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中庄秧歌”概要探析
董郑峰
(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山西阳城“中庄秧歌”概要探析
董郑峰
(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中庄秧歌是流行于阳城县境内的一种秧歌类小戏,发源于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因“解放前”上庄村与并列的中庄、下庄两村在行政区划上统称“中庄村”,故命名为“中庄秧歌”,其萌芽于清中后期,形成于民国年间,由张泽生和李益周等人以上党卷戏为基调,充分吸收民间小调而形成的一种小调体地方小戏种。代表性曲调有【五更鼓】、【辽调】、【探亲家】、【骂梁】等十余种,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选择运用不同的曲调演唱,可演唱5字、7字、11字和多字句结合在一起的长短句,音乐结构以上下句为主。中庄秧歌采用方言土语演唱,旋律朗朗上口,题材广泛生动,表演形式诙谐幽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008、2011年先后列入晋城市第二批、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中庄秧歌;【五更鼓】;张泽生;《节约一把米》;醒民剧团
项目来源:本文为2016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上党传统音乐的曲牌整理与分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6267;也是2014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阳城民歌田野调查与分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D01;同时还是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第三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2015112。
阳城,古称濩泽,位于晋之东南,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处。北承幽并,南接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音乐艺术形态丰富,门类甚多,涵盖戏曲、曲艺、器乐、歌舞等。就秧歌艺术而言,阳城县境内的秧歌剧种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泽州秧歌”,俗称“干板秧歌”;其二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庄秧歌”。其发源于阳城县润城镇的上庄、中庄和下庄三村(古称白巷里)之地,由于历史上三个村为一个辖区(20世纪60年代后三庄分治),且村址设于中庄,故后(1980年)才根据属地冠名为“中庄秧歌”,亦称“三庄秧歌”。
一、中庄秧歌志要
“中庄秧歌”究竟产生于何时,暂无确切史料考证。据老艺人回忆及现有资料记载,中庄秧歌的兴起与明清时期当地工商业的繁荣以及“迎神赛社”祭祀活动有很大的关系。遍布全国各地的上庄商人闲暇之余将各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学唱后带回家乡,部分曲调后被运用在迎神赛社的秧歌演唱中(后秧歌禁演)。另外,中庄村每年七月三十在孤魂滩演木偶戏的习俗,加之春节期间组织编排古装戏和(干板)秧歌节目供村民欣赏的传统,都大大促成了中庄秧歌的形成。民国二十年左右,下庄村张泽生和李益周等以上党卷戏为基调,充分吸收民间小调,创立了中庄秧歌这种小调体地方小戏剧种,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得冠今名。
中庄秧歌真正以“剧种”的意义被搬上舞台,是在“抗战”胜利阳城县解放之后。据上党戏剧研究专家栗守田老师回忆,当时,解放军老二团驻扎在邻村(中庄设供给部),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配合形势需要,在团长陈建兴(后为四川老红军疗养院院长)的倡导下,由上庄的卫金龙、下庄的李敦行、张泽生和李宜川、中庄的段佰祥等人负责,牵头恢复了秧歌演唱,命名为《醒民剧团》(后改为中庄秧歌剧团),用“土改”分得的部分财产,购置了服装、道具、乐器和化妆品等,配合减租减息、宣传男女平等、送子参军、破除迷信等方针政策,编排了《拼命》、《王秀兰》、《节约一把米》、《二流子回头》、《拥军》、《抬猪笼》、《小二参军》、《河神娶妻》、《四姐妹拜寿》等不少节目,活跃在阳城、沁水、晋城等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演唱过程中,运用的唱腔不是上党梆子、泽州秧歌,也不是当时流行的民歌,而是别出心裁,挖掘传统,大胆引进一些外来民间小调,如《五更鼓》、《探亲家》、《傻小调》、《接喜神》等,而运用最多的是《节约一把米》和《大参军》剧目使用的《五更鼓》小调,这个小调好唱好记,中庄秧歌的传承,它起了不小的作用。*参引自笔者对栗守田老师的采访及其撰写的《张泽生和中庄秧歌》(栗守田主编《泽州秧歌》,三晋出版社,2011年6月,第356-360页)一文。20世纪50至60年代,境内城关、演礼、固隆、白桑、台头、东冶等地不少农村业余剧团采用该曲调编演了不少节目,如《送公粮》、《土地堂》、《滴水泉》、《迎亲路上》等。这些剧目的台词通俗易懂、幽默形象,深受群众喜爱。
和很多艺术形式的遭遇一样,在“样板戏”统领舞台的“文革”期间,原本欢乐热闹的秧歌戏一度遭到冷落,导致许多演唱剧目、曲调未得到继承。
改革开放以后,中庄秧歌迎来了新曙光,不少秧歌剧团得以恢复,并产生了不少好的作品,如反映勤劳致富的《李小屁回头》、反映矿工安全生产的《把关》、反映勤俭节约的《满月情》和反映老年生活的《老有所乐乐陶陶》等,这些剧目不仅群众痴迷,而且常得到专家们的好评和赞赏,参加县、市汇演屡屡夺魁,像2007年新编中庄秧歌剧目《追妻》参加晋城市“非遗”展演,就荣获了“特等奖”。至此,中庄秧歌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二、中庄秧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中庄秧歌的声腔特点
中庄秧歌是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小调体地方秧歌戏剧种*“秧歌戏的唱腔结构体制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属于民歌组合的,如祁太秧歌,以唱民歌小曲为主,一剧一曲;二、属于民歌组合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如广灵秧歌等;三、属于板式变化的,如襄武秧歌、泽州秧歌等。”参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董新良、估剑东撰写的“秧歌戏”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第527页。中庄秧歌就属于第一类,民歌组合式结构体,韩军先生将其命名为"小调体"体式结构,详见韩军《山西戏曲唱腔体式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09页。,既吸收有当地民歌,又借鉴有外来小调,运用当地方言土语演唱,朗朗顺口,颇具特色。唱腔曲调有【五更鼓】、【五点钟】、【辽调】、【骂梁】、【探亲家】、【扬州调】、【梧桐树】、【高山流水】等10余种,表演时根据不同的情节运用不同的曲调。
唱腔结构不一,有运用上下两个乐句反复演唱的,如【五点钟】(见谱例1)。
谱例1
有上下句加送句的,如【骂梁】(见谱例2)等。
谱例2
有上下句乐段后接垛板段的,以【辽调】接【垛板】最常见,垛板之后一般还有一句补充句(见谱例3)。
谱例3
还有五句式的(2+2+1),如【探亲家】(见谱例4),实为【银纽丝】的变体。
谱例4
但最为特殊且最具代表性的是【五更鼓】调,其唱腔为三句体结构,唱词为十(五、五)、十一(六、五)、十二(七、五)字的固定结构*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在时值范围内灵活增加字数的情况。,句句押韵,演唱起来十分顺口,唱词内容也很容易听清楚,因此是中庄秧歌中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曲调种类。唱词结构具体表示为:
目前阳城县境内的【五更鼓】演唱共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发源地版”,即润城镇版,尤以上庄村最为纯正,韵味十足,见谱例5。
谱例5
另一种是县城之“中西部版”(见谱例6),这个流传区域较广,演唱起来较为干、直,两种版本韵味之异与语言有很大的关系,以下我们将从语言角度具体探讨。
谱例6
(二)中庄秧歌的语言特点
中庄秧歌的发源地润城镇所使用的方言称为“东乡话”,其使用范围包括沁河流域的润城、北留两镇以及沁水县东部的一些乡镇和地区。东乡话的主要特点有四个*该部分除表格为笔者绘制外,其余文字部分主要参引自李财旺编著《阳城方言》,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3月,第4、15页。,以下分别说明并列表举例其与阳城“本地话”的区别。
特点1:in与ing不分,全部读作ing,与“本地话”正好相反。
特点2:将普通话韵母为iɑn的字发成ei音(偏向ɑi),而本地话发ie音;将韵母为üɑn的字发成uei音(偏向uɑi),且伴有改变声母的现象,而本地话发üe音。
特点3:说普通话韵母为uei、uɑ的部分字时,“u”音脱落;而本地话uɑ音与普通话一致,但发uei音为uɑi。
特点4:将普通话中部分韵母为enɡ的字发成ei音,而本地话发ɑnɡ音。
从表1可以看出,东乡话与本地话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韵母”,而中庄秧歌的唱词最主要的就是句句押韵,韵母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歌唱韵味的不同,用本地话押出的韵比较“干、直”,而用东乡话押出的韵相对委婉一点,这也是操本地话口音的人老唱不出中庄秧歌“韵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中庄秧歌的乐队编制和主要乐器
中庄秧歌的伴奏乐器有武场(俗称“上场”)音乐和文场(俗称“下场”)音乐。
武场乐器有鼓、锣、钹、鍹(小锣)和梆、板等,鼓有擂鼓、墩鼓、二簧鼓,锣、钹、鍹有高调、低调的大、中、小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根据不同的演唱要求,运用不同的乐器。
表1
文场的乐器原来只有唢呐、锯琴(俗称“头把”,5-2定弦,音尖,属于高音板胡类)、二胡、老呼呼、三弦、笛子和箫,后来又逐渐加入了琵琶、中阮、扬琴、大提琴等,使之更加浑厚、悦耳。
文武场乐队编制可以根据乐器的多少而定。一般武场为5人:鼓板一人,锣、钹、鍹、梆各一人;文场为7至8人:唢呐、锯琴、老呼呼、三弦、笛子、箫各一人,二胡为1-2人。
唢呐、锯琴为主旋律乐器,用于托腔保调,此外还用于过门的演奏;笛子、箫、二胡、三弦和老呼呼等高、中、低乐器,按分工不同进行支声复调式的加花变奏。
三、中庄秧歌的现状分析
(一)中庄秧歌的传承谱系
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搜集整理到一份中庄秧歌较为完整的传承谱系,其中涉及到润城镇上庄村的传人共四代,其中第一代7人,第二代12人,第三代5人,第四代6人,共计30人;涉及到润城镇中庄村的传人共三代,其中第一代4人,第二代1人,第三代2人,共计7人;涉及到润城镇下庄村的传人共二代,其中第一代6人,第二代3人,共计9人。从三个村的人数比例也可以反应出上庄村作为中庄秧歌发源地的核心地位。限于篇幅,这里只将完整谱系中仍然健在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谱系列出(见表2)。
表2
(二)中庄秧歌现存剧目统计
中庄秧歌自民国形成以来,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已拥有数十个剧目,这些剧目的内容大都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教育和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崇尚科学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提及的是,笔者在剧目收集过程中,李尔江老师提供给笔者不少中庄秧歌的剧目片段,在此深表谢意。现将中庄秧歌现存剧目列表如下(不完全统计)。
(三)中庄秧歌现状与展望
中庄秧歌自形成以来,伴随着节日、庆典、庙会等民俗活动而产生、发展,在长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是阳城民间演唱文化的特殊产物。2008年11月,中庄秧歌所属的润城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秧歌、社火)的称号。
表3
中庄秧歌作为一种赖以庙会、节日、庆典等民间礼俗而生存的民间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礼俗观念的逐渐淡化,原本热闹的秧歌剧团逐渐萧条冷落,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年事已高,也逐步退出了舞台,并相继谢世,有些绝技因此失传。还有不少秧歌爱好者也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其它活计,参加演出(唱)的机会愈来愈少。
就学术意义而言,抢救和保护中庄秧歌,对丰富和完善我国秧歌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曲调类型对于明清俗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层面,从社会意义的角度考量,抢救和保护中庄秧歌,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及时抢救中庄秧歌这一民间艺术,进入新世纪以来,阳城县文体局成立了有专家指导的以局长为组长、文化馆馆长为副组长的中庄秧歌保护领导小组,并配合当地成立了以三庄为主的中庄秧歌保护小组。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以文化馆人员为主体的中庄秧歌工作普查队,展开全面细致的普查工作,搜集散落于民间的遗散剧本和散落曲调,广泛动员宣传,创立了一年一度的中庄秧歌艺术表演节,建立了以专业人员配合、本地区爱好者参加的中庄秧歌示唱队,加工、提炼中庄秧歌的演唱内容和演唱方式,并注入新的元素,为中庄秧歌不断开拓市场。
同时,从2006年起,中庄村村委联合当地天官王府景区,不断挖掘中庄秧歌的文化内涵,与老一辈表演者和文化传承人认真分析其生存现状,培养了一批新的传承人,并整理出一份“中庄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最终于2008、2011年先后列入晋城市第二批、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民间瑰宝的中庄秧歌,目前面临失传和湮灭的危险,必须尽快挖掘、抢救、保护,才能得以传承,同时在传承中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其发扬光大,不绝于世。*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中庄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曹继信老师就他所掌握的不同曲调给予了笔者原汁原味的示唱;赵水余老师提供给笔者一些他的记谱资料;阳城县文化馆李呆庆研究员也提供给笔者中庄秧歌的相关参考资料,在此对三位老师提供的帮助特撰致谢!
(责任编辑:郑铁民)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1.003
2016-07-26
董郑峰,男,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
J607
A
1002-2236(2017)01-0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