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摄影】全国政协委员郑更生提案: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 摄影界同声相应

2023-03-14 21:55 影像中国网 中国文艺网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现代摄影 >

打印 放大 缩小

        点睛:现代摄影
        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原深圳《现代摄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导读:李新宇(国土名片网编研员)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郑更生: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

  • 2023-03-07 12:32:52 【转载】
  • 作者:方妍
  • 编辑:影像中国网
  • 来源:中国摄影报

1678163589209932.jpg

 

“加强顶层设计,与国际接轨,将摄影学列为一级学科。”“树立‘大摄影’理念,将学科名称确定为摄影与影像学。”刚刚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近日围绕摄影学科建设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

 

摄影是应用广泛,具有认知、记录、表达功能的独特媒介,摄影文化领域从业人员众多、行业协会架构完整、器材市场庞大、摄影活动密集。同时,摄影由一种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对整个艺术世界版图和未来景观带来了深刻变革。然而与蓬勃发展的摄影文化对应的摄影学科现状却是,在学科目录中被放在多个二级学科之下。针对此现状,郑更生呼吁有关部门更加重视摄影学科建设。

 

郑更生认为,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文化强国建设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文化人才培养是文化强国建设中尤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以学科体系为首的“三大体系”,为文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摄影因其独特的视觉直观性、现场可证性、瞬间永久性,在记录社会发展和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舞台上能做到“一图胜千言”的沟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摄影人才培养出现瓶颈,具有国际视野、视觉涵养和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短缺,摄影呈现娱乐化、流水化趋势,大众消遣性图片和商品营销图片占主流,与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郑更生提出,高校作为高端摄影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应该有所作为。目前高等摄影教育的现状是,摄影不是一级学科,没能和美术、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有单独的学科体系,很少有高校设置摄影学院或摄影系,在有的高校甚至还不是一个专业方向,只能作为课程教学,主要特征就是散碎和被边缘化。其原因在于摄影被普遍视为一种以技术为基础的操作系统,一个技术性知识体系,而非艺术理论体系。以研究生教育为例,在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摄影仍然不是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层次缺失,本科教育就会形成上升通道栓塞,而长期栓塞的结果必然导致本科教育萎缩,造成高端人才培养不足,形成全社会摄影审美能力提升疲态和相关产业技术创新失速。长此以往,由摄影技术应用大国向技术与艺术创新发展强国转变的梦想,会因人才支撑乏力而难以实现。

 

郑更生表示,从国际高等摄影教育来看,大部分国家都将摄影学设置为单独学科,并且注重培养复合型视觉人才。从国内摄影生态来看,繁荣且活跃的行业态势足以全面支撑摄影学科建立:摄影从业者众多,保守估计约百万以上;摄影组织众多且结构完善,仅以中国摄影家协会为例,全国地市级摄协已实现全覆盖,县级摄协覆盖率超过80%;群众基础广泛,新摄影组织和新摄影群体不断增加;摄影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断转化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硬实力。从时代发展来看,在图像、影像传播呈几何级数爆炸的数字时代,急需成熟科学的摄影学科建设。中国高等摄影教育要顺应时代做出科学调整,将之上升到学科而不仅仅是应用技术层面。

 

郑更生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国际接轨,将摄影学列为一级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学科的必要考量因素,摄影可分为技术知识体系与艺术知识体系。当前摄影的技术知识体系非常完整:摄影是光学、化学材料、机械、电子数码等多个技术门类的综合应用,有一条扎实且清晰的技术发展历程,与人类社会的技术革命齐头并进。摄影的艺术知识体系也有足够积淀:从作品来看,自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180余年的不断实践,积累非常丰富、厚重;从摄影史来看,其发展有高峰有低谷,脉络清晰,摄影家群体庞大;从理论研究对象上来看,除传统摄影门类外,数码时代衍生的很多跨界影像内容也应并置于视野中。摄影作为一个学科是扎实、稳定的。二是树立“大摄影”理念,将学科名称确定为“摄影与影像学”。发挥高校专业性、前沿性优势,用跨学科、跨领域眼光扩大摄影外延,对摄影与影像做贯通式研究。这有利于生成影像视觉文化与艺术知识体系;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资源支撑,对摄影技术、艺术及两者创新融合等领域从事专门研究;有利于更多的发现与发明,为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郑更生还向大会提交了加大对涉文艺领域网络暴力监管和惩治力度的提案。

 

提案认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网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的同时,对网络上的不法行为要坚决打击,特别是对涉文艺领域网络暴力现象更要给予特别关注。网络自媒体针对发生在文艺领域的事件进行歪曲或夸大事实的解读、抹黑,恶意炒作热门话题,不但对文艺工作者个人形象和文艺行业健康发展造成极大伤害,而且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郑更生分析,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既有网民单纯发泄对生活不满的因素,也有自媒体为驳眼球进行的赤裸炒作,更有利益攸关方组织策划的资本运作。

 

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方发力。为此,郑更生建议:网信部门对长期抹黑文艺领域的网络自媒体列入“黑名单账户”进行持续关注,视违规情节严重程度通知平台予以禁言、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甚至封闭账号;网络平台强化平台的相关职责,对于明显歪曲事实或者“带节奏”的留言和账号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处理,挤压偏听偏信的空间,要用正确的价值观为舆论引航导向;简化维权程序。网络暴力屡禁不止,除了高额利润驱使,还有受害者难以维权的窘境。“网暴”属于低门槛、低违法成本,受害者在主张权利时,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希望能够简化维权程序,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加大对侵权人或不履行主体责任平台的法律责任追究及惩治力度。


【同声相应】

关乎高等摄影教育发展!摄影界有话说

  • 2023-03-13 09:59:15 【转载】
  • 作者:中国文艺网
  • 编辑:影像中国网
  • 来源:中国文艺网

 

培养新时代“会摄影的知识分子”

潘朝阳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关于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我作为一名基层摄影工作者,既是信心百倍,更感责任重大。数字化时代,建议在有关高校建立健全摄影学院、摄影专业,恰逢其时,势在必行。如是,则让摄影在高校为“二等公民”地位的尴尬局面得以根本性改变,不再是让人以为摄影人只是“会摁快门的人”,而是倾力培养新时代“会摄影的知识分子”,学生则由影像制造者变为智能媒体的创造者。

培养掌握影像新理念、高技术的人才,广泛服务日新月异的时代,有能力为推动影像文明尽一己之力,是摄影界特别是各级摄影家协会与对应高校的最新目标。

 

提高全民视觉素养 提高影像传播效果

李树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如今人类走入视听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视觉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要,不但关系到影视类作品镜头语言、视觉艺术语言的水准,也关乎社会大众视觉文化水平。这其中不简单是机械自动化就能解决的问题。180余年的历史,摄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和艺术知识体系以及产业。就当下而言,摄影也是最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门类,但知识界把摄影看成可以自动化的简单技术,打碎在新闻与传播学、美术学、电影学、设计学之下。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严重阻滞了摄影学科的发展。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不但能推进摄影学科的发展,也会在提高全民视觉素养、提高影像传播效果等方面起到长远作用。

 

建立一级学科任重而道远

宋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

2011年,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现下设7个一级学科,图片摄影隶属美术学,影视摄影隶属戏剧与影视学。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学院从事图片摄影教育,更是深深感觉到摄影在美术学科下还有很多的掣肘。摄影是美术学科下的分支,在学科建设上只会在美术教育的框架下去考虑其发展。以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学院为例,现在的学生不仅要会拍照片,还必须掌握短视频拍摄技能,而摄影不是一级学科就不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即使在专门培养影视有关从业者、重视图片摄影专业的电影学院,摄影仍属于边缘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仍不够明晰。

摄影作为一门学问,亟需从学术上得到提升,而这种提升需要在自己的框架下进行。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讲,这个框架最重要的根基就是学科的目录。如果确定摄影为一级学科,那么相关高校都会按一级学科的标准去布局摄影教学、配备师资、调整课程。因此,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这件事十分必要,同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摄影行业内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

 

为中国摄影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费茂华

新华社高级记者

今天,摄影似乎变得非常容易,只要一部相机或者一部手机,就能立刻开始艺术创作。对于中国摄影而言,“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一切——数以亿计的摄影狂热者正在积极地、信心满满地投入到摄影这个普通人最能够接近的艺术形式中来。这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真正有艺术价值、有思想、有独特见解的艺术品被混杂在大量的复制品之中。真正的艺术好声音被噪音、被杂音所掩盖。

这就是中国摄影所面临的现状,一方面是伟大的时代在呼唤艺术家以自己最大的激情、最精湛的技艺和最深沉的思索来记录这个时代;一方面是中国摄影相对于它的使命而言较弱的纪录能力以及具有东方审美的影像表达尚未获得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应的国际话语权。成为一级学科能从源头端解决中国摄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为中国摄影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以及前进的动力。

我相信,在不断提高中国摄影的纪录与表达能力基础上,在所有摄影艺术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之下,来自东方古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能够成为全世界人们评判一张照片的重要标准。

 

树立中式审美 讲好中国故事

宁思潇潇

中国摄协会员、《摄影笔记》作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像影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达方式了。人民群众对摄影理论、摄影技术以及摄影审美等相关的摄影文化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摄影不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是很多平台的摄影呈现娱乐化、流水化趋势,大众消遣性图片和商品营销图片占主流。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影像审美的追求,也会造成影像审美的下降。平台方、内容方、受众方都需要更好的摄影审美引导。

作为一个互联网摄影科普人员,这些年我一直在互联网上努力为我的读者提供一个符合我国文化崛起的审美理论支持。意在告诉大家,哪些是真的美,哪些是扭曲的,是刻板印象。但我也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去丰富我的武器库,也需要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但目前国内摄影教育等现状也让我们这些虽然非摄影专业本科毕业,但是从事多年摄影工作的人缺少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因此,我非常支持树立“大摄影”理念,建设好一级学科,这样就能用我们自己的“摄影与影像学”来树立中国式审美,讲好中国故事。

 

使摄影艺术具备更强大的语言力量和价值

姜茂蔚

导演、北京东城影协秘书长

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动着传统新闻行业的深刻变革。摄影作品借助网络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多且直观的显著特点。在当今全媒体信息时代,网络摄影“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越来越成为新闻及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创新、流通、消费的载体。

 在图像、影像传播呈几何级数爆炸的数字时代,亟需成熟科学的摄影学科建设。依据摄影的记录特性,复制生活、复制现场、复制自然是摄影表达自己独特的语言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摄影快门按下之前,有大量的关注话题,如:拍什么,怎么拍,如何组织画面,如何使用光线,是否需要修饰对象等。而长期以来,摄影因其低门槛,人们能够轻易地享受获得“图像”带来的乐趣,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艺术表达呈现。建立完整的摄影技术知识体系与艺术知识体系,使摄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中具备更强大的语言力量和价值,这也是每个摄影爱好者和从业者亟待提高和解决的瓶颈问题。

 

摄影在记录社会发展和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大摄影”理念,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

能够大力推动高等摄影教育发展,

为摄影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这是摄影界的共同期许,

更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