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火烈鸟自然育雏行为的观察
王纪芬 毕邹生 徐嘉泽 (江苏省无锡市动物园管理处 214000)
火烈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国内繁殖成功的为数很少。无锡动物园于2009年引进一批火烈鸟进行养殖,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成功孵化出4只雏鸟,现将亲鸟自然育雏行为的观察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1 饲养环境
展区坐落于水禽湖区旁边,分室内和室外活动场两部分。火烈鸟亲鸟育雏主要以室外活动场为主,室外活动场所面积为1000m2,分为涉水区和繁殖两部分。涉水区为半圆形,约230m,水深30cm,繁殖区内种植草坪、翠竹,上有遮阴棚,人工筑巢50多个,繁殖区内设有一饲料槽,供亲鸟任意采食,展区特点为地域开阔,相对安静。
2 亲鸟饲养和日粮分析
育雏期亲鸟采食明显增加,雏鸟接受亲鸟从嗉囊中吐出的油状半消化物,其中富含高蛋白、血红素及胡萝卜素等物质。亲鸟日夜看护雏鸟,能量消耗大,因此人工饲养条件下,应适当增加亲鸟日粮中蛋白、能量及β胡萝卜素,经过实践,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亲鸟日粮成分见表1。
表1 亲鸟日粮组成 (kg)
表2 亲鸟饲料营养成分含量(100g饲料中含量)
3 自然育雏
3.1 亲鸟的护仔行为 亲鸟的母性很强,雏鸟出壳后,亲鸟外界警惕性加强,虽然天气炎热,温度高达33℃,环境相对较嘈杂,但亲鸟仍能保证雏鸟安全和良好的生长发育。雏鸟出壳后3d左右便会自动下巢活动。雌雄亲鸟紧跟其左右担当起看护之责,几天以后,雏鸟胆子渐大,有时会脱离亲鸟视线,当遭受其他火烈鸟嬉弄时,雏鸟便会发出惊叫声,亲鸟即会及时赶来护仔。
3.2 亲鸟育雏期间生理变化 育雏期间,亲鸟采食次数及采食量明显增加,但其体羽的粉红色变得暗淡而无光泽,体羽蓬松。因此在其日粮中适当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及β胡萝卜素等添加剂饲料,调整其体况。
3.3 亲鸟育雏行为 初生雏鸟留在巢中,由雌雄亲鸟轮流伏于巢中保护雏鸟,饲喂雏鸟,以雌鸟为主,每次饲喂雏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不少于2min,雏鸟从亲鸟口腔中吞食由其消化道中反出的粉白色透明油状消化物—雏乳。食后,雏鸟就伏于巢中,在亲鸟保护下休息。一般以每天上午亲鸟口饲雏鸟次数最多,下午次之,夜间停止。口饲雏鸟见表3。
表3 亲鸟自然育雏行为
3.4 雏鸟生长发育行为变化 刚孵出的幼鸟全身覆盖着灰白色的绒羽,嘴巴肉红色,两腿红肿,双眼已睁开,有视力。火烈鸟为半成鸟,与其他鹳鸟孵化的幼鸟不同,出壳后就会活动,具有笔直的喙,数周后变成火烈鸟独特的弯曲形状。雏鸟生长发育和变化情况见表4。
4 育雏期雏鸟疾病防治及人工育雏
亲鸟自然育雏期间,只有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确保雏鸟正常生长发育,本园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其进行综合性防病措施,强化了消毒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消毒方法,确保亲鸟健康,在整个亲鸟育雏期间,发病率为零,由于水泥地面长满青苔后较滑,有一雏鸟在40日龄时滑倒而导致小腿骨折,经兽医抢救,用木片将小腿固定,肌肉注射青霉素1ml/d,然后隔离进行人工育雏,每天喂以人工调制的混合料(10%葡萄糖10g+半片vitE+1片多酶片+雉鸡颗粒料3g),分4次饲喂。雏鸟食欲一般,精神较差,排泄物基本上都是未经消化的混合饲料,5d后雏鸟拒食死亡。经解剖发现断骨长势较好,肠部有炎症,经分析认为人工育雏料成分与亲鸟的雏乳不同,缺乏血红素等成分,不利于雏鸟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了人工育雏的失败。
表4 雏鸟生长发育情况变化
5 小结
(1)育雏期,亲鸟食量增加,应适当增加亲鸟日粮中的蛋白和能量,从营养成分上分析,该日粮属高能、高蛋白饲料,经过实践,该饲料配比营养含量能满足亲鸟及幼鸟生长发育需要。火烈鸟性机敏,易惊吓,孵化、育雏期间应尽量保证饲养环境安静,应定有专职饲养员饲养,减少人为干扰。(2)亲鸟自然育雏的雏鸟,活动量大,成活率高,有利于雏鸟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繁殖率。(3)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繁殖条件,防止雏鸟类似断腿之类的外伤事故。(4)亲鸟产卵孵化后期及育雏时特别注意巢区泥土的干燥,防止雏鸟出壳后或下巢活动时因泥土泥泞,雏鸟活动力弱,身体陷入泥中后不能自拔而造成死亡。
6 讨论
火烈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亲鸟自然育雏虽然已基本获得成功,但要提高其育雏成活率,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亲鸟独特的育雏配方,攻破人工育雏难关,加强饲养管理,杜绝雏鸟疾病及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