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现代摄影|李媚谈刘远现象: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2024-03-29 17:35 百家号-津门影像  主页 > 印象 > 现代摄影 >

打印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最近,由李媚老师主编的《刘远现象》一书出版。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数字时代的摄影个案,对于广大影友以及专家学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李媚老师授权同意,津门网特设立“刘远现象”专栏,分期向大家介绍这本书的有关内容,敬请关注。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李媚
 
编辑这本刘远摄影集大成的书,想起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句富有意味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摄影,对于刘远所代表的拍摄者而言。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摄影传统建立的门槛似乎瞬息之间被消解,拍照成为轻松快捷且全民化的方式,由此而衍生的图像盛宴扩张了人们的胃口,世界演化为广阔的猎场。某种意义上,拍摄带动了对世界的探索、占有、表征以及重构,而这种探索、占有、表征和重构的权力天然地为每一个人所有。这个时代,影像的世界与实体的世界并行不悖,精英文化被视为对大众文化的权力制约而遭遇置疑。解脱这种权力制约的出路,就是粉碎柏拉图关于真实与影像的洞穴喻,通过释放新的影像能量而为普通个体获得表达真理的自由。如此,无论你拍什么,怎么拍,在这个时代似乎都有一种文化上的正当性。毕竟,这个时代的艺术真理不再等于绝对的艺术标准或艺术价值,它似乎随时处于一种“待机”状态,等待有人去生产它、传播它、阐发它。因此,当刘远以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以及旅游者的身份和方式格外执着勤奋地从事拍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产出大量影像,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具备传播这些影像的能力,因此,这种执着勤奋的产出就注定了他会在当代摄影文化中留下不能被忽视的印迹。面对刘远的百余本摄影图册和众多的展览,专业的摄影人也许会批评他不够专业,不够艺术,但却无法否定他的摄影行为已然成为当代摄影的某种传奇。一个专业出身的摄影人可能无法造就出的当代摄影的“现象性”,一个业余出身的摄影人却奇迹般地造就了,而且造成“刘远现象”的方式竟然是如此地随意:随着旅游团的行程安排,在所到的每个旅游景点不停地拍摄。刘远不仅能以快闪般的方式拍摄,还能以快闪般的方式将自己的照片出版传播。2005年至今,他去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跟随着旅游团的行程在参观各种景点的过程中拍摄,并出版了一百多本画册(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两天的拍摄工作就能够出版一本画册);向数百家图书馆和众多影友赠送画册逾十万册;举办了数十个展览;几十位评论家、策展人、编辑参与到了他的摄影活动中。对于刘远而言,这个艺术充分民主化的时代可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摄影,对于渴望透过摄影去寻求对象本真和摄影本真的摄影师或观众而言,拍摄的艺术变成了对世界无所不用其极的掠夺与占有,大到野心勃勃重构世界的影像叙事,小到日常生活碎片的无限放大。拍摄,变成了大大小小的人类社会生态竞技和消费行为。影像世界在对实体世界的倾轧中,过度地透支着认知和伦理的信誉。一个什么都能被认可的时代,也就是一个什么都不能被认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上一秒钟建立起来的价值叙事,下一秒钟就可能被拆解、无视和遗忘。毕竟,建构与解构本是文化实践的一体两面。因此,当刘远以一种当代摄影实践的“现象性”被人们讨论和记住的时候,若没有真正能引动人关注到对象本真,或是启发人理解摄影本身和理念,那这样的“刘远现象”将注定只能停留在作为摄影轶闻的现象领域,而我们今天谈及这一现象所指涉的价值,也很快将在众说纷纭的各种价值建构中被解体。在这个人人可以做艺术家的艺术民主时代里,有太多的价值泡沫和昙花一现。太多的影像最后沦为了影像的消费,甚至消费的浪费。因此,这个鼓励和成就刘远的时代对于刘远而言,也许又会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它可能会最为冷酷地见证着刘远的勤奋执着最终演变成一场个人的盛大消费。这个时代允诺了刘远在摄影方面的成功,但同时却可能因这种成功断送了刘远从摄影“现象”走进摄影“本体”的可能。
 
刘远将自己的摄影经历不加选择无论良莠和盘托出,他希望以此折射出中国摄影生态,而不仅仅求得对于个人的评价和褒贬。这种行为说服了一个职业编辑的让步,同时,也使刘远的个人行为具有了与时代的紧密性。其勇气与真诚甚为可贵。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无论我们将这个时代解读为何,在这个时代,个人想要创造出其在艺术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其出路恐怕依然寄托于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深入探索,以及对那些绝对价值对象的有效表达,比如艺术本身,摄影本身和人本身。在这方面,刘远的摄影之路也许才刚刚开始……
 
初稿于2017年4月
修改于2018年4月
 
 
为什么要出这本书
 
刘远
 
这本书的初稿出来后,李媚老师让我写一篇文字,说说为什么要出这本书。
 
最早的想法产生于好几年前。2010夏天,广东省文联准备开一个“刘远摄影历程与成果探讨会”,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短短几年间,在拍摄了大量图片的同时,居然也积累了许多文字:别人写的有几十篇,我自己写的也有几十篇,当时就想什么时候把这些文字整理一下出本专辑,作为文字资料保存。
 
当时是对摄影发烧热度比较高的时候。后来热度下降,甚至一度产生了不再拍照不再出摄影画册在摄影圈销声匿迹的想法,整理文字资料的计划也就搁置了。
 
但这个想法并没有完全放弃,毕竟这也是那些年摄影历程和心路踪迹的珍贵记录呀,而且作为一个发烧友能积累这么多文字既不多见也不容易,不整理出来也觉得很可惜。于是2014年底把这些文字大致整理了一下全部交给了李媚老师。不巧李媚老师正准备和于德水老师着手一个非常重大的项目——整理出版侯登科当年委托给他们的全部摄影图片和文字资料,预计要紧张忙碌一年多时间才能完成。这是有关中国摄影史的一件大事。我说我这是小事,不赶时间,你什么时候忙完有时间了再说。于是到了2016年下半年,这件事重新提上日程,在电话上经过几次深度沟通后,我于11月初又到北京当面听取和讨论了李媚老师的编辑设想,这个6年前的想法终于开始付诸实施了。
 
出这本书除了想为自己保存一份完整的文字资料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靶子,为人们讨论和研究中国当代摄影发展过程中全民摄影热,人人都是摄影师,尤其是政界、军界、商界许多人纷纷涌进摄影界这种现象提供一个资料比较翔实的案例。
 
在如何选用原始资料的问题上,李媚老师主张选用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文章。尤其是我自己写的那些文字,虽然也有几篇写得情真意切,但也有很多写得一般,有的只有草草几行字,有的属于资料编写,还有几首“顺口溜”般的所谓“诗”,建议这些最好不要选用。我则极力主张不论好赖一律照录。其实通过写作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素养。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除了天赋以外,很大程度与后天所受的教育程度,尤其是个人的博览群书勤奋努力有关。像我这样上学只读到初一便串联武斗下乡进工厂,虽然后来也算看了不少书,但也都是泛泛浏览浅尝辄止,宁可跋山涉水拍一千张照片也不愿意坐下来静心写一篇短文的情况,写作更是让人感到头痛的一件事。虽然这些年也硬着头皮写了一些文字,但从中不难看出学识水平和文字功底的严重不足,还可以从中看出来有时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才尽词穷,但又想附庸风雅而搔首弄姿无病呻吟的情形,经常是用尽吃奶的力气想让文字有点文采,结果却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这些参差不齐的文字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正好可以反映这个年代一个人甚至一批人的整体学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从我写的那些文字中,还可以看出我所经历的那些年代在我身上所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以及局限性,文中一些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观点,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过时、落伍或不合时宜,但它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因此原文收录不作修改,可供大家批评。
 
玩摄影办展览出画册,一般都要请名家写点文字,以壮声势。我也不能免俗,也请名家写过一些文字。初期因为认识人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朋友所请,以至于有些人到现在还未曾谋面。对这些帮我请过人的朋友和为我写过文章的名家,我始终心存感激。编这本书时,把这些名家的文章和言论重读了一遍,百感交集。想当年我冒然闯进摄影圈,不知天高地厚,把自己在国内和世界各地拍的旅游快照,又是办展览又是出画册,而且到处发放,完全置各种摄影规矩于不顾,拍摄内容包罗万象,拍摄手法随意生猛,传播方式遍地开花,惹来一片非议。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名家对我这个无名小卒的“胡作非为”给予了充分的包容和理解,对可取之处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和肯定,有的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难得的称赞和鼓励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使我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他们对我存在问题的批评和建议,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通过这本书收录的六十多篇评论文章以及许多言论,我们也可以看到摄影圈的另一种生态,中国摄影评论界和理论界的现状和水平也可窥见一斑。俗话说“文如其人”,通过这些文章和言论,我们也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不同的个性、风格、学识和文釆。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篇章,或引经据典,或条分缕析;或具有渊博的学识,或具有独到的见地;或朴实亲切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热情澎湃;或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或挥洒着优雅的文釆……沉浸其中,既可增长见识,又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过,我个人感觉,目前中国摄影评论界总体而言还是赞扬和泛泛而论有余,入木三分的分析和不讲情面的批评不足,个中缘由值得深思,期望这种局面能逐步好转。
 
我最初的想法只是出一本别人和我写的所有文字的集子,但按照李媚老师的想法,内容又扩充到了已经办过的所有展览,已经出版和编印的所有图书,还有从出生到现在为止所有与摄影有关的大事记(比如在什么媒体发表过什么作品、在什么地方得过什么奖、哪些单位收藏了哪些作品等等),而且每次展览不但要有时间地点,还要有展览作品的数量,代表性作品;每本图书光有书名和出版单位不行,还要各拍一张封面,还要有开本、印数、选用图片数、发行和赠送对象,我想那干脆连编辑、设计、印刷、定价也都加上吧。这样一来,这本书的内容大大增加,寻找资料和编辑设计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尤其是收集整理几十年的各种资料,极其繁琐,让人苦不堪言。但反过来一想,这样一来这本书的内容就更丰富了,简直就是我有生以来与摄影有关的事无巨细的备忘录。而且这本书的版式和装帧设计也别具一格(李媚老师专门请了一位她喜爱的设计师),可供同行参考。
 
刘远出版的部分画册
 
我这些年出版和编印的摄影画册和图书,从形式上来说也是五花八门,有请名家编的,也有自己编的,有请人设计的,也有自己设计的;就编辑风格来说,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偏好;就设计而言,不同的人设计的版式、装帧各不相同;就印刷而言,有知名大厂印的,也有无名小厂印的,印刷质量和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希望这本书对想出画册的影友和有研究兴趣的人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这本书也使我把这些年的经历作了一个总结和回顾:截至2017年10月,游历了162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和参加了82个摄影展览,出版和编印了162本摄影画册和摄影集,向全国(包括港澳台)近700家地市级和大专院校图书馆以及2000多名专家、学者、影友、亲友赠送摄影画册和影集十万多册。有朋友说,刘远可能在中国摄影圈创下了几个“之最”:游历世界各地最多,举办展览最多,展览规模最大(其中古巴朝鲜以色列约旦4个国家400幅40寸图片,用专门订制的600米展线展架,分别在丽水国际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以及广州、顺德、昆明、西安、郑州、上海等地,专门在街头和广场等公共场所露天巡展半年,观众约达百万之众),别人评论最多(本书收录63篇),自述文字最多(本书收录71篇),出版画册最多,赠送画册最多,众多图书馆收藏同一个作者画册最多……透过这些“之最”,我看到了自己这些年对旅行和摄影的痴迷和狂热,虽然也曾有过心灰意冷的时候。
 
全国各地图书馆的部分收藏证书
 
这些年玩摄影虽然办了不少展也出了不少书,但说到得过什么奖却实在惭愧。在国外的一个摄影沙龙只入选过两次,在广东省连一次入选也未有过,在国展也只入选过一次,说得好听点叫作“荣获国展优秀奖”,而在众多摄影节上也只有在平遥得过一次“中国优秀摄影画册大奖”(这主要是编辑的功劳)和一次新闻报道类的“优秀摄影师奖”(这主要是策展人的功劳)。后来我也觉得自己不是得奖那块料,因此在参加2008年荷赛失败后就再也不主动去参加任何摄影比赛了。每当看到别人介绍说获得国内外多少大奖时,都好生羡慕,也有一点嫉妒,但绝对没有恨。我也喜欢欣赏各种比赛的获奖作品,看到特别喜欢的就会想“我怎么拍不出来这么好的照片?”但羡慕归羡慕,一到具体拍摄时就又由着自己的习惯拍法依然故我了。
 
总之,通过这本书对我的摄影经历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记录和反映,实现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虽然过程漫长且有些痛苦,如果它能对其他影友以及专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也就感到很欣慰了。
 
最后谨对为这本书付出许多心血的李媚老师和设计陈澍菡女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2017年3月13日初稿于广州,修改于2017年11月9日)
 
 
 
刘远,1953年出生于河南,生长于陕西,漂泊于海南,辗转于广东,现居广州。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游历百余国,画册百余本,展览八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映画廊、全国各地图书馆等机构收藏。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