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还在田野上
——加快中国农业公园发展步伐主旨发言
中国农业公园研究评价课题组副组长乔惠民
(2016-9-24于四川宝山村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
各位村官代表、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
我十二年来一直是中国农业公园创建课题组成员,对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举办地四川宝山村最近命名为“中国农业公园”、今天入选十大国际名村,表示衷心祝贺!
宝山村,在全国著名村官贾正芳和现任党委书记贾卿同志带领下,用智慧与创意、心血与汗水,在龙门山麓创造了亲山亲水亲林亲绿亲农亲田亲氧亲凉和亲中外游客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中国农业公园,创造了西部村庄转型发展的诸多奇迹,令人感佩!
今天会上,我想以加快中国农业公园共建步伐为题,为大家做以下几点交流,一是谈谈“中国农业公园”的主题口号,二是谈谈其发展背景,三是谈谈其基本概念,四是谈谈其指标体系,五是谈谈其发展目标。
稍后,还要请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同志对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工作进行深入阐述。
其一,先谈谈中国农业公园的主题口号:
田园,让乡村不变色;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我认为,为什么要先提这两句口号,因为这是一种自信,喊出了我们中国当代农业与村庄的文化自信、转型自信与发展自信。
不少人一直忧虑,快速城镇化曾经大规模卷走了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而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撂荒土地”、“空心村落”的系列矛盾留给了乡村,我们的农村会不会逐渐走向衰落与凋敝。实际上不必忧虑。现在一切都在悄悄地倒过来,中国乡村已经开始涌动一种“逆流动”,大城市正在悄然出现一股“返乡潮”,有的地方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金贵,许多城里人纷纷追逐乡间拥有“第二居所”、拥有“候鸟生活”。出现“逆流动”的深层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号召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各地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在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均等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出现好势头,乡村脱贫、就业、分配、基础设施等重点难点问题正在加速进行解决,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就地城镇化、村民就地变市民的城镇化创新模式渐成气候,去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00亿元,带动超过7000万农民受益,乡村旅游越来越旺,田园生活越来越令人向往。
过去我们常唱一首歌,叫《希望的田野上》,现在仍然很自信,希望还在田野上。谁看好乡村,向往乡村,及早把眼光投向乡村发展、田园发展,包括农业公园发展,就可能占领先机。几年前上海世博会举办时喊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口号,而我们首批命名为中国农业公园的浙江滕头村却率先叫响另类口号: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并把这句口号带进上海世博会唯一的独立村庄馆——滕头馆向海内外游客宣示,是一种可贵的先知先觉与乡村自信,后来我们的“中国农业公园”专家团队和创建单位,进一步喊出“田园,让乡村不变色”的主题口号,表达了人类依恋田园生活、绿色生活和致力建设田园城镇与乡村的一种美好理想。今天开会所处的成都市、彭州市、宝山村,在我看来,就是创建中国“田园城市”、“田园乡村”、“田园生活”的杰出样板。
关于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正在悄悄出现的“返乡潮”和“逆流动”问题,请大家留意中国科协于11月5-6日将举办的第117期新观点新学术沙龙,我们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将会同中国科协,聚合各个领域和学科的专家,将专门进行深入讨论,我们相信中国农业公园“田园,让乡村不变色;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口号,一定会变成更多城里人的共识和村里人的自信。
其二,谈谈“中国农业公园”的发展背景:
最近全国越来越多的村庄与产业园区,正在向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申报创建中国农业公园。发展中国农业公园,是在农业部农研中心指导下,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主持下开展多年的一项高端农业旅游休闲创建共建工作。12年前这项工作就开始启动。而一开始,就坚持课题先行,指标先立,成立联合课题组,研发了CCRD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以课题研究评价方式切入农业公园的创建实验试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一个强势的专家班子。农业部农研中心宋主任是总指导,课题组主要专家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凤君,还有国家住宅技术中心总设计师、著名乡村旅游规划专家骆中钊、中国农科院张振本教授、中国农大金琰博士、中国村促会秘书长助理班钢等,村促会副会长沈泽江担任课题组长,我与村促会执行秘书长杨秋生博士是副组长。适当时,课题组还将扩充专家队伍。
十二年来,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先后申请中国农业公园的乡村、园区、农业和乡村经济体则多达数十家,而成功创建获得正式命名的中国农业公园只有15个:江苏蒋巷村、浙江滕头村、河北前南峪村、辽宁大梨树村、江苏河横村、上海前卫村、黑龙江红兴隆垦区、河北北戴河区集发农业观光园和北戴河村片区、广西玉林市五彩田园、河南郝堂村、浙江花园村、江西省婺源严田·甲路村、云南红河县勐龙坝、四川宝山村、河北易县于家庄村。平均每年才推出1个多一点,可见这项创建工作,坚持标准,门槛很高,宁缺毋滥,把关很严,换句话说,科学性、公信力和含金量是比较高的。
上个月,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同志主持,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在河北易县召开中国农业公园发展研讨会,会上形成的一致意见认为,中国农业公园的创建发展工作,是在农业部农研中心指导之下,由全国最大三农社团主动承接政府部分职能的有益实验是促进我国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开拓之举,是紧跟党和国家关于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文旅农产业发展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发展步伐的创新之举。
其三,谈谈“中国农业公园”的基本概念:
关于基本概念,我们的解读是:农业公园,是基于农村广阔的国土空间,秉持农业与乡村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综合禀赋,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再生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市民以农业观光休闲为消费驱使的、兼有农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示范和休闲旅游服务综合功能的主题园区,集约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种乡村旅游高级模式,是一种农产业与农业旅游业发展、就地城镇化建设与传统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等实现最佳融合和创意表现的产业园区形态,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新型的、高级的、更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农业游憩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养主题公园。
其发展特征是具有一个比较大的农业生产空间、田园生活空间、绿色生态空间,比较密集的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景观要素、人文要素、民俗要素、游憩要素、服务要素、创意要素等能够在一个特有公共区域集聚,旅游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比较优化的产业布局上聚集,相关产业如酒店业、地产业、物流业、交通业、会展业、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等行业在带动辐射范围集聚。
如果说城市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业态是城市“综合体”,中国农业公园则是农业旅游和田园休闲园区的特色“综合体”。因此我们也称为“田园综合体”。
由于农业公园具有空间优化开发格局、规模经济效应明显,资源最大化合理利用,旅游流、信息流集中,可能实现成本降低,更易获得政府政策改善等作用,我们预期我国乡村未来必然会逐渐出现农业公园及其产业集聚发展趋热的现象。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农业公园”是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对以上具备“农业公园”基本特征的有关开发项目,根据独立研发的、具有专属权益的《中国农业公园创建评价体系》有关指标进行研究评价,择优命名的具有品牌意义的公共旅游休闲生活空间和场所。由于有关“农业公园”项目主要依靠乡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合作经济主体,多为在乡村集体土地范围施行,属于由全国性三农社团组织研究评价,不属于国家部委评价认定范畴,因此,不能称为“国家农业公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由其他民间或基层自封的“国家农业公园”,是经不起法律检验的旗号。已经获得命名的中国农业公园,或有关创建单位。一定要注意统一标识,悬挂牌匾,规范称谓,不能称为国家农业公园,只能称为中国农业公园。
其四,谈谈“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
正式开展“中国农业公园”创建课题的研究,是2004年,是我随村促会时任常务副会长余展、时任执行秘书长沈泽江在贵州惠水好花红-百鸟河米粮川、燕子洞国际爱燕总部基地考察时,在那里成立课题组的,经过较长时期的调查研究,反反复复斟酌,才研制出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是考量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水平的必要工具。这个体系,包括的10+1项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主要是:
①“乡村风景美丽指数”、②“农耕文化浓郁指数”、③“民俗风情独特指数”、④“历史遗产传承指数”、⑤“农林牧渔发展指数”、⑥“生态环境优化指数”、⑦“产业经济发展指数”、⑧“农民生活展现指数”、⑨“服务设施配套指数”、⑩“品牌形象塑造指数”,后来又特别附加一项,即“规划设计协调指数”。简称10+1指标体系。按照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流程,要求主持机构必须按此指标体系委派课题组对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基本对路的申报单位需要经历前期考量,先进入创建单位,通过创建基本具备条件后,方可正式列入中国农业公园。
一个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科学性、公允性、稳定性。该10+1指标体系,可能存在某些瑕疵与不足,但我认为在实际应用中表明是可以稳定下来的。10+1的一级指标中,前四项指数是要求与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具有吸引广大旅游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第5项指数是指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作为主导方面;第6项指数是对创建单位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第7项指数指农业公园必须以村域、农业区域、或县乡镇全域范围、农业产业化实体经济园区范围为主体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第8项指数指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农工的人居原生态,居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第9项指数是对农业公园必要接待、服务、质量、游憩、安全等设施的检验;第10项要求在走中国特色农业旅游之路的前提下,创意塑造不同农业公园自身个性形象、差异性产品和特色品牌,同时又要求融入全国中国农业公园连锁体系,尽量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理念、统一战略,必要时可集合经营、横向互补甚至集合资本经营。后来我们外加了一项“规划设计合理指数”,为的是特别强调农业公园的建设开发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之上,强调必须规划工作前瞻性。课题组几年前出了一本指导书叫《中国农业公园》,修订后今年11月份又将再版发行,希望大家提出宝贵修订意见。
其五,谈谈中国农业公园的发展目标:
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共建工作开展以来,虽然范围还不是铺得很广,但已经引起旅游界、学术界、实业界、乡村发展领域的较大关注,特别是不少项目地、项目单位的响应、支持和参与。这十二年,我们这个课题和这项工作,可以说经历了从“摸石过河”到“砌石过河”的漫长过程。“摸石过河”是一种敢于探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行为,“砌石过河”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基本规律基础上的严谨科学行为。如果说我们前一段农业公园创建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以为,通过12年15个农业公园、多个创建单位行之有效的试水和探索,已经积累经验,构建体系,形成理论,树立品牌,我们下一步的农业公园创建工作有能力“砌着石头过河”,有条件提速增效,加快步伐。
如何“加快步伐”?在上个月农业部农研中心宋主任主持在河北易县召开的中国农业公园发展研讨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未来发展目标,就是农业公园建设融入我国十三五全面奔小康、旅游总收入翻一番、追赶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争取在全国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共建50-80个中国农业公园,未来八年力争创建共建100个,包括乡村口福公园(绿色美食提供标志园区)、乡村景观公园(奇特景观提供园区)、乡村还童园(养老养生园区)、乡愁记忆公园(村落遗产园区)等不同特色、多种模式的主题园区、“小微园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业公园建设系统,并创造条件争取每个年度各地滚动联办中国农业公园旅游文化节,在适当时轮流举办中国田园生活博览会。希望有条件的地方、乡村、项目能够踊跃参与。
最后,我想给大家讲清一个工作理念问题,我们原有的工作称为“创建”,实际上还应该同时植入“共建”概念。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由全国性三农社团来主持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村促会广大村社成员,与创建单位之间是一种自愿、平等、互动、共享的关系,不是纯行政体制下的居高临下的关系。因此,建设中国农业公园,我们一直坚持科学理性的研究评价方法,一直奉行平等服务精神,不搞居高临下,今后更须奉行共识共建、依靠当地、互动服务的工作方法。此外,农业公园不是命名了事,应该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享经济,后续联智联力、互动互济、共建共享还有许许多多事情可做。建议有关项目自愿、按需、量力参与合作,以期更好地联手共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