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富春山居|共享发展理念下浙江A级景区村庄的建设管理策略研究(作者:孔杨勇

2024-04-23 23:20 《消费导刊》杂志  主页 > 关注 > 美在家乡宝 > 富春山居宝 >

打印 放大 缩小





共享发展理念下浙江A级景区村庄的建设管理策略研究
 
《消费导刊》杂志 2020年1期 
 
作者:孔杨勇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把浙江省域建成大景区,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等工作目标,明确要推进万村景区化工作。同年8月,《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等文件发布,要求全省各地结合实际做好景区村庄创建工作。浙江开展景区村庄创建,计划是到2020年累计建成1万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1千个。
 
一、浙江A级景区村庄创建的重要意义与潜在问题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对A级景区村庄的创建范围与重点、主要吸引物以及设施与服务配套等内容作了明确界定,并根据其质量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A级、AA级和AAA级3个等级。A级景区村庄的创建,既是浙江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浙江提质美丽乡村发展并打造美丽乡村浙江样板的又一重要探索与实践。万村景区化建设是浙江全域旅游的基础性工程,是浙江在打造“大景区”“大花园”蓝图上走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浙江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并转化为美丽经济成果的现实需要。
 
浙江A级景区村庄创建工作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其对村庄环境卫生、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创建分值要求,创建标准更为严格,同时也就意味着将对村庄今后的长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A级景区村庄创建工作自开展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一些地方、一些村落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景区村庄的旅游设施建设未能充分考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导致村民后续参与动能不足,共建共享程度需提升;有些景区村庄后续运维资金的来源需拓展,长效管理的资金压力逐渐增大,迫切需构建由政府、村社、村民、经营户等多方参与的共管共享机制等。因此在新形势下,面对景区村庄建设管理中出现的这些老问题与新难题,在进一步梳理研究的基础上,迫切需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来为村庄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国内乡村建设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研究回顾
由于浙江A级景区村庄的实践时间尚较短,因而目前对A级景区村庄建设管理工作的有关研究和文献报道还比较缺乏。而从已有相关领域文献来看,有关研究主要还是围绕乡村建设管理方面的内容和视角来展开,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
 
(一)乡村建设管理具体环节的多方参与方面
彭建涛指出,在乡村规划设计阶段,除了总体规划会存在整体考虑不够充分外,还存在有些规划不接地气、贪大求洋,具体规划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距等问题。因此富利利认为乡村建设首先应响应群众迫切需要解决改善的事情,如道路与休闲健身点建设、绿化提升等。地方政府应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创新机制,做到“工程建一处、服务一方群众”,明确管理主体与责任,切实发挥各方作用。面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往往存在政府唱主角、农民演配角等客观现实,单靠政府、能人、农民或企业家很难建成美丽乡村,迫切需要多方主体、多种力量携手合作。但有时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干部积极干、群众冷眼看”等现象;一些农民则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导致群众参与意愿不高,而政府和村级组织却只得大包大揽的恶性循环。伍琳瑜等指出,村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和主要受益者,也是其他参与主体的行为监督者,只有提供大部分村民主体均可分享的现实利益,才能充分激发本地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自发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建设与经营。如在日本,其于1993年以后出台的乡村建设管理法规均鼓励乡村居民知晓并共同参与地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环境事业的建设,有很多共建式活动,反映了日本乡村地区居民对本地区建设事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为激发乡村各界人士的参与积极性,富利利、季中扬等指出,地方政府和村社可大力鼓励当代乡贤以不同方式回乡参与建设;还可通过选拔村里有威望、有责任心且热心的党员、村民代表等建立各级长效管理督查队伍来推进乡村建设管理。此项工作若要发挥多方作用稳步推进,还需考虑因地制宜地构建一套保障制度,如村规民约等。比如,贵州启蒙镇边沙村在环境卫生管理中制定《村寨文明卫生秩序公约》,通过规范立治、民众主治等,全面运用村规民约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并以此鼓励与规范村民参与村庄的建设管理工作,在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乡村建设管理资金筹措的多方参与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对地方财政的依赖度往往较高,会存在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但其后续管理维护与深化建设却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投入机制的欠缺将会导致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更大影响。陈小洁认为,建设资金虽已逐步形成由政府扶持、农民自筹、金融贷款等多个渠道组成,但却依然存在结构失衡现象,如财政扶持是主要来源、农民自筹资金往往有限、金融资金介入不够充分等问题。尽管财政支农资金通常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由于其运作成本较高,在具体建设中会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面对财政支农资金已愈加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巨大投资需求的这一客观现实,建设资金更应考虑来自于社会资金、银行贷款、工业反哺以及农民本身等多个渠道。同样,因建设主体凸显政府一元化而导致地方财政压力过大等问题,伍琳瑜等基于政府、村社、村民、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多元建设主体维度,比较分析了各主体的资源优势、参与诉求和潜在困境,从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视角提出了各主体协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路径。
 
三、共享发展理念下浙江A级景区村庄建设管理的举措建议
基于目前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综合多方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遵循,浙江A级景区村庄的建设管理工作可主要从多方主体参与共建共享、共管共享这两大方面展开。
 
(一)着力做好规划建设阶段的共建共享工作
在规划阶段,应将有关图纸充分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尤其要发动村民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既要统筹好全局发展,也要兼顾好局部特点。考虑到A级景区村庄既是当地老百姓世代居住的主要生活地,但又可能是外来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所以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兼顾把握好这两者所需之间的平衡点,使有关场地布局和设施布置能尽量满足“主客共享”的状态。换而言之,这些规划的场地和设施,不但应能较好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所需,并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还应同时能够较好满足外来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努力避免“两张皮”的出现。有基于此,这就不但要求村庄的规划设计师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规划设计经验来统筹好这个关系,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广大村民能够深入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来,才能使之既添洋气又接地气。
 
而在建设阶段,许多施工项目都会不同程度地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或者有关土地上实施,此时与这些村民的全面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必需的。这不但能有效化解潜在矛盾,而且可以让图纸上的设计在转化为场地上的现实成果时更加精准有效,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于无形中做到将这些场地与设施内化为村民本人真正认可的有形资产,从而为后续的维护管理打下重要基础。
 
(二)着力做好运维管理阶段的共管共享工作
景区村庄建设靠大家,景区村庄管理更要靠大家。景区村庄建设完成后,在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基础设施维护、服务管理保障等方面均需要有稳定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才可以有效确保景区村庄的高质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多措并举发挥多方主体参与景区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并让多方主体在共同参与管理中共享管理效益、管理成果,达到共管共享的状态。一是要全面厘清村庄运维管理的各方面内容,由此明确需要参与共管的多方主体名单及其分别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如政府、村社、村民、经营户等各自分别需承担哪些运维内容,履行多少职责。二是要全面厘清多方主体参与村庄共管后在利益共享方面可以获取的权利,以此作为激发多方主体参与共管的一个重要保障。三是要在景区村庄的运维管理早期阶段就应因村制宜地设计应用村规民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予以调整优化,成为多方主体严格遵守的制度保障。四是要积极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参与村庄管理,使其成为村庄管理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五是要努力发展壮大村庄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参与村庄的建设管理,构建良性循环体系。
 
四、小结
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遵循,对浙江A级景区村庄建设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开展研究,这既有助于当前浙江A级景区村庄破解建设管理压力、优化建设管理内涵、推进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