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感体验的儿童活动空间设计探究——以云大附小为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订阅 2023年25期 作者:杨嘉磊 罗肖 李维玮 李博超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1 基于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特征的五感分析
1.1 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特征
儿童自出生伊始就借助五大感官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认知,伴随儿童年龄增长其心理和认知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感知能力均不相同,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其分为新生期(0-1月)、乳儿期(1-12月)、婴儿期(1-3岁)、学前期(3-7岁)、学龄期(7-12岁)、少年期(13-16岁)、青年初期(16-18岁)[1]。本文研究对象为云大附小(6-12岁)的儿童,即儿童发展阶段中的学前期、学龄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机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抽象、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性、社交、思辨能力,但两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阶段尚有差异,学前期的儿童属于形成自主意识的萌芽期,自我意识模糊,以无意注意为主,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接受面广且边界意识模糊,易受环境空间影响,不易受规则束缚,行为活动不规律,对空间的感知力差,喜爱群体性的组织活动,极度依赖客观环境。学龄期的儿童是心理和认知能力是全面均衡发展的时期,自主意识发展趋于成熟,对事物概念的理解力增加,初步可以形成自我判断意识和空间意识同时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思辨能力提高,感性、理性意识开始建立,记忆、想象力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建立,初步形成自我体系,儿童开始产生集体荣誉、表现欲、羞耻感、责任感等情感体验。
1.2 儿童五感特性分析
1.2.1 视觉感知
儿童观察、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感知,视觉感知的设计在五感体验中占主体地位其设计内容包含色彩、光照、空间形态、空间尺度、材质等,色彩是儿童视觉感知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感知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喜好也不尽相同,不同色彩的体系也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学前期的儿童对颜色鲜明的事物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暖色系的颜色配比能激发儿童对事物特定的视觉感知和情感体验,学龄期的儿童色彩偏好开始减弱,逐渐能接受复合色彩搭配[2]。不同形质、特性的空间形态、尺度、材质等也影响儿童的视觉感知,好的视觉感知设计可以增强、丰富儿童学习感知外部世界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促进儿童心智均衡发展。
1.2.2 听觉感知
听觉感知是儿童仅次于视觉感知学习接受外部世界信息的方式,通过增加声环境层次丰富空间体验互动性、辨识度、趣味性,以风声、水声、鸟鸣声、人群交谈、音乐等模拟创造自然或人工环境,使儿童身临其境,激发对空间探索的好奇心。声环境的设计还可利用植物围合、溪水流动等方式阻隔噪音,营造安静舒适的空间环境,此外,声环境还可以唤醒、存储儿童对场所的记忆,通过塑造不同声环境的氛围环境来烘托不同类型空间场所的氛围。
1.2.3 触觉感知
触觉感知是儿童接触事物是最有效传达的感受体验,儿童获取触觉感知是由皮肤接触感知物体肌理、质感,通过接触感知接收物体部位的尺寸大小、形态并传达心理感受,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更加最直观有效地学习了解对象物体的认知和探索。触感感知一般分为主动接触和被动接触,主动接触主要是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对物体认知和探索,主要是在水中嬉戏、沙地摸爬、抚摸植物等主动探索的行为活动,被动接触主要是儿童被动性的参与对物体认知和探索,主要是防护栏设置的触摸、室内外温度、光照、风力、湿度等带来的感受[3]。
1.2.4 嗅觉感知
嗅觉感知也是儿童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手段,但往往在校园活动空间设计中被忽视,嗅觉对儿童来说是最为信赖的感官,嗅觉感知可以快速收集对象物体的气味信息并储存大脑,人体约有1000个基因来编码不同气味受体,并通过相互组合形成气味模式,帮助大脑辨别记忆约10000种不同气味,芳香性的植物配置,气味为主体的互动装置、图书馆、标本等无疑是帮助儿童快速认知世界接触新事物的途径。
1.2.5 味觉感知
味觉感知的活动主观性强,但在五感体验中最不易获取,味觉感知主要来源于儿童对对象物体经过味觉器官的化学反应才能得到,主要种植体验性、可食用的植物,从植物的果实、树叶、汁液等获取味觉感知,其形式从种植、采摘、品尝为一体,实用和观赏性双重结合,既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儿童的参与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4]。
2 基于儿童五感特性对活动空间需求的分析
2.1 空间形态
学前期儿童对熟悉、具象的事物会产生兴趣和相对的安全感,较为容易感知的组合构件(矩形、圆形)能快速帮这一时期的儿童建立对空间的感知力,简单重复的组合方式(半圆形、直线型)也可弥合儿童对方向感的缺失,垂直式、延伸式的排列可以满足儿童对空间的探索欲,简单线性基础做局部图形图案会引发儿童对组合元素的好奇心,激发创造力,活动空间需要高度的连续性和开放度。学龄期儿童独立意识增强,需要相对私密的社交场所和半开放式的交流空间,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需求多样,抽象能力的觉醒需要有相对启发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性的引导法方式,空间形态不单满足于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是能够通过形式变化的组合方式引发儿童的思考创新力。
2.2 空间尺度
学前期儿童的空间意识尚未建立,对空间边界意识模糊,容易在组合性空间中丧失对空间的方向感从而导致不安和恐慌,学前期儿童对小尺度的微缩空间有心理上依赖和偏好,对垂直和延伸性强的事物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洞穴式、攀岩式的连续空间对锻炼对空间的感知力,学龄期儿童空间领域感应增强,开始有独立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空间尺度关系,大尺度空间会给儿童带来敬畏庄严的心理感受,小尺度空间给儿童带来安全私密的心理行为尺度,大小尺度空间的有效结合会加强学龄期儿童独立选择性、思考创造、交际和感知意识。
2.3 色彩与材质
色彩是儿童接受视觉感知信息时最直观的方式,色彩丰富的校园活动环境可以增加感知外部世界信息的传播,促进儿童脑神经、中枢神经的发育,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情感稳定和个性生成。学前期、学龄期儿童随着心理和认知的不断发展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偏爱程度会发生一些变化,学前期儿童对暖色系更为敏感,偏爱色彩形象鲜明的物体,学龄期儿童色彩偏好开始减弱,逐渐喜欢复合色彩和小部分的撞色,暖色体系能使儿童产生积极兴奋的感情,有激发儿童好奇、探索的欲望,冷色体系能给儿童带来平静、舒适的感觉,有助于儿童思考、交流和学习,校园活动空间冷暖比列协调、色彩体系搭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需求。
材质主要在作用于儿童的视觉、触觉感知,分为自然(水体、沙地、花草、木材、泥巴)、人工材质(玻璃、皮革、石砖、织物、塑料),自然材质能给儿童带来自然、温和、亲切的环境感知,从大自然的原生材料中获取玩耍的乐趣和愉悦体验,促进儿童对自然的认知和创造力发展,人工材质通过材料特性的不同,结合光影的作用,给儿童营造不同的视觉、触觉体验。
2.4 外环境与内环境
外环境是指儿童外部生存的校园环境氛围,好的外环境能够使得儿童五感感知更敏锐的扑捉和学习外部世界信息,不仅在知识文化方面能够给予儿童成长,同时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为显著的就是光环境、植物类型和尺度合理配置、互动装置等方面内容。光环境主要采用自然采光为主(日、月光),人造光为辅结合空间形态、尺度、色彩、材质生成多种趣味空间如日本柠檬幼小采用锥形采光装置,将自然光引入空间并且伴随时间季节变换产生不同空间光照形式,植物以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结合,组团性的布局方式,形成多种行进空间,满足儿童对自然空间的探索欲和感知力,互动装置结合自然风力、水体、不同材质接触产生摩擦音质,相互作用,给儿童带来神秘或奇妙的感知体验。内环境是儿童在随年龄段增长,在外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心理和认知发展,体现于儿童认知、个性化发展、创新思维、性格稳定、抽象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3 基于儿童五感特性的活动空间营造方法
3.1 场地现状综合分析
3.1.1 区位分析
云大附小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182号,场地总面积约3500㎡,由西南、东北两条长方形地块构成,西南长约33m,东北长约108m,场地起伏约1.65m,周边校园环绕,东侧接壤云南大学英华园,西侧接壤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南侧紧邻一二一大街主路,道路以南为云南大学东陆校区。
3.1.2 道路交通分析
云大附小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中心,场地周边以学校为主,由于场地总体成长条状布局,道路交通主要以南侧一二一大街为主干道,东侧内通云南大学英华园,西、北侧以铁质栏杆隔断分割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南侧主入口距一二一大街、莲花池正街公交站约500m,距小菜园地铁站约1000m。
3.2 设计构思与要点
3.2.1 设计原则
在地性原则:避免儿童参与学习和体验的活动空间氛围环境改造类型单一化、集中化、空间形式同质化、表面化,校园活动空间设计应具备本土特色、千人一面的设计表达不适应再出现在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
以人为本原则:在校园空间改造设计中要以儿童为真正使用主体,关注儿童的感知和体验。
安全性原则:校园改造设计中安全性是重中之重,是儿童学习和交流空间的基础,游戏性,尊重儿童的主观意愿,在活动体验中得到趣味,探索思考的能力,尺度感,满足儿童身体特征的尺度关系。
亲自然性原则:遵从儿童的内在特征和内化需求,从空间异质、感知本身、体验教育等方面吸引儿童理解自然、社会、文化、环保等意识和概念,鼓励儿童自主式的参与和探索。
3.2.2 设计理念
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城子古村村落建筑形式“地面-屋顶,屋顶-屋顶”[5]为基本设计单元,将云大附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不同的活动空间且踏步及阶而上相互串联互通,针对建筑-地形-植物3种空间构成形成,形成多种活动空间,利用不同尺度关系、高差处理方式,增加空间的流通、互动、体验性。
3.3 五感体验在设计中的应用
3.3.1 功能分区
基于儿童五感特性对活动空间需求的分析,将校园活动空间划分为体能攀爬、自然探索、感知互动、交流思考、种植科普教育、静谧体验六大功能区。
3.3.2 空间形式及特征
在校园活动空间建构中以建筑模块相互交错的方式增加活动空间,区分不同年级学习、活动、交流空间,加入体验式的垂直、延伸攀爬空间,联通建筑体块,在建筑整体色彩搭配墙面以白色为主加入开窗部位的色彩倾向,开窗形式以矩形形式语言为主,通过开窗大小、排列密度、材质特性引入自然光、平面平台主体色彩以暖色(橙、黄)为主,冷色(蓝、绿)为辅,加入水体、沙地、草坪等自然元素丰富活动平台的娱乐、体验、互动性。相互交错,垂直上下的建筑单元模式,形成嵌入式,围合式的微缩空间,主要用于儿童思考、交流,中部采用顶部采光,空间整体成狭长、幽静环境感知,自然光、风力作用力的形式下塑造空间静谧、神秘的氛围环境,建筑单元交错形成的活动平台与垂直上下的微缩空间形成了大、小尺度的对比。
3.3.3 互动装置及植物配置
互动装置主要是游戏、休憩、标志设施,材料主要选用平滑、自然、耐久、无毒且易清洁,形态设计避免尖锐棱角、增加防护措施,同时增加趣味性、挑战性,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满足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认同感,造型语言以曲线、弧线进行连续、简单的构成重复,加入听觉、触觉、味觉体验,从声音、材质、气味、色彩等融合设计,不同主题互动装置更能适应对应儿童的娱乐需求。合理植物配置得很好地融合五感体验,时间变化引发的植物季节性色彩倾向变化,尺寸密度不同于风力强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摩擦音质,不规则枝叶、茎叶软组织细胞等不同形成不同的触感体验,不同植物种类散发的气味不同也能刺激儿童特定记忆存储和智力发育,体验式的观赏性、可食用性的种植过程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合理的植物配置能改善空间环境,视觉美感、生态效益和教育效果等。
4 结语
校园活动空间承担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儿童个性化的塑造、性格发展影响、三观建立都发挥重要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发展趋势和转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针对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征针对设计,加入五感体验的设计理念从空间形态、尺度、色彩、材质、光环境、互动装置、植物配置等方面入手,创造适合群体性儿童发展特征的校园活动空间,关注儿童成长中真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