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都阳城新考
张耀征,张留坡
(1.平舆县文物考古管理所,河南 平舆 463000;2.平舆县委宣传部,河南 平舆 463000)
禹都阳城新考
张耀征1,张留坡2
(1.平舆县文物考古管理所,河南 平舆 463000;2.平舆县委宣传部,河南 平舆 463000)
夏朝是中国古代有完整帝王世系记录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频繁迁都。阳城是夏朝的第一个都城。禹都阳城究竟在何地?众说纷纭。依据大量历史文献,经过对比论证和实地考证,禹都阳城故城应位于汝南县城东北13.5公里、上蔡县城东南25公里、平舆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阳城镇新集村委周庄附近。
禹都;阳城;地望;楚地;周庄
夏朝是一个频繁迁都的朝代。据各种史料综合统计,自禹至桀都城凡十四迁。《世本》及《竹书纪年》均载“禹都阳城”。阳城是夏朝的第一个都城。按《竹书纪年》载,夏朝先后曾建都阳城、斟鄩、斟灌、帝丘、原、老丘、西河,最后又回到斟鄩。再参考一些其他说法,夏建都及迁都情况为:禹都阳城、迁居安邑、平阳;启迁阳翟、又迁安邑;太康迁斟斟鄩,后又迁阳夏(今河南太康)以避后羿之乱,相亦曾避居于斟灌(今河南清丰)及帝丘(今河南濮阳南);少康都康城(今河南禹州西北);杼迁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又迁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廑居西河(在今河南汤阴东18公里处,一说在山西河津南);皋渑池(今河南渑池);桀又迁居斟鄩[1]124―127。本文主要探讨禹都阳城究竟在何地。
一、禹都阳城地望考
据史籍记载,阳城是夏禹开国建立的第一个都城。《孟子·万章》曰:“禹避舜于阳城”[2]221。《世本》亦云:“禹都阳城”[3]6。关于阳城究竟在何地?古今说法不一。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述有两座阳城,一在颍川,一在汝南。颍川阳城位于登封县城东南的告城镇,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汝南阳城位于平舆县城西北42华里处的阳城镇新集村的周庄一带(遗址西北角系唐代阳城寺院),遗址面积56.5万平米,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查阅《汉书·地理志》,探究孰为禹都阳城?班固云:“阳翟,夏禹国,周未韩景侯自新郑徙此。”[4]1560而《左传·昭公四年》则有“夏启有钧台之享”[5]1246之语,阳翟与阳城虽然都冠有“阳”字,但并非一地,古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州,至今这里仍遗有禹的纪念性建筑,如禹王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或夏台等,并无只言片语记述颍川阳城为禹都。汝南阳城也是如此,班固仅记:“阳城,侯国,莽曰新安。”不言其为禹都。远古的都邑,一地有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多端寡要,扑朔迷离了。
关于韩地登封阳城的地名,《左传·昭公四年》云:“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5]1250这段话所指的都是山名,阳城山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北,号称阳城山脉,非城邑之名甚明。但战国后期韩地确实出现了阳城的地名。《史记·郑世家》载:“郑君乙立……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6]1776《史记·秦本纪》亦载:“秦昭襄王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所记均指这座古城。考虑地望、年代及春秋战国时期韩地确有“阳城”,故登封王城岗城址即是一座夏代城址又是禹居阳城的可能性较大。而楚地的阳城,最早记述的是宋玉的赋,“惑阳城,迷下蔡”。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与唐勒、景差等名贤皆以待从见闻,《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春秋战国时期登封所在的韩地虽然有阳城的邑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春秋战国时期楚地阳城的存在,更没有理由否认此处非为禹都阳城。
楚地的平舆阳城系禹都阳城。据史籍和传说,夏代的祖先最初活动于今河南省南部,传到禹的父亲鲧,夏部族开始强大,并始与毗邻部落有莘氏联姻,诞生圣贤帝王夏禹。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曾“疏通九河”,足迹东到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南达衡岳(今湖南湘中一带),西至黄河中上游,北抵塞外。这些传说虽非完全为信史,但大禹治水,发展农业生产,使部族得以强大,为建立夏王朝奠定基础仍有其可信性。传说因治水有功,舜禅位于禹。“禅让”之说亦不太可信,实际上是联盟部落上层内部争夺王位的一种饰称。早期部落式国家王位尚未确立世袭制,故王位的承袭在统治机构内有权势的人物间进行。禹治水有功,可博得部族首领们的支持,得以顺利取得王位。
夏禹之所以在楚地阳城定都,当有以下原因:
1. 早在上古的伏羲女娲时代,因房国为联盟部落的所在地,“房心为豫”已确立天中城邑房国为天下之中,在古天文星野上以房星为中。汝南阳城故城距房国故城仅50公里,在古天文星野上属古豫州天中之域。
2. 夏朝的祖先最早活动在豫南的天中一带,在此建都可以得到亲族的帮助和拱护。《史记·夏本纪》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6]49据此排列禹家族的世系为:黄帝—昌意—颛顼—伯鲧—夏禹。昌意是夏禹的曾祖父。《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6]10高阳,即颛顼之号。“若水”谐音为“汝”,远古名曰女水,如《汉书·地理志》即称“汝阳”为“女阳”。近代不少学者考证:若水“即今河南汝水”[7]12。蜀山在西平县境,古人称蚕为蜀,“蚕山、蜀山、西陵实为一地,西陵氏、蜀山氏实乃一族”[8]152。按此,夏禹的四世祖昌意当活动在西平县一带的汝水之滨。夏禹的祖父颛顼即出生在柏国邻近的房地。若阳即“汝阳”,古代称男子为昭,喻为汉水,俗称“男子汉”,星象为“天汉”(银河);女子淑静为穆,喻为汝水(《汉书·地理志》即书“汝阳”为“女阳”,“汝阴”为“女阴”),曰“天穆”。《山海经·大荒西经》《注》引《竹书纪年》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天穆之阳即汝水之阳。说明大禹的父亲鲧也诞生于汝水之阳。《大戴礼》云:鲧娶于月华氏。月华氏是有莘氏的异称。“有莘氏”先秦名曰“莘国”,是禹母的祖国,夏禹的生地。其地在今上蔡县城南十里铺一带,此地距楚地阳城仅40华里。莘国是禹的外祖父家,邦土毗邻,可以拱护都城的安全。
3. 夏禹诞生及姓氏,夏部族起源于天中地区,史载夏部族姒姓,其得姓原因,说法不一:一说夏的开国之君禹出生于薏苡。如《史记·夏本纪》引《帝王世纪》云“父鲧妻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拆而生禹”[9]149。《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亦曰:“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孽,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坼胁而产高密。”[9]149《论衡·奇怪篇》也云:“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10]50由于传说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夏部落就把这种作物作为自己部落所崇拜的图腾。薏苡之“苡”,从草以声,因禹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以“姒”字为氏。“姒”,甲骨文、金文写作“ò”为薏苡果实的象形字。为什么禹母修已(又名娡、女嬉)吞服薏苡才会怀孕生禹呢?原来薏苡是一种可以作为食物的中药。薏苡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多生于河边、溪涧、荒野。这种作物叶、根、籽皆可入药,以籽最良,果实脱去壳名曰感米,又名薏珠子、草珠儿、菩提子、芑实、薏米、米仁、薏仁、苡仁、苡米、六谷米、珍珠米、药王米、水玉米、催生子、益米等,其性味甘淡、凉,功用主治: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疗泄泻、湿痹、筋骨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痢、淋浊、白带等,女性服此品不仅可受孕,并有保胎催生之效,为药中之上品。吞字,《说文》云:“吞,咽也,从口夭声”,因禹母咽服神珠薏米,“梦接意感”,大福大贵生了一代圣君夏禹,故薏苡仁又称“感米”、“催生子”。传说古阳城因毗邻丹水(水色红,又称“红河”,今名洪河)。两岸此作物丛生,禹母因采得薏苡咽服而生禹后,此水改名澺水。《水经注·汝水篇》云:“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水上承汝水,别流于奇虽城东,东南流,于上蔡蔡岗东为蔡塘,又东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澺水又东南左迤为葛陂……澺水自葛陂故城南,经新蔡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水。”[11]也就是说,今洪河上游名练沟、蔡塘,仅入平舆县境至新蔡境入汝处名曰“澺水”,故此河之名非同寻常,是纪念禹母的河流。
4. 在此建都可以取得盟邦的支持和援助。江国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方国之一,位于今河南正阳县境,发端于伏羲时代的阴康氏,后来共工氏也曾在此定都,黄帝击败炎帝后,被拥戴为联盟部落的首领,共工氏部族被迫西迁。为控中原之中的天中地区,深谋远虑的黄帝派遣其子青阳定居江水,他就是五帝的“少昊”之父,其后裔建立江国,上古时代江国为中原大邦,其君长相继为皋陶、伯益(一说皋陶、伯益为父子)。伯益即夏禹的盟友。《孟子·滕文公下》云:“当尧之时,天下未平;洪水横流,泛滥天下……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12]172―175伯益协助治水成功,并拥戴禹为联盟部落的首领,故江国是夏禹的可靠盟邦。其次,楚地阳城的周边:西南18公里处的汝南县城一带还定居以犬为图腾的黄帝苗裔盘瓠氏(城邦遗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城一带);阳城东北11公里处有黄帝后裔尧子丹朱建立的丹国(又作聃国)。阳城东南45华里处还有黄帝苗裔番禺、奚仲建立的挚国[13]185―195,可以说禹在此建都无疑得到以伯益为首诸多黄帝族苗裔部落的支持和拥护。所以夏禹在天中的楚地阳城建都可谓族亲簇拥,应天顺人,左右逢源,顺理成章,勿庸置疑。
二、禹都北迁考述
阳城是夏朝的第一座都城,但《世本》又说:“夏禹……又都平阳,或在安邑”,夏启“有钧名之享”,曾迁都阳翟等。因篇幅所限,本文仅述夏禹时代的迁都。
禹居楚地阳城,族亲盟邦分居四方,安常处顺,守望相助,为什么还要北迁呢?事情的缘故还需从帝尧时代说起,《淮南子·齐俗训》云:“故尧治天下,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司田,奚仲为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阪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以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14]493达到了世得其利、天与人归的境界。帝尧举贤,把帝位禅让给虞舜,帝舜又把帝位禅让给夏禹。夏禹晚年,按照传统的“禅让”制及治水的功绩,王位当禅让给皋陶,故《夏本纪》曰:“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6]83益,亦名伯益、伯翳。《史纪·秦本纪》载:“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赐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6]173大费即益。夏禹在阳城定都后,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其晚年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理所应当把王位禅让给益。但禹并非如此,按《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尧、舜举贤,禹独与子”[14]486,也就是说夏禹名义举益为继承人,但只是装腔作势、逢场作戏而已,目的是借以拖延时光。《庄子·天地篇》记述:柏国的国君伯成子高(又作柏成子高),甚至用辞去诸侯之位威胁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伯成子高回答说:“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比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15]30言外之意,是禹破坏了颛顼、帝喾、尧、舜等留下“禅让”规矩,民众不仁,诸侯思乱,天下今后不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由于天中地区黄帝族各部落势力十分强大,失去了这些部族方国的拥戴和支持,禹晚年徙都登封阳城。然后带领伯益等重臣东巡狩。
《史记·夏本纪》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6]83由此我们可知,夏禹晚年东巡到会稽后病危暴崩前,才宣布把帝位传授给益,此时伯益早就看穿了禹的心迹,“禅让”为假,传子乃真,所以因佐禹日浅,他作为禹的朋友,三年守丧完毕,便带领随从返回登封阳城,把帝位“禅让”给启。
三、禹都阳城诠考结论
楚地阳城位于号称“天中”的驻马店地区,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其地邻山面淮,襟带汝颍,属淮北平原,境内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遗存200余处,说明在史前时代这里正是中原华夏部族与东夷邦部族及江汉苗蛮部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碰撞的地区,据上述考古资料研究证明,距今八十万年至一、二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天中浅山区劳动、生息和繁衍后代;到距今七八千年时,裴李岗文化的先民们已脱离了野处穴居、猎取野生、“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开始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距今五六千年前后,女娲定都于房地的汝水之滨,裴李岗文化的“后裔”——仰韶文化遍布天中地区,聚落遗址现有30余处,广袤的天中大地已开发为农业经济区;龙山文化是由仰韶文化直接发展过来的,聚落遗址更是多达100余处;大约距今4000多年前,这里成为蜀山氏、有莘氏、柏皇氏、挚任氏、盘瓠氏、青阳氏、丹夷等炎黄族各部落的集聚区,并在龙山文化基础上由夏禹划九州,定鼎天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和第一座国都阳城,并创造了辉煌的“天中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令人遗憾的是,楚地古阳城遗址位于平舆境内,属淮北冲积平原,由于年代久远,这里除少数重要城址裸露于地表外,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及二里头类型的文化遗址被洪汝河携带的泥砂掩埋在两米以下,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面积取土外,很难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使之袒露面世,这也是汝南、平舆、新蔡等驻马店市东部各县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龙山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稀少的原因之一。所幸平舆境内的楚地古阳城遗址文化层厚度1—5米,高出周围的平均地面1—3米,未能被洪水携带泥土掩埋,为我们的考古调查提供了便利条件。经考察该故城位于汝南县城东北13.5公里、上蔡县城东南25公里、平舆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阳城镇新集村委的周庄(旧时此地有阳城寺院,俗称阳寺)。该庄坐落在故城遗址的西南隅,故城东西长825米,南北宽685米,呈长方形。此处由于地脉高凸,1975年8月的特大洪水也不曾淹没,该故城遗址为洪水不浸之地。关于该故城遗址的文化内容,过去我们在《陈胜的故里阳城位置新考》一文作了介绍。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发掘资料,要了解该故里真实的文化内涵,仍需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1] 张轸.中华古国古都[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汉]朱衷,注.世本·居篇[M]//世本八种,陈其荣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左传[M].杨伯峻,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 郑杰祥.夏史初探[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1988.
[8] 张耀征.先考嫘祖国族源流考·蜀山氏源流地望水考[A]//嫘祖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9] [清]马骕.绎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0] [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澺水》
[12] 张耀征.少昊都邑江国史考[A]//厚重天中.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
[13] 张耀征,张新领.中国车辆的发源地挚国史考[A]//厚重天中.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
[14] [汉]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5] 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K222
A
1006-5261(2011)06-0092-03
2011-06-25
张耀征(1953―),男,河南平舆人,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 朱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