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国土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殿奎谈模式口“诗酒庄”之谜(2018)

2024-10-14 10:34 天下口碑数据库 诗林墨海记忆库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京西驼道 > 京西丝路 >

打印 放大 缩小

王殿奎生前金像    (乔杨拓制)


王殿奎生前为美丽国土诗林墨海记忆遗产保护课题署书(乔杨拓制)




国土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殿奎谈模式口“诗酒庄”之谜
——2018年5月课题碰头会纪要
(存于天下口碑数据库、诗林墨海记忆库)

注:国土书画研究院,从2021年4月起,更名为今日国土书画院,隶属《今日国土》杂志社

       谜一样的京西“诗酒庄”究竟在哪里?模式口承恩寺究竟与“诗酒庄”是什么关系?2018年5月21日,美丽国土诗林墨海记忆遗产保护课题组、古道文化暨京西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组、华夏历代十万酒诗采集组,在京西古道模式口大街20号海棠园国土书画研究院召开课题碰头会,国土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书法家、课题组副组长王殿奎畅谈了自己以下研究心得和观点:


骆中钊、王殿奎民间采集《磨石口小调》,俨然是京西古道模式口古街的“清明上河图”。

       骆中钊骆老去年10月份走了,他紧密配合乔惠民主任实施有关课题,是我们在这个院子进行的美丽国土诗林墨海记忆遗产保护研究、中国古道与京西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美丽国土气候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美丽国土美学农业名片研究等多个课题的领军人、指路人,特别是十万酒诗采集,他亲自出策、参与多方采集,奉献很大。骆老的离去,十分令人痛惜。
       在京西古道历史文化民间访问时,有不少老年人提到模式口大街历史上有一个“诗酒庄”,当地的《磨石口小调》中就有“承恩寺門杠,鎖個詩酒莊。”的说法,还有两首村民记得的旧民谣,称“康熙诗千首,乾隆韵万篇。京西诗酒庄,御诗如水淹”、“宫中南书房,下院诗酒莊。先进诗酒莊,后登南书房。”南书房是干什么的,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的值班室,也就是说,京西诗酒庄,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的休闲居,在老百姓眼里相当于“下院”。曾经夜宿承恩寺写下六首周游西山诗词的大清首辅张英,以及与他具有同等声望的儿子张廷玉,就是与京西诗酒庄有密切关系的皇家文学侍从重要人物。张英、张廷玉父子俩不但先后辅佐康熙、雍正、乾隆朝政,还都是皇家重要典籍的总编辑。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先后为编纂《国史》、《大清一统志》、《政治典训》、《亲征平定朔漠方略》的总裁官,其子张廷玉被培养出来后,康熙时就随父入值南书房,接续老父完成《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总编修,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时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并获拜保和殿大学士,相当于内阁首辅,乾隆时去世,谥号"文和",成为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我和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历史学家、我多年好友毛佩琦等教授提过,从活动轨迹看,张氏父子和明代内阁首辅、太师李东阳一样,是与京西古道、与模式口一带、与承恩寺关系最密切的历史人物。



课题组乔惠民书正德十年立
李东阳《承恩寺记略》碑

       谜一样的京西“诗酒庄”究竟在哪里?模式口承恩寺究竟与“诗酒庄”是什么关系?王殿奎老师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我认为,承恩寺是佛门重地,酒是五戒之一,因此承恩寺本身不应该是诗酒庄,但由承恩寺曾经承担过官务接待、提供过往官家甚至皇家食宿方便的处所的功能,可能演变成老百姓所称的“诗酒庄”,就像南京的承恩寺,历来也是接待达官贵人的地方,是古代京城点题留下诗墨最多的寺院,有一年文物局从地下挖出十多坛500年古酒,可见当年也是一个“诗酒庄”。所以我和骆老师、乔老师讨论了一下,我们还不能直接把承恩寺说成就是“诗酒庄”,只有寺院隔壁这边的邻居院子,根据进一步资料,最大可能曾经是京西古道一处重要的官务秘密寓所和“诗酒庄”。


        
康熙赐张英联


现存大清首辅张英游西山晚宿京西承恩寺得诗六首之一


现存大清首辅张英游西山晚宿京西承恩寺得诗六首之二


据悉张英后人(可能是张廷玉)为京西关帝庙所作诗品

       第二,要重视与承恩寺联袂不分的关帝庙——也是皇封“三界伏魔大帝庙”。我认为,诗酒庄不等于寺院,但由于皇家关帝庙属于皇家道观、皇家关帝西庙,与寺院一墙之隔,常常被当地认为与承恩寺三教合一,建筑上是寺与观浑然一体,是一个文化彼此渗透的大院落,道教不戒酒,关羽本身就有“温酒斩华雄”故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一款酒,就叫关公酒。我去茅台酒乡、五粮液酒乡、包括山东山西的酒乡,发现祭祀关公财神的习俗很浓厚。因此,诗酒庄位置,最可能也包括关帝庙在内。




大清首辅张英酷爱写与酒有关诗词,这是他的《读放翁诗有作》:高吟禹会窆亭前,醉倒秦皇酒瓮边。


大明首辅李东阳眷念南京诗酒生活,写下:承恩寺里里劳相送,宣武门前复送君。北地黄花开较晚,南都绿酒梦犹醺。

        第三,皇封承恩寺,历来“三不”——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门,至今如此。据传还可能是明清皇家情报机构的外围据点,从来是大门紧闭的。此外,承恩寺地处古道重镇,寺旁自古以来驼铃响叮当,官家、商贾、进京赶考者穿梭往来,在有的岁月里是相当热闹的。这里更是京城皇亲国戚、朝中要员就近到郊外封闭式应时踏青、互相聚会、诗酒酬答、过往寓居之地,也一定是大门紧闭。因此,不能简单把承恩寺与“诗酒庄”和官家隐蔽寓所混为一谈。
     
      第四,根据很多史料可以看到,南京承恩寺与北京承恩寺可能有着文化关联。我来举一连串例子:
    《儒林外史》中,许多章节都提到“承恩寺”。第二十回写道:“牛玉圃道: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也有送斗方来的,也有送扇子来的,也有送册页来的,都要我写字、做诗,还有那分了题、限了韵来要求教的。昼日昼夜打发不清。”
       该书 第三十回写到:“当晚季苇萧因在城里承恩寺作寓,看天黑,赶进城去了。”
       该书第五十回写到:“凤四老爹又叫万中书亲自到承恩寺起了行李来......”
       又如明代短篇小说集《一枕奇》写到:“迤逦到了南京,在承恩寺里住下。”
       明清小说《生花梦》第七回写到:“不数日,到了金陵,便在承恩寺里借一个下处住着。”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提清代《明史》总裁彭孙遹,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既在南京承恩寺沽过酒,也住北京京西承恩寺会过客,他既有诗得于南京承恩寺:“已作江南客,仍为逆旅身。试沽白下酒,一浣素衣尘”(见《午日承恩寺楼饮》),也有诗得之于北京承恩寺:“蓟北初归已倦游,长千风雨惜淹留。对床共话年来事,愁绝承恩古寺楼。”(见《承恩寺楼同》
非雨宿)。
        明代曾任邢台令的王以悟,写过《寓承恩寺》(就是北京的京西承恩寺)诗:“都门不比里门静,僧院却疑山院同。昼永摊书常扃户,睡闲酌酒时呼童。绕廊绿树夕阳鸟,入幕残星雨霁风。奔走年年嗟往事,浮生一夜万缘空。”
这里更须提到明朝宰相李东阳,在南京时他曾写过《南㑹諸友餞别承恩寺席上作》一诗:“挑盡文塲五夜燈,一身幽事屢相仍。松根地僻藏孤寺,山色年多閱幾僧。却恨扁舟歸去早,誤疑雙屐到來曾。殷勤記取同遊處,醉裏啣盃别未能。”显然南京承恩寺曾是他聚会同游、醉裏啣盃之所在。后来,李东阳晋京为相,在《送黄廷威户部还南京》诗中还特别回忆写到:“承恩寺里劳相送,宣武门前复送君。北地黄花开较晚,南都绿酒梦犹醺。”清楚地表明其曾经在南京与黄廷威把酒揖别,地点就在南京承恩寺。
      李东阳曾经在北京京西古道撰碑《承恩寺记略》,自称在承恩寺这一代有数十次游历。可以看出李东阳像张英一样,既爱酒,亦爱诗,后来磨石口承恩寺建设和落成,肯定勾留起他无尽乡愁,包括思念起过去在南京承恩寺的酌唱岁月,所以他欣然为磨石口承恩寺撰写碑记,表达到这里游历达到数十次的感想和执笔承恩寺碑记撰写的欣喜。作为一位辅宰天子的朝中重臣,能够拨冗在近郊一角发生几十次闲暇与诗旅酒旅活动,令人惊叹。
       
       总之,“诗酒庄”极可能是与寺院一墙之隔的另一官家或皇家隐秘寓所,在乔惠民主任、骆中钊教授指导下,我和课题组查了一下,康熙写的涉酒诗作有20多首,乾隆写的涉酒诗作有300多首,可以称为历史上最爱酒诗的皇帝;康熙名辅张英写过涉酒诗作近200首,明相李东阳写过涉酒诗作200多首,可以称为明清两代最爱饮酒作诗的大官,而且他们不少酒诗得来往往与承恩寺和京西古道这个地点和范围有关联。有一次张英晚宿京西承恩寺,还一连写出的《出郭从玉泉山历碧云香山晚宿承恩寺得诗六首》,虽不是酒诗,但可以窥探张英公务之余的闲云野鹤目的地多在以承恩寺为驻足休憩中心的大西山一带。

王殿奎采集、乔惠民书张英“带酒味儿”的诗句


王殿奎采集、乔惠民书张英“带酒味儿”的诗句


王殿奎采集、乔惠民书张英“带酒味儿”的诗词。


王殿奎采集、乔惠民书张英“带酒味儿”的诗句。

      几年来,我本人住在承恩寺海棠院,很有感情,感谢陈宗泰对国土书画研究院的无私支持,我在隔壁阿泰那边的院子,会客无数,酒没少喝,茶没少品,盐池滩羊肉是经常品味的佳肴,还在阿泰支持下成功举办过多个在全国、在首都具有影响力的会议与活动,这几年为学会和书画院给全国各地名城、名村、名胜、名人写了大量美丽中国国土名片主题书法作品。不完全统计,在这个院子,乔主任写了上千件,我也写了几百件,大部分送当地收藏、在媒体和网上发表,也留下了一些作品在院子里长期展示,因此我们对这个院子十分有感情。
      过两天我就要搬家了,搬到燕郊我们国土经济学会研究中心的京津冀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国土书画研究院和研究中心多个课题都转场到那里。这是石景山区为保护模式口历史文化名街而要求的,我们必须遵守当地的规矩,必须听从陈宗泰先生的安排,感谢阿泰兄弟四年来一文不收,无偿提供风水宝地,支持我们进行了十分宝贵的课题研究。我们对京西古道和模式口的研究刚刚开始,离不开阿泰兄弟的鼎力支持,这是京城文化奥秘富集之地,大有学问可挖,没有几年的研究功夫是难理头绪的。好在石景山区和文管部门已经开始进一步加强京西古道和模式口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我们国土经济学会及其直属国土书画研究院的研究心得、观点,在适当时会争取与当地主管部门加强交流,为京西古道、模式口文旅改造尽一份心力。

---------------------------------------------


年轻时代王殿奎


担任国土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书法家的王殿奎。

【王殿奎(五正堂)在海棠院部分作品选登】


王殿奎为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价共建的各地“深呼吸小城”署书形象锦言

王殿奎为各地避暑小镇、乡愁公园题匾


王殿奎为《世界旅游之最》丛书题署书名


王殿奎为《中国旅游之最》丛书题署书名


王殿奎为著名的“上党古槐”署书


为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中心在承恩寺举办的“两山微论坛”署书




为中国避暑名山和避暑旅游目的地署书


王殿奎公益为全国数百个名村题署八字形象锦言,被命名为“美丽乡村墨宝代言人”


王殿奎公益为全国数百个名村题署八字形象锦言,以文化人身份入选第一批50名“田园才子”


王殿奎走进各地,传播美丽国土主题书法要旨。


王殿奎为美丽国土槐荫根祖文化地标山西振兴村署书



王殿奎不仅积极参与主持诗林墨海记忆库历代诗词分类收集,并倡导书法表达,让古籍里的遗产“活起来”。

王殿奎生前居承恩寺海棠院四年,秉持“五正”,倡导书法真功夫。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