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大国美酒|季克良从业60年:凡心所向,无问西东

2024-06-14 16:27 百家号-新浪财经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国土经济观察 > 酒业经济 > 大国酱香 >

打印 放大 缩小

栏头点睛:大国美酒
署书推介: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栏目协办:菏泽酱香文化传播
栏目主持:柴红星   小编:芬儿、张扬插播导读





季克良从业60年:凡心所向,无问西东


新浪财经
 
2024-03-18 20:55
来源:云酒头条
 
 
季克良出席2021春季“酱酒之心”主题展并宣布开幕
  “把茅台做好,把茅台好在哪里宣传好”,过去的数十年里,季老将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
 
  出品丨云酒视界
 
  3月20日,季克良从业六十年学术研讨会暨《茅台酒酿造技艺原理与实践》发布会,将在茅台集团举行。
 
  从1964年入厂到2015年正式退休,季克良在茅台的工作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是贯通茅台发展历史最长之人。
 
  正是在季克良等老一代茅台人的努力下,茅台从一家长期亏损的酒厂,一跃成为白酒行业龙头,并长期保持着国际影响力。
 
  追溯季克良60年从业生涯,如同翻开一部现代茅台史,鲜活丰满,跌宕起伏,充满着艰辛与荣光,虽然筚路蓝缕,却始终坚韧生长。
 
  在仁怀当地人心中,季克良既是备受尊崇的长者,更是可亲的“邻家老爷爷”,完全不像媒体描述的“酒仙”人物。夫人在世时,人们总能看见二老衣着朴素,背着竹筐在农贸市场买菜、坐公交车。街上的人跟他打招呼,他也会热情地回应。
 
  在别人眼中,季克良是酒神、“茅台教父”,但他又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总是把自己放在“低处”。
 
  有一次和同事前往季老家拍摄,本以为会是在高档别墅区里,没想到季老就住在附近一栋普通高层楼房。
 
  季克良给茅台乃至酒业带来了什么?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云酒视界看来,季克良最大的成就,或许是在变幻无常的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精神,当许多企业领导者被时代裹挟前行时,他或许有过迷茫、彷徨,但总能“超然世外”,最终重塑了茅台的性格底色。
 
  他不仅为后继者留下一个强大的茅台,更为茅台奠定了生存哲学和生态体系,为行业树立了典范。
 
  今年,恰逢季老从业60年,云酒视界试图走进他的工作轨迹,领略一代大师的传奇人生。
 
  █一辈子的抉择
 
  1963年,在第二届国家评酒会上,茅台酒名次降为第五。名次的波动受到高层重视,轻工部遂指派专家进厂开展试点工作。
 
  次年,25岁的季克良从无锡轻工学院毕业,成为轻工部为振兴茅台派遣的新兴科技力量之一。没有人会想到,若干年后,他将登顶茅台技艺之冠,望重酒业。
 
  据季老回忆,当时四川内江制糖发酵研究所和另一家在上海的研究所,都曾是自己的选项。
 
  这两个研究所都是不错的选择,当时的四川内江制糖厂还是亚洲第三大制糖厂。但最终,季克良选择了茅台,与他同行的还有同班同学、未婚妻徐英。
 
 
  ▎青年时期的季克良
 
  从老家南通张芝山出发,他们一路西行,花了大概10天左右才抵达茅台镇。据季克良回忆,当时茅台酒厂条件很差,根本不像一家名酒厂,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路上,我们遇到一个茅台酒厂的人,问他茅台是否有公共汽车,他‘骗’我们说有。”
 
  结果到了茅台,才发现没有公共汽车,他和徐英只好找了辆板车,把行李和书本装上,走了几公里才进了酒厂。
 
  对于这个“骗”自己的老人,季克良说,那时候茅台穷,大城市的人不愿意来,“他的初衷,可能只是想把我们留下”。
 
  “茅台酒厂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差,酒厂没有大门,连个大牌子都没有,生产车间很陈旧,特别是酒库,只是简单的砖木结构,显得很荒凉,厂区里也没什么人。”
 
 
  ▎茅台镇旧照
 
  生活条件也很艰苦。1993年以前,茅台酒厂乃至茅台镇,只能依靠小水电,日常生活尚且无法满足,更难言保障生产——夏天气温最高能有40多度,但是不能用电风扇,更没有冰箱、空调这些东西。
 
  即便是党委书记和厂长,生活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时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柴希修住在一个用茅台酒瓶搭砌成围墙的房子里,厂长刘同清则住在一个废弃空厂房里;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和五六个工人挤在一个房间住。
 
 
  ▎上世纪60年代的茅台酒厂全貌
 
  极大的落差,不免让人心生恐慌。徐英曾提到:“有点害怕,到这里生活不习惯,交通不习惯,吃辣椒也不习惯,一吃辣椒鼻子就流水。”
 
  尤其是灰头土脸地在车间干活时,一个大学生的骄傲在这里磨平。
 
  徐英问季克良:“回去吗?”
 
  实际上,接下来的很多年里,这个问题都在拷问着季克良。
 
  对于父母的愧疚,让季老频频申请调令回乡。从1967年到1987年,20年间,季老曾多次打请调报告,大部分时间是他任茅台领导职务期间。
 
  1988年,季克良的养父去世。伴随家里的老人相继离世,自此季克良再也没提过离开茅台之事,“没有理由了,就干,一干就干到现在了。”
 
 
  ▎季克良(左二)参与茅台试点工作(图源:《大师》影像志)
 
  在他工资几十块钱的时候,有企业许诺小别墅和5万年薪聘请他,他却毅然拒绝:“去那些地方,我感到对不起茅台”。组织上安排他去省政府部门工作,他都谢绝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对得起茅台,对得起仁怀百姓,唯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亲人。”
 
  在一次采访时,季克良说到,“我是农民的子女,没有所谓的靠山,没有所谓的后台,也没有亲戚朋友在身边,远离家乡,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应该说当了三十年的领导……很难的,但是我过来了。”
 
  █破译
 
  “如果说爱贵州有100个理由的话,我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爱茅台的工艺。”在一档采访栏目中,季克良曾这样说道。
 
  可以说,穷其一生,季克良都在破译茅台酒的密码。也正是他的科学解构,使得茅台酒的生产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在那个举步维艰的年代,或许正是对茅台酿造工艺的痴迷,抵消了季克良的孤独和苦闷。在茅台酒工艺的海洋里,季克良忘记了自己是异乡人。
 
 
  ▎茅台试点成员合影:一排右四为周恒刚,三排左四为季克良
 
  在茅台酒厂,季克良发现,茅台工艺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蒸馏酒都不一样,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在课本上根本难觅踪迹,而传统的酿酒工艺向来只有“口口相传”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总结。
 
  “我要弄清楚茅台酒特殊在哪里,秘密在哪里!”由此,季克良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
 
  试点期间,为解开茅台酒勾兑的基本规律,时任茅台生产副厂长李兴发担任茅台酒储存和勾兑小组组长,季克良也经常跟着李兴发在厂里调研。
 
  通过对两百多种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味觉的样品进行数千次品尝和测定,李兴发小组归纳出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酒体。
 
  季克良系统总结了三大典型体和茅台酒的勾兑工艺,并形成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1965年底,在全国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季克良宣读此论文,引起强烈反响和各厂家高度重视。
 
 
  进厂仅一年,季克良就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崭露头角。后来由于历史原因,他曾被下放到生产车间,一干就是三年。
 
  据季老回忆,车间酿酒用的水要到赤水河里挑,烤酒是人工烧火,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给炉子生火,忙碌12小时,到深夜才能休息,工作强度是现在的两倍。
 
  三年中,或许季克良也在问自己:“回去吗?”
 
  提起这段经历,季老满怀珍惜。他不仅跟工人们打成一片,对茅台酒的生产工艺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智慧很多时候来自基层,工人偶然的一句话,可能就有重要的道理,让我发现了理论上的问题。”
 
  无论在车间酿酒劳动,还是在办公室品评勾兑,季克良都全身心投入其中,勤劳、吃苦、钻研。就是在这样的点滴积累、孜孜不倦中,他也练就了深厚的技艺造诣。
 
  也是在这三年里,季克良真正悟出了一点茅台酒酿造技艺的“道道”。
 
 
  ▎季克良在白酒鉴评会上
 
  1974年,季克良将自己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写成了一篇6000余字的长文《提高茅台酒质量的点滴经验》,继当年的《操作规程》之后,再次将茅台酒酿造技艺理论化和标准化。
 
  这篇文章很快在茅台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和落实,并得到酒厂上下的高度评价。当年主导制定《操作规程》的老酒师郑义兴直言:“你这九条有革新,说到了点子上,我们那时文化水平低,看不到那么深。”
 
  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五年的实践、研究和总结,季克良在1979年发表了《增产酱香酒的十条经验》等一系列论文,总结出茅台酒不同于其他名酒的十大工艺特点。
 
 
  ▎2022年,被返聘任酿造技术导师的季克良,与制酒二车间5班员工合影(图源: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
 
  到了20世纪80年代,季克良在没有国际和国家标准参考的前提下,通过上千次实验,制定了科学指导茅台酒生产的企业标准。在此基础上,2001年制定了国家标准,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
 
  在质量管理上,季克良提出“四服从”原则,彻底解决了“二次酒不如一次酒”“窖的材质之争”“曲的颜色之争”和“轻重水分之争”等问题,将茅台质量和酿造技术稳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固执”
 
  在规范化、科学化之后,茅台酒厂产量逐步攀升。
 
  从1952年到1978年,酒厂实现第一个1000吨目标花了27年;第二个1000吨(1976年到1991年)花了13年,第三个1000吨只花了3年。
 
  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1万吨。
 
 
  但在当时的白酒行业,茅台产量增长的速度并不显眼,甚至很“慢”。1991年,季克良再次担任茅台酒厂长,并于当年定下了“再扩建2000吨,分期实施”的发展目标。
 
  很多人认为过于保守,甚至要求撤掉他厂长的职务。当时,离茅台酒万吨的目标还很遥远,有人提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多建厂生产茅台酒,面对质疑,季克良旗帜鲜明地提出:“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茅台酒。”
 
  从当年来看,季克良做出这样的决定属实不易。
 
  2000年前后,“以效益为中心”成为众多酒企选择,白酒行业热衷于扩大市场规模,盲目扩张现象不断出现,有的企业超越常规发展,兼并或委托加工,还有企业大肆收购基酒,扩大销售……
 
  季克良明确表示,必须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在“大势”面前,他的做法显得格格不入,为此还曾受到争议,但他没有过激,也没有妥协:“接受批评,坚决不能改,下次不讲”。
 
 
  ▎季克良指导调酒工作(图源:《大师》影像志)
 
  近30年的工作经历,季克良早已把“质量”刻在了心里,在他看来,“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
 
  “四个服从”,后来成为茅台经营发展的铁律。
 
  季克良说,第一个1万吨的时间是长了点,但为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在增产的同时,不在质量上让步,才是今天大家爱上喝茅台酒的原因。
 
  那些盲目扩张的企业,好景不长,在金融危机等因素冲击下,几乎全军覆没。这更加坚定了季克良的发展理念。无论在什么时期,外界如何躁动,季克良的“质量意识”从未离开过。
 
 
  ▎季克良(左二)指导酿造生产(图源:《大师》影像志)
 
  他曾经说过:“谁要是在质量问题上掉以轻心,要砸企业的锅,那我们别无选择,只好先端掉这个砸锅者的饭碗,保住全厂职工包括家属的饭碗。”
 
  20世纪八十年代,冬天二次酒普遍减排的问题困扰着茅台酒厂。季克良通过基层经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而解决问题的法门就是一个字——慢。随后,季克良及时调整冬天二次酒的生产节奏,让效率为质量让路。
 
 
  ▎2022年1月,季克良出席茅台1935上市发布会
 
  《尚书·大禹谟》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季克良对质量可谓“惟精惟一”,始终以“质量”为标尺衡量企业发展,以质量为中心执掌企业。
 
  如今几十年过去,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茅台“四个服从”理论从未动摇,至今已成为茅台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季克良的推动下,质量成为茅台的生命之魂,如今已注入每一位茅台人心中。
 
  季克良的“质量”信条,不仅为茅台质量奠定了基石,也影响了仁怀乃至整个酒业。
 
  █“我们都很感激季老”
 
  像金庸笔下的大宗师一样,几十年淬炼和研习,季老造诣精深,并能够为茅台酒技艺“写经定律”。
 
  只要用鼻子一闻,季老就能区分几百种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酒精浓度、不同典型体、不同酒龄的茅台酒。季老的高超技艺,被人时常传颂,甚至有人说季老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贵的鼻子。
 
  但为了保持敏锐的嗅觉,几十年来,季老一直遵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辛辣食物,过得犹如清教徒一般。
 
  季老的工匠精神也从茅台扩散到了整个产区,为整个产区输出了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工匠精神。
 
 
  ▎季克良与自己的肖像合影(摄影:北京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馆长 宁小刚)
 
  如今,仁怀以无可争辩的实力雄踞“世界酱酒核心产区”的地位。而这背后,正是仁怀产区始终有一批“以酒为生”的酿酒师,用毕生心血去做好一瓶酒,去诠释“工匠精神”。
 
  究其精神之源,则大多来自于季克良的影响。在仁怀,季老针对茅台酒生产提出的“九条经验”“四个服从”“十个特点”等被奉为圭臬。
 
  “不要小看茅台酒工艺,更不能光靠背生产流程就认为懂了。一定要敬畏我们的工艺,不要一看就懂了,一看就会做了,实际上很深奥。更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随便变化。我们一定要把大曲酱香做好,把仁怀茅台这个家乡酒做好,要把仁怀酱酒做好,要把遵义酱酒做好。”季老说。
 
 
  ▎2023年7月,季克良在“茅台杯”首届贵州省白酒评委优秀人才奖竞赛上
 
  国威酒业董事长梁明锋是季老的弟子,他曾表示:“我在他(季克良)身上学到的,不止是酿酒,还有做人、做事。老师太深、太透,他是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碑。”
 
  从进入茅台工作,季老遵循业内技术交流的惯例,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同行。几十年来,季老对众多酒企给予过大力支持。
 
  季老对仁怀的影响,在当地生活的陈先生感触颇深。他说,今天的贵州仁怀市,车水马龙、豪车遍地,但你很难想象10年前、20年前是什么样子。“仁怀地少贫瘠,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我的父亲年轻时一直在福建、上海一带打工,直到仁怀酒业发展起来、经济活跃后才留在仁怀了。”
 
 
  ▎赤水河畔的茅台镇与茅台酒厂(图源:《大师》影像志)
 
  改革开放前,仁怀城区仅有街心花园至一转盘的一条街;改革开放后,仁怀白酒工业开始飞速发展,经济不断腾飞;尤其是近年来,白酒工业已成为仁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增长极。
 
  “如果没有酒,准确来说是没有茅台酒,仁怀就是个十八线小县城。可以说,正是季老让茅台拔地而起,带动了仁怀的发展,我们本地人都很感激他。”陈先生说。
 
  陈先生这一说法,其实也是仁怀大多数人的共识,在他们看来“没有季克良就没有茅台酒。没有茅台酒,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不用背井离乡,在家乡就能富足生活,这不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嘛。”
 
  █老“季”伏枥
 
  2015年,季克良正式退休,结束了在茅台51年的工作。
 
  在一次采访中,季老曾如此回顾自己在茅台的几十年,“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万吨夙愿。回忆起在这既漫长又弹指一挥间的时光,就像保尔柯察金讲的,我没有虚度年华,我将我的青春与热血挥洒在了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
 
  在从业50多年的时光里,茅台与他慢慢交融在一起,他成就了茅台,茅台也成就了他。
 
  一瓶白酒的诞生,要经过制曲、制酒、陈酿和勾兑四个环节,每一处都有各自精妙的关节,非经多年的钻研摸索,虽见其庭而难窥其门,虽窥其门而难入其室。
 
  这四大工种成就其一,便足称门派名师。越其之上,是精通四艺、融会贯通者,是为一代宗师。而再往上,便是能够写经定律的规则制定人,是为大宗师。
 
  季老足堪“大宗师”。
 
 
  ▎2021年4月,季克良出席2021春季“酱酒之心”主题展(图源:云酒头条)
 
  当被问到在茅台、仁怀的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季老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是做了两件事——努力把茅台做好,把茅台好在哪里宣传好。
 
  客观来看,季老将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在继承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把茅台带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二是系统总结了茅台文化,并将其转化成茅台的品牌价值。
 
 
  ▎2023年4月,季克良出席2023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
 
  如今,季老已届耄耋之年,年龄并未消减季克良对酿酒事业的兴趣。他仍退而未休、仍在忙碌,乐意参与行业盛会,为行业发展站台,发自内心地热爱酒行业,并有力推动行业发展。
 
  2017年,“人民小酒”走红,很多人不知道背后也有季老的功劳。2017年11月,他就正式担任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总顾问,在茅台集团对岩博酒业的帮扶中,季老也作为重要骨干,为其生产、技改给出了众多宝贵意见。
 
  岩博酒业,只是季老数十年酒业生涯里,众多帮扶企业中的一个。
 
  自退休以来,季老的足迹几乎遍及了大江南北,每到一处,季老都会给予技术支持。
 
  2022年,季老又被茅台返聘为酿造技术导师。直到今天,季老仍在茅台车间里走动,与工人们交流酿酒技术,为了茅台酒的技术攻关,他那硬朗的身姿和敏锐的专业能力,依然鼓舞着我们。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