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冀中管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冀中管乐是一种流传于河北省中部地区的吹打乐乐种,它以吹歌会、音乐会、吹歌班等民间乐队组织为依托,采用师徒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和工尺谱记谱的传承模式,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今能够传承发展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冀中管乐;历史溯源;传承模式;组织结构;价值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河北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因在黄河下游而得此名;古代属冀州,简称“冀”。五千年前在此展开的逐鹿之战使河北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滋养了绚烂多姿的优秀传统文化。河北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浓厚的省区,不仅养育出董仲舒、祖冲之、曹雪芹、李大钊、冯玉祥等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而且出现了河北梆子、河间大鼓、冀中管乐、唐山皮影戏、二人台等在古代和近现代颇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艺术。其中,主要流传于河北中部地区的民间鼓吹乐种——冀中管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器乐形式,在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被视为开启民族音乐学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标志,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得以完整保存的典型代表而闻名中外。
冀中管乐以民间乐队组织为依托,这些器乐团体得益于乐队编制、演奏形式、组织结构等的不同,又分为“音乐会”(北乐会)、“吹歌会”(南乐会)、“吹打班”等管乐队组织形式。它们无论从历史溯源还是乐队结构、传承方式方面,都能体现出冀中管乐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个性。
一、历史溯源
根据河北省各地乡村音乐会的记载,此种器乐形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久远的五百余年前,多年来其一直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存在于冀中各村落之中,直至20世纪50年代音樂学界的涉猎,才真正被人挖掘和认识。1950年,民族音乐学领域的专家杨荫浏、曹安和来到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子位村进行田野调查,探访了当地颇有年头的民间器乐组织“吹歌会”,整理集结了研究成果《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以此成为开启音乐学界探寻和研究冀中平原地区笙管乐的指向标。但由于置身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这一萌芽并未得到很好的延伸和发展,直至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后,在思想解放大潮的影响下,音乐学界也开始大展身手。1986年3月的一天,时任中国音乐研究所副所长的乔建中与吴钊、薛艺兵等一行九人在一位背负家乡使命的农民林中树的盛邀下,来到河北廊坊市固安县礼让店乡屈家营村,采访了屈家营“音乐会”这一坐落在普通农村的鼓吹乐社组织。他们用当时颇为时髦的相机、录音机记录下了充满历史感和使命感、令人为之赞叹的古老音乐。继此之后,张振涛等音乐学者对冀中“音乐会”进行了更全面和深入的学术调查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固安县召开了中国首届民间鼓吹乐研讨会,由此拉开了音乐学界探究冀中管乐的帷幕。
伴随21世纪的到来,越来越多致力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专家及青年学者开始投入到关注河北省民间音乐的行列中,与冀中管乐相关的论文和文章也竞相迸发,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探究。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媒体的宣传、乐社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为冀中管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传承模式
冀中管乐主要分布在河北中部地区的普通农村,乐社以村落为单位,各村在自有的宗族圈中发展,组员则以祖祖辈辈与土地有割舍不断联系的农民为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冀中管乐多传男不传女,且只限本村村民。老乐师招收徒弟后,采取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教学生读唱演奏工尺谱式的曲谱及学习主奏乐器;在《非遗中国:屈家营音乐会》中可以看到师傅跟随徒弟学习唱工尺谱的情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简谱和五线谱的影响下,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记谱方式之一、现今已被视作古代音乐文化中的“稀世珍宝”的工尺谱,鲜有专业学者对其有所了解和研究。而对比依附乐社为生的冀中管乐,朴实的农民未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们却对中国传统的工尺谱信手拈来,不得不令人钦佩。此外,这也为我们研究工尺谱在民间器乐的记谱提供了有力的“物证”,极具史料价值。
三、组织结构
冀中管乐作为民间器乐合奏形式——鼓吹乐的代表乐种,其乐队包括吹歌会、音乐会、吹歌班等多种组织形式。它们作为同一类吹打乐的代表乐种,有着相通之处,同时在乐队编制、演奏曲目、音乐风格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独特发展。
“吹歌会”又称“南乐会”,属冀中“音乐会”中的南乐派,比“音乐会”形成年代晚,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作为一种以管子、海笛为主要伴奏乐器,笙、笛等其他吹管乐器及云锣、铙、钹等打击乐器辅之的笙管乐社,与中国传统音乐之一的道教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多用于节庆庙会、婚丧红白事等民间礼俗仪式活动中,是一种多以职业性为主、收取酬劳的民间器乐演出团体。正因如此,它的演奏曲目除传统道教音乐外,也为迎合演出场合使用,而吸取民歌、戏曲等其他艺术的音乐元素,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音乐会”亦称“北乐会”,是冀中管乐中的北乐派,多以“音乐会”称呼。其年代久远,产生于五百年前的明朝。它的乐队编制与“吹歌会”有异曲同工之处,管子为主奏乐器,笙、笛等吹管乐器及鼓、铙等打击乐器为辅。但在宗教服务、演奏曲目、社会服务方面与“吹歌会”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音乐会”最初是由职业僧道艺人演奏的佛教音乐,流传至民间后恪守传统,以演奏古曲为主,仍保留着宗教音乐古朴典雅、端庄肃穆的音乐风格;这也决定了它的演出性质是以非盈利为目的,为丧葬白事、节庆活动服务的业余民间乐社组织。“音乐会”经由古代和近代发展至今,在特色鲜明的各时代未受影响,仍严格传承与保存古代音乐,大概这就是冀中“音乐会”深受音乐学者青睐的缘由吧!
相对而言,“吹歌班”较“吹歌会”与“音乐会”有着较大的区别。其约有四百年的历史,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伴以笙、管、笛、鼓、锣等吹打乐器,是一种相对专业的职业性器乐团体。除为婚丧嫁娶、节庆等礼俗活动有偿服务外,还为戏曲艺术作伴奏使用。与“吹歌会”相似的是,它演奏的音乐风格多样。
四、价值与意义
历史的年轮总是在经历岁月的洗礼之后变得更加清晰。冀中管乐这一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民间音乐,在今又重新受到世人的关注和探究。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朴实的农民用自己充满沧桑的双手保存着这古老而灿烂的音乐文化,更是因着其自身散发出的古朴气质;无论从乐队编制、演奏曲目、民俗活动还是传承方式方面窥探,正是如此。伴随时代的进步,冀中管乐已然学会运用现代手段——媒体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及音乐学者的探究来传播自己。也许今后它会面临多样文化的影响而面临各种问题,真切希望冀中管乐这类传统的民间艺术,能够以顽强的生命力而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振涛.风声入耳——张振涛音乐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王剑鸣,汪海.谈冀中管乐——兼论冀中管乐的结构和分类[J].中国音乐,1987.
[3]刘恋.河北保定徐水高庄“音乐会”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4]党艳.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金台陈村“南乐会”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杨浩藜(1984—),女,汉族,河北张家口,讲师,硕士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音乐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