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廉吏群体的五大特征
张文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阳城廉吏群体的五大特征
张文广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阳城历史上曾有一个事迹突出且青史留名的廉政官员群体。研究阳城廉政案例,不能单纯研究个别廉吏的情况,而应研究其群体的基本情况,总结和概括其基本特征。深入分析阳城古代廉吏群体,可以概括出五个显著特征,即以民为天、勤于政务、节用惠民、刚正不阿、清白有朴,这是他们为官施政的基本特质和突出表现。
阳城;廉吏;群体;特征
山西阳城历史上曾有一个事迹突出且青史留名的廉政官员群体,其中有明代张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吏部尚书王国光,敢于与阉党抗争的南明吏部尚书张慎言,依法秉公办案的清初刑部尚书白胤谦,“无一念不可对天,无一事或敢欺人”的清初户部右侍郎田六善,清代“直隶第一”的廉能地方官卫立鼎,以清德著盛名、因字书垂青史的康熙朝重臣陈廷敬,有“清白宰相”之誉的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田从典,等等。
研究阳城廉政案例,不能单纯研究个别廉吏情况,而应首先研究和了解其群体的基本情况,阐释和反映其突出事迹,总结和概括其基本特征。这既是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净化政治生态、重塑山西形象的迫切要求。深入分析阳城古代廉吏群体,可以概括出五个显著特征,即以民为天、勤于政务、节用惠民、刚正不阿、清白有朴,这是他们为官施政的基本特质和突出表现。
一、以民为天
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很早就产生了“民为贵”“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他们看到了人心向背对社稷安危的重要性。在重视整个社会民众的情况下,这些政治家、思想家形成了“人为国本、食为人命、农为急务”的明确意识,认识到了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至关重要。这种民本思想和重农意识,是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廉政思想的基石。山西阳城历代廉吏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优秀传统,怀着爱民、忧民意识,采取种种养民、利民措施,解除黎民痛苦,改善百姓生活,实现了明清社会的民安邦宁。
阳城县东关村人田从典(1652-1728),一生体察民情,为官清廉,颇有德政。康熙三十四年(1695),田从典任广东英德知县。刚履任,他就写文章向城隍庙(离县衙不到60米)宣誓:“若为囊橐之计,而倾一人家,任喜怒偏,而戕一人命,则大庾岭上,将同颓石齐倾,始兴江头,直与流波俱逝。”一番誓言,表明自己公正无私、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志向。
英德文化落后,读书上进者不多。田从典就大办教育,兴学育人。康熙三十七年(1698),他捐出自己的俸薪,建立了近圣书斋。据史料记载,“国朝定鼎以来,邑学久未修葺,从典鸠工,逐一翻新。又建圣斋,捐俸金买田,专供讲席经费及奖励。从此,人文尉起”。他又聘请名师任教,致使每次中举者八九人。近圣书斋也成为当时重要的书院之一。随着近圣书斋的建立,英德办学之风逐渐兴盛,培养出大批学子。据载仅近圣书斋就出了解元、拔元、举人、贡生等100多名。
田从典还非常重视社会治安,体恤民情。史载,“(英德)县境踞南北要冲,浈匡河浅,山径崎岖,且连岗复嶂,林深村稀,不法强盗,抢劫时闻”。为维护社会安宁,“从典洞悉其害,严缉长冈岭、蟒子坪诸处,盗源肃清”。他大力整治社会治安,营造平和安宁的生活环境,得到当地百姓的肯定和赞扬。
康熙三十五年(1696)至三十六年(1697),英德饥荒,百姓“流离失所,遍地哀鸿,不少县民变卖儿女,以求活命”。田从典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迅速动员官吏“设赈平籴,灾民感以德泽”。他还革除繁重的耗羡银,并彻底查清田亩户籍,规范税收秩序,彻底减轻百姓负担,原本因沉重丁税而逃亡的百姓纷纷返乡定居。
田从典离职时,英德县民攀车挽留,依依不舍,有的人甚至把他送过了大庾岭。在英德,他还为曾在此地任过知县的三位宋代贤臣唐介、郑侠、洪皓建立了“三贤祠”。他辞世后,英德县人把他供入祠内,改“三贤祠”为“四贤祠”,世世代代被人瞻仰。
从政30多年,田从典性甘俭约,食不兼味,家无厚产,门无杂宾,有“清白宰相”之称。雍正六年(1728),田从典病逝。以严厉著称的雍正帝亲书“清谨公方”四字赠他,并赠诗赞曰“出纳望同天北斗,清芳品拟省中兰”,谥文端。
二、勤于政务
勤于政务,即“勤政”。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勤于治业是最基本的品德要求,所谓“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官吏为民师表,应该是勤政的模范。自西周以来,历代思想家、开明统治者都大力倡导勤政,认为“为政之要在于勤”。南宋真德秀说:“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明代《初仕要览》中说:“初仕以勤政为首务,政不勤则百事殆。”认为官员要把“勤”作为首要的从政理念。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则“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阳城古代廉吏大都具有勤政这个特征,他们不辞劳苦、恪守职责、勤恳做事、始终如一地为国为民作贡献。
阳城县皇城村人陈廷敬(1639-1712),是一名精明强干、勤于政务的好官,他在不同职位上都能做到不辞劳苦、尽职敬业。《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初任庶吉士、经馆试御试均居第一,被任为秘书院检讨。康熙元年(1662),因供养母亲请假回家4年,起任国子监司业,改任内秘书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和内阁学士。对于经史,他能深刻分析其中的含义,讲解颇为透彻。由于陈廷敬勤政,又很有才华,在任翰林院学士时,曾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表扬他们“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康熙曾特赐予他和喇沙里、张英3人貂皮各50张,表里绸缎各2匹。
康熙二十年(1681)末,陈廷敬以母丧“丁忧”服满,再起任礼部侍郎,仍管宫中藏书。在礼部他拒绝请托,禁止送礼,使部属风气一时好转。康熙二十三年(1684)元月,陈廷敬被调任为吏部右侍郎,管理户部钱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陈廷敬于八月上疏:“自古所铸钱币,时轻时重,过不上多长时间就又要重新改铸。现在,百姓最为不便的主要是钱价。过去,一两白银可兑铜钱一千,今则仅兑九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私商熔化铜钱为铜,从中渔利。按说,销毁钱币,其罪至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长久不能禁止,就因为私商能从中获取厚利。因为一两银子可买铜七斤,如果将一两银子兑成铜钱,则得一千,将这一千铜钱熔化,就得铜八斤十二两,从中获一斤十二两铜价。这些不法商人以此为盈利的捷径,使得市场上铜钱日趋减少。顺治十年时,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原本是为阻止私铸,但结果呢?私铸依旧时常发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增加钱币的重量,而应改重为轻。如果这样,那私铸之风就会不禁自绝。”同时他还指出:“由于近年来产铜之地收税过重,致使铜矿开采寥寥无几。应当减少税收,让百姓也来开采。开采的人多了,铜的产量自然就会增加。随着铜的增加,铜钱价值也自然会日趋稳定。”陈廷敬的这一上疏,受到康熙的高度重视,建议很快被采纳,并付诸实行。
康熙二十九年(1690),陈廷敬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针对清廷内官员贪污受贿、腐化之风严重的情况,他上书皇帝要求制定严厉的制度,以改变不良风气。他的建议被康熙采纳,责令都察院严惩不法之徒。此举对于治理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由于铨选官吏搞鬼,选拔人才时有鱼目混珠现象。陈廷敬命令所属,让候选者首先送上文稿,再审核批准,以制止舞弊行为。他还敢于坚持正义,当时多数人主张八旗兵驻扎城外捕缉“盗”“贼”,御史李时谦上疏持异议,廷议否定了李的主张,陈廷敬据理为李力争。他还针对官吏大都贪得无厌的现状,上疏力戒贪污浪费,请求详细制定官民的冠服婚丧制度。
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月,陈廷敬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办事审慎,严守机密,任职6年间,多次上疏辞职,均被皇帝慰留。康熙四十九年(1710)十一月,在他的恳求下,皇帝才予批准。
康熙四十九年(1710),皇帝下诏,命令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第二年,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独任总裁官。这部字典是在前人《字汇》和《正字通》的基础上增补充实而成的,共收4万7千多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收字最丰富的字典,后来定名为《康熙字典》。陈廷敬去世后,康熙评价他“恪慎清勤,始终一节”。
三、节用惠民
“节用”思想是我国古代廉政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我国历代廉吏以此为其廉政的基本出发点。“节用”既是做人的美德,又是为官的境界,更是立国兴业的基础。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的主张,墨子也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南宋诗人陆游的家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更深刻地揭示了俭奢是治国安邦成败的关键。“节用”是阳城古代廉吏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认识到,“为政奢侈,必导致伤财,伤财必害民,故爱民必先节用”。在“节用”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精打细算、节俭办事,力求为国家节约开支、为百姓减轻负担。
阳城县上庄村人王国光(1512—1594)是节用惠民的典范。他对国家的突出贡献是任职户部尚书期间大刀阔斧、锐意革新之举。在户部任职期间,王国光强化了户部财政事务的管理机能,改变了国家财政失衡状况,政绩卓著。
精简机构,削减开支。当时,户部簿籍名目繁多,手续复杂,从州、县上达户部就有缮书、输解、交纳等各种费用。下层官员无不叫苦连天。隆庆六年(1572)八月,王国光上疏请示予以裁并,去掉繁复文书的十之三四。办事人员都称赞手续简便。当时户部共有13个司,办公地方狭窄,只有各司的一把手“郎中”一人上岗办公,副职“员外郎”和“主事”每天只需点个卯就了事,只有在拜官授职时才到此集合。郎中毕竟精力有限,有事只好委托手下人员办理。这样一来,日积月累许多弊端就从中发生。于是,隆庆六年(1572)九月,王国光命令全体部属人员入署办公,互相监督,因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核实边饷粮食,制定边铜政策。当时,明政府用于边防的军事开支严重不足,而各边关每年的支出以及屯田、盐课等项收入也都无案可查。历任户部尚书对此都觉头疼。王国光头脑清醒,看得明白。他先是请示朝廷命令边臣对每年的收支账目严加核实,降低粮食消耗。隆庆六年(1572)十二月,王国光又奏请催征拖欠钱粮,并要求对办事不力和玩忽职守的地方官员进行严惩。此外,他还让地方官员把收入存欠实数全部上报户部,予以通融合计。然后用剩余的部分接济边防。这个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办法被采纳,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国粮食紧张的形势得以缓解。京城驻军的粮草供给是由户部设在通州的办事单位来支派的,历来这里只有一个职能人员“通判官”办理手续。军方等候艰难,误时误事,骂声不绝。万历二年(1574)十月,王国光当机立断,派一个主管郎中去这里坐镇专管此事,名曰“坐粮厅”,使得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调控赋税,实行归并责成法。全国的钱粮分别由户部的13个司来管理。面对各行其是、漫无核纪的混乱局面,万历三年(1575)十月,王国光奏请神宗实行了“归并责成法”:打破地缘关系,将京城附近的府、州、县的钱粮归福建司管;南京归四川司,盐税归山东司,官税归贵州司,徐、淮、临、德等州府归云南司,御、马、象、房及24马房刍料归广西司等。由于行之有效,后来便形成明清两代都沿袭不变的财经管理制度。
掌握全国财政状况,编撰《万历会计录》。王国光通过整理征收赋税的簿册,加强户部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监督。在悉心管理国家财政的基础上,王国光奉旨编纂一部记载国家财政收支的专书——《万历会计录》。《万历会计录》的出版,使全国各地的赋税收支有了稳定的参照系数,不致造成大起大落的反常现象,不给贪官污吏留下可乘之机。
王国光任户部尚书四年期间,初步恢复了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实现了经济稳定,为日后经济改革的深化创造了条件。王国光在经济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得张居正的老对手高拱也不得不承认王国光“理财奇人,当世无双”。神宗亲手书写“正己率属”给予嘉奖。《明史》评价:“国光有才智。除掌邦计,多所建白。”
四、刚正不阿
中国廉政史上,涌现出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东汉光武帝时代的“强项令”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曾任顺天府尹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刘宗周等,都是公正廉明、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官吏典范。阳城历史上,也涌现出了一批敢于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不惜触怒当朝天子和权贵的直臣廉吏。这些刚正不阿的廉吏立于公堂,对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正是这一大批正直的诤臣,在统治者开始滑向危险边缘的时候,毫不迟疑地挺身而出,为他们敲响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警钟,从而使骄君戒,使贼臣惧,使王朝走向强盛。
阳城县匠礼村人杨继宗(1428-1488)是中国历史上刚正不阿的典范。明朝成化年间,全国各地官署衙门堂前都书写着当时“天下四大清官”的名字,杨继宗名列第一。甚至连高丽国的人都写诗赞道:“天下谁人肯执中?三原王恕秉心公;浙江陈选堪连并,更有山西杨继宗。”
明朝中叶的官场,官吏贪黩渐成风气,杨继宗虽身处其中却不为之所染。他在担任浙江嘉兴知府期间,御史孔儒到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可到府衙告状。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前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你只管剔除奸弊,劝诫惩办官吏。像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情,则是地方官府的事,你所做的不是律法所规定的。”孔儒无言以对,但是心里却颇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想搜寻杨继宗的把柄。打开杨继宗家的箱筐一看,发现里面只有旧衣数件而已,只好悻悻而去。当地土豪张绅父子骗取了桐城县衙门的绢,依法应判死罪。有个姓张的上级官员受了贿赂想给予开脱。他质问杨继宗此案的失主和原告各是谁,杨继宗回答说:“失主是朝廷,原告是知府。”顶得他哑口无言、不敢再加过问。
明朝中叶太监专权,经常到各地作威作福,地方长官按惯例要送给他们礼物。有个任织造的宦官名叫秦品,南下路过嘉兴,沿途捞尽金银财宝。杨继宗赠给他莲藕和历书两样礼物。秦品大发雷霆,将两物摔到地上,非得要实货不可。于是,杨继宗发公函取出库金说:“钱全在这里,请收下!不过你得签名盖章。”吓得秦品赶紧溜走,说天下果真有吃了豹子胆的人。在嘉兴做官期间,杨继宗进京入觐,大太监汪直想要见他,他坚决不见。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明朝初期因法禁太严,许多人都不想做官。每遇考试,地方官吏就报上自己的仇人。杨继宗感叹地说:“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如果像现在这样,国家将成什么样呢?”于是他选择教师教育子弟,规定8岁不念书的罚他的父兄,如果补送了子弟入学的,退还罚金;家穷念不起书的,就给予周济。每月他都亲自给学生讲课一次,挑出品学兼优的人来。后来,这里的人才逐渐出现。对于负责教育的学官,他特别尊重,每次见面总是茶话多时。每次宴会,他总让学官上座,并说:“我是一个郡的父母官。而你们是教我们子弟的老师,按理你们是上客,怎么能跟一般下属官吏同列呢?”当地海水为患,惯例每年得花费3000两银子来治理,而杨继宗只用了1000两银子砌石贯铁,就使塘岸坚固经久。9年任满离去,郡属7县官民攀车挽留,几百里不绝。
9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刚上任不久,他就发现有十多个仓官因库存缺粮而进了狱,准备出卖子女来赔偿损失。他觉得迷茫,一直在寻思。恰好他和同僚当月的俸金超过了原数,他即刻找到了库缺的原因。他讲明实情,大家都很害怕,纷纷请求捐俸代偿。无辜的仓官于是得以获释。在此期间,他与同僚张庆常有矛盾发生。张庆的兄长张敏任职司礼监,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却说:“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已,忙写信给张庆说:“要善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后来,杨继宗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顺天府,责令权贵归还侵占农民的土地。当时,恰遇星辰变异天象,他就以这是“不祥之兆”为由,上疏一件件指控宦官和文武官员的贪污不法行为,并请求召回全部出镇在外的宦官。结果触怒权贵,被降职为云南按察史司副使。云南产黄金,该省主要官员无不征收做成器具。他立即上疏弹劾,让他们一律退还。
明孝宗登基后,任命他为湖广按察使。到达任所后,他先让人打来上百斛水,把厅衙冲洗一番才办公,说:“我要清除污秽。”不仅如此,杨继宗在办理公事时从不徇私,对于旧时同僚也一视同仁。出任湖广按察使不久,他又以佥都御史名义巡抚云南。云南三司有许多旧日同僚,相见十分高兴。见面后,他起身离开座位向僚友揖礼道:“明天要办公事,望诸君能给予谅解。”次日上堂,一举弹劾罢免了8个不称职的官吏。就这样,杨继宗虽官仅至按察使,但却名垂青史,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名臣。
五、清白有朴
所谓清白有朴,指的是为官者生活俭朴。先秦诸子百家大都崇尚俭朴、反对奢侈,并且把奢侈上升到足以败家灭国的地步。《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评论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德莫大于节俭,罪莫大于奢侈。《墨子·辞让》也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勤俭节约,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奢侈荒淫,国家就会灭亡。“唯俭可以养廉”,生活作风的俭朴是廉洁奉公的基础,为官之德以戒奢从俭为先。俭朴有利于官员道德修养,有利于官员公正处理政务。如果官员不能俭朴,就会为私利所惑,不能秉公执法,就会导致吏治腐败、民心生怨、政局不稳。
阳城廉吏大都是清白有朴的典范。陈廷敬为官53年,28次升迁,始终清廉为本。即使官至宰辅,生活也非常清贫。他常常记诵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忍饥诵书,率常半饱”的话,因此被人称为“半饱居士”。
他在京为官50余年,整理行囊,并无长物,只有老屋数间,准备变卖之后归老。他致仕后方有闲情外出郊游,但贵为当朝一品,出门竟无车坐,只好向同朝官员王方若借车,他说“:只需要一辆小车,能放下我和一支拐杖就行了。”
陈廷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还特别注重教育家人后辈保持清廉之风。他告诫子孙“清贫耐得始求官”,这便是他一生奉行的为官之道。陈廷敬的四弟陈廷愫在河北武安县任知县,深得民心,有“陈青天”的美誉。任期届满后,陈廷愫写信给在京做官的大哥陈廷敬,让其为自己在京城另谋一官半职。陈廷敬便给四弟写了一封家书,劝弟弟知足常乐,不要跑官,还是返回老家为好。管理好田地庄园、照看好年迈的父母、欣赏田园风光、以诗书为伴,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陈廷愫依言返回故里,赡养父母,以终天年。陈廷敬之子陈豫朋曾在四川为官,入觐回京,陈廷敬曾以诗勉励,诗曰:“敝裘羸马霜天路,赖汝清名到处传。”陈豫朋以父训为则,清介自守,自始至终。直到陈廷敬去世后他仍念念不忘“:顾念先世清白传家,未敢先坠。自筮仕以来,冰兢自矢,虽宦途落,而未曾以贿败。”此外,陈廷敬后人做官的有数十个,但没有一个贪官,由此可见陈廷敬的言传身教对家人后代的影响。
山西阳城廉吏群体,彰显着阳城悠久的文化,体现着阳城人民勤劳质朴、诚信耐韧的品格和特征,承载着阳城人民千百年来对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突出贡献,是我们今天廉政建设可资借鉴的历史典范和楷模。
(责任编辑王怡敏)
K204
A
1008-9012(2016)02-0076-05
2016-05-16 作者简介:张文广(1981—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和山西廉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