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惠民并发表致辞
2013年11月6日,主题为《新思考、新设计、新构建》2013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总裁)年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深圳举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顾问乔惠民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3年11月6日,主题为《新思考、新设计、新构建》2013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总裁)年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深圳举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副主任乔惠民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院长、校长,各位嘉宾,朋友们:上午好!
感谢东道主邀请我代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主论坛之一的2013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总裁)年度论坛。论坛主持者给我的发言题目是《企业商学院、企业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才看了论坛对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城的推荐,非常欣喜,感悟很多,因此今天我想把这个题目化小些,先从实施低碳人才战略以保障龙岗国际低碳城的顺利发展谈起。
一、深圳国际低碳城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理念以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在进一步大踏步到来。这既是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1000是深圳经济特区在新时期探索科学发展的新使命。深圳市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深圳近年来一贯的城市主张。深圳经济特区2010年就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不断努力,敢想敢试,提出了严格执行有关产业能耗、碳排放以及环境影响的准入制度,以及发展碳交易市场,促进产业低碳化和建设低碳型城市的要求,努力落到实处,试到实处,干到实处,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方面发挥了对全国示范引领的作用。
我们感到,深圳市龙岗区建设国际低碳城,则进一步将深圳的低碳试点市工作引向了新的高地、新的高度。这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了诸多关于深圳龙岗国际低碳城的报道,深圳龙岗的国际低碳城是中欧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合作的龙头项目,是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减排财政综合奖励项目,拥有刚才国际低碳城推介人介绍的“六个百分百”、十大低碳环保技术系统、约九十多项低碳生态技术项目,起点高,创意新,规划先进而严谨,空间格局合理,处处考虑节能减排,点点体现生态文明,凝聚了深圳人、龙岗人和海内外专家诸多的生态智慧、发展智慧,目标是建成全球标杆性低碳发展综合示范区,思路很新,干劲很足,气魄很大。我们相信这座未来低碳新城,不仅将成为深圳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靓丽“名片”,而且也将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领域企业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的最好窗口和平台,成为建设“美丽中国”低碳特区的一大范例。我们衷心希望深圳这个国际生态城越办越好。
二、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保障
由于工作的缘故,近几年我们研究中心都在关注全国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各种先行试点,包括低碳试点省、试点城市、各种模式的低碳实验区、各个城市的低碳城、低碳园区、社区等建设发展状况,总的来说,成效很大。但我们也发现,有的办的比较出色,有的困难还比较大,其中低碳人才短缺问题,是影响试点单位发展的最大瓶颈。
根据我们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当前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最短缺的主要有十大类人才:
一是低碳经济管理人才;
二是低碳战略研究人才;
三是低碳产业规划人才;
四是低碳技术研发人才;
五是低碳园区开发人才;
六是低碳城市建设人才;
七是低碳教育师资人才;
八是碳汇市场交易人才;
九是低碳国土整治人才;
十是低碳生活创意人才。
具体到各个国民经济部门、专业领域,比如低碳人居、低碳社区、低碳旅游、低碳交通、低碳物流、低碳农业、低碳电子、低碳矿山、低碳会计、低碳评估等等,无不人才匮乏。
听龙岗区的领导同志介绍,深圳市委、市政府和龙岗区委、区政府,在深圳这个国际低碳城框架范围,不但将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低碳技术、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资源,而且专门出台了人才优惠政策十七条,将通过已规划的“特色学院区”,引进最新的科技与教育机制、人才集聚与培养机制,要把低碳城项目打造成为我国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绿色建筑、低碳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培养中心,成为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地和样板。这使我感到很振奋,因为,深圳市和龙岗区非常明智地意识到了国际低碳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得人才得发展,得人才得天下,得人才得未来!因此,我们希望深圳龙岗进一步从第一生产力——低碳经济、低碳科技、低碳管理人才的建设入手,夯实国际生态城的人力、智力、才力和“知本”基础。
三、企业商学院要做培养低碳经济实用人才的排头兵
为什么我们当前低碳经济、低碳科技、低碳管理人才如此匮乏,主要原因在于过往的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滞后,还远远跟不上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低碳经济、低碳科技、低碳管理人才培养的完整完善体系。
而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当前一些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管理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园区、项目,往往与企业自身重视相关人才的集聚与培育有很大关系。其中,企业商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非学历教育、“学历后教育”的企业实用人才、企业高级商才、企业特殊干才的提升培养机制,在悄悄发挥着其他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比如招商银行,近年来积极倡导并践行低碳运营与绿色金融的理念,一是通过信贷政策与金融服务遏制高污染、高消耗的经营,大力支持新能源、新科技等高新产业的发展;二是在自身发展中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做低碳企业的先锋与榜样;三是主动成为低碳公益的重要力量,参与到全球环保事业的重点关注项目中,面向公众持续倡导先进的低碳理念、技术与方法,在行业内树立了低碳金融发展的样板。近年来招行还成功发行了首只绿色文明生态理财产�1000贰敖鹂ā卑残幕乇ㄏ盗兄拿魈乇鹄聿萍苹┒┒嘞羁稍偕茉春徒谀苤屑湫糯钅浚叫瞥隽伺盼廴ǖ盅捍睢⒔谀苁找娴盅捍睢⒙躺璞嘎蚍叫糯⒙躺谧首饬蕖⑶褰喾⒄够�(CDM)融资综合解决方案等产品。招行做得这样好,除了企业首脑的远见卓识之外,“招银大学”发挥出对高素质的懂金融又懂低碳的人才培养效能,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以招银大学为中心平台的银行系统自身业务培训机制、员工再学习机制的配合,把这些项目做好是不可能的。
再如海尔集团,多年来应用了多项创新节能技术,使海尔各类白电产品都是节能领域的佼佼者,努力满足消费者对低碳环保生活的需求。海尔冰箱为什么在节能、品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消费群中积累的口碑和美誉度非常高,为什么成为用户心中值得信赖大品牌,为什么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海尔冰箱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不断掀起家电行业一个全新的节能换代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力于人才,得力于构建了海尔大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得力于通过自身企业培训的摇篮不断产生“想干,会干,能干”的海尔人。
再如万达集团,是较早推行环保节能建筑的企业,十年前就开始了“绿色、低碳”之路。2001年的大连雍景台项目,就可以看到万达较早在北方地区就采用新技术提升外墙保温性能;2002年的昆明滇池卫城项目,可以看到早就采用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系列环保措施,并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做环境评估的住宅项目;2003年的南昌万达星城项目,可以看到其在行业内率先在长江以南大规模采用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2008年的无锡万达广场C、D区住宅,获得居住类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标识认证。近年来万达集团进一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三年前正式发布了《万达集团“绿色、低碳”战略研究报告》,要求新开业的项目至少达到一星级节能标准。在此过程中,万达高层非常重视产业各环节低碳人居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万达学院为中心的企业人才培训机制,保障了万达低碳地产战略目标的实现。
这样的例证,从今天到会的企业商学院院长联合会会员企业中,还可以举出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四,依托企业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把深圳国际生态城建设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黄埔军校”
今天的论坛,是龙岗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我们看到了政府与企业商学院联合体的合作机制正在酝酿和形成,即将开花结果。
我了解到,中国企业商学院联合会,作为代表2000多家企业商学院、并对接港澳和海外企业商学院的联合体,今年才满3周岁,但他们考虑的是至少30年的发展,联合会主席沈洋先生是这样对我介绍的。这个企业商学院联合体的几点特色在于:一是能够站在国家战略层面积极推动企业走中国特色的学习型企业之路,积极推动实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智力人才、接续性人才的培养与可持续发展,以“全球智慧、共享发展”为理念,致力于联合全球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商学院院长(校长),联合2000多家企业商学院,并进一步服务中国1000万家企业及其更多的门户培训机构,大力建设企业商学院,可谓既有雄心壮志,又能创新务实。
刚才我还了解到,这个联合体,于论坛期间,与龙岗区政府、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联合会、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三方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致力建设“全球500强企业商学院(大学)后备人才培养龙岗基地”,将在这个合作平台上以打造“文化+全球数字内容+管理+人才”的创新模式综合体。由此我感到,企业商学院联合体,将可能成为助推深圳国际生态城建设、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市发展的重要人才引擎。我还深深感到,深圳市多年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入选“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之列,被誉为“创新之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又一个生动而富有创新意义的例证。
人才智则国智,人才富则国富,人才强则国强。“中国梦”的关键在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代表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衷心祝愿企业商学院联合体与深圳国际低碳城合作成功!衷心祝愿引领中国低碳发展的“黄埔军校”,成功落户在深圳,成功落地到龙岗!
------------------------------------------------------------------------------------------------------------------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2-03 03:55
-------------------------------------------------------------------------------------------------------------
------------------------------------------------------------------------------------------------------------------
解码龙岗低碳|国际低碳城,开启新质生产力“深圳引擎”
初冬时节,深圳东北的国际低碳城,依然一片葱茏。历经十余年探索实践,这个龙岗“低碳智造核”不断蝶变成长,低碳产业“森林”渐成气候。
11月26日至28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下称“论坛”)将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大幕开启。
而一个巨大“圆顶苍穹”状建筑“惊现”深圳国际低碳城1号馆,更是吸引各方关注。这个目前世界最大气膜馆是2023中国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的主场馆,即将展示深圳低碳产业最新成果,以及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应用和碳中和集成解决方案。
目前世界最大气膜馆“惊现”国际低碳城。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目前世界最大气膜馆“惊现”国际低碳城。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一座国际低碳城,开启新质生产力“深圳引擎”。
作为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龙岗,也正是乘着低碳东风,奋力起航:围绕“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落地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大、质量效益优的产业项目;大力推动招商稳商“一号工程”,尤其在绿色低碳方面,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引进宁德时代电服湾区总部等项目,全力打造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
“低碳试验田”
从低碳成果“展示地”到低碳产业“集聚地”
东方风来,鹏城日日新。若从飞机上俯瞰,深圳东北有一处青绿所在,山水相依,一组或方或圆的低碳建筑与客家围屋相得益彰。
2012年,深圳国际低碳城启动建设;2013年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10年过去了,这个深圳唯一一个以“低碳”命名的重点区域,已成为龙岗区乃至深圳“绿色含金量”最高的坐标。
作为国际低碳城所在片区,“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一片绿色低碳发展“试验田”,一大批低碳技术成果和产业项目在这里交汇,集聚,爆发出产业和区域联动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步入国际低碳城,你可以看到国内首个会“呼吸”的“零能耗”场馆,可以感受微藻氧装置会议室,可以隔空点击“数字按钮”电梯,可以在户外长凳上无线充电,还可以感受到建筑顶部光伏带来的“供电自由”……
然而,国际低碳城不仅如此,它还是低碳成果的推广应用地、低碳产业的集聚地。
“2012年前,国际低碳城所在片区的产业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单位面积GDP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5,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区街联动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核心,通过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等措施,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端产业,改造整治旧工业区、旧厂房,为高科技、低排放、低能耗的项目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国际低碳城的启动,在五年内实现了所在片区GDP、工业产值的翻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5家增加到如今的376家。目前片区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0家、规上企业414家,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企业上榜“2022深圳企业500强榜单”。
一个细节或可管窥低碳蝶变成效。低碳城所在片区曾以三来一补为主被称为“牛皮镇”,如今净水器企业数量已达数百家,逐步形成以净水器为中心、零件加工、部件组装、整机加工协调的一条产业链,集聚了沃泰克、家乐事等净水企业,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
业内人士指出,深圳国际低碳城是一块试验田,也是一个突破点。在龙岗产业转型升级、低碳赋能崛起路上,低碳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碳智造核”
从低碳绿色“新名片”到核心产业“新支撑”
近年来,龙岗区明确要打造“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将低碳产业战略性地提升到与IT、BT等优势产业同等重要的突出地位,重大产业项目呈现集聚之势,目前,龙岗区绿色低碳产业总产值达789亿元,2022年增加值156.47亿元。
“我们全力以赴推动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统筹推进三棵松科技城规划建设,加快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储能产业园等重要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行业新锐企业和领军企业。”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岗区绿色低碳产业主要围绕新能源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低碳服务产业等4大产业组团进行布局。目前,龙岗区在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重要产业板块集聚了一批业内领先的龙头企业,综合能源管理、生态服务、绿色建筑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正在加速集聚。
图为绿意葱茏的深圳国际低碳城。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今年3月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先锋企业、来自德国的布鲁萨将落户龙岗。基于深圳市能源互联网及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该公司将充分利用布鲁萨的核心技术及在欧洲的产业资源,广泛推广国际能源互联网平台及氢燃料应用转换系统协同示范试点项目。布鲁萨新能源汽车、氢能源及能源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导入,将为龙岗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提供新引擎。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暨先进制造基地落地位于龙岗区宝龙街道的三棵松片区,三棵松科技城正在加速规划建设,将助力龙岗加快构建“东核低碳智造核-西核信息数字核”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龙岗区进一步深化低碳改革,制定提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等10项行动。深挖各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形成工业、建筑、交通、能耗双控四大领域的专项举措,并梳理形成学校、医院、工业园区等具备节能减碳潜力的项目库。
近期招商大会上,龙岗区重磅发布了《龙岗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展示了龙岗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以及龙岗区竭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厚植发展沃土的决心。
“低碳新引擎”
从绿色低碳“新样本”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龙岗区是深圳的经济和人口大区,也是深圳的低碳产业大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龙岗区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抓手,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打造工业大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龙岗样板”,先后获评“国家低碳城(镇)首批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唯一“‘2022低碳榜样’政府案例”、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集聚多个国字“金招牌”。
龙岗一系列低碳发展的探索实践,正是深圳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缩影。
图为绿意葱茏的深圳国际低碳城。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11月23日,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在深圳市龙岗区天安云谷开幕。消息显示,目前深圳的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密度全国第一,重点区域新建建筑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已达到80%,率先形成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聚集区,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位居中国大中城市首位。
事实上,不止是绿色建筑,深圳的低碳产业也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发展部署中明确将龙岗区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早在2022年12月5日《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发布后,深圳充分利用工业园区、企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和居民住宅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其他适宜场地,按照“宜建尽建”原则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龙岗区构建“总体方案—实施方案—专项举措”等低碳发展逐级落实机制,依托社会资本,积极推动全区工商业开展综合能源改造。
2021年,深圳市印发实施《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于2022年就《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开展公开征集意见,在上述文件中,龙岗区被确定为深圳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我们正抢抓氢能发展机遇,在全市率先研究制定氢能产业政策,谋划全市首个‘平方公里级’新能源(氢能)产业园,吸引和培育了中广核新能源、润世华、氢辉能源等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氢能产业在龙岗集聚与发展。”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今年6月,龙岗更是举行首届氢能峰会,推动新能源(氢能)产业园从概念规划加速照进现实。最新情况显示,上述园区已面向全球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力争1年内快速形成100亿产值,5至10年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根据龙岗区“IT+BT+低碳”三大支柱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到2030年,年产值要达到3400亿元,正在谋划与深圳东部各区,聚焦以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为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
一系列的低碳发展有力举措,积极推动工业大区新一轮创新发展,努力探索中国工业第一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打造工业大区绿色转型的示范样板。未来随着低碳产业的壮大,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一个更“绿色”的工业强区正在照进现实。
业内人士指出,深圳国际低碳城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示范意义重大,不仅在于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在于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优质低碳平台、引领低碳风尚,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的“磁场效应”,让低碳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低碳真正成为产城融合和民生幸福的底色。
【文字】南方+记者 陶清清
【摄影】南方+记者 朱洪波
---------------------------------------------------------------------------------------------------------------------
深圳国际低碳城——厚植低碳文化 畅想绿色未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2-03 03:55
【新时代:文化地标】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冬日的深圳,仍然郁郁葱葱。迎着舒爽微凉的清风,位于深圳东北部龙岗区的居民惊喜地发现,在家门口那座绿树掩映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漫步、夜跑,可以与许多雕塑、建筑、视觉影像、互动装置不期而遇,欣赏绿色、低碳理念的艺术化表达。
一位市民在装置艺术作品《绿色出行》旁骑行。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真有意思!原来这辆12人同骑的单车象征着12个月里和好朋友一起骑单车绿色出行!”来此散步的附近居民李安迪告诉记者。
从深圳国际低碳城公共区域的湖边到绿道,分布着来自英国伦敦、日本新潟、中国香港、贵州及深圳等地的艺术家作品。这些作品点缀在一条“低碳艺术”的城市步道上,经过的人们不由得引发对气候变化与城市生活密切关联的思考。
十一月初,深圳国际低碳城·2023公共艺术展在深圳市龙岗区开幕。展览的举办地——深圳国际低碳城,不但是“国家低碳城(镇)首批试点”,也是深圳集环保创新“黑科技”、绿色低碳文化中心于一身的特色文化地标。
深圳低碳艺术节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办。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文化,如何让绿色低碳成为人人崇尚的社会风尚,成为人们日常践行的生活方式?深圳给出的答题方案是建造一座“绿色地标”,让人们在当中体悟绿色未来所带来的诗意生活。
现在,当人们漫步在这组“会呼吸的建筑群”中,定时开启的森雾系统,让人犹如置身森林,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屋顶和外立面安装的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让部分展馆实现用电自给自足,年减碳量高达五百余吨。
绿意盎然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磁悬浮空调主机、微藻氧吧、空调预约光感窗帘……整个园区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管理,120项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沿低碳技术被灵活运用在方方面面,处处体现着低碳的创新创意,部分建筑甚至实现“零能耗”。
依托这些低碳“黑科技”,低碳城周边的高桥社区集成近百项低碳技术,打造了一个“近零碳”的示范社区;作为低碳城配套设施的零碳公园,则为原生环境注入低碳绿色理念和低碳能源利用、低碳科普运营等元素,打造碳汇科普的“零能耗”主题公园。绿色,正成为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市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市民在观赏装置艺术作品《南方有翼,其名为鹏》。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不仅如此,这座绿色未来之城还推动了深圳发展方式的转型。龙岗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低碳榜样’政府案例”等荣誉,集聚多个国字“金招牌”。2022年,龙岗区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百亿元以上。
装置艺术作品《两忘烟水里2.0:两心相印》融入市民的休闲生活。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这座绿色建筑群,龙岗区希望利用低碳与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的魅力,让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11月26日至28日,以“绿色引领 碳索未来”为主题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龙岗举办,这已是连续10年,来自全球各界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于此共同探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用丰富的艺术活动将绿色低碳的理念浸润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全民低碳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建共享绿色城市发展。”深圳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易玉琨说。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3日 10版)
-------------------------------------------------------------------------------------------------------------
新能源产业托起绿色低碳城市未来
深圳、重庆、福州……越来越多的“超充之城”如雨后春笋加速涌现,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背后,是清洁能源电网的强力支撑,而在新能源产业的不断推进中,打造的是低碳绿色的未来城市模板。
织密新能源充电网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在深圳,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新能源车主在手机上点开“i深圳”App,就可查询到距离最近的超充站,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提枪充电5分钟就可续航250公里左右。
仅在深圳龙岗区,这样的超充站就有62座,而包含超充站、分散式充电场在内的各类充电场站有1752座,新能源汽车充电枪总数高达6.5万个。“现在充电真的很方便。”深圳新能源车主沈女士说。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国家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和新能源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数字能源等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风口,而充电基础设施成为重要抓手。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华为数字能源独立设展,全面展示了在智能充电领域的创新成果:全液冷超充技术可实现近“一秒一公里”的充电速度,让“一杯咖啡,满电出发”成为可能。而融合光储可支持功率、终端的光储平滑演进,通过光储充协同调度,降容增效,降低充电成本,提升充电桩使用率。业界认为,这些技术不仅为用户带来了超快充的极致体验,还创造了积极的商业价值。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当前,充电问题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要因素,建设以全液冷超充为代表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是加速汽车电动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事实上,早在2023年4月,华为就推出了大功率全液冷超快充一体化产品,通过功率池化和功率柔性智能分配技术,支持超充/快充灵活配置,兼容各种车型,并支持未来相关车网融合等创新技术持续演进。当前,华为推动在深圳、北京、重庆等200多个城市加快构建“城市一张网”;在全国多条高速公路建设高质量充电网络和光储充零碳服务区。未来,华为将持续技术创新,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推动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据透露,2024年,华为将携手各方共同部署超10万桩,推动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业内专家表示,充电基础设施最大的价值在于一头连接汽车强国战略,一头连接能源安全新战略。在越来越多“超充之城”涌现背后,织密的是新能源补能网络,托起的是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43.7%,较去年同期32%的渗透率提升11.7个百分点。而在率先建设“超充之城”的深圳,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67.9%,保有量超97万辆。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纯电动货车推广规模已达13万辆,其中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12.6万辆,纯电动泥头车0.4万辆,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率先实现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100%纯电动化。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发文指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伴随技术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深入构建,“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也日趋成熟,“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正在北京、山东、广东等多地大力推广。
在率先打造“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的深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8.7%。作为深圳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承载区,连续6年排名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龙岗区目前已聚集华为、比亚迪、中国广核、宁德时代、润世华等数千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优秀的创新平台,在光伏、储能、氢能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拥有良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氛围。
屋顶上,钢架结构撑起的光伏发电板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深圳电信龙岗信息枢纽大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据介绍,该光伏电站占地约3100平方米,预计首年发电量约39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320吨。龙岗区“十四五”以来,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共计443个,装机规模共计约134.25兆瓦。其中,2023年新增光伏项目并网个数为211个,装机规模共计91.3兆瓦,居深圳全市第一。
过去大面积布设在沙漠、海面、农田的光伏发电板,如今也在城市建筑快速普及,形成一道风景别致的城市绿色天际线。正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所言,光伏行业本身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同时,光伏行业又孕育新质生产力,由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驱动。
近年来,光伏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壮大,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和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光伏产品成为出口“新三样”之一。
在制造端,2023年我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各环节的产量基本保持了70%以上的增速,今年第一季度光伏各环节的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其中硅片产量同比增长高达108.7%;在应用端,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造了超216GW的历史纪录,到2024年一季度仍然保持增长,实现新增装机45.74GW;从产品出口上看,2023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金额达484.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仍继续走高。
打造绿色城市模板
磁悬浮空调主机、微藻氧吧、空调预约光感窗帘……在作为“国家低碳城(镇)首批试点”的深圳国际低碳城,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管理,115项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沿低碳技术被灵活运用在方方面面,处处体现着低碳的创新创意,成为集环保创新“黑科技”、绿色低碳文化中心于一体的“绿色地标”。
据介绍,深圳国际低碳城已建成全国首个近零能耗场馆类项目会展中心、全国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全直流的建筑试点项目未来大厦、世界最大充气膜公共建筑气膜馆等,成为新能源先进技术及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的示范展示样板。
不仅是在“城内”,这些低碳技术和理念的溢出效应也在不断显现:深圳国际低碳城周边的高桥社区集成近百项低碳技术,打造了一个“近零碳”的示范社区;作为低碳城配套设施的零碳公园,则为原生环境注入低碳绿色理念和低碳能源利用、低碳科普运营等元素,打造碳汇科普的“零能耗”主题公园。
这座绿色未来之城还推动了深圳发展方式的转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龙岗区2023年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百亿元以上,到2025年底,龙岗区新能源产业产值预计将超过800亿元,探索打造深圳东部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
绿色,正成为深圳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以“绿色引领,碳索未来”为主题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来自全球各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未来。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原副理事长——国土名片网小编注)刘燕华指出,低碳城市规划既要考虑经济发展,也要顾及生态容量的规模及强度,低碳城市的概念不仅仅是“碳”,更是经济全面的改革。
以深圳龙岗区为例,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龙岗区将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壮大计划,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等载体,加快推动国家能源产业创新中心、绿色发展产业基金等平台落户,培育引进一批绿色低碳产业的领军企业。未来,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项目有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蓄势开启,在此形成壮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集群,为龙岗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注入绿色动能,加快推进龙岗从工业强区向低碳发展大区转型发展,“低碳+”成为龙岗经济社会发展新逻辑。
2023年,龙岗启动了《国际低碳城碳管理导则》《深圳国际低碳城全域低碳指引》《龙岗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指引》的研究编制,在这些课题中,明确了国际低碳城碳智慧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形成了各主要领域低碳建设要求以及碳排放管理路径,一个智慧、创新、动力十足的未来绿色低碳城市雏形已然显现。(记者 吴蔚)
来源:经济参考报