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点睛:春城理念
栏头署书:乔杨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新宇、李浩、张扬
昆明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
来源: 昆明日报 2023-11-01 08:44 字号: [ 大 中 小 ]
昆明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会城市,下辖7区1市6县,其中有3个民族自治县、4个民族乡、343个少数民族聚居行政村;全市少数民族户籍人口99.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16.61%;有10个世居民族,54种民族成分,是全国省会城市中辖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世居民族成分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城市。2022年,托管位于中老边境的磨憨镇后,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1982年,云南省恢复举办民族运动会,并于1994年起形成四年一届的定制。目前,昆明市已先后成功举办11届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团参加了12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长期以来,办好全市民族运动会已成为昆明市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举措,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成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活跃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成为凝聚社会力量服务云南、服务昆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广泛认可、热情期待。
多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积极推动实践创新,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创建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596个,其中,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7个、省级16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党员干部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覆盖教育、在中小学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活动,创新“以城带边、帮带共建”新模式,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努力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昆明经验”“昆明方法”。
昆明始终坚持兑现“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全力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把民族地区发展与全市大局紧密结合,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3个民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3.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9.4亿元。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近3年统筹专项债券项目57项、资金39.61亿元,支持3个民族自治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项目185个,投入资金16.03亿元,各民族自治县通高速,民族乡和行政村通硬化路、通邮,宽带网络全覆盖。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创新昆明主城五区和安宁市一对一帮扶磨憨镇6个沿边行政村机制,累计投入资金4027.53万元,推进6个精品村建设。
昆明始终坚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共识,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融荣与共实践中心110个,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完成777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促进各民族语言相通、心灵相通。依托云南民族村、石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火把节、花山节等节庆活动,“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形成普遍共识。与云南其他15个州市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168个,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的民族融居服务。
昆明始终坚持“民族团结不仅是价值取向,也是行为规范”的治理原则,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民族事务法治建设,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政策文件,切实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170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村(居)民会议等协商议事载体,先后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5个,各族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将民族工作事项纳入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昆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将于2024年12月届满,今年7月启动新一轮创建工作以来,昆明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按照“1620”的工作思路,全面塑造“融荣与共·幸福春城”这一品牌。实施政治引领同向、共有精神家园同育、交往交流交融同心、统筹发展安全同步、推动法治保障同权、社会和谐稳定同护“6大行动”。结合民族分布的区域特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四位一体”新示范;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圈三廊”新示范;结合现有教育资源的层次特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个进入”新示范;结合现有资源的分布特点,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馆校地场四方协作”新示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打造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六个春城建设”新模式;结合社会人口的构成特点,打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新模式,抓好20项重点任务100项具体工作。(记者徐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