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振兴号
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栏头拓制:乔杨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青海“袁家村”小镇为例
马海寿 白晓荣 裴军鹏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一、背景研究
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做出的重大经济发展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振兴农村经济方面的总抓手。为实现农村社会共同富裕,“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变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2014年浙江推出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后,立即在全国推广与发展起来。这种人口较少, 特色鲜明且不具备行政功能的发展新模式立即得到国家管理部门的认可,并从高层设计,推广到全国各地。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随后开展了两次特色小镇评选,第一批为127 个(2016.10.11),第二批为276 个(2017.8.22)。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条件、区域位置及产业文化特色。至此,特色小镇的发展与运行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重要部分, 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改变了原有城镇化发展的固有模式。
袁家村以前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一个深度贫困村。 全村共274 户,1170 人,共有3 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2239 亩,果园面积152 亩。[1]袁家村在中国改革开放后, 探索贫困乡村如何走出一条富裕之路而一举成名,并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模式向全国推广。 袁家村也是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代表,其设计理念、产业模式及营销方式都突破了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常规模式。目前“袁家村模式”已经形成一股风潮,并在全国扩展和“复制”。 而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新建的“袁家村·河湟印象”便是以“袁家村模式”融合当地文化传统形成的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本文以国家主导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探析青海特色小镇“袁家村”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文化功能、产业集聚、形态塑造、制度创新及功能禀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这对青海省未来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借鉴意义。
二、青海“袁家村”的发展及现状
青海“袁家村”是由青海正平集团公司与陕西袁家村携手共建的重要文旅项目, 被称为“平安驿·袁家村”,习惯上称为青海“袁家村”,也是青海省打造的重要特色小镇, 距离省城西宁约40 公里。 青海“袁家村”位于青海海东市平安区张家寨村,总建筑面积16 万平方米,投资10 亿元,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为乡愁民俗板块,2018年已经建成运行,并很快发展成青海重要的旅游景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产生。 这不但推动了青海文旅产业发展, 也为青海特色小镇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据调查,目前青海“袁家村”入驻商户近百家,其中青藏地区特色小吃71 家,文创店2 家,特色小作坊13 家,农家小院17 家,温泉酒店1 家,戏院1 家。重点呈现青藏地区民族精美传统小吃、老工坊、民族建筑工艺、民族刺绣等,并借鉴了陕西袁家村特有的关中美食与经营理念, 吸引消费者到此旅游。 它已经成为青海河湟地区重要的民俗旅游特色小镇,也成为青海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乡愁民俗项目,布局上主要分为传统民宿、藏族农家院、游客服务中心、撒拉族农家院、老式茶馆、土族农家院、河湟小院、河湟戏院、土地城隍庙、关公财神庙、魁星阁、河湟特色剪纸、青藏各民族特色美食、老作坊、休闲养生院、摄影室、电影拍摄地、现代酒吧、祈福钟、文创小公司等,并与原先的硒岛生态园融为一体, 打造成青海著名的特色民俗小镇。“袁家村·河湟印象”的推广与运行已经取得成功,如何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克服目前发展中遇到的短板, 形成青海特色小镇的典范是理论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三、乡村振兴与青海“袁家村”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的成员们把经过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范畴,并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是一个涉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综合的动态概念。
研究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同样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从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技术及生态等方面综合研究,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科学合理稳定发展; 也可以从社会发展的五个具体维度(产业、形态、功能、制度、文化)及当下提倡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具体去分析与构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青海“袁家村”的可持续发展要创新产业、协调各种功能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形态多元的景区建筑;还要取缔僵化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力度, 吸引各地消费者共享河湟地区各民族的灿烂文化。 只有如此,才能振兴青海“袁家村”,做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一)乡村振兴与产业维度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即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2]而乡村未来的振兴其核心就是产业,实现产业兴旺才是乡村振兴和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产业集聚是实现乡村兴旺的抓手,是实现农业人口现代化或城镇化的前提, 乡村兴旺才能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才能建成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而特色小镇基本都是在城乡结合部建设而成,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 只有将二者有机衔接起来,才能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的建设,就是以海东市平安区与张家村连接点为核心, 不到三年时间迅速建成,且成为国家级AAAA 旅游景区,其主要原因就是将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产业集聚的理念发展小镇经济。产业集聚“以城镇作为载体,通过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有效融合发展,对培育新的城镇化空间,实现产业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
民俗小吃是特色小镇中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式。 只有定位精准,产业具备特色,才能吸引数以千计的游客来体验或消费。 青海“袁家村”为青海省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之一, 其饮食产业方面聚集了高原各民族特色美食, 建成的美食一条街已成为景区亮点,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从产业维度来看,其产业发展总体维度是多元的,基本代表了乡村社会传统且多元的美食及作坊产品,也融入了现代餐饮业的发展模式, 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乡村和小镇共同繁荣之势。
乡村兴,特色小镇则兴。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不仅借鉴了陕西袁家村以传统小吃为主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形成了以“民俗村”为中心,发展“汽车驿站”“乡土电商”“富硒科技”“乡野田园” 五大产业共同集聚的发展模式。“乡土电商”与“乡野田园”是乡村振兴重点的产业模式,是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产业集聚,不断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减少当地贫困人口,对带动旅游市场消费升级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聚,则乡村兴旺,小镇繁荣。“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所有板块的建设与发展,突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的理念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民俗乡愁板块”的建成与运行,年接待游客在130 万人次左右,大量的游客将拉动当地消费快速增长, 且入驻的公司快速增多,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商业场。“汽车营地板块”建设面积2.4 万平方米,投资1.56 亿,建成后以自驾游营地、酒店、娱乐中心为主,也将刺激城镇经济发展,拓宽城镇化发展空间,带动当地乡村社会就业和消费。可见,乡村产业集聚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特色小镇繁荣的重要推动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必须依托当地的乡村产业, 最大程度的调整、 创新与升级当地产业结构,才能走出一条新的城镇化道路。
(二)乡村振兴与功能维度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挖掘青海各民族文化的功能,并不断创新与提升其功能。不论是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或是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要有机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中。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突出了青海河湟文化的主要功能,尤其重视“记得住乡愁”文化理念的植入。 通过以往生活的民居、饮食、传统工艺、曲艺、刺绣等文化功能的展现,使游客在此获得一种文化感触、文化认同及文化启迪,满足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记忆和人文关怀。“记住乡愁”倡导的是一种人性关怀、人文关怀,以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化和情感的精神需求。 要记住乡愁就必须保护文化, 乡愁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传统乡村和城镇。[4]
乡村振兴的五大总目标中,实现“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必须传承农耕文化,走乡村兴盛之路。既要通过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要以文明的乡风、家风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特色小镇富强繁荣。 如亨廷顿所言,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 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乡村、宗教、种族群体、民族、宗教群体都在文化异质性的不同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文化。[5]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特色小镇的繁荣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与滋润,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小镇家庭文明乡风、优秀家风、朴素民风,对当地特色小镇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非凡意义。
除了突出文化功能外,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不以行政为主体, 而是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项目集合体,具有集聚产业、景观旅游、休闲康养及宜业宜居等多种功能。另外,特色小镇社区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理和生态建设等各功能之间依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为总体发展理念,各种功能结构力求合理,互相补充,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已经成为青海省乡村振兴的重要典型。
当然,特色小镇的主要功能为聚而合,“聚”主要指通过当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功能集聚,且体现出国家提倡的“五位一体”功能。 目前,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正向产业集聚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拉动就业,实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而小镇建设也突出当地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以河湟地区传统的文化理念设计与规划,不论是以前河湟地区常见的黄泥小屋,还是土族、 撒拉族的传统院落及藏族的碉楼都满足了不同民族的消费心理和怀旧情绪,“乡愁文化” 的功能已经发挥作用, 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体验这种乡愁,消费这种文化。
目前,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各种功能基本齐全,已经成为当地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社区治理、生态安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公共服务、信息网络技术及较为便利的交通各功能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协调一致,初步建成“产、城、人、文”一体的新型文明社区。
(三)乡村振兴与形态维度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其中特色小镇的设计理念一定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整个形态设计与文化塑造都是以当地河湟文化、 地方特色产业为核心进行设计与建设的。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特色小镇宜业宜居的发展宗旨。绿色、生态是乡村振兴的要求, 也是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总趋势,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天然一体。
当然,特色小镇也不像一般的城镇发展模式,不需要多大的空间或土地占有面积, 形态设计上应当坚持精美小巧,设计独特,且独一无二。 特色小镇没有行政功能,而是一个产业集聚区,且有一定人口比例的小镇。 其环境不仅要求绿色、生态,在空间结构的设计、 城镇布局的构建等方面都极具地方特色,且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与整体环境相互协调,发展还具有可持续性。它与今天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有着本质区别, 让来到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能够耳目一新,身心得到放松,在旅游中体验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青海“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以“青海第一民俗村”为引领,共形成五个产业中心。 特色小镇的占地面积1000 亩,16 万平方米,其空间和城镇结构布局已经具备绿色、 生态且小巧精美的形态维度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目前提倡的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发展总体要求。 从项目形态的类型来看,主要有孕育、形成、成长、旺盛、成熟、稳定、萎缩、终止与固化九个阶段的变化。 青海“袁家村”的项目建设目前正处于孕育和形成阶段, 其后续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只要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思想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青海“袁家村”将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特色小镇。
另外,项目形态的设计与构思从民俗村来看,较系统融入了有生命的建筑与游客之间的对话,如撒拉族大院、河湟人家、藏族碉楼、土族院落的设计风格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 他们在这里的文化消费和感官体验都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建筑形态的体、面、线、点及形、色、质、量、场等的勾勒与设计突出了高原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元素。设计者在追求传统文化底蕴美的同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外在美, 使游客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当中不断切换,被不同时代的河湟文化魅力所吸引,久久不肯离去。
总之,汽车驿站产业、乡土电商产业、富硒科技产业、乡野田园产业等四个产业的发展,同样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布局与建设, 其形态维度基本符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乡村文明”的总体发展要求。 青海“袁家村”将成为青藏高原地区重要旅游小镇、产业集聚区、经济实验区及特色小镇的成功示范区。
(四)乡村振兴与制度维度
乡村振兴的第四个目标为“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强调科学治理,摒弃封建陋俗, 建立文明村落, 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乡村振兴强调的是制度建设,即目前倡导的社会治理。 而特色小镇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制度的设计与运行, 需要乡规民约的束缚、 政府政策的指导、 社会各个层面的协同及形成特色小镇居民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衔接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是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现,是集合各民族民俗民风、度假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它在发展中,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将村民的乡规民约与特色小镇居民的现代治理体系融为一体,才能成为文明小镇。特色小镇又是多元文化主体共同集聚、 呈现的结果, 特别是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民族群体、经营群体和消费群体等多方主体共享共治共建的结果, 突出乡村振兴理念,发挥多元主体自身优势,形成多元互补、共同促进、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特色小镇始终将乡村振兴的理念贯穿在建设中, 为加强城乡基层治理提供了新发展路径。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的发展制度具体体现在现代旅游文化公司运行的新模式。 它不同于陕西“袁家村”,不是由村委会管理下的全民参与形式的乡村旅游模式。 而是由陕西袁家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和青海正平旗下的青海金阳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乡村振兴项目。 其公司法定代表人物仍然是陕西袁家村的党委书记郭占武。这也是陕西“袁家村”向省外发展的新模式,是“袁家村”文化标签商业化的结果,是制度的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又一新创举。
特色小镇从早期的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 传统青海河湟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 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无穷活力。它作为城乡的连结桥梁,在形态布局上一端接着小镇,另一端连着乡村,而且从乡村治理、特色小镇治理、生态保护、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贯穿其中, 为实施特色村落治理及特色小镇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也成为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共同发展典型示范, 也是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重要模式。
(五)乡村振兴与文化维度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中五项标准之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内在力量。“特色小镇又是城市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式, 也是连接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桥梁,除了从管理学、政治学、旅游开发、规划建设等角度对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进行探讨之外, 从文化的角度对特色小镇开展研究也十分有必要。 ”[6]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同样要振兴当地传统村落文化, 不断挖掘当地的独特文化, 并从文化资源的多个方面进行挖掘、整理、开发,使小镇充满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
特别是青海“袁家村” 小镇一直宣传和打造“河湟印象”主题,突出高原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和特有的文化现象, 成为这个特色小镇重要的灵魂和潜在力量。“文化不仅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而且还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 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 ”[7]文化同样对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整合和社会导向作用,具有社会化的功能。青海袁家村·平安驿的建设及运行,其核心以文化为灵魂,指导产业发展方向,并在青海地域文化规范、整合下形成了青海“袁家村·河湟印象”。
“河湟印象”的核心就是青藏地区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多元文化, 甚至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再次唤醒或重构,其中物质文化最能体现乡土社会以往的生活方式或空间结构。 它将青海五个主体民族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融于景区的整体风格中, 突显出当地民族文化互相借鉴互相欣赏,共同繁荣的喜庆场面。这种文化的整合是社会交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并逐渐形成各民族群众共同的价值观。重视文化产业开发,对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影响青海“袁家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基本聚集在以上五个维度, 只有将这五个维度全面发展、共同拓展,并且和当前国家提倡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融为一体,才能实现传统乡村社会和城镇化的迅速转型,才能脱贫致富,步入现代化城镇社会。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一)产业发展方面
首先,加大产业集聚力度,突破仅仅以民俗饮食街为中心的发展现状。 特别是利用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 将周边农村不同特色的产业集中到特色小镇。既要振兴传统村落产业,也要不同产业的高度聚集,并延伸原有产业链条,才能推动特色小镇的持续稳定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将产生一系列的集聚效应,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集聚使道路、交通、上下水道、房屋、商业网点、信息网络等公共生产性设施诞生, 并带来公共实施的廉价供给。 ”[8]
其次,将产业集聚网格同周边的网连起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周边一体化发展,使青海海东各县区、西宁各区域在产业链条中承担不同角色,相互弥补,共同发展。加大特色小镇与周边各中心企业、公司网络节点紧密联系,吸引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进驻特色小镇,完成多样化产业集聚区域,持续稳定推动特色小镇向前发展, 为当地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最后,创新各种新业态、新发展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改变以往单一农业种植为主的发展模式,必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品质结构,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使农产品生产、 加工、 市场流通与特色小镇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同频共振,并积极培育当地农村旅游休闲、健康养生、互联网产业等新业态,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特色小镇快速发展。
(二)社会治理方面
首先,突出“治理”功能,发挥村民自治主体的参与和自治功能。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是主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只有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建设特色小镇兴趣, 才能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和村民富裕的战略目标。 为此,千方百计利用好村委会自治组织、经济行业组织、公共服务性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及群众团体对特色小镇建设或治理。
其次,建设智慧社区,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智慧社区的信息化、现代化及社区自我教育、整合、 服务及保障功能是实现特色小镇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通过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带来的各种资源,整合特色小镇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小镇社区群众提供生活便捷。重点在产品销售、品牌推广、娱乐教育、行政审批、疫情防控、灾情处置、医疗救治等方面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及游客提供现代化的便捷服务。
最后,创新农村与企业共生型管理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企业是发展龙头。同样企业也离不开农村的人力资源、 生态环境和基层组织。 青海“袁家村”目前的管理基本上由当地政府引进的民营企业进行管理, 而忽视了当地农村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要想扩大目前的规模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走村委会、村办企业、社区服务组织共同管理道路。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经营矛盾、管理矛盾等,实现社区自治管理、社区政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统一。
(三)形态方面
首先,建设“多元一体”的特色小镇。乡村振兴要求村落优美、绿色、生态,这与特色小镇建设理念同符合契。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形态维度要求城镇形态摒弃“粗大广博”,力求“精致美丽”,形成特有多元的小镇风格,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特色小镇要全面体现当地民族“特色”,追求精美,如民族建筑特色、地域开放空间、社区道路、景观绿化和整体规划环境都要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其次,走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从全局看,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基本模仿陕西“袁家村”的形态维度建设和运营的,其同质性较强。“如若特色小镇在形态构建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潮流、 仿照其他小镇成功做法, 那么将导致小镇形态历史韵味的消散,难以唤起人们的记忆,特色小镇要想通过产业聚集而达到消费引流的目的也将难以实现。 ”[9]青海特色小镇形态的建设和规划可以参考其他省市的设计风格,但要走创新之路,不能提倡“拿来主义”,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也违背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因此,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是一个地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 共同构成了当地人们的集体记忆。为达到情怀引人的目的,我们在对特色小镇形态进行构建的过程中, 必须对当地建筑形态原本的价值取向予以重视, 认识到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公共空间都是承载当地人集体记忆的场所, 要最大限度地将这些内容融入特色小镇整体规划、设计当中。[10]
最后, 扩大特色小镇规模建设, 满足游客流量。从空间来看,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以原来的“平安硒岛生态餐饮园”为基础,进行带状布局。其空间较为狭小,已经出现节假日高峰期人员密集,车辆拥堵的情况,没有很好地与当地自然环境、交通设施及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目前每年近百万的游客流量, 特色小镇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和特色小镇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未来应当利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进行扩大建设,将目前的省级特色小镇升级为国家特色小镇, 这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人才方面
首先,引进高科技公司或大中专院校的人才。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其核心是人才振兴,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过硬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软件与硬件。 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特别是创新型高端人才的引进,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软实力。 特别要加强西宁市周边大中专院校人才培养或定制计划及优质企业、 相关研究单位之间的人才合作, 为特色小镇可持续稳发展建立长久的人才储备机制。
其次, 加大对现有的创客空间及动漫电影产业人才的引进,为特色小镇的后期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主,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互助合作的创新模式。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引进专业的人才队伍, 特别是要吸引全国高校的人才队伍积极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有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小镇。
最后,重视培养当地农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 特色小镇建在自己的村落, 应当有自己的村民,特别是村里的有才之士一展才华,为家乡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特别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引导他们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特色小镇管理部门首先要对这些返乡人才高度重视,积极引导,使他们成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减少外来人才流动频繁或不愿扎根创业所带来的损失。
(五)文化方面
首先, 继续挖掘河湟文化底蕴, 创新文化模式。河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青海各民族在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这是建设特色小镇的灵魂, 是实施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也是文化振兴的过程,不断挖掘河湟文化、昆仑文化、三江源文化等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因子,将其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文旅小镇,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当地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培养特色小镇的新能力、新力度。 必须创新文创项目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完善高端人才队伍,将特色小镇产业链和研究价值链放在核心位置, 才能使特色小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为此,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强特色产业,运用“互联网+”、信息智能等现代技术,借助科研机构共同开发应用先进技术,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发展。[11]
最后, 加大特色小镇社区文化及文化队伍梯队建设。在特色小镇社区文化建设中,结合当地社区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特别要重视学校、图书馆、小型博物馆、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场等学习、娱乐、健身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同时要培养社火演出人才、戏剧人才、花儿歌手、小品演员、皮影戏演唱队伍等地方文化人才队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文化振兴,丰富社区文化内涵。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基本上不具备以上文化场所, 也没有具体的文化人才培养方案或规划。健全特色小镇社区文化,多方面满足游客的习性或兴趣,才能解决目前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旅行现状,严重影响到旅游收入的增长,也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村民致富之路。
结 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各地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青海“袁家村”是文化移植或文化传播的产物,是将“模式化”嵌人乡村经济发展的典型,给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我国“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战略注人了活力,加速了当地城镇化的步伐。[12]
青海“袁家村”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和产业园的各种束缚, 在探索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在可持续发展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重新构建和弥补发展中的短板。 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走出一条持续、稳定、绿色、开放、创新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其对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