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中国农村美学榜样:农民画: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和延伸

2024-10-30 09:00 搜狐号-创意农业理论创始人  主页 > 趣旨 > 美学国土 > 美学冲击力 >

打印 放大 缩小








创意农业头条推荐丨中国农村美学榜样:农民画: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和延伸 

 

新时代·新文化·新乡村·新美学

2019第一届创意农业美学观察季

中国农村美学榜样

农民画——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和延伸

 

郑土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农民画发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下形成的独特艺术门类。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漆画、灶壁画、木雕等的元素,经过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化”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成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载体。

国家的文化政策、文化运作机制既是农民画产生的原动力,也是农民画发展嬗变的推动力。农民画创作者的主体是农民,各农民画画乡作品的艺术个性源自各地传统民间艺术的差异。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均孕育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农耕社会。因此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美学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农民画作品中得以呈现。

一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国农民画前期以漫画和写实的风格为主,后期则大量吸收借鉴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元素,均表现出在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明基础上形成的积极向上、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力量和作用就能充分体现,人们的着眼点是现世而不是来生,从而萌发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是忌缺尚圆的美学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追求圆满、注重完整。农民画往往通过多视角的手法达到对形象的完整呈现,在造型上表现出“总括性造型”的特征,农民画构图饱满,几乎没有空白,不留余地;如上海金山的《贺新年》 ,画面上有四十多个人物,服饰鲜艳,汇聚在村子的中央空地,互贺新年,将江南农村春节期间的热闹场景淋漓尽致地呈现在画面上。

三是“画由心生”的心理表达。农民作者在创作中尊重自我心灵要求,按照自我理想重新安排外部世界的现实秩序,赋予它们以某种新的存在形式。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理想出发,画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这种朴素的审美意识并非画家个人的创造发明或是心血来潮,而是来自农耕文明的传统。

农民画综合地沿袭了传统民间艺术中强烈的生命信仰精神、特有的艺术功能和独特而古老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艺术风格上保持了“民间”的本色,延续了“民间”的思维定势,以一种最本真的形式呈现着中华传统的美学精神。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中国青州农民画网(微信号:zgqznmhw)

来源: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