规划重点是落实国家、省级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并对下分解,突出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合一”为基础,分层级、有重点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等重要控制线,绘制市域、县域一张蓝图;对中心城区等重点地区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地域,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开发强度分区以及用于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分区;对城镇开边界外地域,可根据规划管理需要,划定用于指导下位规划编制的管控分区或单元范围;提出编制市域、县域专项规划的原则和指令性要求;编制“XX市域总体规划”(或“XX市域空间总体规划”)、“XX县域总体规划”(或“XX县域空间总体规划”)。面积较小或具备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市、县,可以全面落实“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空间布局内容。县级以下实施性规划可以按照单元规划或乡镇规划组织编制,首先落实“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空间布局。涉及到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规划,应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专项规划,构建满足空间管理要求的信息平台;涉及到城镇开发边界外的规划,重点整合目前的各自然资源类规划和专项规划,统一实施自然资源监管。4结语我国空间规划改革的设想由来已久,早期由地方通过“两规合一”、“三规合一”、“县市域总体规划”等形式来开展,2014年以后转为国家层面来推动。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已成为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的关键环节,其改革的出发点在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统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并以此推进国家在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上的现代化。

          商品与质量杂志发表 2018年47期

        • 北斗:星耀中原
          本刊记者蒋达北斗:星耀中原◎本刊记者蒋达目前,河南正在打造全省高精度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建成以后,位置定位精度最高可达厘米级。在这个精度之下,还可以助力诸如泥石流变形监测、道路桥梁的监测、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驾驶员培训等。高精度应用是北斗的特色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跨越式发展,加之政策推进民用化和国际合作,一定会带动整个位置服务产业的革命性变化,将促使其相关的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12月8日,《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这是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从前期的走访调研到《规划》编制、通过评审、完善和印发,再到北斗导航基准站示范站的建设成功,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乃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划》的印发是加快全省北斗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的催化剂,标志着河南省北斗卫星导航基准站建设全覆盖进入了实施阶段。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地处华夏腹地的中原大地将呈现出一番“北斗”星耀中原,地信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登门入户”把脉现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进一步详细排查和摸清全省基准站建设现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2015年5月、2016年3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开展了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调查和风险点排查工作,全面动员部署,以“登门入户”的方式调查了全省基准站的现状,充分了解了全省基准站建设特点和问题所在,掌握了全省基准站建设应用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全省现有基准站236个,其中国家级基准站10个,基准站网6个(共138个基准站),未组网的单基准站共88个。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方面:从建设情况看,建设单位多样(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基准站设备、网络的品牌、类型和技术规格多样,基准站覆盖全省但密度不均;从应用情况看,除HeNCORS作为全省测绘基准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建设并向全省提供统一、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基准信息服务外,其余基准站(网)大多服务于建设部门的内部应用,且设计使用年限依赖于项目周期;从管理情况来看,现有的基准站管理模式是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基准站建设的现状和应用层面的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原福塔朱哲∕摄影基准站建设与统筹规划不够。统筹规划不够、法规标准不完善、有效监管缺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建站标准不统一且大多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建设,基准站质量、使用年限参差不齐;部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违反有关法规无序进行基准站建设的活动日益突出。基准站应用与服务合力不足。从测绘基准站建设情况看,基准站分布不均匀,其中位于河南西部、南部、西南部的若干站点分布比较稀疏,站间距离偏大,导致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不强、信号不稳定,甚至出现无法锁定卫星等情况。同时,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仅能提供支持GPS和GLONASS的数据服务。因此,急需新增和改造兼容北斗系统的基准站,完善现代化测绘时空基准体系,以提高用于测绘基准的站网数据处理和发布能力。基准站管理水平与安全系数不高。从基准站普查和风险点排查情况看,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基准站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准站(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及机房存在安全隐患,缺乏相应安全措施及安全防护设备;基准站(网)用户审批、注册、管理不规范,尚未建立相应台账和制度;基准站(网)数据、成果分发、使用保密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涉密核心管理人员存在未经相关部门培训、无证上岗等现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工作。同时,各部门、各行业对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需求也处于井喷期,现有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方面存在规划建设不协调、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化发展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需求,为此科学编制全省基准站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全省基准站建设,构建全省法定的、统一的时空基准,迫在眉睫。搭建“温床”发挥引力按照《规划》要求,统筹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北斗系统升级改造和资源整合,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统一、覆盖全省的连续运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综合服务系统是总体目标之一,为基准站建设和管理应用引智创新,搭建“温床”,找准引力点成为了首要任务。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就成为了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温床”。实验室将围绕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瓶颈,以北斗导航和位置服务为突破口,开展北斗兼容系统关键技术、北斗信息综合与位置服务、北斗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北斗智能化终端等研究,建立集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成果开发及推广应用于一体的专业研发平台,促进我省卫星导航产业的技术进步,为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基准站建设和管理应用引智创新提供开放平台。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室申报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测试技术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站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传输和接口协议》3项标准提案。其中,两项提案被国家标准委采用并列入国家标准。在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上,工程实验室分别与相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合作开展广播式基准站网、室内外定位融合、基准站-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数据质量分析等技术创新。利用河南省基准站网开展GNSS反射研究,充分利用历史观测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以获得近年来基准站周边地区的土壤湿度时间变化序列和植被的生长状况。同时,结合GRACE重力卫星和遥感卫星数据,研究河南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河南省的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等提供相关依据。·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规划图实验室还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开展基准站数据加密设备研制,与相关院所联合开展广播式基准站数据播发技术研发,该技术是被动式播发技术,不影响基准站网精度和覆盖密度,将差分信号按照划定的格网实时播发,终端设备只需检索格网随时读取数据即可,减少了终端设备先计算粗略坐标再向数据中心请求然后再返回差分信号,非常适合车道级车辆终端、两客一危等大量终端同时访问。在科研立项上,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围绕重点行业应用需求,实行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模式。工程实验室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建设项目和基于北斗的河南省GNSS导航产品检测与实验中心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工程实验室申报的“河南省北斗应急指挥系统应用与技术研究”,已于2016年4月28日被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技项目(豫国土资发〔2016〕54号),目前正在按照有关要求,精心组织抓好项目落实。“引导示范”精准发力为了保障《规划》的实施,作为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法规规章、标准化建设、动态监管、引入创新和协调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机制和资金等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为地方基准站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为《规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支持有条件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本地区实际,遵循“合作共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省统一规划下,开展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试点,筹建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分中心,构建两层两级管理运营架构,实现公益和市场互为补充,探索研究运营分配机制。围绕国土资源、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精细农业、地质监测、信息消费等开展应用示范。以高精度北斗导航和位置服务为引领,创新科技研发、企业实施、行业应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形成北斗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进而带动全省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此外,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还在协调机制、经费筹措、标准化建设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做好示范。建立协调机制。建立由省政府统一领导、主管副省长牵头的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和统筹协调机制,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基准站建设与应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我省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的相关标准;组织研究基准站建设、应用、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推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与应用管理。创新经费筹措。遵循“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营、服务大局”的原则,提高利用社会资金能力和效率,形成“以项目引资金、以资金促开发、以开发扩应用”的投融资模式,通过政府立项,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以项目带动、引导多元社会化资金和企业全程参与,促进市场化运营和社会化应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相关企业和社会化资金参与全省基准站建设,创新卫星导航定位行业领域PPP项目融资模式,共同推进全省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标准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国家标准和规范,同时,研究制定我省基准站网建设、应用服务、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形成完整、系统、规范、开放的标准体系。以河南省时空地理信息院士工作站为依托,联合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相关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推动基准站军民标准通用化和资源共享,制定经济安全领域的强制应用标准,规范基准站建设管理和促进地理信息安全应用,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兼容发展。强化动态监管。加强基准站动态监管,完善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事前和告知性相结合的备案制度,对用于测绘基准的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实行事前备案,对其余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实行告知性备案,定期将备案情况上报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强对省级主中心动态监管和督导,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各分中心数据分发、应用服务和运维管理等的全程实时监控。可以说,河南省北斗导航产业基本形成以河南省时空地理信息院士工作站和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为河南省卫星导航创新引智、产学研一体化的支撑平台和开放窗口,以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通信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与卫星导航定位数据融合为核心开展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的顶层设计。河南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我们以《规划》的印发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内容,推进北斗定位和位置服务大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争取早日完成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全覆盖,实现“北斗”星耀中原,地信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示范站效果图·省国土资源厅院内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杂志发表2017年1期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