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袁娜:印章之审美与流变

2023-05-11 23:21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主页 > 墨宝 > 国土书画 > 天工开宝 >

打印 放大 缩小




印章之审美与流变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袁 娜

一、知形合一

中国的印章,在古代称为“玺”。从原始社会开始,印章就是方寸之间的形制,从新石器时代的陶拍到战国变化丰富的古玺,印章经历了印面与文字的大体成型。先秦时,“玺”是对印章的通称,之后只有天子使用的才能称作玺,材质多用玉质,属臣和庶民使用的一律称之为“印”,玺印有金、银、铜等,在等级分明的阶级社会,印章是权力的象征和典型符号,小小一枚印章反映了地域与人文特点及漫长的艺术故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古玺印兼收并蓄,有了明显的地域特征,线条富有节奏,抑扬顿挫,变化微妙,古意甚浓,受到百家思想的影响,印风自由,风格多样(图1)。

二、汉印之集大成

先秦玺印古朴凝重,但因未统一文字,印面富于变化,与秦汉之后的汉印风格相去甚远。“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在“冬花庵”的印跋中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秦汉是印章篆刻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期。秦印多凿,汉印多铸,到了汉代,玺印线条趋于工整,与先秦相比少了一些婉转与生动,具有整齐归一的特点,在汉代,官印的风格随着官印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步演进。

官印的印文一般是官职和人名,用以表示身份地位和所属官阶,作为与人交往的凭信。西汉官印大多承袭秦代官印的界格,向着方正平整发展,新莽官印的制作技艺极为精湛,与西汉的官印风格相比更为娴雅清健。卫宏《汉旧仪》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又载:“皇太子黄金印,龟钮。”可见印制有严格规制与等级之分。这时期印面多呈方形,无论文字结体还是章法构成,刚健敦厚,气息平稳,不愠不火。图2的彭城丞印堂堂正正,方寸中有严谨,敦厚中显扎实。横平竖直中有细腻的变化,横线略带弧形,方正中有折缓,与挺拔的线条构成刚柔并济、含蓄流畅的效果,汉印的整体形态反映了汉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统一性。

除了发展完备的官印,还有私印和图像印,私印广泛存在于民间,所刻内容多为姓名、吉语等,百姓也可以使用。私印普遍使用边栏和界格,几乎为白文,形制多样,朱白皆备,有加四灵作为装饰。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体现了汉代工匠的巧思。吉语印章在汉代大量流行,后来的闲章也由此演化而来。人们习惯于把追求财富的各种思想观念提炼成“吉语”,刻于玉石等载体之上,可随身佩带或者在案头把玩。吉语汉印中常见“大利”“日利”“大幸”“长乐”“长富”“宜子孙”“长康寿”等。如汉代一枚多字朱文圆形吉语印上有“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岁无疆”二十个字(图3)。刻吉语外,印章上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这对后来的文人篆刻有重要的启蒙发源的作用。

图1 战国 日庚都萃车马

图2 西汉 彭城丞印

图3 汉代多字朱文圆形吉语印

图5 清代 邓石如白文印

秦汉两朝还流行鸟虫篆文字,取金文和小谬篆形体而花写,演化为鸟虫篆的“谱”。它强调艺术性,表达制印人对美的追求和自我审美意识的表达,字体蜿蜒曲折,疏朗空明,有高古美妙的韵味,兼具绘画与书法的味道,体现了高尚的审美趣味。到了唐代出现“蟠条印”,边框与文字都是用同样厚度的铜条盘成,线条均匀一致,看起有些板滞,总体上形成回环蟠曲的形状。唐代官印有铸有凿,但在铜质印面上刻凿文字,印面过大,工艺艰难,所以隋唐以后,官印多为铸造而少凿刻。

三、“诗书画印”的结合

印章之美在于字法之美、章法之美和刀法之美,是传统书法字体与镌刻的结合。秦至唐代的印章若说属于工匠层面,到了宋元,文人篆刻则开启了活力与生命的新时代。在宋代,官私印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官印板滞衰退,私印大量盛行,随着宋代“文人画”的兴起,私印在继承了汉印传统的同时,首次出现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时代特征,闲章成为名人雅士的爱好之物,宫廷和民间辑录古印谱的陆续出现,也为印章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生机。

宋代印章主要有九叠篆风格、汉印风格、细朱文风格、楷书风格和花押风格等。叠文是宋代官印普遍采用的文字形式,隋唐之后,官印普遍采用朱文,为求印面平满,采用曲叠的方式,维持印面均匀进行装饰,故在宋代,叠文是固定格局。而元朱文则以斯文典雅、匀落恬逸为主要特点,线条纤细流畅,生动鲜灵,工整雅致,庄重中又显婀娜(图4)。

宋代的私人书画收藏很发达,流传至今的唐怀素《自叙帖》上就有“许国后裔”“四代相印”等五方家藏印,这时期私人书画鉴藏印的历史已数不胜数。宋元以后,一幅书画作品上少不了作者的款印、斋馆印和闲章。米芾所著《书史》和《画史》两书中也提到过治印与用印问题。如:“印文须细,圈细与文等。近三馆秘阁之印,文虽细,圈乃粗如半指,亦印损书画也。”指出印章可能会损坏画面的本质,稍有不慎会对书画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王冕是元末明初的大画家,首创花乳石为治印材料,扩大印材范围,方便了篆刻的创作和印学的发展。从他开始,文人逐渐开始自篆自刻,印章开始了由普遍功用向艺术创作及审美自觉的转变。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提到“刻印本不难,难于字体变化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

四、篆刻流派迭起

明代“诗书画印”通过题款和钤印融为一体,明代篆刻家综秦汉印,改良鸟虫篆;文彭以纯正的篆法,剥蚀古朴的处理,提供了修饰印面的方法;何震师文彭却博采古印之长,奏刀猛利,风格强烈,追溯汉法,犹有宋元遗风,开创了师汉印的风气。

清中叶浙派兴起,开山鼻祖丁敬、蒋仁、奚冈、黄易、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与钱松,合称西泠八家。印风回归秦汉印布局,细碎切刀。清代中期邓石如、巴慰祖出,徽派最终形成气候,邓石如以书入印,先将秦汉篆书引入自己的书法,变为有自家个性的篆书入印,从而丰富印章内涵,成为印史上的一次突破(图5)。

秦朝江山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印制也得到统一,古代印章达到最成熟的阶段,到了元代文人印章与官印彻底分流,文人篆刻的兴起使印章变得多元化。宋代文人书画篆刻的流行,使印章与书画一体,鉴藏印也继唐代有了持续的发展,从宋元起,文人篆刻走向一个新的时代高峰。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