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盐津县】地名书法

2020-02-21 21:30 天下口碑数拓库  主页 > 墨宝 > 地名署书 >

打印 放大 缩小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背景【地域文脉】

盐津·印象

关键词:盐津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 来源: 盐津在线

滇川锁钥——盐 津   
      
    盐津,因曾拥有盐井产盐并设渡口渡汛而得名。古为僰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属梁州域,后几易其隶属。公元587年置开边县,治所今滩头乡集镇所在地。1727年改土归流,盐津归属乌蒙府大关厅。1917年正式设县,定名为盐津。全县总面积2091.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辖6乡4镇。2006年,盐津生产总值12.1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2%。 

  这里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263米,最低海拔330米,山势以高中山为主,呈南高北低状,地形险峻、山势徒峭、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偏暖。这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自古为中原入滇要道,是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门之一,素有“滇川门户”之称;商贾云集,商贸繁荣,盐井渡(今县城)早在清朝时就发展成为滇东北与四川西南结合部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和物资集散地;交通便捷,内昆铁路、昆水公路纵贯县境南北;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长江经济带、攀西——六盘水经济区的腹心地带,是赤水河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的前沿。这里民族文化底蕴厚重。自秦开“五尺道”以来,盐津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夜郎文化、巴蜀文化与滇中文化在此交汇融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川半”文化,文化的沃土和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孕育出了一批知名度甚高的专家、学者和文人墨客,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矿产资源主要有无烟煤、铁、铜、硫、石灰石、石英砂、方解石,其中无烟煤储量约6.5亿吨,石灰石储量达100亿吨以上;水资源总量达17.8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5万千瓦;旅游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关的唐袁滋题记摩崖、秦开“五尺道”、“僰人悬棺”、“西汉墓群”、“宋阿趵王墓”,有庙坝莲花溶洞、豆沙长胜溶洞、三股水倒流瀑布,有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水流平缓的白水江漂流,还有朝天马云霞、老黎山佛光、天宁寺钟声、白老林瑞气、方碑湾明代题记摩崖、三宝山石刻、夷都山遗址以及独特怪异的天生桥、喊泉、活石等人文和自然景观;优势农业资源有茶叶、蚕桑、五倍子、竹子、乌骨鸡,“苗岭碧芽”、“靓颜苦丁茶”等名优茶品牌和“天林”牌系列高纯度单宁酸分别荣获国内外金奖、银奖或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尤其是盐津乌骨鸡因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超过江西泰和乌鸡,享有“肉之首、药之冠”的盛名,是一项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产业。这里生态环境比较良好。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盐津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数年来实施长防、中幼林扶育、天然林更新、封山育林、天保、退耕还林等工程,目前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53.7%,森林覆盖率达到41.8%。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盐津的号角,立足县情,抢抓机遇,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盐津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即“建设新型农村、推进工业进程、增强三产活力、夯实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盐津”的“六句话”工作思路。提出了将盐津建成“农特产品基地县、能源化工基地县、关隘生态旅游县”的“三句话”战略定位。“十一五”期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比“十五”末期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盐津,过去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镇,今天在县委、政府的坚强带领下,通过广大人民不断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盐津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将成为滇川通道上熠熠生辉的一颗璀璨明珠。
 
自然条件   
      
      盐津地处滇池东北高原乌蒙山脉北部斜坡地带,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山脉属乌蒙山脉北支,以关河为界,可分为河东、河西两大山脉。东部朝天马山脉从彝良县由庙坝乡流场村南入县境,向西部经庙坝乡、柿子乡,境内有著名的12高峰;朝天马分支经四川筠连县境卧牛山山脉入牛寨乡的大东山,又分两支:一支向东北入川,一支沿西北经兴隆盖顶山、一把伞入川。西部为乌蒙山北支经昭通、大关从豆沙乡入境,在县境突起一峰,名叫大黎山,由大黎山分支沿关河曲折而下,经艾田乡的肖家山、花山、东瓜山、陇布山,中和乡的大宝顶大佛山、大雪槽,普洱镇的鸡狗山,滩头乡的坪头山,直插水富县的烂坝山到中嘴终止。此外,南面有来自彝良县的朝天马山系,在庙坝乡境内由东向西延至九个包峰为止。县境内最高为中和乡大雪槽梁子,海拔2263米;最低是滩头乡北甲村油厂,海拔330米,相对高差1933米,平均海拔1160米。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盐津古为焚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属梁州域,秦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属键为郡。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属键为属国,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属朱提郡。西晋秦始七年(271)属宁州朱提郡,东晋建武元年(317)属宁州南广郡。隋开皇六年(586)属开边县,治所设于滩头。唐武德元年(618)属协州,唐贞元十年(794),南诏归附,设云南安抚司,归拓东节度管辖。宋,盐津属梓州路羁摩州的石门路(后改为澄州府路羁摩州的石门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乌蒙军民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所辖土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四川布政司乌蒙府,天启七年(1627)属马湖府辖境。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乌蒙府改属云南,盐津隶属云南省乌蒙府;雍正六年(1728)乌蒙府下设大关厅,盐井渡设巡检司,盐津属乌蒙府大关厅。民国2年(1913)大关厅改为大关县,盐津隶属大关县。民国6年(1917)从大关县分出,以黎山以北14个乡设立盐津县。 

  民国6年,县辖14个乡、52个大甲,219个自然村。民国21年(1932)实行区自治,将14乡52个甲划为7个区40个乡3个镇。民国30年(1941),又改划为3个镇6个乡117个保1163个甲。 

  1950年7月盐津全境解放,将民国时的3镇6乡改为5个区人民政府,下辖保甲未变。1951年8月废除保甲,建乡设村,全县设5个区2街58个乡。1952年土改初划为5个区3街78个乡,土改后改为5个区2街55个乡。1953年2月增设落雁为第六区。同年11月6个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属县派出机关。1954年3月,盐井、普洱二街改为二镇。1955年4月撤销落雁区,新设牛寨为第六区。1956年1月,彝良县所辖第八区(今庙坝)划入盐津县设为第七区,县辖7个区2个镇64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划为9个人民公社61个管理区。1958年4月,盐津、大关两县合并为大关县。1961年4月28日,盐津、大关两县分治;大关原辖豆沙、柿子划入盐津县,全县辖10个公社2个镇74个管理区。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后,县辖8个区1个县直(牛寨)公社(下辖6个大大队);区辖32个公社1个镇。1962年再次调整社队规模后,县辖9个区公所,1个县直(牛寨)公社下辖8个大大队,区辖82个公社2个镇。1965-1966年两次合并公社后,县辖9个区1个县直(牛寨)公社下辖8个大队1个县直(城关)镇,区辖76个公社1个镇(普洱镇)。1968年5-10月,各区、社、大队、镇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在上述名称后一律加上革命委员会。1970年3月区改称公社,区辖公社改为大队,县辖10个公社1个镇;公社下辖34个大队1个镇。1981年9月21日,两碗区划归水富县。1982年3月,从普洱公社划出天星、龙塘、落雁三个大队成立落雁区工委;4月,城关镇改为盐井镇,升格为公社级,至此,县辖9个公社1个镇1个区工委,下辖78个大队1个镇。 

  1984年设区建乡,公社改为区公所,生产大队改设乡,下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从兴隆区划出共和,牛寨区划出保隆,以落雁区工委为基础成立落雁区,至此,县辖10区1个镇,区辖71个乡8个镇,下辖431个村民委员会14个居民委员会。 

  1988年进行区、乡体制改革,将区公所改为乡、镇人民政府(城区并入盐井镇);原乡、镇人民政府改为村公所、办事处;从普洱区划出串丝、箭坝、龙台3个乡设立串丝乡;从艾田乡划出中和、中堡、赵溪,普洱区划出大浩,豆沙区划出天宁,以中和村为驻地设立中和乡。至此,县辖10个乡、2个镇人民政府;乡辖61个村公所,镇辖19个办事处;村公所(办事处)下辖431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2573个合作社。1995年3月6日,盐井镇水田办事处划出大屋、瓦房、堰沟三个合作社设立黄葛槽(县城新区)办事处,隶属盐井镇。 

  2000年7~12月进行村级体制改革,全县农村78个行政村(办事处)全部改为村民委员会。至此,县辖两镇和10乡,乡(镇)下辖78个村民委员会、3个街道办事处、2574个村民小组、40个居民小组。 

  2002年8月,豆沙乡撤乡设镇;10月,盐井镇进行城市社区建设试点改革。至2004年末,县辖盐井、普洱、豆沙3个镇和艾田、中和、兴隆、串丝、落雁、滩头、牛寨、庙坝、柿子9个乡,78个村民委员会,4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村级城镇居民委员会,55个居民小组, 2574个村民小组。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美丽国土水美小城云南盐津县   “茶马要津,滇川峡都”   ( 乔惠民书   乔杨拓制      天下口碑数拓库)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