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辖仿山、张湾、马集、南王店、冉堌、黄店、孟海、半堤、杜堂9个镇和天中、滨河2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330个村委会,1044个自然村,面积8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人。行政区域界线全长250.4公里,与牡丹区、巨野、成武、曹县四个县区接边,共涉及15个乡镇,125个村庄。现有地名1441条,其中镇、乡、村名称1047条,河流等自然实体名称9条,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名称6条,城市道路名称60条,其余地名209条。
2023年1月6日,中共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第二批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正式命名菏泽市定陶区为第二批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近年来,定陶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贯穿政府工作的主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定陶一体建设,突出抓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行政机制、严格规范执法程序等重点工作,政府职能得到深刻转变、法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倾力打造了法治政府建设“金名片”。
下一步,菏泽市定陶区将以此次命名为新动力、新起点,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落实好“一规划两纲要”为牵引和抓手,以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着力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定陶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供稿:民政局)
定陶荣誉
【历史沿革】
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鬷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说文》:“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陶丘古城遗址在今马集镇费庄村北200米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军,终以县至今。
公元前487年,曹国被宋国所灭,郡治移至定陶故城,即今塔坡刘庄与李线庄之间。
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扼菏、济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又改为济阴郡。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唐代,定陶为镇,治左城,即今马集镇左山寺附近。该城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被淹。
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城迁至今地。成化二年(1466年)修筑土城。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土城修筑为砖城。
1938年4月,中共定陶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户集成立。
1941年9月,定陶抗日县政府成立。
1942年2月,中共定陶县委建立。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定陶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定陶县随菏泽专区划属山东省。
1958年11月,定陶析入菏泽、成武两县,改属济宁专区。
1961年6月,恢复定陶县,属菏泽专区。
1978年3月,菏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定陶县属菏泽地区。
1995年10月23日,撤销定陶县孟海乡、张湾乡,设立孟海镇、张湾镇。
2000年6月,菏泽地区改菏泽市,定陶县属菏泽市至今。 定陶县辖6个镇、13个乡。
2001年2月,定陶县机构改革,合乡并镇,东王店乡并入定陶镇,一千王乡并入张湾镇,力本屯乡并入马集镇,姑庵乡并入黄店镇,王双楼、田集乡并入冉堌镇,保宁乡并入陈集镇,邓集乡与游集乡合并成立仿山乡,南王店乡、孟海镇、半堤乡、杜堂乡继续保留。
2001年9月,撤销定陶县马集乡,设立定陶县马集镇。
2011年4月,撤销定陶县仿山乡、半堤乡,设立定陶县仿山镇、半堤镇。
2011年9月,撤销定陶镇,设立天中、滨河街道两个办事处。
2012年11月,撤销定陶县杜堂乡,设立定陶县杜堂镇。
2013年12月,撤销定陶县南王店乡,设立定陶县南王店镇。
2016年4月29日,定陶撤县设区,辖天中街道办事处、滨河街道办事处,仿山镇、张湾镇、马集镇、南王店镇、冉堌镇、黄店镇、孟海镇、半堤镇、陈集镇、杜堂镇。
2018年7月29日,陈集镇划转菏泽市经济开发区。
(供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生物资源】
定陶区可开发利用水产资源1600公顷,主要鱼类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鲫团头鲂、三角鲂、鲶鱼、黄鳝、乌鳢、泥鳅、花鳅、、黄颡、红鳍鮊、翘嘴红鮊、细鳞斜颌鲴、麦穗鱼、棒花鱼、餐条、中华鰟鲏、高体鰟鲏、大鳍刺鰟鲏、栉虾虎、克氏虾虎、鳜鱼、马口鱼、赤眼鳟、鱤鱼。
定淘区野生动物资源全区分布有兽类18种,分属于5个目,两栖类8种,爬行类10种;鸟类157种,分属于16个目41个科,其中优势种为麻雀、花喜鹊、灰椋鸟、大山雀、珠颈斑鸠、家燕等,普通种有斑啄木鸟、四声杜鹃、金翅雀、金腰燕、黑枕黄鹂、普通翠鸟等,稀有种有金黄鹂、栗苇鸺、大鸨、金眶鸺等。
【土壤】
定陶土壤属于潮土土类,下分两个亚类,两个土属,111个土种。一是潮土亚类,潮土土属,包括69个土种,总面积84.9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86.4%。二是盐化潮土亚类,盐化潮土属,包括42个土种,面积13.4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3.6%。以土壤表层质地可分为松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5种,面积和分布如下:
松沙土(飞沙地):面积1.9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主要分布在张湾镇和半堤镇。
沙壤土(沙地):面积26.7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7%,多位于缓坡高地和岛形高地上。多数镇街均有分布。
轻壤土(两合土):面积37.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38%,多位于缓坡平地上。主要分布在仿山镇和冉堌镇。
中壤土(红花面淤):面积28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8.5%,多位于缓坡平地和缓坡洼地上。多数镇、街均有分布。
重壤土(淤土):面积4.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5%,多位于缓坡洼地、碟形洼地上。主要分布在张湾、杜堂、孟海等镇。
美丽国土富锶之乡:
一项农业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生产的山药,富含微量元素锶,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中标承担的“山东省菏泽定陶山药种植区特色农业地质调查与评价”,是菏泽市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心主持的市级财政项目。调查区域位处鲁西黄泛冲积平原、菏泽市定陶县东北部,覆盖定陶县陈集镇、孟海镇、半堤镇和杜堂乡4个乡镇,调查面积260平方千米。该项目通过野外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集并分析土壤样品435件、水样品79件、植物(山药根茎叶)样品40件,重点调查并深入研究了山药产地的母岩、地貌、水、土等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总结探讨了“岩石—土壤—水—山药”系统中特征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了各种自然生态地质因子对山药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山药种植管理和优化布局的方案。(2019-01-26 08:18齐鲁晚报 《山东国土资源》杂志 2021年1期)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定陶区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菏泽市中部,承东启西,引南连北,从机场、高铁、航道到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定陶的立体交通格局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实质性突破,菏泽交通副中心位置日益凸显。
菏泽机场选址定陶。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计划2020年底试航。菏泽机场建设不但会进一步巩固定陶的交通地位,同时为定陶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赢得更多机遇。
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德商高速纵贯南北,日南高速穿境而过,枣菏高速2020年8月竣工通车,定陶成为高速枢纽名副其实。高铁开启定陶发展新格局。目前,鲁南高铁菏泽至曲阜段、菏泽至兰考段正加紧施工,2021年底前通车。
雄商高铁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将助力定陶打造科学发展高地。
港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万福河航道和定陶港工程已完成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等工作,实现建设大港航、发展大物流,带动定陶产业多元化,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指日可待。
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方兴未艾。砀定、丰东、临商、刘民四条省道形成道路主框架,县、乡、村公路网状连接,全区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
综合实力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难攻坚,勇毅前行,全力推进现代化富美大市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实现稳定增长。面对新冠疫情多轮冲击,我们始终保持定力,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全力稳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6%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8189万美元,引进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二)大事要事推进有力。深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统筹城市风貌、城市设计、绿地水系、产业发展等,初步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让城市发展更注重顶层设计、更有科学依据、更加凸显特色。经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赋予定陶撤县设区后县级管理权限,体现了对定陶工作的充分信任和极大关心,为我们集中资源办好定陶的大事要事,赋予了难得机遇,提供了充足空间,创造了良好环境。润鑫化工产业园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被成功批复,为全市唯一、全省9家园区之一,将极大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投入9000万元,完成土地征用878亩,保障了雄商高铁定陶段顺利开工建设。万福河航道定陶港区全面启动,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初步设计,通航后定陶将形成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水陆空”立体化交通大格局,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1.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4.26亿元,对扩投资、稳增长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30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37.43亿元,超年度计划的61.7%,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额均居全市前列。举全区之力,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综合施策,建成棚改安置区221.6万平方米,交付12777套,近4万拆迁居民实现了回迁安居,大规模的棚改安置工作全面完成。统筹资源,全速推进,所有美丽宜居乡村安置区基本建成。这些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为长远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项目质量显著提升。签约过亿元项目35个,落地项目28个,上海药坦诺堉创新药、星顺生益科技、乾运生物等知名企业投资合作的项目落地建设,嘉成医药、多美康胶原蛋白、融泽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引进了行业顶级人才领衔的研发团队,多项核心技术或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破解了“卡脖子”难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评比中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名。产业链条加快塑成。按照绘制的产业图谱、设计的产业链条,开展沿链、卡链招商,初步形成甾体类药物、抗生素药物、电子屏蔽材料、高端纤维新材料等4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之间相互关联、衔接、协同,力争形成“串点成线、聚线成网”的产业链式发展格局。核心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快速膨胀,预计产值增长32%,税收增长159.7%。新材料产业加快集聚、蓬勃发展。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新认定创新平台31个,其中省级创新平台认定个数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山东二叶无菌粉针剂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为全市两个省级数字化车间之一。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面貌更加靓丽。系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等各项创建工作,更换维修道路护栏15.6公里,修复破损路面、人行道3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0个。集中开展“三小车辆”专项治理,规划城市公交线路8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76辆,建设智慧停车场35个,开发智慧停车泊位2800个,交通文明蔚然成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城区道路8条,新铺设雨污管网22.5公里,改建维修雨污管网56处,黑臭水体、雨污合流管网改造“两清零”目标在全市率先提前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4公里,铺设农村供水管网136公里,完成1.5万户供水提升工作,改建桥涵闸39座,铺设燃气管网58.5公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个,新增耕地844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建设进度综合排名全市第一。粮食生产实现“三增”,总产达到64.41万吨。新认定省级乡土特色名品村15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马集镇新好农牧养殖基地入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新建和优化升级创业车间106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经验做法被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吸纳采用。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累计打造示范村11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2个,人居环境综合考核排名位居全市前列。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典型案例。商贸流通、农资网络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供销改革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五)一排底线更加牢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有效。面对多轮疫情,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不畏艰险,各条战线冲锋在前、坚守奋战,大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打赢多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确保了群众生活秩序不乱、企业生产经营不断、经济运行平稳有序,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身体健康,增强了企业投资发展信心。在大战大考中,充分展现出定陶干部职工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的担当精神,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主动认领21项整改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整改。实施13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疏挖整治河道38.9公里,主要河流省控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实施清洁取暖改造7421户,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3.7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同比增加8天。稻香村食品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专项督导检查活动,聘请专家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开展隐患“清零”行动,守稳了安全生产基本盘。社会治理成效明显。突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重大活动期间实现国家信访局走访零登记。深入开展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侦破率保持100%,电诈案件发案数量下降53.97%。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
(六)民生保障落实有力。就业创业总体稳定。开发公益性岗位4390个,城镇新增就业445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40人。发放创业贷款7442万元,吸引返乡创业3904人。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建、改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3880个。新招聘教师85名,引进高层次人才教师31名。被认定为全省首批20个全环境育人实验区之一。医疗服务保障不断加强。积极筹集资金,高标准规划设计,确保了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顺利开工建设。统筹医疗资源,精准谋划,将上级政策与定陶实际创造性结合,完成8家镇卫生院提升改造,最大化发挥了资金和资源效益,提高了基层应急救治能力。建成可视化医保基层便民服务站17家,手机视频办医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招聘卫生人才65名,引进省内协作医院人才6名。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送戏曲、送电影下乡4500余场次。现代戏《公鸡过寿》斩获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项“群星奖”,被省政府通报表扬。两夹弦民间艺术“创精品、惠群众”荣获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在残疾人举重亚洲大洋洲锦标赛上获得金牌8枚。定陶汉墓保护规划被国家文物局批复。十里铺北堌堆遗址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全市唯一。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3亿元、优抚资金5245万元。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新增1万余人,发放各类社保资金10.25亿元。为近2万名残疾人提供了精准康复服务。完成失能半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中心提升改造,新增护理型床位150张。
同时,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融媒体、民族宗教、档案史志、人民武装、退役军人、统计调查、人防气象、邮政通讯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全面从严加强政府建设,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重点会议重要文件精神,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第一时间研究落实区委工作要求,主动接受区人大监督和区政协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深入推进法治定陶、诚信定陶建设,被命名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被确定为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审计监督,带头“过紧日子”。大力优化政务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一业一证”改革延伸至镇街,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全程网办率达100%,企业代位注销、歇业备案制度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为规上企业配备“编外副总”,推行“参谋式”“伙伴式”服务,上门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名胜】
项梁墓2023-09-01
左山寺2023-09-01
仿山旅游区2023-09-01
定陶汉墓2023-09-01
陶朱公墓2023-09-01
十里铺北遗址2023-09-01
戚姬寺遗址2023-09-01
官堌堆—汉代的发祥地2023-09-01
陶丘
【气象气候】
定陶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秋凉春燥,日照充足,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多偏南风,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空气干燥,受寒潮侵袭时有出现霜冻和倒春寒天气;夏季,炎热多雨,常有潮湿闷热天气,有时因暴雨成灾,有时也可能因降水稀少而出现夏旱,适合大多数作物的生长;秋季天高气爽,日照充足,常发生秋旱现象;冬季气候干冷,多偏北风,降水(雪)稀少,个别年份出现冻害。
气温:定陶近30年的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8℃,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7℃,气温年较差27.5℃,极端最低达-17.9℃,极端最高气温40.7℃ ,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气温近十年来较前三十年偏高1.4℃左右。
降水:定陶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但一般规律是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秋季多于春季而少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663.0毫米,最多1188.4毫米,最少357.1毫米,无霜期209天。
日照:定陶年平均日照时数2235.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4%。一年中春、夏、秋季光照较多,冬季较少,光照最多月份在5月份。最少的在2月份。
定陶也是气象灾害天气的多发地区。旱涝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干旱发生频繁且影响范围大,危害最为严重。暴雨出现的机率也较多,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份,7—8月份最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一般在1.9—2.7天之间,定陶属于平原地,暴雨往往引起内涝。 其次,霜冻也时有发生,秋季初霜冻平均出现在11月1日,最早10月17日,最晚11月21日。春季终霜冻期平均在4月6日,最早3月17日,最晚4月25日。大风、冰雹近几年出现的机率有变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