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鉴】遂宁观音香会节:一场延续千年的约定

2020-03-13 16:03 遂宁新闻网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美在家乡宝 > 观音老家 >

打印 放大 缩小



乔惠民为遂宁书:观音老家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插播)

 

新闻来源:遂宁新闻网更新时间: 2017-7-12 10:14:1


   
千年古刹灵泉寺

  遂宁观音香会节:

  一场延续千年的约定

  观音香会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在历史长河中,遂宁观音文化是民间长期积淀的文化现象,它既存在于广大民众的信念之中,又存在于观音庙会的文经活动中,更存在于观音道场的朝拜之中。千年以来,每年赴“观音三会”已成为远近百姓不约而同的约定。观音香会节也成为了这里千古不更的特殊盛会。

  A 由来

  从佛教庆典演变为民俗活动

  据载,观音香会节已在遂宁传承上千年的历史。那么,“观音香会节”是如何形成的呢?

  民间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而九月十九日则是观音菩萨的成佛日。以每年的二月、六月、九月为会期,以这三个月的“十九日”为高潮,举办隆重的香会节,因而称为“观音三会”。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个寺院就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据《遂宁市志》记载,传说遂宁广德寺、灵泉寺是观音三姐妹中两姐妹的坐禅圣地,从隋唐代以来,四方来朝,这两座寺庙的香火已延续千余年。

  在研究中国遂宁观音文化的《观音道场千年福地》一书中记载,从隋唐、五代开始,“观音三会”节日庆典气氛日益浓重,观音菩萨由经典走向民间,两宋时期“观音三会”日趋完备。后经元代至明清,融入民间,“观音三会”也逐渐呈现地方特色。由纯粹的佛教庆典法会,演变会综合性的社会活动,由纯粹寺院组织的纪念仪式,转化为大众参与的民间节庆,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广为传播。

  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

  虽说观音香会节起源于佛教的庆典,但是自元代以来,逐渐融入了杂技、歌舞、戏曲、武术等娱乐项目,以增加节日气氛,又有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此而来,广德寺、灵泉寺一年三次的香会节,逐渐成为当时遂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成为融宗教信仰、旅游观光、商品流通、民间技艺、文化体育为一体的盛会。

  鉴于香会节所具有的多重性功能,明、清、民国时期的不少地方官吏与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该项活动,有意识地引导、策划、规范、扩大活动的内容与规模,以促进遂宁经济、文化、体育的发展。可以说,这个在遂宁延续了上千年的香会节,对遂宁的手工业、商贸、交通、餐饮、旅游、休闲等地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形成了遂宁特有的观音文化活动。

  B传说

  观音三姐妹化身僧人救父

  遂宁的观音香会节为何延续千年不断?这与遂宁民间众多与观音有关的传说关联密切,而关于香会节也流传着一段古老的传说。

  相传距今2000多年前,西域地区有个兴宁国,为避免战乱,国王妙庄南迁古蜀广汉郡(今遂宁)。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妙言(一说“妙清”),二女妙书(一说“妙音”),三女妙善。姐妹三人心地纯良,不顾父王反对,同入白雀寺勤修苦练。妙庄王再三劝阻无效,恼怒至极,一气之下喝令御林军焚烧了白雀寺。

  相传,这场火烧死白雀寺五百僧人,僧众冤魂不散显应庄王身,全身长脓疱疮,无法医治,张榜聘天下名医进宫治疗,公榜三天无人揭榜。最终只有妙庄王的三个女儿救父和超度五百僧人,演化为三位女僧人前来揭榜。她们将净瓶内杨枝甘露一滴一滴洒至庄王患处,几日后脓疱疮便痊愈了。三位僧人告别时,庄王吩咐:“赏银千两以表酬谢。”但僧人拒绝说:“贫尼以慈悲为本,不要分文,只需庄王一片善心,来年二、六、九月十九日进香还愿,诚心超度僧尼亡魂,还民一生平安。”

  一天晚上,妙庄王梦见三个女儿提着医箱来到宫殿,治愈他全身的脓疱疮,庄王正想问三个女儿从何而来,一眨眼之间,三个女儿已飞跑出宫外,随一朵祥云升上天空,在空中结伴成观音菩萨法相。

  妙庄王醒来猛然醒悟,原来救自己性命的是三个女儿。至此,他布告天下:“来年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日,六月十九出家日,九月十九成道升坐莲台日,礼用全副銮驾去南海普济寺、圣佛寺、石佛寺进香还愿。愿信众积极参与,鼎力相助。”历代传承,年复一年,二、六、九月香会节逐渐形成。

  C 盛况

  百万民众拜观音

  自明代以来,遂宁的观音香会节影响深远,每年的“观音三会”都有从四川百余州县以及云南、贵州、陕西、重庆等省市前来朝拜的民众。他们或零星分散前来,或亲朋好友相伴而至,或自发组成“朝山晋香会”,结队赶赴广德、灵泉二寺,朝山晋香。每个朝山队伍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每年三次香会节的总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李培峘任职遂宁知县,亲身感受到二月香会节的活动盛况之后,挥笔作《广德寺香会》一诗。

  诗文中有“二月和风初应律,击鼓吹竽市填溢。已见邻封迎驾来,还看士女倾城出。青纱蒙首朱丝萦,旃檀执拜心明诚。幡幢络缨路不绝,万口喃啰同一声。始发灵泉终广德,大众微尘动瑶阙”之句,清晰生动地刻画出两百多年前的遂宁香会盛况。

  争先恐后烧子时香

  以往的香会节期间,除了白天热闹非凡、规模宏大的进香活动外,还有夜间烧子时香也甚为壮观。烧子时香的参与者,最热切的要数商家、店铺老板,工业、手工业业主,其次是官吏、富人,再次是普通市民。

  晚上10点多,人们点着香,或者用棉花沾着油灌进竹筒里点燃做火把,或者甩起燃着的牵藤秆、竹篙、树皮等,来到现在的铁桥西岸山脚下,爬上拦垭寺,缓缓向前进发。烧香的队伍浩浩荡荡、络绎不绝,就像一条长长的火龙在夜幕中蜿蜒游动。人们随身携带着香、蜡、纸钱、鞭炮,有的还拿着红布,提着香油瓶(壶),满怀期望前往寺庙。

  香会节上烧子时香的传统延续至今。千百年来,这一活动汇集了人们对真、善、慧、美不倦的追求。香客表示:“观音香会节,是遂宁的民俗。我们参加香会节,既是为国为家祈福,也是一种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D传承

  升级为观音文化旅游节

  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寺庙庙产分给农民或收归公用,神像拆除,僧道还俗,香会节也曾一度暂停,但这延续千年的盛会依然有着极强的民间吸引力。《遂宁市志》中记载,1980年以来,香会节及民俗节来灵泉寺、广德寺进香拜佛,一天达数万之众,周边县城及成渝等地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或乘坐汽车、火车或徒步来许愿、还愿。广德寺、灵泉寺终日鼓乐不断、香烟缭绕。

  既然这是一个延续千年的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扬观音慈爱文化的精髓,如何让传统的观音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呢?2008年,遂宁市委、市政府为了更好地围绕市场配置资源、盘活资源,把千百年传承的观音民俗文化转化成旅游产品,整合遂宁现有广德寺、灵泉寺,打包成功申报国家4A级观音故里旅游区,成立了四川天遂文化旅游集团,并将停办了半个世纪的观音香会节包装升级为观音文化旅游节年年举办。

  自此,每一届的“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均以市场为经,以文化为纬,再现最民间、最有遂宁特色的“观音祭祀”盛况,这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巨大的载体和平台,也在佛教祭祀活动中,融合汇集了地方歌谣、传说、民间谚语、戏曲等文艺形式,形成了一次地方民俗文化的盛典,很好地保护传承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十年来,遂宁观音旅游文化节的内涵还在不断地拓展和提升。

  如今,新一届遂宁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提出了依托“两山、两寺、两水、两镇、两岛”,打造观音文化名城,创建最佳养生度假目的地的目标,而独具特色的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无疑将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向世人展示中国西部观音道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观音文化名城遂宁新的风采。 (全媒体记者 陈曦 何敏)

   
“观音三姊妹”洒“圣水”

  相关链接

  “以水为镜·扬水之德”

  圣水文化节传递吉祥美意

  灵泉寺圣水文化是遂宁观音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因而,迎圣水祈福活动,是每届观音文化旅游节的核心活动。7月8日上午,四川天遂文化旅游集团在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灵泉景区举行了“第四届圣水文化节”活动。

  灵泉自古被誉为“圣水”

  据《遂宁县志》记载:“县东七里灵泉山,数峰壁立,绝顶有泉,绀碧甘美,不溢不涸。”自古以来,这口位于灵泉寺观音殿观音莲台前的灵泉就被世人称为“圣水”,灵泉寺也因它而得名。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曾为灵泉圣水留诗:“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计年,玉斧劈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并于壁间大书“七泉”二字。

  民间盛传灵泉圣水为观音菩萨所赐圣水,其源头与南海普陀山一脉相通,所以永不干涸。自古以来,凡来朝拜观光的群众,以饮泉一杯为慰藉。据灵泉寺僧众粗略统计,仅从1990年以来,饮过灵泉圣水者不下1000万人次。

  洒圣水传递吉祥美意

  今年的圣水文化节主题为“以水为镜·扬水之德”,分取水、敬水、拜水三个篇章,分别开展了神圣而庄严的圣水朝拜、巡演等祈福、朝觐仪式。由灵泉高僧从千年灵泉圣井中采集到“灵泉圣水”,将之供养于观音净水瓶中。“观音三姊妹”衣着华美,手捧“净瓶”,用手中的柳枝从净瓶沾滴圣水,洒向民众,传递吉祥美意,祈福健康幸福,也让四方游客与本地市民感受观音故里神秘千年的灵泉圣水。

  在灵泉寺的仪式结束后,“观音三姊妹”还带着圣水来到正在中心商业区举行的“第二届观音故里民间艺术展演”的活动现场,为市民及游客带去吉祥和祝福。

  (全媒体记者 陈曦 文/图)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