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地域文化挖掘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赵云旺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形成的为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的各种自然人文元素的总和。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之根。挖掘研究地域文化要增加贴近性;注重系统性;结合社会热点;采用更广阔的文化坐标;深接地气,广闻博览;甘于寂寞,千锤百炼。地域文化研究还要探索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竞争力。
衡水;地域文化;人文精神;文化坐标;文化建设
一、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文精神之根
什么是地域文化?笔者的理解是,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形成的为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的各种自然人文元素的总和。地域文化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从空间范围上说,它是特定区域性的;二是从时间上说,它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和积淀,具有这一地区的独特特征;三是它被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并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某种深刻的影响。
地域文化涵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空间上来分,它可以是一个省域内的地域文化,可以是一个县市的地域文化,也可以是几县市或几省交界地区,具有相似或相同自然人文特征的地域文化,抑或是某条流域、某个城市群或特定历史行政区域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分,它可以是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也可以是这一地区的近代、现代或正在形成的地域文化;如果从内容上再细分,还可以分为这一地区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山川地理、湖泊河流、名人俊彦、文学艺术、士农工商、村名地名、民间传说、名胜古迹、风物特产、老字号等等。
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是长时间积淀形成的,在岁月长河中已经内化为这一地区或城市的人文性格,这是这一地区或城市区别于其他地区或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独特特征。地域文化业已形成,会对这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比如历史上士族制度时期,人们非常讲究地望,那些士家大族总是把他们家族的发祥地、世代生息繁衍之所,冠在姓氏之前而津津乐道,如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渤海封氏、渤海高氏、涿郡卢氏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名门望族成了他们地望显赫的文化符号。这一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现代人在每逢升迁、晋级、调动等人生大事时,会填一些表格,其中重要一栏总会有“籍贯”一栏,这从中也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已内化为这一地区的人文精神之根。地域文化挖掘研究利用得好,就能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成为这一地区最持久、最强劲的竞争力之一,对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增加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今许多城市越来越重视挖掘地域文化,注重探索将地域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比如一些城市进行的评选市树市花、历史名人,挖掘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等活动,就是旨在通过这些活动,让人们广泛参与,以增加人们的地域文化认同感,起到鼓舞干劲、凝聚力量的作用。还有的城市巧妙地传承历史文脉,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比如太原称龙城,济南称泉城,广州称羊城,邢台称牛城,沧州称狮城,等等。这都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确实已内化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人文精神之根。
二、兴趣和使命是地域文化挖掘研究之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都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物、某项事业产生浓厚兴趣并执着地追求探索,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达到痴迷的程度,他离成功就不远了。人们喜欢把成功人士称为天才,什么是天才?童第周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其实地域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玄之又玄的学问,他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人们日常聊天,谈论到这一地区的历史人物、风俗物产等话题,其实就已经在接触地域文化了。某种兴趣的生成,不外乎天赋使然和后天培养两种因素,天赋暂且不论,后天培养对某种事物的兴趣,一靠主动,二凭机缘。
笔者对地域文化兴趣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读高中时。人生中重要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是赵海潮老师。赵海潮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对地方文史有独到研究,被聘为衡水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参与了建国后第一部《辛集市志》《衡水市志》等地方志及多种地方文史资料的搜集编撰工作。笔者因一封求教信与他结缘,在此后的交往中,从他那里接触了大量文史书籍和地方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传统产业等地域文化,打下了较扎实的地方文史功底。1992年在衡水师专求学时,笔者还参加了一次团地委举办的“爱·做·迎”知识竞赛,这是一次衡水地域文化基本知识的普及活动,也使笔者对衡水地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追溯笔者早期创作的比较有影响并使其站稳脚跟的3篇作品,都和浓厚的兴趣相关。2001年9月,经过对衡水古玩市场深入调查采访,发表了《衡水古玩市场火了》一文,这是衡水第一篇从地域文化角度,结合衡水收藏业兴盛发达的历史渊源,探究当代衡水古玩市场这一独特文化景观的文章,被推荐收录到正在编撰的一套政协文史丛书中。深州是形意拳的发源地,但在文化界尚没有一篇来系统研究论述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文章,为弥补这一空白,2002年盛夏,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笔者骑车多次到深州窦王庄、羊窝、南小营、西马庄以及深州城北的10几个村子,遍访数十位民间老拳师,挖掘整理了《值得关注的深州形意拳现象》,引起轰动。
为寻访当年太平天国北伐军和清军交战的古战场,2003年初春,笔者一个月内三到景县连镇和东光,采访数十人,创作了《连镇风情》,此后开辟“地域风情”栏目。特别是2007年6月,《衡水晚报》开辟“云旺文化走笔”专栏,这从体制上把笔者对衡水地域文化的兴趣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即产生了使命感。当兴趣上升到使命的高度,追求就会更加崇高,觉得做不好就食不甘味、寝不甘席;做不好就辜负了领导、读者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爱和支持,就会更加忘我投入,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
三、衡水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地域文化虽然是一个地区所特有的文化遗产,为人们所关心关注,但作为一个报人,如果关起们来自说自话,远离读者和社会的文化需求,这样作品创作刊发出来,依然会看点不多,影响不大,所以在挖掘整理创作地域文化时,笔者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加贴近性
这个贴近是指贴近生活。文化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地域文化也是如此,这是笔者在创作实践中秉承的主要原则。按照这一宗旨,2003年春,开辟了“衡水名吃”栏目,深入民间挖掘创作了《衡水三点水》《巨鹿香肠》《王集灌汤包》《冀州焖饼》《曹记驴肉》等16篇文章。地名和姓氏的渊源,人们也很关注,2007年开辟了《衡水地名故事》栏目,深入到近百个村庄,挖掘采写了一系列生动有味的地名文章,其中采写《孔颖达与孔贤庄》时,为梳理孔颖达后裔的脉络,还专程去了献县。节庆民俗文化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所以愈到节日,愈是笔者忙碌的时候,也愈乐在其中。从2003年年关开始,挖掘创作了《桃城年俗拾趣》《码头李的春节》《东木厂街的龙灯古会》《宝云寺庙会》《冀州城隍庙会风情》《景县疯秧歌》《北苏闸安乐秧歌》等60多篇记录衡水民俗风情的文章,有的还被申报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结合社会热点
结合社会热点主要是指“两结合”,一即结合国家或地方重大节庆纪念日,挖掘衡水地域文化;二即结合人们现实生活热点,挖掘衡水地域文化。秉承这一原则,在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时,笔者到威县、南宫等地挖掘采访了《邓小平在冀南》等一系列文章;为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挖掘采写了吕佑乾、王北江等一系列“五四”运动中的衡水人物传略;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程到武汉采访了《平原枪声》作者李晓明,以及李尔重、尤洪涛等南下革命干部,进京采访了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写出了一些列重头纪念文章;2006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挖掘了董振堂、卢寿春等参加长征的衡水籍或和衡水有密切关系的红军将领;纪念建党90周年时,又带领团队采写了一系列相关地域文化文章;2012年为配合纪念《衡水日报》创刊50周年,深入民间采访数十位老报人,创作了《寻访<衡水日报>创刊旧址》等文;结合人们现实生活热点,主要是结合影视热播剧或其他社会热点,挖掘与其相关的衡水地域文化。比如央视热播《汉武大帝》时,剧中主要人物窦太后是衡水武邑人,笔者敏锐捕捉人文视角,快速切入,深入到窦太后故里观津村,对两汉期间窦氏家族的脉络进行梳理叙述,创作了《百年外戚——窦家》,此类文章还有《冀州冯氏两千年》等。央视热播《康熙大帝》时,剧中重要人物平南王尚可喜是衡水人,其故里尚存争论,为探寻尚可喜家世,笔者用3个多月时间,先后到桃城、冀州、南宫、深州、北京、海城、沈阳等地,采访数十位尚氏族人,写出了《尚可喜家世考》,还引来北京、深圳、日本等地学者来衡交流。此外,围绕一些悬而未决的文史问题,展开对衡水地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如到深州、安平、西安等地考证崔护关于“人面桃花”的故事,进京考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侯喜瑞故里,等等。
(三)注意系统性
已经四千多年了,古老的铜绿山还在继续贡献出宝藏,这一方厚重的沃土,该见过了多少历史的沧桑,见惯了多少生命的无常,那些逝去的生命或许重于泰山,或者轻于鸿毛。铜绿山仍是山崖依旧,山上的铜草花,花开花落,岁岁年年,几千年不绝如缕。
注意系统性是指在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创作实践中,要注意在内容和空间上的非孤立性,在时间上的连贯性,要从点到面,由远及近地系统挖掘阐述。事实上,笔者所创作的所有地域文化文章基本上都是系统而连贯的。在《衡水晚报》开辟的“云旺文化走笔专栏”,迄今已6年多,其中的“十一县市文化探微系列”,从2007年9月持续到2009年8月,共连续挖掘创作了近两年;随后开辟的“话说衡水湖系列”,用了两年时间,走遍了衡水湖畔的60多个城镇村庄,创作衡水湖文章56篇;如今,又开启了“我的访书札记系列”,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
(四)选定更宽广的文化坐标
这其实也是说衡水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燕赵文化或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要在一个更大的时空用更宽阔的视野,也可以说要在燕赵文化或中华文化的大坐标中来审视、挖掘、书写衡水地域文化,记录衡水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在这方面,要深入挖掘衡水人在本土创造的文化,还要挖掘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衡水人创造的文化。比如北京琉璃厂曾被称为衡水一条街,在那里活跃着一个从事古旧书文玩字画经营收藏的衡水人群体,其中不乏高手大家;还有在京开设木厂、营造厂的衡水人群体,以及其他衡水商帮如枣强营皮商帮,冀州、深州的金融帮、杂货帮等等;此外,还要注意挖掘外地人在衡水创造的文化,即探索衡水地域文化和历史名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笔者挖掘创作了《司马光是冀州女婿》《李鸿章景州剿捻》《刘长佑衡水拜印封疆》《三位名人与吴公河》《董振堂求学冀州》《王之涣与小桃城》《王大昌,乡关何处》等文章。现在进行的“我的访书札记”系列,也是这一原则的探索与践行。
(五)深接地气,广闻博览
如果说前四点说的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原则性、方法性的问题,那么这一点则是说基础性和态度性的问题。“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深接地气,其实也是践行“三深入”和“走转改”的要求问题,也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问题。在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基层和民间是地域文化不竭的源泉,也是文化工作者进行创作的丰富的营养源,最鲜活、最生动、最真实、最感人的素材在民间,“入深水捉活鱼”,只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下去,就会把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宝藏像穿珍珠一样提起一串,满载而归。因此,只要深入下去,决不错过任何一个当事人、任何一个故事发生地,所谓“下基层,进村庄,勘旧址,访百家”。比如在挖掘衡水湖文化时,多次深入到湖西畔的后韩村,了解了过去这个村子在安国开当铺、银号的很多人和事,而且还发现湖畔各村落间的兴衰沉潜也有一个此消彼长的现象,譬如这个村子衰落后,与之相对的湖东畔的李开河村,靠开酒坊发达起来,随后到李开河采访,又挖掘出清末衡水巨富即城东大葛村“瞎和尚”和这个村子的深厚渊源;又比如到候店挖掘历史上的毛笔作坊,连带挖出城南的善官村历史上家家产墨,是个产墨专业村,如此等等。“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清泉不饮”,这句话也可套用在笔者对地域文化第一手材料的苛求上,在实践中,没有足够的材料积累,没有新鲜独到的发现,没有让人心跳的故事,决不罢休!一定会在民间继续深挖下去,所以,仅这些年的采访记录本摞起来就有1米多高。
(六)甘于寂寞,千锤百炼
从民间采摘了最鲜活的素材,回来后还要查阅史料,考证甄别补充,然后再寻找灵感进行创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需要平时的多阅读多积累,知行合一,创作时要能静下心来,甘于寂寞。在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是时间,这是人生不可复制的资源,明于此,一个人与时光静静相守,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寂寞其实不再是寂寞,而是人生至乐清福。
千锤百炼,就是在叙述时语言要准确客观、精炼优美,要找到自己的叙述风格,还要雅俗共赏,这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需要下真功夫、硬功夫,并非一蹴而就。笔者在一篇旧文《保定访书偶得》中写过一段话,颇能表达心声:“发现历史让人惊喜,而回望并叙述历史则像一个孕育和分娩的过程,那种感觉是经历深痛后的欢欣,更让人刻骨铭心。对于我来说,要写出一篇2 000字的地域文化文章,至少要有1万字的原始资料积累,要把它们全部揉碎嚼烂、消化吸收之后再拿笔,写作中还要把自己完全放入那个时代,接历史的地气,和历史人物同呼吸同命运,这样才有了还原一段鲜活历史的基础。”或许坚守了此道,在不久前召开的“云旺文化走笔专栏”开办6周年研讨会时,人们评价其系列地域文化文章是“当代的史记”“可读可赏可藏可用”。
四、地域文化要探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竞争力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不能为文化而文化,而要把文化成果尽可能地转化为城市或地区的现实生产力、竞争力,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挖掘整理研究地域文化,要注意和现实相结合,和当地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在这方面,笔者主要做了3点。
(一)创办“人文衡水”,打造衡水人文家园
2010年10月,创办《衡水晚报》“人文衡水”专版,使广大的衡水地域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有了一个专门的交流展示平台。创办3年来,培养了稳定的地域文化创作队伍,刊发了200万字的地域文化文章,使“人文衡水”成为人们了解衡水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的一个窗口,成为衡水人的人文精神家园,对丰富报纸文化内涵,提升报纸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起成立衡水地域文化研究会
2012年8月,把衡水广大地域文化爱好者、研究者组织起来,整合学术资源,倡导成立了衡水地域文化研究会,这是河北省第二家地域文化研究组织,弥补了衡水学术界空白,使衡水地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变得常态化、专业化。
(三)参与文化设施建设等文化活动
从2011年初开始,相继参加衡水滏阳文化广场、衡水城市规划馆建设,衡水湖文化研讨、衡水湖旅游景观开发研讨及《衡水名片》《衡水文化概览》等图书编撰工作,及时将对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文化建设,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Culture Exploration in Hengshui
ZHAO Yun-wang
(Hengshui Evening Paper,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Regional culture is the summation of various natur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that have been accumulated in that region for a long time, acknowledged and accepted by the local people. It is the unique cultural sign and the root of humanistic spirit. To explore regional culture, we should increase its relevance, emphasize its systematicness, combine it with social hot topics, adopt wide cultural coordinates, be close to nature, read extensively, and be willing to be lonely and tempered thoroughly. We should also transform the regional culture into productive and competitive forces.
Hengshui; regional culture; humanistic spirit; cultural coordinates; culture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11
G127
A
1673-2065(2013)06-0040-04
2013-09-07
赵云旺(1969-),男,河北辛集人,《衡水晚报》副总编,衡水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