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埇桥大有故事的马戏、书法之乡

2019-12-25 01:02 凤凰网安徽综合  主页 > 墨宝 > 翰墨古邑 >

打印 放大 缩小


 

t01618d8763cce09102.jpg?size=513x329
大图模式
 
  •  

  •  

  •  

  •  

  •  

埇桥区的故事由来已久,3000年前,这里被周朝立为宿国。隋朝时为汴河旁的“埇桥重镇”。公元809年,唐宪宗设地宿州……古老的名字沿用至今,埇桥区作为宿州的唯一市辖区。这座老城携带着历史的烟尘痕迹,向人们讲述新的故事。
美食荟萃
符离集烧鸡肉白嫩富有滋味,趁热一抖还能散开,皮皱软呈焦糖色,吃起来卤香冲鼻。最妙的是皮肉皆可轻易脱骨,骨头也能嚼着吃,骨头咬开,骨髓连这骨油,都带着原汁的卤味儿,老人爱它的软嫩肉质,年轻人爱嚼鸡骨的馋劲。
符离集烧鸡成了这儿的招牌,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
t0124a02bf78c8eb864.jpg?size=600x355
大图模式
 
  •  

  •  

  •  

  •  

  •  

栏杆牛肉的制作,有着极其神秘的色彩,牛肉色泽红润,筋肉分明。据说特殊的宰杀方式,才能保留住这样的好味肉色。
做肉技艺传男不传女,父辈口身相传,不形成文字记载。为的是技艺不落入他人手中,这样的传承也让栏杆牛肉更加神秘诱人,正宗的栏杆牛肉就那么几家,这口味道却让它经久不衰。
埇桥美食是出了名的多,埇桥人也是出了名的爱吃会吃。蕲县的马蹄烧饼、油炸金蝉、小鸡饸饼、还有颇具本地特色的韭菜盒子……埇桥人的一天,是从舌尖开始的,扼汴河咽喉,当南北要冲,它位于安徽北部与江苏交接处,是古时汴河重镇之处,如今也是皖北交通必经之地。
t01379dab8112435f4f.jpg?size=640x410
大图模式
 
  •  

  •  

  •  

  •  

  •  

新汴河横贯东西、濉河、澥河、浍河、沱河流经县境,京沪铁路纵穿南北,京沪高铁在此设站,宿州东站已经运营,各公路交通和邮电通讯四通八达,交流南北东西…
各地区的精粹在这里汇合、凝聚,南来的经济,北来的人才,西来的资源,东来的科技。这座曾经是交通重镇的小城,如今也因交通而日新月异。
人杰而地灵
古老的小城,总是有着浓厚的历史风韵、文化底蕴。这座小城,流淌着革命的血液,有着风雅的灵魂,养育一代英雄豪杰、一批文人雅士。
秦始皇陵、阿房宫、长城……秦朝的暴政,在一次次倾轧中岌岌可危。秦末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就发生在埇桥这座小城,起义中的出色将领葛婴、朱鸡石等人,是土生土长的埇桥区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屈革命精神,在这里展现。
明朝开国皇后马秀英也是埇桥人。元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又逢黄河大绝口,洪灾遍野,农民起义爆发,她身为封建时代的女性,革命意识从不弱于男子,与朱元璋患难与共,打下江山,正义执着之风在这里停足。
t01f2b20d4f8f7a627b.jpg?size=640x376
大图模式
 
  •  

  •  

  •  

  •  

  •  

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出生于埇桥,他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二十四孝子。在《二十四孝图》中排名第三,单衣顺亲、鞭打芦花等著名历史典故,都出自他的生活,他让埇桥多礼仪孝道之美。
白居易曾寓居符离“东林草堂”,他在埇桥度过了22个春秋,见证着埇桥的风土人情,写下百余首《赋得古草原送别》,等脍炙人口的好诗,为埇桥再填风雅之气。
除此之外,埇桥还养育了画家梅雪峰、梅纯一父子、作家滕文峰、书法家李百忍、当代著名电影演员杨在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等人,人杰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大好风景
时村老街,曾与濉溪、临涣并称为皖北三大商贸古镇。喧闹故事沉淀成往事,如今时过境迁,老街保留着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破败,少许上了年纪的老者,还坐着吱呀作响的小竹椅,靠在斑驳门墙旁抽烟,时间的行走在这里一览无余。
身为“全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埇桥区附近多有平原,少为丘陵,土地被开拓成一片片交错相隔的农田、稻田、翠绿、深青、黄褐……从高处远远望去浓淡交加,错落有致。
这儿的五柳龙泉风景名胜区,以山青、水秀、洞奇、泉灵、稻香为特色。著名的夹沟香稻米就产于此,饮珍珠泉,吃香稻米,喝辣妹子酒,观龙泉湖、古汉墓,是与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肆意节奏。
涉故台位于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刘村,见证的着陈胜吴广起义时的雄伟英姿,雕刻了古代农民反对封建势力暴权的意志与决心,是人们旅游参观的必去地之一……
埇桥区不仅有着历史的沉淀,它如今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沱湖早景晨光熹微,万象俱新,淮河路大道高楼林立,车马喧哗,霓虹灯红绿璀璨,人们畅声交谈,各种风景美色汇聚于这座小城,中国马戏、书法之乡。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了马戏雏形
海子寺中就有一男子骑马耍戏的雕刻
埇桥的马戏艺术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杂技
如今已形成了马戏艺术和马戏产业
仅埇桥一处就有越三百个马戏团
马戏从业者一万多人,年收入两亿多元
埇桥马戏将民俗与表演相结合
在马戏中贯穿着多年以来沉淀的本地风味
“杂技的中心在吴桥,马戏的中心在埇桥”
埇桥的马戏历史悠久
风味独特,鉴古创新
是全国著名的“中国马戏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埇桥带来了书法文化。众多文人墨客的伫足与为官做客,为它带来了展墨的空间。
白居易的东林草堂,闵子的闵子骞祠,唐宋之后更是文风大振,王绩、李白、韩愈、白居易、皮日休、苏轼、范成大等饱学之士,都曾在此为官或寓居。
埇桥人民在有着悠久书法文化的历史上,儿童勤于学习、成人乐于静心。老人爱于教学,游人奇于体验,笔耕不辍、代代相传。
“中国书法之乡·埇桥书法艺术研究所”在此成立。学校、地方、政府三方联合共建,让爱好者知所好,向往者知所向。目前全区拥有中国书协会员43名,省书协会员280名,具有一定水平的书法爱好者上万人,翰墨清香和文学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终成大树。
经济强区
埇桥区有着极丰富的物产资源,煤矿总储量达到百亿吨,矿山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9.35亿吨,白云石储量约5.6亿吨,为它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这里是全国小麦、棉花、玉米、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被列为“全国粮棉油百强县(区)”,连续八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是“全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有着夹沟香稻米、永镇甜叶菊等多种优质作物,在农业发展上日日精进。
它坚持推进着力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四大工程。拥有一个农业园区: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
三个工业园区:埇桥经济开发区、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
六个产业集中区:符离、顺河、朱仙庄、桃园、蕲县、汴河,形成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化工、建材、板材六大门类为主的工业格局。
同时,埇桥一直致力于文明创建。建设文明环境,注重民生问题,凝聚人民信念,共建服务社会。今年的埇桥,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也在为三年首创首成承上启下。
通过长期的建设实行,鹏程路等背街小巷道路整洁有序,地面平坦开阔、干净笔直,北苑小区等较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小广告、遍地垃圾的情况也已少有,人民居住水平、生活环境、出行水平,都在稳步上升。
如今的埇桥,不仅经济发展状况好,城市建设状况、人民生活状况也大有长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效日益显现,大力发展经济与人民生活并道而行。
埇桥有着悠久的时代风韵,独特的文化美食、文雅的书墨习气。在如今沉力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将这座古老的小城街里道间,弥漫上现代化的璀璨灯光。
既有风花雪月的浪漫笔墨,又有大刀阔斧的发展决心,以历史底蕴感染车水马龙,积淀与科技共发展,当下与过往同展望。埇桥,正在飞速地发展,这样的埇桥,你喜欢吗?
(凤凰网安徽综合)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