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古文字的科学定名
摘 要:过去对水族古文字的称呼很不统一,有的名称甚至违背了这种文字的实际特征,有的名称含有歧义,容易导致混淆。为了科学区分文字系统与文字字符,提出以“水文”指称水族文字系统,以“水字”指称单个的字符,而“水书”则专用来指称水族文献。
关键字:水族古文字,水文,水字
水族有自己传统的民族古文字,他们自称为“泐虽”[le1sui3],直译成汉语,[sui3]为“水”,[le1]有“文字”或“书”的意思。但包括水族在内的各民族学者在研究和介绍这种民族古文字时使用的术语并不统一。本文试对过去所使用的名称作一些辩证,并提出水族文字名称规范的建议。
一 过去关于水族古文字的名称
1.反书
1940年《三合县志略》:“右列文字系三合东乡水族所用,为医巫之秘笈。俗谓之‘反书,又谓之‘水家文。”[1]
张为纲《水家来源试探》:“水家文字,俗称‘反书,其自称曰‘水家。所以谓之‘反书以其字体多倒书,犹之‘寻人广告之‘人反书为‘,北美圣马得队墓志之‘倒鸭皆为表示死亡或通于鬼神之意。故今日‘水书已失却其文字之功用,转而为咒术之工具。”[2]
“反书”的名称仅从字符体态特征出发,第一不能准确反映出文字记写何种语言的本质特征;第二不能准确反映字符的体态特征,因为水族文字中除了部分反书以外,还有相当部分字符没有反书,也根本不能反书;第三,导致一种误解,认为水族文字就是汉字的反书,只要把汉字反过来书写就是水族古文字。
2.水书
岑家梧《水书与水家来源》:“水书为水家(水族旧称)鬼师所用的占卜文字,称为La Sui,译为水书,意为水家文字。汉人以其字形间或反写,又名之为反书。”[3]
吴支贤、石尚贤《水族文字研究》:“水族称为‘水书,是用来表达水族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4]
张均如《水语简志》介绍了水族文字“水书”,“过去水族巫师中曾有一种用来择日、召神、看风水用的符号,叫做le1sui3,意思为‘水书或‘水字。”其后边的论述都采用“水书”一名,如“水书的结构可分为三类”等[5]。后来的《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水语》与此相同[6]。
《水族简史》:“水族有一种古老的文字,水语称为‘泐虽,汉译为水文或水书。水书有四百多个单字,这些单字是水族先民创造的。”[7]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水族有古老的传统文字,称为‘水书或‘水字。”但他在随后的论述中采用的全是“水书”的名称,如“水书模仿汉字”“水书的字数,少算有一百多个,多算有四百多个”[8]。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水书是贵州省三都县水族人中流传的一种文字。”“水书的字符明显可以分为‘象形字和‘符号字两大类。”[9]
其后很多人沿用这个名称。如蒙景春《“水书”及其造字方法研究》[10]、王锋《试论水书的书写系统及其文化属性》[11]、董芳等《水书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的研究》[12],最近的两篇是潘朝霖《“水书”难以独立运用的死结何在?》[13]和叶成勇《水书起源时代试探》[14]。
“水书”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名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名称不具有科学术语的单义性特征,因为它同时也被用来指称水书文献,潘一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水族用来代表语言和记载事物等方面,没有自己的文字。但相传一种是鬼师择日占卜等迷信之用的一百多个古老文字,用这种文字写的迷信书,叫做‘水书(译意)。”[15]
并且根据汉语“书”的一般解释,“水书”更容易被理解为文献,《现代汉语词典》:“装订成册的著作。”[16]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写于竹帛谓之书。”[17]所以这个名称不值得推荐使用。以前何积全在《水族民俗探幽》中就指出“水书”的歧义性;“水族有一种独特的古老文字,水语叫‘泐虽,意为水族的文字,一般便译作水书。事实上,如果译为水文或水字则更明确。因水族有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典籍,乃是以水文记载的婚嫁、丧葬、出行、动土、生产、祭祀等诸多方面的禁忌,以及驱魔避鬼,禳灾解祸的种种事项的书籍,习惯上也称之为《水书》。这样,‘水书与《水书》在使用中概念便有些混淆。”[18]
3.水文
《水族民俗探幽》提出将水族文字译为“水文”或“水字”,在该书的论述中,采用在“水书”后括注“水文”的方式,实际上是提倡使用“水文”,如:“水书(水文)目前整理出来的仅四百余字。”“关于水书(水文)的产生,止前尚无结论性研究成果。”[18]
王元鹿《水文方位字研究及其对普通文字学研究的启发》和《“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中正式使用 “水文”术语。如:“水文是我国贵州省水族人使用的一种民族古文字。”[19]“水文是贵州省水族人民用来书写他们的经典‘水书的一种民族古文字。”[20]
高慧宜《水文造字方法初探》:“水文是贵州省水族的一种古文字。”[21]朱建军《水文常见字异体现象刍议》:“水文是一种在水族民间长期流传的古老文字,它主要流传于贵州三都一带的水族地区。水族称自己的文字为‘泐虽[le1sui3],[sui3]音译成汉语写作‘水,[le1]有‘字或‘书的意思,因此汉语称这种水族文字为‘水文或‘水书。因为用这种文字记录和抄写的各种卜筮内容的宗教典籍在水语中也称为‘泐虽,汉语称之为‘水书,为了与之区别我们将水族的古文字称为‘水文。”[22]开始有意识地用“水文”分化“水书”。后来他在《从文字接触视角看汉字对水文的影响》中仍然坚持使用的是“水文”的名称[23]。
使用“水文”术语是有意识地区分“泐虽”的两种含义,放弃“水书”这一带有歧义的术语名称。
4.水字
较早提到“水字”一词的是张均如,他在《水语简志》中说:“过去水族巫师中曾有一种用来择日、召神、看风水用的符号,叫做le1sui3,意思为‘水书或‘水字。”但好像此处的“水书”和“水字”并没有明确区分“文献”和“文字”的意思,因为在后边指称文字时,均用的“水书”一名,如“水书的结构可分为三类”等[5]。可能这只是根据汉语对水语le1sui3一词的直译。
王国宇《水书与一份水书样品的释读》:“水族有一种古文字,水语叫le1sui3, sui1音译成汉语写作‘水,le3有‘字的意思,也有‘书的意思,所以le1sui3叫‘水字,也叫‘水书[24]
刘日荣《水书研究——兼论水书中的汉语借词》:“水族古文字,水语叫le1sui3,sui3音译为汉语写作‘水,le1有‘字和‘书的意思。所以le1sui3叫水字,也叫水书。”“水字包括异体重文约四百多个。”“水字由点、横、竖、撇、弧、折等组成,字形复杂,是一种形意文字。”[25]
陈国安《水族》:“水族文字属一种古老文字,用水族文字写成的书,水语称‘泐虽,意即水族人的书,习惯称‘水书。现存的水字,约有四百多个单字。”[26]
倪大白《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侗、水、毛南、仫佬、黎文化志•水族》:“水字是水族的一种古老的文字,水语称为le(字、书)Sui(水族),意思是‘水族的字或‘水族的书。”[27]需要指出的,倪大白以前撰写的《侗台语概论》时,还是使用“水书”术语指称水族文字,但也不经意地使用了“水字”,如:“据传说水字最初不用毛笔书写,是用竹木片烧成炭,刻划在硬的夹纸上,所以字迹跟刀刻的甲骨文、金文类似。”[28]
曾晓渝、孙易也推崇使用“水字”的概念,“人们所通称的‘水书,水语称作le1sui3, le1义为‘字或‘书,sui3是水族的自称。然而实际上这‘水书有时指的是‘书,有时则指的是‘字。从学术研究科学性的角度考虑,我们把用水族文字写就的宗教典籍为‘水书,其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为‘水字。” [29]
“水字”的名称也是对“泐虽”表义不单一的一种分化尝试。其进步意义在于将“水族文献”和“水族文字”作了分别。但使用“水字”术语也会遇到一些顾此失彼的问题,一是“水字”中包含一些非字图符,如曾文说:“水字即水书中所用的符号。”“水字可分为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两类。图像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大致可以理解,但读音不够明确;文字符号则形、音、义俱全。”根据一般的认识,读音不够明确的图像符号称为字符有点勉强,所以曾文中也说:“严格说来,水字中的图画符号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二是水文中包含“汉字字符”和“汉字字符变体”。曾文中说“水字中的汉借字包括未经改造的和经过改造的两类。”“由于水字中的汉借字往往是汉字的反写、倒写、侧写等,所以当地人习惯把水书又叫做‘反书。”
水族文字系统中有一些非单字符号和汉字字符或汉字字符变体。所以如果不分辨清楚 “文字系统”和单个的“文字字符”的话,“水字”术语仍是模糊的,并且在运用时显得有些顾此失彼。
5.其他名称
其他还有径称为“水族文字”或“水族古文字”的。如陈昌槐《水族文字与〈水书〉》[30]和韦宗林《水族文字书法试探》[31]《水族文字“反书”的成因》[32]径称为“水族文字”。韦宗林《水族古文字探源》[33]《水族古文字计算机输入法》[34]则称为“水族古文字”。运用这种名称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建议还是应该采用一个简洁而科学的术语。
二 几点建议
1.“水书”专用来指水族文字书写的文献
因为“泐虽”本身的多重含义,导致人们长期用“水书”指称水族文字,也导致了水族文字与文献的指称混淆。从《水族民俗探幽》指出“水文”与《水书》在使用中概念便有些混淆。曾晓渝、孙易建议将水族文字和文献分开,说明“水书”这个名称必须单义化,笔者根据汉义“书”的意义,建议“水书”的名称单用来指水族文字书写的文献。
2.用“水文”和“水字”区分文字系统与文字字符
在文字学过去的研究中不太区分文字系统与文字字符,这种混淆体现在过去对“文字”定义不同。“文字”究竟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个体,还是指其书写符号系统?定义并不统一,有的则干脆避而不谈。有学者将“文字”定义为“符号系统”,如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35]邢公畹、仲哲明主编《语言学概论》:“按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36]有的笼统地定义为“符号”,如《辞海•语言学分册》:“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37]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在对“文字”下定义的时候,特意提出这个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用“文字体系”指称符号系统。“‘文字一词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把后者称为文字体系。”[38]
与其让“文字”指称两个概念,或者有时用“文字体系”,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文字系统与文字字符的纠结。针对各具体文字时,笔者试提出用“某文”来指称文字系统,用“某字”指称单个的字符。
这样的一个好处是能给以某种文字系统内的非本民族字符以正确的位置,如汉语书写符号系统中的字母、标点,均不能称之为汉字,但它们和汉字字符构成了汉语的书写系统。水文中的非单字图形、汉字字符及字符变体也是水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建议用“水文”指称记录水语的书写符号系统。用“水字”指称单个的水文文字符号。现在也有部分研究人员,逐渐接受了“水文”的名称,甚至在信息化处理方面,开始使用“水文”这一术语,如戴丹、董芳《水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39]
综上所述,关于水族文字的名称,过去使用的民间俗称“反书”不能准确反映文字性质和特征,“水书”名称导致了水族文字与文献相混淆,都不推荐使用。推荐采用“水文”指称水文的文字系统,“水字”用来指称单个的水文字符,而“水书”则仅用来指水文书写的文献。
参 考 文 献
[1]胡羽高.三合县志略.成文出版社, 1968.
[2]张为纲.水家来源试探.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3]岑家梧.水书与水家来源.西南民族文化论丛.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1949:1-21.
[4]吴支贤,石尚贤.水族文字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245-257.
[5]张均如.水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6]张均如.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水语.民族出版社, 1984.
[7]《水族简史》编写组.水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8]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9]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
[10]蒙景春. “水书”及其造字方法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1):23-26.
[11]王锋.试论水书的书写系统及其文化属性.贵州民族研究,2004(2):52-57.
[12]董芳,周石匀,郑文瑾.水书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的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5):59-62.
[13]潘朝霖.“水书”难以独立运用的死结何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6-10
[14]叶成勇.水书起源时代试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26.
[15]潘一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史研究组,1981.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17]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7.
[18]何积全.水族民俗探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19]王元鹿.水文方位字研究及其对普通文字学研究的启发.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1-3.
[20]王元鹿. “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70-71.
[21]高慧宜.水文造字方法初探.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99-201.
[22]朱建军.水文常见字异体现象刍议.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246-249.
[23]朱建军.从文字接触视角看汉字对水文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6(3):171-176.
[24]王国宇.水书与一份水书样品的释读.民族语文,1987(6):20-25.
[25]刘日荣.水书研究——兼论水书中的汉语借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0(增刊):184-202.
[26]陈国安.水族.民族出版社,1993.
[27]倪大白.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侗、水、毛南、仫佬、黎文化志•水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8]倪大白.侗台语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29]曾晓渝、孙易.水族文字新探.民族语文,2004(4):12--18.
[30]陈昌槐.水族文字与《水书》.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3):64-69.
[31]韦宗林.水族文字书法试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5(1):15-18.
[32]韦宗林.水族文字“反书”的成因.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9(4):23-25.
[33]韦宗林.水族古文字探源.贵州民族研究,2002(2):164-172.
[34]韦宗林.水族古文字计算机输入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3-19.
[35]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186.
[36]邢公畹,仲哲明.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2.
[37]辞海•语言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7.
[38]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39]戴丹,董芳.水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大众科技,2006(4):37-38.お
邓章应: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