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候鸟天堂研学站|广西是候鸟在中国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栖息地( 作者:蒋爱伍

2024-09-14 23:46 《领导月读》杂志  主页 > 关注 > 重点关注 > 百鸟河 > 候鸟天堂 >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候鸟在广西

 
领导月读》杂志 2017年9期    作者:蒋爱伍

 

广西是候鸟在中国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栖息地。据目前统计,在广西分布的687种鸟类中,有夏候鸟87种,旅鸟103种,冬候鸟达257种。每年春秋两季,这些候鸟沿着北部湾、桂西北、桂东北3条主要的迁徙路线,飞越广西的海洋、河流、湖泊、高山、森林、田野,在天边划过优雅的身姿,留下悠远的啼鸣,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感动与想象。候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标。我们观察候鸟,拍摄候鸟,研究候鸟,保护候鸟,不仅是因为它们可以取食昆虫,控制虫害,传播种子,也不仅是因为它们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还因为它们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员,本身具有不容置疑的存在价值。

虽然都落脚广西,候鸟们的家乡却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地区过冬的同一种鸟类,也有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地方。我国古代人民也注意到“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的现象,然而,大家都对这些雁,也就是候鸟来自何方和去往何处都充满困惑。

候鸟是指每年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里所说的小燕子就是一种典型的候鸟,它们每年春天在当地繁殖,在繁殖结束之后又前往南方过冬。

实际上,人们常说的候鸟包括4种类型: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迷鸟。

夏候鸟指在一个地区繁殖,但不在当地过冬的鸟类。刚才所说的家燕就是典型的夏候鸟。它在广西绝大多数地区繁殖,但仅仅有少数个体在广西南部越冬。

冬候鸟与夏候鸟相反,它不在当地繁殖,但却在当地过冬。广西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是很多候鸟的越冬地。许多水鸟,例如雁鸭类和鸻鹬类都选择在广西过冬。

旅鸟则不在当地繁殖,也不在当地过冬,但是它的迁徙路线相对固定,只在每年春季和秋季规律性地出现在当地。白眉姬鹟和黄眉姬鹟在广西就是典型的旅鸟,每年只能在4月份和9月份期间见到。

迷鸟,顾名思义,是迷了路的候鸟。迷鸟是一类特殊的候鸟,它们不在当地繁殖,也不在当地过冬,迁徙路线也不经过当地。只是迁徙期间,由于特殊的气象因素,如台风、暴雨等,偶然出现在一个地方。猛禽和一些飞翔能力较强的鸟类,最容易成为迷鸟。如2013年在北海偶然出现的高山兀鹫,它们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和云南等高海拔地区,只是偶尔到山脚地带活动,因此高山兀鹫在北海出现,可以视为典型的迷鸟。

在广西,候鸟迁徙是每年都会两度上演的大戏。春季是候鸟北上繁殖,秋季则是候鸟南下越冬。

春天的迁徙,是候鸟为前往北方寻找合适的地方产卵繁殖。先到的个体有机会获得优先选择营巢地和配偶的权利,因此,候鸟在春季的迁徙往往来去匆匆,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鸟类的北上始于4月,在5月末就已经基本结束。候鸟在中途停留的时间也相对较短,简单补充食物之后,就会匆忙踏上自己的北上旅程。

在秋天,南下的旅程是为了寻找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的越冬环境。候鸟在迁徙时,只要有合适的停歇地,就会小憩数日,大快朵颐,贮备足够的能量之后,才会重新启程。有些候鸟从7月初就开始迁徙,一直到冬天或许都还在路上。在秋季迁徙季节,当年出生的幼鸟会先启动迁徙的脚步,而刚刚结束繁殖的成鸟会在繁殖地稍事休整,补充能量,再跟随它们的后代踏上南下之旅。因此,在秋季,很多时候都是先看到幼鸟,一到两周之后,成鸟才会慢慢出现。迁徙过程中这种幼鸟先行出发的现象,也印证了候鸟迁徙是一种本能。自出生之日起,候鸟已经将迁徙路线深深地保存在脑海之中。

广西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生境多样性高,温暖潮湿的气候可以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优良的越冬地,因此广西的候鸟很多,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老一辈鸟类学家,如广西大学的周放教授、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的吴名川高级工程师以及广西师范大学的李汉华教授等,对广西的候鸟进行过大量深入的调查。他们认为,候鸟迁徙经过广西有3条主要路线。

广西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最为清晰的迁徙路线是沿北部湾南下和北上的鸟类迁徙路线。自广西海岸线最东端的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最西端的北仑河口,均是观察候鸟迁徙的重要地点,尤以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和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滩涂为最佳,钦州的茅尾海也曾经记录过不少候鸟种类,但近年来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下降。

经过北部湾迁徙的候鸟种类较多,据周放教授对红树林鸟类进行的调查,这一区域的鸟类在迁徙季节里,种群数量和种数都最多,候鸟种类达153种。经过这一迁徙路线的鸟类以雁鸭类、鸻鹬类和秧鸡类等水鸟为主。此外,许多猛禽(鹰和猫头鹰)也会经过北部湾。

第二条重要的迁徙路线是候鸟沿云贵高原余脉,经柳州、河池和百色等地南下。这条迁徙路线上的候鸟以鹭科、秧鸡科、杜鹃科和莺科等鸟类为主。偶尔也观察到仙八色鸫等珍稀鸟类。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尤其大雾或降雨来临时,很容易被灯光所吸引,这可能是因为恶劣的天气干扰了候鸟对路线的判断。在这条迁徙路线上,当地少数群众常常在一些隘口点起火把吸引候鸟,从而进行捕杀,这样的地点人们称之为“打鸟坳”。笔者曾经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打鸟坳进行调查,当地经常使用的打鸟坳至少有5个,捕获的候鸟至少有58种,捕获候鸟的数量更加惊人,当地有“十夜打鸟九夜空,总有一夜挑不动”的说法。早年间,一到迁徙季节,打鸟坳上汽灯闪亮,犹如繁星闪烁,对候鸟资源造成极大危害。这几年相关部门对捕杀候鸟的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保护鸟类还需要全民自发地行动起来。

第三条迁徙路线是候鸟沿越城岭山脉和湘桂走廊南下。与第二条路线相似,在这一条迁徙路线上,也存在许多打鸟坳,其中以资源县中枫一带最为出名。李汉华教授曾对桂林候鸟进行过调查,发现桂林的候鸟多达150种,其中旅鸟竟达到78种,这证明桂林是这一条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在这条迁徙路线上的一些重要湿地,如青狮潭水库、会仙湿地以及漓江沿岸等,是许多候鸟停留的场所。人们曾经在这些地点观察到东方白鹳、白鹮、白琵鹭和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鸟类已经多年未曾在这条路线上再有目击记录。

无论如何,鸟类的迁徙非常复杂,我们对候鸟迁徙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我们虽然已经大致知道3条迁徙路线,但对这些候鸟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几乎一无所知。实际上,对一条迁徙路线来说,广西的范围实在太小了。因为候鸟的迁徙路径范围非常广阔,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实广西到处都会有候鸟经过。

(摘自《美丽广西》2017年第3期)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