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阳城旱船的舞蹈形式
王晓艳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浅析阳城旱船的舞蹈形式
王晓艳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阳城旱船作为古老的民间社火艺术,渗透在民众生活当中,具有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整个表演过程中表现出了本色、直白、鲜活、朴实、喜逗乐、少格局等鲜明的农民文化特征,它反映了阳城人民的劳动、信仰、喜怒哀乐、风俗习惯及社会现实,从而体现出当地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追求。
旱船;社火艺术;民间舞蹈
阳城县旱船的发生,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阳城旱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达到不断发展,并由单纯的祭祀活动发展到庙会、元宵等集会的助兴表演。阳城旱船起源于清末,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中断、复兴、禁演直至衰落,使这支民间舞蹈面临失传危机。八十年代为复苏年代,政府曾组织人手进行抢救,致使这种民间舞蹈得以延续,旱船又成为阳城县民间活动不可多得的、群众喜爱的文艺表演形式。现在由于社会的发展,这支群众喜爱的艺术蓓蕾,早已是百疮未愈,太多盛名远扬、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有的相继去世,有的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急需培养后备力量,方可将这门艺术传承发展,发扬光大。
一、阳城旱船的舞蹈表演形式分析
阳城旱船的扎船艺术的步骤:①根据船只的大小用木料和铁丝制作成框架式船型;②根据造型装饰程序可繁可简,一般将船头船尾设置2—4个花灯,贴上民间剪纸,用布条包裹整个框架,搭上水布再用花束,装饰整个船只;③化妆后的演员,按人物扮相,穿好服装,佩戴道具,选定所需的船只,进入船舱,即可表演。
阳城旱船的着装艺术为表现民间戏曲的审美特色要求表演者以白粉腮红涂脸,浓眉红唇,符合民间劳动人民的审美要求:船姑娘主要以引人注目的喜庆色彩为主,搭红色方巾、衣服、腰箍,彩色的裤子搭配布鞋,乘坐花船,碎步行径。艄公头手持船桨,头上戴着斗笠帽,身上穿着黄色的衣服,下身穿着宽裤下面绑腿,脚上穿的是云头布鞋,目光炯炯有神,时而划桨时而摸胡须。一名持浆名为“撑船旦”的渔家女,舞步飘逸轻盈,似燕子在穿梭,又如游动的鱼儿在水中戏水。“丁郎”白鼻黑装,喜怒无常,不时的挑逗一下“船姑娘”和“撑船旦”,将地痞无赖的形象演绎的十分逼真。
阳城旱船表演中的音乐为纯乐器演奏,所用的乐器有鼓、锣、钗、小锣、板和唢呐(海笛)、笙等民乐。村中民间艺人用二胡、板胡、唢呐、笙等乐器为表演进场、过门、下场、穿花时伴奏。伴奏音乐一般为节节高,备马、丑朵花、万年红、老扑碟等上等八音乐曲牌。
阳城旱船表演中的舞蹈花样很多,如九道湾、双进门、穿花、蛇脱皮、尖尖鼓等,不同花样结合《二龙戏水》、《串8字》、《珍珠卷帘》、《一字长蛇》、《青龙摆尾》等固定程式才能完成完整的表演,比如在跑穿花时为了给人以船溜花坡的感觉就要求船要斜着、横着跑,表演艺人灵活运用碎步、搓步等技巧。
二、阳城跑旱船的舞蹈动作技巧
在进行跑船表演时,要求每个人都要腰杆挺直,跟随音乐的变动调整好自己的步伐并保持船身的平稳,给观众一种在水上行驶的感觉。在进行两人或者四人的分组表演时要做到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每个队员之间要做到完美的相互配合。为保证不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最前边的人应当注意把握该支队伍行驶的路线以及方向,船尾的人要紧随其后调整好队形。船和船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后人要与前人所走过的路线保持一致,特别是在难度比较大的转弯、穿花、横跑、斜跑时要做到不错路、滑溜有度。
三、阳城跑旱船的舞蹈动作特色
阳城跑旱船的艺术化舞蹈动作表演,为了将起端、开船、泼水、波浪行、卧船、翻身、跨船、下篙等水上动作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在表演时艄公手中竹篙的方向要始终与旱船和人前进的方向相反。后面的船姑娘为了形象的塑造出前飘后飘、顺水逆水、大旋儿等水面形成的情景,不仅需要操纵船身跟随艄公的划船做舞蹈动作,而且还要跟随艄公的划船做出相应的跑步、碎抬步、蹲步、搓步、慢步等舞蹈动作来营造时而随水势上下起伏时而平稳前进的水上行船场景。
阳城跑旱船的原生态舞蹈动作表演,这些跑旱船的舞蹈动作看上去更像两个正在劳作且配合默契的劳动人民,从而体现出民间舞蹈源于劳动的艺术特色。艄公与船姑娘的默契在于船姑娘要随着艄公做出相应的动作,跟随艄公的脚步随船势一起向前或同时后仰。圆场、停船、启航、追逐圆场、放野船等为传统的舞步。例如为了表现出水上漂这个圆场动作需要艄公和船姑娘的默契配合,为表现的稳健而飘逸两人的步伐节奏要一致,为给人以在水上漂浮荡漾的感觉,需要艄公和船姑娘做到腰部轻微的向前反复划小圆的动作。
综上所述,阳城旱船的舞蹈形式,依附于民俗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了阳城民俗民间文化活动的社会性,这种形式包含有源于民俗活动的礼俗文化,后来又发展为不受活动空间、人员多少限制的更自由灵活的舞蹈形式。这种形式既能够参与文化活动,又可以搬至舞台,富有灵活性。旱船表演富有变化,别具一格,具有稀有性和共存性特征。阳城旱船所带有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希望这项富有特色的民间社火舞蹈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熟知,并很好的传承下去。■
[1] 李智信.上古方祭、女娲传说与社火划旱船[J].青海民族人学学报,2012,03:52-59.
[2] 董锐.全椒跑旱船歌舞音乐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1:146-147.
[3] 皮瑞.经久不衰的社火艺术——论“划旱船”的民间舞蹈特色[J].剑南文学,2012,07:249.
(指导教师:唐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