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澎对艺术与市场促进关系的浅析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关于吕澎对艺术与市场促进关系的浅析
相小敏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60岁的吕澎身份多元: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四川青城山当代美术馆群的策划人,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系统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每十年就会有一本艺术史出版,这位生于重庆的学者,从1992年就开始担任广州双年展的主持人,会有人质疑吕澎过多参与了艺术市场的活动,而失去了批评家的纯粹性.对于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吕澎认为只有了解艺术家特殊的语境与他所处的历史上下文,了解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艺术家生活的环境和艺术动机的原因,才能够了解他们的艺术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本文通过吕澎的个案来分析艺术与批评家和市场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艺术与市场;促进关系
从1989年写《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开始,几乎每隔十年吕澎先生都会出一本中国当代的艺术史书,第三本艺术史专著《新艺术史2000-2009》的出版,他记录了中国三十年艺术发展的历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副教授,吕澎有着多重身份,老师,学者,策展人。几乎很多国内的大型展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广州双年展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艺术市场化的开始,作为策展人的吕澎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一、吕澎阐释市场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很多人认为批评家参与市场操作,艺术就没戏了。吕澎先生认为是市场拯救了当代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泥沙俱下是很正常的,精英毕竟是少数。作为批评家的吕澎也参与过市场的买卖,“当时中国没有系统的画廊制度,谁来做这件事情?我们身体力行,这依靠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修养,所以我认为批评家、策展人的身份交叉是可以理解的。”
30年前,政治权力构成了艺术生存的基本条件,艺术家必须依据政治的标准(经常以领导人的指示或美协的通知精神为标准)进行创作,画家们挖空心思的主要用意是想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政治主题上做艺术文章。从1942年算起,这样的艺术历史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时间。以后,“指示”“通知”的影响力渐渐式微,不过,体制本身没有变化,这样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在数量上,这种影响力涉及的范围继续宽广。直到今天,根据任务完成绘画的现象仍然存在着,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创作路线仍然可以得到资金、展览和声誉,尤其是可以构成“职称”以及其他个人收益的砝码。不过,将这样的艺术品放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给予评价,这样的“艺术”很难说具有任何文化意义,从历史的观点上看,继续根据政治“任务”完成的东西很可能是完全失去个人性敏感性自由性精神性创造性的废布烂铜,因为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无须听凭“指示”和“通知”进行创作的时代。
二、当代艺术创作的自由性
(一)艺术家创作自由性的历程
今天,大多数人都承认一个基本常识的合法性,即,艺术家拥有按照自己的灵魂与愿望从事艺术创作的权力。这个基本常识的合法性是在70年代末期才逐渐被再次承认的——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始终感到不习惯。收藏家和投资人购买了吴冠中的许多作品,虽然吴的画很有自己的特殊趣味,但是,这位值得尊敬的画家在当代艺术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他在“四人帮”集团被打倒之后写的几篇关于“形式美”“抽象美”的文章。他向人们提醒艺术应该是自由的。这种关于艺术创作的道理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存在着,只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渐渐消失,直至50-70年代,艺术自由成为一种罪过,一种一旦出现就必须给予消灭的毒素。
(二)80年代的思想和观念为90年代艺术的发展做铺垫
80年代的自由主义艺术家一开始生活与工作在旧的体制中,在物质匮乏的时期,在没有条件独自从事艺术的年月,艺术家们只能借助“公家”的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可是,新的思想与观念已经在与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滋长,要让那些敏感的艺术家继续像过去那样根据“指示”和“通知”从事艺术创作已经非常困难,他们感受到了关于人的另外的问题,发现了精神的复杂性。被称之为“现代主义”的艺术不过是这种复杂性的表现而已。人的精神自由本来是天赋的,没有人可以剥夺他人的自由,可是,特殊的历史与社会条件将这样的天赋原则给扼杀了。直到80年代,中国艺术家可以坦率地表达这样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精神背景下,新一代艺术家才有了作为人的自信。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和学者的人生有一半有效的时间是在“指示”与“通知”的时代度过的,他们从青春时期开始接受单一观念模式的训导,直到1976年,他们已经进入人到四十的中年,他们对5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放肆的自由态度多少有些嫉妒,他们年华虽有,但是观念似乎有些难以改变了,所以也才有他们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棱两可,也才有他们对不同艺术之间的差异缺乏判断。无论如何,思想解放后的自由艺术观念构成了新艺术发展的基础,那些对历史缺乏理解的批评家非常轻易地就忽略了80年代“观念更新”的作用,而实际上,没有80年代的思想与观念的准备,90年代的艺术是难以想象的。
(三)在市场支持下艺术市场新的局面
90年代,观念有了市场的支持,这使得那些曾经依赖旧体制的艺术家有条件凭借自己的能力从事艺术工作。过去,他们只能在美协组织的美展中寻求机会,打听谁是评委,谁能获得奖项。最要命的是,首先是打听自己是否有机会参加展览。这种层层递进的努力仅仅是在领会或者揣摩领导精神和意图的前提下进行的。现在,一个画廊、一个民间的机构可以为任何一个有才华的艺术家举办展览,重要的是,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的销售,来支持自己的未来。肉体的人是很容易被理解的首先是生存,其次是荣誉,再次是精神追求。当艺术家有了大量的展览机会,当艺术家不断获得这里或者那里、国内或者国外的荣誉与奖项,曾经千万个美术工作者追求的展览和奖项就变得丝毫不重要了,这是今天美协的展览仅仅对体制内的艺术家有吸引力的原因。对于那些冲杀在市场经济领域里,而没有任何机构给予保障的艺术家,市场本身就是支持,就是条件,甚至就是展览,就是荣誉。
三、吕澎艺术史写作视角的选择源于他个人的学习经历
吕澎大学时的专业是政治学,毕业后即对艺术史写作和翻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至今他仍是艺术史领域里为数不多的著作等身者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他也是因为体制的原因而成为了艺术学界著名的编外人员。另一方面,作为西方艺术的爱好者,我们一直阅读着吕译的《塞尚、凡高、高更书信集》、克拉克《风景进入艺术》、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蒙克评传》和《达利评传》等。同时,吕澎199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和200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因其即时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了我们这一辈所经历的艺术事件而成为我们反复诵读的著作。2001年,吕澎投在范景中教授的门下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以对两宋山水画的研究为学位论文完成学业。也就是在获博士学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吕澎又给我们奉献出这部鸿篇巨制——《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他更强调外来文化与本土艺术的影响和接受关系、艺术家个人行为与社会的反应、艺术家组成的社会群体所发生的行为与社会的关系
就艺术史写作的传统而言,叙述“90年代的艺术”是一件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事情;因为必要的历史距离和尽可能客观的态度毕竟是历史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如果能够清晰、客观地将叙述对象还原到情境的上下文之中,对作者来说,令人信服地叙述身边发生的艺术事件会更具专业的挑战性。换言之,作者纪实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专业操守是写作这一段艺术史的职业道德保证。
相小敏(1990-),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绘画创作与美术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