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地区生鲜乳主要指标变化规律
作者:邱殿锐,李健,郭建军,赵伍祥,李娟,冯曼,杨学颖,陈伟,刘大鹏
(1.承德市畜牧研究所,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3.围场职教中心,河北 承德068450;4.承德市草原监理监测站,河北 承德 067000)
生鲜乳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食品,有“白色血液”之称[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乳越来越受到城乡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品和主要的蛋白来源。在巨大城乡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生鲜乳产业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生鲜乳的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三聚氰胺事件、蒙牛黄曲霉素事件等一系列的质量安全事件使得生鲜乳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研究你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对河北冀中地区某奶牛场的生鲜乳,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对生鲜乳常规指标(感官检测、相对密度、酸度、蛋白含量、脂肪含量、乳糖、全脂乳固形物,非全脂乳固形物,等21项)进行检测,对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微生物含量等4项指标全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河北省保定市某牧场,2015~2016年700头次的荷斯坦成年产奶母牛每天测定乳蛋白、脂肪含量、微生物含量、体细胞含量的记录。
1.2 牧场饲养管理的基本情况
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高产和中产牛群,每天早、中、晚定时投料3次、挤奶3 次,投料后把牛只饲槽上固定90 min后松架,并再可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或休息50 min,共 140 min的采食时间段开放牛舍。水槽放置在运动场,水槽加热,水温保持 0~10℃,奶牛可自由饮水。奶牛日粮组成份参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 34-2004)配制,奶牛基础日粮由羊草、玉米青贮、混合精料组成,每头牛喂3kg混合精料作为维持料,另外每头牛每产3kg奶喂1kg混合精料;每头牛每天饲喂30kg玉米青贮,羊草20 kg。每日分别于 3∶30、9∶30 和 14∶30饲喂3次,每天挤奶2次,分别在3∶00和14∶00采用管道式挤奶机挤奶。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 Excel进行统计分析,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乳脂含量变化规律
冀中地区乳蛋白含量化情况如图1,1~6月份乳脂含量呈下降趋势,6~7月乳脂含量呈下降趋势,6月份最低3.5%,12月份最高4.05%。
图1 乳脂含量全年变化规律
2.2 乳蛋白含量变化规律
冀中地区某奶牛场乳蛋白率变化情况如图2,1~8月份前乳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8~11月份呈上升趋势,11~12月呈下降趋势,8月份最低3.09%,1月份最高3.34%。
图2 乳蛋白含量全年变化规律
2.3 微生物含量变化规律
冀中地区微生物含量变化情况如图3,1~5月微生物含量呈上升趋势,5~8月份呈下降趋势,8~10月份呈上升趋势,11~12月呈下降趋势,1月份最低2.0,10月份最高27.18。
图3 微生物含量全年变化规律
2.4 体细胞含量变化规律
冀中地区体细胞含量变化情况如图4,1~8月份震荡上降,8~10月份呈下降趋势,10~12月份呈上升趋势,10月份最低4.50,12月份最高37.86。
图4 体细胞含量变化规律
2.7 乳品指标相关分析
冀中地区某奶牛场乳主要指标相关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体细胞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微生物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乳蛋白率与乳脂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微生物含量显著相关,与体细胞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微生物含量与乳脂率和体细胞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乳蛋白率显著相关性;体细胞含量与乳脂率极显著相关,与微生物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乳蛋白率无显著相关性。
表1 乳主要指标相关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冀中地区乳脂含量变化规律与王馨瑶等[2](2014)报到的相似,出现最低月份与王馨瑶等[2]报道包头地区6月份乳脂含量最低相一致,与熊本海等[3](2012)报道天津地区7月份乳脂含量最低,吐尔逊古丽·肉孜阿洪(2015)报道[4]新疆地区乳脂率夏冬两季较低,刘贤侠(2008)报道[5]农八师地区对2004~2007年4年的乳脂变化统计,2005年乳脂最低含量在8月份其它年份7月份最低,不一致,这可能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有关。
冀中地区乳蛋白含量变化规律与王馨瑶[6]报到基本相似,但乳蛋白含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7月与王馨瑶[6]报到的最低月份在5、6月份,与夏海磊[7]报道的最低月份在4月份不一致,这可能与气候和饲养环境有关。
冀中地区乳中体细胞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8月份,可能受当地高温影响(6~8月份为当地最高气温),而微生物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10月份,可能是环境对乳品质中微生物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本次研究对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与吐尔逊古丽·肉孜阿洪等[4](2015)报到的相一致,这说明荷斯坦奶牛生产的生鲜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相关性是相同的,但乳蛋白和乳脂肪变化规律不完全同步。
[1]汪银锋,李素平,高腾云,等.原料乳质量指标关系概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0,36(2):332-333.
[2]王馨瑶,吐日根白乙拉,焦景瑜,等.包头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9):45-48.
[3]熊本海,马毅,庞之洪,等.天津市中国荷斯坦奶牛乳成分变化规律及模型.中国农业科学[J]. 2012,45(23):4891-4897.
[4]吐尔逊古丽·肉孜阿洪,刘丽元,伊力哈尔·沙塔尔,等.荷斯坦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J].草食家畜,2015,(4):20-24.
[5]刘贤侠,王建梅,孙耀强,等.农八师地区奶牛场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调查分析[J].新疆畜牧业, 2008,(4):42-25.
[6]王馨瑶.包头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