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大国美酒|读季克良《我与茅台五十年》

2024-06-14 16:29 雪球网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国土经济观察 > 酒业经济 > 大国酱香 >

打印 放大 缩小

栏头点睛:大国美酒
署书推介: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栏目协办:菏泽酱香文化传播
栏目主持:柴红星   小编:芬儿、张扬插播导读




原标题:读《我与茅台五十年》

来自云帆去哪的雪球专栏https://xueqiu.com/5384094460/156736816


与友人交流白酒后,他推荐了此书,于是在当当网下单买了。这本书写了季克良先生与茅台的半个世纪情缘,第一章选摘了季克良的文章,第二章记录媒体对季克良的访谈录,第三章是众人笔下的季克良。其中,第一章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从季老的笔下,能读出他对茅台的一生热爱、奉献,以及乐观向善。茅台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省委各部门的关怀,以及一代代茅台人的不懈努力和对品质始终如一的追求。
 
解放后,仁怀政府为了保护贵州茅台酒这个民族遗产,整合收购了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三家私营的华茅、王茅、赖茅组成了茅台酒厂。1957年后因出口需要,设计了“飞天”商标,专用于出口,WG期间,造反派提出飞天牌属于封资修的东西,曾一度改为葵花牌,但是不被外商接受又改回飞天,使用至今。
 
1953年全面恢复生产后,党和政府扩大茅台产量,年产量从1954年的163吨达到了1958年的627吨。1958年,在成都召开中央部委和部分省市负责人会议,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毛主席遇到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周林同志,得知茅台酒是用红军四渡赤水的赤水河酿造时,提出茅台的万吨产量。此后,政府加大对茅台酒厂的投资力度,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产量从1958年的627吨发展到了1960年的912吨。由于受到大跃进的思想影响,茅台的生产配套、技术骨干、熟练工人等缺乏,加上劳动组合不合理,质量出现了波动,并导致了效益的下滑。1962年开始,贵州茅台酒厂第一次出现亏损,并一直延续到了1977年。
 
茅台产量从1960年的912吨下降到1961年的347吨。到1963年的全国第二届评酒会,由于评酒方法不合理以及茅台质量波动等原因,茅台从第一名滑到第五名。为此周总理批示、有关部门检讨,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季克良和他的夫人徐英196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茅台酒厂。那个时候是茅台的历史低谷,1964年茅台产量220吨,亏损84万,人员只有300人。
 
质量波动、效益下滑,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尤其是周总理、轻工业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调整了厂的领导班子,由柴希修同志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刘同清同志任厂长;二是派出了轻工业部司长为首的四清工作队;三是组成了以周恒刚为首的科研试点组;四是组成了更高级别的由方心芳、秦含章等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进行传统工艺总结。经过多方努力,很快生产正常,质量稳定提高,产量由1964年的220吨上升到1966年的312吨,亏损减少到42万元。可是后来受WH大革命影响,科学研究中断,到1970年产量降为232吨。此后外交破冰,茅台相继勾兑了尼克松访华专业酒、田中角荣访华专业酒等,在世界上形成了茅台酒热,产量从1970年的232吨的低估,到1971年增加到375吨,1972年达到550吨,1973年606吨,1974年664吨,1975年700多吨。
 
1991年是茅台历史重要的一年,贵州茅台酒厂升格为副厅级单位,正厂领导为副厅,副厂级为正处级。该年,茅台酒厂提出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这一理论提出,提高了茅台的垄断性和竞争优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历经45年,终于在2003年茅台实现了万吨梦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